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參加朗誦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本文已影響 1.3W人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加朗誦活動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加朗誦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參加朗誦活動心得體會範文1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讓我們在課堂上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於是我們就七嘴八舌的扯開嗓子對這課本嚷嚷起來。有時學校還時不時的進行詩歌或課文朗誦比賽。

那時候,我只知道朗讀就是照着課本讀,朗誦就是不看課本,把文章背出來。其它的就一無所知了。那到底何謂朗讀?何謂朗誦?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現在學習了朗誦與演講這門課,纔開始注意到他們之間的區別。朗讀時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讀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朗誦則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背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可見,朗誦的要求比朗讀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對觀衆,除運用聲音外還要藉助眼神手勢等體態語幫助表達作品感情,引起聽衆共鳴。

其實,說到朗誦與演講這門課,是我同寢室的一位同學在大一的時候選修了,她感覺效果很好。恰巧她又知道我的普通話不好,說選修這門課高老師會教你發音方法,可以練習普通話,於是就強烈建議我選修這門課。

回顧這一學期,時間過的真的很快。高老師說:“我們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大家穿的都是棉襖,等到學期結束的時候,電扇都搖起來了。”在這短短的一學期裏我實在還沒學盡興,感覺還有許多朗誦與演講方面的東西向老師學習。

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首先吸引我的不是您這個人,而是您的聲音。感覺您的聲音圓潤,吐字是那樣的清晰標準,字正腔圓。我心裏就在好奇,這可能就是正確使用語言的藝術,不知道他會帶給我們什麼妙招?讓我有朝一日有他那樣的說話水平。

果不其然,第一節課裏,您就教授了我們呼吸的方法。我當時還想呼吸方法和朗誦與演講這門課有什麼關係?您解釋道:“只有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儲存足夠多的氣,讓你說話時不至間斷。我第一次瞭解到原來說話也有這麼深的學問。接着,您又讓我們練習了繞口令,還讓同學當場表演,課堂氣氛也很活躍。

其間又教我們怎樣區分舌前音與舌後音。說到這個事我最頭疼的地方。都說信陽世普通話的重災區,而我恰恰是信陽人。從小學到高中無論是老師還是我身邊的同學親人,都用方言打交道,不知道真正的普通話到底爲何物。剛來學校時,同學們大部分都是操着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又會一口地道的河南話。而我是普通話說的不標準,河南話又不會說,經常是普通話之中夾雜着信陽話,讓同寢室的人哭笑不得。常常是我一開口,其餘幾個人就挑出一大堆的毛病。還經常帶着懷疑的口吻說:“你是河南人嗎?”弄的我挺尷尬的!慢慢地我就說話越來越少了。最後她們只有投降了,得了,你還是開口講話吧!不然,人家還以爲我們寢室有個啞巴呢!不過現在大家都已經度我免疫了。說的話大家基本上都能聽懂了。

我總結了自己普通話方面的幾點毛病:

一、舌前音和舌後音不分;

二、n和l不分;

三、前鼻音和後鼻音不分。

其實,我也很清楚自己的毛病出在哪兒,但一到說話的時候就顧不上了。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我放棄了好多機會,比如演講賽,班幹部競選等。自己普通話說的不標準,怕登臺演講讓別人笑話。高老師給我們練習了好多這方面的繞口令。我不光在課堂上練習,課下自己也進行了練習,現在感覺有一定的成效

我們還進行了詩歌的朗誦練習。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作活動。這種再創作不是脫離朗誦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讀音的簡單活動,而是要求朗誦者,通過原作的字句,同有聲語言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不僅要讓聽衆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收到感染。

比如,我們在高中的時候就學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而且也背誦過,但那個時候的朗誦是不帶感情的。現在在高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在朗誦這首詩的時候,眼前情景再現,彷彿出現了詩人在康河裏,搖曳着一條小船,在星輝斑斕下盪漾。也能體會作者那依依不捨之情與淡淡的哀愁。這樣朗誦出來的效果就是與以前不同,更引人入勝。

參加朗誦活動心得體會範文2

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澱,誦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在讀經誦典中養德行,學會了做人,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怎樣做人,它像絲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泫潤的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優秀的道德育品質也自然形成,同時了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直面經典,誦讀經典,感受經典,仔細回味,接觸經典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驚喜的感受到開展經典誦讀後帶給我們的喜悅。

一、孩子的語文素養提高了

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後,我欣喜地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比以前更流暢、更風趣了。孩子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孩子的理解、體會也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孩子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識面的擴大。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進步。

二、道德修養得到完善

經典誦讀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弟子規》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人生哲理等,在誦讀期間,孩子逐漸改變着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兒童最善於模仿學習,久讀經典,最易受到薰陶,他們會以古人爲榜樣,學習古代聖賢的品質,更加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爲。隨着誦讀活動的開展,逐漸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兒童心地善良,性格溫和,舉止文雅,樂意與他人交流、合作。在家裏,她們總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聲說話,和外人接觸,卻像只小綿羊,人家問什麼,就答什麼,甚至不答。自從讀了經典以後,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樣做,真是太沒有禮貌了。《弟子規》中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可見,經典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由此可見,中華經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影響和教育了我們每一個人。看着孩子們在經典中獲益,我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養、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時,必將自覺地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重任。

參加朗誦活動心得體會範文3

爲檢查教師課堂朗讀教學的成效,引起教師對朗讀教學的重視,不斷提升自我朗讀教學的水平;爲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爲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養成愛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依據我校工作行事曆,我校教導處特舉行一二年級小學生朗讀比賽。

一、感動於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孩子們的用心朗讀

這次朗讀比賽,有很多令人感動和值得學習的亮點。根據兩個年級的不同特點,學校分年級分別選取了本期課文中的一個片段作爲朗讀的材料,從兩個年級學生朗讀的不同表現來看,無論是老師對文章感情的把握和指引,還是孩子們用心地揣摩和表達方面,都有許多怦然心動的感動和引人遐想的回味。

二、從“語速適當”“感情真摯”“發音標準”談感想

這次朗讀比賽,確實有許多令人感動和欣喜的地方,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每個年級各班之間存在着一些差距,尤其是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語速把握、感情流露和音準問題。

首先說說語速適當和感情真摯的問題。雖然每個老師對每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們的教學尊重個性化地理解教材,但一篇文章所表達的主要感情是有共性的,一篇文章朗讀的感情基調也是有共性的。

其次說說朗讀的音準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能與作者和文本產生共鳴,也能引起聽者的共鳴。但一篇文章朗讀得好與不好,除了感情,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咬字吐字的準確性。想想,一篇文章連續出現字音錯誤,變調錯誤,會讓聽者什麼感受?在本次的朗讀比賽中,暴露出來的音準問題主要是生字的讀音、多音字、兒化音以及兩個上聲連讀的變調,還有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區分,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區分有些班級的學生也存在一些問題,這裏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希望老師們今後在學生的生字讀音和連讀變調方面多下功夫,儘量避免或減少字音朗讀的錯誤,做到吐詞清楚,發音標準,把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落到實處。

總的來說,這次朗讀比賽,老師們和孩子們都很重視,都能積極地投入到朗讀比賽的訓練中去,讓孩子們的朗讀得到更好地訓練,使朗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新課標強調,朗讀、感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可見朗讀教學對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起着多麼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動有力地推進了我校的朗讀教學,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更有效地提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