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通用6篇)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1

在星期五聽完《感恩創造奇蹟》之後,我感受到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父母之愛,它是無私的、不求回報和付出。

曾記得屠洛列夫說過“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真摯的愛,正是這種愛維繫了世界、維繫着一個個和睦的家庭”!

父母總是先子女之優而優,後子女之樂而樂。但有些被寵溺的孩子卻爲這些視而不見,或者把這些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總是以自我爲中心,似乎整個地球是爲自己而轉。而對父母的愛,他們做了睜眼瞎子。

比如說,有些同學的父母對子女關愛多了,子女就是覺得父母嘮嘮叨叨,喋喋不休。對父母的肯定會厭煩,但是孝順的子女是應該顧及到父母的感受,無論父母多麼落後我們每個人在人生路上會遇到坎坷與不幸,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在奮鬥的路上放棄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承諾、忘記了真正的自己。感恩父母不能等、感恩家人不能等、感恩社會不能等,從這一刻起,讓我們感恩每一個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爲他們的幫助就成了今天的我們也讓我們用愛去感動每一個人,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行業比幫助別人成功更有價值!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2

從書中深深體會到人生在世,絕非易事!在茫茫的人生旅途,我們必須時時問問自己,叮囑自己,給自己亮起一盞心燈,磨礪自己,這樣才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人生需要謙卑。謙卑,一是有利於學習和長進。謙虛者,必然好學;卑微者,自然謀大,是低調做人的表現,具有心態上的優勢。二是有利於樹立良好的形象。不驕不傲形象會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愈受尊重能量愈大,給人生帶來順暢。

人生需要親善。親近和友善是人生的重要品格,對自己、對他人、對事業、對社會都很重要。事業成功需要親善。親近友善會有效地促進合作,合作共贏是通向成功的黃金法則。營造和諧社會需要親善,對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關心關愛,以及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和諧的大家庭,意義非常重大。

人生需要真誠。真誠是彼此信任的條件,是人際關係的基礎,對做人做事都是十分重要的。沒有真誠的品格,既做不好人,同樣也做不好事。沒有真誠就沒有實意,就不會用心,就不會專一,也不會有信任的環境。任何一個不信任的目光、不信任的的語言、不信任的舉動、不信任的冷漠,都是令人生畏的。辯證地推斷,因果關係就不會很好。如果做不到真誠,就是人生的一大不足,一大缺憾,會給人生帶來失意,甚至是帶來失敗。對人生的真誠就是對自己的真誠,對他人的真誠也是對自己的真誠。一片真誠是長壽之本,滿懷善良是快樂之源。

人生需要感恩。感恩是一種情懷,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做人的細節,是理智的人生觀。感恩所表現的是對美的欣賞與回報。切記,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我們懷着感恩的心以謙卑、親善、真誠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人和事。讓人生在世,絕非難事!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3

韓某劫感恩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表現,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患上更大的情感回報在自然界中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中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許多傳統美德,如“知恩不報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處世信條《史記》中寫的荊軻、曹沫等,其實都爲報恩而甘願獻身的豪傑,這是一種公認的社會美德現代社會,經濟發達了,物質文明瞭,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也多元化了,但不知感恩,這是一種潛在的危機新課程也要修業生在知識技術,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患上到同和諧的發展因此,因此我們舉行感恩教育讓自己感恩父母、感恩教員、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擁有。影視書刊、網絡虛擬世界的不健康因子這就是我們必需舉行不鬆懈的感恩教育的原因地點不要讓“哎呀,不養兒不知道報娘恩!”成爲遲來的感慨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道喚起人道的教育。我們要形成蓬勃向上的態度、意志和情感,存眷社會、存眷自然、愛護保重生命感恩教育也是社會、家庭、學校的系統工程感恩教育更是構建學校德育的重要元素,學校德育的基礎,因此,從教育的層面,必需切實地開展感恩教育學校可以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動通過班會課、主題班會課、閱讀課等途徑立志求學生傳道輸送爲什麼要感恩,如何感恩使學生知道報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知恩與圖報是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涵養使學生懂患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生活、對親人、師友、社會、祖國、人類、自然心存感激學會如何用正當的方式給予報答其次,創建感恩文化、激發感恩情感。

感恩就在我們的和諧生活之中,深化人們的感恩意識,強化感恩實踐,使成爲事實道德內化在學生獲患上感恩知識,體驗感恩情感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把感恩意識和情感貫徹到學生的行動中去,內化爲自己的自覺行爲,使感恩成爲一種習氣。在新課程違景下,將感恩實踐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聯繫在一路,納入課程管理,然後我們自覺報恩習氣的養成感恩實踐列入社區服務課程舉行管理,成立感恩檔案要修業生從最基本和最基礎的感恩報恩活動做起如給養育自己的父母,培養自己的教員寫感恩信,親手建造最簡單的賀卡等雙休、假節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報答恩人、親人、社會、家鄉的事情,並記錄下來,整理步入個人成長記錄袋,同時,我們對活動舉行小結與反思。感恩對於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感恩教育,使我們明白了愛從來就是雙向的,誰都沒有隻奉獻無回報的義務,也沒有隻索取而不支付的權力人人每一時每一刻都在享受着父母、他人、社會、祖國、大自然恩惠,要用感恩心來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爲善、與人爲樂、樂於助人的品德同時也使我們深知感恩不僅是物質上的,還包孕情感上的回報,並且情感的回報是雙向的真正的“知恩”是發自內心的,是流淌在人的血液中的,是一種自然和本性的流露只有專心去感受、品味生活中、學習中的美好,從中獲患上愉快的情緒體驗,才能患上到幸福感從而精神更自由,精神生活更拓展、豐盈。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4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當今社會,由於物慾膨脹、價值觀扭曲及虛擬世界的衝擊,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卻了感恩,以爲父母的養育和老師的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社會也因此變得不太和諧。

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中學部於20xx年11月25日舉辦了“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感恩教育主題活動,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在“知恩、感恩、報恩”的活動中養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

此次活動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全校師生也積極地參與。我們首先是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爲什麼要感恩。我們還精心策劃了由師生、家長共同參與互動的感恩活動:如感恩箴言和感恩作文版面展、優秀感恩箴言評選、歌曲《感恩的心》的歌唱與手語表演、系黃絲帶、給父母寫感恩信、“學會感恩與愛同行”簽名儀式等。活動中,同學們以真摯的感情和動人的語言表達了對父母、學校、老師的感懷之情。一段段發自肺腑的朗誦和演講,一句句源於心底的歌唱,感染了在場的領導、師生和家長,許多人都不由地發出了“情到深處淚自流”的感嘆。

我們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薰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釋放出了他們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經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學生們懂得了“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一個人對祖國、對社會、對父母、對親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感恩的主題是永恆的,新時代不僅需要技術人才,社會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生活的素質人才。

如今,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知、完善自我,已成爲我校構建和諧校園的一大重要舉措。感恩文化也將成爲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爲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5

近期,初三畢業班組織開展了“感恩母校”活動,這是學期初就策劃好的,一是讓學生懷念積聚發現母校的好,二是引導學生更加積極陽光、健康向上的度過最後的初中階段,以行動報恩。班裏的團支部根據級部的倡議具體負責了這項活動。

首先,同學們寫的感恩寄語一炮打響,我讀後也對弟子們的真摯情感所感動。如韓銘鈺寫的“你教會了我做人和知識,使我受益終生。你把你的所有都交給了我。我也應學會感恩,用我的能力,來回報我的母校。”王鵬寫的“時光飛逝,當要與母校說再見時。暮然回首,才發覺,自己的一切來源自母校。母校是決定我人生的重要引導者。”同學們紛紛抒發了對母校的感恩之情。

作爲班主任,如何利用好這一契機呢?班主任會上,劉軍主任談到,要引導學生把感恩化在行動上,我覺得很有道理。班會上,我表揚了同學們對母校的真情實感,同學們也覺得自己寫的感恩寄語能在學校展屏上播出非常自豪,我讓同學們討論,感恩不能光掛在嘴上,如何做纔是感恩?結合日常行爲習慣,同學們紛紛發言:感恩學校,表現在進入教學樓要安靜;進入教室要投入,放學站隊要有序;感恩老師,表現在碰到老師時要有禮貌,上課時聽講要專心;感恩同學,表現在寬容理解信任同學,互幫互助不干擾同學的學習……

望着窗外搖曳的柳姿,我的心頭盪漾起了春風……

  參加感恩活動心得體會6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佔大多數,他們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爲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爲父母親做些什麼,分擔些什麼,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脾氣,甚至以死相逼。面對這並不是“個別現象”的現實,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爲什麼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不懂事?面對一點點挫折,就那麼輕易那麼草率的結束自己如花的生命?這究竟是爲什麼?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現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幫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作爲家長,我們有必要提醒他們,引導他們,繼而喚起那已被一層層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本性與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是通過相應的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的人文關懷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以靈魂喚醒靈魂的人性教育,以德報德的品性教育。

1、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如講述感恩故事,蒐集感恩名言,收聽感恩新聞等到一系列活動,用身邊事去感動孩子,用身邊人去感染孩子,在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提高對感恩的認識,從而達到了提高感恩意識的目的。

2、情感。通過反思成長的歷程,寫感恩日記,反思回味有恩於己的人和事,激發孩子的報恩意識。

總之,我得到回報了,孩子自己的襪子能自己洗了,花錢也不大手大腳了,還學會幫大人做家務了。希望這項活動繼續下去,我也不會放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