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14篇

本文已影響 2.51W人 

導語:國家寶藏是一類的文博探索類的題材,主旨主要是讓文物活起來,走進去,傳下去。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看國家寶藏觀後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14篇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1

漫漫歷史長河,悠悠中華文化。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

我們作爲炎黃子孫,應該爲我們擁有如此燦爛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是,對這些“自家”的“寶貝”,我們卻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看到博物館的那些文物,往往也是看個熱鬧、看個新鮮,看個樣子,走馬觀花,對這些文物的來歷、背景、傳承、故事卻是不求甚解。

而更多的卻是對這些文物毫無興趣的同胞,不能當飯吃,不能當錢花,看上去也不好看,有什麼好看的。

《國家寶藏》節目把這些與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的“文物”擺在我們面前,給普通人一個機會,讓專家、學者來給我們解讀文物,講述文物故事,使枯燥的歷史一下子鮮活了起來。庸俗一點說,也把那些熱衷於追逐“熱點”的“庸人”拉到了這些“寶藏”面前,讓人在滿足“虛榮心”的同時也傳播了中華文化。

看了一集半,聽着“文物”故事,感受古人思想。兩千多年前的文化通過“文物”這個載體傳到現在,兩千年,對於宇宙來說可能是轉瞬之間,對人類來說,卻足以顯示人類的'渺小。而一件東西,卻能跨越了2000年的歷史長河,經歷戰亂、經歷朝代的更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文明保障精神文明。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於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變成了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作爲國家喉舌,中央臺的這類文化節目還是很有質量保障的,絕對值得一看,值得引起大衆的關注,引起話題,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2

近日,央視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火了。這檔耗時兩年製作的誠意之作,號召九大最具分量國家級博物館(院),每家甄選出3件鎮館之寶亮相。每件國寶都有一個“保護人”,由明星演員演繹國寶的前世故事。

《國家寶藏》有多火?朋友圈裏到處可見人們爲這部節目點贊、各路好友競相向我推薦“一定要看啊”,連一向高冷的豆瓣網友也給其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當然,《國家寶藏》有很多走紅理由。比如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大氣磅礴的解說詞,以及華麗酷炫的舞美效果。連在年輕人、二次元們扎堆的B站,《國家寶藏》的熱度也排名前列,很多彈幕爲其精良的製作水平點贊,大呼“真是良心綜藝”。

在華麗的外表之外,《國家寶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一方面在於其打破了傳統的文化節目固有思路,敢於創新,採用了一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講述方式。比如,講述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如果用傳統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現,不僅不具象,還很枯燥,而《國家寶藏》採用了情景劇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後的故事。尤其是敢於使用“自帶流量”的當紅明星,臺詞中還穿插了不少網絡流行語,雖然不乏爭議之聲,但在我看來要達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讓大衆有了解的興趣,否則再好的內容,沒有人願意看也是做無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氣,正是大膽創新之舉,況且在節目的效果呈現上,各位明星們的演技也可圈可點,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國家寶藏》的好,還在於在文物背後見人、見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國家寶藏》可能不會這麼火。正是因爲在節目中引入了一系列與文物有關的人物,向觀衆表現了他們對文物的情感與思考,才讓這一節目更加打動人心。比如節目請到了74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仇慶年現場演示,除了讓觀衆更清楚地瞭解古代繪畫顏料的製作難度以外,老人獨自去深山老林裏尋找能作爲顏料的礦石等故事,更讓人感受到了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熱愛;老中青三代故宮志願者亮相,讓觀衆感受到了他們的虔誠和敬業。這讓我想起曾引來萬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國》,在展現食物的美味之餘,也講述了與之相關的.人的故事:廚師對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後的人情故事、一場家宴中的親情與鄉愁,也許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動人心。

《國家寶藏》廣受歡迎,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傳承,不能守舊僵化,更不能拒絕創新。只有用當下的社會語言講出來、用當下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出來,才能賦予其時代魅力。只要選對了表現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同樣能贏得公衆的追捧。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3

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來講,傳播的效果差異很大。身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作爲電視產品,歷史文化類欄目不能是陽春白雪的學術派,而應放下身段。《國家寶藏》力求通過電視呈現的手段讓文物“活起來”,通過具有藝術觀賞性的設計來爲觀衆展出“國寶”,並對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歷史進行充分解讀。讓觀衆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瞭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就像主題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勝萬語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明似箭。”

讓那些珍藏於博物館的寶貝走到聚光燈下,走進最大衆化的“客廳文化”,國家級博物館與國家級電視臺聯手把傳統文化推向前臺,也是讓優質資源與文化擔當相得益彰。正如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呂逸濤所說:“每一件文物都記載了中華文明、文化的基因,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傳播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文化,熱愛我們的文化,傳播我們的文化,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文化。”

據悉,九家博物館館長將組成“國寶守護聯盟”,親筆簽名的99套9張簽名紀念門票套裝將送給幸運的熱心觀衆。這組套票堪稱“絕版”,早已全部啓用電子門票的南京博物院專程爲《國家寶藏》重製紙質門票,一週前新館剛剛開放的湖南省博物館爲《國家寶藏》提前印製了新館門票,節目以滿滿的誠意爲觀衆準備了這份特別的禮物。其實“簽名套票”只是一個符號和代表,旨在希望更多人士走進博物館。

除此之外,伴隨《國家寶藏》的正式啓動,一系列豐富有趣的主題互動將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展,在體驗和交互的潤物無聲中建立情感的鏈接和時代的共鳴,讓博物館融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日常,吸引更多的人蔘與其中,去發現、去呵護、去激活傳統文明的生機與活力。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巡視員羅靜說:“《國家寶藏》節目立意高、形式新,國家文物局將給予大力的支持,我們也期待通過此次電視國家隊和博物館國家隊的合作,能夠爲全社會提供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觀照當下,纔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真正意義所在。正如於蕾所說:“希望觀衆能夠感知文物背後的人文精神、與自己的血脈相連,從而樹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4

1865年4月14日的一個夜晚,總統林肯在福特劇院遭到刺殺。但是,遇刺之後卻又留下了難解的疑問:誰提出了要去福特劇院看戲……? 爲了揭開林肯之死,凱奇領着人們去揭開真相。

這時,剛探險完不久,喜愛探險的本又知道了,新寶藏——神祕書的祕密就藏在《獨立宣言》中。

然而林肯的死是美國的損失,儘管,可惡的兇手約翰被調查了出來,可是在他住的地方搜到的日記卻少了十幾頁,爲本來已經知道的案情又是雪上加霜。但是在100年後,十多頁中失蹤的'日記其中的一頁突然出現在了日記裏,而調查的傑布對一些詞的最終解釋爲暗殺的信息,不幸的是,這頁日記中所有的一切,好像全部都在證明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就是——本的曾祖父是林肯被刺殺背後真正的主謀,這讓蓋茨的家中填了不少負擔。

於是,爲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那只是一個寶藏圖而已,並不是謀殺林肯總統,本便找來老搭檔普爾,父親帕特和還在互相生氣的女友阿比蓋爾,一起去尋找寶藏。用事實還他的曾祖父一個合理的清白。

線索將他們從巴黎帶到倫敦,甚至還到女王臥室。不過他們最後又回到了美國,從那時開始,本總是綁架總統,然後再去看只有總統才能看的祕密之書。

但那些並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是本驚動了他的母親,一位十分著名的古英語家,而本的母親在32年前與帕特里克尋寶的重點發生了爭吵之後,從此,就再沒有說過任何一句話。在這場尋找新的寶藏旅途中,不僅幫助了本,和他的同伴們找到了他們事實真相,並且還發現了這個世界上珍貴的遺蹟。

爲了證明自己曾祖父的清白,一大家子人踏上了尋找寶藏的旅程。有的時候,看着看着,自己彷彿也動了心,好像自己就是本。總是喜歡去探險,去不顧安全的勇敢冒險,只是爲了讓自己找到自己好奇的寶藏罷了。但越是這樣,越讓我覺得有趣,儘管路上可能會有一些挫折,碰到一些小麻煩,甚至是關係到自己的性命。但我認爲,只要快樂,自己覺得有意義,就可以了!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5

國寶,纔是當之無愧的明星

今天若說明星,除了明星大腕,就是商業巨賈。可如果你問某件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市場經濟繁榮的今天,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名譽,地位與財富的多寡,亦或是所謂信仰追求和精神高度。而說到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某項器物,卻往往行不對路,說不到點。可見我們對自身文化歷史的忽略,對傳統價值的距離。

一件國寶的珍貴性,遠不是今天市場價值所能衡量的。就像拍出2個多億的雞缸杯,遠抵不上明成化皇帝與萬貴妃複雜政治環境下不離不棄的感情。

《國家寶藏》選取的鎮館之寶,如果以市場價值論,肯定超過雞缸杯,那他們所傳遞出的歷史文化價值,更是影響中華文明之進程。讓我們把娛樂暫且放一邊,把歷史撿起來。把偶像明星放一邊,把傳統文化拾起來。這樣,就有了中國文化類節目的又一次跨越,又一次變革。

讓國寶成爲明星,是中國各大博物館一直是夙願。通過國寶講故事,論文化,說品味,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養,是文物被保存展覽最大的價值。《國家寶藏》有機會讓各大博物館的重器走出展廳,直面公衆,讓它們的不俗和偉大有機會被更多人知道,這是文物的幸運,歷史的幸運,更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幸運。

讓明星介紹是好事

很多人說,該節目明星介紹環節挺突兀的`。尤其是自己不喜歡的明星介紹,更覺得是白璧微瑕,讓人覺得很鬧心。誠然,看着一個個年輕演員(或假裝年輕)穿着古裝演戲,多少感覺挺出戲,顯得做作。可就節目而言,這或許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首先,要想讓觀衆認可,就得最大限度吸引大衆關注。讓單霽翔院長一本正經講,除了專業人士和愛好者,絕大多數人會選擇換臺,不予關注。讓明星來,就能吸引年輕人。只有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國之重器纔有機會把自己的身世告訴大家,把自己的文化價值傳遞給大家。若最起碼的關注都沒有,還談什麼宣傳呢?

其次,明星願意參與是好事。他們是名人,有名人效應,會有模仿與追隨。所以不論是梁家輝、王剛、段奕宏等幾位會演戲的,還是李晨、王凱等明星偶像,他們願意參與,本身就是一種公益宣傳,就是一種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他們的存在,能讓更多人瞭解接觸並感興趣,這豈不是快事一件?

守護誓詞,並不傻

有人說他們每件寶物展示環節最後,都要念守護誓詞,南腔北調,都太過正經,好像入黨宣誓一樣,煽情而做作。這話我還真不認可。換做別處我不知道,可看着臺上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國寶,傳承技藝的宣誓人,我只能欽佩。因爲他們所說的,正是他們所做的。這檔節目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把幾十年所想所做的,當着世人一吐爲快。

當有人說他們做作時,他們自己又做過點什麼?國人一向存在鄙視鏈。人家上臺念誓詞,是因爲他們夠資格。總比那些窩在家裏屁也不幹,就會罵這個說那個的鍵盤俠和嘴炮俠強千萬倍。看別人時候,先看看自己。真有能耐,自己乾點腳踏實地的事,乾點比臺上各位更有資格念誓詞的事。

臺上的各位,都是實幹家。他們會堅守這份事業矢志不移的堅持。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堅定的走下去,把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一支延續下去。他們不善言辭,所以纔有機會做出成績。今天有機會讓他們念出心中所想,是對他們的支持鼓勵,更是對他們的尊重和讚美。這誓詞,念得鏗鏘有力,震徹寰宇。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6

《國家寶藏》——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之一。它通過展示全國各地博物館的珍藏,邀請一些專業人士對文物進行講解,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件文物是象徵王權的“金杖”。金杖——其實就是一根木頭棍子裹着一層黃金做成的金皮。它出土時,金杖裏面木頭的部分已經炭化,只有金皮留存下來。外面的金皮上有一些雕刻,是兩個戴着五尺王冠的人和五六隻魚和鳥被用一支箭串在一起。

金杖出土於古蜀三星堆祭祀坑中,而劉浩存邀請到的人是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的雷雨老師,他講解了三星堆發掘的`過程以及金杖的來歷。三星堆最早被發現是在1929年,後來1986年隨着兩個祭祀坑的突然現世,金杖出土,它見證了古蜀王國的輝煌歷史,全世界範圍內體量這麼大的金杖僅此一件。而且,它是我們國家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使用“鏨刻”技術做成的黃金製品,這說明了古蜀人在黃金製作工藝上是非常高超的。現在又發現六個祭祀坑,我已經開始期待新的文物了。

看過《國家寶藏》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我們應該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國寶活起來吧!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7

我從小就喜歡讀歷史書,總是津津有味。這不,最近出了一部歷史紀錄片——《國家寶藏》,讓我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國家寶藏》主要介紹在中華輝煌燦爛的上下五千年歷史中,人們嘔心瀝血創造出的藝術瑰寶。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兩件文物——曾侯乙編鐘和雲夢秦簡。

曾侯乙編鐘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曾侯乙編鐘是戰國早期文物,在湖北出土。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的樂器。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爲“稀世珍寶”。在《國家寶藏》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這一個小小的編鐘,可以敲出兩個不同的音,互不干擾,和諧共處。這不就像曾國和楚國嗎?在相鄰的土地上生活,共同創造出燦爛的文明與文化。”這種相處模式,不就是人們一直以來孜孜追求的心願嗎?鄰里和睦,和諧相處。

雲夢秦簡則是由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的小官吏一條條書寫累積而成,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情況,竹簡裏主要記載了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於吉凶時日的佔書,這都爲研究中國書法、秦帝國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醫學、等方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至今,已有一萬多雲夢秦簡出土。看完不由讓我感慨,從古至今,都是這些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創造出了無數讓人歎爲觀止的奇蹟。

因爲《國家寶藏》,我知道了,每一件文物都蘊含着或感人,或悲傷的故事。它們不是死寂沉悶的,而是鮮活的。只有我們用心聆聽,走進文物中,才能發現其中的祕密。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8

《國家寶藏》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節目,宣傳古代文物歷史,也讓我們瞭解全國九大博物館的代表文物。既瞭解了歷史,又瞭解了文化。結合明星守護人推薦和影視表演還原了當時文物誕生的初衷,也讓我們理解了每一件文物誕生的不易和難得。

在幾千年前生產力並不發達,但我們的祖先們憑藉着他們的聰明才智,製造出這一件件舉世無雙的精美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國悠久文化的歷史見證。但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國家雖然在不斷地發展,但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遠的距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向我們的祖先學習,學習他們勤勞勇敢的精神,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創造,爲民族富強而努力學習,爲中國重新走向世界強國之林而努力拼搏!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9

今年,文姬老師和我一起開展了一個社團,富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社團,在這裏我們可以感受中國九大博物館跨越歷史的奇妙之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綜合性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9家博物館聯手。讓我們穿越到中國上下五千年,迴歸到上下五千年的生活,人文,歷史。

是的,我們的歷史到底多悠久呢?就像張國立老師說的 “我們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震撼了所有人,五千年的文明之火一直燃燒至今,不曾熄滅,放眼全世界,也只有我們華夏民族能做得到。如果說《》是電視界的良心劇,那麼《國家寶藏》就是綜藝界的良心節目。恢宏的舞美,感人的故事,精美的文物所有的一切融合在一起,給我們講述了一段關於這些文物前世與今生的感人故事。時間跨越千年,讓我們領略了祖先們的精湛工藝和不屈的工匠精神;也讓我們瞭解了國家的輝煌歷史和珍貴寶藏,更加深了我們華夏民族五千年來的民族凝聚力,這一種凝聚力五千年至今不曾斷絕,依舊發光發熱。

1.守護人的選擇

每個國寶都需要一個甚至一些守護人,才能綿延留長,每個守護人絕非是偶然,而是一種緣分與安排,比如我們的婦好鴞尊,這個尊的主人是婦好,她是一名女戰神,是武丁盛世的皇后,也是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女英雄。而是守護人也是女性,也是有豪氣氣概的"女將軍",她就是劉濤。從我第一次在電視看到劉濤老師,我就感受到她身上散發的一種女英雄氣息,今天她有又守護着具有英雄的寶藏,相信一切都是緣分,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這個尊,第一次地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地位,而發掘者也是敢想敢幹的女研究員,當年挖掘這個遺址的女性就佔了三分之一,所以由此說明不僅是守護人選擇了國寶,更像是國寶選擇了守護人。

王剛是另外一個國寶的守護人,他畢業於北京中央人民戲劇學院,他能研究戲劇,能懂各種樂器,所以他守護的就是曾侯乙編鐘,這是戰國早期的樂器,第一次讓我知道曾氏家族也有這麼一個名垂不朽的歷史人物。

2. 發掘傳統,弘揚傳統文化

骨笛,迄今爲止是最早的管樂器,八千年以前,有賈湖人敢於探索的精神,創造出至今是謎的是骨笛,謎的是什麼呢?是它如何製作的?雖然有複製品的,但至於骨笛的孔用什麼工具造的,至今都沒找出原因。由此說明古人的智慧真的遠遠超出了人民的想象。除此之外,守護人蔡國慶說過一句話,讓我們受益匪淺,骨笛留給學生是團結的傳承,音樂就像文字一樣,它以音樂的形式來交流。骨笛吹出來的音樂是民族音樂,吹響就相當於民族溝通,每當骨笛吹響,似乎就有一個很溫馨的畫面,賈湖人族圍起來做陶,釀酒 ,吹笛的團結畫面,中間有一堆火,真的'讓歷史活生生地重現在當代中國。

3.古爲今用的智慧,文物價值。

雲紋銅禁,春秋中期的一件青銅器,整體用失蠟法鑄就,也稱熔模工藝法,這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歎爲觀止。現在這種蠟梗拼接法運用到了飛機螺旋葉技術上,航天技術人員發現銅禁的紋似雲朵,後來通過研究,把當年的失蠟法運用到航天技術發動機,所以現代中國的飛機由原來的進口到現在的製造,創造了世界科技航天技術的創新。

漫漫歷史長河,悠悠中華文化。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文化傳承,不能守舊僵化,更不能拒絕創新。只有用當下的社會語言講出來、用當下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出來,才能賦予其時代魅力。只要選對了表現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同樣能贏得公衆的追捧。

記得N年前,看過《國家寶藏1》,當時就想,如果能將這部電影改編成遊戲,應該很不錯。其實類似的電影改遊戲的前例有很多了,但我都不太喜歡。

倒是遊戲改電影的我還是比較喜歡,比如——《生化危機》三部曲

類似的影片還有《殭屍肖恩》等,很搞笑。但沒玩過這個遊戲的,恐怕體會不到那種感覺!經典的遊戲,代表了一個年代。

今天看了《國家寶藏2》,感覺延續了第一部超凡想象力以及與美國曆史巧妙結合的風格。情節還是很緊湊,吸引人的。看着電影,不知道爲什麼讓我想到了最近看的小說《鬼吹燈》。其實在看《鬼吹燈》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象着情節,相信如果改編成電影,一定很不錯。網上有網友推薦過男女主角,由柳雲龍和Maggie Q來扮演。但我比較擔心,不是擔心演員,而是怕中國導演拍不出那種氣勢和情節,糟蹋了這麼好的題材。如果真要拍,寧願交給好萊塢去拍吧。

張藝謀和陳凱歌拍的那種所謂“大手筆”,例如《十面埋伏》和《無極》,純粹是在浪費錢財。以爲靠人多,大腕就可以拍出壯觀場面,就可以達到震撼人的視覺效果,說不好聽了,就是在製造垃圾。

想用電腦特技,看看《指環王》、《木乃伊》吧;如果技術達不到,看看《勇敢的心》!

什麼叫震撼,“大導演們”,再學個十年吧你先!拜託你們,就算是想學好萊塢拍商業大片,也稍微有點情節好不好,不要拿我們觀衆當傻子!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10

在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很需要有人把文物,文化演活了給我們看,烹熟了給我們吃。如果不是這樣一檔節目,很多人是意識不到自己的文化飢渴和精神乾燥吧。反正我覺得如降甘霖,非常好,央視邀請到的嘉賓,故宮博物院的志願者們也都是非常專業和熱愛文化工作的一些人,他們是當代的匠心代表,是真正用熱愛,執着和夢想在活的人。

文化的東西,需要這樣一羣真正熱愛它的人守護,因爲文化,歷史很脆弱,又很重要,需要最溫柔的愛來呵護。尤其是講千里江山圖時,那個現場磨顏料的老先生,感覺很奇妙的緣分,好像這輩子可能就這一次能和這些永遠不會與自己的生活產生交集的人相遇了,而許多人的一生也根本意識不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之外,有人在做這樣一件與文化有關,看似微小但很有價值的一件事。我覺得肅然起敬,很多人的工作,很有意義,卻不爲人知,我們大衆其實需要參與和關注,給這些人一個舞臺,讓這些高冷的文化精粹走向大衆,被看見和理解,被延續和傳承。很感動,老先生現場示範做的一切,覺得很有意義很值得敬佩。他讓我們知道古人是在用多麼極致的精神在做一件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絕不僅僅是大宋的航拍中國這一層意義,更是中國畫,顏料的登峯造極,這是封建時代纔可能產生的一件瑰寶,這是隻能在皇權鼎盛時期才能做到的一件事,今人想要做這種事財力,物力,審美,都不可能。聽解說的時候,覺得王希孟如果真的是消失在大牢,而不是被處死該多好。天才,僅有一件傳世傑作。爲節目的小劇場打call,很好看,看到宋徽宗和蔡京的一天從互相拍馬屁開始,覺得特逗,好萌,蔡京不論怎樣弄權,之所以能做到這麼高的位置,絕對跟他對藝術的赤誠分不開,他再怎麼看不上王希孟這個小孩,但面對足夠優秀的作品,還是會禁不住讚歎,這纔是他跟宋徽宗靈魂上的最高契合點,對藝術的共同追求,熱愛。從某個角度說,宋徽宗,大概是用藝術上的知己,人品上的小人在做宰相,就算他心裏江山再大,也大不過藝術,所以他是投錯了胎,用錯了人。他的本質是藝術家,他的硬件和軟件的悖逆的,他的靈魂是藝術家,他的身體生在了皇家,好像花朵的靈魂,卻有大樹的枝幹,註定是脆弱,被摧殘的。

以前也不理解乾隆,不喜歡乾隆,和許多文化人對他的評論一樣鄙視他,看完節目忽然覺得乾隆很單純,很可愛,他的審美可能很不主流,但是他的心很赤誠,瓷母瓶的工藝價值大於審美,真正的`藝術並不僅僅是以美打動人的,真也很重要,記錄也很重要。瓷母,就是一種對傳統工藝的集大成,美不美不重要,它就像一個活的釉彩工藝祕笈,記錄着中國陶瓷文化的工藝巔峯,展示着那個時代的驕傲。要感謝乾隆的炫技,把這麼珍貴的工藝作品保留下來了。

另外,出於對乾隆的好奇,發現他真的很招黑,很孤獨地在堅持自己的審美,感覺好想抱抱他,他的乾隆紅很美!他就像乾隆紅,是一朵徹底的男版紅玫瑰!活的熱鬧,絢麗,美得喧囂!誰說這樣就不好呢?我不覺得乾隆審美很好,但是乾隆的心態很赤誠,很感動,雖然蝴蝶結,條紋瓶很像是像現代人仿古的拙作贗品,不好看,只能說明他審美不好。甚至,可能也不能說他審美不好,畢竟乾隆紅又很出彩!只能說他審美很大膽,發揮正常時很棒,發揮不好會偏。

感謝《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很棒,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把高冷的文物介紹給大衆,讓許多人看到文物背後的文化價值,我們這個時代很需要這樣的節目。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11

我被選中了河南省博物館志願者和小小講解員,早上我領回來了好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國家寶藏》讓我愛不釋手,一中午就讀完了。

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人形銅燈,戰國·齊(公元前475~前221年)通高23.9釐米,盤徑11.5釐米,1957年山東省諸城葛埠口村出土,現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燈整體爲一身着短衣男子雙手擎燈狀。此人雙手各擎一屈曲帶葉竹節型盤柄,盞盤下的子母口與盤柄插和,可隨意拆卸,構造精巧。人足下爲盤龍型圓盤。出土時還隨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長柄銅勺。這件銅燈設計巧妙,造型新潁,專家研究認爲它應該是站國時期齊國宮廷中所使用。

通過我的介紹,我們可以瞭解到我們的古人是多麼的聰明,我們的`歷史是多麼的源遠流長,5000年的文明古國孕育了多少寶藏,這些國寶猶如顛沛流離,失散千年的遊子,又似歷經劫難,九死一生的倖存者。拂去幾千年歷史的塵埃,依然風姿綽約,爍爍生輝。在這些國寶的身上,記載着中華文明的緣起和漫長歲月的積澱,鐫刻着不屈的民主精神與不滅的人文之光。

我會努力學習歷史文化,爲我們的珍貴文物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貢獻。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12

前幾天,我好好欣賞了一番《國家寶藏》。裏面呈現的一些珍寶,樣樣都令人驚歎不已。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從盤古開天地到唐宋元明清,再到現代,歷經多少個春秋,多少次戰亂,又留下了多少奇珍異寶,這是人人都爲中國之偉大而驕傲的原因之一。九大博物館陳列的二十七件國寶,也是精品中的極品。

前兩集所展示的國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雲夢睡虎地秦簡和石鼓。喜雖是一小小官吏,在官場盡心盡力,得不到讚賞與獎勵,但正需要這小人兒們的努力,才造就了偉大的秦國。大多數人終生只是像喜那樣的普通人,幹不成像秦始皇那樣一統六國的大事,興許他們只做了自己分內的`事,而且在史書上連名字也未曾出現;興許不會被世人記住,也成不了英雄。但只要做好了自己分內的事,把它做到極致,你,就是自己心中的英雄,也是中國愛國人士中的一員。

石鼓的前世故事也讓人感動,司馬池爲了不讓後世被欺騙,寧可自己去認罪,也不願以假亂真。司馬光雖然悲痛,但也應該非常敬佩他吧,因爲他爲了中國的文脈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雖然這個故事我不知道是否有科學依據,但司馬池在我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守護律法初心,守護中國文脈”需要每個人的努力,雖然對於我這樣的小學生守護文脈和律法初心有點困難,畢竟還沒有深入接觸過,但我相信,每個人生命都有自己的責任,找到自己的信仰即可,就像老師常說的“每個人都要有所信仰”。我相信,世上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它獨特的價值,我們一定能發出最美的獨一無二的光芒。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13

最近央視出現的一個非常火的綜藝,就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我花了一晚上看了兩期,感受頗深。

首先,有十分有文化底蘊又不失顏值的文物,其中包括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卷、曾侯乙編鐘、“中華第一古物”石鼓以及各種釉彩大瓶,每一件文物都穿越了歷史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其次,還有李晨、王凱、梁家輝等明星的`助陣,加上主持人張國立的精彩演繹,讓整個節目看起來即有歷史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氣息。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高大上、有文化、有的節目。看節目看的我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爲古人的智慧而折服,爲那些文物而感嘆,也爲文物背後的故事而感動。

其中,我還非常喜歡第二期中的一段話:當一個偉大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很多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歷史上,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人,因爲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而成爲了衆所周知的偉大的人。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不被人所知,也在兢兢業業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我們能說他們不偉大嗎?

要是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這個時代一定會很偉大。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對歷史、對文物、對每一份工作、對每一個職業都帶有敬畏之心,努力做好自己該做好的每一件事。

看國家寶藏觀後感 14

說到綜藝節目,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說到文物類節目,又有人會想到《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但是能把綜藝和文物融合起來的節目卻是少之又少。《國家寶藏》就是這樣的一檔節目。

《國家寶藏》每一集都介紹一個博物館,由博物館選出三件文物,介紹它的前世傳奇與今生故事。節目組會請明星以小劇場的形式演繹文物前世的傳奇,而今生故事那麼會請專業人員進行介紹。

節目中反覆強調“讓國寶活起來〞想來有點可笑。中國一向以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著稱,而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了解祖國的文化呢?五千年的歷史不是文化實力而是文化潛力,只能稱之爲素材,只有將這些浩如煙海的素材做出心的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新故事,這些潛力才能轉變爲實力。歷史上的忍者文化放在中國估計連忍着列傳都做不了,但日本卻將其做的家喻戶曉,變成了日本文化軟實力的一局部。美國亦是如此,作爲一個僅有幾百年歷史的國家,相對而言文化本應該比擬貧瘠,但是創造力卻使他們的文化大放光榮。

中國文化現在也許欠缺的就是創造性的傳輸模式。如今中國最有創造力的文化產品是什麼?有人會說是網絡小說。專門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英文網域僅憑几十本網絡小說,流量推到世界1200名,日均點擊量200多萬。近年來一些國人鄙夷的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卻火遍了歐美,知名度不知比那些正統文化電影高出多少。劇烈的'競爭現狀強迫這些作者必須做出各種創新。確實,局部小說可能是粗製濫造的,文筆也比擬拙劣,但具有創新性,而這創新性正是文化魅力的源泉。這些網絡小說讓人詬病的地方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但是他對於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播並取得成功的結果卻是不可否認的。多少人卻對此嗤之以鼻。

在《國家寶藏》中也是如此。面對古文古畫《洛神賦》,很多人也許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但是通過兩首小詩一段表演,洛神之美,子建之癡,長康之才卻能深深地印在觀衆心中;雲夢睡虎地秦簡,不去講苛賦勞役等人們看慣聽厭的東西,而是舉出那些在當時甚至放到現在都很超前的法條……這些充滿創造力的表達使古老的國寶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真正的使國寶“活了起來〞。

而今生故事無不是向現代化國際化靠攏。雲文銅禁的失蠟法與現代的發動機葉片的熔模鑄造法原理相同,皿方罍提到了3D打印技術,坤輿萬國圖提到了VR,AR技術……節目組想方設法把古老的國寶和現代高新技術、文化結合,降低了認知門檻,便於理解,極大地拉近了我們與國寶的距離。只有當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去了解研究他們,並從中不斷地汲取營養,國寶纔算真正的“活了起來〞,國寶才能永遠年輕,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纔算真正年輕,同時這也是建設精神文明開展文化軟實力的正確翻開方式。

中國不是文化貧瘠,而是缺乏讓博大精深的文化深入人心的創新形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