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篇)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聽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篇)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

一、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是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體

在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它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數學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製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必須圍繞施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新課程標準下還要求教師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

新課程標準還認爲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的學習應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讓學生採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爲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標準認爲教材是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介質,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書、校本資源在內的多樣化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髮展空間。

二、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而互動必然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

由於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情感交流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討論是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法。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與學生的討論是學生參與數學教學過程,主動探索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要依照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充分討論,並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只有這樣纔能有利於發揮集體智慧,開展合作學習,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爲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之一就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之由客體變爲主體,使之積極地、目的明確地、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真誠交流。新課程標準認爲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與學生交心的老師將不再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育是非顯露痕跡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誠交流意味着教師對學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讚美。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由衷地讚美學生的成功。

三、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強調教師的組織性和協調性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已經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吸收、選擇和整理信息,帶領學生去管理人類已形成和發展的認識成果,激勵他們在繼承基礎上加發發展;教師不單是一個學者,精通自己的學科知識,而且是學生的導師,指導學生髮展自己的個性,督促其自我參與,學會生存,成才成人。教師的勞動不再是機械的重複,不再是在課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講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開展種種認知性學習活動,師生共同參與探討數學的神奇世界;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也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種知識源泉的組織者、協調者,他們讓學生走出校門,感受社會和整個教育的文化。可以說,促進人的發展,促進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師的根本任務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對學校管理,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樹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學會關愛、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給予、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選擇、學會激勵、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這隻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

20xx年12月10日,我到XX參加了數學優質課評比大會。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觀摩了來自XXX地區的小學數學優質課,聽了專家的點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爲教學服務。不但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創設的情境真正爲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爲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

在整整一天的時間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們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

在一天的時間裏,共聽了5節課,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3

xx月xx日上午,我有幸觀摩了xx小學數學開放月公開課的活動,這樣的公開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第一堂課是xx老師的《認識負數》,本課爲六年級下學期的第一課。xx老師笑起來特別和善,聽他的課如沐春風。特意關注到他的課全程只用了兩張PPT,更多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依次來表達每個負數的意義,這些負數表示什麼,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一個負數,並描述出來。

第二堂課仍然是六年級的內容《比例的意義》。

這堂課是由xx小學的xx老師上的,課的一開始,xx老師便出示自己旅遊當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學的興趣,興致勃勃的開始幫老師分析爲什麼另幾張照片看起來更彆扭。從而引出比例,再順勢引導學生算一算這幾張照片的比例……

接下來是來自xx小的xx老師,一開場,她的聲音清脆悅耳,非常好聽。這堂課研究的是一個新的課題《展開與摺疊》,雖然數學課本上沒有本堂課的內容,但我覺得這節課很有趣,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魔方的知識與規律,而且給我打開了另一種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對數學課有了一個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臺,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20xx年xx月xx日,xx市小學數學“教壇新星”送教活動在xx縣實驗小學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聽課活動,看到三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着課堂教學藝術,傾聽着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領略着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她們在開啓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執教理念的啓發。

一、導課要爲教學服務

如xx老師精心設計的《認識周長》的導入,她是以xx和xx等學生喜愛的小動物來引入話題,並使之貫穿於全課,以此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學生的向師性更強,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龍子湖區教研室李婭婭老師的課前談話也很引人入勝,她通過“猜一猜,考察你的反應力”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都非常樂意參與到這項遊戲。於是,在這種自然、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共同進行下一輪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觀察力”活動,學生興趣大增,這樣的安排也爲後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課堂上應讓學生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位教師在教學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做到收放自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比如,xx小的xx老師在講《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課時,讓每一位學生從信封中找到6張撲克牌,學生自己先動手擺一擺,接着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擺法,在這一連串自主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6張牌裏都必須要有一個紅桃a。”的結論,輕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又如盛莉芬老師爲了突破“一週”的概念,先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一週的事物,指一指它們的周長並用手摸一摸,感知圖形的周長,在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以此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特別是在測量愛心、圓等不規則圖形的周長時,教師讓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先用繩子把愛心和圓圍成一圈(多餘的繩子用剪刀剪去),再把繩子拉直,然後用直尺量出繩子的長度,即是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動中學生們輕鬆掌握了這種“化曲爲直”的解決策略。還有xx老師講《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時,她着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讓學生動手計算,又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找到了規律。

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並讓他們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xx老師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她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決定誰先發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從而想到用分數來表示這種可能性的大小並把它運用到生活中,李老師設計的練習是本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抽獎”、“砸金蛋”等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遊戲活動,促使學生調動生活中所有的經驗和所學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又如xx老師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別是多少元?”這一實際生活中的話題引入數學知識,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接着xx老師又讓學生運用這一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讓學生掌握了規律並學會運用規律去解決問題。

四、採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三位老師都能很熟練的應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xx老師使用多媒體動態演示6張紅桃依次變成黑桃,讓學生分別來說說“紅桃和黑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就是這一動態的變化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如xx老師上課伊始,就使用flash動態演示xx不沿操場跑一圈和它中途停止,沒跑完一圈的過程,讓學生指出其錯誤,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領悟到了“一週”的含義。

總之,這次的聽課,使我感觸頗深。我覺得一節好課它是有生命力的,而這種生命力來自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與體驗,來自於對問題的好奇與思考,來自於對知識的猜想與驗證,來自於對活動的探究與解決。而這些恰恰是我的課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可能爲學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解決問題。我還要多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我相信自己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4

3月22日至23日,我們有幸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桂林參加了“小學數學20xx年改革經典課例展示暨廣西小學數學特色教學研討會”的學習。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觀摩了6節展示課和3節同課異構課《垂直與平行》。並聆聽了錢金鐸、吳正憲、牛獻禮、俞正強、黃愛華、江萍六位數學專家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以及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爲老師們做的精彩學術報告。這些名師精湛的教學藝術、巧妙的教學構思、深厚的數學素養、真實的教學感悟,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更重要的是,他們讓人在不經意間受到觸動、受到啓迪,細細品味他們的話語,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從這些名師身上,學到了許多。現在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追求花樣,華而不實。講課的6名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來獲取新知的。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和俞正強老師的報告《來自學生的動力》以及示範課《用字母表示數》。

俞老師在課堂上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動作,都充滿着啓發與挑戰,將數學思想融於課堂之中。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同時也使聽課的教師們感受到:原來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回想起來:原來每一個看似隨意的環節,其實都是徐老師刻意的設計,真可謂是“隨意中的刻意”!

我在課堂上有時也用小故事來創設情境,而徐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用字母表示數” 時卻別有一番味道,他居然降到了自己的頭髮,如何用字母來表示。猶如一位相聲演員在說相聲,幽默、風趣。一下子就把學生帶進教學情境之中,

課上,俞老師讓學生猜信封裏的粉筆有多少,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可以怎樣表示, 把預設與生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環環相扣,甚至讓人無法斷定它們的分界,如行雲流水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善於把握學生思維進程的節奏,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每到謎底就要揭示的時候,他總是嘎然停止,在等待中使學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質,從而領悟數學的真諦。

徐老師在報告中對中數學課的獨特理解,對自我教學實踐的理性提升以及極富感染力的的語言,使我們如沐春風,如臨甘露。他的講座,自然中流露真情,幽默中激情生動,生成中啓迪智慧,願我們都能成爲徐老師的“同路人”,學會取捨、篩選和提煉,一起追尋樸素靈動、反璞歸真的課堂教學!”

總之,這兩天的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吃透教材,讀懂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5

XX年4月8日,我們新教師一行五人有幸參加了廣漢市“黃小鳳名師工作室”組織舉辦的“踐行黨的羣衆路線走進金輪小學暨新教師培訓活動”。這次活動我們聽取了兩種不同課型的數學課,分別是來自實驗小學的黃華鑫老師執教的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概念課和雒城一小的易元富老師執教的六年級《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複習課。聽了這兩節優質課,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一節精彩的數學課所散發的魅力,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而且還是一次藝術薰陶的過程。

本次執教的兩位青年教師他們的教學功底紮實,經驗豐富,揮灑自然,善於駕馭課堂,整個數學教學流程充實流暢,知識銜接順利得當,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說是達到情境交融。並且兩位教師均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敢大膽去表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接下來將談談在觀摩了這兩節各有千秋不同課型的數學課後我的點滴心得體會。

首先談談《分數的意義》這節概念課,黃老師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談話導入,詢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可以用‘1’來表示?”學生能很容易的從身邊舉出表示一個物體的事物,接着黃老師利用自己的手分別從1根手指,5根手指(看作“1”隻手),10根手指(看作“1”雙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並結合表示“一些物體”的實物圖片、學過的計量單位以及朗朗上口的兒歌多方面來豐富單位“1”的內涵,通過引申和擴展單位“1”的意義來幫助學生獲得和豐富單位“1”的感知和理解,接着回顧三年級“分蘋果”測量、計算這些情況下學習分數的產生實例過渡到本節課將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

講授新課的環節中,黃老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片材料,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思考、小組合作討論,同桌互相說一說應該怎麼表示1/4,1/5和2/3……採用不同形式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主動表達自己的思路。其中有的學生老愛忘記“平均”這個概念,有的同學對於“分數的意義”表述模糊不清,黃老師都在耐心聽完之後及時引導,幫助理清思路之後讓學生再一次完整表述,糾錯的同時知識再一次得到鞏固。整節課黃老師很自然地帶領學生去探索體驗、感受“分數的

意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色彩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也很恰當地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自己作爲指導者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的意義。

由於在平常的教學中複習課擔負着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的責任,很多老師都感覺不好上,又因爲在之前的培訓和學習中我們都是聽取的新授課,所以工作室的老師特地爲我們準備了一節複習課讓我們觀摩。聽了易元富老師上的六年級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複習課,讓我們對有其特定要求和方式的複習課型有了更多的認識,並且感受了易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

易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與課型相符合的“溫故而知新”的情境,並借用這個標題與本節課所要複習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知識做了巧妙銜接,整個導入部分新穎並且聯繫了生活實際,兼具知識性,思想性、實踐性。接着對學生進行親切輕鬆的提問,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整理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它們的周長和麪積的定義又分別是什麼?在此過程中黃老師始終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讓其明白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並且關注不愛舉手的學生,鼓勵他們嘗試來表述。然後通過一個個精心製作的課件和教具引導學生去回憶各個圖形之間的聯繫,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帶領學生去發現“每學習一種新的圖形的面積都是轉化爲學過的平面圖形”,結合“曹衝稱象”和生活中“化繁爲簡”的例子來揭示“轉化”的數學思想,滲透數學學習過程中知識的“遷移和轉化”的重要思想。

整個教學過程,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易老師自始至終都注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圖形來說出其面積的推導過程,在學生說完自己思路之後易老師會給出反饋評價之後再進行補充、總結和歸納。這樣的設計不僅真實地瞭解到學生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鍛鍊學生準確表述能力還讓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清晰牢固的認識,真正落實了“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後面易老師根據圖形特點和學生學習層次水平的差異,設置了難度、形式不同具有針對性的練習,縱觀整節課,易老師成功打破了複習課枯燥、沉悶的氣氛,給我們呈現的是積極活躍的數學課堂。

聽課是新教師成長的必修課,走近名師,感受名師的優質課,每次聽完老師們的優質課體驗和感受高效課堂魅力的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一番新的全面的審視。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們應把這一次次聽課中的感悟化爲自己努力成長的動力,將每一次聽課的收穫作爲自己成長的步步階梯!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6

5月20日上午,有幸能夠聽到農安縣紅旗小學優秀教師的課,活動中的幾節課真的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領略了縣裏優秀教師的風采。

回到學校我對整個聽課的感受進行了一次梳理,讓我最受觸動的是,作爲一次全縣開放課活動,作課的老師們,絲毫沒有“花拳繡腿”的架子,沒有絲毫的作秀,而是給我們一個課堂的本面目,讓我看到了純粹的數學課堂。這幾節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老師們的課以豐富的人生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使我在聽課活動中可以說是如沐春風。可以用兩個安概括,那就是“實在”,雖然各位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東西,這幾節課表現了以下優點:

一、底蘊。

我非常驚歎於這年輕的老師課堂上能有如此嚴謹的思維,精練的談吐,如果沒有知識的積澱與認真的鑽研難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課本,又很好的把握學生的。

二、親和。

坐在她們的課堂上,卻發現她們的親和力不僅是在臉上,更是在師生的心裏,聽這樣的.課想走神都很難。

三、知識生成。

課堂教學中做到體現自主引導合作,推動探究,關注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重視學生的探究體驗和感悟發現,培養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理論聯繫實際。

教師注重數學來源生活,用之於生活,讓學生體驗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總之,這幾節課無一例外地體現着新課論的要求趨勢,課堂生動,預設生成與動態生成相結合,目標達成高。無一不滲透着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在他們的課堂上應用的活錄活現。但不足的是四年級這節課中,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激勵性評價太少。通過聽課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的完善與培養:

1、注意創設情境,從身邊熟悉的問題開始,在濃濃的情感交流中導入教學很自然,很親切。

2、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徹,教法靈活多樣,在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3、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恰當,較好的擴充數學的信息,發揮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總的來說,這次教學開放日活動比較成功,效果不錯,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既是對他人的學習,也是對自己的警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求真和實,踏實工作,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素養,上出精彩的一課。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7

20xx年9月12日和16日,鄒平縣小學數學教學能手評選課在我校舉行。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觀摩了來自不同學校的10節數學優質課,每位參賽老師在課堂上各具特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特點。總結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設符合小學生行爲特點的學習情境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角的認識》一課的老師,讓學生找一找教室裏的角,教師創設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了學習當中。教師趁機讓學生指一指教室裏的角,學生則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在找出角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麼是角”,學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尖尖的、有兩條直直的線,從而順利的導入新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位教師清晰的思路,精美的課件,簡要的講解,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小的張慧娟老師執教的是《方向與位置》,課前交流後,老師立即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老師第一次來開元小學,迷路了,分不清方向,哪位同學能幫幫老師?此設問不僅自然的引出了課題,而且調動了小學生樂於助人、好動好奇的心理,孩子們的“幫”意很濃,卻掉進了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圈套”裏,讓孩子們一步一步走向本課的的學習目標。此種情景的設置,讓學生在“助人爲樂”中學到知識,不可謂不巧。由此我也認識到,教師的設問,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學生們會非常樂意參與教學,這種設問不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課上,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學具,通過讓學生擺、畫、算,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崔曉雲老師執教《周長》時,教師引導四名學生在教室走一走,鼓勵學生摸一摸數學課本、課桌面的周長、畫一畫練習本的周長等活動,使學生直觀感知、主動參與,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耿靜老師執教的《奇妙的變化》更體現了這一點,在學生初步瞭解了分數概念之後,讓學生拿一張紙折一折,表示幾分之幾,學生興趣盎然,在動手操作中,再一次鞏固了分數的概念。不但活躍課堂氣氛也加深記憶。

三、善於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印象最深刻的是張統武老師執教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一課,教師出示課件展示畫面,老師設問,從圖上你發現了什麼?此設問較簡單,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來,教師接着問,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立即板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師繼續追問,你能用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下可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慾望,更多的方法呈現了出來,此時的教師真正體現了做到了“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學生展示驗算結果後,教師進一步提出,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你喜歡啊一種?誰還有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獨立思考,學生很快總結出了規律,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學生運用自己總結的規律,每位學生都感到了成功的激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出了方向,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同桌互助;學生的思維是主動的,他在自己深入思考探究的同時更渴望和同學交流碰撞。

當然參賽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是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師設置問題太寬泛,學生根本不知道教師的意圖,導致學生回答無從下手,耽誤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個別教師教學設計零碎,一節課下來,讓人感覺不知所云。上課的時候會拘泥於成案,生成不促。把自己的思維固定於已經事前準備好的教案,沒有跳出這個思維的禁錮;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上有所欠缺,點撥不到位等等。都爲自己以後的教學敲響了警鐘。

總之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老師們符合兒童心理的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巧妙的板書,精彩的教學設計,處處體現教師的匠心獨具,值得我深入的學習反思。通過這次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8

我校在3月上旬開展了以“提高課堂效率,共建和諧”的聽評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其他兩位位老師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啓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宋其輝和邸力軍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在兩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看到武興全和宋其輝兩位數學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數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宋其輝老師在教學《相似多邊形》這一課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宋其輝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這幾位老師都聯繫實際生活來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訴基礎上更加努力的雲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9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認知的建構與知識的獲取之間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學生認知過程與知識結構不能協同發展。這學期,聽了我校幾位數學教師的課,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之中,去體驗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讓我記憶猶新。

一、“做”數學——在探索中發現

“做數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現實的體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認爲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數學是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條件。“做數學”不僅是指簡單的數學操作活動,而且是學習者自我探索、自我構建、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一種動態過程。如《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設計非常新穎,鍾老師讓學生用紙、吸管、用毛線折角,這樣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角,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角的概念,讓學生很快從生活中找到角。在學生掌握角的組成,會判斷角的基礎上,鍾老師又讓學生用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折一折、擺一擺等方法讓學生創造角,進一步昇華了角的概念。在鞏固練習設計上,鍾老師也是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最後讓學生用三根小棒創造角,看誰創造得多。這一設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一下子沸騰了。這樣,把教材內容變靜爲動,變單一爲多項,變封閉爲開放,有效的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熱情,讓“做數學”成爲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動力。當學生髮現有的.題目無法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時,學生強烈的認知衝突被激活,就在學生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激憤狀態時,教師又提出:“看誰的方法多?”學生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沉浸在操作探究的興奮之中,終於探索出各種的擺法。

這樣,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而且還體驗算法多樣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學習和自主創新的意識。課末,設計一些開放性題目或非常規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認識上的飛躍、思維上的深化。這樣,使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議”數學——在合作中交流

建構主義認爲:“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過程,教師的作用僅僅在於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活動機會,在討論交流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因此,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構建。如楊老師在講《用字母表示數》的課中,讓學生用小組內交流,怎樣用字母表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公式,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自主的學習知識。這樣安排,使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在合作交流、思維碰撞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字母表示的多樣化,感受與同學交流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交流能力與思維能力。

三、“用”數學---在應用中拓展

《課標》指出:要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學以致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價值所在。在知識的運用過程中,促使學生把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熟練、更透徹,也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

總之,在這幾堂課中,讓我最佩服的是面對一堂學生已上過的課,面對一羣從未見過的學生,幾位老師仍舊應付自如,上的如此成功,讓很多老師都爲之歡呼,這正是我平時教學中所欠缺的應變能力。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0

10月24日—27日,新城實驗學校數學組分兩組對年輕數學老師進行了達標課的聽課驗收。每一堂課都是一場沒有彩排的劇目,教師面臨的是時刻都會發生他們所設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這種隨時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須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教學機智及應變能力,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教師與直播現場的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樣的。在這次聽課過程當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執教老師的那種良好的教學機智,豐富的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的表現以及老師們的良好的課堂應變能力,讓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性。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一、現代教育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不等於教師可以放任自流,而應成爲學習的指導者,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聽,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並且考慮下一步要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特別是現在提倡討論式的學習,教師應參與學生的討論,及時指導學生的討論,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精神。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在設計問題時要“跳一跳,夠得着”,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馬麗、於學帥老師做的尤其好。

二、教師的.角色轉變了,學生的角色也在轉變,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爲主動的學習,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發現者,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充分體現“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丟掉傳統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並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將手中的“指揮棒”變成引領學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教師能夠從學生出發、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研究解決學生要學什麼、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在叢成美、魏紅、楊樂樂、徐長寬老師的課堂上體現的比較好。

通過聽這幾位年輕老師的課,可以看出他們基本功紮實,教學素養高,在他們的努力下,我校的數學成績肯定還會排在全鎮前列。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1

這個星期二上午數學組進行了評教評學活動,我們三、四年級共有四個老師講課。兩個年級講課的內容都是口算乘法,只是內容難易不同。我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又給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禮。幾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讓我佩服,也引起我不少的感觸。

三年級的王老師和冀老師講課時教態自然,溫文爾雅、不緊不慢的課堂教學語言。顯得樸實、逼真、引人入勝,讓我親身感受到了她們的"自然而不隨便,規範而不死板"的課堂教學風格。

同年級帶課的李老師講課語言規範、嚴謹,她的課靈活的使用了自學---交流---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這堂課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開始上課時,李老師首先出示自學提綱,學生根據自學提綱自主看書,並對重難點進行勾畫。自學完後彙報交流,這時教師只在適當時候點評。交流完後教師設計了三類不同層次的練習,學生做題時,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上臺板演。小組長在這個環節中發揮着很大的作用,不但要判閱組員的題,有錯的還要督促其改正。總之這堂課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愉快。

幾位老師教學藝術值得我們深思與追尋。他們精湛的授課藝術,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新課程下什麼樣的課是一節好課。下面,談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

1、爲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應當有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板着面孔”的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熱情。寬鬆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着只有通過遊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啓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爲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爲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爲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學。

3、爲學生創設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爲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爲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4、一堂好課應該是自然的、生成的課。

評價一節課不應該只關注結果,更應該注重探究的過程。一堂好課中應該有教師和學生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應該有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的許多新東西。

5、一堂好課應該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進行的學習。

當然,一堂好課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我認爲應該是真實、紮實、充實、平實的。這些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爲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的體驗”。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2

下村中學孟建永每學期我們學校都要組織“開放教學優質課”活動,因爲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通過聽評課不但可以展現教師們紮實的教學功底,而且會讓聽課者受益匪淺,所以說聽評課是一個共同學習一起進步的良好平臺。下面是我聽數學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爲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爲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3

爲了進一步實現“名師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優共進”的目標,我有幸參加了由旬邑縣逸夫小學百思特名師工作室組織的“五室聯動助力課堂”暨城關片區同優共進教學教研活動,深受啓發,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爲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以人爲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教學過程精緻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各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四、使教學向理論聯繫實際方向傾斜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繫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繫實際的試題,如張老師設計的習題“將盛得很滿的一碗湯飯要送到顧客手中,不能使湯溢出來,怎麼才能做到?”緊密的聯繫實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聯繫實際日益成爲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4

今天上午,在學校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華陰市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認真觀摩了城關小學喬曉英和華嶽小學張靜兩位老師的課,兩位老師分別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講了《什麼是周長》這堂課,兩位老師的課都很精彩,使我收穫很大,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源於生活,體現於生活。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提煉。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慾就強,要突破的願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比如喬老師讓同學們在教室中找周長,在生活中找周長;張老師從秋天美麗的樹葉引出周長,並讓學生摸樹葉周長,描周長,再出示課本中的樹葉讓學生畫周長。這些教學設計都體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2、兩位老師都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上,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引導學生摸樹葉周長,畫周長,說什麼是周長,同桌合作測量周長等等,充分體現了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3、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喬老師用可愛的小螞蟻豆豆引出課題;張老師用課件中秋天美麗的樹葉,引出樹葉的周長。好的導課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並且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讚揚和鼓勵不斷,同時也及時糾正學生的行爲習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語言,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5、注意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通過用眼看,用手摸,用嘴說,用耳聽,動腦想,全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合作學習等各種學習能力。

總之在這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動手、探索的濃厚興趣。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

最近,我有幸聆聽了一些優秀教師的課程,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爲教學服務。例如:深圳市石巖公學小學部的張永華老師上一年級《左右》,張老師在課件裏呈現卡丁車遊戲,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張老師從卡丁車遊戲,激發興趣聯繫自身,體驗左右遊戲操作,探索新知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啓發性。特別之處,是張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能夠分辨左右之後,還編排了左右操,從而活躍課堂也加深記憶。張老師還在課件出示上下樓梯、馬路上行駛的車輛的動畫,體會生活中左右的相對性,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交通意識。這樣的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們會非常樂意參與這項遊戲,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創設的情境真正爲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爲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

在這兩天的時間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張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例如,在教《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張春娜老師,就是抓住了小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年齡特點,創設 羊羊們喜歡哪些球類運動?的問題情境。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從羊羊們喜歡哪些球類運動?怎樣求平均每人拍多少個球?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平均數?的一連串問題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複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兩天學習,共聽了11節課,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正如李教授在點評時所講:在分析教材時,要適當舍取一些教材內容,做到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