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託物言志的詩詞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導語:託物言志詩是一種以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如景物、器物、動物或植物等爲描寫對象,抒發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懷抱負等爲主要內容的詩歌。它將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寫中。

託物言志的詩詞

  託物言志類

這類詠物詩表面上看好像寫的都是具體的物象,仔細品味就會發現,作者是運用象徵手法通過寫具體的“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與抱負。

讓我們先來看看白居易的《白雲泉》: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閒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運用象徵手法寫景寓志,以雲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閒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徵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再來看看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于謙的這首《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乍一看,這首詩寫的是石灰從採掘、冶煉到被使用的整個過程。再細細體會,詩中每一句既是在寫“物(石灰)”,實際上也是在寫人,寫作者自己不怕“千錘 萬鑿”、“烈火焚燒”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詩中流露出的凜然正氣和豪邁情懷,不知鼓舞和激勵了多少後人爲真理和正義事業奮鬥不息。

再來看看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幅傲然挺立、堅貞不屈的勁竹形象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立根破巖,咬定青山,千磨萬擊,屹立挺然。這副錚錚傲骨也正是詩人所追求和嚮往的,他那種堅定的意志、頑強的.精神和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氣節通過這首詩表現得淋漓盡致。

   詠物抒懷類

在詠物類詩歌中,詠物抒懷型的詩歌可以說俯拾即是。這類詩與託物言志類的詩有許多相似之處,只是它抒發的情感相對來說是短暫的,與“物”所處的具體環境和作者當時的個人處境關係更密切。

像初唐詩人虞世南,曾寫過一首詠蟬的詩(《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蟬的外形和性情,後兩句議論,揭示了蟬聲傳得遠的原因。在這裏,蟬的“垂緌”有點像古時的官帽,實際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飲清露”則象徵着作者像蟬一樣的清廉。“非是藉秋風”表明他認爲自己口碑好,聲名遠播,並不是由於自己位高權重,而實實在在是因爲自己“德高”的緣故。詩中露出作者 對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帶有幾分自鳴得意的意味。

而同樣是詠蟬,李商隱的感受卻與虞世南大不一樣(《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生在晚唐,一直處在“牛李黨爭”的旋渦中,始終不得志,心情常處於憂愁苦悶之中。這首詩,託物自嘲,蟬因處在高高的樹梢上,只能吸風飲露,叫的聲音再大也沒有用,白白地浪費精力,自己不也是這樣嗎?因爲太清高,不趨炎附勢,即使不停地寫詩文,鳴不平,甚至寫到才思枯竭,都不見什麼反應,多麼令人傷心!詩人那種牢騷哀怨、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在這裏得到了充分展現。

與賀知章《詠柳》相比,李商隱《柳》表達出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前兩句寫春日之柳追逐東風,在繁花似錦的春日,在熱鬧非凡的樂遊苑的舞筵上,與舞女翩翩起舞;後兩句寫秋日之柳,清秋斜陽,秋蟬哀鳴,何等蕭條淒涼。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出作者對秋日之柳,對自己身世的悲嘆之情。

而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實際上託物寓意,揭露、諷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沒有好下場。

   以物喻人類

這類詠物詩所描寫或吟詠之“物”與某一類型、某一羣體的人相似,而不單單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綱所作的《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耕田千畝實千箱,精疲力竭誰撫傷。

但求衆生皆得飽,何辭羸病臥殘陽?

“耕田千畝”、“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勞賣力,“實千箱”突出了牛勞動成果的豐碩和其對人類的貢獻,然而儘管這樣的居功至偉,牛卻依然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只要天下衆生都能吃飽飯,何必計較自己年老體衰、病臥殘陽之中呢?作者這首小詩既是對病牛的崇敬和禮讚,同時也是對像老牛一樣勤勞樸實、無私奉獻的廣大勞動人民羣衆的謳歌和讚頌。

   託物言理類

這類詩的主要特點是 通過具體的物象來說明一些“事理”,即通過某個具體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大道理。在理學興盛的宋代,寫這種類型詩歌的人最多。

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蘇軾的《琴詩》就是最好的例子。詩中寫道:

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聲產生的根源,而實際上,作者是想通過這首詩揭示文學藝術作品創造產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藝作品創作中,素材與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彈琴一樣,只有將“琴(素材)”與“指(技巧)”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纔可產生優美的琴聲(優秀的文學作品)。

一首好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或深或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