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代詩詞

元稹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元稹

本文已影響 2.76W人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元稹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元稹
元稹詩詞全集

田家詞 / 田家行 離思五首·其四 遣悲懷三首·其三、 遣悲懷三首·其二、 贈柔之、 戲酬副使中丞見示四韻、 酬張祕書因寄馬贈詩、 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 一字至七字詩·茶、 寒食夜、 崔徽歌、 八月十四日夜玩月、 醉題東武、 贈毛仙翁·仙駕初從蓬海來、 贈劉採春、 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遊仙、 寄贈薛濤、 酬白太傅、 修龜山魚池示衆僧、 逢白公、 過東都別樂天二首、 襄陽爲盧竇紀事(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於司空)、 酬白樂天杏花園、 有所教、 酬樂天初冬早寒見寄、 雜憶五首、 除夜酬樂天、 離思五首、 春遊、 鶯鶯詩(一作離思詩之首篇)、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所思二首(一作劉禹錫詩,題作有所嗟)、 自述(一作王建宮詞)、 春曉、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大夫本題言…次本韻、 箏、 古豔詩二首、 斑竹(得之湘流)、 會真詩三十韻、 看花、 友封體、 代九九、 曹十九舞綠鈿、 寄舊詩與薛濤,因成長句、 魚中素、 櫻桃花、 憶事、 和樂天示楊瓊、 古決絕詞、 白衣裳二首、 春別、 恨妝成、 舞腰、 贈雙文、 夢昔時、 壓牆花、 新秋、 桐花落、 暮秋、 月暗 夢遊春七十韻 薔薇架(清水驛)、 桃花、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 曉將別、 劉、阮妻二首、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三首、 盧十九子蒙吟盧七員外洛川懷古六韻,命餘和、 閨晚、 何滿子歌(張湖南座爲唐有態作)、 三泉驛、 樹上烏(癸卯)、 夜別筵、 山枇杷、 廳前柏、 紫躑躅、 辛夷花(問韓員外)、 村花晚(庚寅)、 答子蒙、 志堅師、 南家桃、 去杭州(送王師範)、 小胡笳引(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請姜宣彈)、 廟之神、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後並新題樂府)、 華之巫(景戌)、 有酒十章、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西涼伎、 苦樂相倚曲、 有鳥二十章(庚寅)、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五絃彈、 人道短、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陰山道、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華原磬、 當來日大難行、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上陽白髮人、 田野狐兔行、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蠻子朝、 望雲騅馬歌

元稹生平

元稹(zhěn)字微之,又字威明,唐代人。8歲喪父,母鄭賢能文,親授書傳。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爲終生詩友。元稹登平判科(舊稱元稹登書判拔萃科,有誤)[2],授祕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爲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爲時論所非。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爲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爲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元稹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力量,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詩作號爲“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極爲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爲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元稹情感世界

元稹爲人剛直不阿,情感真摯,和白居易是一對好友。白居易這樣評價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並說他們之間的友誼是“一爲同心友,三及芳歲闌。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爲同登科,不爲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而元稹對白居易關心,更凝結成了千古名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誼”,元稹和妻子韋叢的半緣情深也爲人津津樂道。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年芳20的韋叢下嫁給24歲的人元稹。此時的元稹僅僅是祕書省校書郎。韋夏卿出於什麼原因同意這門親事,已然無從考證了,但出身高門的韋叢並不勢利貪婪,沒有嫌棄元稹。相反,她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和元稹的生活雖不寬裕,卻也溫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韋叢因病去世,年僅27歲。此時的31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開始,愛妻卻駕鶴西去,詩人無比悲痛,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最著名就是: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用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來表達對亡妻的無限懷念,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韋叢。

《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三首》作於韋叢去世後兩年。雖然就在同年,元稹即在江陵府納了妾,有些言行不一,但是他對韋叢的感情是真摯的。我們不能用王維終不再娶的標準來衡量每個人。

是的,也許我們無法像元白那樣風雅相深,但可以學習他們的患難與共;也許我們無法擁有像韋叢一樣的貼心愛人,但可以像他們一樣去關心身邊的人。

元稹創作風格

他非常推崇杜,其詩學杜而能變杜,並於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樂府詩在元詩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並序》“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啓發了白居易創作新樂府,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缺點是主題不夠集中,形象不夠鮮明。和劉猛、李餘《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19首,則能借古題而創新詞新義,主題深刻,描寫集中,表現有力。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列爲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其鋪敘詳密,優美自然。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豔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緻生動,不同一般豔詩的泛描。悼亡詩爲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 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始者。《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均依次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這種“次韻相酬”的做法,在當時影響很大,也很容易產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爲人效仿。其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美,刻畫細緻,爲唐人傳奇中之名篇。後世戲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創作出許多戲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等。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其本集《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譜》,周相錄校有《元稹集校注》,冀勤有《元稹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