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

本文已影響 3.12W人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

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1

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爲常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于丹說:“讀書就是滋養自己。”溫總理也說過:“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溫暖。”這些智者箴言都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有句格言還說“一本好書勝過任何珍寶,一本壞書壞過許多強盜。”因此引導學生選擇高質量的讀物,避免精神垃圾對兒童心靈污染非常重要。現在圖書市場良莠不齊,有些課外讀物質量低下,沒有品位,內容低俗、荒誕,有害學生身心健康;有些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沒有閱讀的習慣,也讓人深深地憂慮。爲此,學校繼續開展讀書活動。現將本學年度讀書活動安排如下,望各班、各研修組積極行動,確保實效。

一、閱讀基本要求

1、要達到閱讀量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新增了背誦優秀詩文的篇數和課外閱讀的數量標準,具體爲1—2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即《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階段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總共160篇(段),最低閱讀量爲145萬字。這個閱讀量是所有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通過努力都必須完成的課外閱讀量,是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課外閱讀量的下限。請語文研修組長按照課標要求分段落實閱讀任務,再由各班語文教師推薦學生閱讀並加強檢查。

2、要選擇有價值的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如:

①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外現當代童話等;

②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今寓言等;

③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

④詩歌散文作品,如魯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⑤長篇文學名著,如吳承恩《西遊記》、施耐庵《水滸》、老舍《駱駝祥子》、笛福《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羅曼·羅蘭《名人傳)、高爾基《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⑥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近年來發表的各類中外優秀作品中選擇推薦。

3、要教給方法,指導閱讀。

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而且還要會讀。作爲讀書的指導者,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以課堂教學帶動課外閱讀,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開展對比型課外閱讀,學完課內文章,再引導學生閱讀同一標題或同類事物的課外讀物;進行擴展型課外閱讀,配合閱讀教學積極向學生推薦介紹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進一步充實閱讀課的內容,爲學生架起從課內向課外閱讀的橋樑;還可以根據作者閱讀其系列作品,或圍繞一個大的主題,進行綜合性的課外閱讀。

4、要保證課外閱讀的時間,提高課外閱讀的數量。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結果。閱讀只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時,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才能真正從閱讀中汲取各方面的營養,才能增長理智,豐盈內心。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終身讀書能力出發,從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出發,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量要控制,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課外閱讀時間。

二、讀書活動成果展示

在廣泛開展讀書活動的同時,各班、各語文研修組要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生閱讀的成果。各班要利用晨讀、班會時間展示學生讀書的成果,各語文研修組要組織全員參與的.讀書活動成果展,並推選兩至三個優秀的讀書成果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成果展。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參考重慶電視臺“唱讀講傳”(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節目形式。

本學期,學校將在xx前夕,組織一次大型的讀書活動成果展。二至六年級每個年級要有一至二項成果參展。參展的節目要能代表班級乃至年級的讀書活動成果,參與面要廣,形式要新穎,內容要豐富。學校也將把讀書活動落實的情況納入語文研修組考覈和文明班級評選。少先大隊部要利用紅領巾廣播展示優秀的讀書活動成果。

三、評選“最愛讀書的學生”

學校將繼續開展“最愛讀書的學生”評選活動。各班要借讀書活動之機,鼓勵學生閱讀,通過講故事比賽、讀書交流會、寫讀後感等多種方式展示學生閱讀的成果,認真開展“最愛讀書的學生”的評選,學校將在學期結束時表彰一批“最愛讀書的學生”。

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2

一、活動宗旨

以青少年讀書網爲平臺,利用暑期,向中小學生推薦優秀書籍,開展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迎世博爲主題的導讀、經典誦讀、徵文大賽等讀書推廣活動,引領中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積極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二、參加對象

本市中小學校學生(含中職學校和農民工子女學校學生等)。

三、活動組織

各區縣假期工作辦公室要動員學校、街道社區做好組織發動工作,中小學校可以班級爲單位組織讀書小組,街道社區可以居民小區或樓組爲單位組織讀書活動,中小學生也可自行組織讀書小隊或以個人名義參加活動。除去年已組建的讀書小組外,今年由學校、街道社區組織的讀書小組及聯繫人、聯繫方式請於7月10日前告知活動組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團委地址:紹興路5號,郵編:xx20,或登入青少年讀書網進行申報。聯繫人:

四、活動時間與內容安排

1.網上薦書(6月10日—6月20日)

在新聞出版總署“xx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的基礎上,經活動組委會精心審覈後於6月20日在青少年讀書網上設立優秀青少年書目推薦榜,向社會公佈百餘種青少年優秀讀物。

2.選書(6月20日—7月10日)

針對青少年讀書網發佈的百餘種青少年優秀讀物,由中小學生、教師、家長等通過登錄青少年讀書網進行投票,並結合專家意見,由活動組委會從百餘種優秀讀物中選出“30本中小學生最喜愛的書籍”。

3.贈書(7月10日—7月20日)

“30本中小學生最喜愛的書籍”確定後,活動組委會向各區縣暑期活動辦公室免費贈送部分書籍,由區縣暑期辦轉贈給組織工作出色的學校、街道或學生讀書小組。通過互聯網以在線閱讀的'方式在青少年讀書網上刊載部分圖書精彩內容。

4.讀書(7月1日—8月31日)

本市中小學校和街道鄉鎮組織學生圍繞“30本中小學生最喜愛的書籍”,從中選出1-2本精讀。

5.導讀

(1)現場導讀(7月—9月)。市新聞出版局、市青少年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在xx上海書展期間邀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做主題講座、舉辦閱讀情景劇展演、經典誦讀等導讀活動。

(2)網上導讀(7月25—8月25日)。市新聞出版局、市青少年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市少兒圖書館、中福會邀請邀請資深編輯、兒童文學作家、特級教師、有關教育專家或學者在青少年讀書網上發佈書籍點評、視頻講座等,開展網上導讀。

6.評書(7月20日—9月20日)

參與本次活動的學生選擇相關書目作評析、心得,書評字數在500—1000字左右。

(1)書面提交。9月1日至10日,以學校、讀書小組等爲單位進行徵稿並於9月20日前將稿件送交組委會。

(2)網絡提交。8月15日至9月10日,組委會將在青少年讀書網上開闢“綠色悅讀”活動頻道,在線進行讀書心得交流。

五、活動總結和頒獎(10月中旬)

設優秀書評獎30篇、優秀組織獎10名及若干名入圍獎,屆時將組織有關專家、評委對提交的書評分小學、初中和高中組進行評比。根據專家評分評選出30篇優秀書評。對參加本次活動投稿數量較多,獲獎書評較多的前10名學校或街道的組織者授予優秀組織獎。

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爲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文化素養,經研究決定,從本學期開始在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讀書,是孩子們淨化靈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古今外的許多著名作家、科學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與他們的讀書分不開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課外閱讀就是最經常的、直接的語文實踐,是學生形成良好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程改革致力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需要。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指出:要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分解到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於150萬字。其次課標還要求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總計160篇(段)。並在後面附上了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70首。我們制定這一方案就是要使學生的閱讀、背誦量達到這一要求的底線。

另外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每一個學生都熱愛讀書,學會讀書並在讀書的`活動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的開展,在班級甚至是學校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2、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通過讀書活動,使學生學會讀書、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的知識更新,活躍學生的思維。

4、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使學生的讀書落到實處,使閱讀成爲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

5、能熟練背誦新課標要求背誦的70首古詩。

三、活動實施

(一)課外閱讀的計劃制定。

各班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制定符合本班學生實際的班級讀書計劃,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低年級的閱讀量爲5萬字,分解到各個學期每學期應達到1250字;年級不少於40萬字,分解到每個學期應達到10萬字,也就是相當於兩本語文書的字數。高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相當於高年級的語文課本5本書左右。

各班級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個讀書計劃,班主任要認真督促檢查,確保計劃得到落實。

(二)課外閱讀的氛圍創設。

(1)各班充分利用好班級的黑板報、牆壁、廣播站等,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

(2)徵集讀書名言,可以把從各方面徵集來的名言抄在黑板報上,或是做成書籤與同學交換。

(3)在黑板報的一角開闢讀書方法介紹,向學生介紹科學的讀書方法。(《小學生閱讀報》等報刊雜誌上都有介紹。)各班黑板報每學期至少出一期以課外閱讀爲主題的專刊。

(4)在班級裏開展好書推薦的活動,可以利用閱讀課讓學生進行交流,也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在班級裏進行交流,還可以發揮板報、牆報的作用。

(5)各班級要建立班級圖書角,每個學生至少有兩本圖書,定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

(6)各班級要定期召開形式多樣的以讀書爲內容的班隊活動,以不斷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

(三)課外閱讀的指導。

1、教師的指導,主要是引起興趣,提示方法。故事性強的作品,可以介紹一個有趣的開頭;語言優美的作品,可以朗誦一段;知識豐富的作品,可以擇要講一些學生前所未聞的知識。閱讀的方法指導也是多樣化,可以指導理清情節,評論人物;可以提幾個思考題,要求讀後回答;可以指導欣賞語言、寫法;可以指導做活頁卡,寫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可以看錄像,欣賞音像資料提供的內容,指導寫觀後感等等。對課外閱讀指導,教師同樣是精心備課。

(1)讀物推薦課。主要是向學生介紹課外讀物,供學生選擇。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的推薦和內容的介紹;可以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

(2)讀書方法指導課。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講授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四種常用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聯想、想象能力等;教給學生運用“意羣注視法”,提高閱讀速度;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

(3)讀後敘述課。組織學生複述自己讀過的書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內容,以加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敘述前提出要求,敘述後做好評定。

(4)交流評論課。這是教師指導課外閱讀的重要環節,也是兵教兵、兵學兵的重要環節。可組織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的收穫或體會;也可組織學生對所讀書刊的內容進行專題評論或綜合評論。

(5)讀書筆記輔導課。主要向學生介紹摘抄型、提綱型、感想型、評價型等四種讀書筆記的寫法。

2、認真組織好晚自習閱讀課。

要充分發揮晚自習閱讀課的作用,學生的大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應在平時,學校安排的這節閱讀課主要可以做如下幾件事:

(1)讓學生進行讀書交流,讓每個學生上臺說說自己最近讀過的書,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儘量安排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一節課如果說不完,下次的閱讀接着進行。

(2)班主任也可以利用這節課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可以給學生閱讀優秀讀物精彩的片斷(當然也可以讓學生來讀),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這節課還可以用來檢查學生背誦“每週一詩”的情況。看看學生是否掌握了本週所背誦的古詩。

青少年讀書活動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爲了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樹立學校“以人爲本”的辦學宗旨,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學校決定開展以班級爲主的讀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課外書爲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知識的大門,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真正使他們體驗到:好書伴我快樂成長!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爲好朋友,讓他們的童年時時與好書相伴。

2、通過閱讀,使學生增長知識,拓展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3、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愛書、愛讀書的習慣,陶冶情操,獲得愉悅,感受成長。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口號:

“好書伴我快樂成長!”

四、準備階段

1、對學生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使學生認識到開展讀書活動的意義,明確讀書活動的目標、任務。

2、調查學生擁有圖書和閱讀的情況,建立班級圖書角,推選好班級圖書管理員,在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

3、學生自己從家裏帶書,並對學生進行指導,帶哪些方面的書,如童話、故事書、科幻等等。

五、活動階段: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

1、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關於開展“好書伴我快樂成長”讀書活動》的.計劃,使學生明確活動的意義和任務。

2、讓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使他們充分合理地利用課餘時間來讀書。如:安排中午的時間,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後的時間,週六、週日的休息時間。每天讀書不得少於半小時。

3、做好家長的宣傳工作。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引導孩子按本身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讀物,慢慢引導孩子擴大閱讀範圍。

(二)實施行動。

1、讓學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閒散時間進行閱讀,保證學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平時,允許學生來校帶課外書)。讓學生每天晚上在家裏安排二十分鐘閱讀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更要做到讀書、休息兩不誤,使讀書成爲一種習慣,一種樂趣。

2、開展交流活動,如讀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利用預備鈴後的兩分鐘時間,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分享。還可以把自己認爲好看的書介紹給大家。開展好書大家看活動,建立班級圖書箱,學生之間和班級間學生互相交換看書等。

3、.老師做好導讀工作,引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初步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簡單讀書方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在“採蜜本“中,鼓勵學生多寫讀後感日記。

4、利用手抄報、古詩天天誦活動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5、開展家庭讀書樂活動。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引導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或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議一本書,進而擴大閱讀範圍。再由家長每週將課外閱讀情況做簡單簽署。

六、具體活動安排:

1、宣傳發動,學習學校有關讀書活動的計劃。

2、制定學生個人讀書計劃。

3、幫助佈置讀書任務。

4、建立班級圖書角活動。

5 、在班隊課上舉行講成語故事、古詩背誦比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隨着讀書活動的不斷深入,我們達二小小學的學生精神面貌將煥然一新,同學們將在讀書中求得知識,在讀書中明瞭事理,在讀書中學會做人。總之,通過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使讀書成爲一種樂趣,一種風氣,一種氛圍。讓好書伴隨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