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西遊記》讀後感(14篇)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遊記》讀後感(14篇)

《西遊記》讀後感1

“白龍馬,蹄朝西,馱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一聽這首熟悉的兒歌我就想起了明代大作家吳承恩先生的著作《西遊記》。

《西遊記》裏有許多叱詫風雲的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孫悟空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事蹟無人不知,他一個跟頭能翻十萬八千里呢。如果我是孫悟空該多好啊,早晨睡過頭了,駕着筋斗雲,“嗖”地一下就飛到學校了。以這樣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速度,一日就能環遊全世界啦!假如我上課忘記帶課本了,我就拔下一根猴毛,“呼”地一吹,就變成了語文課本。孫悟空不僅有超凡的能力,還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西遊記》的描述中,孫悟空曾無數次地被唐僧趕出師門,但每次一聽到師傅有危險他又奮不顧身地去營救師傅,毫無怨言。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動不動就要散夥回他的高老莊,但是他天真無邪。三打白骨精這一段裏,唐僧因爲聽到豬八戒不斷地說孫悟空的壞話而趕走了孫悟空。其實,豬八戒的本意卻並不是如此,他原本只是想發發牢騷罷了,最後,還是豬八戒請回了孫悟空。西天取經途中,沙和尚任勞任怨,每當唐僧與孫悟空吵起來的時候,他總是替孫悟空說好話,是個厚道的人。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卻心甘情願地一路馱着師傅,是西行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今後,我要做一個像孫悟空那樣忠心耿耿的人、像沙僧那樣老實厚道的人、像唐僧那樣善良的人、像豬八戒那樣天真可愛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2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爲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曲折離奇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稀奇古怪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這本書的作者是吳承恩,主要講述唐僧和三個徒弟千辛萬苦地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路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並將這些千難萬險幻化爲險象環生的`各種災難,一場場與妖魔鬼怪之間鬥智鬥勇的較量,令人大開眼界、歎爲觀止。書中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各具特色,有誠實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聰明機警、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踏實可靠、寡言少語的沙僧。小說情節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特別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既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也是我愛不釋手的故事。

唐僧師徒雖然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他們憑藉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堅持不懈、同心協力、不畏艱難險阻最後取得真金的故事對我觸很大。我不由想起我們三(2)班這個大集體,如果我們大家能像《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一樣,心中有信念,團結一致,堅持不懈,羣策羣力,相信我們不僅學習會有很大的進步而且班級各項考覈都會穩居學校之首。

《西遊記》讀後感3

談到《西遊記》,我最熟悉不過了。光影視版的我就看的有三四遍。這是我第一次讀《西遊記》這本書。書中主要人物是:

孫悟空,法號行者,封號“齊天大聖”。是開闢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花果樹水簾洞的大王,號稱〝美猴王〞。拜菩提祖師爲師,得名〝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變、筋斗雲等高超的'法術。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唐僧,別名玄奘,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師夫。

豬八戒,別名悟能,有三十六種變化,原來是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被罰出天界,卻投錯豬胎。拜唐僧爲師。

沙和尚,別名悟淨,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打翻了琉璃盞,被罰到人間在流沙河興風作浪,專吃路人。沙僧外貌醜惡,但個性憨厚,忠心耿耿。

唐僧救了孫悟空,但孫悟空雖然有時不是很講理,但是最讓我佩服的是他那〝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精神。唐僧只是揭下了一張符,孫悟空就用他的一生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最讓我討厭的是豬八戒,他最是搖晃軍心,總想散夥,好去找他那美麗動人的媳婦,並且很好色,有時也很懶;奉獻最多的便是沙僧,他往往挑着最重的擔,這一點值得我去學習,本事小,就挑重活幹。俗語說得好:〝笨鳥先飛〞!

這本書還有很多故事,如《禍起觀音院》、《四探無底洞》、《奪寶蓮花洞》、《錯墜盤絲洞》、《大戰紅孩兒》、《猴王保唐僧》……希望你也讀一下!

《西遊記》讀後感4

最近垚垚老師讓我們閱讀了四大名著,那可是經典中的經典,大家一讀再讀,百讀不厭,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西遊記》了。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書中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妖怪魔法高強,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成佛。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

那一回,八戒和唐僧都被白骨精欺騙,唯獨沙僧保持中立,悟空一眼看出妖精本相,可是,心地善良的唐僧卻不願意相信孫悟空,對着孫悟空念緊箍咒,並把他趕回花果山,被師傅誤會的'孫悟空真的是太可憐了!看到那一章我真想自己跳進故事中,親自告訴唐僧,那是一隻妖精,爲孫悟空找回清白。

不過好在最後他們還是互相理解,又成爲了完整的師徒四人,繼續出發去西天取經了。

爲什麼我對這個故事那麼感興趣呢?因爲呀,我不僅讀過很多遍,而且還演過。當時我邀請了10個同學來我們家開讀書會,第一個項目就是古詩詞比賽,第二個就是演戲了。大家選好自己的角色,我演的則是唐僧。因爲我演得太投入了,我差點都想扇自己兩巴掌,跟孫悟空說聲對不起,錯怪他了!

《西遊記》真的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從中讓我懂得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齊心協力的精神,還要善於分辨真假善惡。

四大名著是永遠不可超越的經典,他不僅是四本厚重的書,還是中國歷史古代的印記。

《西遊記》讀後感5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西遊記》,它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他們過火焰山。孫悟空對鐵扇公主軟硬兼施,都沒有拿到芭蕉扇。最後,沒有耐心的豬八戒提出回去,可是其他人都沒有回去的心,反而更加接近了他們的毅志,堅持去西天取經。當他們度過了重重危機,修成正果時,我想到了一句話:成功總在風雨後。

記得我也有這樣的經歷,那是我和家人去登山。開始時,我因爲心情十分好,加上剛開始登山勁很大,所以登的比誰都快,可到了半山腰的`時候,我越來越累,腳步越來越沉重了。結果我從第一直線下降到倒數第一。我也像豬八戒一樣打退堂鼓了,便對爸爸說:“爸爸,可不可以不登山了?”頓時,爸爸的臉色由晴轉陰,嚴厲地說:“不行。“由於我十分生氣,沒有注意腳下面,結果可想而知,我打了個趔趄,摔倒了,手也擦破了,出血了。我本以爲大家會來關心我,沒想到他們仍然各走各的。最後我硬着頭皮,登上了山頂。剛到山頂的那一刻,我忽然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我體會到了唐僧師徒取得正果的高興,並且大聲喊出自己的高興。

成功總在風雨後,這句話說的真沒錯,因爲只有經歷風雨纔會見到彩虹。不努力學習,就算你一帆風順的成功了,也不會有彩虹般的絢麗。

《西遊記》讀後感6

暑假裏,我讀了吳承恩爺爺的《西遊記》。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鳳仙郡求雨。唐僧師徒來到了一個叫鳳仙郡的地方,街上十分冷清,只有幾個行人,個個面黃肌瘦。他們看見城牆上貼着告示,說要請法師求雨。悟空就領着他們進了王宮。悟空安頓好師父,便念動咒語,來到龍宮。讓龍王下雨。

龍王卻說:“這件事我做不了主,要去找玉帝取聖旨。”悟空來到凌霄殿,向玉帝請求下雨。玉帝說:“國王把供奉他的'香案推倒了,一氣之下許了三個誓言,等雞啄完米,狗舔完了面,火燒斷金鎖或人人向善纔會下雨”。

悟空回到鳳仙郡,將事情的緣由告訴了國王。國王哭道:“那天,我和妻子吵架,不小心打翻了供桌,不是故意的。”悟空道:“只要你們一起向善,誦讀經書,就會下雨了。”國王便下令,讓全城人燒香唸佛。當悟空準備去找玉帝時,雨突然下起來了,悟空回到皇宮對國王說:“你們以後要一心向善,自會風調雨順。”說完,又踏上了取經之路。

平時做事要小心謹慎,不要像國王那樣因爲某個無心之過,而釀成大錯。

《西遊記》讀後感7

最近,我讀完了《西遊記》這本書。和許多人一樣,我也很喜歡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

孫悟空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他的神通廣大、重情重義和嫉惡如仇。

他有火眼金睛,會七十二變,還能騰雲駕霧,曾讓小時候的我驚歎不已。當然了,現在長大了,知道這是一部神話小說,這些本領都不是真的,但依舊很佩服他。孫悟空那根可大可小,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也幫了他許多,是他降妖除魔的利器。

光有這麼多本領,可能孫悟空的形象還不會讓人這麼喜愛,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充滿正能量的品質——重情重義、嫉惡如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個情節。在故事中,他爲了救分不清妖魔鬼怪的唐僧,用金箍棒打死了三個白骨夫人變成的人,最後才把妖精降了,卻遭到了不明真相的唐僧的指責,說他濫殺無辜。孫悟空因此被趕回了花果山。儘管師傅對他不理解,感到很不滿,都不願意理他,他也沒有掉頭就走,而是在辭別師傅之前,含着滿眼的淚水,像唐僧磕頭,感謝了一番才離開。回去的路上,他還一步三回頭。佛祖用五指山壓他時,他沒有哭;一路上遇到各種妖魔鬼怪時,他沒有哭。可是這時,他卻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在面對各種本領高強的妖精時,他又毫不畏懼,沒有一次不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這樣一個神通廣大、重情重義還又嫉惡如仇的英雄形象怎能不被人們喜愛呢?

《西遊記》讀後感8

我很喜歡看書。一天媽媽給我買來了一本厚厚的《西遊記》,我一看,高興極了,就立刻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沒過幾天,這本700多頁的書就被我看完了。《西遊記》中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有老實忠誠、默默無聞的沙僧,還有貪生怕死又好吃貪睡的豬八戒。在這些人物當中,我最羨慕孫悟空了。

因爲他有一條神奇的金箍棒,這條金箍棒能變得像碗口那麼粗,也能變得像繡花針那麼細。孫悟空還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翻一個跟頭就能飛出十萬八千里。可是最讓我佩服的,還不是這些呢!

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在陪同唐僧取經的路上,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消滅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讀了《西遊記》之後,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孫悟空那樣神通廣大的.話,我要讓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沒有垃圾,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我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壞人都抓起來,讓這個世界沒有小偷和強盜,沒有戰爭,讓所有的人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西遊記》讀後感9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到大,我讀過很多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西遊記》這本書,因爲它給我們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

《西遊記》這本書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去披荊斬棘、降妖除魔最終戰勝一切困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我看的'是小學生版的《西遊記》,從第一回“仙石迸出猴王來”到最後的取得真經成正果,一共有三十七回,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這裏我最喜歡的是第十一回:“悟空三打白骨精”。這篇故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都可以背下來了。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師徒四人來到了山高雲深的白虎嶺,因爲肚子也餓了就在這裏休息了下來,但他們不知道這座山上住着一隻白骨精,正在虎視眈眈人盯着唐僧,白骨精化身一家三口要來接近唐僧,最終都被孫悟空的火眼睛睛識破。但是因爲唐僧看不出來誰是妖怪,好壞不分,好幾次把孫悟空趕走了。白骨精趁機把唐僧抓走,豬八戒和沙和尚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沙和尚讓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回了孫悟空,孫悟空和白骨精大戰三百回合,終於殺了白骨精把唐僧救了出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覺得我們首先要向孫悟空那樣學會明辨是非,在生活中如果到看有壞人就要報警。如果在學校裏我們看到有同學打人、追跑打鬧等不文明現象也要及時制止,或者告訴老師。在社會上我們不能把事情顛倒黑白,要實事求是戰勝困難。

我喜歡《西遊記》這本書,因爲它告訴我要做一個正義的人,是我學習的榜樣。

《西遊記》讀後感10

《西遊記》大家都很熟悉,以至於家喻戶曉。這本書是由明朝的吳承恩寫的,裏面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主要人物。

這本書主要講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個磨難到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西天也就是現在的印度,雖然他們走了整整十四年,但付出總會有收穫,他們取得了真經,佛祖還封他們爲真神。

一路上,他們遇到多少妖魔鬼怪,遇上多少意外,三個徒弟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去保護唐僧。師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得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孫悟空最大的'優點是勇敢,他不怕困難,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師傅被妖怪捉走了,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救出師傅,他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好榜樣。

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吃懶做、一心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難時總想退縮,不勇敢的去面對。別忘了,他就是這樣被玉帝貶下凡的。

唐僧是個及其善良的和尚,他爲了取得真經,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從另一方面看,唐僧又性情和善,連最兇殘的敵人都相信和原諒,有些偏聽偏信,不可取。

讀這本書,讓我領悟到,要辦成一件大事,又何嘗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唐僧師徒四人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11

這真是一本好書啊!比動畫片好看多了,我非常喜歡它,我把它專門放在我最喜歡的書架上。

我會一直把它保護好,有空我還會經常來翻閱它!

春節前的一天,我和爸爸來到新華書店,裏面有好多好多的.書。我來到少兒書架前,翻看自己喜歡的少兒圖書。

過了一會兒,爸爸幫我選了一本《西遊記》,看了介紹,我請爸爸幫我買了一本。

《西遊記》裏有很多很多本領高強的、生動有趣的人物。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我受益無窮,我們一定要像孫悟空那樣機智勇敢,也要像唐僧那樣善良友好又大方。

本文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雖說他很調皮又頑固,可是,他去學藝的師父誇他勤學苦練,把八九七十二變都學會了。

他也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在這取經的路上,孫悟空降妖除魔,立了大功。如果,沒有孫悟空,唐僧就無法順利取到真經。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它是一部神話小說,講述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得到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難得的一本好書,大家有時間就看一看吧!

《西遊記》讀後感12

我想每個人都有最喜歡的東西吧,我今天來談談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四大名著之一,對,這本書就是《西遊記》。

《西遊記》裏面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一起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還講了他們去西天取經遇到的困難。

在《西遊記》裏面,我最喜歡他們打牛魔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牛魔王聽說唐僧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就命令小弟們去抓唐僧,孫悟空肯定不會讓牛魔王的.小弟們抓到唐僧,所以叫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唐僧,自已去跟牛魔王的小弟們戰鬥。可是孫悟空去了不久,牛魔王就過來了,豬八戒和沙僧一定不是牛魔王的對手,只能親眼看着唐僧被抓走,孫悟空打敗了牛魔王的小弟們後問:“唐僧去哪兒了?”豬八戒說:“被牛魔王抓走了。”孫悟空說:“那我們去救唐僧。”沙僧說:“好。”

他們三個人去到了牛魔王的家,孫悟空說:“快點還我唐僧。”牛魔王沒回答,孫悟空又說:“你個膽小鬼,不敢出來了吧。”牛魔王說:“你是膽小鬼嗎。”話說完他們就打在了一起,孫悟空和牛魔王打一定是孫悟空勝啊!他們三個人救出了唐僧。

讀完這本書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堅持不懈。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這本書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這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書,同時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是一部充滿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孫悟空保護唐憎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斬妖除魔,走過十萬八千里,前後幾十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回真經的故事。《西遊記》這本書充滿奇思妙想,營造了一個十分好玩的神話世界,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有喜有悲,十分有趣,吸引了我的注意。書中的各個人物形象也十分有特色。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章就是“三打白骨精”,非常精彩,講述了孫悟空三次打敗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儘管白骨精變化了三次人形。但還是逃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可是唐僧是個漂亮的僧人,他以爲孫悟空打死了的妖精是普通的居住在山裏的人。所以一氣之下把孫悟空趕走了。

後來唐僧被其他妖精抓走,豬八戒爲了救出師傅,上花果山尋找孫悟空幫忙。最後師徒四人又一次踏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

我想每個人都喜歡孫悟空吧,可是我們並不能否認唐僧的品質“堅持不懈”,追求一個目標,從未動搖,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在女兒國的.那段日子裏,唐僧並沒有因爲女兒國國主的誘惑而妥協,而是與孫悟空一行人繼續踏上了取經的不歸路。

通過《西遊記》這本書,我認識了吃苦耐勞的沙僧,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孫悟空,憨厚的豬八戒,同時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與夥伴團結一致的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14

讀過富含軍事策略的《三國演義》;仰慕過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初讀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後嘗時,一個家族的興亡盛衰……可使我百讀不厭、愛不釋手的卻是《西遊記》。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以嘲笑、諷刺通過嚴肅的批判,結合在了一起。如:大鬧天宮時則反映了社會的黑暗,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以這種手法來抨擊現實,怪不得張書紳說:“曰實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在《三打白骨精》中可以看出唐僧不分青紅皁白、愚善固執。郭沫若曾評價他: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千刀萬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

人物形象鮮明:孫悟空自大、疾惡如仇;唐僧固執、有信念;豬八戒老實憨厚、貪吃;沙僧任勞任怨、沒有主見……

故事曲折離奇:衆妖爲了長生不老而選擇吃唐僧肉,正當孫悟空救出唐僧要打死妖怪的時候,妖怪總會被神仙所救,這讓我感受到:西遊之行是一種考驗,是對唐僧師徒內心的磨練。

最後衆人歷盡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共享極樂。一個團圓美好的'結局,正是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只要堅持不懈,任何事都能克服,闖過風雨,來迎接彩虹。

這,就是《西遊記》最大的魅力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