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1.89W人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一部內容豐富蘊涵深刻的歷史小說,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一)《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五千年的古代中國,留下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這璀璨的文明之下,積澱了獨到且深厚的文化,其中中國古代文學在我國的文化中尤爲突出,而流芳百世的四大名著卻像星空中的北斗七星,閃耀在千千萬萬驚奇的人們眼前。

四部名著雖大,但與中國有史以來人們所創作下的作品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的,所謂四大名著,在我看來,僅僅是因爲它在歷史上曾被多人多個階層拜讀過而已。

在爲世人所津津樂道的四大名著之中,想必《三國演義》是最受平民歡迎,也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古典名著,時光走過數百年,自人們從枯燥無味的文言文中解放出來,人們所涉獵的書籍可謂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人說《西遊記》太過空虛,不實際,有人說《水滸傳》充滿了大男子主義,沒有文學韻味,有人說《紅樓夢》太過婆媽,一時衆說紛紜,褒貶不一。

只有《三國演義》爲萬千大衆所青睞,儘管依然有反對之聲,說它只不過是迥異於《三國志》的小小野史,可大多數人們仍然在讀它,品味着它,總之,穿越數千年,《三國演義》經受住了歷史的嚴峻考驗,成爲了中國文學史乃至外國文學史的寵兒。

從表面上理解,所謂三國演義,也就是三個國家,三個集團的人物的一出“演義”大戲,這與水水滸傳有相同之處,《三國演義》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像關羽這樣的豪邁英雄,一個又一個像曹操這般的奸詐梟雄,一個又一個的像諸葛亮一般的濟世奇才所組成的書,所謂聲勢浩大的赤壁之戰,脣槍舌劍的舌戰羣儒,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的配角,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其真正的誘人之處在於其中形形色色的各路英雄。

整本書讀完,彷彿與剛這千千萬萬的人物一一握手一般,我看見了張飛的勇猛,關羽的正義凜然,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老謀深算,然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只是這些,最令人瞠目結舌,最令人驚歎不已的要算是著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了。

或許在看過司馬懿,許庶,龐統的奇才大略之後,諸葛亮那爲世人所不及的用兵神計依然可以給我們以無限的新鮮感,可是這樣讀過《三國演義》之後未免令人產生了審“才”疲勞,讀多了反而會令人產生厭倦感,失去了一讀再讀的興趣,相反,諾我們從諸葛亮在劉備一手締造的集團之中的爲官之道之處細細品味,不禁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自劉備有幸結識了關羽,張飛,三人結義之後,在“復興漢室”的艱辛道路上倍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寄人籬下的他,雖然有英勇無比的關張兩兄弟的鼎力相助,可仍然感覺需要一名助手,可他一沒權,二沒錢,三沒勢,又怎麼會有人投靠呢?

可上帝給每一位渴求賢才的“軍閥”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將諸葛亮這位濟世奇才送給了這位窮困潦倒的“沒落皇叔”,雖然,劉備畢恭畢敬地從窮得響叮噹山溝裏請來了這位軍師,對其信任有嘉,可是在劉備這個用“血緣關係”堆積起來的大山之中,外人想要大展拳腳可謂是難中之難,像孫乾,魏延這樣的人才不是被冷落一旁就是被剷除。

心細的諸葛亮又怎麼不會想到這一點,不同於其他的賢才投奔明主那般着急,立馬就投奔他人帳下,臨走時還細細囑咐弟弟要盡心管理家務,好像到了將來要告老還鄉,對劉備手中那前途無量的“家業”沒有絲毫貪慾一般,也不同與其他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後好大喜功,還威脅主上的統治,最後被當作威脅被剷除。

諸葛亮不僅在劉備這個巨大的宗親集團中始終以一個助手的姿態做事,也不在劉備的眼皮底下拉幫結派,不管是有意無意,恐怕將來劉備在肅清內奸時絕對不會將麻煩降到諸葛亮的頭上,不象歷史上一些功高蓋主的人,忠心爲主子服務,最終卻落得被殺的下場,不然在劉備臨終託孤之時有怎麼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辛苦經營一世的蜀國交付於諸葛亮一個外人,而又不將其交給關羽張飛這兩個一同出生入死的骨肉兄弟或是他們的後代呢?

當然,幼主幼小無能,好吃喝玩樂這是劉備早已看在眼裏的事,他無法信任這樣一位昏庸的幼主纔將大壁江山交與諸葛亮也是原因之一,但諸葛亮勤勉一世爲劉備打下江山,以及他別具一格的爲官之道,讓劉備不忍心也不敢懷疑他的“諸葛先生”有任何不二企圖,在這佈滿了重重困難的爲官之道上,諸葛亮得以盡情釋放他的才華,而又進退自如,最終功成名就的真正原因正是在此。

不只是在古代,在與朋友之間,在班級之中,在複雜的“辦公室政治”之中,在處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上,諸葛亮的爲官之道也不失爲一個解決難題的良策,也許,最吸引各位“諸葛迷”的原因正是在於此吧?

  (二)《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由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後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爲依據,經過熔裁在元末明初創作的。

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雲變幻而又動盪不安地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鉤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勾結而又相互爭奪的關係,向讀者展現了一副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着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

在《三國演義》裏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爲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婚姻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爲鬥爭的工具。他們爲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爲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活劇。

這樣的心機,在如今又和償沒有。商家絞盡心機,賺消費者的錢;騙子費盡心思,騙取他人財物。人們可以看見:貪慾和權勢欲如何主宰了社會中兄弟、夫婦、朋友等關係。人們甚至爲了錢財,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偷取,殺害。所以奸詐狡猾的有心機的人,必將成爲權勢的佼佼者。但是,心機是需要無心機來襯托的。如果每個人都那麼奸詐狡猾,世界怎會太平呢?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啓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着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描述了三國時期的局面。自從董卓被殺後,整個朝廷就亂了套,大家都爭着當皇上,劉備、關羽、張飛爲了恢復漢室,請來了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幫助,他們一連攻下了荊州、南郡、襄陽等城池。孫權一心要得到荊州,就千方百計去搶,諸葛亮識破了一計又一計,使孫權賠了夫人和大將周瑜,又打了敗仗。可好景不長,不久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諸葛亮也死了。這時,地盤已被晉軍佔領。

我想:劉備的志向是遠大的,他的行動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標,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都要達到目的。我聯想到了中國的“體操王子”李寧,說起李寧人們總說他是個不平凡的人,但李寧自己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認定方向後決不動搖的普通人。

他相信,憑着頑強和汗水,心態和適應能力,無論做什麼都能取得成功!退役後,李寧轉向了新得事業:組建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有人問李寧:“經商和體育,哪個更輕鬆,更愉快?”李寧說:“要做好,哪個都不輕鬆,不過我總是很愉快。”不錯,無論在那裏,李寧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英勇善戰,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機智,我應該學習;劉備的定了目標不放棄,我更應該學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