語文基礎成語

洗耳恭聽成語典故大綱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洗耳恭聽成語典故1

洗耳恭聽成語典故

【注音】xǐ ěr gōng tīng

【典故】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釋義】洗乾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諷刺或詼諧

【結構】連動式

【相近詞】傾耳細聽

【相反詞】充耳不聞

【同韻詞】跳到黃河洗不清、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洗塵接風、冰潔玉清、玉潤冰清、筆下春風、燕蝠之爭、拊背搤吭、含宮咀徵、天朗氣清、......

【年代】古代

【英文】beallears

【日語】謹(つつし)んで拝聴(はいちょう)する

【法語】prêteruneoreilleattentive

成語故事】傳說堯帝想讓位給隱世高人許由,派使者去遊說他。許由堅決不同意,覺得使者的話污染了他清靜的耳朵,立即跑到山下穎水邊去捧水洗耳,許由的朋友巢父恰好牽牛在飲水,聽說原委後就牽牛去上游飲水,以免玷污小牛的嘴

【示例】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

【成語例舉】

◎ 當徐老爺子要訴說往事,而又不是犯混的時候,做小輩兒的無論是出於尊重還是好奇,或者是想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會洗耳恭聽的。

◎ "那好吧,我洗耳恭聽。"

洗耳恭聽成語典故2

【洗耳恭聽的故事】

傳說上古時代有個十分英明的帝王叫堯。他爲人非常正直,處處爲人民着想,而且特別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對有才的人尤其重視。

有一次,堯帝聽說有個叫許由的世外高人品行高尚,就很想把自己的帝位讓給他,以便他治理天下。

於是,堯帝就派人去邀請許由出來治理天下。使者來到許由隱居的地方,見了許由之後,告訴了許由堯帝想把帝位傳給他的.事,希望他認真考慮。

許由聽後,毫不猶豫地說:“我看不上當什麼帝王,你回去吧!”

使者沒辦法,只好走了。堯聽說這件事後,還以爲許由謙虛,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請他,說:“如果堅不接受帝位,則希望能出來當個‘九州長’。不料許由聽了這個消息,更加厭惡,立刻跑到山下的溪水邊去,掬水洗耳。因爲許由認爲自己可爲良民,而不可任高官,所以用洗耳朵來表示自己不願聽

許由的好朋友巢父也和許由隱居在同一個地方。非常碰巧,巢父正牽着他的小牛到溪邊飲水。巢父看到許由洗耳朵的樣子,感到非常奇怪,就問許由到底怎麼回事。

許由把使者對他說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巢父,說完後又補充了一句:“聽了這樣不乾淨的話,我生怕這些名祿之言把自己的耳朵污染了,只好跑到這裏來洗洗耳朵。”

巢父聽後,感到非常生氣,就冷冷地說道:“洗什麼耳朵!算了吧,別再把水污染了,從而污染了我的小牛的嘴。”說完,巢父牽着他的小牛,急忙往溪水的上游走去。

許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爲隱士的鼻祖。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稱讚說:“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夢昭公》

【洗耳恭聽的意思】洗乾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常用於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形容專心地聽。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

【活學活用】陳兄對這件事有何高見?小弟願意洗耳恭聽。

【妙語點撥】許由聽到名祿之言,覺得耳朵受到了污染,得及時清洗。巢父更誇張,他甚至以爲許由洗耳後的水也會污染到他的小牛。在追名逐利的滾滾紅塵中,與那些利慾薰心的現象比起來,許由與巢父有淡泊名利之心,固然值得稱讚。然而,一個人如果有真才實學,卻一味地隱居遁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國家與人民不負責任的表現。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近義】傾耳細聽

【反義】充耳不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