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簡便計算》優秀說課稿範文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便計算》優秀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簡便計算》優秀說課稿範文

《簡便計算》優秀說課稿範文1

各位老師下午好:

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我將從課標要求、內容結構和編寫特點、編排體例、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教學建議、評價建議六個方面來解讀課標和教材

第一方面:課標要求

1、內容標準:數與代數的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新的課程標準強調通過實際情境使學生體驗、感受和理解數及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及其運算模型的建立過程,強調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數與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第二學段對本單元的目標要求是結合具體情境,要求學生:①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基礎上探索並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②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正確和適當的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③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真正體驗到“數學源自生活,生活折射數學”。

第二方面:內容結構和編寫特點

數學中,研究數的運算,在給出運算的定義之後,最主要的基礎工作就是研究該運算的性質。在運算的各種性質中,最基本的幾條性質,通常稱爲“運算定律”。本單元是在學生已有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對有關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加以概括和總結,並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由於學生在前面的數學學習中,已經接觸到了有關這五條運算定律的大量的例子,特別是對於加法、乘法的可交換性,可結合性,這些經驗構成了學習本單元知識的認知基礎。

本單元分爲三小節,內容結構:

所以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特點。

1、有關運算定律的知識相對集中,有利於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將有關運算定律的知識集中於一個單元,加以系統編排,便於學生感悟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區別,有利於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構建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2、從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運算定律,便於學生理解和應用。本單元教材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不再僅僅給出一些數值計算的實例,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規律,而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體會運算定律的現實背景。如加法運算定律,教材安排了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場景;乘法運算定律則安排了同學們植樹的問題情境。這樣便於學生依託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比較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運算定律。同時,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藉助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和認識運算定律。

3、重視簡便計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的第三小節,改變了以往簡便計算以介紹算法技巧爲主的傾向,着力引導學生將簡便計算應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注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這對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三方面:編排體例

本單元結合了數學自身的特點,強調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基本模式是:問題情境——探究新知——歸納總結——應用和拓展。

下面我以本單元第一小節“加法運算定律”爲例說說本單元的編排體例:主題圖旅行途中記錄行程的情景。考慮到學生對自行車上的記錄儀表比較陌生,所以畫了一個儀表表面的放大圖,並讓小精靈做提示性介紹。例1在主題圖的基礎上提出了要解決的問題。緊接着由觀察40+56=56+40這個等式說明了什麼,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活動中,主動去探索、總結規律,培養了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解答並交流;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換律。

第四方面:知識與技能的整合

(一)知識與技能橫向的整合

本單元教材首先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爲學生營造出愉悅的、輕鬆的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貼近學生生活,使數學材料充滿真實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如在學習加法交換律時由觀察40+56=56+40這個等式說明了什麼,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活動中,主動去探索、總結規律,培養了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在學生掌握了加法交換律知識基礎上遷移過渡到加法結合律,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知識基礎上遷移過渡到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對於簡便計算部分,怎樣計算更簡便不能一概而論,是要求學生看具體的數據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二)知識與技能的縱向整合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這一單元是數與代數部分的內容。對於數的運算在1——3年級主要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能口算簡單的百以內的加減法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能計算兩位數和三位數的加減法,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認識小括號,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在第二學段中要求學生能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並瞭解運算律,會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本單元所學習的五條運算定律,不僅適用於整數的加法和乘法,對以後的小數、分數以及百分數的加法和乘法也適用。隨着數的範圍的進一步擴展,在實數甚至複數的加法和乘法中,它們仍然成立。因此,這五條運算定律在數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譽爲“數學大廈的基石”。前面知識是基礎,後面是前面的延伸與拓展,內容循序漸進能力螺旋上升。

第五方面:教學建議

關於運算定律的理解以及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大部分學生一、兩節課就可以掌握,但是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教材卻在練習中出現了大量的變式練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提前瞭解教材的內容、結構,提前估計好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做好預設,及時的處理,因此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結合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及教學難點,在課堂教學中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習的遷移。

對於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本單元的教學應着重幫助學生把這些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幻燈片16)如(40+20)×25和47×23+23×53兩種直接應用運算定律的,102×45和38×99+38是兩種變形應用的例子,18×45-8×45和99×23是將乘法分配律擴展到減法中的變形,還有加減混合,和三個數的和或差的擴展,這麼多種類,我們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我們將它們分爲幾個梯度,規定每節課的主要任務,從而引導學生一步步的完成教學任務。

2、加強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本單元教材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關注數學的現實背景,從社會生活中來,到社會生活中去,體現了數學教學回歸社會、迴歸生活的願望。因此,領會教材的這一意圖,用好教材,藉助數學知識的現實原型,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運算定律,構建個性化的知識意義。進而,憑藉知識意義的理解,也有利於所學運算定律的運用。

3、注意體現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學課程改革精神,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運算定律的運用也爲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質疑。相應地,教師也應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啓發;當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

《簡便計算》優秀說課稿範文2

一、說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思想和方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師始終“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在課堂教學中引用了“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在本堂課中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模式。

二、說設計思路

1、說教材

數學不僅是人們生活和勞動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學習數學還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

連除的簡便計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條運算定律及減法的性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有關整數四則運算的一些簡便運算。教材主要着眼於通過不同解法的比較,使學生認識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

教材的編排意圖主要是通過典型的、緊密聯繫現實生活的例子,引導學生根據運算特點和數據特點,靈活選用合理、簡便的計算方法。

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將簡便運算的討論與實際問題的解決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問題的解決策略的多樣化與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融爲一體。這樣既能讓實際問題的生活背景成爲學生理解簡便計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經驗支撐,又能使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計算能力的培養相互促進,同步提高。

2、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理念及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並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計算簡便。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發現的方法,對連除簡便運算進行教與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質。

教學難點:選擇合理的算法。

三、說教學流程

本課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複習、探究、練習、課堂小結四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

組織學生複習相關簡便計算和整數加法、乘法、減法的運算定律和性質,其目的讓學生回憶定律、性質,感受運用它們進行簡便計算的所帶來得作用,感受簡算的樂趣。爲探究連除的簡便運算作知識與情感鋪墊。

(二):探究過程分以下幾個環節加以說明。

1、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一開始學生的狀態就爲本節課定下了基調。我結合實際談話:春天,萬物復甦,花紅柳綠;春天,也正是植樹的好季節。你們看:3月12日,植樹節到了,同學們開展了植樹活動。從而,將學生引入到現實生活中,既能激發學生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不由自主的進入探索之中,還能感受數學知識的作用,也能潛移默化的進行綠化教育。

2、探究解決問題。

爲了讓學生真正成爲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我組織了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活動,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問題。

這樣既能讓實際問題的生活背景成爲學生理解簡便計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經驗支撐,又能使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計算能力的培養相互促進,同步提高。

3、探究發現規律。

當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時,這已爲學習連除的簡便運算建立起知識的平臺。因此利用小精靈的問題,讓學生在對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較中通過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探究發現出連除的幾種算法,使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和計算方法與能力的培養相互融合,促進相互的理解,掌握。

4、探究規律的運用。

在這一環節中,爲了讓學生根據運算特點和數據特點,靈活選用合理、簡便的計算方法,從而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安排了三個小環節。

A運用的條件。

這部分提出思考兩個問題,即連除有幾種算法,分別是什麼?那麼,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乘積呢?運用除法的運算性質的條件是什麼?這樣,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理解連除的性質,爲運用作準備。

B初步運用。

這環節中安排了填運算符號和判斷兩各類型的練習,這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問題給出的,其作用一進一步理解掌握;二預防後面分組探究中一些不必要的失誤,三給學生搭個橋,建立起運用的模式。

C、深入探究運用: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邏輯—是從主體的活動中抽象出來的,活動是兒童發現的主要途徑和載體。因此,本課這時將採用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利用已有的經驗,自己去發現探索,從而形成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計算簡便的能力。

首先,請學生自主選擇題組,分組探究,組內交流;然後派代表全班交流;最後共同小結,形成統一認識:計算連除時,可以根據四則運算順序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有時根據數字的特徵有時改寫成“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乘積”比較簡便。計算“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乘積“時,可以根據四則運算順序,先算小括號裏面的,有時根據數字的特徵改寫成“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比較簡便。

(三)、多種練習、鞏固提高

新課程指出“練習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由於學生注意力、興趣無法維持很長時間。因此,我在練習的設計形式上採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等等情景。這樣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練習的積極性。在內容的設計上也安排了一定的梯度,有利於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以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四)、交流評價,課堂小結。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性學習,獲得的新知識、新經驗,無論是認知還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再通過交流評價活動中的感受和體會、意見和看法,使各自明確努力方向。

最後,我設計了你在本節課有什麼收穫和感受,把你的收穫和感受和同桌說一說。通過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起到梳理概括,提煉昇華的作用,以促進他們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四、說課堂學習評價

開放式教學必然輔之以開放式評價、個性激勵的學習評價方法。時間上,使用全程評價,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把握學生的閃光之處,給予適時評價;內容上,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形式上,還放手讓學生互評,引起共鳴爭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