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

本文已影響 3.82W人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1

(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啓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四)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討論等形式,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豐富相關經驗。

2、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

3、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進行過端午節的調查。

【活動建議】

1、活動前,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製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

2、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資料,互相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教師與幼兒共同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展示。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瞭解端午節獨特的風俗習慣及其意義。

2、與家人一起製作香袋、觀看糉子的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

1、製作糉子和香袋的各種材料。

2、PPT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引入話題:

1、五月五日是什麼節?五月五日已經過去了,爲什麼我們還要過端午節?農曆是什麼意思?

2、屈原是誰?屈原和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3、觀看PPT,瞭解糉子、艾草、龍舟等。

(二)和家長一起動手製作香袋、紙製三角綜。

(三)觀看部分家長表演包糉子,並與家人一起品嚐糉子。

活動反思:

在這次端午節活動中,孩子們對把糉子拋到河裏,紀念屈原,賽龍舟等都很好奇。

活動剛開始,幼兒和家長都迫不及待的開始裝香料,做香囊,每一個香囊都傾注了孩子家長的無窮用心。在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幾位家長制作糉子後,孩子們在剝糉子的時候發現:各種糉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線扎捆起來的'、有的則不是用線,是直接用糉葉穿過去的。但是孩子們都想知道這糉葉軟軟的怎麼可以穿進去的?是怎麼穿的?當糉子被切成一塊一塊開始品嚐時,他們品嚐各種各樣的糉子。孩子們都很開心,對端午節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

在此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更從活動中瞭解了這個活動的由來,以及我們民間對於活動的重視,更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通過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瞭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製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糉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製作的各種材料:

糉子——糉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乾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爲什麼要掛菖蒲呢?(因爲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鍾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糉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糉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幼兒端午創意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