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3.08W人 

爲確保活動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活動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通用10篇)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糉子,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磁帶《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邀請會包糉子的家長志願者;

包糉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糉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今天是什麼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爲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糉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糉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裏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包糉子。

“小朋友們包過糉子嗎包糉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糉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糉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包糉子,引導幼兒爲家長志願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包糉子的順序是什麼包糉子時需要注意什麼你看了包糉子的過程後有什麼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願者共同分享糉子。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2

一、背景材料: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製作長命縷和紙糉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糉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糉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活動三糉子香袋

活動四長命縷

活動五做龍舟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前:

1、活動前教師邀請家長準時參加幼兒園節慶親子活動。

組織建議:一定要強調並提醒幼兒家長具體時間。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於端午節的音樂,營造節日氣氛。

3、園所計劃:

(1)購買艾草進行環境裝飾。

(2)幼兒早點或午點爲小糉子。

二、活動開始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麼節日,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並初步感受節日氣氛。

2、端午節快樂

活動名稱: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

活動說明: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

(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於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於端午節的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

遊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划龍舟遊戲玩法:

(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遊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爲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並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遊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後面的"隊員"拉着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調着向前"划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作,並感受"划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

(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並張貼出規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佈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爲遊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遊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遊戲規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爲單位找空地先嚐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三、活動結束

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端午節我們都有三天的假期,家長們可以趁着這三天的假期跟孩子們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教導孩子一些關於端午節的民俗習慣。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4

設計意圖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但在孩子們對於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糉子”是可以吃的上面,而對“端午節”這個節日的名稱、來歷和相關的風俗都不瞭解,因此,要幫助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準備結合3―4歲孩子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品嚐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體驗中瞭解端午習俗,同時滲透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端節的文化氣氛,萌發愛國主義情感。

2.知道吃糉子、划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端午節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教師準備: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以及相關的民風民俗。

幼兒準備:吃過各種口味的糉子,見過不同形狀的糉子。

2.物質準備:糉子實物,《賽龍舟》視頻。

3.環境準備:在娃娃家和手工區投放收集到的艾葉及糉子、香包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糉子,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1.教師出示糉子引導幼兒回憶與糉子相關的已有經驗。

2.瞭解端午節的節日名稱。

二.聽故事《屈原的傳說》,瞭解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1.播放《賽龍舟》視頻,瞭解龍舟與一般船樣式和划船方式的不同。

2.再次播放《賽龍舟》視頻,請幼兒模仿划船的動作,感受氛圍。

3.老師講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個楚國人講屈原,他呀很能幹,也很熱愛自己的國家,幫助楚王治理國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壞人不喜歡他,總是到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讓屈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不准他回來,但屈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國家,每天睡不好覺,當屈原聽到楚國與秦國打仗後沒有了,便非常傷心,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汨羅江邊,跳了下去。人們聽說了後就划着船去救他,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糉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要傷害屈原,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划船救屈原的活動變成了賽龍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葉包糉子。

三.嘗一嘗:糉子真好吃

1.引導幼兒觀察糉子的形狀。

2.引導幼兒說說糉子的味道。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弘揚民族精神,繼承中華傳統,使家長、孩子能在包糉子中感受節日的快樂,體味美好生活。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2.感受和家長一起包糉子濃濃的節日親情氛圍。

3.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節日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繩子、剪刀、糯米、糉葉等一些材料(家長自備)。

2.班一張桌子。

活動要求:

每班出兩組家庭(一家長一幼兒),每組家庭自備材料(糯米2斤、糉葉若干),以包的糉子質量好、速度快、形狀美觀評選出“最佳質量獎”“最佳速度獎”、“最佳形狀獎”、“最佳合作獎”。

活動場地:

二、活動名稱:根根絲線連――親子手工編織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2.增進家長與幼兒之間情感交流,體驗合作的快樂。

3.鍛鍊幼兒手指靈活力和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絲線、剪刀、煮熟的鴨蛋等。

2.每班一張桌子。

活動要求:

每班出兩組家庭(一家長一幼兒),每組家庭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家長和共同編織鴨蛋網。按時間的先後、鴨蛋網的質量、色彩的搭配評出“最佳質量獎”“最佳速度獎”、“最美色彩獎”、“最佳合作獎”。

活動場地:

三、活動名稱:歡天喜地――親子“龍舟賽”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和家長之間相互合作的協調性。

2.在親子親密接觸中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3.在活動中讓幼兒養成初步的競賽意識

活動準備:

龍舟(教師自制)4條,畫好起點線、終點線,障礙物4個。

活動玩法:

每班出三組家庭(兩家長一幼兒),以班級爲單位,四組一起進行比賽。每組由三個家庭(9人)組成一組,划着“龍舟”前行。

比賽開始,幼兒和家長們同心協力前進,遊戲過程中,隊伍自始至終不能斷隊,以划龍舟的速度、組內人員的合作評選出最佳速度獎”、“最佳合作獎”。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主題

糉葉飄香,自包米糉,共度端午,互贈祝福

二、活動目的

1、我園通過家長、孩子、老師親自動手包糉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瞭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如包糉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鬆的方式進一步鍛鍊孩子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2、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家長、孩子、老師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繫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在園的傳統節日。

三、活動時間

界集中心幼兒園丁崗園6月8日上午9:30-10:30

界集中心幼兒園6月8日上午9:30-10:30

四、活動地點

各班級

五、活動準備

(1)園方提供花生米、葡萄乾、紅豆、紅棗、蜜棗、鹹菜、白糖、蒸米粉、食用鹼、醬油、糉葉、糯米;肉;水果;

②教師準備線和剪刀以及提供桶和盆(自帶)

③參與活動的家長自備糉葉(清洗乾淨),不低於10片糉葉(多多益善)。來園之前請家長把糉子葉放水裏煮,水開10分鐘後即可取出冷水洗淨剪兩端多餘後濾幹帶到園內。

六、9:30開始製作

七、製作結束(家長離園)

1、由各班老師將大家包好的糉子集中放置,然後將剩餘材料整理,對於盛裝不用的盛裝容器洗淨返還給食堂工作人員。家長

八、煮糉子、分發

1、在食堂午飯後空餘時間,負責人到聯繫好的地點烹煮糉子。完成後分發給各班老師和孩子,送去節日問候。

九、報名方式

參與家長與孩子所在班級班主任老師聯繫,每班限10名家長參與(按照報名先後順序),2020年6月7日下午16:00報名截止。

我園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羣衆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民衆,尤其是讓孩子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全面動員家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孩子們的活動中來。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的特徵。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麼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麼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裏,像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並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隻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裏嗎?引導幼兒瞭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瞭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爲什麼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麼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划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划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着鼓聲有節奏地前後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遊戲感受划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划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遊戲,我做鼓手爲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着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後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動了。

2、幼兒以小組爲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師的節奏嘗試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纔我們在划龍舟的遊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在玩這個遊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划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划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划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麼出色。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8

一、活動時間:

20xx年6月21日下午3:00——4:00

二、活動地點:

各班課室

三、活動主持:

各班班主任

四、活動參與人:

本班老師和幼兒

五、活動目的:

1、瞭解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基本的習俗。

2、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六、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最

讓人記住和接受的是:源於紀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七、活動準備:

1、有關端午節的PPT和賽龍舟的視頻以及音樂。

2、各班請提前通知家長爲幼兒準備好一個糉子和一個水果,並於活動當天帶回幼兒園,幼兒將進行端午節食物分享活動。

3、各班自行進行拍照活動。

八、活動內容: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主要的慶祝活動。

(1)分享有關端午節的PPT,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看賽龍舟、欣賞賽龍舟時的音樂,感受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氣氛。

(3)將大家帶來的糉子及各種水果一起分享。(重點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下糉子的不同形狀及包法和不同的口味。

九、注意事項:

1、各班請提前向家長說明活動,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穿好相應的校服。

2、注意不要給幼兒吃太多糉子,難消化,也請和家長說明。

3、各班自行拍照並準時上傳到本班博客,並於下午五點之前上傳兩張精華照片至黃友文件夾,並以班級命名。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9

一、活動主題:

讓學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裏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瞭解這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目的:

1、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

2、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3、通過對家人、鄰居、同學等的交流,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立於主動學習的能動性。

4、通過親手嘗試包糉子,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5、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團結互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時間:

5月26日——6月6日

四、活動對象:

五年級全體學生

五、活動內容:

1、舉辦一次端午節知識競賽

五年級每班選五名同學參加,6月5日中午12點集中五(5)班教室。

2、組織一次屈原故事巡講活動

五年級每班選三名同學準備好一個有關屈原的故事講給一、二年級的同學聽,講故事時間爲5月29日晨會課時間。(請一、二年級班主任拍好照片。)

五(1)對應一(1)一(2)一(3)

五(2)對應一(4)一(5)一(6)

五(3)對應二(1)二(2)二(3)

五(4)對應二(4)二(5)二(6)

3、學包一個屈原愛國糉子

五年級班主任發動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學包糉子,拍好照片。

4、出一張關於端午節的小報

五年級每班出三張小報。

5、寫一副屈原愛國書法作品

五年級每班交兩幅作品,硬筆、軟筆都可以。

6、製作“端午時節話屈原”的晨會PPT,並利用晨會課進行宣講

五年級每班製作一個PPT。

備註:所有材料於6月6日前交給錢亞琴老師(郵箱:394347643@qq、com)

端午節親子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瞭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賽龍舟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編蛋網、纏五色線、做綠豆糕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4、體驗並學習幾個簡單的傳統禮儀基本動作:揖禮(問候)、附手禮(站)、叩首禮(坐)、執手禮、鞠躬禮。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PPT;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包糉子的材料:糯米、葦葉、線繩;編蛋網、纏五色線的材料:繩線、五彩線;做綠豆糕的材料:麪粉、餡料。

3、漢服幾套。

4、聯繫幾位熱心的家長代表,幫忙完成製作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糉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隨着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爲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和我們一起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鼓掌歡迎!

二、家長代表結合PPT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三、學習幾個傳統禮儀基本動作:揖禮(問候)、附手禮(站)、叩首禮(坐)、執手禮、鞠躬禮。請個別小朋友穿上漢服進行表演展示。

四、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誦端午節的兒歌。

大四班: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大班孩子穿上漢服表演)

小一班:五月五,是端五。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端午文化我知道”親子活動,請幾組家庭代表分小組分別展示端午風俗表演。

第一組:包糉子。

第二組:做香囊。

第三組:編蛋網。

第四組:結五絲。

第五組:做綠豆糕。

六、活動結束,向參與的家長代表表示感謝,並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