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詩三百首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許渾唐詩鑑賞

本文已影響 1.88W人 

紅葉晚蕭蕭,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許渾唐詩鑑賞

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

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

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

猶自夢漁樵。

  許渾詩鑑賞

潼關 ,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境內,當陝西、山西、 河南三省要道 ,是從洛陽進入長安必經的咽喉重鎮, 形勢險要,景色宜人。歷代詩人路經此地,往往要題詩紀勝。直到清末,譚嗣同還寫下他那“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的名句。可知它在詩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了。

許渾從故鄉潤州丹陽(今屬江蘇)第一次到長安去 ,途經潼關,也爲其山川形勢和自然景色所吸引, 興會淋漓 ,揮筆寫下了這首“高華雄渾”(清代吳汝 綸語)的詩作。

開頭兩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把讀者引入一個秋濃似酒 、旅況蕭瑟的境界。“紅葉晚蕭 蕭”,用寫景透露人物一縷縷悲切的意緒;“長亭酒一瓢”,用敘事傳出客子旅途況味,用筆乾脆利落。此詩一本題作《行次潼關,逢魏扶東歸 》。這個背景材料, 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詩人何以在長亭送別、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詩人沒有久久沉湎在離愁別苦之中。中間四句筆勢陡轉,大筆勾畫四周景色,雄渾蒼茫,全然是潼關的典型風物。騁目眺望,南面是主峯高聳的西嶽華山 ;北面,隔着黃河,又可見連綿蒼莽的中條山。 殘雲歸岫,說明天將放晴;疏雨乍過,給人一種清新之感。從寫景看,詩人拿“殘雲”再加“歸”字來點染華山 ,又拿“疏雨”再加“過”字來烘托中條山, 這樣 ,太華和中條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 ,因爲其中有動勢 —— 在浩渺無際的沉靜中顯出了一抹飛動的意趣。

詩人把目光略收回來,就又看見蒼蒼樹色,隨關城一路遠去。關外便是黃河,它從北面奔涌而來,在潼關外頭猛地一轉,徑向三門峽衝去,翻卷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聲”後續一“遙”字 ,傳出詩人 雨後思湖居許渾前山風雨涼,歇馬坐垂楊。何處芙蓉落,南渠秋水香。站在高處遠望傾聽的神情。眼見樹色蒼蒼,耳聽河聲洶洶,繪聲繪色,給人耳聞目睹的真切感覺。

這裏 ,詩人連用四句景句 ,安排得如巨鰲的四足 ,缺一不可,絲毫沒有臃腫雜亂、使人生厭之感。 三、四兩句 ,又見其另作《秋霽潼關驛亭》詩頷聯,完全相同,可知是詩人偏愛的得意之筆。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照理說,離長安 不過一天路程,作爲入京的旅客,總該想着到長安後便要如何如何 ,滿頭滿腦盤繞“帝鄉”去打轉子了。 可是許渾卻出人意外地說 :“我仍然夢着故鄉的漁樵 生活呢 !”含蓄表白了自己並非專爲慕名而來。這類 結尾,委婉得體,優遊不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