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文言文小故事15篇【優選】

本文已影響 3.7W人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相信很多人都在爲看懂文言文發愁,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小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言文小故事15篇【優選】

文言文小故事1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於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心相愛樂,問:“何夙夜踽踽獨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生曰:“卿何愁憂?或可效力不辭也。”女黯然曰:“父母貪賂,鬻妾朱門。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將遠遁耳。”問:“何之?”曰:“在亡之人,烏有定所。”生言:“敝廬不遠,即煩枉顧。”女喜從之。生代攜襆物,導與同歸。女顧室無人,問:“君何無家口?”答雲:“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憐妾而活之,須祕密勿泄。”生諾之。乃與寢合。使匿密室,過數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陳,疑爲大家媵妾,勸遣之,生不聽。偶適市,遇一道士,顧生而愕。問:“何所遇?”答言:“無之。”道士曰:“君身邪氣縈繞,何言無?”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將臨而不悟者!”生以其言異,頗疑女。轉思明明麗人,何至爲妖,意道士借魘禳以獵食者。無何,至齋門,門內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坦,則室門已閉。躡足而窗窺之,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爲女子。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跡之,遇於野,長跪求救,請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覓代者,予亦不忍傷其生。”乃以蠅拂授生,令掛寢門。臨別約會於青帝廟。生歸,不敢入齋,乃寢內室,懸拂焉。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自不敢窺,使妻窺之。但見女子來,望拂子不敢進,立而切齒,良久乃去。少時復來,罵曰:“道士嚇我,終不然,寧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壞寢門而入,徑登生牀,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號。婢入燭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陳駭涕不敢聲。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即從生弟來。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遠。”問:“南院誰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現在君所。”二郎愕然,以爲未有。道士問曰:“曾否有不識者一人來?”答曰:“僕早赴青帝廟,良不知,當歸問之。”去少頃而返,曰:“果有之,晨間一嫗來,欲傭爲僕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與俱往。仗木劍立庭心,呼曰:“孽鬼!償我拂子來!”嫗在室,惶遽無色,出門欲遁,道士逐擊之。嫗僕,人皮劃然而脫,化爲厲鬼,臥嗥如豬。道士以木劍梟其首。身變作濃煙,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蘆,拔其塞,置煙中,飀飀然如口吸氣,瞬息煙盡。道士塞口入囊。共視人皮,眉目手足,無不備具。道士卷之,如卷畫軸聲,亦囊之,乃別欲去。

陳氏拜迎於門,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謝不能。陳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術淺,誠不能起死。我指一人或能之。”問:“何人?”曰:“市上有瘋者,時臥糞土中,試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習知之,乃別道士,與嫂俱往。見乞人顛歌道上,鼻涕三尺,穢不可近。陳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愛我乎?”陳告以故。又大笑曰:“人盡夫也,活之何爲!”陳固哀之。乃曰:“異哉!人死而乞活於我,我閻羅耶?”怒以杖擊陳,陳忍痛受之。市人漸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舉向陳吻曰:“食之!”陳紅漲於面,有難色;既思道士之囑,遂強啖焉。覺入喉中,硬如團絮,格格而下,停結胸間。乞人大笑曰:“佳人愛我哉!”遂起,行已不顧。尾之,入於廟中。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後冥搜,殊無端兆,慚恨而歸。既悼夫亡之慘,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願即死。方欲展血斂屍,家人佇望,無敢近者。陳抱屍收腸,且理且哭。哭極聲嘶,頓欲嘔,覺鬲中結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驚而視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猶躍,熱氣騰蒸如煙然。大異之。急以兩手合腔,極力抱擠。少懈,則氣氤氳自縫中出,乃裂綹帛急束之。以手撫屍,漸溫,覆以衾裯。中夜啓視,有鼻息矣。天明竟活。爲言:“恍惚若夢,但覺腹隱痛耳。”視破處,痂結如錢,尋愈。異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爲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爲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文言文小故事2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成語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樑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向北走卻要去楚國的人,我告訴他說:“你的方向錯了!”

他卻回答我說:“沒關係,我的馬跑得很快!”這位馬車伕駕車技術非常高明,但是他這樣走下去,只會離楚國越來越遠而已。現在,大王仗着強勢想稱霸,你越是這樣做,離稱霸的目的就越遠,和那個想到楚國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樣。”魏王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最後終於放棄攻打趙國的計劃。

文言文小故事3

狐假虎威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爲不信,吾爲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爲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爲畏狐也。

譯文: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你認爲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隨在我後面,觀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爲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爲它們是害怕狐狸。

續文:

某日,虎遇狐於徑,怒其紿己而哂於百獸,擒而得之。狐曰:“子欲何爲?”虎曰:“若,蕞爾獸哉,吾,萬獸尊也,安能見欺於女?今必償舊怨以噬之。”狐曰:“吾非欺君,天帝使者然也。非是,請入谷中以明吾言。”虎從之谷,道狹塞尻骨,不得首尾相顧,而狐以軀區入虎腹下,盡食其臟腑以殺之。虎爲天下笑。

掩耳盜鈴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譯文:

範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揹着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爲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續寫:

某日道中遇錢囊,收而還家,啓之數百金也,喜於形色。妻曰:“妾聞君子守操明志,無義之財一毫莫取。今得金喪德,何喜之有?”曰:“拾之未視,固非盜也。”

買櫝還珠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爲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羽.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鬻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賣他的珠子給鄭國人,用木蘭做了一個匣子,用桂椒薰染它,用珠玉裝飾它,再用火齊珠鑲嵌它,最後用翠鳥的羽毛點綴它.但那個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卻退還了他的珍珠.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了,不能說是善於賣珍珠。

聞雞起舞

原文: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爲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爲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爲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續寫:

逖引兵數退北虜,軍勢稍振,日附之者以千數。是時衆欲復社稷,迎宗廟,歸黔首於水火,建不世之功業。請之,睿令軍江南,不得行進。深恐沮將士,乃擢祖逖中郎將,以下皆拔,使課黎民,董軍事,主三老豪傑事。卒無北向之事。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續寫:

後十年,賊起薄諸郡縣,令丞不能止,民苦之甚矣。賊至擄掠,戕戮官軍,奪擄婦女,大笑自若。一人援弓引矢數中,賊大驚懼,相與曰:“是養由基儕,吾等非敵手也,可速去。”於是珠寶婦人盡遺於路,遁走。未幾,令得其人,學弈於秋廢者也。

揠苗助長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爲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續寫:

明日,宋人市雉於市,暮反。居旬日,雉雛不異初。宋人食以食,舊態也。曰:“必多啖以成雞。”復進食於舍,日以十計,強雛者甚。子日於隴歸,怪而請父。曰:“是物也,躬親養之,奈何亡者重?”俱以前事對,子悵然矣。

文言文小故事4

「 原文: 」

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爲放風箏之戲,適落於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進。將軍方與客對弈,見其神格非凡,遽詰之曰:“童子何來?”莊以實對。將軍曰:“汝曾讀書否?曾屬對否?”莊曰:“對,小事耳,何難之有!”將軍曰:“能對幾字?”莊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將軍以其言之大而誇也,因指廳事所張畫幅而命之對曰“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曰:“即此間一局棋,便可對矣。”應聲雲:“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譯文:

粵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家在鎮粵將軍署旁邊,有一次放風箏玩耍,(風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院中,莊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爲他歲數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與衆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莊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你讀書了沒有?曾經學過對對子嗎?”莊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麼難的!” 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莊有恭回答:“一個字能對,一百個字也能對。”將軍以爲他在吹牛,於是就指着廳裏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有恭說:“就是這裏一盤棋,便可以對呀。”應聲對道:“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文言文小故事5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之,更爲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爲其患。

【註釋】

食:食物。

聞已:聽罷。

益:增加。

更:改變。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返:同“反”,反而的意思。

文言文小故事6

沈麟生雲:其友某翁者,夏月晝寢,朦朧間見一女子搴簾入,以白布裹首,縗服麻裙,向內室去,疑鄰婦訪內人者。又轉念,何遽以凶服入人家?正自皇惑,女子已出。細審之,年可三十餘,顏色黃腫,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又逡巡不去,漸逼近榻。遂僞睡以觀其變。無何,女子攝衣登牀壓腹上,覺如百鈞重。心雖了了,而舉其手,手如縛;舉其足,足如痿也。急欲號救,而苦不能聲。女子以喙嗅翁面,顴鼻眉額殆遍。覺喙冷如冰,氣寒透骨。翁窘急中思得計:待嗅至頤頰,當即因而齧之。未幾果及頤。翁乘勢力齕其顴,齒沒於肉。女負痛身離,且掙且啼。翁齕益力。但覺血液交頤,溼流枕畔。相持正苦,庭外忽聞夫人聲,急呼有鬼,一緩頰而女子已飄忽遁去。

夫人奔入,無所見,笑其魘夢之誣。翁述其異,且言有血證焉。相與檢視,如屋漏之水流浹枕蓆。伏而嗅之,腥臭異常。翁乃大吐。過數日,口中尚有餘臭雲。

文言文小故事7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譯文

論語》講:“一個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爲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爲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們也不會聽從。”這正好用來說明李將軍。我看李將軍誠誠懇懇嚴肅認真,像一個質樸的鄉下人,不善於講漂亮話。但是當他死的時候,普天下的人,不論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這是因爲他那忠誠樸實的品德,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士大夫面前啊。諺語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話講的雖是平常小事,卻說明了一個大道理。

文言文小故事8

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

竹林七賢中的王戎,是個摳門的'人。摳門到什麼程度呢?他家有好李子,要賣掉,心裏想啊,別人要是把我這種子拿走了種該如何是好?愁啊,晚上睡不着啊。後來他做了一件頗有毅力的事情,把每一個李子的果核都摳出來留着了。這下睡得着覺了。

文言文小故事9

蔡司徒渡江,見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頓,方知非蟹。後向謝仁祖說此事,謝曰:「卿讀爾雅不熟,幾爲勸學死。」

蔡謨渡江的時候,見着一種動物叫彭蜞,就很高興,說蟹八足而二螯,快去做了來吃。結果吃了後拉肚子,才知道這不是螃蟹。後來被謝仁祖笑話,說你沒有讀熟《爾雅》,差點因爲《勸學》而死。

文言文小故事10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

長者寡矣!以爲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註釋】

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

長(zhǎng):生長,成長。

揠(yà):拔。

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其人:他家裏的人。

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

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趨:快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乾枯。

耘苗:給苗鋤草。

非徒:非但。徒,只是。

益:好處。

文言文小故事11

王敦初尚主,如廁,見漆箱盛乾棗,本以塞鼻,王謂廁上亦下果,食遂至盡。既還,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飲之,謂是乾飯。羣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權臣王敦剛和公主結婚的時候,就鬧過這樣的笑話。人貴族上廁所,怕臭,用棗子堵鼻孔,王敦不知道啊,還樂呵,上個廁所還有果子吃,結果把人棗子吃完了。出來,侍女端着裝水的`金澡盤和裝澡豆的琉璃碗讓他洗手,這澡豆,就跟我們今天用的香皂一樣,可王敦沒見過啊,以爲是吃的,倒進水裏攪合攪合吃了,還以爲是乾糧。

文言文小故事12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爲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爲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遂飲其酒。爲蛇足者,終亡其酒。

【註釋】

祠(cí):春祭。

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舍人:古代王公貴族手下的辦事人員。

相謂:互相商量。

引酒:拿過酒杯。引,取過來。

且:將要。

固:本來。

子:對人的尊稱。

安:怎麼。

遂:就。

亡:失去。

【解釋】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二》。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反而有害無益,徒勞無功。

文言文小故事13

王荊公知制誥。吳夫人爲買一妾。荊公見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執事左右。”安石曰:“汝誰氏?”曰:“妾之夫爲軍大將,部米運失舟,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公愀然曰:“夫人用錢幾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爲夫婦如實,盡以錢賜之。

譯文

王荊公做知制誥這個官職。吳夫人給他買了一名小妾。王荊公看見了後,說:“這是什麼東西?”女子回答道:“夫人讓我在您身邊伺候您。”王荊公說:“你是誰的'妻室?”女子說:“我的丈夫是軍中的大將,隊裏運米船丟了,家裏的財產被沒收了還不足以償還,又把我賣了來賠償。”王荊公感嘆道:“夫人買你花了多少錢?”女子說:“九十。”王荊公叫來了她的丈夫,讓他們再結爲夫婦,把錢全賜給他們了。

文言文小故事14

NO.1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NO.2 精衛填海

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NO.3 教學相長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NO.4 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爲益鹽。既得鹽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緣有鹽故。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鹽已口爽,返爲其患。

NO.5 曾子殺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爲女殺彘。”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NO.6 多言何益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 蛙 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檘,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NO.7 對牛彈琴

公明儀爲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爲牛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NO.8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

NO.9 盲子失墜

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墜深淵。過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號。久之力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執一隅以自矜嚴者,視此省哉!

NO.10 晏子諫殺燭鄒

景公①好弋②,使燭鄒③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於是召而數之公前,曰:“燭鄒!汝爲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NO.11 狼施威

狐笑豬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豬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見得能立功於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蒼生(造福百姓),如何言無功?若汝則無功耳。”豬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無功?”羊貿貿然(莽莽撞撞地)來,曰:“汝等不必爭,我能兼二者之長,又當如何?”語未竟,狼突如其來,盡撲殺而食之。笑曰:“這一般奴隸性質,動輒言功,只合做我的犧牲也。”

NO.12 南桔北枳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爲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桔生淮南則爲桔,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文言文小故事15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註釋】

宣王:齊國國君。

竽(yú):古代樂器名。

必:定,必須。

處士:古代稱有學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爲處士。這裏帶有嘲諷意味。

請:請求。

說:同“悅”。

廩食:官府供食。廩:糧倉。食:供養、給……吃。

立:繼承了王位。

【啓示】

強調個人應該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