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小故事

洗碗勵志故事大綱

本文已影響 3.77W人 

洗碗勵志故事1

我有一位有趣又有智慧的朋友,與他聊完天,揮手道別之後,常常會有一種充實又富足的感覺。最近與他閒聊時,他突然問我:“你知道怎麼洗碗嗎?”

洗碗勵志故事

我愣了一下,詫異着這麼簡單的事,還需討論嗎?

可是,看着他一臉嚴肅的表情,我知道這不是開玩笑,心裏仍然覺得好笑:“不就是沖水、用洗潔精洗淨、再衝水、瀝乾這些程序嗎!”

“是這些程序。”他說,“沒錯,但重點在哪裏?”

“重點在哪裏?”我不自覺地坐直了身體,想了一下說:“我真不知道呢!”

他似乎看出了我的認真與困惑,竟笑了起來。他說,他要告訴我一個祕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重要故事。

那是在他八歲那一年,他清楚地記得在放學後,父親慎重地搬了一張小小的板凳,放在廚房洗碗槽的旁邊,指着板凳說:“站上去。”

看着父親杯盤碗筷分類清洗着,當洗到碗、盤的底部時,父親突然停頓了下來,意味深長地說:“這些盤底、碗託,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甚至也是手觸摸不到的地方,可是卻是最重要的地方,就像我們做人一樣。”

我當時懵懂的心靈裏,不覺得洗碗與做人有什麼關係,只記得父親這些奇怪的話。

三十年過去了,我也有了三十年洗碗的`經驗了,那張小小的板凳早已毀壞了,可是父親的話卻是愈來愈明白了。

洗碗,除了盤面碗麪要光潔明亮外,盤底與碗託這些不爲人易見的地方更要潔淨,就像我們每天沐浴清洗我們的身體,只是清潔了我們的盤面碗麪一樣,而我們心靈與大腦就如碗託與盤底的地方,雖然別人看不到,更需要我們仔細地清潔保持光亮。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只注意了外表,卻疏忽了內裏。

“父親已經忘了說過這些話了。”朋友有些傷感地說。

此時,我竟發現他的臉上有道光,他說:“沒關係,我還記得。我已教我的孩子如何學習洗碗了。”

洗碗勵志故事2

女兒11歲時,他從自家信箱裏取回了一個男生寫給女兒的信。接過信後,女兒跑回房間,把門關了起來。

等到吃飯時,他問女兒,男同學的信寫得好嗎?女兒低頭不語。“沒關係的,如果你自己能處理好,就自己處理,如果處理不好,就拿出來給爸爸看看,我們一起拿主意。”看到女兒還是不說話,他沒有追究下去,轉移了話題。

第三天,女兒主動把那封信拿給他看。原來,男孩在信中說,馬上就要畢業了,非常懷念跟她在一起的日子,問他們之間能不能保持聯繫,成爲最好的朋友。

看完這封信,他反問女兒,你是怎麼想的?女兒紅着臉說,我也想成爲他最好的朋友。

他對女兒說,那很好呀,你給他回一封信吧。女兒問他該怎麼回?“想怎麼回就怎麼回唄,爸信任你,不會看的。”

沒想到他的答覆贏得了女兒的信任,女兒寫完信後主動拿給他看。信上說,我和你一樣也非常懷念我們在一起學習的日子,畢業之後,我們可以經常信件來往,繼續探討學習。

看完後,他表揚女兒信回得非常好。

後來,女兒和那個男同學真的保持了一段時間的信件來往,但半年之後,由於分別在不同的學校,共同語言也越來越少,最後關係也就不了了之。這次危機就這樣被他成功疏導掉了。

女兒上高中時,再次遇到情感上的問題。一天,一個女同學約她星期天去郊遊,要給她介紹男朋友。

回到家中,女兒對他說了這件事,他說,如果你想去看一下,我也不反對。聽到他的這番話,女兒興奮極了。

他之所以讓女兒去,是覺得,越是不讓孩子和異性接觸,越會導致他們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其這樣還不如讓他們自由地去接觸,最終達到解除這種神祕感的目的。而且,見的異性多了,自身也就有了比較和鑑別能力。

他主動提出開車送女兒過去,女兒很感動,同時冷靜了不少。

一小時後女兒便回來了。對他說,那個男孩沒什麼深度,粗俗得很,我跟他談不到一塊。

有了這次經歷後,儘管班上還有女同學要爲女兒介紹新男朋友,但都被她拒絕了。女兒一門心思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後來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他就是汪正亮,一個曾在澳大利亞靠幫人刷盤子、送牛奶報紙爲生的普通父親。然而就是這個普通父親,教出了一個被澳大利亞政府譽爲“天才少女”的女兒———汪曉宇。汪曉宇6歲隨父親移民,18歲參加IB全球考試,從6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考生中脫穎而出,以近滿分的成績奪得當年的“世界狀元”。牛津、劍橋、墨爾本等頂級世界名牌大學都向她敞開了懷抱!

談到對女兒的教育,他說,合理的“疏導”永遠是父母教育子女時的第一要訣,爲人父母只要懂得順着子女的各種好奇和萌動,加以巧妙疏通,子女離“天才”就不遠了。反之,如果動不動就驚慌失措地逆向“攔阻”,那麼他們開啓的只能是子女走向平庸甚至墮落的人生大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