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1.66W人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1

一、大學生的情緒及其特點。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是伴隨認知過程產生的,是“一種由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相互做用而產生的包含體驗、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過程”。由於是與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密切相關的心理活動,因此,若需要得到滿足,那麼則會有興奮、愉快、滿意等主觀體驗,這些被稱爲正面情緒;反之,需要得不到滿足,則會出現沮喪、憤怒、悲傷等主觀體驗,這些被稱爲負面情緒。

大學生一直在學校這個相對比較單純的世界裏生活,他們的交往對象比較固定,交往範圍較窄,生活經驗比較少,他們“心理髮展相對緩慢,心理調節機制不完善,缺乏對心理活動調節和支配的意志和能力,因此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出現了某種程度的不平衡”,因此,一方面大學生的情緒體驗強烈,情緒表達會很直接,他們不會有太多的掩飾,情緒表達一般會真實的反應他們的心理活動,情緒具有衝動性、直接性的特點。同時,與之前相比,大學生需要更多的去考慮自己的感情、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就業等,在這一過程中自我意識逐漸成熟,也逐漸的學着調適自己的情緒,情緒及其表達開始逐漸趨於成熟。

通過心理普測我們發現大學生存在的主要情緒困擾有自卑、人際關係敏感、孤僻、焦慮、抑鬱、易怒等,這些負面的情緒對大學生的身心、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負面情緒對大學生的危害。

1、損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情緒是一種包含生理的心理過程,情緒上的每一次變化都能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反應,如激動時會有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瞳孔變大、胃腸蠕動減弱、心跳加快、血管收縮、面部潮紅等變化。現代醫學認爲人類的大部分疾病都與情緒有關,“如果我們經常處於消極或緊張的情緒狀態之中,就可能使體內器官和組織陷於不正常的活動狀態,久而久之造成心理、生理的紊亂”,如容易激動、脾氣暴躁的人就容易患高血壓等疾病。我國傳統的中醫也認爲情志過極或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導致五臟氣機紊亂而生病,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驚傷心膽。

另外,情緒還與某些疾病的轉化有關,正面情緒對某些疾病如癌症的好轉有輔助作用,而負面情緒則會導致疾病的惡化。

2、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負面情緒會干擾大腦正常的活動,破壞人的正常判斷力,甚至導致各種神經和精神病,據調查,常見的而焦慮、抑鬱病、神經衰弱等心理問題大多數與負面情緒有着密切的關係。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的狀態中缺乏良好的調節,就很容易沉浸在過分痛苦、空虛、無聊的狀態中不可自拔,爲了尋找心理上的寄託,就會在酗酒、吸毒、網絡遊戲、傷害自己甚至傷害他人等行爲中沉淪,“這些事物都讓我們的情緒變得冷漠或麻木,在我們低潮時,爲我們帶來舒服、愉快的感覺,讓我們感覺到自己還活着;另一方面,藉着沉溺於這些事務也可以免除憂鬱和失落感、寂寞和孤獨感,使我們不須面對真實的痛苦,因而也就覺察不到任何與傷害有關的情緒”。用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爲來逃避痛苦無疑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不但無法根治不愉快感,而且嚴重損害心理健康。

3、導致大學生學業不良。

進入大學後,面對教師授課方式、學習環境的改變,大學生們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適應不良的問題,“如果學習中的某些‘困難’是在伴隨着消極情緒體驗的活動中產生的,那麼學生通常會將之視爲一種痛苦、難受的差使和負擔,甚至視爲對自尊心和安全感的障礙和威脅,因而他們會表現出退縮、厭倦甚至牴觸的傾向,至多盡義務式地或應付性地進行一下意志努力”。作爲大學生,他們從道理上完全明白學習的目標指向,他們也會爲自己的逃課等不良行爲而感到會後,但是一部分同學自制力、意志力差,不能及時調整情緒狀態,出現不及格現象,進而通過沉迷網絡遊戲等進行自我麻痹,從而逃避學習不良給自己情緒帶來的不適。

4、造成大學生人際關係緊張。

人具有社會屬性,需要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社會歸屬感,而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不但能使人從感官上感受到輕鬆愉快,更是事業發展、生活幸福所不可或缺的。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融洽的雙方情緒基礎之上的;易發怒、缺乏同理心、不能以寬容、友善的態度與他人交往,看不到他人長處、斤斤計較,而且不善於調控自己的消極情緒來約束自己的行爲,就很可能導致人際關係的緊張和失敗。人際關係緊張,對周圍人充滿敵意,長此以往,與周圍人關係緊張冷漠,缺乏溝通交流的對象,更不利於不良情緒的宣泄,精力都浪費在不良情緒的消耗上,也會成爲學業進步的絆腳石。

5、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負面情緒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也並非是完全無益的,只要是能在適度的時候及時調整,就會保持健康的情緒狀態;但若不能及時調整,則會形成情緒恆常性,即“個體從小表現和養成的經常出現的情緒色調。這種經常性往往鑲嵌在成長中的人的個性之中,成爲一個人個性的情緒特徵,情緒特徵是構成個性的主要成分”,長期穩定的情緒表現,被看做是相應的人格特質,如多疑的、憂鬱的、悲觀的等,這些以負面情緒佔主導的人格特質不僅對身心、學習、工作都是不利的,而且經常以此種心態來認識周圍的事物,會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策略。

1、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滲透,提高大學生的情緒認知能力。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具有鮮明的社會性,我們表現出來的情緒往往是經過掩飾、僞裝的,這樣,就妨礙了我們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的情緒,缺少了真正的'“症”,也就難以對症下藥。情緒無好壞之分,任何一種情緒都有其價值,我們要了解、接納情緒,並學會如何與之相處,纔有可能談管理情緒。高校的學生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大學生的情緒特點和常見的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的困擾,加強對情緒調適能力較差的同學的關注,做好相關建檔管理,通過選修課、講座等方式加強對情緒等心理知識的滲透,使學生認識到情緒管理對自己學習、生活、感情的重要性以及正確進行情緒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品質。

2、指導大學生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大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情緒,學習情緒調節的技巧來緩和、轉移情緒,從而提高情緒智力。

情緒宣泄:大學生的情緒十分豐富,負面的情緒需要及時的釋放,如果不及時釋放,長期的壓抑,會導致最終的爆發,後果會更嚴重。大學生在遭到負面情緒的困擾後,可以選擇適當的情緒宣泄,如選擇朋友、老師、諮詢專家、網絡等進行傾訴;通過寫日記等發泄並整理自己的情緒。

以記錄爲例,“有豐富的經驗性證據證明,在悲傷或創傷性事件的情境下,記錄情緒反應能對身體健康產生長期有益的影響”。在記錄情緒反應的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冷靜下來組織自己混亂的情緒,並結合自己的原有的認知結構,認清事情的本質,並適當的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避免過激的情緒對身體和人際關係等的傷害。

情緒轉移:顧名思義,大學生在遭遇負面情緒時,可以選擇離開當時的情境,轉移注意力,如聽聽曲調高雅、旋律優美的音樂,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旅遊等。

情緒昇華:負面情緒主要是由於個人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造成的,若一味的沉浸於自己弱點,可能會在一些不良行爲中尋找安慰,從而導致無法自拔。大學生應該揚長避短,認真分析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彌補不足,將理想轉移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去,實現昇華。

理智療法:宣泄和轉移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情緒管理的方法,昇華也很難認識到情緒的本質,ABC理論則有助於大學生正確認知自己,從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A是指引發的事件,也就是說我們能感覺到的事實;B是我們對A事件所持的觀點。C則是B所引發的情緒和行爲的結果。一般我們總是認爲是事件直接引發了我們的反應,但是實際上是我們的觀點造成的反應。我們需要首先認清引發情緒的根源,也就是我們的觀念,理清情緒發生的來龍去脈,才能去調控情緒。

3、創設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穩定學生情緒。

習慣了高中緊張生活節奏的大學生往往難以短時間適應大學生活,部分同學不能很好的安排課餘時間,經常感到鬱悶空虛,他們要麼渾渾噩噩的虛度光陰,等到畢業時才後悔莫及;要麼將自己託付於虛擬世界不能自拔。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的創設利於學生情緒的穩定,而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同學之間加強溝通交流,生活變得充實,一些不良情緒容易被釋放,大學生在活動中認知自我、鍛鍊自我、提升自我,也在活動中發展了自我。

4、重視團體輔導,對大學生進行情緒管理干預。

情緒雖然是對事物的短暫的反應,但若不能及時進行調控,長期積存,容易導致抑鬱、焦慮、強迫、自卑等心理問題。學生對單獨的心理輔導會比較排斥,而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個體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能夠更正確的評價自我,並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提高情緒調適的能力,從而具有健康的態度行爲和主動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團體輔導,提前對大學生進行情緒管理的干預,避免不良問題的發生。

大學生需要覺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緒,並學會適當的表達、有效調控自己的情緒,提高自身的情緒智力,同時,大學生要改變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認清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煩惱,對自我進行恰當的評價,確立健康的人生態度。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2

表面上看,微軟是一家技術領先的公司,它以不斷進步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在不斷地創造和滿足着客戶的需求,制定並左右着市場競爭的未來規則。事實上,推動微軟持續進步和發展的,則是蘊藏在微軟公司內部的一種追求成功和創新的人氣、情感和情緒。

微軟公司的價值觀主要包括:誠實和守信;公開交流,尊重他人,與他人共同進步;勇於面對重大挑戰;對客戶、合作伙伴和技術充滿激情;信守對客戶、投資人、合作伙伴和僱員的承諾,對結果負責;善於自我批評和自我改進、永不自滿等。但是最能體現微軟公司文化精髓的,還是比爾·蓋茨的一句話:“每天清晨當你醒來時,都會爲技術進步及其爲人類生活帶來的發展和改進而激動不已。”

微軟公司裏的官僚作風比較少。公司放權給每一個人主導自己的工作。公司沒有“打卡”的制度,每個人上下班的時間基本上由自己決定。公司支持人人平等,資深人員基本上沒有“特權”,依然要自己回電子郵件,自己倒咖啡,自己找停車位,每個人的辦公室基本上都一樣大。

微軟實行“開門政策”,也就是說,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談任何話題,當然任何人也都可以發電子郵件給任何人。一次,有一個新的員工開車上班時撞了比爾·蓋茨停着的新車,她嚇得問老闆怎麼辦,老闆說“你發一封電子郵件道歉就是了。”她發出電子郵件後,在一小時之內,比爾不但回信告訴她,別擔心,只要沒傷到人就好,還對她加入公司表示歡迎。

如果說,蓋茨是微軟的“大腦”,那麼鮑爾默就是微軟公司賴以起搏的“心臟”。身材魁偉、習慣咬指甲、大嗓門、工作狂的.鮑爾默是天生激情派。他的管理祕訣,就是激情管理。激情管理,給人信任、激勵和壓力。無論是在公共場合發言,還是平時的會談,或者給員工講話,他總要時不時把一隻攥緊的拳頭在另一隻手上不停地擊打,並總以一種高昂的語調爆破出來,以致於他1991年在一次公司會議上,連續高喊:“微軟視窗視窗”,叫得太猛太響亮,喊壞了嗓子,不得不進醫院動了一次手術。鮑爾默的出現無疑爲微軟增添了更多的活力與激情。而且他在管理方面的得心應手讓蓋茨終於得以從捉襟見肘的管理狀態中逃脫了出來,成爲一名專職的程序員。這位更擅長團隊情緒管理和公關的微軟新掌門一上臺,就向媒體公開了“重組微軟”的核心價值觀:用激情主義在合作伙伴、客戶和業界同仁中塑造微軟誠信的商業新形象。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3

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是做事的大忌。在學習完《情緒管理》這門課後我受益頗多。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學習應用好課程中的勇於說不法、全腦開發法、放鬆腦皮法、雙贏策略法、情緒調整法、自律訓練法,能夠讓我們從壓力中釋放出來,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一個海闊天空的人、一個自得其樂、與君同樂的人,使周圍的人感受到您愉悅健康的生命能量。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我們對環境變化的一種反應,任何環境都是會變動的,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外在的以及內在的任何變動都會使人產生一種反應。情緒無論是對我們的生活、學習或是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影響。一個擁有好的情緒的人總能走向成功,反之,即使你很優秀,但不能擁有好的情緒,那也無法走向成功。

所謂情緒管理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羣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個體和羣體的情緒智商、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從而確保個體和羣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並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就是用對的方法,用正確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緒,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的情緒。這個名詞最先由因《情緒智商》一書而成名的丹尼爾·戈爾曼提出,認爲這是一種善於掌握自我,善於調製合體調節情緒,對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應能適可而止的排解,能以樂觀的態度、幽默的情趣及時地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

簡單地說,情緒管理是對個體和羣體的情緒感知、控制、調節的過程,其核心必須將人本原理作爲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緒得到充分發展,人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是從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完善人出發,提高對情緒的自覺意識,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自我完善。

情緒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壓制情緒,而是在覺察情緒後,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有心理學家認爲情緒調節是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爲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樣說,情緒固然有正面有負面,但真正的關鍵不在於情緒本身,而是情緒的表達方式。以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情境表達適當的情緒,就是健康的情緒管理之道。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情緒管理只有一條規則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頭腦一熱,一切條條框框都扔在了腦後,只剩下了衝動,衝動之餘,做出了許多出格的事情。等冷靜下來,才感到後悔莫及,但是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後悔也晚了。其實,如果當時再冷靜一點。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爲什麼就不能控制自己呢?所以,與其到事後再後悔,還不如在衝動的情緒上來的時候就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一旦感到自己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大腦在迅速的失去清晰感時,就一定要提醒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讓自己把思緒沉下來,只有腦袋清醒,觀念清醒,理智纔會發3、怨天尤人並無實際作用

在當今社會中,有些人生活在窘迫環境中的人,他們在少年時代就有一種改變命運的衝動,特別是來自艱苦山區,貧窮農村的人,他們雖然不是名門、富人之後,但他們不怨天尤人。他們通過考學或打工,憑藉着要在大城市出人頭地的願望,從基層開始艱難地一步一步走出來,漸漸有一席之地。這些人沒有怨天尤人成就了一番事業。在社會上也能經常見到有人怨天尤人,而不從自我出發改變現狀,一味的抱怨使自己的狀況越來越被動。到不如常常去檢討自己,常常去調整自己,當然檢討調整是有限度的,要有所變有所不變,可以變的是權宜措施,不能變的是基本原則。盲目學別人就會埋沒自己。切忌怨天尤人只能苦自己,天底下最可靠的就是自己。

4、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爲什麼當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不能如我們所願的時候,我們就會立刻想到別人有責任改過來,我們習慣情緒不好時,便把箭頭朝向別人。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要求別人改變,其實改變別人很困難,沒有人願意爲我們而做出改變。除非有密切的利害關係,而且大多不能心甘情願。爲什麼企圖改變別人總會失敗的原因有:認爲他人應該遵守我們的行爲準則;認爲所有人都會樂於改變自己;認爲比起別人對我們的行爲,我們對他們的行爲並不會令人生厭;我們想改變別人的結果常常是相反的,反而結果會更糟。爲什麼我們不從自己出發呢,從改變自己開始,其實改變別人的有效方法,便是改變自己,更神奇的是我們自己改變之後,別人也會跟着變。

人是感情動物,不然就是像植物人那樣毫無情緒毫無表情可言。但是對於情緒我們要懂得適時疏導,那些煩躁、壓抑、埋怨、暴躁等的情緒,不但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同時也會不痛程度的影響着你周圍人的生活。情緒是會彼此影響的,所以我們學會管理情緒不單單是爲了自己,也爲了別人,爲了我們的共同生活的羣體,爲了大家和諧相處。所以讓我們學會控制情緒,管理好我們的情緒,而不被情緒所左右。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4

上月我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情緒與壓力管理》培訓課堂上,老師通過詼諧幽默、活潑互動的授課方式,爲我們揭示了壓力的來源、緩壓的方法、情緒的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識。整個培訓輕鬆愉快、形式新穎、內容豐富,使我受益良多。現代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物質及精神生活日益豐富,與此同時、來自工作、家庭、社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壓力對我們的情緒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負面情緒的積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降低我們清晰思考的能力,影響工作效率。因此、有效地控制負面情緒,甚至將負面情緒轉化爲正面情緒不僅可以使我們自己保持身心愉快,而且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進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與>企業文化。然而說着容易做着難如何才能抑制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這是困擾大多數人的重要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老師特別教授了快速和諧法。快速和諧法強調心的力量,通過排除外界干擾,迴歸本身的方法、將我們的。注意力從外界的紛紛擾擾迴歸到本體之內,迴歸到自己的心、用心呼吸中。用心感受通過改善自己的心率模式,進而改善情緒狀態,通過調動以往的積極情緒記憶,改善自主情緒與壓力管理能力。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簡單易學的技巧,它讓我在消極情緒出現時,能夠防止情緒惡化,快速地恢復到平靜狀態。此外、對積極情緒記憶的調動,讓我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壓力有一些來自外界,有一些來自自己的內心。經過這次培訓,讓我深有感觸,也讓我對壓力與情緒管理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也學會怎樣去分析自己受挫反應,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產生情緒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從而可以正確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負面情緒的影響值降至自我控制的最低極限?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認真對待每一天。抱怨喜悅我們都要渡過每一天,爲何要選擇抱怨而不選擇喜悅呢?保持樂觀,不要抱怨,提升自我,不要被>挫折所嚇倒,打不死的磨難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讓我們發現美好,寬容過去,用好當下,服務他人,提升情商,向着成功邁進。

1、學習到了情緒管理不壓力管理的一些基礎知識對壓力不情緒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使我們能夠分析壓力源形成的內外原因懂得壓力不工作績效的關係。

2、使我們理解挫折的意義,提高了自己壓力不情緒管理的能力能夠更好地控制和運用自己的情緒。更好地理解他人,促進我整體心理素質的提升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業績的目標。

3、明白了自己產生情緒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自己獨有的信念、價值觀、行爲準則,造成了自己和他人對相同事情的不同看法?從而在遇到和處理這些事情時產生了不同的情緒。

4、學會了一些減輕負面情緒的技巧和方法?知道了大部分不好的情緒也都有積極意義。學會了不要帶着情緒去處理問題,在處理問題時要先放下情緒然後再冷靜思考解決對策。提高了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減輕了我們累積在自己身上的壓力?提高了我們的'自信心提高了自己的洞察力。

總結:

通過此次學習在以後,將可以通過各種改善不良情緒壓力舒緩方法來管理自己的壓力和情緒。比如:停止消極想象,用積極的心理活勱擠掉憂慮的心理空間。心理上預先接受並適應不可避免的事實,通過放鬆來減少焦慮和緊張情緒,學會傾訴性的宣泄。轉移注意力戒花時間娛樂,爲別人做點有益的事情。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把眼前的憂慮化爲事前的思考和行動。在今後不論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社會交往中、我們都應該逐漸去學會提高自己的情商。控制自己的情緒,緩解自己的壓力,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抓住人際交往技巧。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固化愛崗敬業的精神、爲社會、爲企業。爲家庭發揮我們人生最大的價值。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5

12月30日下午學校幫我們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講座。是關於情緒方面,聽了黃xx心理諮詢師的《情緒管理與健康》的講座,感受到人的情緒與現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繫。黃老師講課非常生動,也舉了很多真實的案例和互動的小環節,在歡快的氛圍中,我瞭解到,作爲老師的我們同樣也是這種心理疾病的發生者。而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應當如何應付成了關鍵的問題。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所以要求教師學高身正;社會對老師角色的美善化,對教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值,使得身處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但長期超負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壓力,經常處於心理應激之中,必然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小學教師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和生命質量。而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緒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腸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努力改變這些。總是保持健康的心態。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樂,助人爲樂,自得其樂,苦中作樂。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適當的運動。還需要戒菸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問,我有沒有這種性格“看什麼都不順眼,有人時和人過不去,沒人時和自己過不去。”

人的健康50%取決於情緒20%取決於睡眠20%取決於運動10%取決於飲食。我想,做到這些我們的健康纔不受影響。所以好情緒的培養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對壓力,放飛心情。

聽了這次講座,真的覺得,生命是可貴的,但是也相當的脆弱,珍愛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計較,心胸要寬廣,對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靜。就象黃老師講的那個關於風箏的故事,遇事應當完全瞭解事實後再作定論,而不是衝動的做出結論。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說,這樣就不至於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來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爲那種不幸福的人。

總得來說,好情緒創造好未來,讓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爲一個幸福的人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着去做到的。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寬容,而不要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更加愛護我們的學生,關心自己也關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們身邊。

情緒管理講座心得體會6

通過學習田寶老師的《壓力管理與情緒調控》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如何去面對壓力,從而緩解壓力。

現在的教師壓力太重,雜事太多,甚至有時覺得自己都不知到底是幹什麼的?心理很矛盾,因此有不少教師患有心理疾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受到情緒的困擾,出現睡眠障礙和心理障礙。其中,心理障礙多爲焦慮心理障礙或抑鬱性心理障礙,另有一部分人會出現抑鬱症。但心理壓力適度他能催人奮發圖強。所以當我們面對重壓力時,一定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

1、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這樣你才能在工作中體會快樂,若把工作當做一種任務,那麼在工作中就是一種煎熬。

2、要學會放鬆自己。可外出旅遊,飽覽大好河山,使緊張的情緒得以鬆弛。

3、找朋友傾訴內心不悅,一吐爲快,傾訴過後,倍感輕鬆。

4、學會平衡自己的情緒,用平常心看待一切。

5、轉移法:當你爲一件事悶悶不樂時,你可以把精力放在幹別的事情上。

6、淡忘法:不要老揪住過去不愉快的事情,這樣會使你一直傷心、難過,過去的事情就讓它永遠過去。

二、學會調控情緒,化壓力爲動力。

1、提高自我認識。要全面的認識自我,就是要有一個清醒的自我意識,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可一葉障目。還要學會從周圍的世界中提取有關自我的'真實反饋,避免來自自己的主觀理解帶來的誤差。

2、與人爲善,方便別人、就是方便自己,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3、接納自己。

作爲教師,我們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做到真正的“教書育人”,我們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心理,一顆熱愛生活、熱愛教育、愛孩子的心,還要有淵博的知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