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現代詩

初中現代詩歌賞析二篇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初中現代詩歌賞析二篇

篇一:八年級語文下冊 6《現代詩兩首》教學案 (新版)語文版

6.現代詩兩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的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義。

2.引導學生學習現代詩,瞭解其特點。

3.朗讀詩歌,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兩首詩的教學均按照傾聽配樂詩、反覆誦讀、分析探討藝術特色的程序進行,在第二課中增加了一個詩歌朗誦會,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提高其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體會詩人對故國家園的思念與熱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境之美以及作者強烈的感情。

難點:體會作者如何營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發感情。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些與作者或與詩歌相關的圖片、幻燈片,播放配樂詩歌,幫助學生建立對其的感性認識。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現代作家艾青的詩歌,這節課我們將共同賞析一首由現代女詩人席慕蓉所作的抒懷詩《長城謠》。首先請聽這首詩歌的配樂版。板書課題。1.觀看幻燈片和圖片,在配樂中欣賞詩歌,對其形成初步認識。

二、 檢查預習

正音正字: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巔 焚起 敕 (注音略)

三 、走進作者:

作者簡介

席慕容(略)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整體感知

3 講授第一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悲歡、恩怨、無情、冷眼)

明確:寫一部浩浩蕩蕩的長城史,兩千多年的爭戰和殺伐。長城作爲歷史的證人歷盡滄桑,見證了千古的悲歡離合。使詩歌的氣勢一下子顯得大氣磅礴。

4 講析第二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總、一??就??)

明確:抒發作者對長城的依戀之情和讚美。(唱、寫)

追問:詩人如何抒情?

“總”字寫出詩人日夜牽掛故鄉;“一??就??”寫出詩人心繫長城以及長城在詩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詩人把長城當成自己的根基和靈魂的寄託之所,所以纔有魂牽夢繞、揮之不去的情結。

5 講析第三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不眠)

明確:夢迴長城

思考:爲何以地名“敕勒”、“陰山”、“黃河”抒情?

1

“敕勒”、“陰山”是作者的故鄉,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由此可見詩人身居他鄉,心繫故園。詩人希望有夢,好夢迴故鄉。但好夢難成,因爲濃濃的思鄉情使詩人夜不能寐! 6 老師小結

詩人從小生長在長城腳下、黃河岸邊,而且對於故鄉,她是“少小離家老大難回”。因此,在詩人的心中,長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徵,還是詩人寄託鄉愁鄉思的意象.。這是一首詠物抒情,反觀歷史的抒情詩,具有民歌風味,意境悠遠,感情真摯.。

四 當場成誦!

五 佈置預習《一片槐樹葉》,思考兩篇詩歌之間共同點。

靈活機動

誦讀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並賞析其令人回味無窮的情感!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爲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欣賞《一片槐樹葉》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導入新課

以複習《長城謠》的情感——思鄉導入新課

二 簡介作者紀弦(略)

三 賞析詩歌

1 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歌

2 講析詩的第一節(可先範讀)

提問:本節寫什麼內容?

明確:寫一片“槐樹葉”

然而這片槐樹葉卻使用了極其繁複的修飾語:“全世界”指出範圍;“最珍奇、最寶貴”指出程度;“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指出它背後的故事;“薄薄的、乾的、淺灰黃色的”指出它的形狀、顏色。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於言表。

3 講析詩的第二節

2

提問:本節寫什麼內容?

明確:寫槐樹葉的來歷

追問:槐樹葉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是作爲詩集的書籤用的。在這裏“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了文化的象徵,也許指的是古老的中國文化,雖忘卻了它的具體的來歷,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詩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爲它使詩人的思鄉之情有了寄託,也一下子開啓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思鄉愁之門。 4 講析詩的第三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內容?

明確:對將來的企盼,表達了遊子思歸的情感。

思考:這一節運用了詩歌的什麼手法?詩怎麼寫的?

明確:運用了聯想的手法。由槐樹葉聯想到故土的泥土,進而聯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5 教師總結

本詩以“一片槐樹葉”爲意象,寄託了詩人思鄉盼歸的情感,開頭以槐樹葉起情,結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收尾,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和上一篇詩歌一樣,都使用了詠物抒懷的藝術手法。

6 再聽範讀,要求當場成誦。

四 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略

附舒婷詩歌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着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燻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裏蝸行摸索

我是乾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裏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着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3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餵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教學反思:

《長城謠》在教學重點的把握上注重於:鍛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生能力,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對席慕蓉詩《長城謠》的思想感情與藝術手法進行初步鑑賞,學生在自主探究、相互討論中瞭解《長城謠》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兩個方面的強化:

一、重在情境創設和誦讀中感悟語言藝術的美學特色。

新課標在各學段都強調“以讀爲本,讀悟結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前用董文華演唱的《長城長》導入及本節課最後環節的用生活中有具體事物爲“鄉愁”打個比方,用《長城長》來創設情竟,導入席慕蓉詩《長城謠》。優美的音樂與聲情並茂的朗讀帶,立刻把學生帶入了《長城謠》的意境氣氛中,全詩的感情基調在這種美學欣賞中已潛移默化地傳達給了學生。

二、注重以語文課爲本,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教師要求學生課前收集有關“長城”意象的各類傳說、詩歌、名句、成語、歌曲等和作者的有關生平事蹟,學生找到的從秦始皇到歷朝各代詠長城的詩文、講長城的故事、感受到的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生存發展、戰爭與融合中的民族文化心理過程史。可以說,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子孫的心血,而學生上網找到的有關作者的生平事蹟更有助於學生對《長城謠》的欣賞,通過這堂課讓學生看到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

當然這堂課也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整堂課學生的參與面還不夠,有些問題沒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答覆,讓學生模棱兩可。可想而知教改路還很長,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探索。 4

篇二:現代詩二首教案

錢集中學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一年級語文學科教案

課題:現代詩二首 課時:一課時備課人:姜建剛審覈人:時間:2009-9-2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現代詩歌的一些特點,學習這兩首詩以歡快的筆調,清新的風格生動的比喻,滿懷激情去謳歌生活,謳歌人生。

2、培養學生閱讀現代詩的能力

3、誦讀欣賞兩首詩,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潑清純,追求理想,熱愛生活。

二、教學重點:瞭解現代詩歌的一些特點,學習這兩首詩以歡快的筆調,滿懷激情去謳歌生活,謳歌人生。

教學難點:誦讀欣賞兩首詩,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潑清純,追求理想,熱愛生活,積極投身生活的洪流,體驗人生的價值。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少年的你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朝氣?(生討論回答)

師總結學生的要點並在黑板上板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詩人朱湘的《少年頌》,瞭解詩人筆下的少年形象。

檢查預習:

1,嘗試背誦

(二)1、簡介作者作品

2、跨越障礙:(三)、進入文本

1、請同學們誦讀這首詩,能夠把握詩歌的節奏。師點評。

2、分組自由朗讀,討論每小節的朗讀語氣或感情並能夠說說其中的理由。生討論並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或自告奮勇。

3、師總結學生的要點並板書

4、再讀詩歌,嘗試圈點每小節的關鍵詞語或語句並能說說其中的依據。

師總結學生的要點並板書

5、 師:詩歌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應用什麼樣的語氣?(生回答)明確:這首詩表現了少年的活潑與清純,勇敢的鬥爭精神及對美好未來的渴望。所以讀的時候要輕快,活潑一些,要符合少年的這種性格。

6、詩人在第一節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爲什麼把我們說成是小羊?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詩人把少年比喻成小羊,跳躍的輕快動作顯出了少年們的活潑。提着嗓子的笑,撒開腿的跑進一步寫出少年活潑的情態和動作。

7、第二節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第二節主要突出了少年的清純。詩人用山泉、白雲來比喻少年的清純。然後用了一個涇渭分明的典故來說明我們青少年要做純潔的人。

8、第三節中,兩個恨字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作者認爲青年人應該有什麼樣的精神?(幻燈片)

明確:第三節詩人直抒胸臆,表現青少年的勃勃生機。兩個“恨”字,表達了青少年對包括暮氣在內的“一切衰朽的東西”的恨。愛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鬥爭精神。

9、第四節中作者說我們新人?作爲新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明確:第四節詩點明我們是新人。我們要攜手奔向“燦爛的前程”。朱湘寫這首詩時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心情是舒暢的。因此結尾有“我們要翻一闋新聲”,語帶雙關,蘊含着要改造舊中國的理想。

6、再讀詩歌,加深理解。

(四)總結:“少年不知愁滋味”,活潑清純,追求理想,是歷代青少年的共同特徵,文中詩人藉助了“小羊”“白雲”這些意象,勾勒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形象。作爲少年我們應該怎麼的對面生活呢?(同學說)好接下來我們學習下一首詩《生活是多麼廣闊》

(五)、簡介作者:學生回答

(六)進行文本:

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把每個字都讀正確。

2、指點朗讀第二節,注意朗讀速度與其他小節的不同。師點評

3、重點朗讀第三節,並體會這些詩句的深刻意義。師點評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第三節的前兩句表現了詩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探尋生活真諦的願望。後兩句則表達了革命同志之間互相理解和勉強的真誠心願。

這首詩共三節,第一節寫的是詩人對生活的渴望與歌頌。當時延安生活艱苦,物質極爲匱乏,詩人並沒有畏難情緒,而是唱出“生活是多麼廣闊”的激昂詩句,表現了詩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旺盛的生命活力。

第二節是詩的主體部分。詩人展開想像的翅膀,號召少男少女們去開拓一種未曾有過的緊張而有趣的生活。在艱難困苦中笑着面對生活。

第三節使用環結法結束全詩。生活是海洋,但是生活又是多麼芬芳。海洋寫出生活的廣闊,芬芳寫出生活的溫馨與幸福,結尾富有新意。

四、總結:這兩首詩(來自: 海達 範文 網:初中現代詩歌教學設計)作者都滿懷激情去謳歌生活,謳歌人生。,同學們,作爲青年一代的我們,出應該追求活潑清純,追求理想,熱愛生活,更應該積極投身生活的洪流,體驗人生的價值。

五、作業:背誦兩首詩

教後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