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大學勵志

魯迅:大學生該如何讀書?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導語:大學生、研究生該如何讀書?魯迅先生早已在多年前就道出了答案。而錢理羣教授則條分縷析、包含期待地爲青年人解讀了這個答案。回到古代、沉入國民,像嬰兒第一次面對與發現世界一樣,自己去感悟其內在的意義與神韻,發現其魅力。

魯迅:大學生該如何讀書?

 01

  “爲生活或精神的出路而讀”

今天與諸位第一次見面,突然想起了1908—1918年的魯迅,那是人們通常說的魯迅的“十年沉默”,其實,就是默默地讀了十年書。這就使我想起了諸位,你們從現在開始,至少要讀三年書,如果碩博連讀,就要讀七八年書。那麼,魯迅的讀書經驗,就可能有點借鑑意義了。

先說魯迅爲什麼要沉默讀書。這自然要注意到時代的背景,那正是辛亥革命以後。魯迅說他原來是充滿着希望的,但後來“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這就意味着,魯迅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苦悶之中,就只有到書本里去尋找精神出路。這其實是具有普遍性的:人們通常是因爲苦悶而讀書。不知道諸位爲什麼來讀研究生,我猜想,大概多半是要來“尋找出路”吧,或者是生活的出路,或者是精神的出路,更多的兩者兼備吧。這是可以理解的。

坦白地說,我和諸位這樣的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一樣,都陷入了世紀末的精神困境。我曾經這樣總結自己和我們同代人的精神歷程:二十世紀東西方都製造了關於自己的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的神話,以爲是拯救人類的靈丹妙藥。那時候人們是滿懷希望,充滿信心的。但到了世紀末,所有的神話都破產了,“東方世界革命中心論”與“西方中心論”都破滅了。於是幾乎所有的人,東西方的知識分子都陷入了深刻的懷疑與失望中。於是產生了尋求新的出路的要求。

同學們比我年輕,沒有我這樣的經歷,自然也不會有我們這一代這樣的懷疑與失望,但你們成長於理想主義的八十年代,也就有了自己的理想破滅的苦悶。但從另一方面看,舊的理想的破滅,也就意味着新的追求與探索的開始。這就是我經常和年輕朋友說的,這是一個危機重重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全球性的呼喚新的思想、新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時代。這也是你們這一代新的研究者在二十一世紀所要完成的歷史使命。

 02

  “回到古代、沉入國民”

今天我要和諸位着重討論的是,處在舊的理想破滅、新的理想還未建立這樣一個思想的苦悶時期,消極地說,怎樣走出苦悶?積極方面,如何爲新思想的創造做準備?要做哪些方面的準備?如何去做準備?這些,都是一些現實的問題,說不定大家會更感興趣。不過我所能談的,仍然是魯迅的經驗,或者說是我對魯迅經驗的理解與發揮。大家姑妄聽之吧。

魯迅在辛亥革命以後,到1918年寫出《狂人日記》,成爲“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大將,其間的沉默,我更願意把它稱爲“沉潛十年”。這“沉潛”兩個字極爲重要。

在自我、時代的苦悶時期,人們最容易陷入浮躁,像無頭的蒼蠅四處亂撞,習慣於追逐時髦,急於出成果,熱衷於炒作、包裝等短期行爲,因爲缺乏定心力而搖擺多變等等,這幾乎已經成爲近二十年中國學術的積弊了。現在所需要的,正是其反面:一定要沉靜下來,即所謂“板凳甘坐十年冷”,着眼於長遠的發展,打好做人的根基、學術的根基,而且要潛入下去,潛到自我生命的最深處、歷史的最深處、學術的最深處。作爲具體的操作,魯迅在這十年中,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回到古代”,一是“沉入國民”。在我看來,正是這兩方面能夠給我們以很大的啓示。

  03

  “嬰兒第一次面對與發現世界一樣,迴歸現代傳統”

先說“回到古代”。按我的理解,這也就是“回到傳統”。對於今天的年輕學者,這傳統就不僅是指古代傳統,恐怕也要包括近百年已經形成的現代傳統(魯迅本人就是這一現代傳統的最主要的代表),而且“回到傳統”與繼續向東西方其他民族吸取思想資源,也是相輔相成的。這些意見,是近年我反覆論說的,這裏也不再多說。要着重討論的是“回到古代”。

魯迅十年讀書,主要精力就是輯錄古書,特別是在輯校《嵇康集》上下了很大功夫,這是幾乎貫穿了魯迅一生的學術工作。魯迅還輯錄了一部《古小說鉤沉》,爲他以後研究中國小說史奠定了基礎。人們還注意到,魯迅回到古代,主要是沉湎於魏晉時代,從而形成了他的“魏晉情結”。研究者指出,魯迅正是帶着“魏晉參照與魏晉感受”參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並打上自己的烙印的。

魯迅的這一“回到古代”的讀書經驗,在當今的中國是具有特別的意義的。我們不妨先把話題拉開,說說在你們之前的幾代學者的知識結構。比我們年輕的,成長於七八十年代的,也是目前學術界最活躍的這一代學者,他們中除少數人古代文化的基礎較好,大多數也是在八十年代先打下了西學的基礎,到八十年代末以後,纔來補“中學”的課的。儘管他們以西學的背景(觀念、方法等)去考察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容易地就做出了種種分析與概括,有的甚至形成了某種體系,但就大多數而言,與中國傳統文化總有某些隔,他們也未能根本改變古代文化傳統修養不夠深厚的先天弱點。

我們不是進化論的信徒,不能說你們這一代的古代文化造詣就註定超過前兩代,如果不加註意,弄不好,很可能是“一代不如一代”。但你們畢竟還有時間,有可能來重打基礎。如果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儘管也是晚了一些),沉下十年、二十年,從頭讀起,或許(至少說還有希望)會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

我這裏說的“從頭讀起”,就是從老老實實地、一本一本地讀中國的原典開始,要拋開各種各樣的分析、講解,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塞滿你的頭腦,而要儘可能地處於真空的狀態,像嬰兒第一次面對與發現世界一樣,直接面對古代原典的白文,自己去感悟其內在的意義與神韻,發現其魅力。

錢理羣:大學是最美好的人生階段,因爲你既享受公民的權利,又基本沒有公民的義務。

 04

  “感悟,纔是真正走進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礎”

這裏,不僅要直接讀原典,而且還有一個如何讀中國古代原典的問題。請注意,我強調的是感悟,而不是分析。這是因爲在我看來,中國的傳統文化根本上是一種感悟的文化,而不同於偏於分析的西方文化。要真正進入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就必須以感悟爲基礎。

我們中國傳統的啓蒙教育,發矇時,老師不做任何講解,就讓學生大聲朗讀經文,在抑揚頓挫之中,就自然感悟了經文中的某種無法(也無須)言說的神韻;然後再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背誦,把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的觀念像釘子一樣楔入學童幾乎空白的腦子裏,實際上就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讀書人的心靈深處;然後老師再稍做解釋,就自然懂了,即使暫時不懂,也已經牢記在心,隨着年齡的增長,有了一定的閱歷,是會不解自通的。這樣的教育法,看似不科學,其實是真正從中國傳統文化自身的特點出發的。我今天如此強調學習古代文化中的感悟,也是受到了上述傳統教育方式的啓發。也許我說得有些神祕,文字上讀懂了(儘管這是個前提),如果不能感悟,仍然進入不了傳統文化—能不能進入,是要有緣分的。

05

  “不做古人的奴隸,要做駕馭傳統文化的主人”

進入了也還有危險。這是因爲中國的傳統文化確實是博大精深,進入以後,很容易看得眼花繚亂,迷戀忘返,被其收攝,而失去了自我,成了古人的奴隸。這確實是地獄的門口:要麼進不去,進去了卻可能出不來。

記得當年聞一多去世以後,郭沫若曾撰文高度讚揚聞先生的古典文學研究既“有目的地鑽了進去,沒有忘失目的地又鑽了出來”;但他同時又十分惋惜地指出,聞先生剛剛鑽了出來,正有資格“創造將來”的時候,就犧牲了,這是一個學者“千古文章未盡才”的悲劇。

在這方面,魯迅或許也是一個榜樣:人們不難看出,他在十年沉潛以後,投入新文化運動時,確實已經吃透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又完整地保留了一個獨立自主的自我,因此他在批判傳統文化的弊端時,能夠準確地抓住其要害。有的人雖然不贊同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激烈批判態度,但不能不承認魯迅的具體批評還是有道理的。同時魯迅又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完全融入自己的內在精神之中,成爲有機的組成部分,如鹽之溶於水而不顯痕跡。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對於魯迅僅是一個基礎,一個起點,他更着重的是從傳統出發,進行新的創造。儘管他並沒有充分地展開這樣的創造,這或許也是“千古文章未盡才”,但這新文化的創造之路確實是魯迅所開創的。今天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又“回到古代”時,是不能忘記“創造”這個更爲根本的目的的。這裏的關鍵仍然是既要進得去,又要出得來。這就需要有更強大的自我的獨立、自由的精神力量,更活躍的思想創造力。

我已經說過,我們這一代(甚至兩代)學人,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面前止了步,現在就看你們這些更年輕的學人,是否能跨過這關鍵的一步:進去而又出來,深知、真知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又能做駕馭它的主人,進行更加自由的創造。這正是我首先期待於諸位的。

 06

  “帶着問題讀,問題來自於中國的本土的現實”

現在再說“沉入於國民中”。這是魯迅十年讀書的另一個重點:關注他所生活與生長的土地上的文化,進行地方文化典籍的閱讀、整理、研究,輯錄了一本《會稽郡故書雜集》。有研究者總結,魯迅的讀書與古籍整理是“以會稽郡爲橫座標,以魏晉時代爲縱座標”的,其中存在着兩種文化的交織:既有中國文化中的魏晉文化,又有他的故鄉浙東的地方文化。因此,魯迅進入“五四”新文化,不僅有前面說的魏晉情結,還有他的家鄉(浙東)情結。魯迅對地方文化的觀照、對地方典籍的閱讀,和他童年時候所受的地方民間文化的薰陶,是融合在一起的,表明了他從一開始就和自己腳下的土地,即土地上的文化,和父老鄉親保持着血肉般的聯繫。因此,他在“五四”時期,一開始創作,他的鄉親—閏土、祥林嫂們就一起奔涌於他的筆下。與地方鄉土文化、民間文化的精神聯繫,是魯迅之所以成爲魯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今天更有極大的啓示性。

這個問題近年來似乎很少有人提,但我認爲是極端重要的。不要忘了,我們是現代中國人,是現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學者,無論我們具體的研究領域是古代還是現代,都不能離開中國的現實,不能離開我們腳下的土地。

這又有兩個方面。首先是要把地方鄉土文化、民間文化作爲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方面,作爲我們閱讀與研究的重要對象。另一方面,還要有對中國現實問題的關注。我們當然不能像過去那樣,對現實採取亦步亦趨的態度,更不能走以學術爲現實具體政治、政策服務的老路。在這些方面,我們這一代有極其沉痛的教訓,現在也有人在竭力地鼓吹、鼓勵,年輕一代應當警惕與拒絕這樣的誘惑。但這並不等於我們不應該關懷現實,保持與中國國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有機聯繫。

人們經常說,學術研究應該有問題意識,但這問題從哪裏來,它只能來自於(或立足於)中國的本土的現實(對現實的理解應是寬泛的,不應狹隘地僅僅限於現實政治)。而對問題的學術性的解決,則有待於不帶現實功利性與操作性的,有距離的,更帶專業性與學理性的,更爲宏觀,更加超越,也更帶根本性的思考與研究。也就是說,問題是從現實出發的,而思考、研究的心態與視角,則是超越的。真正學術研究正實現於二者的矛盾的張力之中,並隨時都有可能落入陷阱:或過於貼近現實而缺少距離感,或脫離現實,失去了學術生命的活力。

強調“沉入國民之中”還有一層意思是,學院裏的學術要不斷從民間學術、民間思想中去吸取養料。這些年很強調學院派的學術,強調學術的規範化,這是很有必要的。事實上我們這些人(包括在座的諸位)也都是學院裏的學人,學院是我們的基本生存環境,這是迴避不了也改變不了的現實。但也因此提出了一個如何認識學院的生存環境的問題,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正視其必有的負面。學院在學術研究中的優勢,這大概是無須論證的,它理所當然地要成爲國家學術研究的重鎮。它的相對封閉的學術環境,一方面使學院的生活與外部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處於相對寧靜與穩定的狀態—這都是正常的學術研究所必備的條件,過去曾經隨意打破這樣的教學、學術秩序,幾乎毀滅了學術,這個教訓是不能忘記的。但另一方面,長期的封閉,也會使學院失去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喪失(至少是削弱)學術的活力。

沉入國民之中,也可以做更廣泛的理解,即一個學者的精神世界應該是極爲開闊的。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又說,真正的詩人是能夠感受天堂的快樂與地獄的苦惱的,因此他的“無邊心事”是“連廣宇”,連接着無限廣大的世界、宇宙的。我想,詩人(作家)如此,學者更應是如此。如果學者的胸襟、視野像他所生活於其中的書齋那樣狹窄,那就太可悲了。

 07

  “嚮往平凡人生中的濃濃人情”

真正的學者是最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他對人與人的世界,對宇宙的生命,以至非生命,都會保持濃厚的興趣,甚至是孩童般的好奇心。他對人,特別是普通人(所謂“國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最通達的理解。正因爲書齋生活相對枯燥,也因爲學者因思想的超越而時常咀嚼寂寞與孤獨,他對平凡人生中濃濃的人情味就有着本能的嚮往與摯愛,以至於依戀。張充和曾送給沈從文八個大字:“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學者總是保留着一顆赤子之心。學者的人與學術之間是有一種深刻的內在聯繫的。

所以,我們一開始說到沉潛時,首先強調的是人(學者自身)生命的沉潛,然後纔是學術的沉潛。我們講“回到古代”,講“沉入國民”,最終都要落實到你們自身精神世界的擴展與自由,以及人格的自塑中。我常說,對研究生的培養,最重要的是,通過幾年的學習、薰陶,每個人都進入一個新的精神境界。至於以後學術成就的高低,取決於主客觀的,自己能把握、不能把握的各種條件,是無法強求的。——現在,你們大概已經明白,作爲一個導師,我對新一代的研究者的主要期待是什麼了吧。那麼,我的這篇東拉西扯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