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演講稿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現如今,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勤儉的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大自然賜予我們世界萬物,我們怎能不珍惜?從糧食蔬菜到圖書文具,都是勞動者們共同創造出來的,那裏面不知包含了多少汗水啊!你們知道嗎?省下一顆糧食,也許就可以救活一個生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米一粟都來之不易,惜糧節米應從我們自身做起。

節約,這個字眼,大家都不陌生;青年,這個詞語,人們更是熟悉。可是,我們都做到節約用水、電、氣了嗎?

一支支鉛筆,是由樹木做成;一支支鋼筆,是由鋼鐵製作……我們如果浪費,起步糟蹋了地球媽媽的錢財?

有人爲了顯擺自己的力氣大,把鉛筆從中間掰開;有人爲了有趣好奇,拿着紙張在嘴裏嚼……這不光是不愛護文具,不還是在破壞地球媽媽的資源?

節約用水,我們力所能及,可以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菜水拖地後衝馬桶……只要你想做,就能做出來,可謂“閒時節省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哪!

節約花錢,我們照樣可以做到:不隨意亂買那些沒用的東西;不隨便向父母要零花錢;可以把壓歲錢給爸爸媽媽存放;可以……

世間萬物,鳥叫蟲鳴,一點一滴都離不開大自然母親的懷抱。我提倡:一、節約用水、電、氣、錢、文具等。二、不亂買東西,不需要的就不要。三、廢紙箱、紙盒不要扔進垃圾箱,應該回收利用。四、節約糧食,節約一切物品。

勤儉節約,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文明之花一定會在人間開放;勤儉節約,如果能處處遵守,這樣的行爲就一定會在人間隨處可見。

謝謝大家。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2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會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穿了20xx年,補了73次。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水果、魚、肉。上世紀60年代,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結束,他留大家吃中午飯,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吃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人們作出了表率。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毛澤東一樣勤儉節約呢!

節約要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時刻謹記勤儉、節約。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糧食,要將衣、食、住、行等方面製爲節用之法。不奢侈,奢侈就是浪費。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多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都作爲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傳統美德、提到倡導,保持和發揚。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要因素。

是啊!艱苦樸素的生活雖然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裏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渡過難關;富足時將華奢侈,困難時將難以生存,所以說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勤儉節約的意思是勤勞而節儉,形容工作勤勞,生活節儉。出自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有關於勤儉節約的感人小故事。勤儉節約可以是,節約吃穿用度。下面是勤儉節約是美德作文3篇,請參考!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唐朝的第一首詩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說過“要看過去的殷家,失敗的勤儉憑奢”,艱苦和困苦,於成;在逆境中,要避免鋪張浪費。

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儲蓄從很小開始,從一粒米,一滴水,然而,儲蓄不僅僅是一個小問題,現在社會有時變得很奇怪,有時,節儉儲蓄變得小氣的人笑話,有時,被認爲是表現不佳。

我們需要改變全社會所謂的虛榮心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祖先留下的千年傳統和美德。

由此,我也認爲我們的經濟意識與之相比很大。回想起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這往往是我們不經意間造成的大量浪費。

許多紙在被扔進廢紙簍之前,只有幾個字。黎明時分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啦嘩啦流着水,到處掉在地上的糧食……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些細節。

我認爲我們可以關掉燈和水在家裏。我們爲什麼忽略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並沒有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沒有把存錢當成一種習慣和觀念。

經濟,是計算家庭幸福的,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生存,要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勤勞、節儉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作支撐,就不可能興旺發達。一個沒有勤勞、節儉和艱苦奮鬥精神支持的社會是難以實現持久和平與穩定的;沒有勤勞、節儉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個民族是難以自立的。

所以今天,我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儲蓄意識,“讓儲蓄成爲一種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

從每一天開始,節約每一滴水,每度電,每一粒糧食,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只有總是無處不在,一點一點地拯救,我們可以節省資源,總是從我開始,讓我們的地球家園將永遠美麗富饒!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對勤儉並不陌生,但在實際生活中,你們都做到了嗎?

和爸爸、媽媽去飯店吃飯,經常看到服務員收拾大盤大盤的剩菜;上學的路上經常看到堆放在垃圾桶旁的禮品盒;在樓下玩耍時,會聽到小夥伴說又換了新書包……顯然,大家不夠節儉。

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我們家是一個講究勤儉節約的家庭。洗過衣服的髒水我們就把它倒到大桶裏用來沖廁所。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們吃飯時不要浪費一粒飯。我穿過的衣服弟弟接着穿,我小時候也穿過姐姐的舊衣服呢!擦過嘴的餐巾紙再用來擦桌子上的油滴……

我們班也是一個勤儉節約的集體。老師總對我們說:“本子用完了不要扔,反面可以演草用;筆芯兒沒水兒啦,收集起來,可以動腦子把它做成玩具或是小工藝品。”我們的班級文化牆就是用一些廢舊的物品裝飾、佈置的,在評比中還獲得了二等獎呢!

古人常說,欲求溫飽,勤儉爲要。勤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勤儉傳承人。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嗎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箅是在富裕的這天,我們也不能鋪張浪費!

有的同學會說,那時國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儉,此刻人們富裕了,就應享受一下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的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與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仍然需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些同學就有鋪張浪費的壞習慣,他們專挑高檔、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沒有一兩次便又扔掉了。據xx都市報的調查報告,xx市的學生參加夏令營遊覽北京,有些人一天僅買飲料便花了50塊,而組織單位準備的涼茶卻無人問津。如此的大方,如此的鋪張浪費,將來會怎樣呢這種現象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的。

勤儉節約是現實的需要,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在生活中勤儉節約。爲了家業的興旺,國家強盛,我們務必培養勤勞、儉樸的高尚情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明天,我們的民族才能興旺發達。

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國勤儉敗由奢”,丟掉節儉的美德,貪圖享受,妄想不勞而獲,這種人是沒有前途的。我們青少年要樹立勤勞節儉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這天,也要繼承勤勞節儉的美德,艱苦奮鬥,爭做合格的小公民!

謝謝大家!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6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大家一定都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心苦”的詩句,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

記得曾經看過這個一個故事:從前,人們喜歡在門前掛“勤儉”的字匾。有一年,有一個老人快要死了,他爲了讓他的兒子,記住勤儉節約的美德,於是把“勤儉”兩個字分開了。“勤”給了大兒子,“儉”給了二兒子。事後大兒子雖然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着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是啊!“只有勤來沒儉,好比有針沒線。”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都要學會節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於耕種,如何能有收成?同樣有了收成,揮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會在轉眼間化爲烏有。可見,要想取得收穫,離不開“勤”與“儉”。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

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以勤儉節約爲榮,以奢侈浪費爲恥”的好隊員!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7

近日在中山外國語學校參加了全縣德育工作大會。聆聽了專家的報告。我感受到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對小學生特別重要。當今社會家庭中獨生子女比例最大,許多孩子從小養成了許多不良的行爲習慣。這些不良的行爲習慣有的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影響孩子人格的塑造、有的惡習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行爲習慣是人們在長時間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爲方式,習慣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成爲一生自動化行爲,良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身。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行爲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那麼,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呢?

一、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樣個好習慣。”可見良好的行爲習慣對學習、生活、人生道路、人際關係有重要影響。

西方有句諺語:“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壞習慣一但形成自然而然的隨時暴露,有時一個很不起眼的壞習慣可能丟掉一份可觀的工作。小學生的不良壞習慣經常表現在學校、家庭、社會中,具體的如動不動發脾氣撕毀塗抹新書、新本子,在課桌上亂刻,課間髒話不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霸道、任性、頂嘴,無交通意識,公共秩序意識淡薄,社會公德差等等。

當今社會需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作爲新時代的班主任擔負的重任不僅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更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對每個學生的人格塑造,人生夢想的實現,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策略

由於小學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分層次對待,儘量具體可行,貼近學生生活,爲學生所接受。今天的學生抗拒的並不是我們的教育內容,而是我們給他們的教育方式。小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時間最多,與班主任在一起的次數也最多。所以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態度、價值觀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小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具體做法如下:

(一)尊重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學齡兒童交往的對象主要是父母、教師和同伴。隨着小學兒童獨立性與批判性的不斷髮展,他們與父母教師關係開始從依賴趨向獨立,不再完全信服成人的權威。作爲班主任要深入孩子們心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觀察學生的言行,耐心傾聽學生的談話,瞭解學生的想法,分析學生的要求,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從而找到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切入點,然後進行引導。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不斷的跟進學生的新情況,體驗學生情感情緒,蹲下身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靜下心來耐心聽取學生的心聲。

(二)實施民主管理,營造良好的班風

改變班主任的班幹部隨意任免意識,增強班級民主管理成分,把班幹部看成是班級生活的組織和協調者,班主任與學生民主管理班級體,班級裏的每一個學生都是這個班級的一份子,都有責任把班級管理好,共同制定適合本班級的日常行爲規範,共同遵守,共同維護。把班集體榮譽作爲自己的榮譽,給班集體抹黑的行爲都是可恥的。把班集體作爲凝聚中心點,每位學生都有責任爲班集體增光,增強班集體榮譽感。

(三)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計劃

作爲一名班主任,新學期剛開學,就要收集整理學生的各方面信息資料,給學生和家長分別做問卷調查。瞭解家長對學校培養目標的知情度,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家長對學生行爲習慣的教育。同時瞭解學生學習習慣、日常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通過問卷反饋,聯繫各科任教師一起研究討論,制定出一份新學期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計劃。開學後將這份計劃發給每一位學生,一起討論,提出各自建議與意見。重新修改,最後制定出一份適合本班的新學期計劃。

(四)開展多彩的活動,體驗良好行爲習慣

1、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每週五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由班主任組織,班幹部彙報,班級成員一起討論,總結這一週的計劃完成情況。表現好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予鼓勵,表現差的給予批評根據班規進行處理。

2、開展晨間教育活動。早自習用一點時間引導學生讀《小學生手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

3、開展生動活潑的主題活動。如閱讀、講故事十大好習慣手抄報評比、以誠信爲主題的演講比賽,報板報。這些形象的活動貼近小學生的生活,給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開發智慧潛能的一片沃土同時也使學生有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體驗培養他們建立良好的行爲習慣。

4、開展課外興趣活動。如小品、相聲、歌舞、採訪、辯論活動。這些活動都以直觀生動的語言動作反映出小學生的行爲習慣的方方面面,與完全的說理教育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相互滲透作用。讓學生在情景中完成。

(五)做好家長工作,配合培養良好行爲習慣

班主任利用家長會和學校通知向家長宣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特別是有關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知識;提高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注意培養孩子的行爲習慣,改善親子關係,營造和諧的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學校和家庭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二者合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發揮榜樣作用,培養良好行爲習慣

小學低年級模仿心理、從衆心理極強,所以要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一種隱力具有無窮的力量。首先,教師以身作則、言行一致,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品格的塑造。如班主任教導學生不能亂丟垃圾,自己卻隨手亂扔,沒有做到言傳身教的統一。這些不良的行爲習慣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學生的人格發展。其次班集體中學生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班主任應帶領學生一起組織“班級之星”評比活動,如體育之星,學習之星,勞動之星等,每週評比一次,把獲獎學生的大頭貼,貼在牆角的班級之星欄目上。

(七)開展心理衛生輔導,培養良好行爲習慣

針對一些不良行爲習慣給學生帶來的焦慮,結合學生平時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爲習慣,結合一些情境及時給予輔導。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係,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壞習慣,輔導員收集整理分析資料,一起制定目標,時時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一起努力改掉壞習慣,用加法計算好習慣,用減法計算壞習慣。

總之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需要班主任教師與科任教師的合作,班主任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討論與競爭,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從小事抓起,從身邊的榜樣抓起,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抓起。重在獎勵少批評,壞習慣用減法,好習慣用加法。要相信學生,要培養學生樹立自信心“相信我能性”。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崇尚節儉是一種美德》。

同學們,節儉是一種美德,它不僅是一個人優良素質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諸葛亮在《戒子篇》中曾經有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名言。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詩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不論在哪個朝代,節儉總是被看作持家立業的根本,定國安邦的保證.

節儉,有助於一個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校園某些角落時,我們的心陣陣作痛:偌大的教室空無一人,一盞盞日光燈依舊長明;飲水機旁,純淨水洗茶杯,洗漱間裏的水龍頭總有人忘了關或關不緊,食堂裏,多少同學將菜餚和米飯就這麼瀟灑地扔進桶裏,教室裏,多少可以再利用的紙張就這麼戀戀不捨的退出歷史舞臺……種種不道德的行爲,讓我們觸目驚心,它與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大相徑庭。同學們,選擇節儉,不僅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追求了一種精神品質,更是確立了一條走向未來,走向成功的道路。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着你具有了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意味着你已開始主宰自己,意味着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吧…也許我們個人的力量還顯稚嫩,但是,只要我們團結起來,時時不忘“節儉”,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相信節約的風尚,一定會在校園裏蔚然成風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弘揚中華美德》。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裏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環繞;

曾幾何時,偉大一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着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詞語,如今又被賦予新的含義。

也許有人會問:“我能做什麼?”

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裏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澎湃洶涌的浪濤,纔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品質,節約是一種習慣,節約是一中責任!讓我們浸潤在學校優質教育中,求真求善求美,實現人格昇華!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節約型社會,只要人人都奉獻出一份裏,祖國的未來將是一片燦爛的明天。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能夠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爲“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爲“治國”的經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我首先做到。他生命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我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一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裏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爲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讚歎。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爲做人和幹事業的行爲準則。然而隨着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主角。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方法決策,並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羣衆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並在全國範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構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爲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非常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非常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非常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爲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勤儉,我自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小時候學會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歌教導我們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悠悠5千年的歷史,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寶貝,從小生活在蜜罐裏,成長在關愛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例子不勝枚舉。生活雖然富足,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勞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勞”可以創造財富;“節儉”可以聚集財富。無論在哪個時代,勤儉總是被看作持家立業的根本、安邦定國的保證。勤儉不是吝嗇,也不是守財奴的代名詞。勤儉就應該是像愛國華僑陳嘉庚說的那樣:“應該用的錢,百萬千萬也不要吝嗇,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也不要浪費。”陳嘉庚先生一生勤勉,不斷髮展自己的事業,成了一位大實業家。他擁有千萬家財,卻生活簡樸;住的兩層樓房又小又暗,穿的衣服甚至還打了補丁,還給自己定了很低的伙食標準。

他自己也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卻散盡家財辦教育,創辦了規模宏大的集美學村和遠近聞名的廈門大學,創辦和資助了近百所學校,爲祖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世界通用”的美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日常生活簡樸節約,他認爲,不管是富足還是貧窮,一個人只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纔有可能事業有成;致富不忘本,這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和素質!讀到這些小故事,我不禁臉紅了,這些擁有無盡財富的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爲新時代的勤儉作了註解,反觀自己,有時候可能會想口袋裏的零用錢是長輩給我的就是我的了,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別人管不着!亂買的零食往往吃一半扔一半;五花八門的文具用品買了一大堆,真正能用的卻少之有少……看着這些被我棄置高閣的嶄新文具,想到那些被我隨意丟棄的零食,這麼多被我浪費的錢可以花得更有意義,或許可以買一套好書,或許可以資助一個貧困孩子讀一學期的書,或許可以……原來,勤儉並不難,有時候就是舉手之勞,有時候就是轉念之間,假如我能在合理科學有意義地用好手中的每一分錢,珍惜珍愛一切生活資源,相信過不了多久,這朵勤儉之花一定會在我的心間綻放!

每一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20xx年世界人口現狀報告顯示,世界人口已經突破67億,僅就地球資源消耗來說,人類也必須做到勤儉節約,才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幸福。在“世界勤儉日”到來之時,我提議大家行動起來,通過自己帶動家人,還有身邊更多的人一起來響應現代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少開一盞燈;多走一步路;少開一天車;“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我們的生活方式”。

高尚的道德,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會讓我們的生活快樂而幸福!

謝謝大家!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歷來被當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用以修身。朱子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做爲家訓。以“力行節儉,勤儉建國”爲治國經驗。可見,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着重要作用。中華民族也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纔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鋪張浪費,則社會衰敗。正如李商隱所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部分同學節儉意識也有所降低,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爲榮,艱苦樸素爲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寫過幾行字就扔掉的紙片,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裏人去燈不熄,食堂裏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校外小店用起錢來大手大腳,吃穿上面過度追求。還有的同學每逢節假日、生日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凡能找到一個“理由”,也總會大肆揮霍一番,花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殊不知,如果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做作爲支撐,那麼我們就難以自立自強。

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勤儉節約是大事,也是小事。中國不管有多少耕地、多少水、多少資源,拿13億一除,一個人還剩多少?所以,人人節約一點,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做爲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夷陵人,我們都應從思想上崇尚簡樸,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擔起一份責任,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推動社會前進一大步。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最流行的詞是什麼嗎?對啦,是“低碳”,“變一變”。低碳生活由我創,牛仔褲變包包,打印紙雙面用……身爲小學的我,雖然不能給地球很大的貢獻,我要努力的做一些我能做的小事情。

星期六,我早上一起牀洗完臉,準備把水倒掉。當我看到綠蘿的泥土裂開了,我將水倒進花盆,一下子泥土變得溼潤起來。一大早我就做了一件“低碳”的事情。

中午,爸爸看電視,發現我們家的遙控器沒電了。我看見爸爸想把廢舊的電池放到垃圾桶裏,我對爸爸說,這樣做很不對,垃圾最後要埋在土裏,腐爛後後滲入泥土,會導致地下水污染,將會破壞我們的環境。

下午,我打了一個阿嚏,媽媽遞給我一張紙,我說不用了,我從口袋裏拿出一個藍色的乾毛巾 ,我對媽媽說你可沒有低碳哦!我把二年級的廢舊本子撕下來,當我的草稿紙。我要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

傍晚,我和爸爸去游泳,我對爸爸說,你別開車了吧,我們騎自行車吧!爸爸笑眯眯的對我說咱倆又做了一件“低碳”的事情。

選擇“低碳”生活,爭當環保小衛士,今天我“低碳”,我非常快樂。

關於勤儉的演講稿15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在十月的最後一天,有這樣一個“世界勤儉日” , 那麼你驚詫的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然而,如果你未曾聽說過“靜以修身,儉 以養德”的古訓,也未曾聽說過“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風尚,那麼你就 out (落伍)了。

“勤儉”之於每一箇中國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 勤勞節儉的民族:上古有神農氏, “遍嘗百草” ,纔有了後世百姓的安樂;春秋有 季文子,雖貴爲上卿大夫,卻住所簡陋、穿着布衣、以儉爲榮,纔有了魯國的富 庶。大而論之,貪圖享樂的奢靡之風,會使一個王朝失卻民心、土崩瓦解;小而 論之,一個家庭不知“勤儉持家” ,就經不起風浪的洗禮,稍遇不測,就難免舉 步維艱、甚至流離失所。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孩童們所吟唱,無論歲月如 何變遷,中華民族從未喪失“勤儉”的千古美德,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仍然 秉承着先輩們的訓誡呢? 從我們身邊看一看吧,最基本的吃穿住行,你是否清楚自己一頓飯究竟需 要吃多少?你否是確信自己真的還需要一件衣服?你是否仍在幻想着擁有一間 大房子?你是否跟從了別人的車輪而忘記了自己原來也可以走路? 你以爲你做到了勤儉,那麼你錯了! 勤儉是一種行爲,需要我們用習慣去養成。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去養成 一個良好的習慣。譬如你去食堂,根據你的食量來打飯,你節省的不僅是金錢, 更是有限的資源。而由此,你纔會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千萬不要盲從於別人的腳 步, “從衆”是件危險的事,你可以自己去準備一個針線包,順手關一下燈,你 獲得將是別人的稱讚,這便是勤儉的芬芳。

勤儉更是一種修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無形地被人們所記錄下來。在物質 匱乏的時候理應勤儉,在物質富足的時候,同樣不能忘記“勤儉” ,看似關乎物 質,其實關乎精神,一個勤儉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條理的。勤儉也不僅關乎空 間、更關乎時間,當你有條理地做事時,你的生命在延續,正如時下流行的“低碳生活” ,每減少一點碳的排放,地球的生命就在延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精 彩。 你以爲這就是勤儉,那麼你錯了。 這是我的勤儉觀,你或許以爲勤儉就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生活質量?你 或許甚至認爲你不去更新自己的衣物, 就影響了國家的產業發展和 gdp 嗎?不必 去多想了,我們能做的,是我們自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 恆念物力維艱”是對的,有限的生命裏應當活出無限的精彩,這也是對的! 你以爲勤儉是否與我們的生活相矛盾了呢?那麼你錯了。恰恰相反,勤儉 是恰是國人的一種智慧, 是古人教會我們應對自然的一種法則,處理人生的一種 策略,如同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個人的勤儉、國家的勤儉,就無所謂文明 傳承、社會和諧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當勤儉成爲一種風尚,成爲我們血 液中的一種自覺,我們便不會驚詫今天這個日子了,願勤儉之風尚遍徹校園。 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