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人

白居易《草》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67W人 

  【教學設想】

白居易《草》教學設計

《草》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古詩兩首》中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寫的一首送別詩,課文選的是前四句。低年級兒童對古詩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採取以讀帶譯的教法,即先讀通、讀熟、讀懂、讀好譯文,然後再讀讀通、讀熟、讀懂、讀好古詩。在講解古詩時,一是通過古今詩歌對照解詞、析句、翻譯;二是畫詩爲畫,使詩句內容形象化。最後配以誦讀、吟唱。這樣學生就能領悟內容 ,體會詩情。

  【教學目標】

1、利用字理知識學習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教具準備】

VCD、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運用四讀(讀通、讀懂、讀熟、讀好)方法學習現代文

《草》:原野上長滿了又多又密的草,每年都枯死一次又茂盛一次。

野火無法把它們燒完,一到春天又生長起來了。

讀通、讀懂、讀熟、讀好具體體現了感知、領悟、積累、應用這一習得語言的規律,顯示了它的科學性。

  二、藉助現代文學習古詩

1、揭示課題讀古詩:

剛纔同學們認真地學習了《草》。接下來我們學習一首內容相同的古詩《草》。

板書:草

⑴ 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這首詩的產生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說白居易16歲那年,他帶着自己的一篇詩稿去拜見大名人顧況。顧況一看白居易這個名字,就開玩笑說:長安的大米很貴啊,居在這裏不易啊!你有什麼本事?白居易拿起一支毛筆,在牆上唰唰唰就寫起來,當寫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兩句時,顧況拍着手說:好好好!有這樣的才能,你在長安居住就容易了。後來,在顧況的指導下,經過自己努力,成爲了著名的詩人

⑵ 課文《草》是選取這首詩前四句,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① 個人讀;

② 同桌讀;

③ 指名讀;

④ 檢查讀。

⑶ 要求學生把:離離、原、歲、枯、榮、盡等字眼,在現代譯文《草》中找出對應的'詞語,用O標出。

2、析詞、解詞、翻譯:

⑴ 全景板畫,從詞悟句:

在講離離原上草一句時,教師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勾畫出一幅簡單的草原圖。教師說:誰能看圖說說,原野上的草長得怎樣?由此引導學生理解離離的意思 。

(草很茂盛的樣子)

這時老師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離離原上草的意思說一說。

⑵ 連續板畫,顯示變化:

講到一歲一枯榮一句時,先引導理解:

歲:出生9年,就是9歲。

榮:山上有草有木,與枯是反義詞

每年有四個季節,接着教師連續畫春夏秋冬四幅草原圖。

發芽──茂盛──變黃──乾枯。

師:誰能說說這四幅圖的意思?一年中有哪兩次最明顯的變化?

老師又讓學生把詞語榮、枯貼到對應的圖畫下。最後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一歲一枯榮的意思。

學生們能根據黑板上的畫,說出草原上一年四季的變化,較好地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

⑶ 改添板畫,尋根求源:

講到野火燒不盡一句時,先學習:

燒與繞、澆的區別。

盡字中的尺像杯子,杯子倒過來,裏面沒有水了,所以盡意思是完。

接着教師在黑板上改添圖畫,使學生領會燒不盡的是草根。

師: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黃,野火一燒,燒了個清光,但爲什麼又說燒不盡呢?

(邊講邊將草改成黃色,畫上熊熊大火燒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圖地上的草)

生:因爲地下的草根沒有燒掉。

教師根據學生的話,畫出地下的草根。

⑷ 指名板畫,引發聯想:

教師讓幾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第4句詩的意思,學生根據春風吹又生的詩意,畫出了短短的草芽。教師又讓學生說說他畫的意思。

由於將難懂的詩句化爲形象的簡圖,低年級學生不但易於理解,而且感到有趣。

  三、熟讀成誦,背誦表演

1、吟唱《草》。

2、扮演角色背誦《草》,講解詩句意思。

積累古詩重運用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導背誦。背誦的目的在於積累,積累的目的在於運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