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1.5W人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1

從有機會接觸到自閉症的孩子以來已近兩年,雖然特殊教育並非我的專業,但探計自閉症孩子的心靈與關心殘障同胞卻成爲我的興趣。閱讀過一些國內外有關自閉症的書籍、資料及研究報告後,給我的啓示是:沒有任何自閉症的人是不能訓練的,不管是中度、重度的低功能的自閉症患者,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一定會有進步的、會成長。

自閉症者對家庭造成的壓力,國內外都有不同的報告,那就是母親所受的壓力一般較父親爲大。這除了與女人的生理狀況有相關外,也和個性及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然如宋醫師曾講過的,身爲自閉症者,親人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建設。從一些訓練自閉症者成功的範例皆可看出,自閉症者父母親從積極訓練孩童的過程中學到了比他們原來所學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訓練孩子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耐性和毅力也就更勝一般人了。本人在高雄辦理巡迴電腦輔助特殊教育時即深深感受到,有些孩子的媽媽原來不會騎機車的,爲了送孩子上學也學會了騎機車;而原來不會開車的人也爲了孩子的緣故學會了開車。

我想這都是因爲孩子而增強了母親的本能,發揮了母親的潛力,若我們能夠把自閉症的孩子看成是訓練我們技能,培養我們的能力與耐性,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且把我們對待孩子的心去對待別的孩子,那生活就會更有意義了。因此,個人願意將研究的一些心得提供給大家在訓練孩子時的參考。

1、訓練並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常說良好的習慣不易養成,一般孩子已是如此,更何況自閉症的孩童。自閉症孩童有行爲固定性的毛病,如果將他們這種固定性的毛病轉成固定的良好生活習慣的話,雖然他們不擅長於與人溝通、打交道,但起碼不會遭人嫌棄。這些良好的習慣必須從日常的生活訓練起。如刷完牙後,牙刷、牙膏、漱口杯要歸定位;鞋子脫下時要擺整齊等,這些生活自理的`事項不是隻有在“兒心”或“弘愛”訓練時纔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做父母的必須隨時注意,不能馬虎。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過羣體的生活,愈有學會這些生活自理的好習慣,愈有幫助。孩子們長大還有很能很多社交、技能及知識性的事務要訓練,要學習,若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就做好,長大後就不需要費時去訓練了。許多父母也許是愛兒心切,常常幫孩子把有關生活技能的基本事項都做好,這並非是真正的照顧了他們,而是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要開始下達口令叫他們自己動手的確是很難的,但做父母的絕對不能沒有耐心,一定要把握原則“教孩子如何做,而不是幫他們做”。

2、隨時隨地保持孩子們整潔的外貌

自閉症的孩童缺乏照顧自己的能力除了一些少數有潔癖固定性行爲的孩童或許會注意到自己外觀上的整潔外,絕大部分的孩子是不會這樣做的。俗話說:“費要金裝,人要衣裝”,自閉兒通常有一副清秀的面孔,讓一般人無法看出他們的毛病何在。因此,若能隨時幫他們保持整潔,不僅是小朋友,就連大人也會願意接近他們。如此一來才能增加孩子們與人互動的頻率。小朋友願意接近他們,不排斥他們,那孩子們纔有學習的機會!孩子們能夠到處討人喜歡,也就是孩子們的福氣。

3、教導孩子們熟練問候的語句

自閉症的孩童大部分有語言上的障礙,這也是他們難以建立人際關係的原因。讓孩子學會並熟練日常的問候語:某某人早、某某人好、謝謝、對不起、不客氣、沒關係等,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這些語句並不長,也較容易教,但重要的是訓練他們講這些話的習慣。有禮貌的孩子每個人都喜歡,最起碼孩子們學會熟練的運用這些問候語,不會讓人家一眼就覺得與常人不一樣。

4、擅用機會教育孩子們關心周圍

自閉症孩童一向是自我爲中心,只顧自己的喜好,而不顧別人的感覺。要教會關心別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因此,首先要讓他們瞭解所謂的喜、怒、哀、樂,要讓他們體會那些感受時,可以用較爲誇張的動作來表示。例如,當孩子們看電視節目出現這些畫面時,父母可在身傍強化這些表情及動作的反應,並且不斷的跟孩子們解說其原因。在外面活動若遇有小孩哭泣時,就教會他們去安慰那哭泣的孩子。總之,機會就在您身傍,做父母的要頭腦靈活,隨時把握機會。有許多的父母爲了面子不好意思在大衆面前獻“醜”,常以消極的做法避開各種的場合,這並不是明智之舉。要知道父母的要死麪子則會害了孩子。明智的父母應該要有“孩子的訓練重要,而不是自己的面子重要”的體驗,更何況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那有顏面之失。若能教會孩子關心別人,那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會有大的進步。

5、訓練孩子在學習或技能上的某專長

自閉症,尤其是高功能的孩子常有些特殊的潛能,若能將其潛能善加培養並加以發揮,不但可以獲得周遭同學的接納,也可能成爲其日後謀生的技能。衆所周知的周於翔小朋友已在繪畫的才能表現出他一片的天空。周於翔在其班上不論是老師還或是同學都喜歡接近他,這對他來說講不啻增加了許多學習的機會。有些參加電腦訓練班的小朋友自從參加了電腦班後,班上的同學也以“刮目相看”的心態來與他做朋友了。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2

我在讓孩子走進社會,融合教育是必須的!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於融合教育的優勢,以及對於孤獨症兒童康復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認,融合教育在當下,是很難實施的

這其中有着各式各樣的原因,讓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一、來自校方

衆所周知,我們講〝融合教育〞,所在的場所就是幼兒園、學校等、但是,能夠接受孤獨症兒童的場所,少之又少、只有觀念特別包容的學校,纔會接受〝特殊〞的孩子,但這樣的學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場所,裏面的普通老師居多,專業單一,對特殊教育經驗甚少,也許無法成功面對孤獨症兒童、而特殊教育教師一來稀缺,學校中不一定配備,二來特教老師雖然有着專業的干預技巧,但相對的面對正常孩子的發展規律也許缺乏足夠的認識,這在他們的工作中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而對於有着特殊教育的場所,通常成本較高、教育經費的不足,也是融合場所難以開設的原因之一。

二、來自專業普及和認知

即便有了融合場所——幼兒園或學校接受了孤獨症兒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獨症兒童和正常孩子依舊是兩個羣體、而融合,並不只是單純地、物理的將兩個羣體的孩子放在一個教室裏那麼簡單、對於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對於孤獨症兒童的干預,如何在教育內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從而不會讓兩個羣體產生互相制約(不讓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緩,也不讓孤獨症兒童干預受限),這其實頗有難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獨症兒童的幼兒園,採用的是〝蒙氏教育〞,裏面的內容相對有融合的特質。

三、來自教師

普通幼教和教師,處於對工作的責任感,通常是不會完全接納孤獨症兒童、因爲他們擔心自己不夠專業,耽誤孩子的干預最佳時間。

而特教老師,特別是成熟的收過職業培訓的特教,他們通常對融合抱有異議、我所認識的特教老師通常不推薦融合教育,他們認爲密集的干預訓練纔能有一定成就,在基於一定這一基礎再送入幼兒園進行融合纔是、對於這一點,我認同一半、特教老師的想法是讓孩子有了完備的技能後再去融合,而我認爲孩子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進行融合,在融合中繼續增長,並在課後繼續幹預訓練。

目前,國內融合幼兒園和融合學校十分少,在融合領域中也沒有形成一套專業並可複製的教學體系、普通教師很難接觸到融合的專業培訓,而特教老師則難以進入幼兒園或學校、

四、來自同學和家長

社會公衆對於孤獨症的`看法,即便到了現在也是十分不統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們天生善良,也許對於接納孤獨症兒童沒有太多想法,最多隻是感覺這個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負她一下、但是,對於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長,則並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長不會對孤獨症有深入瞭解,憑藉他們在網上看到的片面知識,他們會本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爲有孤獨症兒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羣體,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安全隱患,並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倘若孤獨症兒童在融合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不可控行爲,例如傷人,那麼我想如果面對正常兒童,大家的態度應該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對孤獨症兒童,則是嚴厲的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全體家長一直要求孤獨症兒童退學或轉班、這也是現實。

五、來自自身

我們講融合教育,家長應該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長則是把孩子直接就放進幼兒園,不管不顧、融合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並非是單純的〝託管〞、如果家長不能夠及時發現融合教育過程中孤獨症兒童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而加以迅速干預,那麼,融合教育是失敗的也不乏家長雖然與校方溝通良好,但缺乏與其他家長溝通交流、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誰也不願意讓別人帶着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當出現一定問題,其他家長察覺出來並頻頻反應的時候,我們不禁需要考慮:是否提前溝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由此可見,融合教育能夠有效地,成系統的進行下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發力、我們需要國家對社會進行孤獨症的知識普及,需要社會對融合教育的支持與資助,需要足夠的師資力量,需要社會人士的寬容、理解和幫助、我期待會有這麼一天,孤獨症兒童能夠像正常兒童一樣,快樂的上幼兒園,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順利的接受義務教育,長大成人!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3

每一個孩子出生之後都需要依附於一個特定的環境之中,這樣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係對孩子的成長成人影響重大,對於罹患自閉症的孩子來說,天然的依附在他們眼中“形同虛設”,他們的世界,存在於人類社會之外。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是他們的典型臨牀徵兆,也是阻礙他們通往正常世界的巨大牽絆,因此,他們被謂之“星星的孩子”。

如何爲星星搭建通往天空的橋樑,如何讓他們的人生不致在孤獨與困苦中磨滅,是每個星星家庭拼盡全力努力的方向,也是這個社會向着美好與和諧之途發展的燈塔。9月初,國內首家公立自閉症學校——廣州市康納學校又迎來了新生入學的日子,這是康納學校自去年成立小學部以來的第二次招生,又會有24名患有自閉症的學生成爲這裏的小學新生。

自閉症康復治療需要醫學、心理和教育全面介入

作爲這所學校的負責人,康納學校校長樊越波帶領39健康網的編輯走進自閉症孩子的世界,並分享在爲自閉症孩子康復訓練努力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及收穫與成功。

如今,人們已漸漸認識到,自閉症是一種終身殘智,而且需採取多種方法綜合治療,治療難度不可小覷。作爲仍處於探索階段的全國首家公立自閉症示範學校,樊越波校長直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很多,拋卻經濟能力與社會壓力等大的問題不談,其它方面,如教學人員搭配,班級學生搭配,課程的選擇,教學方法等等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摸索,甚至於如何將單個孩子的個別教育計劃體現在一個班級整體的上課過程中,都是讓老師們時感心力交瘁的地方。

在原有的基礎上,康納學校去年成立了小學部,併成功招收進了第一批學員。這一年以來的辦學經驗,尤其是針對患有自閉症的特殊兒童羣體,樊越波校長坦言,有困難也有收穫,但有信心將這個爲自閉症適學兒童專門開設的辦學模式繼續進行下去。

在交談當中,樊越波校長認爲,自閉症的孩子肯定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一定不能忽視他的問題所在,這需要醫學、康復、心理、教育的共同介入,因此,學校的教學人員在人員的設置上須充分考慮每一個孩子的特殊需求。

個性化的全面評估是不可或缺的治療康復程度“晴雨表”

樊越波校長介紹,在自閉孩子接受教育的流程方面,應當特別注重評估環節。評估的團隊由各種專業類型的人員組合,目前團隊組成有醫生,康復治療師,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及教師。這樣的評估團隊,每人負責其中工作的一部分,包括社工會對他的家庭狀況,父母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因爲父母所具有的文化教育程度、心態、對孩子能夠投入多少精力,家庭是否和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孩子的成長變化起到很大的影響和作用。

事實上,在選擇招生的過程當中,學校的工作人員就會格外注意到這些因素,因爲自閉症孩子的康復是一個終生的問題,他最終的歸宿還會是家庭。每一對父母的配合,實際上對孩子的預後會產生很大作用。這一點不容忽視,爲了達到目標,相比較普通兒童,學校方面必須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做更多的努力和工作。

在學校,醫生會注重孩子在生物學相關方面的問題,如睡眠、飲食,是否用藥,一直以來的發育狀況,出生前後的情況,及其家庭相關病史等等。當然,也會對每一個孩子的現有能力進行評估,因爲他們的患病程度都因人而異,有的`孩子主要是社交障礙和語言障礙,而有的孩子會在認知和理解能力上與普通同齡人有所偏差。

評估分爲社交部分,認知部分等幾個大的方面,對其感覺統合能力、體能、行爲、語言方面都會有詳細的評估。經多位專業人士評估討論後,會總結出一份完整的評估報告,交予孩子的班主任和父母,這樣纔會對孩子的康復教育起到全面而規範的指引作用。樊越波校長還補充,爲了檢查孩子的康復程度,這樣的全面評估每學期進行一次。

三個老師八個孩子的班級動態管理爲有利達到“因材施教”

如何將訓練目標融合在教案中去實現教學目標?現在的小學部每個班級有八個孩子,兩名老師,還有一名助教,每個孩子各有差異,老師們手上都會有關於每一個孩子不同的評估結果報告。八個孩子聚在一起上課時,老師只可能出一份教案,卻要顧全八位學生,在一份教案中如何體現對八個孩子的訓練目標及如何去完成,對老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這是對老師教學能力及技巧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考驗。

孩子們的表現和“主流”孩子不一樣,表現也千差萬別,正常孩子可以簡單分爲好、中、差三個等級的接受水平,而自閉患兒,這個孩子喜歡這樣的接受方式,那個喜歡那樣的接受方式,即他們每個人的接受方式不一樣,更不用說接受能力的高低。因此,老師雖然只是備了一份教案,但有時候是分爲三個等級,三個層次來設定目標。甚至爲了最大可能滿足孩子個人差異性的要求,到最後這份教案會分解成七至八個層次。樊越波校長表示,這一年以來,其實每一個老師所面對的壓力與困擾都是相當大的。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4

首先需澄清自閉症不是由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他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極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目前歸納出可能造成自閉症的因素,包括下列幾項:

(一)遺傳的因素:20%的自閉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和類似自閉症的。此外,自閉症男童中約10%有染色體脆弱症。

(二)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傷而導致自閉症。

(三)新陳代謝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會影響腦神經訊息傳遞的功能,而造成自閉症。

(四)腦傷:包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以及嬰兒其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閉症機會。

(五)當然還有其他關於原因方面的探討,但無一確切原因。

在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手冊(DSM—Ⅳ)上,對自閉症的診斷有三大標準:

一、有社會互動上的缺陷:自閉症並不是全然沒有社會互動行爲,而是有互動上的缺陷。譬如,他們比較不會做主動互動、不會正確的響應,也常會將別人的行爲解讀錯誤。

二、有溝通上的.問題且特別是溝通質量的問題:有些自閉症患者是有語言的,只是他們的語言問題是在溝通質量的缺陷,例如亞森伯格症候羣的孩子常有過度仿說的現象,就是屬於質的缺陷。

三、他們的某些行爲或對某些有興趣的東西會過度偏好固着,例如,喜歡看線條、對於特殊奇怪的聲音着迷。有些自閉症家長就發現,他的小孩都只看同一卷錄像帶、特別喜歡抖動繩子、轉圈圈或重複化線條等,這就是過渡偏好固着的現象。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5

我在讓孩子走進社會,融合教育是必須的!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於融合教育的優勢,以及對於孤獨症兒童康復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認,融合教育在當下,是很難實施的。

這其中有着各式各樣的原因,讓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1、來自校方

衆所周知,我們講“融合教育”,所在的場所就是幼兒園、學校等。但是,能夠接受孤獨症兒童的場所,少之又少。只有觀念特別包容的學校,纔會接受“特殊”的孩子,但這樣的學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場所,裏面的普通老師居多,專業單一,對特殊教育經驗甚少,也許無法成功面對孤獨症兒童。而特殊教育教師一來稀缺,學校中不一定配備,二來特教老師雖然有着專業的干預技巧,但相對的面對正常孩子的發展規律也許缺乏足夠的認識,這在他們的工作中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而對於有着特殊教育的場所,通常成本較高。教育經費的不足,也是融合場所難以開設的原因之一。

2、來自專業普及和認知

即便有了融合場所——幼兒園或學校接受了孤獨症兒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獨症兒童和正常孩子依舊是兩個羣體。而融合,並不只是單純地、物理的將兩個羣體的孩子放在一個教室裏那麼簡單。

對於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對於孤獨症兒童的干預,如何在教育內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從而不會讓兩個羣體產生互相制約(不讓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緩,也不讓孤獨症兒童干預受限),這其實頗有難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獨症兒童的幼兒園,採用的是“蒙氏教育”,裏面的內容相對有融合的特質。

3、來自教師

普通幼教和教師,處於對工作的責任感,通常是不會完全接納孤獨症兒童。因爲他們擔心自己不夠專業,耽誤孩子的干預最佳時間。

而特教老師,特別是成熟的、收過職業培訓的特教,他們通常對融合抱有異議。我所認識的特教老師通常不推薦融合教育,他們認爲密集的干預訓練纔能有一定成就,在基於一定這一基礎再送入幼兒園進行融合纔是。

對於這一點,我認同一半。特教老師的想法是讓孩子有了完備的技能後再去融合,而我認爲孩子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進行融合,在融合中繼續增長,並在課後繼續幹預訓練。

目前,國內融合幼兒園和融合學校十分少,在融合領域中也沒有形成一套專業並可複製的教學體系。普通教師很難接觸到融合的專業培訓,而特教老師則難以進入幼兒園或學校。

4、來自同學和家長

社會公衆對於孤獨症的看法,即便到了現在也是十分不統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們天生善良,也許對於接納孤獨症兒童沒有太多想法,最多隻是感覺這個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負她一下。但是,對於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長,則並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長不會對孤獨症有深入瞭解,憑藉他們在網上看到的片面知識,他們會本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爲有孤獨症兒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羣體,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安全隱患,並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倘若孤獨症兒童在融合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不可控行爲,例如傷人,那麼我想如果面對正常兒童,大家的態度應該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對孤獨症兒童,則是嚴厲的。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全體家長一直要求孤獨症兒童退學或轉班。這也是現實。

5、來自自身

我們講融合教育,家長應該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長則是把孩子直接就放進幼兒園,不管不顧。融合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並非是單純的“託管”。

如果家長不能夠及時發現融合教育過程中孤獨症兒童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而加以迅速干預,那麼,融合教育是失敗的。

也不乏家長雖然與校方溝通良好,但缺乏與其他家長溝通交流。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誰也不願意讓別人帶着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當出現一定問題,其他家長察覺出來並頻頻反應的時候,我們不禁需要考慮:是否提前溝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由此可見,融合教育能夠有效地,成系統的進行下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發力。我們需要國家對社會進行孤獨症的知識普及,需要社會對融合教育的支持與資助,需要足夠的師資力量,需要社會人士的寬容、理解和幫助。

我期待會有這麼一天,孤獨症兒童能夠像正常兒童一樣,快樂的上幼兒園,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順利的接受義務教育,長大成人!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6

天都變,讓他無規律可循,這樣我發現他的專注度提高不少,因爲他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接着幾乎每天上課我都故意“大聲的罵”他,爲的就是要他爆發情緒,變成小恐龍,但是我會立刻安撫他的情緒,並引導他說說發生什麼事了,經過兩個多月的重複,他已經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從一開始的亂叫接着驚恐一會,再到只是拍腿,到最後是發出尋求原因的眼神。

而在課後,以前我會見到他就跟他打招呼,後來我故意忽略他,但在經過他身邊是給他一塊餅乾,睨一下他的反應,開始是他從老遠看到我就跑,後來會狐疑我爲什麼不看他,又爲什麼給他餅乾,慢慢地他就不再一看到我就跑,有時我跟他打招呼他也會向我打招呼,到現在他會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了。

同時在這過程中,我發現他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這也說明他的接受能力提高不少四,不足回顧來到小海龜的.一年多,發現自己除了不斷地努力着,還是有不少不足的地方要努力改善:

1、沒能及時寫教學反饋。

就是自己的拖拉懶散導致的,有意識沒行動,等過了一個月才寫,按照記憶曲線,有些亮點也被自己遺忘,效果也不大了。

2、專業知識不足。

儘管閱讀了不少書籍,但上課操作起來,還是會有不確定性,經驗也是很重要很薄弱的一環。

作爲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也感謝中心給予了很多外出學習的機會,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自閉症教師,爲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7

每一個孩子出生之後都需要依附於一個特定的環境之中,這樣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係對孩子的成長成人影響重大,對於罹患自閉症的孩子來說,天然的依附在他們眼中“形同虛設”,他們的世界,存在於人類社會之外。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是他們的典型臨牀徵兆,也是阻礙他們通往正常世界的巨大牽絆,因此,他們被謂之“星星的孩子”。

如何爲星星搭建通往天空的橋樑,如何讓他們的人生不致在孤獨與困苦中磨滅,是每個星星家庭拼盡全力努力的方向,也是這個社會向着美好與和諧之途發展的燈塔。9月初,國內首家公立自閉症學校--xx市xx學校又迎來了新生入學的日子,這是xx學校自去年成立小學部以來的第二次招生,又會有24名患有自閉症的學生成爲這裏的小學新生。

自閉症康復治療需要醫學、心理和教育全面介入

作爲這所學校的負責人,xx學校校長樊xx帶領xx健康網的編輯走進自閉症孩子的世界,並分享在爲自閉症孩子康復訓練努力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及收穫與成功。

如今,人們已漸漸認識到,自閉症是一種終身殘智,而且需採取多種方法綜合治療,治療難度不可小覷。作爲仍處於探索階段的全國首家公立自閉症示範學校,樊xx校長直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很多,拋卻經濟能力與社會壓力等大的問題不談,其它方面,如教學人員搭配,班級學生搭配,課程的選擇,教學方法等等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摸索,甚至於如何將單個孩子的個別教育計劃體現在一個班級整體的上課過程中,都是讓老師們時感心力交瘁的地方。

在原有的基礎上,xx學校去年成立了小學部,併成功招收進了第一批學員。這一年以來的辦學經驗,尤其是針對患有自閉症的特殊兒童羣體,樊xx校長坦言,有困難也有收穫,但有信心將這個爲自閉症適學兒童專門開設的辦學模式繼續進行下去。

在交談當中,樊xx校長認爲,自閉症的孩子肯定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一定不能忽視他的問題所在,這需要醫學、康復、心理、教育的共同介入,因此,學校的教學人員在人員的'設置上須充分考慮每一個孩子的特殊需求。

個性化的全面評估是不可或缺的治療康復程度“晴雨表”

樊xx校長介紹,在自閉孩子接受教育的流程方面,應當特別注重評估環節。評估的團隊由各種專業類型的人員組合,目前團隊組成有醫生,康復治療師,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及教師。這樣的評估團隊,每人負責其中工作的一部分,包括社工會對他的家庭狀況,父母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因爲父母所具有的文化教育程度、心態、對孩子能夠投入多少精力,家庭是否和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孩子的成長變化起到很大的影響和作用。

事實上,在選擇招生的過程當中,學校的工作人員就會格外注意到這些因素,因爲自閉症孩子的康復是一個終生的問題,他最終的歸宿還會是家庭。每一對父母的配合,實際上對孩子的預後會產生很大作用。這一點不容忽視,爲了達到目標,相比較普通兒童,學校方面必須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做更多的努力和工作。

在學校,醫生會注重孩子在生物學相關方面的問題,如睡眠、飲食,是否用藥,一直以來的發育狀況,出生前後的情況,及其家庭相關病史等等。當然,也會對每一個孩子的現有能力進行評估,因爲他們的患病程度都因人而異,有的孩子主要是社交障礙和語言障礙,而有的孩子會在認知和理解能力上與普通同齡人有所偏差。

評估分爲社交部分,認知部分等幾個大的方面,對其感覺統合能力、體能、行爲、語言方面都會有詳細的評估。經多位專業人士評估討論後,會總結出一份完整的評估報告,交予孩子的班主任和父母,這樣纔會對孩子的康復教育起到全面而規範的指引作用。樊xx校長還補充,爲了檢查孩子的康復程度,這樣的全面評估每學期進行一次。

三個老師八個孩子的班級動態管理爲有利達到“因材施教”

如何將訓練目標融合在教案中去實現教學目標?現在的小學部每個班級有八個孩子,兩名老師,還有一名助教,每個孩子各有差異,老師們手上都會有關於每一個孩子不同的評估結果報告。八個孩子聚在一起上課時,老師只可能出一份教案,卻要顧全八位學生,在一份教案中如何體現對八個孩子的訓練目標及如何去完成,對老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這是對老師教學能力及技巧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考驗。

孩子們的表現和“主流”孩子不一樣,表現也千差萬別,正常孩子可以簡單分爲好、中、差三個等級的接受水平,而自閉患兒,這個孩子喜歡這樣的接受方式,那個喜歡那樣的接受方式,即他們每個人的接受方式不一樣,更不用說接受能力的高低。因此,老師雖然只是備了一份教案,但有時候是分爲三個等級,三個層次來設定目標。甚至爲了最大可能滿足孩子個人差異性的要求,到最後這份教案會分解成七至八個層次。樊xx校長表示,這一年以來,其實每一個老師所面對的壓力與困擾都是相當大的。

自閉症老師心得體會8

從有機會接觸到自閉症的孩子以來已近兩年,雖然特殊教育並非我的專業,但探計自閉症孩子的心靈與關心殘障同胞卻成爲我的興趣、閱讀過一些國內外有關自閉症的書籍、資料及研究報告後,給我的啓示是:沒有任何自閉症的人是不能訓練的,不管是中度、重度的低功能的自閉症患者,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一定會有進步的會成長。

自閉症者對家庭造成的壓力,國內外都有不同的報告,那就是母親所受的壓力一般較父親爲大、這除了與女人的生理狀況有相關外,也和個性及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然如宋醫師曾講過的,身爲自閉症者,親人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建設、從一些訓練自閉症者成功的範例皆可看出,自閉症者父母親從積極訓練孩童的過程中學到了比他們原來所學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訓練孩子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耐性和毅力也就更勝一般人了、本人在高雄辦理巡迴電腦輔助特殊教育時即深深感受到,有些孩子的媽媽原來不會騎機車的,爲了送孩子上學也學會了騎機車;而原來不會開車的人也爲了孩子的緣故學會了開車。

我想這都是因爲孩子而增強了母親的本能,發揮了母親的潛力,若我們能夠把自閉症的孩子看成是訓練我們技能,培養我們的能力與耐性,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且把我們對待孩子的心去對待別的孩子,那生活就會更有意義了、因此,個人願意將研究的一些心得提供給大家在訓練孩子時的參考:

一、訓練並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常說良好的習慣不易養成,一般孩子已是如此,更何況自閉症的孩童、自閉症孩童有行爲固定性的毛病,如果將他們這種固定性的毛病轉成固定的良好生活習慣的話,雖然他們不擅長於與人溝通、打交道,但起碼不會遭人嫌棄、這些良好的習慣必須從日常的生活訓練起、如刷完牙後,牙刷、牙膏、漱口杯要歸定位;鞋子脫下時要擺整齊等,這些生活自理的事項不是隻有在〝兒心〞或〝弘愛〞訓練時纔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做父母的必須隨時注意,不能精選、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過羣體的生活,愈有學會這些生活自理的好習慣,愈有幫助、孩子們長大還有很能很多社交、技能及知識性的事務要訓練,要學習,若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就做好,長大後就不需要費時去訓練了、許多父母也許是愛兒心切,常常幫孩子把有關生活技能的基本事項都做好,這並非是真正的照顧了他們,而是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要開始下達口令叫他們自己動手的確是很難的,但做父母的絕對不能沒有耐心,一定要把握原則〝教孩子如何做,而不是幫他們做〞。

二、隨時隨地保持孩子們整潔的外貌

自閉症的孩童缺乏照顧自己的能力除了一些少數有潔癖固定性行爲的孩童或許會注意到自己外觀上的整潔外,絕大部分的孩子是不會這樣做的俗話說:〝費要金裝,人要衣裝〞,自閉兒通常有一副清秀的面孔,讓一般人無法看出他們的毛病何在、因此,若能隨時幫他們保持整潔,不僅是小朋友,就連大人也會願意接近他們、如此一來才能增加孩子們與人互動的頻率、小朋友願意接近他們,不排斥他們,那孩子們纔有學習的機會!孩子們能夠到處討人喜歡,也就是孩子們的福氣。

三、教導孩子們熟練問候的語句

自閉症的孩童大部分有語言上的障礙,這也是他們難以建立人際關係的原因、讓孩子學會並熟練日常的問候語:某某人早、某某人好、謝謝、對不起、不客氣、沒關係等,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這些語句並不長,也較容易教,但重要的是訓練他們講這些話的習慣、有禮貌的孩子每個人都喜歡,最起碼孩子們學會熟練的運用這些問候語,不會讓人家一眼就覺得與常人不一樣。

四、擅用機會教育孩子們關心周圍

自閉症孩童一向是自我爲中心,只顧自己的喜好,而不顧別人的感覺、要教會關心別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因此,首先要讓他們瞭解所謂的喜、怒、哀、樂,要讓他們體會那些感受時,可以用較爲誇張的`動作來表示、例如,當孩子們看電視節目出現這些畫面時,父母可在身傍強化這些表情及動作的反應,並且不斷的跟孩子們解說其原因、在外面活動若遇有小孩哭泣時,就教會他們去安慰那哭泣的孩子、總之,機會就在您身傍,做父母的要頭腦靈活,隨時把握機會、有許多的父母爲了面子不好意思在大衆面前獻〝醜〞,常以消極的做法避開各種的場合,這並不是明智之舉、要知道父母的要死麪子則會害了孩子、明智的父母應該要有〝孩子的訓練重要,而不是自己的面子重要〞的體驗,更何況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那有顏面之失、若能教會孩子關心別人,那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會有大的進步。

五、訓練孩子在學習或技能上的某專長

自閉症,尤其是高功能的孩子常有些特殊的潛能,若能將其潛能善加培養並加以發揮,不但可以獲得周遭同學的接納,也可能成爲其日後謀生的技能、衆所周知的周於翔小朋友已在繪畫的才能表現出他一片的天空、周於翔在其班上不論是老師還或是同學都喜歡接近他,這對他來說講不啻增加了許多學習的機會、有些參加電腦訓練班的小朋友自從參加了電腦班後,班上的同學也以〝刮目相看〞的心態來與他做朋友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