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文章

經典勵志文章:讀那麼多書,也不能丟了教養大綱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導語:擁有了知識,卻沒擁有教養,讀書再多,沒有教養有什麼用。分享一篇經典勵志文章,歡迎閱讀。

經典勵志文章:讀那麼多書,也不能丟了教養

 讀那麼多書,也不能丟了教養

  文 | 牛皮明明

白巖鬆有一天開車,前面一個人突然橫向開過三個車道,從前面出口上了輔路,導致後面一片急剎車,情形甚是危險。

一會兒開到了紅燈前,白巖鬆恰好和他並排,便搖下車窗,批評他危險開車。這哥們兒把白巖鬆拉下車理論,並對周圍的圍觀者高喊:

“快來看啊,十佳青年當衆吵架!”

弄得白巖鬆像無理取鬧一樣,只能落荒而逃。

生活裏,我們常常聽老人說,這人沒教養。在我看來,那個和白巖鬆吵架的人,就是很沒教養。

1938年,陳寅恪在西南聯大教書,住在傅斯年樓上。

傅斯年被稱爲“傅大炮”,連見蔣介石都傲慢地翹着二郎腿,不爽時,甚至對蔣介石破口大罵,可見了陳寅恪卻畢恭畢敬。

每當日軍空襲,傅斯年就拖着肥胖的身體,小心翼翼將眼睛不好的陳寅恪攙扶下來,送進防空洞。

對有學問的人尊敬,便是教養。

陳寅恪晚年眼睛雙目失明,學生蔣天樞夫妻從上海到廣州看望陳先生,由於陳先生看不見,忘記了請他落座。蔣天樞就一直站在陳先生身旁,聽陳先生講話,恭恭敬敬站了幾個小時。

蔣天樞在晚年放棄自己全部研究,着手編輯恩師陳寅恪的著作,只爲敬重二字。

如此修爲,便是教養!

新文化運動後,因政見不同,魯迅和胡適分道揚鑣。魯迅在報刊寫文章多次挖苦、諷刺胡適。甚至罵胡適“蒙着公正的皮”、“醜態讓人作嘔”。魯迅刻薄,天下皆知。

面對魯迅痛罵,胡適卻從不應戰。相反,只要魯迅有好文章,胡適就全力推薦。1936年,魯迅去世,許廣平懷着忐忑不安心情給胡適寫信,請他“鼎力設法”幫忙出版《魯迅全集》。

胡適二話沒說,立即出馬推薦商務印書館,並擔任魯迅紀念委員會委員,爲《魯迅全集》出版拼盡全力。

從新文化運動開始,魯迅罵胡適是“標榜仁義”的“幫忙文人”,甚至還說胡適陰險,只會說客套話。可至始至終,胡適並沒反擊,還稱讚“魯迅小說,爲上等之作!”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這就是修爲,這就是教養。

青幫大佬杜月笙一向尊重讀書人,外號“章瘋子”的章太炎晚年住在蘇州講學,章太炎是大學問家,是連袁世凱、蔣介石都敢罵的大文人,對杜月笙這樣的流氓非常看不起。

杜月笙並不計較,親自登門拜訪。看見章太炎生活拮据,臨走之前,偷偷將2000塊大洋的票子疊成小方塊塞在茶碗底下,只爲顧全讀書人的面子。

連章太炎都驚歎:“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有教養的流氓。”從此訂交一生。

教養不是客套的禮貌,而是顧全別人面子的尊重。

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80歲那年講一堂公開遙感課程。這節課,大約兩個小時,李德仁院士爲了講好那一節課,一直站着,水杯就在手邊,卻不曾喝過一口。

距離下課還有半個小時,李德仁院士實在堅持不住了。他突然說:“對不起各位同學,我頭有些暈,實在堅持不住了,可能不能講了,對不起,對不起。”

連續說了兩句對不起後,他就半躺在椅子上一直大口喘氣。按理說,正常下課就可以了。可他卻堅持讓學生把課件放完,他就一直坐着,充滿期待地看着下面的青年學生們。

他喘氣越來越厲害,眼看都快不行了。所有在場的老師都急了,趕緊撥打了120把李德仁院士接走。

爲人師表,上好最後一節課。李德仁教授用生命去講課,要的不是回報而是心安理得。

我上高三時,語文老師因爲感冒,嗓子嚴重發炎,嚴重到完全說不出話。

最後一節課,她來到教室,用板書寫了“由於今天嗓子不適,重點會寫板書,放幻燈片,希望大家諒解”。然後我們大家都唰唰唰認真記着筆記,語文老師就一直站着。

下課鈴響了,只見語文老師拿起黑板檫把黑板擦得乾乾淨淨,然後赫然寫下:對不起,由於我的`身體原因,耽誤了大家寶貴的時間,讓大家受委屈了。

然後,她做了一個讓我此生難忘的動作,她將腰深深地彎下去成90度,給大家鞠了一躬。

我至今依然記得這一幕,一個小縣城的教書匠,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心裏念着的依然是自己耽誤了大家的時間。

教養,就是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上,處處想着別人,設身處地的幫別人考慮。

大學時,我給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做家教。電話和她母親溝通,試講課程不收錢,如果覺得我講得可以,下一次再付費。我坐公交車到了她家,試講結束後,她媽媽送我下樓。

在樓下,她拿了一個信封,說:“孩子說喜歡聽這個哥哥講課,這是您的講課費。”以後每一次,她都把錢放在信封裏,一直送我下樓後,才遞給我。

後來,我才明白,她是爲了尊重我。也是爲了不讓孩子過早地沾上銅臭味,讓孩子懂得我是他們家庭專門請來的老師,應該以禮相待。

我和這個家庭一直保持聯繫,這個孩子後來考上了復旦大學。

前幾天,我們家孩子媽媽說,最近她感到非常驕傲。

因爲在一節課上,老師找一個學生朗讀一篇課文。第一個女生,聲音很小,帶有明顯的方言。老師不滿意,又找了第二個女生朗讀,第二個女生讀得很通順,卻沒有把感情色彩讀出來。

老師就讓女兒朗讀,她讀得非常棒,全班學生都鼓掌了。

老師找其他學生點評,大家都說很完美,等於是享受。可是她臉紅了,小聲說:“老師,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受過專業老師輔導,這樣對比,對她倆實在太不公平了!”

孩子媽媽跟我說起這事時,我能感到她很開心。讓她驕傲的不是女兒的學習,而是女兒懂得尊重別人,她爲女兒的教養感到驕傲!

真正的高貴,從來不是高人一等,而是真正讓人親切的教養。

非常贊同一句話:所有禮貌和教養的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而是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

生活裏,我們常常遇到那些只管自己爽,不管別人感受的人。

前兩天,一哥們給我哭訴他的經歷,說夜裏三點,他的朋友給他打電話說:別說話我給你唱首歌,然後電話那頭就傳來歇斯底里的《死了都要愛》:

死了都要愛,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我哥們當場欲哭無淚,那天夜裏,他可是在給姥姥守靈。

很多人都覺得教養是孩子們的事,讓孩子知道懂得禮貌,尊重別人,言語得體。只讓孩子講道德、講品質,自己卻怎麼自私怎麼來。

擁有了知識,卻沒擁有教養,讀書再多,沒有教養有什麼用。

如今看來,教養絕不只是孩子們的事,更像是形形色色的大人們的必修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