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本節所講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41頁到43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內容屬於新授課,授課時數爲1課時。

2、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在第二冊的認識圖形中,雖然已經接觸到長方體和正方體,但那只是直觀現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和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有關的體積單位。

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通過學生聯繫實際的操作活動,學習一些測量計算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產和生活中實際測量和計算一些物體的`體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前面所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今後繼續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應當讓學生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來源,理解它的意義,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習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形成他們的空間觀念。

4、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的兩部分內容應當以第一部分爲重點,長方體的體積計算中、重點理解體積公式的意義,並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難點理解公式的意義。

二、教學方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讓學生觀察圖形填表,歸納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學習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可以把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直接遷移過來,讓學生獨立地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我只安排了復舊引新、創設情境、激情引趣、揭示課題、操作想象、推導、公式。依據規律、歸納公式、利用關係、類推公式、鞏固練習、運用公式、全課總結六環節。

(一)復舊引新、創設情境。

任何新知識都是在有知識係爲依託,因此在複習中我設計的習題爲本課做好鋪墊。

什麼是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那些?出示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教師出示體積單位的模型)完成此題,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空間觀念爲這節課做好鋪墊。

(二)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一節課教學效果如何?與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有關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聯繫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問題,如果計量池水的體積,還能切開數嗎?(切開數)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麼怎麼辦?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揭示課題,激勵學生上進好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探究新知。

(三)、探索活動、推導公式。

我首先組織學生進行活動,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觀察一組長方體發現。教師師用投影出示長方體

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體棱長1釐米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1、每排擺了幾個?每層擺了幾排?3、擺了幾層?4、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結果老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通過觀察表交流,討論學生不難發現其中的規律。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整理。

如長×寬×高=體積

2×3×2=12

4×1×3=12

6×1×2=12

2×2×3=12

從而,歸納出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

V=abh

進一步讓學生默記公式,指名說一說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

(四)、利用關係、類推公式

提問:4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何特點?這種長方體又叫什麼?它的體積怎麼計算?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字母a表示棱長,V=a×a×a、也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不要誤認爲a與3相乘。寫a3時3寫在a的右上角要寫小些、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

(五)、鞏固練習、運用公式

練習是數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爲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通過讓學生完成看圖求體積,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係,記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我對安排了四個判斷題,以加深學生對a的立方的理解和運用。

3,解決實際問題,我安排了兩道題目的是讓學生所學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六)、全課總結、

1、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2、教師總結

這樣設計的目的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化的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