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描寫冬天的古詩(14篇)

本文已影響 2.11W人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描寫冬天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描寫冬天的古詩(14篇)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1

1、《山園小梅》(宋、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2、《和子由澠池懷舊》(宋、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3、《柳梢青》(宋、楊無咎)

傲雪凌霜。

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步繞西湖,興餘東閣,可奈詩腸。

娟娟月轉回廊。

誚無處、安排暗香。

一夜相思,幾枝疏影,落在寒窗。

4、《初冬旅舍早懷》(唐、懷浦)

枕上角聲微,離情未息機。

夢迴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沒棲禽動,霜晴凍葉飛。

自慚行役早,深與道相違。

5、《立冬日作》(宋、陸游)

室小才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6、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鬆門許夜敲。

7、《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清平樂·年年雪裏》(宋、李清照)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2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孟郊《苦寒吟》: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唐·元稹《南秦雪》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節選.陶淵明(晉):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春 雪. 焦鬱(唐):春雪空濛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雪梅 (1).盧梅坡(南宋):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雪梅 (2):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後.鄭燮(清):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詠雪》節選.吳均(南朝梁):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和田國博喜雪》節選:疇昔月如晝,曉來雲暗天。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對雪.高駢(唐):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觀雪.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雪望.洪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

詠雪詩.黃庭堅(宋)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3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爲有暗香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劉長卿 柳宗元

日 暮 蒼 山 遠,千 山 鳥 飛 絕,

天 寒 白 屋 貧。萬 徑 人 蹤 滅。

柴 門 聞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風 雪 夜 歸 人。獨 釣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悽悽: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淒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裏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峯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爲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迴風:迴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4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雲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宋代·范成大

攜籮驅出敢偷閒,雪脛冰須慣忍寒。

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飢難。

啼號升斗抵千金,凍雀飢鴉共一音。

勞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塊果何心。

塞下曲

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青松

近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梅

宋代·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稚子弄冰

宋代·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閣夜

唐代·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早梅

唐代·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5

1.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

2.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3.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

4.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峯晴 (唐·李白)

5.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唐·李白)

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李白)

7.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唐·李白)

8.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唐·杜甫)

9.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唐·杜甫)

10.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

1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唐·杜甫)

12.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唐·杜甫)

13.窗汗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杜甫)

1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唐·杜甫)

15.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唐·杜甫)

16.其餘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 (唐·杜甫)

17.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唐·白居易)

18.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唐·白居易)

1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唐·白居易)

20.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唐·白居易)

21.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唐·白居易)

22.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

23.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

24.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盧綸)

25.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唐·盧綸)

26.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

27.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

28.日暮蒼山遠,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

29.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

30.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

31.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

32.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唐·岑參)

33.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

34.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唐·韓愈)

35.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 (唐·李頎)

36.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唐·李頎)

37.亂山殘雪衣,孤獨異鄉人 (唐·崔塗)

38.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

39.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唐·呂溫)

40.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唐·董思恭)

41.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唐·李世民)

42.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

43.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唐·高適)

44.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唐·張謂)

4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

46.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唐·李商隱)

47.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牀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48.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詠)

49.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唐·劉駕)

50.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

51.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裏,車馬犯寒過 (唐·鮑溶)

52.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南秦雪》)

53.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楊萬里)

54.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宋·盧梅坡)

5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盧梅坡)

56.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宋·蘇軾)

57.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

5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和尚)

59.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南宋·陸游)

60.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宋·謝靈運)

61.昔去雪如花,今來花如雪 (南北朝·範雪)

62.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元·黃庚)

63.畫家不解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 (明·孫承宗)

64.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清·洪昇)

65.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清·納蘭性德)

66.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 (晉·陶淵明)

67.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晉·陶淵明)

68.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69.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70.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71.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

72.瑞葉飛來麥已青,更煩膏雨發欣榮。宋·范成大《雪後雨作》

74.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無名氏)

75.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76.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77.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7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79.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0.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8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

82.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83.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84.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85.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86.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稹《南秦雪》

87.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88.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岩《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89.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

90.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91.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92.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唐·祖詠)

93.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元·白樸《天淨沙·冬》

94.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95.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清·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

9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97.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唐·杜甫)

98.彤雲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唐·李鹹用《大雪歌》

99.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100.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五代·李煜)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6

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陶淵明:《四時》)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清洪昇《雪望》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7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孟郊《苦寒吟》: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劉駕《苦寒吟》: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宋·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唐·元稹《南秦雪》 :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節選.陶淵明(晉):

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春 雪. 焦鬱(唐):

春雪空濛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雪梅 (1).盧梅坡(南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後.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詠雪》節選.吳均(南朝梁)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和田國博喜雪》節選:

疇昔月如晝,曉來雲暗天。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對雪.高駢(唐):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觀雪.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雪望.洪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

詠雪詩.黃庭堅(宋)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

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

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8

1、去冬初去國,逆旅等順境。——李昴英《酌別張子元二首·其一》

2、懶能著眼看時事,相約梅花住過冬。——史彌寧《庵居》

3、窮冬碩果何曾食,滄海明珠不再還。——方回《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其一》

4、大河冬合時,上可馳車馬。——梅堯臣《送李審言殿丞歸河陽》

5、羊裘御冬溫,袞繡未雲益。——楊時《嚴陵釣臺》

6、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釋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7、勝日笑譚方袞袞,殘冬光景苦匆匆。——陳造《郝澤民主簿贈詩次韻二首·其一》

8、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李中《廬山》

9、輪蹄影絕冬深路,鳥雀聲稀雪後天。——寇準《冬日偶成》

10、郵亭逼仄但宜冬,恰似披裘坐土空。——范成大《范陽驛》

11、淑氣春風和,美化冬日暄。——魏野《贈孫何狀元》

12、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歲二紅無。——李曾伯《久雨之餘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其一》

13、萬里衡陽冬欲暖,失身元爲稻粱謀。——王安石《池雁》

14、冬春無異色,朝暮有清風。——儲光羲《雜詠五首·石子鬆》

15、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6、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蘇軾《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17、清冬賓御出,蜀道翠微間。——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

18、冬日有情還可愛,忽開雲霧見林丘。——王之道《冬日出郊二首·其一》

19、窮冬掩關臥,豈爲作詩苦。——張栻《初春和摺子明歲前兩詩》

20、隆冬凋百卉,江梅歷孤芳。——朱熹《賦水仙花》

21、寒窗寂寞度殘冬,接得春來雨又風。——施樞《新晴》

22、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上說南方。——郭登《梅花鋪》

23、譬之適時運,寒暑變冬夏。——王令《贈周伯玉下第》

24、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宋之問《渡漢江》

25、黃楊與冬青,鬱郁自成列;其根貫石罅,橫逸相糾結。——陸游《山行》

26、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長。——王之道《和歷陽李簿見寄》

27、東多高靜鄉,芳宅冬亦崇。——孟郊《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

28、天子乘冬校獵回,鉤陳平野轉瑤魁。——宋庠《從獵晚歸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學士》

29、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白居易《早冬》

30、夏熱綠楊影滿地,冬寒白樹覆前庭。——釋慧暉《偈頌三十首·其一》

31、自古承春早,嚴冬鬥雪開。——朱慶餘《早梅》

32、冬夜苦難曉,短景復易夕。——陳傅良《再和前韻》

33、貪把蘭亭學字,一冬忘了彈棋。——石正倫《清平樂·香搖穗碧》

34、桂樹冬榮覆院幽,護寒鸚鵡傍青油。——宋登春《和贈李少卿》

35、晚白菜肥蠶出火,冬青花落燕成家。——桂衡《春暮》

36、每遇陽生冬至,方能夫唱妻隨。——王《西江月·離位翻爲奼女》

37、蕭條冬事堂堂去,拍塞韶光點點開。——程徹《春信》

38、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楊凝式《雪晴》

39、西院木魚東院鼓,冬窩客子正濃鼾。——錢時《冬窩枕上》

40、悽清冬夜景,搖落長年情。——白居易《酬夢得霜夜對月見懷》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9

冬天的好詞

鵝毛大雪 北風呼呼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玉樹銀花

天寒地凍 寒風刺骨 風雪交加 雪花飛舞千里冰封

臘梅怒放 松柏傲寒

冬天的好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冬梅——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冬夜——歲華皆採獲,冬晚共嚴枯。

冬風——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乾旅命煙。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雲。

冬思——歲寒,然後知柏之後凋。

冬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1.冬天,這裏的天總是陰沉沉的、灰濛濛的,太陽好像怕冷似的.,從東邊向西邊一滑就過去了。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10

1、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劉駕《苦寒吟》

2、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3、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4、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5、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杜甫《公安縣懷古》

6、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7、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元·黃庚《雪》

8、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9、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詩經·小雅·角弓》

1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11、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12、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清·洪昇《雪望》

13、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14、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對雪》

1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16、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17、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8、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19、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20、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韓愈《李花二首》

21、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廬山謠寄》

22、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23、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元。黃庚《雪》

24、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25、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26、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送李端》

27、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唐。崔塗《除夜有懷》

28、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對雪》

29、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南宋。盧梅坡《雪梅》

30、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謝靈運《歲暮》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11

1. 寒風吹日短,風浪與雲平《公安縣懷古》

2.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小至》

3.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4.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野望》

5.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閣夜》

6. 其餘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諷錄事宅觀》

7.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邯鄲冬至》

8.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早冬》

9.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夜雪》

10.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

11.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

12.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3.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逢雪宿芙蓉山》

14.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

15.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白雪歌送武》

16.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悼李花》

17.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

18.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聽董大彈胡》

19.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古從軍行》

20.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除夜有懷》

21.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對雪》

22.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別董大?其一》

23.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早梅》

24.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苑中遇雪》

25.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終南望餘雪》

26. 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南秦雪》

27.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雪梅》

28.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

29.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

30.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歲暮》

31.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別詩二首?其一》

32.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雪望》

33. 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癸卯歲十二月中作》

34.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詠雪聯句》

35.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

36.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

37.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

38.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踏莎行》

39.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望薊門》

40.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4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風行》

42.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對雪》

43.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清平樂》

44.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45.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北風行》

46.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觀放白鷹·其一》

47.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其一》

48.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峯晴《冬日歸舊山》

49.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50.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12

李益《從軍北征》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迴向月明看。

【翻譯】

天山下了一場大雪,薄海刮來寒冷的風。行軍途中,戰士都吹起《行路難》的笛曲。沙漠裏徵軍三十萬,一到夜晚,所有的戰士都一起望着天上的一輪明月。

《清平樂·年年雪裏》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翻譯】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着,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髮也已斑白。看着那晚來的'風吹着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王禹偁《村行》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峯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翻譯】

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興致悠長。千萬的山谷迴盪着聲響靜聽夜,看數座山峯在夕陽下默默無語。棠梨的落葉紅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氣撲鼻的蕎麥花啊潔白如雪。是什麼讓我在吟詩時忽覺惆悵,原來鄉村小橋像極了我的家鄉。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13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六首》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描寫冬天的古詩 篇14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1、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李商隱)描寫冬天雪景的優美詩句

12、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1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

14、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公衆行樂詞》

16、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對雪》經典詩句

17、雪 盡道豐年瑞, 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 爲瑞不宜多 (羅隱)

18、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李商隱)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

19、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

2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歡顏。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對雪》

21、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公衆行樂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