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解說詞

中國茶藝表演開場白解說詞大綱

本文已影響 2.64W人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解說詞的情境愈發增多,解說詞可以幫助觀衆在觀看實物和形象的過程中加深感受,發揮視覺作用的同時發揮聽覺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解說詞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國茶藝表演開場白解說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茶藝表演開場白解說詞

  中國茶藝表演開場白解說詞篇1

各位來賓:

歡迎來到 ——品茶賞藝。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性純潔,客來敬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天由我給大家表演中國茶藝,也就是陸羽茶道。歡迎各位的到來。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的泡茶經驗說:“活水還須活水烹”,即用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在這裏我們用電熱水壺代替,它在茶藝當中稱之爲“隨手泡”。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向同伴們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在這裏我們藉助這道程序向大家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大家請看,這是聞香杯,是用來嗅聞茶葉的香氣,品茗杯,是用來品茶湯的,公道杯,是用來均勻茶湯香氣與濃度的,宜興紫砂壺,雅稱孟臣壺。茶藝組。

葉嘉酬賓,讓客人鑑賞一下茶葉的外形,這是您們點的“鐵觀音”。鐵觀音茶條索卷,由重實呈蜻蜓頭狀,葉鮮濃,因此也稱之爲“青茶”。

  第三道:大彬沐淋。

泡飲烏龍茶對壺的溫度要求特別的講究,這樣做是保持壺內外的溫度平衡一致。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溫壺洗杯。

現在,可以放茶葉了,“烏龍入宮”,烏龍茶是放茶量最多的一種,每次投入量是壺容積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冼仙顏

以上整個過程叫做“溫壺冼杯,接風洗塵”。

  第六道:玉液彩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第八道: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鯉魚越過龍門,去尋找美好的未來,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願在座的各位夫妻和合,家庭幸福。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烏龍茶的茶湯是金黃明亮色,喜聞高香是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聞一溫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高香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用食指、拇指分別握住杯環,中指托住杯底,稱之爲“三龍護鼎”的指法來品茶,第一次品茶,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應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爲客人斟倒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去細細地對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鑑對茶葉的美稱,“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聞香講究“三吃”,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象抽香菸一樣,從鼻腔呼出,連續三次,這樣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是品第三道茶,通過品飲了頭兩道茶,茶的生澀感已消失,從第三道開始回甘,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比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嚥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游龍戲水”行話稱爲“看葉底”,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玩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爲國飲,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爲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束時,請賓主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並把杯底朝天放回茶船。大家以相互祝福來結束這次茶會。

  中國茶藝表演開場白解說詞篇2

第一道:點香 焚香除妄念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安靜、祥和、溫馨的氣氛。

第二道:洗杯 冰心去凡塵

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乾淨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第三道:涼湯 玉壺養太和

綠茶屬於芽茶類,因爲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攝氏度的開水。“玉壺養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中養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投茶 清宮迎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潤茶 甘露潤蓮心

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爲“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在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第六道:沖水 鳳凰三點頭

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

第七道:泡茶 碧玉沉清江

衝入熱水後,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後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爲“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 觀音捧玉瓶

佛教傳說中觀音菩薩場捧着一個白玉淨瓶,淨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爲“觀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們一生平安。

第九道:賞茶 春波展旗槍

這道程序是綠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盪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爲旗槍,一芽兩葉的稱爲“雀舌”。在品綠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淨的茶水中,千姿百態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第十道:聞茶 慧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後,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品茶 淡中品致味

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豔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但是隻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綠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第十二道:謝茶 自斟樂無窮

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二曰:對品得趣。兩個知心朋友相對品茗,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衆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師”衆人相聚品茶,互相溝通,相互啓迪,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道德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

  中國茶藝表演開場白解說詞篇3

綠茶是我國曆史最悠久、品種最多、產量最高、消費面最廣的茶類。這套茶藝師的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共有十一道程序:

1、冰心去凡塵

茶是至清至潔,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潔。用開水再燙洗一遍茶杯,做到冰清玉結,一塵不染。

2、玉壺養太和

綠茶屬芽茶類,茶芽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則會破壞茶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所以將水溫降至80攝氏度左右再進行沖泡,用這樣的水泡出的茶纔會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泡出的茶色、香、味具佳、

3、清宮迎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他把優質的茶比喻成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清宮迎佳人”即用茶匙將茶葉傾置入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4、甘露潤蓮心

好的綠茶外觀嫩如蓮心,清代乾隆皇帝曾把茶葉稱爲“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即是在開泡前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5、鳳凰三點頭

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的三起三落,猶如鳳凰向各位嘉賓點頭致意。

6、碧玉沉清江

衝入熱水後,綠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後慢慢沉入杯底,將這一景象稱之爲“碧玉沉清江”。

7、觀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傳說觀世音菩薩常捧着一個白玉淨瓶,淨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現將泡好的茶敬奉給各位,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8、春波展旗槍

杯中的熱水如春波盪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千姿百態的茶芽在杯中隨波晃動,栩栩如生宛如春蘭初綻,又似有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9、慧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了“春波展旗槍”之後,再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和烏龍茶有所不同,綠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所以必須要用心靈去感悟,才能聞到綠茶那種春天的氣息,以及清純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10、淡中品至味

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不像紅茶那樣濃豔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茶韻醉人。只要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這淡淡的綠茶湯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11、自斟樂無窮

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着青山綠水或置身於一個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爲一樂;二曰“對品得趣”,即兩個知心的朋友相對品茗,無需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傾訴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衆品得慧”衆人相聚品茗,相互溝通,相互啓迪,可以學到書本中所學不到的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在品了頭道茶之後,各位嘉賓可親自實踐。從茶事活動中感受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無窮樂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