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文章

2016高考最後30天的衝刺勵志文章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導語:高考需要成本,時間也是一種成本,對時間的珍惜就是對成本的節約。2016年進入最後30天的衝刺階段了,小編整理了幾篇勵志文章,爲各位考生們加油打氣。

2016高考最後30天的衝刺勵志文章


 篇一:跑出自己的未來

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裏,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無法爲他提供優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但是他非常懂事,從步入校門的那天起,從來沒有跟父母主動要過一分錢。幾年之後,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市裏的一所高中,因爲學校離家裏較遠,他只年選擇住校。

那天,他帶着對父母的思念花9塊錢買了一張車票,第一次坐上了返鄉的客車。回到家,村裏的電工正在收電費,他湊過去瞟了一眼,只見收據上的數字欄裏寫着一個小小的“5”。談趕緊從口袋裏掏出5塊錢,邊遞給對方,邊嗔怪父母的節省。一個月就5塊錢的電費,爸媽平時肯定連電視都捨不得看啊。就在這時,電工又遞迴給他幾張零錢。他接過來一數,4元5角錢。頓時,他明白了。原來,父母每月的電費只有5毛錢!他半張着嘴,呆呆地站在那裏,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在心裏暗暗地算了一筆帳,自己坐車花掉的9塊錢,足足可以支付家裏18個月的電費!他一個勁地在心裏責罵自己,真是個不懂事的敗家子!他暗暗發誓,父母的血汗錢只允許揮霍這一次!

回到學校後,他更加節省了。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母親因爲勞累導致腰椎壓迫神經,只能整日躺在牀上。一邊是臥病在牀令他惦念的母親,一邊是來回18塊錢的車費,他站在中間,孤立無援,左右爲難。終於,他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跑步回家!

學校離家60多里路,他需要跑3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每次回家,他都不敢急於進家門,而是躲在村口的大樹下,做幾十次深呼吸,以免讓父母看出是跑回家來的。對於這樣的生活,他一直保持樂觀態度,甚至還跟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慢跑,但不能停,更不能坐下休息,要堅持一口氣跑完全程。另外,要少喝水。他的自強,影響着身邊同學和朋友。大家不再攀比,而是比學習、比節儉、比上進。曾經有段時間,班裏一位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幹部,動員自己的父母資助他,打算每月給他200塊生活費。要強的他對這種資助雖然感激,卻總覺得受之有愧,害怕負了太多的人情債,無法償還。最後,他堅決不再接受這種捐助。在他的堅持下,那位好心的同學只好放棄了資助。

看到貧寒和瘦弱的父母,他也萌生過輟學的念頭。然而,打工期間看到的一幕,讓他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那天收工,已經晚上10點了。他託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工棚,發現好幾個人的牀頭上都放着書,而他們不論回去多晚都要看上幾眼,甚至還有兩個人在堅持自學考試。在一次閒聊中,一位工友告訴他:“沒有知識,永遠無法改變命運。光靠打工,掙的永遠是辛苦錢。”從此,他堅定了繼續完成學業的決心。他勉勵自己,不管有多少困難,都要堅強地走下去,不,跑下去。

對,要想衝破眼前的艱難困苦,自己就一定要‘跑’起來!晚自習後,當舍友進入了甜美的夢鄉,他在知識的海洋裏奔跑;週末,當同學沉浸在歸家的甜蜜中,他在嘈雜的餐館裏奔跑;節假日,當朋友遊歷於風光秀美的景區,他在滿是灰土的工地上奔跑……

他叫閆明強,河南禹州西部山區的一個農家孩子。從家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家,兩年下來,他一同跑了4000多裏。這就是一個農村高中生創造的奇蹟。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閆明強的成功,絕對不會遲到,因爲他懷揣着一顆自立、自強、自律的心,在艱難的求學和人生路上執着進取,一路奔跑!

 篇二:努力的意義是贏自己

《我是歌手》第四季裏,最觸動我的人當然是李玟,印象最深的她的話是那句,“我在媽媽肚子的時候,爸爸就離開我們,然後很多人就告訴我媽,你一個女人照顧不了三個孩子,把最小的放棄。所以從小我就覺得我要花多一些的精力去讓人家喜歡我。”

李玟讓我深刻地領悟了一個道理:所謂註定成功,只不過是你比別人更早更早地懂得成功的本質就是努力,你在更早更早的時候就掐住了時間的喉嚨爲你服務爲你積累。別人註定比不過你,是因爲你的努力比過任何人。成功並不在那比賽三個月的朝朝暮暮。

科比也是。

沒有別人,只有科比能說出那句,“總有一個人會成功,爲什麼不能是我。”絕對是因爲他反問記者的另一句話,“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科比說他每天洛杉磯早上四點仍然在黑暗中,他就起牀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點改變;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四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他卻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記得有位作家說過:“一般人以爲天才是自然發生、流暢而不受阻的閃亮才華,其實,天才也需要耗費至少十年的光陰來學習他們的特殊技能,絕無例外。要成爲專家,需要頑強的個性和堅持的能力......每一行的專業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養自己的專業才能。”否則,只能是傷仲永,小時了了,一時了了。

人生,並不是你與他人的競爭,而是與自己的競爭。

與自己的競爭,任何時候都存在。今年6月份是社會工作師中級每年一次考試月,我在朋友圈表達了我的決心和困難,有幾個也報名參加考試的好友私信給我說,他們也和我一樣,離開學校快十年,根本看不下書,怎麼辦啊?其實從我看第一頁教科書時,我就知道這是一次突破自己的機會,是一次征服自己的事情。

首先,這只是一場意志力的鍛鍊。就算你有再多的技巧,關鍵卻只有一點:集中精神。要麼不看,要麼高度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所以,你第一件事是就是要確定目標----要把書看完,而且是高效專心的看完。要麼,乾脆不看,別浪費時間。

其次是方法。我的方法也很簡單---不要去想結果,用一個個小行爲帶動一個個小目標。就是說,今天我想看完十頁書,但是我絕不去想我到底能不能看完十頁,而是去做一個個極簡極果斷的小動作。我不管我能不能看完,我就先把書打開,看看第一頁標題總可以吧?我不管能不能看完十頁,但我控制自己看完和理解一段總可以吧?不管能不能看完一節,我讓自己只是專心兩三分鐘看完一頁總可以吧?每次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獎自己喜愛排行前幾位的的零食,例如吃一片薯片。我發覺每次不到半個鍾,我就能比較順利地進入狀態,真的很神奇,但是我相信,我們焦慮或放鬆的情緒是頭腦某個區域決定着,我們能做的就是一點點以行動帶動思想,以放鬆投入緊張。

對了,還有一個極重要極重要的不得不提-----看書時,手機一定不能放你身邊。你懂的。

如果這次意志力鍛鍊,我能過關,以後漸漸養成習慣,將來我就能一口氣地看完好多我想看的書了,單是想想這個我就很興奮。喜歡看書的我,總是習慣快餐文化,是有多久沒有完整看完一本書了,而知識如果不成體系,價值就不能最大化了。

最後我想講的,就是我決定考社會工作師的最大動力。雖然自己不是社會工作者,但是經過踏踏實實的學習與吸收,取得專業資格證後,能夠有更多機會去參加社會工作和公益活動,幫助更多的人。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這亦是一條幫助自己實現自我、尋找內心平靜和力量的途徑。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是“送人玫瑰”,通過幫助別人讓別人自強,更是“手留餘香”,溫暖自己,滋養人生。“助人自助”裏的“自”,別忘記是包括自己。社會工作者,是授人與漁,也是得利漁翁,這也是我特別尊敬和佩服他們的地方。

爲贏自己,一起加油!

 篇三:這世上,從來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

有同學給我發郵件,訴說自己的各種困惑。大意也是在老家的事業單位裏無所事事,不喜歡,卻又不知道該喜歡什麼。我回復,如果不甘心,就去學自己喜歡的東西,等待機會找到適合的工作。

對方卻滿是忐忑和不安:可是學了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嗎?我喜歡英語,想做翻譯,可是自己沒有一點兒經驗,就算把英語學得再好怎麼可能會有人要我呢?我不是怕辛苦不願意去學,而是我很害怕,英語專業畢業的那麼多,自己學了之後,也許根本就沒有用!

可是親愛的啊,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能夠保證,自己現在所做的任何決定,付出的任何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未來想要的結果,就一定是自己理想中“有用”的呢?

我有個朋友,S小姐,從小就喜歡日本動漫和日劇,常年薰陶下,能夠聽得懂大半的日語日常對話。大三的時候,她突然下定決心要學日語,當時我們都嚇了一跳——爲了更方便看動漫和日劇而學習日語,這個理由也未免過於牽強和不着調。

然而,她還是去報了日語學習班,本來喜歡賴牀上抱着電腦刷新番(日本最近出的動畫)的她,一週三節課,一次也沒缺過。我們起初都以爲她只是一時興起,卻沒有想到,她一直堅持到了大學畢業。畢業前,她去考了一次日語二級,沒有考上。她也沒有從事任何和日語有關的工作,回了老家,去了一家報社。

我以爲她早已淡忘了日語,跟她打趣:你看看你,若是大學那兩年沒有抽風去學日語,把時間用在正經地方,現在說不定在讀研究生或者已經有相處得很好的男朋友了。沒料到,她卻回答:“我一直都在學日語啊,畢業之後也沒有間斷過。”我不禁好奇:“可是,你明明那麼忙,不累嗎?而且,有什麼用呢?”她回:“其實我沒想太多。最開始,確實是因爲想要追新番,可是學到後來,真的對這門語言感興趣,就一直堅持了下來。至於有沒有用,現在還沒有想好。”

S小姐住在三線小城市,大概一整年,都不會見到一個日本人,當地也沒有日企,花這麼大力氣學日語,做什麼呢?我想,不管怎麼說,學點兒東西總比打麻將好。但年底跟她聯繫,她卻告訴我,已經申請了日本的大學,打算出國留學。

我震驚了:“你居然自學到了可以申請學校的地步?”她笑:“也不算完全自學,一直上課,只是需要平時多花點工夫。”我還是震驚:“你哪兒來的錢?”她還是笑:“我跟爸媽預支了我的嫁妝,工作兩年自己也沒有什麼花費,都攢下來了,應該夠了。”

我沒有再問她,爲什麼一定要去日本。只是我驚訝,一個姑娘,居然可以花五年的時間,不聲不響,朝着自己的目標堅定地前行。這些年,有多少人勸阻過她呢?自詡爲她好朋友的我,不也是告訴她,學日語沒什麼用嗎?

她不知道自己需要用多久才能看得懂念得出那一個個陌生的單詞;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通過考試,拿到日本大學的申請;更不會知道一心想要她嫁人的爸媽會不會同意把她的嫁妝錢拿出來供她留學。也許,她也同樣不知道,自己到了日本後會有怎樣的際遇,會不會順利找到工作,能不能因此賺到更多的錢。

我還有個高中同學Y小姐,從高中的時候開始喜歡同班的W同學,追求了他整整四年。高中的時候,Y小姐每天早上給他買包子和豆漿;大學的時候不在一個城市,她拼命做家教發傳單隻爲了攢錢買火車票去看他;甚至在他20歲生日的那天,她送給他整整一罐子的千紙鶴,每一張打開都是她記得的,有關她喜歡他的每一天……他很感動,但還是拒絕了她。

我問W同學,爲什麼?W同學的聲音滿是困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對她沒有動心的感覺。”整整四年的付出,只換來一句“沒有動心的感覺”。他對她始終冷淡,經常不接她的電話,不回短信。她送他那麼多禮物,他幾乎都沒有拆開過。就連去找他,他也滿是生疏和客氣,而最殘忍的是,他一直單身。

我們都替Y小姐感到不值,從16歲到20歲,她爲一個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幾乎失去了自己,卻仍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後來,他們去了同一個城市工作,我們都以爲這次總算是修得正果,可是他們依舊是沒有在一起。

我問Y小姐:“是不是後悔了?”她卻搖了搖頭:“對我而言,他是我一直不斷向前的動力。因爲喜歡他,總擔心自己不夠美不夠好,所以拼命努力了這麼多年,才修煉成今天這副走在大街上有回頭率、在辦公室裏也能獨當一面的樣子。我等了他很多年,卻也終於明白,感情的事勉強不了,以後,我不再等他了。”說罷,她又笑起來:“就憑我,也不怕沒有人追求。”

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人總會格外迷茫。想要做某件事,不敢去嘗試;喜歡某個人,也不敢去追。我們所擔心的無非是,害怕付出了滿腔的熱血和期待,卻沒有收穫預料之中的結果。

我今年年初跳了一次槽。在別人眼中,我做得很不錯,只花了一年時間就能夠跳到業內前列的公司,可是我卻整個人都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恐慌和焦慮當中。之前積累的,在新的公司,大都沒有什麼用處。而我在接觸新的工作內容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瞭解的太少。

原本以爲自己至少有點兒成績,可是事實卻給了我無情的打擊,原來我仍舊是個新人。我迷茫,暴躁,整天情緒不佳,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有前輩勸我說,知道自己不足,就花時間多學一點兒啊,慢慢來就好。我卻遲遲沒有行動,因爲心裏頭想的是,別人都在大步狂奔朝前跑,我現在回頭去學習行業基礎知識,有用嗎?而遲疑的結果就是,在跳槽後的前幾個月,我壓根兒都做不出任何東西。

過了好些時間,我才漸漸意識到,所謂的認爲沒有用,認爲付出沒有回報,都不過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期待着某天上天突然賜我天賦異稟,就足以擔當大任,卻不願意腳踏實地去學習去積累。因爲我覺得,那樣太耗費時間;而最糟糕的是,有可能學了很多,也依然什麼都不會。

可是,我們本來就無法預料,自己此時做的事情,能夠對未來的方向和路途有多大幫助。我們也根本無從判斷,在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之前,到底哪些努力是必需的,而哪些只是無用功。

說到底,我們都不過是普通人,沒有足夠的睿智去替自己挑一條沒有曲折的康莊大道走,只能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試錯中然後回頭重新開始,換得一點點的進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

我終於不再抱怨,開始看一本又一本的專業書,瞭解行業背景,多跟前輩請教和交流。我不會一日之間成爲業內大神,可是這種踏實的成長,讓我分外安心。

不要在意自己的付出什麼時候會收到回報。你只要確定,這件事是你想做的,那就足夠了。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真正修得正果,與其整日焦灼不安,不如順其自然,多思考,多行動,總比無意義的遲疑和觀望要好。

畢竟,我們所能擁有的,多不過付出的一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