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代詩詞

岑參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岑參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岑參(cén shēn)(約715年—770年),漢族,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去世之時56歲。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岑參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岑參
岑參詩詞全集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 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 冬夕·浩汗霜風颳天地、 春夢·洞房昨夜春風起、 戲問花門酒家翁、 秋夜聞笛、 醉戲竇子美人、 趙將軍歌、 胡歌、 赴北庭度隴思家、 奉送賈侍御使江外、 磧中作、 虢州西山亭子送範端公(得濃字)、 過磧、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覲太夫人、 逢入京使、 原頭送範侍御(得山字)、 山房春事二首、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歸華陰(得留字)、 草堂村尋羅生不遇、 虢州後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 題觀樓、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玉關寄長安李主簿、 送崔子還京、 題苜蓿峯寄家人、 崔倉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 過燕支寄杜位、 春興戲題贈李侯、 日沒賀延磧作、 佐郡思舊遊、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題三會寺蒼頡造字臺、 早秋與諸子登虢州西亭觀眺、 題樑鍠城中高居、 送郭僕射節制劍南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題雲際南峯眼上人讀經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年矣)、 送嚴黃門拜御史大夫再鎮蜀川兼覲省、 嘆白髮、 題井陘雙谿李道士所居、 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一作無名氏詩,一作李白詩)、 戲題關門、 醉裏送裴子赴鎮西、 送陶銑棄舉荊南覲省、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寄韓樽、 送薛播擢第歸河東、 憶長安曲二章寄龐cc、 送薛弁歸河東、 經隴頭分水、 尚書念舊,垂賜袍衣,率題絕句獻上,以申感謝、 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 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 滅胡曲、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送嚴維下第還江東、 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得時字)、 奉送李賓客荊南迎親、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 送盧郎中除杭州赴任、 奉和相公發益昌、 和刑部成員外秋夜寓直寄臺省知己、 和祠部王員外雪後早朝即事、 酬暢當嵩山尋麻道士見寄(一作盧綸詩)、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首春渭西郊行,呈藍田張二主簿、 西掖省即事、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輓歌二首、 九日使君席奉餞衛中丞赴長水、 故河南尹岐國公贈工部尚書蘇公輓歌二首、 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 河西太守杜公輓歌四首、 故僕射裴公輓歌三首、 巴南舟中,思陸渾別業、 夜過盤石,隔河望永樂,寄閨中,效齊梁體、 苗侍中輓歌二首、 楊固店、 題虢州西樓、 成王輓歌、 還東山洛上作、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 輪臺即事、 題金城臨河驛樓、 詠郡齋壁畫片雲(得歸字)、 北庭作、 題永樂韋少府廳壁、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首秋輪臺、 初至犍爲作、 宿鐵關西館、 題山寺僧房、 江上春嘆、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 題新鄉王釜廳壁、 巴南舟中夜市、 過酒泉,憶杜陵別業

岑參評價

岑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藝術上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誇張大膽,色彩絢麗,造意新奇,風格峭拔。他擅長以七言歌行描繪壯麗多姿的邊塞風光,抒發豪放奔騰的感情。唐人杜確編有《岑嘉州詩集》,後人集據此演變。今人陳鐵民、侯忠義有《岑參集校注》。事蹟見杜確《岑嘉州集序》、《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

岑參的詩歌,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爲其基本特徵,這和高適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缺乏高適詩中那種對士卒的同情。這主要是因爲他的出身和早年經歷和高適不同。

岑參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邊塞詩顯出奇情異采的藝術魅力。他的詩,形式相當豐富多樣,但最擅長七言歌行。有時兩句一轉,有時三句、四句一轉,不斷奔騰跳躍,處處形象豐滿。在他的名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等詩中,從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學習。

杜確《岑嘉州詩集序》說他的詩“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可見他的詩當時流傳之廣,不僅雅俗共賞,而且還爲各族人民所喜愛。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稱讚過他的詩。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更說他的詩“筆力追李杜”(《夜讀岑嘉州詩集》)。評價雖或過當,岑詩感人之深卻可以由此想見。

岑參詩歌特色

岑參歌的題材涉及到述志、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岑參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在盛唐時代,他寫的邊塞詩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筆下,在大唐帝國的偉大力量面前任何敵人都不能成爲真正的對手,所以他並不需要寫士兵們的出色奮鬥和艱苦犧牲,他要寫的是橫在戰士們面前的另一種偉大的力量,那就是嚴酷的自然。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雪夜風吼、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境,在詩人印象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偉美景。如沒有積極進取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很難產生這種感覺的,只有盛唐詩人,纔能有此開朗胸襟和此種藝術感受。

岑參以好奇的熱情和瑰麗的色彩表現塞外之景。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將西北荒漠的奇異風光與風物人情,用慷慨豪邁的語調和奇特的藝術手法,生動地表現出來,別具一種奇偉壯麗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容範圍。

岑參文學成就

颯颯如有人”(《暮秋山行》),“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句,都是詩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說“岑參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謂“好奇”,就是愛好新奇事物。自出塞以後,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裏,在鞍馬風塵的戰鬥生活裏,他的詩境空前開擴了,愛好新奇事物的特點在他的創作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爲他邊塞詩詞的主要風格。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是岑參邊塞詩中傑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這首詩是寫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詩人極力渲染朔風夜吼,飛沙走石的自然環境,和來勢逼人的匈奴騎兵,有力地反襯出“漢家大將西出師”的聲威。“將軍金甲”三句更寫出軍情的緊急,軍紀的嚴明,用偶然聽到的“戈相撥”的聲音來寫大軍夜行,尤其富有極強的暗示力量,對照着前面敵人來勢洶洶的描寫,唐軍這樣不動聲色,更顯得猛悍精銳。“馬毛帶雪”三句寫塞上嚴寒,也顯出唐軍勇敢無畏的精神。詩裏雖然沒有寫戰鬥,但是上面這些描寫烘托卻已飽滿有力地顯出勝利的必然之勢。因此結尾三句預祝勝利的話就是畫龍點睛之筆。這篇詩所用的三句一轉韻的急促的節奏,和迅速變化的軍事情勢也配合得很好。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也是寫唐軍出征的:“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這是白晝的出師,因此寫法也和前詩寫夜行軍不同。前詩是銜枚疾走,不聞人聲,極力渲染自然;這首詩卻極力渲染吹笛伐鼓,三軍大呼,讓軍隊聲威壓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卻表現出唐軍英勇無敵的共同精神面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說是和前兩詩鼎足而三的傑作: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寫的是軍幕中的和平生活。一開始寫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樹萬樹梨花作比喻,就給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的感覺。以下寫軍營的奇寒,寫冰天雪地的背景,寫餞別宴會上的急管繁弦,處處都在刻畫異鄉的浪漫氣氛,也顯示出客中送別的複雜心情。最後寫歸騎在雪滿天山的路上漸行漸遠地留下蹄印,更交織着詩人惜別和思鄉的心情。把依依送別的詩寫得這樣奇麗豪放,這正是岑參浪漫樂觀的本色。

岑參還有不少描繪西北邊塞奇異景色的詩篇。象《火山雲歌送別》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天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讀之好像炎熱逼人。《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更充滿奇情異采: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衆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這是少數民族的神話,經“好奇”的浪漫詩人加以渲染,更把我們帶進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新奇世界。

他的詩歌中有關邊塞風習的描寫,也很引人注目。這裏軍營生活的環境是:“雨拂氈牆溼,風搖毳幕羶”(《首秋輪臺》);將軍幕府中的奢華生活的陳設是:“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駝酥”(《玉門關蓋將軍歌》);這裏的歌舞宴會的情景是:“琵琶長笛齊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曼臉嬌娥纖復濃,輕羅金縷花蔥蘢。回裙轉袖若飛雪,左延右延生旋風”(《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延歌》)。這些都是習於中原生活的岑參眼中的新鮮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詩中還反映了各族人之間互相來往,共同娛樂的動人情景:“軍中置酒夜撾鼓,錦筵紅燭月未午。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趙將軍歌》)。岑參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爲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卻很深厚。但是,他的《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一詩:

聞說輪臺路,年年見雪飛。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更表現了他把國事放在首位的動人心情。

安史亂後,他雖然也在《行軍二首》等個別詩篇中,發出了一些傷時憫亂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說的那些邊塞詩,就未免有些遜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詩說:“四海猶未安,一身無所適。自從兵戈動,遂覺天地窄。”這種心情也可以說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對安史之亂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更說他的詩“筆力追李杜”(《夜讀岑嘉州詩集》)。評價雖或過當,岑詩感人之深卻可以由此想見。

岑參歿後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遺文,請杜確編成《岑嘉州詩集》8卷,是爲岑詩編集之始。到宋代,演變爲8卷、7卷、10卷三種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傳。通行的《四部叢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變而來;而《全唐詩》4卷本,則似由宋刊8卷本演變而來。今人陳鐵民、侯忠義參校過多種版本,作《岑參集校注》。

岑參故事: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參在武威辦完軍務,趕回西域,途經赤亭,戍邊的士兵讓他題詞、賦。岑參和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託詞。剛題完一首詩,不料,擠在當中的一個小孩,隨口吟了出來。岑參有些吃驚,這裏還有這樣的孩子。士兵告訴他說:“這個小孩子是個回鶻放羊娃,一次大風,這個放羊娃救了我們十三個士兵,是我們允許他在這放羊的。”岑參轉過頭問放羊娃:“是誰教你漢語的?”放羊娃說:“是父親。”一個士兵說:“他家是早年流落到這裏的。”放羊娃從懷裏掏出一本破舊的書遞給岑參。岑參不懂回鶻文,問放羊娃。放羊娃說:“是爺爺寫的,叫《論語》。”岑參沒再吱聲,他撫摸了一下放羊娃的頭,給放羊娃題了一幅字:“論語博大,回鶻遠志。”放羊娃把題詞揣到懷裏,向岑參鞠了三個躬,高興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親聽說詩人岑參來此,就領着放羊娃找到岑參說,他家是書香門第,原來在漠北草原,因宮廷之亂逃亡西域。他懇求岑參收孩子爲義子,教以成人。岑參內心非常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軍隊很缺翻譯,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於是,對放羊娃的父親說:“我是軍人,要收他爲義子,我得把他帶走。”放羊娃的父親立刻答應了岑參。放羊娃的名字原來叫也裏,岑參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岑鶻”。就這樣,岑鶻跟着岑參參軍入伍,來到了輪臺。

幾年過後,岑鶻在岑參的悉心教導下,不僅聰明幹練,而且精通漢語和回鶻語。岑參入關赴任,向朝廷舉薦了岑鶻。岑鶻沒有辜負老師的栽培,一邊工作,一邊培養了許多翻譯。岑鶻晚年回到了家鄉蒲昌,享受天倫之樂。他繼續教育他的兒孫們,講岑參的故事。後來,回鶻首領僕固俊盡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鶻王國。岑鶻後代多有在王國爲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譯家舍蘭蘭就是岑鶻的後代。

岑參紀念館

岑參紀念館位於荊州市,經過修葺布展的岑參紀念館全新亮相,乾淨整潔的大廳裏陳列着68幅書畫作品,岑參紀念館由省市區文化局下撥20萬元、岑河鎮人民政府籌資30萬元修建而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