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論語心得體會(通用21篇)

本文已影響 2.37W人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心得體會(通用21篇)

論語心得體會 篇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單位吧。在這個集體裏,就有體育課上的猛將、美術課的繪畫巧匠、書法好手。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於原則,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心得體會 篇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一門課程,即“兩課”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其中有一課是關於樹立人生觀的。其中人生態度是人生觀中最根本的東西,即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根本看法。前一陣跟着老師學習教學方法論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一個啓發,人生觀其實可以分爲三個部分:對己、對人、對事。通過這學期學習《論語》,特別是“學而之道”,我對人生態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對己。

人生態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用什麼來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省”就是檢討過去,檢討走過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敗的地方;有什麼經驗,有什麼教訓。

我們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凡是往前看。每個人都在爲自己的前程奔波。我們經常忘記了在前進中停下自己的腳步,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教訓,這是彌足可貴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臨睡之前,像過電影一樣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爲,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遠遠不夠的。這對於成長中的我們,對於我們將來以更加優秀更加卓越的自己走向社會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我們作爲二十幾歲的青年人,應該怎樣確立自己的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呢?《論語》中有四個字可以解釋:君子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是說一個有作爲的人,“務”則可以理解爲致力於,“本”就是根本,在這裏指的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態度或根本立場。也就是說,“君子務本”是指一個有作爲的人,首先要解決好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只有這樣,人的思想方面纔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纔會隨之定性。反之,如果一個人連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尚未確定,其行爲也就不可琢磨,搖擺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難成大事。

當今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特別是對於我們八零後的青年人而言,有人說我們這一代是浮躁的一代,我們大部分人沒有自己處事的根本立場,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沒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僅憑自己的一腔熱血是很難成就大事業的。所以在今天,我們在四處尋找自己的出路時,首先要樹立自己的處事立場,找到什麼纔是適合自己的,然後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價值實現中,應該怎樣提高自己?子曰:“君子不器”。孔子在《易經》中講,“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也就是具體的東西。“君子不器”可以理解成人不要被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束縛住,不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眼前的、具體的事物上,放在一些瑣碎的事上,應該學會超越自己,去掉小我,實現大我,高屋建瓴的看待一切。這是一種生存境界。

人很狹隘,就不能做大事,不能有大貢獻。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周恩來從小就樹立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大志向,而不是爲了自己當官發財的小願望。對於我們而言,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難能可貴。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還是擺脫不了“器”的束縛,一味追求晉升、提薪等,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人們其實就是被這些“器”束縛住了,活不出真實的自己,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要被一些瑣事困住,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灑脫的自己,活真實的自己,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纔是最難能可貴的。

4、俗話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確實如此,自己往往是最難克服、最難剋制的。一個成功者往往是有很強的自制力的。尤其是一個人的情緒世界,是非常難以自控的。人的成功與否,幸福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情緒的把握,一個人情緒不穩定,行爲就不穩定,事業也就會有波折。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我,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氣。這樣的人才能遇事沉得住氣,才能擔當重任。別人不瞭解自己、誤會自己,甚至懷疑自己,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來自外部世界的流言蜚語,這也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二、對人。

人生態度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對待他人,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問題。《論語》也給了我很多啓示。

1、對待別人首先要了解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簡短的一句話卻是一部人際關係學。這句話是說:我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是擔心我不瞭解別人。俗話說:“知人者智”。要想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首先要學會了解他人。“知人”,一方面應該瞭解別人的優點和確定,“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一方面,瞭解了他人的脾氣、性格、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尋找共同點,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儘量少的產生摩擦、最大限度的在一起和睦相處。

這正是我們八零後所缺少的一種習慣。我們這一代人是個性鮮明的一代,每個人都非常有自己獨到的想法,每個人都想以自己爲中心。但是我們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人的想法、意見。在與他人相處時,真正做到“知人”,才能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2、在處理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尤其是師生關係、上下級關係中,在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巧言令色”。

面對複雜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處世態度,有的人情緒豪爽,表裏如一,對上對下只有一個面孔。另一種人,性格陰險,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對上一個樣,對下一個樣。對下態度傲慢,盛氣凌人;對上,對自己用得着的人,脅肩諂笑,百般逢迎,甚至低三下四。孔子用“巧言令色”四個字,勾畫出了人的這一現象的扭曲。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爲一種社會風氣,無論在官場上,還是商界,甚至教育界,都有這種“巧言令色”的不良社會風氣。在我國轉型時期,實現社會公正,打擊腐敗現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等,都要消除這種“巧言令色”的現象。孔子說,巧言令色的結果是:鮮仁矣。就是說,巧言令色的人是沒有高尚道德的,是遠離“仁性”的。在現實中,我們所說的這種人大多是圓滑世故的,不可深交的“小人”。在與他人交往中,我們自己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表裏如一、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對待這種“巧言令色”的人,在交友中也要看清人的真實的一面,不要以貌取人。

三、對事。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這句話可以說概括了我們對人生活動的整個態度。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很多人理解成:君子吃的不要追求更好,只要吃飽就好;住的也不要有更高的追求,能安安定定的就行。但是我覺得儒家學說是一種積極入世的學說,所以孔子也不同於老子,不是安逸於現有的生存狀況。我認爲這句話應該理解爲:君子不應只滿足於吃飽,不應只滿足於有住處,除此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對現實來說就是說,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滿足於吃喝上,有吃有喝,日復一日,湊合着過。人們應該不滿足於現實,應該確立更高的目標。

孔子在提出了人們要樹立更高的人生目標,接着就回答瞭如何實現更高的人生追求。“敏於事而慎於言”這七個字中講的是兩件事,一個“事”,一個“言”,實質上說的是人的“行爲”和“思想”。孔子把“敏於事”即行爲放在前面,把“慎於言”即思想放在了後面。孔子對一個人的要求,要重視“行”的一面。“敏於行”說的是做事要靈活,有辦法,學會變通。“慎於言”即說話要慎重,不要亂說話,說假話、說大話、說空話。孔子對人們處事的要求給了我們很好的啓

論語心得體會 篇3

暑假裏本是爲了應付檢查才捧起丟在案頭已近乎遺忘的《論語》,最初總覺得上學時已經學過多篇關於《論語》的文章,感覺自己已經讀得很透,可是今天當我再以教師的身份去拜讀它的時候,卻有了另外一番的收穫。或許是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習慣,我對孔子的教育思想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被孔子的言行深深感動,爲他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

一、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許多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應該耐地去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

再說說“學而不厭”。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自己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爲了教育好學生,教師自己不但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還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育科學知識。爲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爲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論語》中孔子採用了多種教育方法,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因材施教”

作爲教師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環境肯定會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把尺子下來,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所以對於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論語》中孔子還提到了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的思想。“知新”的前提是 “溫故”,“爲師”的前提是“知新”,不能知新,又怎能爲師?

三、快樂的爲師之道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

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裏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己的完美。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通過學習《論語》,感覺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要熱心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二要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發揚《論語》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爲實際行動,教育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心得體會 篇4

換位思考 善莫大焉

——學習《論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踐行體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對這句經典的理解就是與人相處要學會換位思考。

我家有一臺老式縫紉機,又破又沉,每次搬家母親都要帶着擺到屋裏,說要是做點兒活方便,縫紉機和家裏的傢俱非常不協調,家裏又沒什麼縫紉活兒,所以我多次動員她扔掉,未果。後來有一次聊天,母親說起她小的時候因爲家裏兄弟姐妹七個,還有奶奶需要贍養,全家只有姥爺一個人上班,收入不夠生活開支,所以姥姥爲貼補家用在港務局縫紉社打工,厚重的工作服每天要做六套,作爲家中老大,母親早早學會縫紉幫助姥姥,之所以捨不得扔掉縫紉機,也是爲了懷念姥姥和那舊日的時光。聽到這裏我很慚愧,我也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兒子出生時穿過的小襪子我都收藏了二十年,還不捨得送人或丟掉。自己可以懷舊,卻不能接受母親懷舊,這是多麼自私的行爲。上星期家裏調換了一下傢俱位置,又挪動那臺老式縫紉機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心裏非常平靜,不再像以前那樣看着它不順眼了。

學習《論語》,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且踏踏實實地踐行這句經典,與人相處時時注意換位思考,在生活中充分體諒別人的感受,與他人的關係自然而然地就會變得越來越融洽。

論語心得體會 篇5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爲儒家經典,後來成爲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爲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爲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心得體會 篇6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再談《詩經》。《詩經》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無邪"("思"爲語助詞,並非思想的意思)。這裏的邪不是邪惡,而是邪曲,即僞飾。無邪,就是真誠無虛。李澤厚《今讀》引鄭浩《論語集註述要》: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僞託虛徐之意。

若說"爲人之學",其中僞飾必然難免。文章僞飾並不難,爲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卻很少聽說有誰耗費心力去硬寫詩來僞飾自己,更不曾聽說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寫成的詩被譽爲佳作。"詩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僞飾,即便試圖僞飾也很容易被發現。因此,詩最可稱得上一個"真"字。

《宋詩菁華錄》評陸游《釵頭鳳》曰:"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唯其情真意誠,筆端才能悽婉蕭索。又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寥寥四句,語意平凡,直似脫口而出一般,豪無華麗辭藻可言,不帶半點修飾。但這首極爲平凡的詩,卻因感情真誠,便如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歡詩的,自忖也還有一兩分詩情,只是空有詩情,無奈缺少詩才,所以只能體悟詩人的情感,卻難以用好詩來表達自己。以前也曾硬着頭皮湊出幾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腳之極,看來這寫詩是勉強不來的。

孔子不是詩人,似乎也不見得有詩人氣質,但《詩經》是先秦思想家必讀的典籍,孔子沒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讀《詩經》,讀的是興、觀、羣、怨之道(《陽貨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詩句都帶上了禮樂教化的色彩,這纔有了《論語》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詩無達詁",況且詩中本就很多比興,後人對《詩經》斷章取義,強作類比,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類比聯想的思維方式,本來就爲孔子所慣用。孔子思想不重嚴密的邏輯推理,也很少論及"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他的思路多爲"如何做",於平凡的行爲要求中見大智慧。

論語心得體會 篇7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爲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觀、世界觀。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我是很相信這句話的。這並不是說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現實的可悲的社會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譚。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機會總會相對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處世哲學……正是在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納的基礎上,纔會成爲朋友。事實上,你不能期望貴族會從心裏真正接受平民成爲他們的一份子。他可能對你和藹可親、體貼照顧,那是一種教養、一種禮儀、一種體現自身優雅高貴的表現形式。無法通徹地瞭解相互的生活習俗、知識結構、文化構成等等,又何來的溝通和所謂的心靈碰撞?又談何長久的相處、融合及接納?

以前總說門當戶對是封建毒害的殘餘,但真的沒有更現實的意義嗎?就我看來,它是爲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經常被忽略的、精神層次上的鋪墊。當然,我並不是說要把其當成一種鐵定律例來執行,而是認爲應該作爲必要的參考來對待。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好的朋友是良師,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行動,令你覺得快樂幸福,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好的朋友不見得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卻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站在你身邊,也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種態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離的。否則就是非愛行爲,就是事君數,思辱矣;朋友數,思疏矣。

那麼如何可以結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讓自己成爲善良的、樂觀的、幸福的人,使自己與這些美好的品德相貼近,那麼至少可以在與這樣美好的人相遇時共品一杯茶。

我們學校是一個經典古詩文學校,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讀了:《三字經·弟子規》····我們現在上了四年級就開始讀了《論語》,這本書寫了許多篇值得我們學習的話,其中我最喜歡:《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你知道麼?我告訴你吧!這句話是說:花言巧語,一副僞善面目,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我在給你講一個小故事吧!:唐玄宗時李林浦任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個人品德敗壞,凡是才能比她好,聲望比他高的人,他都不折手段的打擊。對唐玄宗他又開始討好賣乖。有一次,他對李適之說:“華山有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出來,那就可以爲國家增加財富。”(李聽了,趕快向皇帝報告,建議開採。唐玄宗聽了,找李林莆商量。可李林莆卻說:“這件事我早就知道,可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還是不要開採了。”唐玄宗聽了他的話,以爲他是個忠君愛國的好臣子,對李適之卻疏遠了。

聽了這個故事,我又聯想到了了我自己,不禁臉紅了。因爲在上一次,媽媽給弟弟買了一盒糖果。我花言巧語的對弟弟說:“今天你讓我吃一個糖,明天我給你買一個漢堡包,你讓我吃個糖唄!”,弟弟聽了,把糖給了我好幾顆。到了第二天,弟弟早把這件事忘了個一乾二淨。所以我什麼也沒有給弟弟買,我本以爲這只是一個好玩的遊戲。但這一次讀了“巧言令色,鮮矣仁。”我就再也不這樣做了,每次弟弟買糖,我不再花言巧語了!

我一定堅持把論語讀完,在把我的壞毛病改掉!

論語心得體會 篇8

對於《論語》來說,是多麼熟悉的字眼,只要談到學習,我們就會想到孔子在《論語》中的話,而這次所寫的心得體會是我在網上學《論語》的感受。打開百度一看,熟悉的字展現了出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鑑。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爲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纔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

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爲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裏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裏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係,值得借鑑。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後的一點感受,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識面是多麼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師”的感覺。我平時在書本上學習的和大聲朗讀出來的,是多麼的片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運用到的知識跟《論語》是那麼的息息相關,經過實踐學習《論語》活動,我發現許多,也學到了很多。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更要做一個有用的商專學子。

論語心得體會 篇9

我最近完成了一本書,它就是《論語》。我是從二零二零年五月一日在坦坦教育國學班開始讀的。

我一讀這本書就好像回到了古代一樣。這本書是古代聖人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再傳弟子輯錄的,裏面講的是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寫了非常注重禮節的子路,孔子的兒子孔鯉被抓走了,子路上去營救,人沒有救出來卻中了對方的圈套,被一個人一劍射穿了身子,子路死前還不忘把帽子戴好。

《論語》中,我最喜歡的學生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也是我最喜歡的學霸。你們一定會問我爲什麼喜歡顏回呢?因爲他不但謙虛有禮,還非常有學問。有人說他比孔子還要謙虛,他卻反駁道:“如果把我比做一座高山,我再高也會被人們爬到山頂,而我的老師孔子的高度和天一樣,誰也無法爬上去,我的老師孔子比我更謙虛有禮。”

《論語》中,有許多經典語句,比如“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君子要平和大方而不驕恣,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也需要保持謙遜。

又比如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有九種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確,不可以有絲毫模糊;聽要聽得清楚,不能夠含混;臉色要溫和,不可以顯得嚴厲難看;容貌要謙虛恭敬有禮,不可以驕傲、輕忽他人;言語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做事要認真負責,不可以懈怠懶惰。

雖然這學期《論語》二十章的學習已經結束了,但這並不影響我繼續鑽研、見習《論語》中的智慧,我要繼續學習,努力成爲真正的君子吧!

論語心得體會 篇10

學習傳統文化以來,對照聖賢的教誨,我們一直在努力地自省、修身。所謂的修身,就是不斷修正自己這顆心,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和行,不斷地改錯,改錯就是同過去的那個“小我”的決裂,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也是痛苦的。

改錯難,知錯更難,找到自己本性中的頑疾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自己好幾年來一直在原地打轉轉,並沒有多大的進步。最近在大家的幫助下,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性子中的缺陷,那就是自以爲是,聽不進不同意見,不考慮對方的感受,陷在自己中不能自拔,歸根結底就是自私。我知錯了,冷凍多年堅硬無比的心,終於有了一絲融化的跡象。記得王老師在課上問我們:你知道家人的需求是什麼嗎?王老師的這個問題讓我陷入了沉思與反省中。我的女兒對我說:你就做個沒啥說的、天天樂呵呵的老太太就行。原來女兒的需求就是讓我沒說、沒事、不挑剔,做個心態平和,性情溫和的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下決心聽從家人的要求,感受家人的需求。女兒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只要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家庭瑣事我都聽女兒的安排,讓女兒做主,我又省心又省力。最後發現女兒所有的安排都是爲我着想,和女兒的相處變得其樂融融,孩子盡了孝心,我盡了慈道,一舉兩得。

這讓我認識到:放下自己,不是失去,而是收穫,收了滿滿的幸福。

論語心得體會 篇11

在學習國學的潮流中,有一部儒家經典著作,它如桂冠上炫耀的寶石璀璨奪目,它就是《論語》。讀《論語》讓我獲益匪淺,雖相隔千年卻似近在眼前,耐人尋味的經典理論盪滌我心靈的塵埃。

這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書,它包含孔子對教育、政治、哲學、爲人、處事等方面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本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涵豐富。讀完這本書,孔子的形象躍然我眼前,我對孔子的印象極爲深刻。

他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他開創儒家學說,編纂《春秋》,修訂五經,創立私學,打破貴族教育。他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態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做人的道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等等。在他的教育方法的指引下,我努力學習,成績穩中有升。

他是一個教子有方的父親。他對兒子就像對學生一樣,不嘮叨,用心簡單引導。子曰:“學《詩》乎?不學《詩》,無以言。”“學《禮》乎?不學《禮》,無以立。”告訴兒子學《詩》的意義,告訴兒子學《禮》的好處,只告訴兒子這兩個方面,其它一句不囉嗦。孔子以其自身感悟引導兒子學習《詩》與《禮》,兒子在孔子的薰陶下,自然而然學習了《詩》與《禮》。兒子自己悟到、學到的本領纔是真本領。

他是一個爲了理想而執着努力的人。當魯國不重用他時,他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去周遊歷國,傳播自己的儒家思想。一傳就忘記所有,離開妻兒,他在外整整十三年。十三年,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啊!我出去參加夏令營,才五天,就受不了了,無法堅持。可孔子不然,雖然理想和現實差距很大,他爲了實現理想,放棄了一切!這種執着精神,這種堅韌的意志是成就孔子的關鍵。

他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他這句好學名言已經被我銘記在心:“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就像追趕什麼而追不上那樣,追上了還恐怕再失去它。他自己也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多麼好學的一個人呀!要是我具有這樣的精神,我定會有一番成就。看到孔子這麼偉大的人,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成爲他那樣勤奮好學的人!

孔子是個偉大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給人以啓迪。《論語》是一個警枕,讓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論語》是一座燈塔,在寒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論語》是一首意味深長的詩、《論語》是一幅意蘊深遠的畫……

論語心得體會 篇12

今年開學,班上來了一位新的語文老師,她要求我們每天背誦《論語》四則,強調說《論語》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和啓迪。我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地背誦、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我覺得收穫很大。

《論語》主要收集的是孔子教學生時的一些語言。孔子名叫孔丘,又名孔夫子,是春秋魯國時期的一位私塾先生,他有三千名弟子,教出了七十二位賢人。在當時的社會,孔夫子是一位聖人。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孔子《論語》中的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告訴了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怎樣向他學習呢?無非見到好的東西就跟他學習,見到不好的東西就在心中告誡自己一下,以免犯同樣的錯誤。因此,我們需要向不同的人學習。

關於孝敬之道,孔子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它講的是倫理親情之愛,我們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果我們言語謹慎,誠實守信,用愛親人的心去愛他人,再去親近品德高尚的人,提高自己,就可以爲社會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如果精力充沛的話,我們應該多讀些文獻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說明孔子很注重實踐經驗,他告訴我們一切要從腳下出發,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好。

關於誠信,孔子的學生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說的話能否兌現,那要看許下的諾言離道義有多遠。如果諾言符合道義,那麼兌現的可能性就會高一點。一個人如果恭敬有禮,又符合禮義,那麼他就可以遠離恥辱。如果一個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是可以親信的人,那麼他的爲人處世就很可靠了。因此,誠信是一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

在今天,《論語》教會我們如何學習,怎樣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怎樣做到誠實守信。這些理念,對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有着積極的引導作用,對我們如何走好人生的道路指明瞭方向。

論語心得體會 篇13

序言:《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夫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爲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是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古人對論語的推崇之極。其實論語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是我們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但是我們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嗎?這部曾被古人譽爲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我們現代人來說,還具有什麼實際意義嗎?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認爲,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仍然能爲我們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供一份溫馨的勸導。

于丹:大家別以爲說,孔夫子的《論語》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我們覺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種高不可及的。這裏面有多少奧祕嗎?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其實說白了,我認爲論語再我們今天的觀點去看過去,它是一本非常樸素的,能夠相關於以人倫爲起點,教給每一個人在現代生活中,獲得心靈快樂,能夠熟悉現代這種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就是這麼一本語錄。其實論語很簡單,兩千五百年以前,論語是孔子在教學生的時候片片斷斷,留下來的課堂筆記,他的學生把這些給編篡起來,後來就成了論語。所以在《漢書·藝文志》上有這麼一段界定: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就是弟子們在提問,他回答的時候“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大家有問有答、有來有往。就是這種提問和回答之間,隻言片語,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到後來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大家把這些言論集結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論語。所以今天看到的論語,我們會覺得沒有什麼太深的邏輯性,在論語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故事、一個嚴謹的闡述,論語都是很簡短很簡短的一些言辭。

學生:老師您再多說幾句行不行。您總是那麼三言兩語的,我們怎麼作課堂筆記呀?

孔子:我本來就什麼都不想說。

學生:老師,您要是什麼都不說,我們記什麼呀?

那麼他老師怎麼回答他呢?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實這就是一種教育。他老師跟他說:“你看,蒼天在上,噩古已然,它說話嗎?它不說話,不是照樣春夏秋冬四季照樣風調雨順嗎?大地上不是萬物生長嗎?你去看天說話。”所以其實論語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以一種樸素的、溫暖的,言傳身教的生活態度,去影響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這一生號稱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賢人。這些人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他們是把那種生活的智慧廣爲傳播,但是不依賴那些連篇累牘、宏觀的那種大的言論。我們說論語他終極的傳遞,是傳遞了一種態度。其實在論語中,我們會發現,孔夫子他教育學生的時候,講世間道理的時候,從來沒有過聲色俱厲,他一定是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權的這種口氣,其實這樣一個態度不是代表他個人,而是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哲學觀。爲什麼我們說孔夫子是聖人,聖人的意義就是在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動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這樣一些人。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生長脫胎出來的,而不是從空而降的,所以說起整個這種天地開闢造世的故事。我們可以想一想,最早的時候,中國最早的創世紀怎麼來的呢,是由盤古開天闢地來得,但是這個開闢,不像西方神話講的那種突變,比如說拿一把大斧子,啪,闢開,然後金光四射,出現一個什麼樣的天地萬物,這不是中國人的敘事情感。中國人習慣的敘事象《三五曆紀》裏面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從容和緩而值得憧憬的漫長的過程。

它說: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它說天地混沌如雞子,很大在那裏安安靜靜,盤古生其中,一共呆了多久呢,萬八千歲,天地開闢,一萬八千年過去了,天地開了,但是它不是一個固體啪的裂開,而是兩股氣分開了。陽清爲天,陰濁爲地,就是陽氣上升變成了我們蔚藍的天空;濁氣下降變成了我們腳下的土地。

盤古在其中。是不是開天闢地就完了呢,其實,這種成長剛剛開始。中國人是講究變化的,所以叫做一日九變,每天都在微妙的變化着,象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於天,聖於地”。一個好的人格應該是有一種理想主義的天空,讓你可以有飛翔的翅膀,不妥協於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但另一方面,要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要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爲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那是夢想主義者而不是理想主義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那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實主義者。其實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孔夫子這個聖人就像盤古一樣。

所以這個故事接着講,說後來天地還在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呢,日長一丈,他跟着天地一塊長,所以長到最後的時候,如此萬八千,又長了一萬八千年,最後是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這就是爲什麼中國人認爲叫天地人是三才,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大家也熟悉西方神話,你會發現他們往往是強調一種激情、感性、神祕這樣的一些印象;而中國呢是強調了一種莊嚴理性和一種溫柔敦厚之美,這就是孔夫子這個聖人的姿態。

應該說孔夫子在後世流傳的這個形象是學生們用自己的愛戴給他加上的東西,但是更多的是他一種傳導出來的內心有一種飽和的力量,這就是後來孟子夫子所說我善養我浩然之氣,就是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他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話外音:《論語》的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於人的內心,天地人就會成爲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就變的無比強大,即使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中國人也常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不是論語的精華對我們現代人的啓發呢。

也就是說作爲一箇中國人,什麼叫天人合一,我們永遠也不要忘記了天地給我們的力量,就是一個人在自然中的和諧。現在我們正在倡導創建和諧社會,真正的和諧是什麼,決不僅僅是一個小區鄰里之間的和諧,它一定有你跟生物之間,跟動物之間你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有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的共同成長這樣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所以孔夫子在論語裏面流露出來的更多的東西是顏色上非常和緩,交給你日常的道理,但是他的內心非常的莊嚴,他的內心裏面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是什麼力量呢,那就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曾經,他的學生子貢問:老是,我們跟您學了這麼多,就是爲了以後能夠當大官,您說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治理國家呢?

孔子說:只要三條就足矣。第一,強大的軍隊;第二,足夠的糧食;第三,人民對國家的信仰這叫“子貢問政”,從政需要什麼,一個國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條呢,大家一般想還不得洋洋萬言啊,老師說的很簡單“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論語嚴淵篇)。說我告訴你就三條,第一叫國家機器,必須有強大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足夠的糧食,豐衣足食,第三條就是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他說有三條就夠了,挺簡單吧。這學生矯情,說三條不行,太多了,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如果我非得去一條您說去什麼,老是也不急,說去兵,那咱就不要兵力了,人總得吃飯,但還得有信仰。子貢還不幹,非得要再問,說: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這兩條您再給我去一個,老師非常認真的告訴他,曰,去食。我們寧可不要糧食了,然後老是說了一句結論,叫做“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他說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誰不死啊,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沒有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其實,什麼是政治?政治並不一定讓大家都過上一種物質文明上的發達生活,他僅僅是一個標誌,真正來自於內心的那種安定和對於一種政權的認可,這些都是來源於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理念,他認爲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前幾天呢,我在讀者文摘上看到一個說法,說評估二十一世紀我們各個國家生活好與不好,已經不簡簡單單是過去的一個標準,大家都知道是GDP。GDP我們國家增長一直都很快,年年都在提升,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叫GNH,是什麼呢,就是GROSSNATIONAL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的富強,不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而看每一個老百姓他內心的安寧與幸福感,他在這個社會中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認同嗎,他滿意嗎。而這個指數在中國很有意思,我們曾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參加過一次國際的調查,當時顯示我們國家的幸福指數是不太高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四點多,到了91年的時候再參加調查發現隨着整個物質文明的提升,當時也是進行了很多改革,這個幸福指數提高了,當時到了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但是等到了96年再參加調查的時候發現這個指數下跌到68%了,這是一個很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就是說,當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盛的時候,我們現代人有可能會遭遇更爲複雜的心靈困惑。

論語心得體會 篇14

大家都知道《論語》這本千古名書是孔聖人孔老夫子所寫的。但是不要以爲,《論語》是千古名書,就高不可攀了。其實,《論語》就是要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就像《論語》的最前幾句話,“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它正適合我們。第一句是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是很高興嗎?”這正告訴我們,學習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困難,只要你用心了,複習了,自己的心裏是很高興的。後面一句是在講“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我們的心裏是很快樂的。”在生活中,我們要用慧眼找出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這樣,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就會有一個能和自己說說心裏話的夥伴陪伴自己,人生纔會快樂。最後一句也就是講“人家不理解我,我卻不怨恨,就是君子。”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不斷結交新的朋友。新朋友有時可能因不太瞭解你而誤會你。你沒有生氣,也沒有怨恨,這就是一個君子的作風。

在人們眼裏如聖書一般的《論語》,其實在教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記住,《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心得體會 篇15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既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像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幫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讀《論語》,讓我領略到的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一、用正常的心態來對待生活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是《論語心得》的精華之一。首先,要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二、修身養性的意義

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纔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論語中,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就是說要爲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

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裏以他的廣見博識爲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知道了三種好朋友,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麼人呢?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爲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爲己甚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明確自己的修身養性纔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

三、積極的態度,樂觀生活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被大家稱爲聖人的孔子及其《論語》,對大家來說很神聖,甚至高不可及,我們得仰望它。其實,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也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這是《論語心得》帶給我們的啓迪。于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

《論語》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曾被譽爲治國之本,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深厚的古典修養,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解讀詮釋了《論語》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意義,這種智慧、心態,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就是開啓我們教書育人的快樂之門的那把金鑰匙。

論語心得體會 篇16

通過這段時間學習《論語》,個人收穫良多,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許多處事的智慧,更加堅定了學習、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感謝各位老師,是你們的學習精神,激勵我一直奮力前進。

人生一世,或志於仕,或志於士,或志於市,或無大志,快樂自在,平凡而真實,了過一生。如何爲人,爲君,爲官,爲師,爲父,爲子?無論在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立身於世?生活中有了疑惑,如何應對解決?通過學習,從《論語》中找到了答案。

一是懂得了如何學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聖賢教導我們學習要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不能合理有效的運用知識,就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的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會精神疲倦一無所得。

學習是伴隨一生的事情,一定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知過改過,遇事善於思考,“不怨天,不憂人”,不盲從,不懈怠,切勿“道聽而途說”,學會明辨是非,時刻保持一顆淡定平靜的心,沉着應對。

二是學會了當下行動。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總在考慮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生命的價值,空想是沒有用的。“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時刻警醒自己,想做什麼事情就要立刻行動,不能猶豫不決,更不能只想不做,做了就會離夢想進一步,只想不做,將一無所成。抓住現在,活在當下,從現在開始,逐步提升自己,使自己成爲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從而實現人生的夢想。

三是明白了尊德守禮。

“不知禮,無以立也”。禮,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理人際關係並約束自己行爲的準則。“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用了大量的篇幅寫“禮”,可見孔子對禮的重視程度。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禮,“禮之用,和爲貴”。時刻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中,要明禮,知禮,守禮,以禮相待,互尊互愛互諒,這樣才能和諧相處,從而促進心靈和諧,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四是堅定了誠信待人。

子曰:“民無信不立。”誠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一個誠實的人,因爲有正義公理作爲後盾,所以能無畏地面對世界,大多數人都會信賴他,並取得長久不衰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真誠待人的人,才能行得通,立身於世。子曰:“言忠信,行篤敬”。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是爲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實守信,心存敬畏,不自欺,不欺人,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五是涵養了仁義道德。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具有強大力量,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根基。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追求道德。有些人死後如過眼煙雲,轉眼即失,有些人死後仍活在人們心中,雖死猶生。作爲一名公職人員,要時刻把政治品德、個人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放在首位,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胸懷仁愛之心,將仁德之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無私奉獻,利益社會。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依道而行,不斷糾正錯誤的認識,改掉不好的習慣,化掉自己的脾氣,清除心中的怨氣,尊德守禮,敬天愛人,孝悌誠信,成己達人,相信每個人都能夠成就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

論語心得體會 篇17

星期一早上通過學習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讓我學習了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但是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爲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我們都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于丹的論語講說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于丹教授在論語中講了一個小故事:說一條街上有三家賣布的店,第一家掛了一塊牌說:“是全市最好的布”,第二家店老闆看到了,心裏就在想我要比他更好,於是想了一塊牌:“說是全國最好的布”,第三家店老闆則掛的是:“這條街最好的布”。於是第三家老闆生意最好,聽完後,我就明白了一個事理,凡事要從眼前着眼,不要好高騖遠。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講解,都是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它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纔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纔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

論語心得體會 篇18

《論語》論理,理論人生,理論孔子儒家思想,理論人生滄桑百態。自古文學家孔子,受萬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門生隊排長龍。作爲一部先聖的經典,《論語》給後人的啓迪和價值是說不盡的。

《論語》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在初中、師範的課本里讀過,在參加自學考試時,大學語文我也自認爲對有關《論語》的內容有所瞭解。最近看了于丹教授《論語》,才發現自己所理解的淺薄。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翻譯《論語》,並在其中穿插了很多能夠吸引人也能震撼人心靈的小故事,去註解去闡明去領會《論語》,《論語》不再高深莫測,不再那麼令人難以領會。

毋庸置疑,“孔夫子”在中國有着接近“神”的地位。我國近現代著名史學家柳詒徵曾直言不諱地讚頌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孔子主張勤儉而愛人。勤儉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輕徭薄稅,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節儉,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也“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的這些思想,爲後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爲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堅持謙虛、嚴謹的治學態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都體現了其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這樣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衆多的知能,他成爲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掩卷長思時,才意識到《論語》裏滿是人的七情六慾和喜樂哀愁,被歷史神話的“聖人”原來離我們並不遙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追尋。

不得不說《論語》是本韻味無窮、值得用一生細細咀嚼的語錄集,孔子是值得有志者用一生去努力複製的榜樣。咿呀學語時,半懂不懂地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樂無窮;青蔥年少時,裝腔作勢地笑談“唯小人與女子難爲養也”,樂在其中;風華正茂時,拋出一句“道不同,不相爲謀”,擲地有聲;如今,在網絡文化“神馬都是浮雲”的感染下,也加些調侃的語氣把“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變成了口頭禪。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對着蒼茫河水輕聲感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理解他對生命價值的體悟;我們也會侃侃而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將他的思想化爲自己的實踐;我們也能體味爲什麼北宋名臣趙普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時,我們或許會覺得,與其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如說我們是孔子的後人。《論語》裏面所教給我們的這種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裏面所說的一個境界,禪宗說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這就是孔子!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己。

論語心得體會 篇19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追記孔子的言行思想編纂而成,全書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講做人的道理。他提出“爲政以德”的主張,認爲治國要以道德教化爲基礎;爲改變當時“天下無道”的局面,恢復社會安定,他提出以“仁”爲核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並致力於道德教育。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寬、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規範;“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

孔子明確提出,“仁”即“愛人”(《顏淵》),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爲“仁”,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這是一種深刻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想,這種思想貫穿於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爲,“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個人修養,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教導學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他在倡導“仁”、“德”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一種“大同”的社會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的社會,實際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

“大同”的理想難以實現,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會的理想這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很有幫助的義利問題是中國古代道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處理好兩者關係,對國家、政治、經濟、倫理及社會風尚都具有十分重創要的作用。孔子提出了"重義輕利"孔子提出了"君子義以爲上"(《論語?陽貨》)就社會而言,孔子並不否認功利是其發展的重要基礎。

《論語?子路》裏,孔子在進入衛國時,曾和冉有說過一段在"庶"(人口興旺)、"富"(生活富裕)、之後進行"教"(教育)。由此可見,孔子肯定了實際功利對於社會發展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在義利關係上,孔子又明顯表現出以義制利,先義後利的思想,孔子說"見利思義"(《論語?憲問》)。符合道義,取之無妨,這叫做“義然後取’(《論語?憲問》。

在孔子在與子貢談論食、兵、信、三者孰爲重時,孔子以信爲第一,認爲“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足食和足兵體現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則屬於道德追求的範圍,這段話是子貢以非此即彼的極端形式,要求孔子在義利之間做出選擇。在這種對立下,孔子將道德追求置於優先於利的地位一言以蔽,我們不難發現"重義輕利"是適合我們現在社會的義利觀。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道德和金錢的關係問題明顯的凹現出來了。正確看待和處理義和利的關係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關係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孔子所說的"見利思義",有助於啓迪社會成員在這方面做出正確的道德取向。盡人皆知,當今社會"拜金主義"蔚然成風,"物慾橫流"勢不可擋。那麼我們現在要做的應是去規範,也就是如何讓它"理性"。而我們完全可以鑑借孔子的"重義輕利"來近行調節。

對於義我的基本觀點是:

1、義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準,而且這個標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改變的。

2、須由知來得到義,且因爲知有所增加改變,義也會隨之改變。

3、合於義的利一定當取,但不合於義的利雖貧不取。

4、義和利之間並不是誰輕誰重的問題。義乃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準。義對利而言,是衡量在這個時間點上,應不應該取這樣的利的標準。

二者是根本無法比較的。孔子非常推崇周室的禮教,在春秋戰亂之時,孔子在魯國從小就對禮感興趣,也對禮深有研究。禮本來是祭祀的規矩、程序等,但經過孔子的重新解釋,它在思想意義上的價值就被凸現出來,思想的指導性很廣泛,但孔子直接將指導性從外在的禮引向內在的心性範疇——仁,就是將禮與人的心性相聯繫起來,禮應當從人的本性出發,而不再是向鬼神表示敬意,儒家禮教從外在的表象轉而以內在的心性爲根本,這一轉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儒家認爲社會普遍的倫理準則就是禮,人的一生就要對禮進行學習,去革除人的本能的感官慾望,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人不學習禮樂文明,就如同禽獸一樣只是一種本能的存在,所以學禮是立世之本,它爲了在社會關係中有自己的恰當的位置,個我對禮的遵從便就是仁,禮是在社會關係中體現的一種和諧的規則,仁是在這種社會關係中體現出個我內心的和諧的狀態,它是個我遵從禮的崇高品質。

仁就是立人之本,它是人的本性,人的自我修養就是培養仁,讓仁顯露出來,所謂仁者就是愛人,孔子是通過忠、恕、孝、信等範疇加以表述的。正因爲孔子提出人的本性就是愛人,所以後世的孟子便從此點出發提出性善論,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既然人性是善的,那麼心性修養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孔子說“克已復禮,天下歸仁”。正是孔子提倡的“禮”,中國才被譽爲是禮儀之邦。論語裏說:“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從這裏可知,孔子的思想順序:孝爲一切仁之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纔會去愛他人。儒家的道是求本,本立而道上。儒家沒有先驗,孔子不談鬼神。儒家的本就在天地自然的合理性。

人言儒家關注人的社會性並企劃規範社會秩序;老莊側重於生命與心性的自然和諧。其實,儒家追求的社會性其理論依據仍然是自然性,幾千年,儒家怎麼也打不倒的原因,就在於它所求的本,也是自然樸素顛撲不破的。孔子在論語都是在說要孝敬尊長、對社會上的人施以愛心,以及求學的道理。

像論語中有提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都是在說要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寬恕別人,同時要利用多餘的心力去求學,如果能做到這樣,就算他從來沒上過學,孔子也會當他是個通達事理,而且有學問的人。孝在中國古代佔有很中要的地位,無論是平民布衣,抑或是王孫貴族幾千年來都恪守孝道。這形成了中國不同於他國的家庭文化,對社會的繁榮穩定有很大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論語心得體會 篇20

開篇的第一句: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他,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簡單的幾句話就說明我們現代生活中也是需要從論語中獲得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的。

于丹用她的語言爲我們介紹了孔子的思想,他的處世之道,他的教育理念,這些,在兩千年之後的今天也是值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讓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心路歷程,從他的言行中學到我們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理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心得體會 篇21

每一次讀《論語心讀》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柳局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能夠給我心靈的洗禮。讀這一篇感觸我的有很多。柳局說:《論語》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是中國教育的元典,是中國倫理的底色,不學習不僅做人做不好,不學習做教育也做不好,不學習做其他事業也很難做好!“人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1.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柳局說:依照孔子的主張很簡單,管理一個領域,管理一個地方做好三件事情就可以了,一是自己做出榜樣。二是下屬或百姓勤勞,三是認準的道路堅持不懈走下去,不能朝令夕改。比如校長管理一所學校嗎,首先是校長率先 ,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是的。上週的一天下午吃完飯的時候陳校打好飯從飯堂出來,發現一年級伏羲班孩子排隊沒有精氣神,陳校立馬放下手中的飯來整理隊伍,幾分鐘之內一支懶散的隊伍被陳校訓練出一支像解放軍的隊伍。特別是譚國俊兩個老師都說搞不定。上課不認真走路也走不好。在陳校面前也英姿颯爽。我們老師也一樣,我們讓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先做到了嗎?就拿進出教室的鞠躬禮來說吧。孩子們每次進教室都是恭恭敬敬的九十度鞠躬禮,而我經常會因爲事情多而忘記了鞠躬禮。慚愧的是:一個是自己沒有以身作則。二是不能堅持。孩子反應出來的問題就是老師的問題。如果孩子表現的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應該老師本身也是懶洋洋的。以後應該想辦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舉止才行。老師要爲人師表首先學會學習,學會琢磨,學會思考,學會總結…..要先把自己武裝起來,老師要給學習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2.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柳局說:孔子辦學不是培養農民,不是培養菜農而是培養精英,以精英傳承文化,傳播文化,改變社會,在孔子看來,學好禮儀,講求信義,天下歸心,大事可成。這與伏羲教育培養的方向非常吻合。可是我們很多還是更注重孩子的知識方面。不能像林老師那樣,把教育做到極致。林老師教的不單只是書本知識,更多的是:生活自理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還有擔當、膽識、細心、誠信、積極的領袖品質。

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這是在處事爲人方面。其實,在所有的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別。“和而不同“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柳局說教育的根本追求是尊重差異,然而教育部,教育廳,教育局這些管理者每天都在幹着“求同”的事,這樣的教育如何發現個性,如何張揚個性,如何培養大師?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我們撒下去,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着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長大,陪着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