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清代詩詞

黃景仁的詩全集 清代詩人黃景仁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黃景仁的詩全集 清代詩人黃景仁
黃景仁詩詞全集

綺懷詩 綺懷十六首·十五 綺懷、 別老母、 感舊四首、 賀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韻、 醜奴兒慢·春日、 賣花聲·立春、 春興·夜來風雨夢、 都門秋思(四首選二)、 將之京師雜別(六首選—)、 癸巳除夕偶成、 安慶客舍、 少年行·男兒作健向、 圈虎行、 綺懷十六首、 雜感·仙佛茫茫兩

黃景仁苦短詩人

黃景仁一生仕途困頓,生活極端窘迫,以致窮愁潦倒,齎志而歿。瞿秋白早年在敘述家庭的窮困生活時曾說:“想起我與父親的遠別,重逢時節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們常州人黃仲則的名句來,‘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當他走上革命道路後,在贈送友人一詩中,再次提到黃仲則:“詞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對黃仲則的深切同情,溢於言表。黃景仁是封建社會中窮苦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的悲慘遭際,反映在詩歌創作中,形成一個顯著的特點,嗟貧嘆苦,啼飢號寒成爲他的作品中十分突出的內容。正如郁達夫所說:“要想在乾、嘉兩代詩人之中,求一些語語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詩人氣質的詩,自然非黃仲則莫屬了。”的確,在他的筆下,悽愴悱惻之情,低迴掩抑之感,表現得十分深刻感人。如“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全家都在風聲裏,九月衣裳未剪裁。”等名言警句,訴說窮愁潦倒的困境,悽苦之情,扣人心絃。但他也有部分篇章反映詩人積極奮發的抱負,以及表現對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和關懷。如“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臺不望鄉。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老親病婦甕牖底,憂飢苦暑誰相伶?明知一雨難驟得,安得將心作頑石。”

黃景仁文學成就

黃景仁短暫的一生,大都是在貧病愁苦中度過的。所作歌,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的情懷。如《病中雜成》:“凍蠅僵壁飛無力,雨露棲鬆翅倒垂。”他的《別老母》、《途中遘病頗劇愴然作詩》、《微病簡諸故人》、《旅夜》、《雜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寫得低沉蒼涼,但語調清新,感情真摯動人。他還作有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如《感舊》、《感舊雜詩》、《綺懷》等;有些詩寫得慷慨豪邁,如《少年行》:“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臺不望鄉;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還有《觀潮行》、《後觀潮行》、《太白墓》等。有些刻畫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態的詩篇,也寫得細緻生動,如《黃山鬆歌》、《天門山》、《獻縣汪丞座中觀伎》等;有些懷古詠史的詩篇,也能別出新意,如《虞忠肅祠》、《壽陽懷古》、《鳳山南宋故內》等。翁方綱曾爲黃景仁的詩集作序,評論說:“故其爲詩,能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厲、奇、矯,不主故常。”洪亮吉爲他寫《行狀》,評論說:“自湖南歸,詩益奇肆,見者以爲謫仙人復出也。後始稍稍變其體,爲王、李、高、岑,爲宋元諸君子,又爲楊誠齋,卒其所詣,與青蓮(李白)最近。”王昶爲黃景仁寫《墓誌銘》,評其詩說:“上自漢魏,下逮唐宋,無弗效者,疏瀹靈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摯,不以蹈襲剽竊爲能。”包世臣評價黃景仁“乾隆六十年間,論詩者推爲第一”。黃景仁的《雜感》有一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可以看出他詩的風格和創造性。情調比較感傷低沉的作品則最能體現其詩文成就,如《綺懷》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爲誰風露立中宵”,亦屬言情絕唱。困頓語易工,此言甚當。

後世評黃氏詩多雲“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但這只是其詩的一個層面,其古風常具幽並豪俠氣,是學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虛光四來指毛髮,殺氣迅走兼英靈”,如此句名曰題畫詠鷹,實爲自身寫照。一生窮愁,但卻傲岸不羣。生前落落寡歡,死後聲明不彰。後世之有心人能不爲之泣下數行嗎?“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些原本是少陵評價太白之語,但挪用到黃仲則身上亦無不恰切!就以最心儀、最能彰顯黃仲則瀟灑獨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結吧: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黃景仁亦能詞,詞作明白曉暢,擅長白描,但含蓄不夠。其著作有《兩當軒集》22卷,其中詩16卷、詞3卷、詩詞補遺及遺文3卷。

黃景仁年譜

吳縣毛慶善叔美,太倉季錫疇範卿 纂
先生姓黃氏,名景仁,字漢鏞,一字仲則。常州府武進縣人,系出宋祕書丞文節公,世居江西清江之荷湖,明永樂間,有鬆軒先生名遵者,任武進縣學教諭,因家焉。曾祖覲龍,字雲會,贈修職佐郎。祖大樂,字韶音,以歲貢生官高淳縣學訓導。父之掞,字端衡,縣學生。
乾隆十四年(1749年)己巳正月四日,先生生於高淳學署。
十五年庚午,先生二歲,在高淳。
十六年辛未,先生三歲,在高淳。
十七年壬申,先生四歲,在高淳,父文學君卒。
十八年癸酉,先生五歲,在高淳。
十九年甲戌,先生六歲,在高淳。
二十年乙亥,先生七歲,隨祖訓導君自高淳歸常州,居白雲溪上。
二十一年丙子,先生八歲。
二十二歲丁丑,先生九歲。
二十三年戊寅,先生十歲。
二十四年己卯,先生十一歲。
二十五年庚辰,先生十二歲,祖訓導君卒。
二十六歲辛已,先生十三歲,祖母呂孺人卒。
二十七年壬午,先生十四歲。
二十八年癸未,先生十五歲。兩當軒集中始於是年。
二十九年甲申,先生十六歲,兄庚齡卒。應郡縣試。
三十年乙酉,先生十七歲,補博士弟子員,讀書宜興氿裏。
三十一年丙戌,先生十八歲,與洪君亮吉定交,始專攻詩,冬遊揚州。
三十二年丁亥,先生十九歲,娶趙夫人。常熟邵編修齊燾主講常州龍城書院,先生從學焉。春遊銅官山,秋應江寧鄉試,遂至杭州。
三十三年戊子,先生二十歲,夏遊徽州,秋應江寧鄉試。
三十四年己丑,先生二十一歲,春遊杭州,徽州,夏遊揚州,秋歸裏,冬謁湖南按察使王公太嶽,客其幕中。
三十五年庚寅,先生二十二歲,仍客湖南王公幕中,春登衡嶽,夏歸裏,秋應江寧鄉試。
三十六年辛卯,先生二十三歲,春至秀水,遂遊皖,客太平知府沈公業富署中。秋應省試,生子乙生。冬,復至太平,謁學使大興朱公筠,遂留幕中校文。
三十七年壬辰,先生二十四歲,客朱公署中,受業門下。三月上巳日,爲會於採石磯之太白樓,飲酒賦詩。因歷遊徽之黃山,白嶽,池之九華,秋至安慶,六安,冬至潁州,鳳陽。十二月歸裏。
三十八年癸巳,先生二十五歲,春從朱公至廬州,泗州,夏遊徽州,遂至杭州,秋再至徽州,季冬歸裏。
三十九年甲午,先生二十六歲,春遊揚州,夏歸裏。秋應江寧鄉試,冬遊虞山,展邵先生墓,遂至江寧。
四十年乙未,先生二十七歲,從江寧赴太平,夏主壽州正陽書院講席,冬北上。十二月抵京師。
四十一年丙申,先生二十八歲,在京師,春赴津門應上東巡召試,取二等,賜緞二匹,充武英殿書籤官。
四十二年丁酉,先生二十九歲,在京師,迎母就養京邸,眷屬隨侍北行,秋應順天鄉試。
四十三年戊戌,先生三十歲,在京師受業王述庵先生門下。
四十四年己亥,先生三十一歲,在京師,秋應順天鄉試。
四十五年庚子,先生三十二歲,在京師,秋應順天鄉試,移家南還,遊山東,客程徵江學使署中,冬入都。
四十六年辛丑,先生三十三歲,在京師,秋遊西安,訪陝西巡撫畢公沅,冬復入都。
四十七年壬寅,先生三十四歲,春在京師,赴部候銓。
四十八年(1783年)癸卯,先生三十五歲,三月,力疾出都,將復至西安,次解州,疾亟。夏四月二十五日,卒於河東鹽運使沈君業富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喪以歸。

黃景仁介紹

黃景仁爲北宋人黃庭堅的後裔。祖黃大樂,爲高淳校官。父黃之掞,爲縣學生。黃景仁4歲喪父,十二歲祖父去世,十六歲時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黃景仁依賴母親屠氏養成,八歲能制舉文,16歲應童子試,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進縣知縣王君祖肅,尤奇賞之”。17歲補博士弟子員,於宜興氿裏讀書,與汪中友好,但從此屢應鄉試都不中。乾隆三十一年,於江陰遇同邑洪亮吉,各爲詩歌,人們評價說,黃詩似李白,洪詩學杜甫,因此時稱“洪黃”。次年,黃景仁娶趙夫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黃景仁20歲時即開始浪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嶽、太平知府沈業富、安徽學政朱筠幕中爲客。在朱筠幕,於採石磯的太白樓宴會上即席所賦《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詩傳誦一時。他在二十四歲生日時寫的自壽詞《沁園春》非常傷感:

蒼蒼者天,生我何爲?令人慨慷。嘆其年難及,丁時已過;一寒至此,辛味都嘗。似水才名,如煙好夢,斷盡黃齏苦筍腸。臨風嘆,只六旬老母,苦節難償。男兒墮地堪傷,怪二十、何來鏡裏霜。況笑人寂寂,鄧曾拜袞;所居赫赫,周已稱郎。壽豈人爭,才非爾福,天意兼之忌酒狂。當杯想,想五湖三畝,是我行藏。

乾隆四十年(1775),27歲時赴北京,次年應乾隆帝東巡召試取二等,授武英殿書籤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業於鴻臚寺少卿王昶門下。家境日貧,在北京從伶人乞食,粉墨登場,入陝西巡撫畢沅幕府,畢沅替他捐補縣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黃景仁35歲,爲債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運城,病逝於河東鹽運使沈業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喪以歸。

現代作家郁達夫的小說《採石磯》系以黃景仁爲故事主角,兩人經歷頗爲相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