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帝王故事

劉備是個好哥們但不是一個好皇帝的兒童帝王故事大綱

本文已影響 3.84W人 

因了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使偏居一隅文功武治都不怎麼拿得上臺面的的蜀漢小皇帝劉備的名聲,超過了他的祖宗劉邦,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並漂洋過海,爲世界五大洲的讀者所熟知。

劉備是個好哥們但不是一個好皇帝的兒童帝王故事

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

由陳壽的記載看,劉備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後裔。但劉備是否真的龍種,是否在拉虎皮作大旗,是頗值得懷疑的。因爲把自己的身世說的玄之又玄,是古代那些帝王最善於玩的小把戲。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的確是神之又神,完全對得起中華民族始祖之榮耀。接下來對帝嚳的記載就更令人瞠目結舌了,“帝嚳高辛者……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一個人生下來就能夠喊出自己的名字,神吧?

至於商朝祖先契因其母簡狄河中吃燕子蛋而生,周朝先祖棄乃其母姜原野外踩巨人足跡而孕,秦朝祖先大業爲其母女修織布時吃燕子誤落之蛋而育……之類,則更加離奇古怪。就是這些離奇古怪的身世,不得不讓人從骨子裏面相信,這些人統治天下百姓實乃天意,是天意就不可違啊!

到了劉備的祖宗劉邦這裏,他的出生就更加離奇了。按後世十二生肖的說法,劉邦屬蛇,俗稱“小龍”,《史記》和《漢書》都這樣記載他的出生:“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說的是劉母在大澤邊睡覺,夢見與天神相遇。當時雷鳴電閃,天昏地暗。劉父跑去找劉母,見到一條蛟龍盤繞在妻子的身上。從此,劉母便懷孕了,後來生下了劉邦。劉邦的身上於是蒙上一層神祕色彩,據說後來他在逃往芒、碭途中,拔劍斬了一條巨蛇,然後看見一個老婆婆坐在路邊放聲痛哭。問她哭的原因,她說:“我的兒子是白帝子,變成了一條蛇,躺在路當中,結果被赤帝子殺了,我怎麼能不哭呢?”說完,那老婆婆就不見了。

《史記集解》認爲,白帝代表秦王朝,劉邦推翻秦王朝,所以纔有這個赤帝子斬白帝子的傳奇。這些傳說,很可能是劉邦發跡之後,刻意編撰出來的。古人信奉天命,劉邦神奇的孕育、出生到斬殺白帝子,都是故事編撰者向人們證明劉氏江山是上天“神”的授意而已。看來劉邦很會裝,不僅讓人們確信他生而神異,而且確信他滅掉秦國也符合天意。

由此看來,劉備僞造一個龍子龍孫的身世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個龍子龍孫的身世,也確實爲劉備的發跡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其實劉備的成長曆程與祖宗劉邦有很多相同之處,少年家貧,只不過劉備比劉邦的處境更加艱辛而已,劉邦好歹弄了一個亭長的小官,劉備呢,只有“與母販履織蓆爲業”。即使到了事業有成的時候,他的政敵仍輕蔑的稱其爲“販履織蓆小兒”。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先主由是得用合徒衆。”從這一點看,劉備與祖宗劉邦的市井無賴以及豪爽大度的領袖氣質,是一脈相承的。特別是在人才的籠絡和使用方面,劉備更是深得劉邦用人之精髓。

最爲典型的當數對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的使用上。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儘管是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中,正史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透過《三國志·關張馬趙黃傳》裏,下面這段話的記述,我們便可以發現,劉關張之間的關係的確頗不一般:

“先主於鄉里合徒衆,而羽與張飛爲之禦侮。先主爲平原相,以羽、飛爲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有了“寢則同牀,恩若兄弟”這一層,有沒有“祭天地,宰牛設酒”的俗儀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的口號,已經顯得並不怎麼重要了。陳壽在《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這樣評價關羽和張飛:“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爲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能把“剛而自矜”的關羽和“暴而無恩”的張飛玩弄於股掌之間,使其爲自己服務並不是一件常人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劉備做到了,足見劉備的馭人之術已臻於爐火純青。

關於桃園三結義,民間有不同的版本,這些版本中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所寫的那樣,兄弟三個一見如故便相敬如賓,在民間的桃園三結義的版本中,三個人關於誰做大哥,誰當小弟還頗費了一番周折。三個人都想做大哥,爲這件事爭來吵去始終沒有弄出一個結果來。最後還是劉備想出了一個用爬桑樹的辦法來排定兄弟三三人的座次。心浮氣躁的張飛一聽用爬樹方式決定座次,不分青紅皁白,眨眼的功夫就率先爬到了樹梢,心想這下大哥的位置非自己莫屬了。關羽一看張飛已經捷足先登,也不敢怠慢,心想,大哥做不成,做個二哥也不錯。關羽一邊想,一邊緊隨張飛之後,爬上了桑樹。只有劉備不慌不忙,依舊坐在樹蔭下喝茶。張飛、關羽都爬上桑樹後,都得意地看着自己,劉備才放下茶碗,不緊不慢地站到了桑樹的根部,然後對正在自鳴得意的張飛、關羽說:“一棵樹,你們說先有樹根還是先有樹梢?”早已經以大哥、二哥自居的張飛、關羽不知自己早已鑽進劉備的圈套中,自顧一邊嘲笑對劉備的提問的小兒科,一邊漫不經心地回答:“這樣的問題還拿出來問哥哥,一棵樹當然是先有樹根在長樹梢了。”這時劉備又開口了;“二位既然知道先有樹根後有樹梢,那麼自然是樹根爲長,樹梢爲幼了。現在我站在樹根上,你們爬到了樹梢上面,自然我也就是大哥,你們是小弟了。”一聽劉備這樣說,張飛、關羽立即傻了眼,心裏雖然不服氣,但是劉備說的又在理,無奈,二人只有乖乖的爬下樹來,參見大哥劉備。

自此,兄弟三人東征西戰東擋西殺,終於打出了一個偏居於四川與魏吳成鼎足的蜀漢政權。

這樣的民間故事裏面肯定有不少的水分,不過,關於這棵桑樹,《三國志·先主傳》裏還真有記載:“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可見,民間故事也並非全是虛妄。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城府頗深的傢伙,並且領導才能確有過人之處。

說到劉備的城府,《三國演義》中很多地方是以他裝傻充愣的方式表現的。最典型的當屬“青梅煮酒論英雄”一節。

劉備爲防曹操加害,便行韜晦之計,裝出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在自己的住處育圃種菜,當起了菜農。但是如此的小把戲怎麼能騙得過生性多疑曹操。一日,曹操突然造訪,二人一邊喝酒,一邊開始了不動聲色的較量。

——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聚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爲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玄德曰:“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於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爲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爲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可爲英雄?”操曰:“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劉季玉,可爲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爲英雄!”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這個情節並非小說家想當然的杜撰,《三國志·先主傳》中亦有記載:“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就這樣,劉備在裝傻充楞間,騙過了“亂世奸雄”的曹操,可見劉備的奸雄的修養已經遠遠超出了曹操。

劉備不僅用這樣的手段對付自己的政敵,而且還不時拿出來對付一下自己手下爲自己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

有個歇後語叫“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其出處應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趙子龍長阪坡救主。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中,趙雲在長阪坡殺個三進三出,救出阿斗後,有這樣一段記述:“雲縱馬過橋,行二十餘里,見玄德與衆人憩於樹下。雲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雲喘息而言曰:‘趙雲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雲只得推土牆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視之,原來阿斗正睡着未醒。雲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爲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就像歇後語中所說的那樣,人們認爲劉備這摔孩子的舉動,並不是出於真心,只不過是在收買趙雲及所有將士們的人心,以使他們更加爲自己賣命而已。

我們不能妄加揣測古人的心思,不過,對於劉備摔孩子的確有收買人心的嫌疑,同時也有出自肺腑的可能。

劉備早在因張飛醉酒之故被呂不襲破徐州時,就曾對悔恨交加鬧着要自殺的張飛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在劉備看來妻子就像一件可隨時脫下穿上的衣服,沒什麼大不了。既然妻子沒什麼大不了,那麼孩子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的確對於像劉備這樣的中山靖王之後的大漢皇叔,娶個把妻子找三兩個媳婦要成了問題,那才叫笑話。既然找媳婦不是什麼問題,再生一羣龍子龍孫,也就在情理之中。但是,常言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以復興漢室爲己任的劉皇叔,若找趙雲這樣於千軍萬馬之中取敵人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大將,恐怕就不像娶媳婦這樣容易了。此其一。其二,爲了自己的性命,或爲了自己的江山,幹出違揹人倫的事也不是從劉備纔有。劉備的祖宗漢高祖劉邦,就沒少幹這類事:比如爲了自己逃命將自己的親生兒女從車上推下來,再比如眼看生身父和結髮妻就要被項羽投進油鼎,不僅不急,反而要分一杯羹……與劉邦相比,劉備只不過一小巫而已。

至於劉備爲請諸葛亮加盟,三顧茅廬,君臣魚水的的典故,早已成了婦孺皆知的千古美談,更是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絕好證明。

毋庸諱言,劉備不管是社會地位、家庭背景,還是個人資質都沒有曹操和孫權優越。誠如陳壽所說“(劉備)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如果想在羣雄四起的漢末時期站住腳,不僅要有關羽、張飛能征慣戰的武將,更需要有當年輔佐劉邦成就大漢基業的張良、蕭何、陳平這樣的能夠運籌帷幄的文臣。劉備也深深明白這一點,所以當劉備一打探到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的下落,就象溺水的人發現了救命的稻草,迫不及待的“猥自枉屈”,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中,終於感動了這個自命不凡常常以管仲、樂毅自況的臥龍先生。並斷言“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其實諸葛亮並沒有後世傳說,特別是《三國演義》中所講述的那樣,有經天緯地之才,連當年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的,張良、蕭何、陳平之屬的才能都不具備,其才智就連幫助劉備建立一個偏居於兩川的小割據政權,都時時顯得捉襟見肘。不過話說回來,劉備的陣營中多了一個諸葛亮,也確實使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闖的劉備,在行動上多了一些戰略上的系統性和戰術上的目的性。劉備也因之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割據政權。這個割據政權的的建立,諸葛亮功不可歿,也沒有枉了劉備的那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的厚望。

但是諸葛亮連年的征戰,並沒有實現劉備的恢復中原、光復漢室的雄心壯志。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作了客觀而中肯的評價:“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劉備由一個“販履織蓆小兒”,而奮鬥爲蜀漢皇帝,其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對人才的籠絡和使用。

從劉備前期對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的籠絡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具備了一個領導者的的基本素質。但是從其晚年的所作所爲中,劉備與其祖宗劉邦相比,的確不是一個成熟的領導者。

剛愎自用傲慢自矜的關羽,在被呂蒙的打的失荊州走麥城,最終爲吳軍所殺後,劉備便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憤怒與仇恨,發起了倔脾氣,親率傾國之兵去攻打東吳。就連被自己稱之爲“水”的諸葛亮的勸諫,都聽不進絲毫。結果被白衣書生陸遜於猇亭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只有悽悽惶惶逃往白帝城。如此一來,不但蜀漢與東吳徹底交惡,自己和諸葛亮苦心經營的三足鼎立的平衡局面被打破,最終連自己的性命也搭了進去。

關於這一段歷史,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傳統的戲劇中也有《火燒連營》《白帝城託孤》劇目,也是以這一段歷史爲藍本的。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眼看自己時日不多,就在這裏安排了後事。

常言說知子莫如父。劉備明知被趙雲舍着性命從曹營中救出的太子阿斗是一個扶不起來的主,便從成都找來諸葛亮,演出了一場悲悲切切的白帝城託孤。

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關於白帝城託孤的梗概大致相同,但是細節卻有出入。《三國志·先主傳》裏的記述是簡之又簡:“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爲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三國演義》中卻悲悲切切洋洋灑灑地交代了好幾千字,最值得玩味的是這個細節: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爲成都之主。”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也有幾近相同的細節描述:“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爲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不少人讀到劉備的這段將死善言,深爲劉備和諸葛亮之間肝膽相照的君臣關係所感動,更爲劉備的深明大義所折服。不過細細玩味,又可以讀出一種別樣的滋味來。劉備是不是又在玩摔孩子的小把戲?這可是他在籠絡人心方面的拿手好戲啊。劉備自己再清楚不過了,以諸葛亮在蜀漢的威信和能力,要取代愚弩懦弱的阿斗是再輕而易舉不過的事情了。將死之時,即便是開明的劉備,也會放心不下自己的親生骨肉的。所以,乾脆把話挑明瞭說吧——劉備的這番話,是對諸葛亮的收買?試探?還是警告?聽了劉備如此悲悲切切的話,諸葛亮即使有篡逆之意,也不會再行篡逆之實了。是否真的這樣?誰也說不清楚。

在研究所謂“厚黑學”的文章和專著中,人們會經常拿劉邦與項羽作比較,最後的結論是:欲成大事,就必須臉厚心1黑。看來劉備沒有完成復興漢室的大業,與他臉沒厚到、心沒黑到一定程度大有關係。的確與劉邦相比,劉備便堪稱謙謙君子。人家劉邦到關鍵時候連自己的親生兒女和生身老父都可以不顧,你劉備卻爲了給一個結義兄弟報仇,就起傾國之兵,最後卻落個死在白帝城的結果。不亦悲乎?

劉邦經常有人謾罵,罵其流氓無賴;劉備也經常有人嘲笑,笑其婆婆媽媽。劉邦的流氓無賴起因於他的抓大放小——成就帝業纔是正經事,兒女情長算得了什麼?劉備的婆婆媽媽源自於他的義薄雲天——爲了兄弟之情,江山社稷又算得了什麼?看來做人真難啊,左了有人罵右了又有人笑,難怪孔老二們要什麼“中庸之道”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