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人

詩人生命中的個性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我們必須嚴肅地審視目前自己的創作狀態,精神立場與現實的對立與統一,自身個性的完全舒展。當我們把視野打開,我們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多元一體的世界,我們的時代卻在其中隱藏。這裏涉及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看清楚我們的現實,體現我們自己個體的價值觀、世界觀。即傳說裏的個性。

詩人生命中的個性

如今,詩歌界自身的僞繁榮與社會的冷落反差異常讓人尷尬,這不只是我們詩人自身的尷尬,也有社會讀者的。我以爲我們的責任主要在於不計後果的私人寫作卻沒有呈現自己價值所在而給大衆帶來閱讀的疲勞。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應該把表現的特質與詩的感覺作一個良好的對接,做到獨一無二,我想只要做到這些就能說他是一個比較優秀、成熟的詩人了。而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他們纔是真正的藝術家,我推崇這樣的詩人,因爲他們的個性。而這樣的個性,又具體包括詩人自己的藝術良知、審美觀念。

曾經有幸跟著名詩人牛放先生交流,他說,詩歌的境界有三,第一是美學境界,第二是哲學境界,最高是神學境界。我相信無論什麼境界,主要前提還是詩人的自身個性。在此,我開始懷疑,我懷疑大師的存在。所謂大師其實也是修煉的結果,也是一個不斷學習新創造的結果吧。

至於大衆閱讀的迷失,我想也在於讀者自身,詩歌是高雅的藝術,沒有一點藝術修養的閱讀是艱難的。比如,一個連簡單的文學常識都沒有的人,你贊同他搞文學批評嗎,恐怕只能弄巧成作拙,貽笑大方吧。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詩歌,不是誰誰說了算,其中“好”的標準是無形的。

普通的標準就是大家喜歡,比如《惡之花》,把砍刀伸向現實中的醜陋,深層的美就露出來了,而今也有很多詩人再寫這樣或那樣的異端的東西,但是爲什麼沒有影響,我只能解釋他是在單純的發泄,卻沒有把美好的東西還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和悲哀。

做一個詩人,好的詩人,最重要還是修煉自己的.個性,正如我們很難相信一個邪惡的人會把社會建設成美好的樂園一樣,本身缺少的東西可以創造,但需要條件。一個好詩人的特質就是創作有性格的作品。

前一段時間特別迷戀寫《中文系》的李亞偉,他“豪豬的詩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愧是莽漢的詩,男人的詩,有性格的詩。這本身讓人激動。

我們爲什麼要修煉自己的個性,絕對不是爲了成爲大師,大家都是大師了,那還是普通人。我之所以如此提倡它,是因爲稀少,我們的性格在生活的陰影下顯得格外脆弱,驚不起考驗。我們既然要寫,就要大膽的寫,寫愛就寫的蕩氣迴腸,寫恨就寫的飛沙走石,鬼哭狼嚎。

換句話說,我們爲什麼要向人民幣低頭。說這話有人笑,說那是文人的假清高,說那是迂腐,說那是瘋子浪語。最近看新聞說成都某區百分之八十的白領結婚難,因爲物質條件的不符。有人要跳出來告訴我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我要說的是我不相信。

不想過多解釋。我開始懂得敬畏一個詩人,他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寫下《相信未來》,我相信那樣的人只是少數但他又的確有着與普通人相區分的觸覺,他的眼界更加長遠。他就是詩人食指。當然,這與我們的社會沒有關係,但我依然相信,愛情以物質爲基礎,但更要以心靈彼此的溝通爲前提。

寫下這些話,心慢慢沉了下來。自知才疏學淺還需要時間磨礪,也無所謂了,現在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哪怕一個姿勢,它也是自己的。我想最後有必要再次說明:我們的個性,也是詩的生命,它不是與生具來,所以需要修煉,再修煉。但如果沒有了它,最好別再寫詩。

詩需要純淨的東西,容不得虛假,當然這是以修煉的高度爲前提,與心有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