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通用21篇)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典故,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典故(通用21篇)

  成語典故 篇1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裏學雞叫,然後把剛剛入睡的長工們喊起來下地幹活。日子一長,長工們對雞叫得這樣早產生了懷疑。小長工小寶爲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裏,他獨自躲在大車後邊觀察院內動靜,不一會兒,只見周扒皮悄悄來到雞窩跟前,伸長脖子學雞叫,隨後又用棍子捅雞窩,直到公雞都叫了起來,他才離開。

小寶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長工們,大家非常氣憤,都到地裏睡覺去了。天亮後,周扒皮到地裏一看,長工們都在睡覺,他舉起棍子又罵又打。長工們不甘心受壓迫,他們想了個對付周扒皮的辦法:當天夜裏,正當周扒皮在雞窩跟前學雞叫的時候,躲在暗處的小寶喊了聲:“捉賊!”早已準備好的長工們紛紛跑來,對着周扒皮一陣亂打。地主婆聞聲趕來,說明被打的是老東家,大家這才住手,並故意表現出驚訝的樣子。地主婆無可奈何地扶着狼狽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裏去,長工們見狀都高興得笑起來。

  成語典故 篇2

漢武帝時,設有采集各地歌謠和整理制訂樂譜的機構,名叫“樂府”。後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並制譜的詩歌,稱爲“樂府詩”。後人把樂府詩分爲十二類,《相和樂歌辭》便爲其中一類,原本是民間歌謠。而這辭裏有一名篇《雞鳴》,講述了漢朝望族盛衰無常的生活現狀。

當時社會太平,一片繁榮昌盛,卻一種怪現象,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得了勢,就馬上成爲顯赫一時的皇親國戚。但是他們作威作福,最後不得不淪爲刀下亡魂。

傳說有兄弟五人,均爲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浪蕩子,偶然他們得到了皇帝的常識,當上了侍中郎。從此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成了鐘鳴鼎食之家。

所住宅第,黃金雕花的閣門,屋頂琉璃黃瓦,凌空的樓閣,紅色的閣道猶如飛翔在天空,真彷彿仙子所居。廳堂之上,各種精緻的酒樽應有盡有。他們可以徹夜狂歡,酒酣耳熱之時,還有美麗的女樂工奏樂助興。在後花園的池塘之內,三十六對鴛鴦調情戲水,好不盡興。

後來,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階下囚,不得不受刑。這時其他兄弟各掃自家門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傾扎,醜態百出。

爲此,百姓間流傳着一首歌謠:“兄弟五人,皆爲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旁。黃金絡馬頭,熲熲何惶惶。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人們藉此嘆息:井邊之桃樹與李樹相依爲伴,蟲蛀桃樹,往往李樹代桃樹受蛀而枯萎僵死。李樹尚能夠以身代爲提醒,他們兄弟之情誼連李樹不如!

  成語典故 篇3

春秋時候,重耳逃亡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爲重耳日後必有作爲,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忽然問道:“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兩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隊伍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隊伍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爲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隊伍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pú)。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爲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成語“退避三舍”,現在常用來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之一。

  成語典故 篇4

汲黯是西漢武帝時代人,以剛直正義、敢講真話而受人尊重。他爲人和做官都不拘小節,講求實效。雖然表面上不那麼轟轟烈烈,卻能把一個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朝廷把他從東海太守調到朝廷當主爵都尉——一種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職。

有一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爲老百姓辦好事了。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裏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佈罷朝,滿朝文武都爲汲黯捏着一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裏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他當主爵都尉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一個勁兒住上升,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還蹲在原地沒動窩。有一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使用羣臣,跟碼劈柴一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是發牢騷。於是,轉臉對臣下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你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成語典故 篇5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爲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願“江郎”纔不盡》)

【出處】鍾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爲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爲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釋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文思漸衰竭,本領漸盡。

  成語典故 篇6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讚。在一片讚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着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麼,便含笑而去。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爲之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準備取爲第一。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爲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爲第二。等到發榜公佈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裏便有些過意不去。

  成語典故 篇7

“兵貴神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動迅速爲可貴。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就會取得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爲備。不知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他足智多謀,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了據有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侶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會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

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曹操說:“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着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響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爲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後顧之憂的。”

曹操於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今屬河北)後,郭嘉又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笨重的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

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塗地。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被太守孫康所殺。

  成語典故 篇8

在中國成語大詞典中,“不三不四”的解釋是“形容不正派,不像樣子”可是,中國的數字不只三和四,十個數字中爲啥偏偏說“不三不四”而不說“不一不二”或“不五不六”、“不七不八”呢

史料記載,古人認爲天爲一,地爲二,天地相加成三。“三”不僅作爲一個數的概念,還作爲事物整體的象徵,所以稱宇宙中有三才:天、地、人;天上有三光:日、月、星;帝王中有三皇:伏羲、神農、黃帝;還有夏禹、商湯、周文王;人中有三曹和三蘇等。曹操、曹丕、曹植被稱爲三曹;蘇洵、蘇軾、蘇轍被稱爲三蘇。此外,古代還有奏曲之法叫“三疊”,即古曲詠唱時將某句反覆再三,著名的《陽關三疊》爲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在古今文學作品中亦有許多“三部曲”;漢字組合則有三水成淼、三木成森、三口成品、三金成鑫、三日成晶、三石成磊等。名言中更不乏“三人行必有我師”、“三省吾身”、“三思而後行”等。

關於“四”這個數字,古意則多含有周全、稱心,取事事(四四)如意之義。故有“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詩”:齊詩轅固、魯詩申公、韓詩韓嬰、毛詩毛公。此外,戰國有“四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傳說有四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元曲有四大名門: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文房有“四寶”:紙、墨、筆、硯;文人有“四藝”:琴、棋、書、畫。總之,古人多視“四”爲吉祥和稱心如意之義。

於是,人們將那些不正派、不正經的言行斥爲“不三不四”。明代施耐庵在其《水滸全傳》第七回中就曾用到過這個成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灑家。”

  成語典故 篇9

談言微中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滑稽列傳》。

優旃是秦國一個善於歌舞的人。他身材矮小,很會說笑話,但所說的笑話中往往包含着大道理,所以秦始皇常要他在身旁侍奉。

一天,秦始皇讓百官到宮中來喝酒。正好天下大雨,執着盾牌站立在殿前的侍從全身被雨打溼,冷得瑟瑟發抖,卻不敢擅離崗位。優旃見他們這副模樣,非常同情,便走到他們跟前輕聲問道:“你們想休息一下嗎?”

侍從們馬上回答說很想休息。於是優旃對他們說:“等一會我呼喚你們,你們馬上說‘有’。”

優旃說罷,上殿人席。不一會兒,羣臣齊聲高呼萬歲,向秦始皇敬酒。優旗迅速走到殿前的宮廊邊,高聲喊道:“侍從人員!”

侍從們聽到優旗呼喚,馬上答應“有”。接着他與侍從們開玩笑地說:“看你們個個長得高高大大,可又有什麼好處呢?還不是站在那挨雨淋。我人雖然長得矮小,福氣卻比你們大,可以在屋裏休息。”

優旃說的話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他發現侍從們在雨中又溼又冷,便命他們一半侍立,一半休息,輪換更替。

有一次,優旃陪同秦始皇遊覽皇家花園。遊着遊着,秦始皇突然對優麻說··“這花園太小了,我想擴大。它的範圍是東起函谷關,西至陳倉。”

優旃聽了馬上說:“對了,這樣可以多養些禽獸在裏面,如果有敵人來犯,命令鹿用它的角去頂撞敵人,那就足夠了。”

秦始皇一聽,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大實際,便放棄這個設想。

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爲,優旃的話是“談言微中”的,這些隱微而切中要害的話有助於治理天下。

  成語典故 篇10

公元前204年10月,漢大將軍韓信率領數萬之衆,在井陘口背水列陣,打敗了趙王歇和趙軍主帥陳餘親自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在戰鬥中,陳餘戰死,趙王歇被生俘,一舉滅掉了趙國。

這次戰鬥剛一結束,漢軍的將領們都呈獻上自己繳獲的戰利品、敵軍將領的首級和俘虜,並向韓信祝賀,然後又不解地問韓信說:“兵法上說,用兵打仗佈列陣地要右後靠山、左前臨水。這次將軍反而命令我們背靠河水擺開陣勢,還說打垮了趙軍再會餐。當時我們並不信服。然而結果取得了勝利,這是什麼戰術啊?”

韓信聽了,笑了笑說:“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撫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爲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

兵法:指《孫子·九地篇》;撫循:撫慰,這裏指教養,訓練;士大夫:這裏指一般將士;市人:比喻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士兵。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這也是出於兵法,只是你們沒有留心罷了。孫武子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再由於我們沒有時間來訓練將士,軍隊就缺乏嚴格的訓練,這就象是趕着街上的老百姓去打仗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就只有置之死地,讓他們懂得要保全自己,就只有拼命去決戰;如果留下退路,一和敵人交鋒就都跑了,還怎麼能取得勝利呢?

衆將領聽了韓信的分析,都很佩服,說:“是這樣的。將軍的謀略我們是比不上。”

根據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就引出“人自爲戰”這個成語,原指使人人能拼死作戰。現在多指人人都能獨立作戰或能獨當一面工作。

  成語典故 篇11

典出《孟子·盡心下》。

春秋時,晉地有一座高山上時有猛虎出沒。這些老虎常常下山騷擾,見羊吃羊,見豬咬豬,甚至把在村裏玩耍的小孩也叼去吃了。村裏的老百姓對這些老虎又恨又怕,於是組織了一支由青壯年村民組成的打虎隊,希冀能打死老虎,維護地方的安寧。

然而,老虎依然故我。村民們打聽到鄰縣有個姓馮名婦的人,早先是個搏虎能手,曾經搏殺過好幾只老虎,但後來他棄武習文,成了一個讀書人。村民們認爲除了去請馮婦重新出山,別無他法,便推選出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代表,帶上禮物,到鄰縣去禮請馮婦。

代表們到了鄰縣,好容易找到了馮婦,向他訴說了虎患,並請他去幫助大家除害。馮婦推辭說:“我已經有許多年不搏殺老虎了,武藝也有些荒廢了,手腳也不像過去那樣靈活了,再去搏虎恐怕力不從心了,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

幾個老人苦苦哀求,終於感動了馮婦,答應隨他們進山。

老人代表們便請馮婦登上一輛馬車,直往山村駛去。剛到村口,恰逢打虎隊發現了一隻老虎下山,正一起大聲吆喝,和老虎對峙着。

馮婦見了,立即捋袖下車。他從腰間拔出一把雪亮的匕首,排開衆人,朝老虎逼近。

那老虎不知馮婦的厲害,見馮婦持刀往前,便咆哮如雷地朝馮婦猛撲過來。

馮婦早有準備,他一矮身,把手中的匕首閃電似地朝虎肚劃去,頓時,老虎大吼一聲,虎肚開裂,迸出大量鮮血。老虎受傷後更是怒氣沖天,又一次朝馮婦猛撲過來,馮婦知道老虎失血過多,這只不過是垂死掙扎,便靈巧地閃避。果然不多一會,老虎便衰竭而死。

後來,“馮婦搏虎”這一典故,用來比喻有某一種技藝的人重操舊業;或用以形容勇猛的人不畏危險,敢於和兇惡的敵人拼搏。

歸家鄉。

  成語典故 篇12

涇,指的是涇河,這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寧夏。而渭河,則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渭源。熟悉地理的人知道,黃河之所以被稱作這個名字,是因爲河水裏面的含沙量大,導致水呈現渾濁的黃色。正因爲涇河和渭河的含沙量不同,它們在交匯處就會顯示出兩種不同的顏色,而且不會立刻混在一起,所以從肉眼就能看出涇河和渭河的區別。

最早把這兩條河放在一起說的是先秦時代的《詩經·邶風·穀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這句話大致的意思是:涇河因爲渭河的流入而變得渾濁,但是依然能夠看得到水中的小洲。這麼看來,應該是涇河比較清澈,渭河比較渾濁。

到了唐朝,詩聖杜甫在其中一首《秋雨嘆》中寫了一句“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這裏面提出了“濁涇清渭”的說法,而且他的好幾部作品裏面都提到了這個現象,在宋朝的各項記錄裏面,也是這樣表示。

但是到了現代,據很多人的實地考察,都發現應該是涇河水清,渭河水濁,而且有圖有真相。

那這裏面的真相,應該相信誰說的呢?

根據專業分析,涇河河水的平均含沙量應該是渭河的七倍,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涇河更加渾濁。但是因爲這數百上千年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渭河河水變少,而且顏色更深,反倒讓本來看起來比較清澈的渭河河水感覺上免得更加渾濁了。

寫這段的時候我找了很多資料,繞來繞去都沒搞清楚現在的情況,不過究竟這兩條河誰更加渾濁,都不影響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只不過人類對於環境的影響,實在可怕。

“涇渭分明”,比喻事物之間的界限非常清楚,或者是人是非分明。

  成語造句:

老李總是覺得,工作和生活應該是涇渭分明的兩件事情,所以他非常討厭在節假日還要加班。

  成語典故 篇13

戰國時,齊國有一個叫顏黜(chù)的人。齊宣王在召他進宮的時候。顏黜走到殿前的階梯時,見宣王正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往前走了。宣王見了很奇怪,就說:顏黜,過來吧!顏黜聽到後,不僅一動未動反而說:大王,走過來!

宣王聽了很不高興,他的大臣對顏黜嚷到: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過來,你怎麼可以讓大王過去呢?顏黜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齊宣王很生氣的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黜馬上接着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並不尊貴!宣王說:你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黜神色自若地說:當然有,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下過這樣兩道命令:‘誰敢在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爲萬戶侯。由此看來,一個活着的君主的頭,竟然連一個死的士人墳墓都不如啊。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一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爲您的學生!今後您就住在我這裏,我保證您有肉吃,有車乘,衣着華麗。

顏黜卻辭謝說:玉,原來產于山中,如果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願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顏黜說完,就告辭而去。

上面的故事源自《戰國策·齊策四》,曰:黜願得歸,晚食爲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yú)。

  成語典故 篇14

“曠日持久”這則成語的曠是耽誤,荒廢。空廢時日,拖延很久。

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趙策四》,今得強趙之兵以杜燕將,曠日持久,數歲,令士大夫餘子之力,盡於溝壘。

戰國時期,有個名叫榮口(口爲上分下蟲,音fen)的人,被燕國封爲高陽君,並派他爲統帥,帶領軍隊攻打趙國(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一帶)。榮fen很會打仗,趙王得到消息後,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國相趙勝想出一個辦法,說道:“齊國的名將田單,善勇多謀。我國割三座城池送給齊國,以此作條件,請田單來幫助我們帶領趙軍作戰,一定可以取得勝利。”

但大將趙奢不同意這麼做,他說:“難道我們趙國就沒有大將領兵了嗎?仗還沒有打,就先要割三座城池給齊國,那怎麼行啊!我對燕軍的情況很熟悉,爲什麼不派我領兵抵抗呢?”

趙奢還進一步分析道:“第一,即使田單肯來指揮趙軍,我國也不可能一定取勝,也可能敵不過榮fen,那就是白請他來了;第二,如果田單確實有本領,但他未必肯爲我國出力,因爲我國強大起來,對他們齊國稱霸不是很不利嗎?因此,他不可能會爲我國的利益而認真地對付燕軍。”

接着,趙奢又說:“田單要是來了他一定會把我們趙國的軍隊拖在戰場上,‘曠日持久’,荒廢時間。這樣長久地拖下去,幾年之後,會把我國的人力、財力、物力消耗掉。後果不堪設想!”但是,趙孝成王和國相趙勝還是沒有聽趙奢的意見,仍然割讓三城,聘請齊國的田單來當趙軍的統帥。結果,不出所料,趙國投入了一場得不償失的消耗戰,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只奪取了燕國一個小城,卻沒有獲得理想的勝利。

  成語典故 篇15

“空前絕後”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以前不曾有過,今後不會再有。形容超絕古今,獨一無二。也作“光前絕後”。

這個成語來源於《宣和畫譜》,顧(顧愷之,晉代畫家)冠於前,張(張僧繇,南朝梁代畫家)絕於後,而道子(吳道子,唐代畫家)乃兼有之。

晉朝顧愷之,才華出衆,學識淵博,他的繪畫才能更是出色,聞名於世。顧愷之畫人物,神態逼真,形象生動。與衆不同的是,他畫人物,從來不先點眼珠。有人問其原因,他說:人物傳神之處,正在這個地方。一語道出了其中的訣竅,使人歎服。當時被人稱爲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南北朝時的樑朝,又出了一個叫張僧繇的大畫家。他善畫山水、人物、佛像,在當時名氣很響。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廟佛塔,都命他作畫。據說,有一次他在一個寺廟的牆上畫了四條龍,卻沒有給龍點眼珠。旁人問他爲什麼不點上眼珠,他說:“恐怕點了眼珠,這些龍會破壁飛去。”衆人不信,堅持要他試一試,他便點了兩條,果然破壁飛去。這一傳說雖誇張得近於荒誕,但說明了他作畫技藝得很高超的。

到了唐朝,又出了個更有成就的畫家吳道子,集繪畫、書法大成於一身。他的山水、佛像畫聞名當時,且寫得一手好字,有書聖之稱。據傳說,他曾爲唐玄宗畫巨幅嘉陵江圖,幾百裏山水竟在一天內畫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畫了地獄變相圖,不畫鬼怪而陰森逼人,相傳看過這幅畫後改過自新、棄惡從善的大有人在。所以,後來有人評價這三個畫家時,認爲顧愷之的畫成就超越前人,張僧繇的畫成就後人莫及,而吳道子則兼兩人的長處。

  成語典故 篇16

指每個人都回到原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去。此語源於一個傳說。

相傳元朝末年濠州(今安徽鳳陽縣)一帶,連年大旱,瘟疫成災,人們紛紛去逃荒。有一天晚上,離縣城不遠的皇覺寺,和尚們剛剛唸完睡前的經,正要熄燈休息,忽然聽見守門的小和尚跑進禪堂大喊:“師父,不好了,廟前着火了!”老方丈慧通聞言擡頭一看,不由大吃一驚。只見火光沖天,映紅了整個寺院,趕緊領着徒弟們奔出廟門。可是出來一看,連個火星兒都沒有。只有一個討飯的婦人,在廟門前生下個啼哭的小男孩。慧通心裏明白,這個小孩肯定不是一般人!趕緊上前關切地問話。婦人哭訴着說:“家鄉遭災,我逃荒到這裏,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又生孩子。走投無路,正想扔了孩子尋死!”慧通是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哪能見死不救呢!他馬上吩咐小和尚去收拾屋子,讓這婦人和孩子暫住廟裏。婦人當下跪倒,給老方丈慧通磕頭謝恩。

轉眼五六年過去,婦人的孩子已能滿院跑了。慧通和尚非常喜歡這個聰明過人,滿臉福氣的孩子,給他起名一心,他就是後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慧通每天教一心讀書學習,還帶着他打掃廟宇。小一心幹活很有效率,幹完活兒就去玩。慧通老以爲他偷懶,一次,小一心打掃正殿,慧通悄悄跟在後面看。只見小一心站在那裏對衆泥像大聲說:“我要打掃正殿了,請你們都出去!”話音剛落,衆神像活了一般,真的一個個都出去了。打掃完後,他又大聲喊:“我打掃完了,你們各安舊位吧!”衆神像聽後又都規規矩矩地回到原處。慧通已然被眼前所見驚呆了,直到小一心走出來時,他才恍過神來,“撲通”跪下給小一心磕了個頭。

“各安舊位”一語自此就流傳下來,人們後來叫白了,便成了“各就各位”。

  成語典故 篇17

“必恭必敬”這則成語出自《詩經。小雅。小牟》,它的意思是形容態度極爲恭敬,後來也形容十分端莊和有禮貌。

“必恭必敬”這個成語來源於《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於毛,不罹於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後一個國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敗。

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寵愛她。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餚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召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帶褒姒到行宮遊玩,晚上傳令點燃烽煙,各地諸侯見到烽煙,以爲有盜寇侵擾京城,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到了一看,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沒有什麼盜寇,讓你們辛苦了!”諸侯受騙,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開心。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廢掉申後,立褒姒爲王后;廢掉申後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爲太子。

宜臼遭到廢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裏。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滿懷憂愁,心中十分痛苦,寫了一首題目叫作《小弁》的詩,抒發自已的心情。詩的第三節說:“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誰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由於幽王無道,諸侯紛紛叛離。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煙,但是諸侯受過騙,都不派救兵。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後來演化爲“必恭必敬”,也有寫作“畢恭畢敬”的。

  成語典故 篇18

戰國時,趙國丞相張孟談拜見晉國智伯後出來時,在軍營門外遇見智過。智過入見智伯說:“韓、魏二國恐怕主意要變。”智伯問:“爲什麼?”智過說:“我在軍營門外遇見孟談,看他表情矜持,舉止傲慢。”

智伯自信的說:“不會這樣,我與魏桓子和韓康子祕密約定攻下趙國後,三分趙國土地,他們一定不會欺騙我,你可千萬不要將此話說出”智過不放心,又去拜見韓、魏二主,回來後再次勸智伯說:“二主表情不對,心思變了,一定是背叛了您,還不如立即殺掉他們,以絕後患。”

智伯說:“他們的軍的隊駐紮晉陽三年了,一朝行動,即能得利,那裏會有別的企圖,你切莫再提此事了。”智過說:“不殺二主,那就更親近他們吧。”智伯問:“怎麼親近?”智過說:“魏桓子的謀臣叫趙吉,韓康子的謀臣叫段規,此二人都是能改變他們君王主意的倖臣。您可以與這二位約定,攻下趙國,就給他們二位每人萬戶的封賞。若如此,韓、魏二主就不會變心,您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土地了。”

智伯說:“攻下趙國後三分其地,現在再給這兩個人各萬戶的封賞,那我所得的土地就太少了,這不行。”智過見晉君既不採納他的計策,也不聽從他的勸告,於是就離開軍營,改姓輔氏,隱居不知去向了。

張孟談回去後,見赴襄子就說:“我在軍營門外碰到智過,看來他懷疑我了,他從智伯那裏出來後就改姓換名。今晚若是不動手,則必留後患。”

於是趙襄子即派張孟談去見韓、魏二主,約定夜晚動手,殺掉守堤的官吏,決堤淹智伯的軍營。智伯的軍的隊在水中一片混亂,韓、魏之軍分從兩翼攻擊,趙襄子率軍從正面進攻,大敗智伯軍。智伯被活捉後處死,國家就被分,族人因受株連,全部被殺。

  成語典故 篇19

北宋名臣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

司馬光從小便喜歡學習,看過很多書,並且特別喜歡讀史書。那時他就立下宏偉志向,長大後要成爲一個歷史學家,向人們傳播歷史經驗。宋英宗的時候,司馬光終於有修史的機會,奉天子之命編撰《資治通鑑》。

在劉恕、範祖禹等史學家的幫助下,司馬光用了十九年的時光,終於編撰成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編年史——《資治通鑑》。這部書上起戰國,下訖五代,將1362年間的大事講述得清清楚楚,史學價值很強。

全書共三百多萬字,內容極其豐富,稱得上浩如煙海。

司馬光在編寫史書的過程中刻苦鑽研,爲辨明真僞,常常工作到深夜才上牀休息。他怕睡眠時間過長會耽誤工作,特意做了個圓木“警枕”。只要他一睡熟,腦袋就會從“警枕”上滑落下來,人也就甦醒過來。這種措施,使他睡覺不得安穩,以便把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據說,《資治通鑑》在洛陽存放的廢稿、殘稿,將兩間屋子堆得滿滿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工作的嚴謹。

人們對司馬光的治學態度非常欣賞。有一次,司馬光問哲學家邵雍:“邵公,您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邵雍笑笑說道:“你這個人,真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

  ◎成語釋義

原意是雙腳在地面上踏穩。現常用來比喻辦事或做學問老老實實,不浮誇。

  ◎故事出處

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出處譯文

司馬光問邵雍:“邵公,您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邵雍答道:“你這個人,真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

  成語典故 篇20

《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爲刎頸之交。”

典故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着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他憑着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爲上大夫。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趙國。趙王爲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爲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爲自己英勇善戰,爲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是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

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爲什麼,他們說:“我們爲您做事,是因爲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着趙國,作爲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揹着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爲國效力。

  成語典故 篇21

上古時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氣得向西方

不周山一頭撞去,把不周山撞壞了。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了一大塊,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時,山林起火,洪水橫流,世界發生了可怕的災難。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媧(女媧是邯鄲市涉縣人,媧皇宮就坐落在涉縣境內),在大江大河中挑選了許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來,把石子煉成熔液,然後用這種熔液去修補破壞了的天。她又殺了一隻大得無法形容的烏龜,斬下它的4腳,作爲4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還利用大火後遺留的蘆草灰,堵住了洪水。一場大難,始告平息。太陽女神羲和,生有10個兒子,也就是10個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那裏有一棵大樹,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這棵大樹有幾千丈高,10個太陽,就住在這棵大樹上。他們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早上,不論哪個太陽值班,都由他們的媽媽羲和架車伴送。這輛車子很壯觀,是由6條龍拉着的。從起點湯谷到終點蒙谷,共有16個站,正好一天的路程。車到第14站悲泉,太陽就得下車步行,媽媽羲和架着空車趕回湯谷,爲伴送明天值班的兒子去作準備。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陽離開扶桑,登上龍車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裏洗一個澡。羲和還常常帶着兒子們在東南海外的甘淵一塊洗澡,甘淵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兒子們一個個都洗得乾乾淨淨,明明亮亮。平常人們形容無可比擬的極大的功績時,就借用“女媧補天”和“羲和浴日”這兩個故事來作比喻,稱爲“補天浴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