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古詩《水口行舟朱熹》賞析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古詩《水口行舟朱熹》賞析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註釋:

①水口:地名, 水口,古稱閩關。位於古田溪匯入閩江處,居水陸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縣治於此,本世紀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電站。

②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1.這首詩寫詩人舟行江上的見聞和感受,情感變化,富有層次。請結合具體詞語進行分析。(6分)

2.這首詩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詩人所描繪的畫面,蘊含着人生哲理,請細加品味並說說你的看法。(5分)

參考答案

1.10.夜如何寫出詩人心中的擔憂。(2分)試卷寫出詩人既抱希望而又疑慮不安的心態。(2分) 依舊則透露出詩人無限欣喜之情。(2分)

2.藝術手法:⑴對比 ⑵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答出任何一點即得2分)

蘊含哲理:⑴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水是永恆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制。⑵人生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只要逆流而上,搏擊風雨,終能到達青山綠水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 (答出任何一點即得3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昨夜雨下得大,睡在牀上只聽得風吹浪打的聲音,不知江上景色到底如何。在江上顛簸了一夜的詩人非常關心天氣情況。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的捲起簾篷察看,結果欣喜的發現:青山依舊,綠樹依舊,那看似頗有氣勢的風雨又能如何呢?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2.試題分析:這首詩主要運用的藝術手法有: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觸景生情)(寫借物抒懷託物言志均不給分);對比(或對照、呼應)。此詩初看,似是一般旅遊之作,如能聯繫當時歷史背景,會進一步加深對詩內涵的'認識。這首詩是抵達水口,感時之作,因而在詩中不能不留下時代的影子。朱熹的這首詩蘊涵着豐富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風雨、磨難,看似來勢洶洶,不可戰勝,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對,以百折不回的勇氣和韌勁與之較量,就一定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人生也定會因此煥發絢麗的光彩。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賞析

宋代理學家的詩,往往純粹說理,陳腐可厭,用語則俚俗不堪,常被後世攻訐。朱熹的詩,雖然也講理,但經常能寄情於景,寓理於趣,清巧綿密,令人喜愛。這首小詩,寫乘舟在江中航行時的所見所思,直書感受,富有生活理趣。

這首詩重點在表現清晨醒來時的瞬間感想。起筆從未睡前寫起。詩人乘着一隻小船,航行在江中,晚上,下起了雨,他仍然披着蓑衣,站在船頭,觀望着夜景。船兒頂風冒雨前進着,天黑,什麼也見不着了,他回到船艙睡,傾聽着外面的風浪聲,浮想聯翩。前兩句雖是直寫經過,但頗多轉折。雨一蓑,很鮮明地描繪出船在雨中行走時詩人的形態,大有唐張志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及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的瀟灑,反映出詩人隨境而安,襟懷大度。同時,詩人晚上冒雨眺望,表現出對山水的迷戀,白天的景色之美也就不言而喻了。次句寫滿江風浪,換個角度,改用揣測語氣。又以夜如何之夜與上昨夜之夜有意相重,可見詩人這時已不在船頭,已經進艙睡覺。他在艙中,耳聽風浪之聲,因而發出這樣的疑問;通過這一問,又點出入睡後風浪又加大了許多。三、四句說自己清晨醒來,趕快捲起篷窗往外看,見到兩岸景色原來和昨天一樣,依然滿目是青山綠樹。這兩句承夜如何而來,看似不接,實際上接得很巧。夜如何包蘊着很廣泛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想知道這一夜的大風大雨,是否使昨天所見的秀麗景色改變了呢?所以詩接寫醒來就忙忙地卷篷要看個究竟。這樣一蓄勢,答案出來後,我們更能體會到他見到青山無恙,綠樹常青後的欣喜。這一心情,從依舊二字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青山綠樹多又遙呼首句他冒雨賞春的迷戀之感。

詩寫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所以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詩人對風雨的坦然及對青山綠樹經歷風雨而依舊的讚歎,我們還可以尋繹出詩人所發揮的哲理:禁得起風吹雨打的人處變不驚,禁得起考驗的人精神不磨,勇氣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綠樹一樣。朱熹說:所謂天理,復是何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