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精選35篇)

本文已影響 1.09W人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遺願清單》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精選35篇)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

人生,就是由一個遺憾、再加一個遺憾,一個一個的組合而成的,當你最終即將面對死亡時,就會發現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卻被你無情地錯過了。你這一生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回答當然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

一個富豪,一個工人,在同樣身患絕症,去日無多的情況下,住院在同一個病房。這家醫院正巧是富豪自己的,他接受着同所有人一樣的化療,以及治療後的種種反應。最有趣的是,富豪說:真羨慕那些患急性心臟病死去的人。就這樣,他們從開始的彼此排斥,看對方不順眼,到後來的惺惺相惜,建立起友誼來。

當醫生宣判富豪只剩下6個月生命,工人也最多隻有1年生命時,任誰都會感覺心跳似乎停止了。死亡似乎是個誰都不願意提起的話題,而且,據調查全世界只有4%的人想知道自己具體會在哪一天死去。

富豪在裏面說過:人活着,就是爲了在某一天死去。

我曾經與許多人探討過人爲什麼而活着?得到的回答各種各樣,還曾經與一大學女教授在此問題上衝突過,小時候記得《雷洛傳》中,劉德華已到了遲暮之年,有一次問手下:你知道人活着是爲了什麼嗎? 手下答曰不知,劉遂說:人活着就是爲了吃飯。

可不是,當你這一生,經歷了所有你能經歷的,你所明白的,最後會了解一切都是虛妄。

特喜歡那句: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富豪與工人,寫出了自己臨死前想去做的種種事情,爲了自己的人生沒有遺憾。他們離開醫院,去做那: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親眼目睹奇蹟;開一次野馬跑車;大笑到流出眼淚;跳傘;刺一個紋身;親吻最美麗的女孩等等。

冰原,印度,開羅,北京,香港,西藏很多美麗的地方都留下了兩位老人的身影。

情總是偉大的,工人當初拒絕回家,但是在富豪的作俑下,在旅途中感悟了更高的人生含義,從而選擇回家與親人最後相聚。

富豪,在工人死後的收到的信中,也去與已不來往的女兒嘗試交往。最後他吻了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

工人的骨灰,被裝在魚罐頭裏,埋在了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上。二十年後,富豪去世,他的助手將他的骨灰也裝在了罐頭裏,與工人的骨灰埋在了一起,隨後劃去了遺願清單裏的第一條“親眼見證奇蹟”,因爲富豪多活了19年零6個月。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誰都無法下結論,所有的朋友裏,有喜歡研究佛啊道啊什麼的,有喜歡錢啊,物啊什麼的。你知道嗎?人生的意義,就是去尋找人生的意義,所以纔有趣,才更多姿多彩。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

人活着常常夾雜許多遺憾,人活着也有許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但如果生命進行到了最後的關頭,你還有什麼遺憾,還有什麼事情需要迫切的去做?是否需要一個清單呢?我們叫這個清單,遺願清單。

兩個老頭,陰差陽錯住進了同一家醫院的同一間病房。一個是富翁,一個是汽車工。兩人如此的不同,富翁有錢,汽車工沒有;汽車工有親人,而富翁沒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們在同一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他們同樣沒有多長時間的活頭了。汽車工給自己列一個遺願清單,儘管那都是些虛無飄渺的比喻,比如幫助一個陌生人,看到無與倫比美麗的風景等等,但是富翁卻發覺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他們結伴出發,去做清單上那些沒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們跳了傘,賽了車,去了世界各地,回來的時候一個變得更像個丈夫,一個變得更像個父親。幸運的是,清單在他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完成了,所以生命完滿的結束了。

傑克尼克爾森和摩根弗里曼,兩個老頭,兩種風格,但是配合起來很和諧。尼克爾森還是那個頑童模樣,突然歇斯底里,臉上永遠壞壞的表情。弗里曼還是那個深刻形象,滿腹經綸,冷靜沉着,充滿智慧。兩個人飆戲的結果,誰也沒有戰勝誰,因爲這樣的角色對他們來說似乎過於駕輕就熟了,很簡單,很本色,所以很出彩。

不過,影片不只是兩個影帝拉票房那麼簡單,它一直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雖然它並沒有明說。兩個老頭在完成清單的過程中,談論了很多,這些談話都不經意之間觸及了生命的意義。

首先,關於信仰。汽車工是個有信仰的人,他很虔誠,他和95%的人有一樣的信仰,但是富翁不,他說,如果我對着天空祈禱上帝還是不會帶走我的疾病,所以他不相信超自然力量,所以他沒有信仰。因爲有信仰,所以汽車工始終忠於他的妻子他的家庭,因爲不相信什麼羈絆,富翁才白手起家獲得如今的財富。當然,影片並沒有告訴人們活着是否需要信仰,而似乎在說人應該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有信仰的人相信信仰,沒信仰的人相信別人的信仰是bullshit,那無論如何,他們都能有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但是影片同樣提出了兩個問題,傳說當靈魂見到上帝,他老人家會問兩個問題,你在生命中得到過快樂嗎?你可曾在你的生命裏把快樂帶給過別人?似乎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你在生命中得到快樂,這當然包括很多,快樂也是指你所認爲的快樂,還在於讓別人快樂,這也是爲什麼遺願清單的第二條就是幫助一個陌生人。不用等到死,不妨現在就問問自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繼續下去,如果是否定的那麼就想點辦法吧。

影片說有96%的人不願意知道自己的死期,雖然每個人對於死亡的態度不盡相同,但恐懼卻多少都相似的吧。往往,死卻反映着生的意義。我們的一生難免經歷許多死亡,親人的或是其他什麼,通過我們經歷的這些死亡我們看到的是生的可貴和生的價值。我們看到一個人是怎樣的狀態去死的就知道應該用怎樣的狀態去生。影片就是把兩個老頭的死和他們怎麼去死呈現在我們面前,而你看了之後需要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去生。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時間,我們不能也不應該當自己面對死亡的時候才領悟生命的意義,才發現自己許多都沒有做而且還做錯了許多,那樣就晚了,那樣就虧了。

當然,不可能指望一部電影或一件事情能呈現生命真正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很恢宏,需要用心去悟,而且還不一定能悟到。但是無論如何,給自己快樂,給別人快樂,然後就可以驕傲的告訴上帝了。

其實,不是所有的美國電影都很沒內涵,只是美國人處理內涵的方式更娛樂罷了。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

剛看了一部電影《遺願清單》,故事簡述了兩個老年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將不久與人世時,億萬富翁艾德華·科爾(傑克·尼科爾森飾)和卡特(摩根·弗里曼)都察覺到人生中還有很多未完的心願與夢想,因此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離開陰暗無望的病房,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人生夢想實現中。

艾德華以他雄厚的財力幫卡特領略到未曾奢望過的冒險生活,卡特則以他睿智的人生觀幫艾德華走出絕望的心境,兩人高空跳傘、在長城上飈摩托車,開跑車跨越極限賽道,充分享受了一把瘋狂人生的滋味,在此過程中,兩人在一次次無傷大雅的爭執中逐漸結爲摯交,各自對人生也都有了全新的體驗與理解……

片中有這樣的鏡頭讓我記憶深刻,卡特和愛德華坐在金字塔旁的一個塔上,卡特說:“古埃及人有一個美好的信仰,當他們的靈魂到了天堂的入口時,他們的神明會問他們兩個問題,他們的答案將決定能否進入天堂”於是愛德華問什麼問題,卡特說“你找到了生命中的快樂嗎?愛德華:是,卡特又問:你爲他人帶去了快樂嗎?愛德華抓頭擾耳:啊...我不知道,要看別人怎麼想了,你還是問別人吧。這段對話我讓感受很深刻,我們活着不僅要自己過的快樂也要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這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吧。

還有一個場景是愛德華在卡特的追悼會上所說的一切,他們雖然認識不到三個月,但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幾個月,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卡特拯救了他的生命,他比他更早知道了生命的正真涵義,他們都爲能夠相互認識而自豪,他們都爲了彼此的生活帶來了快樂。

最後一個場景就是,愛德華的助手在他死後,一個晴朗的週日下午,帶着愛德華的骨灰來到了珠穆朗瑪峯的雪山上,把他們兩人的骨灰放在了一塊,完成了他們最後的遺願。影片最後卡特的口吻說:他知道愛德華離去時他的雙眼是緊閉的,而心靈確實敞開的。這段獨白讓我感動,在一個人將要離去之前,讓他明白人們對生活的態度,死也瞑目。

其實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誰都無法下結論,所以人生才豐富有趣而值得期待。奮力去追逐你的夢想,即便不曾實現,那過程的體驗亦不會讓你後悔。

而死亡又是什麼?我們更無從知道。這個宏大又神祕的話題,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見過,每個人都熟悉,但每個人都不瞭解。能夠真正去了解的機會只有一次,親身體驗的機會只有一次,但這樣的體驗過後,便永遠無法折回。留給活着的人的,還是神祕和未知。但是總有一天,謎底會解開。

其實死亡並沒有什麼可懼怕的,它是我們人生中必定要跨過的最後一道坎,與其終日惶恐不安,倒不如在此之前去盡情享受人生,完成你自己的“清單”。每一個生命最終都會隨風而逝,但是每一個生命存過在的印記會永遠鐫刻在心底,鮮豔明亮。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4

生死問題和生活的意義,做爲人存在的終極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莊子》上有個故事,曾經坐懷不亂的魯國大夫柳下惠(季)有個弟弟叫盜跖,他是我國盜賊行業的創始人。據說他有手下九千,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nb哄哄一臉正義的孔老二和柳下惠是好朋友,自己的好朋友有一個臭名昭著的弟弟讓自己覺着很丟面子,於是就說要幫柳下惠教育弟弟清理門戶。孔老二好不容易見到盜跖後,先給盜跖帶了一大堆高帽然後自以爲是的講了一大堆道理,盜亦有道的盜跖不吃那一套,把孔老二好一頓反駁和埋汰。具體怎麼埋汰的不說了,有興趣的自己查,反正埋汰的孔子四肢麻木,雙眼失神,面如死灰,垂頭喪氣,落荒而逃,埋怨自己是沒病吃藥。

其中在盜跖講的大道理中,有一段說的很好。“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天與地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窮之間,忽然無異騏驥之馳過隙也。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也。”大體意思就是,活着快樂就好。在埃及,人們相信死後進入天堂,會被問到兩個問題,然後會根據這個兩個問題的答案,決定是進天堂還是下地獄。第一個問題是你是否找到了你人生中的樂趣;第二個問題是你的人生是否給別人帶來了樂趣。問問自己,看看自己死後坐着電梯是上升到100層a座的天堂,還是該下降到-18層b座的地獄。

有這麼兩個美國老頭,一個是辛苦了45年的技師,一個是億萬富翁,兩人都患了不治之症,碰巧住進了同一個病房成了病友。共同經歷了對絕症的“否認,憤怒,抵抗,消極,認同”心理五階段後,仍被告知還剩半年時間。老技工也曾經有過理想,但爲了讓自己的孩子不再做技工,過去的45年中他努力工作,放棄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他覺着45年轉瞬即逝,還剩下半年該做回

自己,老技工給自己列了一個單子,寫下了死前要做的事情。億萬富翁覺着有趣,也寫下了幾個,並出資一塊來個死前大冒險活動。他們兩人高空跳傘,刻紋身,開跑車跨越極限賽道,在長城上飆摩托車,到埃及看金字塔,去印度看泰姬陵,一塊周遊世界。他們兩個人在活着的最後歲月悟出了生活的意義,笑的哭出了眼淚,他們死的時候眼雖然閉着,但心是打開的。

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着一個墨西哥漁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爲甚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爲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甚麼?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裏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過得充滿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爲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在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然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墨西哥漁夫問:然後呢?美國人大笑着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衆。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漁夫問:然後呢?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裏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墨西哥漁夫疑惑的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其實那兩個美國老頭的故事,出自一個電影,是我今晚上剛看完的《遺願清單》。關於生死或者存在和活着的問題,年紀輕輕的我是沒有什麼發言權。挺羨慕墨西哥漁夫的,能像莊子一樣大度開容的看問題,但我還做不到如此的沒心沒肺。我想了想,我前半輩子大概會像那個老技師一樣了,沒有資格去追尋更多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希望,在死前,能像那個老億萬富翁一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等等,這,這好像就是那個美國人的主意,看來企管碩士就是這個命了。總之,人固有一死,活着的時候快樂就好。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5

《遺願清單》說實話,我更喜歡《一路玩到掛》這個名字。在美國,多數影評認爲這是部爛片,在中國8。4分的評價。

兩個性格迥異的老頭,因爲爲時不多的生命而在一起,後一塊旅行。看的時候是笑的,但到之後,眼淚就流下來。其實應該爲這兩個老頭高興的,就像影評最後說的“他閉上了眼睛,卻敞開了心靈。”

這兩個老頭的友情,可以說是因死結緣,因愛長久。爲何說因愛長久?兩老頭各回各家後的畫面,一個其樂融融,一個孤單一人。這時我哭了,很沒有來由,或許,因爲對比太過強烈。卡特快死之時,給愛德華的信中說了一句話“你曾說過你不是普通人,但所有人都是凡人。”愛德華去找他女兒了,親吻了世間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這是愛德華此生最爲快樂的事,也是他最愛的人。他們因爲懂得真正的愛,懂怎樣去表達愛,而友情長久。

前面說的是愛別人,接下來的“愛”,是對生命的愛。卡特因爲熱愛生命要和愛德華一同完成遺願清單,與妻子大吵一架,這是讓我頓悟的地方。我的伯伯今年去世,如果是我的話,我絕對選擇死亡,因爲無法自主呼吸,因爲疼痛。這是一種解脫。我很佩服這兩老頭,他們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去冒險。有人說過“最大的冒險就是不冒險。”他們對待死亡的態度是一路玩到掛。因爲我們從未站在過生死的邊緣,所以無從選擇。但真的試想一下,你若真的得了癌症,就剩下幾個月了,你是相信醫學,還是安樂死或陪在家人身旁溫存?有幾個人有膽量選擇遠行?很少吧!他們比我們任何一人都愛生命,因爲,他們選擇放生命自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我看了,在這句話之前要加上一個前提條件“外在”在心靈與靈魂上,我是追求安樂的。而這兩個老人真正的得到了安樂,在心靈與靈魂上。或許可以換一個詞”解脫“真正的”解脫“不是因爲他們埋在珠穆朗瑪峯上,而是他們聽見了上帝對他們的呼喚,看見了神蹟,也看見了那繁星之後通往天堂的門。

他們在安樂中死去,在友情中長存,在愛中學會了生活。現在回到影片開頭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可以從哪些以你爲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我看來,人生的意義在於是否在愛中成長,是否歐真誠長久的而友誼,是否在死時,得到安樂,找到自己。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6

當我們把所有的時間放在經營上,經營自己的汽車房、醫院、公司……經營自己的家庭、學業,自己周遭的關係網……當我們忙碌在其中,日夜不停的忙碌,忘記了時間的流淌,忘記了歲月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增長了許多的年輪。我們的腳步總是匆忙的,像敢死隊一樣的衝着,勇往直前……直到有一天,滿頭的黑髮浸染成銀白,開始一根根脫落;發黃的牙齒被磨得參差不齊,開始慢慢鬆動掉下;明亮的眸子開始泛白,模糊得要靠觸覺判斷。

或者是有一天突如其來的絕症擋在我們面前……我們纔開始不知所措,纔會慢慢地一點一點停下自己,也放下掙扎,開始去回想自己走過的人生軌跡,或享受或追悔,也纔會去反覆地深刻地去思考自己的一生走過的路。活着爲什麼,爲什麼活着?正如《遺願清單》影片開頭所說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衆說紛紜。

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爲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就毫無意義……

或許可以從以你爲鏡的人身上看到你人生的意義。影片中愛德華?科爾是一家健康醫療機構的CEO,可是他卻發現自己也成爲了一名病人,併入住到他自己經營的醫院裏。也許不知道何謂“風水輪流轉”,畢生都積極推行“一個房間兩張病牀,誰也不能搞特殊”的經營理念的愛德華,也只無奈地做好和別人共同分享一間病房的打算。愛德華在醫院的室友卡特?錢伯斯,是一個來自於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世界的機修工人。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兩個人卻在生命最後的幾個月時間裏有了交集。

可以想像,這對60多歲的老人最初的時候是多麼地合不來,因爲身份地位相差的太過懸殊,卡特更是處處表現出了一種卑微的謙遜隨和,存在於他們之間的惟一共同點,似乎就只有生命殘存的那幾個月的時間了。

爲了在最後的生命裏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他們決定享用共同的遺願清單?——從高空中的飛機一躍而出;駕駛着福特野馬賽車你追我趕;參觀金字塔;參加狩獵遠征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刺一個紋身;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淚……他們在完成一個個遺願的同時,又往裏面添加一個個遺願……由於卡特中途去世,愛德華帶着卡特的信念,繼續完成他們的遺願,最後由他們的助手幫他們完成了最後一個遺願,幫他們骨灰裝進罐頭裏藏在雪山頂上,去欣賞最壯麗的風光。

人生也許就是由一個遺憾又一個遺憾累加組合而成的,當你最終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卻被你無情地忽略了。當愛德華無意間撿起了卡特扔在地上的遺願清單,他突然有了想法,爲什麼不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去完成自己的一些遺願呢?單身而又富有的他,沒有什麼包袱,唯一的一個女兒也與他決裂了,他一直都在做滿足自己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於是他決定將他自己的遺願也加入到這紙清單裏。

可是當愛德華勸說卡特一起去完成他們的遺願時,滿腔遺憾的卡特卻猶豫了。因爲卡特與愛德華不同,他一直在爲別人而活。爲了自己的家庭,卡特放棄自己當歷史老師的夢想,在引擎蓋下幹了45年,爲的就是讓他的家人衣食無憂,因爲他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還是一個祖父,是一個修理工。

可是當愛德華一番看似無關痛癢的話卻又是真真切切地打動了卡特:“我回去上班,然後傻坐着,聽別人說着融資次貸的事情,假裝自己還很關心那些該死的錢,你呢,回家沐浴焚香穿好壽衣,任由身邊的人圍着你,看着你嚥氣,而你還要安慰他們,那就是你想要的?在同情和悲情的氣氛中慢慢窒息?”卡特終於領悟了,他不能帶着遺憾離開,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這也是唯一的機會,他要爲自己活一次,於是,他決定要離開一段時間,和愛德華一起去完成生命中的一個個遺憾。

在這願望之旅中,兩位孤獨的老人開始相識相知。愛德華從卡特的嘴裏得知,卡特與他的妻子看着很相愛,但如今的卡特卻一點也沒有當年牽着她妻子的手過街的感覺了,按卡特自己的話說就是妻子還是以前那樣沒有變,變的是周圍的世界。古靈精怪的愛德華巧妙的安排了一個與她妻子一樣同是黑人的女子與卡特搭訕,企圖與卡特過夜時,卡特拒絕了,但他卻重新找回了對妻子的愛。按他妻子的話說就是,卡特離開她的時候像一個陌生人,回來時卻成了他丈夫。

而其間愛德華也向卡特說出自己的祕密:他結過三次婚,每次都不長,因他喜歡婚姻生活,卻也喜歡單身生活。他有個女兒,卻不再聯繫,因爲他認爲女兒恨他。當女兒把男友帶回家時,這個從十六歲就出來掙錢的父親很反對,認爲這個男孩不可靠。

當然,女兒很像父親,很執着,依然與男孩結了婚。婚後,當男人第一次打了女兒,女兒來找父親,依然說自己愛他,也許他只是一時喝多了;當男人第二次打她時,她沒再來找父親。而愛德華從前妻口中得知後,擺平了這件事,那打人的男人不再出現。

女兒也因此恨父親。而今天想起來,愛德華卻說如果時間倒轉,他還會那樣做。因爲他是一個父親。說完這些,卡特很明白,愛德華很想念家人;卡特的家人來探望卡特時,卡特能覺察到愛德華內心的願望。當他們遊玩極地冰原,印度,開羅,北京,香港,最後從西藏回到家時,卡特帶愛德華到了他多年不聯繫的女兒家門口,愛德華生氣了,他說自己不是泛泛之輩,他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有人陪着死去纔不覺得孤單,他不要對女兒說自己只剩個幾個月的生命,所以請原諒我吧。愛德華扔下卡特揚長而去。

但最後,卡特去世後留給愛德華一封信,希望他繼續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於是愛德華拿着卡特寫給他的信,找到了女兒,親吻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兩位老人在完成一個個遺願的同時,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影片中有一幕特別的深刻,就是當愛德華與卡特在埃及金字塔看神山時,卡特說:“古埃及人對死亡有種美好的信念,當他們的靈魂到達天堂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那你的一生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卡特叫愛德華也回答那兩個問題。愛德華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很肯定。

而他回答第二個問題時,卻支支吾吾,最後拿女兒用自己的錢做善事間接的說明自己做了善事。

這兩個問題似乎就是這兩位老人集合,卡特一生都在爲別人活,當然給別人帶去過快樂,他所不能回答是在他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在愛德華的幫助下,他鼓起勇氣遠離一切的喧囂,拋棄所有的煩擾,去完成自己的遺願,真正爲自己活了一次,他覺得他真正快樂過了。

而愛德華因爲他一直都在爲自己而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他的生命中當然有快樂。而他同時又是一個憤世嫉俗的怪人,對別人永遠都只有責怪和命令,但是最後,卡特去世前留給愛德華一封信,爲了完成卡特的遺願,愛德華繼續去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在卡特的葬禮上,愛德華救濟了窮人,給別人帶去了快樂。

相信兩位老人最終都可以進入天堂之門。

影片的最後,兩位老人都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面對死亡,他們可能無能爲力,但是對於自己生命中的遺憾,他們可以盡力去完成。一樣是走向死亡,但他們選擇面對着自己的一生倒着走過去,這樣他們纔會審視他們的一生,彌補他們這一生的缺憾。他們可能最終還不明白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使他們的生命有意義。就像那兩句話:在你的生命中有快樂,在你的一生有給別人帶去過快樂。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7

今天晚上,剛剛看完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自從去年上映之後,就心心念念想看中文版,今天一個很偶然的機遇,讓我看到了,而且,網絡通暢,讓我真的大呼過癮。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繼20年之前,吉永小百合與天海祐希再度合作的經典之作,在我看來,不但比起原版作品,毫無遜色以外,比起《千年之戀》來說,我也覺得這部電影中的兩位演員,更加出色。

原版《遺願清單》我大概看過3遍,還寫了一篇影評,在一次比賽中獲獎,可見我對原版作品的喜愛程度。這次看天海祐希版本的《遺願清單》,本來不抱太大的期望,卻沒想到,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雖然說是一部翻拍電影,但是,不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是用心去做一部別具一格的《遺願清單》,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內心還是激動不已,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溢於言表。

說說對於天海祐希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讓我非常感動的,不僅僅是天海,還有年逾古稀的吉永小百合,一位被天海非常敬重的演員,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兩位演技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了,默契的演出讓我覺得對手戲就是要這樣的,兩位演員相得益彰的把這部電影拍出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天海祐希的哪部電影,我一定會說是這部電影《遺願清單》,這部電影鑄就了兩位演員合作的契機,給觀衆也帶來了非常大的藝術享受,看完這部電影,對於人生,對於生活,我也多了一份思考和感悟。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天海祐希和吉永小百合,最高的人生!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8

這部電影,述說的是兩個得癌症的老人,在得知在人世間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後,便決定用這餘下的時光去做曾經和現在想做的事兒。其中一人是特有錢,另一個是一個平凡的但有智慧的老人。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一段短暫卻精彩的旅程,同時更是一種兩人的相互之間的救贖。更是在死亡前的剎那時光締造了一段超越友誼的感情,更準確的來描述那就是一種愛了。

我是幸運的,同時也是無知的。幸運的是我還有大把的年華可以讓我去追尋我的愛好和夢想,更是幸運的我能在這個年紀意識到這一點;而無知則在於沒有認識到現在的自己是多麼的幸運,被眼前的東西所矇蔽了心的窗口。現在我或許是暫時的清明罷了,然後在接下來中我會繼續的沉淪在煩瑣的生活中。這是我所不願的。

電影中的老人面對死亡的那種恐懼,如若我說,我是感同身受,那便是自欺欺人了。當局者清,旁觀者迷。死亡離我很遠,而又似乎很近,身邊的老人一個一個的離開了。當影中兩個老人得知自己將要死去的時候,我不禁想他們的離開會讓他們失去什麼?對於富豪的他來說,失去的是錢財和權利帶來的快感,而後者失去的無法擁有親人的陪伴與溫暖。而這讓我想起死去的代價,這又是讓我恐懼的思考了。

影片的基調是溫暖的,雖然是圍繞着死亡主題。但當看到兩個人去實現自己遺願清中,那佈滿皺紋的臉綻放出最天真的笑容時,我總忍不住會心一笑。或許撒旦就在旁邊看着,但那又如何。那雖短暫的快樂,卻是拋開了死亡的一種解脫,一種最後的幸福。我是年少的,有充裕的時間來做許多想做之事。但一想起未來所要面對的房子,車子,婚姻那就讓我有些沮喪了。追逐自己的清單或許不是那麼難的一件事兒,只是不敢邁出那一步。

在兩位將死之人的相互的支持與鼓勵下,一個找回了對妻子當年的愛戀,一個得到了女兒的原諒,兩個我相信都是被上帝所寬恕了的靈魂。最終沒有帶着遺憾的離開了這繁華的人世。一起葬在了雪山之顛,聆聽羣山聲響。

願此生無怨無悔。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9

愛德華和卡特都是剩下生命不到一年的癌症病人。

愛德華是億萬富翁,有四次婚姻,他唯一的女兒執意嫁給心上人,後來他的女兒被家暴,他僱人讓家暴者從他女兒的生活裏永遠消失。他的女兒因此咒罵和遠離了他。

《教父》裏也有相似的情節,被家暴者對家暴者的愛恨交織,陷在悲劇裏不願走出,這樣的愛病態而低自尊。不自愛的人是得不到愛的。人貌似可以選擇,其實除非思考和理解,否則就是在輪迴裏被擺弄,是隨心了,也可悲,要跳出輪迴才能自由。

卡特出於好意想讓愛德華和女兒和解,我理解愛德華的憤怒。自以爲是想要幫助別人的人啊,雖然我不知道怎麼辦,但不是這樣的。解決問題不是提供一種方法和機會,而是心裏的放下和原諒,這樣才能驅動行動。卡特的一句請你去尋找生命中的快樂才真正讓愛德華邁出和解的那一步,他也如願親吻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卡特學識淵博,卻爲了家庭放棄了學業很早出來謀生,因此對妻子孩子有不言說的怨恨,他優雅而且漠然,關着心門不讓家人走進。和愛德華環遊世界後,他有一瞬想家了。他的妻子說,他離開家時像個陌生人,回來時又變成了當初她愛的丈夫。覺得很難得,覺得他的妻子那顆等待的心很低很低。老師說過感覺源自變化,我也無法忍受一成不變味同嚼蠟的生活,可持續的愛一定不會是靜止的。

卡特看過一個調查,問人們是否願意提前知道自己不久將會死去,有96%的人不願意提前知道,他以爲他是那4%的人,但他承認他錯了。我也覺得我是那4%,不知道錯不錯。

愛德華問卡特:你有沒有想過自殺?

愛德華在卡特的葬禮上說,I love him, I miss him、是有點動人的表白。

他們閉上了雙眼,卻都敞開了心扉。

列遺願清單真是很好的想法,也可以說是夢想清單,其實有點不同,遺願清單可以更瘋狂,離經叛道,沒有嘗試的去嘗試吧,想做的現在就去做吧。愛德華說那幾個月是他生命中最好的幾個月。

我想,我們有時候矛盾,選擇困難是因爲我們心中沒有一個堅信的準則,哪怕是很糟糕的標準都會讓我們的選擇和決定更容易些,而請你去尋找生命中的快樂顯然是個不錯的標準。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0

週末休息看了一部2007年的老電影The Bucket List(中文譯爲遺願清單)。Bucket list這個英文詞組的本意是今生願望清單,就是羅列有生之年要做的事或想實現的願望。電影名的翻譯受劇情影響,講述兩個身份迥異、社會地位懸殊但都身患重病的老先生—愛德華和卡特,在病房相遇,又同時得知各自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他們決定不在醫院等死,而是列一個今生願望清單,然後行動。

這不是一個悲情電影,劇中不少輕鬆幽默的情節。比如他們討論是土葬還是火化的問題。愛德華說:我有狹小空間恐懼症,土葬的話我會很難受的。不知道棺材裏放個鈴鐺是不是有幫助。卡特說,那就火葬唄。愛德華說,不行,我受不了高溫的煎熬。

這也不是一部喜劇電影,隨着劇情的發展,兩個老先生的對話涉及了各自的人生經歷、信仰和對人生意義的探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從卡特嘴裏說出的故事。他說根據古希臘傳說,當你的靈魂到達天堂門口的時候,神會問你兩個問題,然後決定是否讓你進去。第一個問題:Have you found joy in your life?你有沒有在你的生命中找到喜樂?第二個問題:Has your life brought joy to others?你的生命有沒有給別人帶來喜樂?電影沒有說是不是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Yes才能進天堂。但是我相信,兩個回答都是yes的人生是美滿的,也是我願意追求的。

這是一部寓教於樂的好電影。故事不復雜,道理不難懂。兩位老戲骨(傑克尼克爾森Jack Nicholson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的精湛演技以及優美的電影配樂都令人回味無窮。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1

故事發生在一個癌症病房裏,兩個素不相識的不同階層不同膚色的老人一步步從排斥走向對方的內心深處,所有好的故事基本都是到此戛然而止了,可是事情發生了意外。

就像影片中所講的,如果能夠預知你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有多少人想知道,有多少人寧願不知道?只有百分之四的人想知道,而故事的兩位主角都屬於百分之九十六中的一員,他們是被告知。世界真的很荒唐。

到了世界的盡頭,也許有人就在病牀上與那些管子一起了解餘生了。而這兩位老人走了不同尋常的路,有些事情是不被家人理解的,即使是自己的另一半,因爲這期間已經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永遠愛自己的另一半,但是要保存自我。

無論活下來的還是沒有活下去的,都完成了自己的遺願,人生就是完整的。

好好活着,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活。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2

今天晚上,剛剛看完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自從去年上映之後,就心心念念想看中文版,今天一個很偶然的機遇,讓我看到了,而且,網絡通暢,讓我真的大呼過癮。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繼20年之前,吉永小百合與天海佑希再度合作的經典之作,在我看來,不但比起原版作品,毫無遜色以外,比起《千年之戀》來說,我也覺得這部電影中的兩位演員,更加出色。

原版《遺願清單》我大概看過3遍,還寫了一篇影評,在一次比賽中獲獎,可見我對原版作品的喜愛程度。這次看天海佑希版本的《遺願清單》,本來不抱太大的期望,卻沒想到,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雖然說是一部翻拍電影,但是,不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是用心去做一部別具一格的《遺願清單》,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內心還是激動不已,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溢於言表。

說說對於天海佑希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讓我非常感動的,不僅僅是天海,還有年逾古稀的吉永小百合,一位被天海非常敬重的演員,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兩位演技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了,默契的演出讓我覺得對手戲就是要這樣的,兩位演員相得益彰的把這部電影拍出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天海佑希的哪部電影,我一定會說是這部電影《遺願清單》,這部電影鑄就了兩位演員合作的契機,給觀衆也帶來了非常大的藝術享受,看完這部電影,對於人生,對於生活,我也多了一份思考和感悟。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天海佑希和吉永小百合,最高的人生!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3

又看了一遍《遺願清單》,科爾說,三個月前,我們還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月,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時光。愛德華拯救了我的靈魂,雖然他比我更早意識到這一點。

拯救,多好的一個詞,誰不想拯救?拯救自己,拯救他人。可與拯救別人相比,更容易也更重要的是先拯救自己。活的好好的,何談拯救?漫漫長路,芸芸衆生,誰又不需要拯救?

這世界,就如同一幕寫好了劇本的舞臺劇,每個人樂於也甘於扮演那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哪怕唯唯諾諾,哪怕阿諛奉承,哪怕違背初心,哪怕言不由衷,都在軌道里努力的支撐,因爲怕,怕放棄苦心經營的一切,怕煥散了長期建立起來的認知,怕失去了拘泥多年得到的誠信,怕失去這成了無線的風箏。

而放棄又有多難?難,難過曾經擁有。

也設想一下自己的遺願清單,倒是有幾條,有些還是互相矛盾的,但如果真的是遺願,便終究是要嘗試一下的,因爲難得的生而爲人。

倏忽間人生已過小半,且沾沾自喜,喜在尚未大半。回頭看,人生最難在哪?難在歸零,從頭再試試別的路。因爲也許有路,也許崎嶇。

這世界並不公平,如果公平,人之初,便是每人幾斤幾兩沒有分別了。正因爲不公平,纔有了百味人生,萬種事態。

循着成長的軌跡往回看,我嘞個去!人生不過是吃飯睡覺乾點啥,尤其不能吃的太油膩,不能睡得太昏沉,不能幹的天衣無縫。若如此,何必那般爲難自己?

再說關係,科爾痛打了家暴女兒的女婿,女兒當即直呼其名斷絕了父女關係。到底是兒女需要父母,還是父母需要兒女?到底是我們需要被需要,還是世界那樣離不開我們?一草一木、萬事萬物皆有其成長軌跡,只要快樂、自在、滿足,既不要強加於他人,也不要負累於自己吧。

再說夫妻,摯愛以後便是權衡,在血脈相系之下的權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誰也無權說他人的是非,更無力維護誰家的太平。

看到最後,冷幽默的助理將二人的堅果盒子裏的天堂咖啡置於喜馬拉雅之巔時,我在想,此生,儘可能愛身邊每一個人,儘可能幫助每一個我能幫助的人,儘可能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儘可能不辜負每一顆善良的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我心裏,便是這一層含義。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4

《遺願清單》是一個初一看題目感覺好沉重的電影,真怕它給我帶來悲傷。用心觀影之後,推薦給所有人,不悲傷,特別特別好的一部電影。我就隨着自己觀影后的收穫寫寫這觀影感。

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沒有對錯。說句直白的話,我們常常羨慕當地種大棚的收入卻不會過他們的生活,不止是吃不了那種苦,還覺得整天在棚裏幹活有錢又有什麼用?所以,不管哪種人生,自己覺得有價值就可以了。

我們先說電影梗概。電影裏兩個男主人公是卡特和愛德華,這本來社會差距特別大的兩個人因爲共同患上了絕症住到了一個病房,於是故事開始了。卡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機械師,有超強的記憶力,喜歡看書,夢想成爲大學教授卻因爲生活所迫丟了夢想。卡特有三個孩子,有愛他的妻子,一輩子也只有過妻子一個女人。等到最小的孩子也長大離開家,卡特和妻子有時間過兩個人的世界了,卻發現和妻子沒有什麼話題可聊,覺得妻子走進不了他的世界。愛德華是億萬富翁,結婚四次婚,有一個女兒卻不來往,最最不能忍受的是愛德華脾氣很差。同樣得了絕症的這樣的兩個人在一個病房,被大夫宣告都剩了六個月,最長不過一年的生命,於是兩個人開始離開醫院和原來的生活,列了一個願望清單,一項項實現。

電影裏淚點不多,更多的是對人的一些啓發,讓觀影的人不得不思索。

先說什麼是愛情?卡特一生只有一個女人是愛情,愛德華有過很多女人呢?不好解釋。我覺得愛情是最美妙和最苦澀的結合體,白首不相離是愛情,偏偏喜歡你是愛情,無怨無悔守護也是愛情……無論它以什麼形式出現在生命裏,都值得用真心對待和珍存。

說說堅強。當鮮活的生命被宣告接近尾聲的時候,我想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是崩潰的,我自己就會屬於這百分之九十八。然後呢?臨近死亡,被病痛折磨的時候該有什麼表現?卡特和愛德華爲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們真是好樣的。化療導致嘔吐吐到捧着馬桶睡着還不忘調侃,尤其是愛德華說“早晨的化療多麼芬芳,讓我看起來像個勝利者”真的讓人感覺不一樣。苦難和傷痛確實令人難過,可是不一樣的態度給人的感覺也不同。如果不能改變什麼,那就改變自己的態度,讓樂觀常在你就是強者。

再來聊聊錢。卡特沒有錢,生活很普通;愛德華巨有錢,從電影裏看是愛德華帶着卡特一一完成願望清單,實際真的這樣嗎?無論錢多錢少,凡人就是凡人,尤其是在最脆弱的時候陪伴和理解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所以,錢是好東西,而溫暖和親情、愛情是無價的珍品!

把未來的每一天都當做完成遺願清單的旅程吧,或許會更盡力,更用心,也更豁達。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5

長期以來,雖久居城市卻根本不看電影。近日,在朋友的推薦下,在網絡電視中選看了美國好萊塢影片《遺願清單》。

該電影是美國導演羅伯雷恩的作品,於2007年在華上映的美國文藝喜劇電影。影片由好萊塢兩大老牌影星傑克尼科爾森及摩根弗里曼領銜主演,給影片添以亮色。

電影講述億萬富翁愛德華和修車技師卡特兩個患了癌症晚期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症爲他們帶來的死刑,以及他們在餘下的日子裏如何度過豐盛和歡樂人生的故事。

美國影片《遺願清單》不僅劇本好,演員表演的也非常捧,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深邃的思想性。尤其是人怎樣對待死亡這個現實問題表現出的思考和人性的光彩非常有價值。其中戲裏兩個主人翁坐在金字塔上議論關於埃及人去世後與上帝的對話很有意思:上帝會問你兩個問題來決定你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一是你這一生真正喜悅了嗎?二是你的一生給別人帶來過喜悅嗎?

做爲活着很累的我們真要冷靜思考這兩個問題:我們短暫的一生讓我們真正意義上的高興過嗎?我們辛勞的一輩子能給其他人包括親人帶來過真正意義上的喜悅嗎?

在我看來真的說不清楚。

有着虔誠信仰的修車人卡特在和什麼也不信的富商愛德華周遊世界、完成了一個個遺願之後不久就去世了,愛德華則在十幾年後也走到了生命終點。後人將他們倆的骨灰用咖啡桶盛着送到了喜馬拉雅山上,遂完成了這哥倆最後一個心願。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6

去愛吧,像不曾受過一次傷一樣

跳舞吧,像沒有人欣賞一樣

唱歌吧,像沒有任何人聆聽一樣

幹活吧,像不需要錢一樣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像之前說的一樣,看完電影或者看完書都會習慣性的上豆瓣去看其他網友的影評或者觀後感,這次也不例外,可是這次看到的更多的是負面的評價,然而,我卻是一邊笑一邊哭。

其實這部電影的題材不算新穎,因爲我們也會很經常的聽到說,如果你只是我那個下多少多少時間可以活,你會做些什麼。可能我們剛聽到的時候,會去思考,可是,思考之後呢,還只是思考而已,因爲感覺這種事情總是離我們那麼遙遠。

這部影片講述的就是兩個同一個病房裏面的病友,都被通知生命在只剩下不到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不甘心之後,他們選擇坦然面對,寫下了自己的遺願清單,兩人相伴着去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看到的也許是電影裏面誇張的環遊世界,可是仔細想想,其實裏面還有很簡單的事情,比如幫助一個陌生人,輕吻一個最美麗的女孩。在電影的最後,當科爾輕吻他的外孫女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都被觸動了,對他來說,這纔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女孩。

很多時候,我們嚷嚷着想要做這個想要做那個,可是,我們總會找各種裏推脫或者拖延,三天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三年之後,我們想要做的事情依然是我們想要做的,並沒有什麼變化。所以,寫下來吧,寫下你三天之內,三個月之內,三年之內想要做的事,然後細分每一個步驟,告訴自己,每走一步都是美好的,三天之後,三個月之後,三年之後你會感謝三天前的,三個月前的,三年前寫下清單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好。

要是放在以前的自己,也許也會像很多人一樣,覺得這部電影只是在表達,有錢就可以任性。可是自從那麼近距離的感受到一個三個月前還跟你一起擠地鐵的夥伴,三個月之後你卻再也見不到他的時候,這些就不是那麼遠。所以,活着的時候就像要活着,去尋找讓自己喜悅的,能給別人帶來喜悅的事情吧。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7

前些日子看了電影《遺願清單》,講的是億萬富翁愛德華和汽車修理工卡特都因癌症住進醫院,在被癌症宣判了死刑之際,他們如何去實現自我人生願望的故事。

一天早晨,修理工卡特在病牀上寫寫畫畫,愛德華很好奇,在不住地追問之下才得知卡特在寫自我的“人生清單”,那是他剛上大學時哲學教師開出的題目,讓學生們寫出他們在人生旅途中想做想體驗的事情。

卡特的清單上有:幫忙一個陌生人、大笑到流淚、欣賞最壯麗的風景等,他只是借“清單”上的條款梳理自我的人生,並沒有要去達成的奢望。而被困在病牀上百無聊賴的愛德華一開始嘲笑卡特,之後當他得知自我和卡特都僅有半年的生命時,不知該如何去應對死亡的愛德華突然覺得這個清單太棒了,他補充了這張單子,加上了: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文身、跳傘、去埃及看金字塔等願望,並說服卡特和他一齊去實現那些願望。一向覺得自我在爲別人活的卡特下決心爲自我活一次,不惜和老婆大吵一架,毫不猶豫地離開家人與愛德華結伴而去。

他們先去高空跳傘,一個被嚇得半死,被教練推下飛機,還沒到拉傘高度就把降落傘打開了;一個享受得不行,該拉傘時拖延不拉,把教練急了個半死……然後他們又去賽車,再到世界各地名勝遊覽,他們在一齊度過了又激動又歡樂的時光。

一路實現各種願望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發現真實自我的過程。卡特之後真正明白家對於他的好處和他對老婆的真實感覺。她愛卡特,可是她的方式卻是他一向抗拒的,他覺得她在控制他、自以爲是地替他安排一切。而當他從愛的角度去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

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太太說卡特的一句話:走之前,他像一個陌生人,當他回來的時候她發現自我的丈夫回來了。是丈夫,而不是那個叫“丈夫”的人。而愛德華也勇敢地應對自我的心,找到了生命中真正的歡樂。

在卡特的葬禮上,他的發言令人動容。他邊講邊畫掉了“幫忙一個陌生人”一項—他幫忙卡特實現了自我的人生遺願,他之後畫掉了“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一項,他親吻了自我的外孫女……他們彼此都給對方最終的生命帶來了生機,並讓各自的生命徹底圓滿。

卡特因爲家庭拖累沒有完成大學學業,沒能實現當一個歷史教師的夢想,可是他博覽羣書,知識面十分廣。當他們兩人遊覽埃及金字塔時,卡特很嚴肅地告訴愛德華,埃及有個傳說,人死後到了天堂,天使會問你兩個問題,回答的資料會決定你的最終去向。

第一個問題是:你的一生歡樂嗎?

愛德華聽後沉默不語,雖然他擁有無數財富,能夠得到世界上最奢華的享受,但他明白自我並不歡樂,於是他催卡特講下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你在自我的一生中是否幫忙過別人找到歡樂?

愛德華聽了更加鬱悶。他脾氣暴躁,待人苛刻,離過4次婚,唯一的女兒也和他斷絕了關係,他給他人帶來的大概都是痛苦,根本與歡樂背道而馳。可是他在生命的最終階段,幫卡特找到了歡樂,也給自我帶來了歡樂。他感激卡特在他生命中最終的陪伴,卡特又何嘗不是,他們成全了彼此。

我們普通人,給別人帶來歡樂其實很容易,無需家財萬貫,只要有一顆愛的心,時時去讚美別人,肯定別人,對方就會“良言一句三冬暖”地歡樂起來。看完這片,我久久難以平靜。我也問自我:我一生夠歡樂嗎?我幫忙過別人歡樂嗎?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8

“我們的生命如同溪流,朝着同一個方向奔流,無論是朝着天堂的芳草地,還是在瀑布的迷霧中,一定要找尋到屬於你生命中的快樂……”

這是電影《遺願清單》中卡特。錢耐德在生命的盡頭寫給朋友愛德華。科爾信裏的最後一句話。

“找尋到屬於你生命中的快樂……”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卻又帶來無盡的思考!

電影《遺願清單》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億萬富豪愛德華。科爾與修車工卡特。錢乃德因爲患癌症而成爲同房病友。不同的病症,相同的卻是他們的癌症都到了擴散的晚期,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個月。在住院治療的過程中,愛德華與卡特成爲朋友。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愛德華看到了卡特所寫的在臨死前所羅列出的“遺願清單”。愛德華決定幫助卡特完成|遺願,並且把自己的“遺願”也加進去。

在他們倆人共同的清單裏,包括有諸如:“跳傘”,“賽車”“紋身”“笑到流淚”“幫助一個陌生人”“去泰姬陵,長城,金字塔”“看讓人震撼的美景”“親吻美麗的女孩|”等等。

帶着這些遺願,他們這兩個病入膏肓的人踏上了周遊世界的旅程。

在旅途裏,卡特說起了自己的3個孩子和妻子:“40多年工作的辛苦,換來孩子都大了,都成功了。可是家庭出現了真空……”對於妻子維吉尼亞“從愛上她開始,就一直愛着,這種愛一直沒有改變過,可是40多年一路走來,卻不知道怎麼了……”

愛德華也說起從16歲開始獨立生活,奮鬥到現在“總統制定政策也會問我”“可以買下泰姬陵”以及一生4次失敗的婚姻,和唯一的女兒與自己決裂的經過……

實現遺願的過程有的不僅僅是瘋狂而快樂的。還有面對死亡這個問題更加淡然的思考。影片廣角鏡頭記錄,在埃及金字塔的頂部,夕陽的餘暉紅紅的映照着倆個病入膏肓的老人的臉上,沒有了病痛的折磨,沒有了慘白失血的病容,有的是晚風徐徐吹來,倆個來自不同階層老人臉上洋溢着的生命的曼妙,和從眼裏透露出的坦然和祥和,說起了埃及古老傳說中,人死後在天堂入口的地方的倆個問題:你找到生命的快樂了嗎?

你爲他人帶去快樂了嗎?

再美妙的旅程也該結束了,再華彩的生命也要凋零。環球旅行結束了,他們收穫到了伴其餘生的友情。愛德華找到了失去許久的與女兒及外孫女的親情;卡特找回了與妻子間的愛情,用妻子維吉尼亞的話說:“沒有旅行前丈夫是陌生的,回來後,卡特又變成了丈夫”。

找尋到了生命的涵義、親情、愛情、友情之後,愛德華和卡特相繼的離開人世了,他們走的是如此安詳“眼睛是緊閉的,心靈卻是敞開的……”這對老友被埋在了“讓人震撼的美景——喜馬拉雅山”上。

我們在倒計時的生命之旅中,能否也能夠“找尋到屬於你生命的快樂”呢?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19

“人生,就是由一個遺憾,再一個遺憾累加組合而成的,當你最終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卻被你無情地錯過了,而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好好的珍惜所有的愛。”電影《遺願清單》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句句質樸的臺詞,卻讓人感慨至深。

故事的情節從一開始便充滿了反差。一個是從未有過信仰、只相信自己,畢生都在爲了利益不擇手段的愛德華。一個是有信仰、有理想,一直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成爲一名歷史教師,卻當了一輩子技工的卡特。他們有着懸殊的社會地位和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因爲癌症,機緣巧合的住在一間病房裏。愛德華自負而自私,雖然身價過億卻與妻子離異,與女兒關係失和多年,他固執地認爲自己可以孤獨死去,不需要求得女兒的原諒。卡特謙遜而謙卑,待人熱情,卻感到與妻子的恩愛漸漸消失,不願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和家人呆在一起。這對60多歲的老人最初的時候處處合不來,他們之間的惟一共同點,似乎就是生命殘存的最後幾個月。死亡,真是個宏大而又神祕的話題,似乎只有當面對死亡時,人們纔會開始認真對待生活。他們從開始的彼此排斥,到後來的惺惺相惜,建立起友誼。

卡特有一個祕密的小本,上面記錄的都是一些他想做卻未曾實現過的願望,他稱之爲“遺願清單”。愛德華在無意間偷看了卡特的清單,然後做出決定:與卡特一起跑遍全世界,實現清單上的願望。於是在生命最後的幾個月裏,他們從高空中的飛機一躍而出、參觀金字塔、參加狩獵遠征,在非洲大草原上獵獅子,駕駛着福特野馬賽車你追我趕,大笑到流淚,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故事的反差在這裏達到高潮,本該實現心願的他們卻突然發現,他們最大的遺願不是周遊世界,而是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在親人的關愛裏平靜地死亡。影片的最後,他們各自完成了最大的遺願,愛德華得到女兒的諒解,卡特在妻子的懷裏安然死去。看完影片,我不禁想到,若是生命只剩數月,我將會做什麼?去盡力實現自己的心願,去彌補自己所犯的錯,去看盡世間的風景,還是安安靜靜的守護着所愛的人,不離片刻。

曾經,我總以爲自己可以離開所有人,揮手告別一切,把煩惱、憂愁拋開,一個人去旅行,一個人看風景,背上行囊,一直走,一直走,不回頭。去看布達拉宮,去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瀑布,看盡日出的壯麗,日落的蒼涼。總以爲實現這些諾言和夢想,人生纔是精彩的,纔是沒有遺憾的。後來才發現,最割捨不了的是親人之間的愛,我們永遠也不可能一個人遠遠地離開。因爲無論走多遠,走多久,總有人在等着你回來。影片中卡特認爲他與妻子恩愛不再,寧願和愛德華在世界各處旅遊,也不願與妻子共度生命後的日子,他說:“一切都沒有改變,我未變,她亦未變,只是多年以前我牽着她的手走過街頭的感覺卻不復存在。”這句話說的真實而悲涼,一切依舊,愛卻似乎不復存在。其實很多時候,愛不是不存在,而是習慣了便不覺得珍貴。明明十分珍貴的東西因得來太過容易,我們便忘記了珍惜。亦如親人之愛,習慣了,便不會珍惜。愛在時光裏沉澱得久了,便忘記了它的溫暖。

小時候總是喜歡跟在父親身後,長大後,我們卻日益疏遠。我開始厭惡他的粗俗,甚至厭惡他愛聽的戲曲,逃避他偶爾的親熱。總是想着離開家,離他遠遠的。後來,上了大學,在大學的日子裏,我卻日益思念他。開始想念冬日裏,他寬大的手牽着我的手時掌心的溫暖,想念他喝酒時漲紅的臉,想念他低低哼唱着的秦腔,開始一遍又一遍的回憶他用鬍子扎我臉時的感覺,想着想着,淚流滿面。突然很想陪他一起聽聽戲,聽他說說他的童年。曾經,他也是高大挺拔的男子,也曾像所有父親那樣把我高高抱起。生活的重擔把他的背漸漸壓彎,歲月無情的把他的黑髮染成白髮。

我心疼他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心疼他手裏厚厚的繭,心疼他日益的蒼老。我們是至親的父女,漸行漸遠的不是我和他之間的愛,是太過習慣這份親情便開始疏忽。愛在時光裏沉澱了二十幾年,他是世界上最愛我的父親,這份愛從未消失。和父親看看戲,聽母親說說家常,看可愛的小侄女眉眼裏溢滿的笑,看似平凡,卻是如此溫暖。即使看得盡世界風景,看不盡親情濃厚。不管離開多遠、多久,這份溫暖總在心頭,溫暖心房,不曾消失亦不可替代。愛在時光裏慢慢沉澱,最後積累成沉甸甸的幸福。

珍惜所愛的人,愛所愛的人,把每一天當成生命最後的日子,去好好愛,每天都是完美的,不等到生命盡頭纔去做想做的事情,不列遺願清單,不讓生命留一絲遺憾。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0

每個人都害怕,可是世界上有一種我們誰都無法反抗的機制,叫“死亡”,我們的生命無時無刻不在被它的陰影所籠罩。無時無刻都害怕它的到來。因爲我們害怕失去再見這個世界美好的機會。

《遺願清單》不只是關於如何面對死亡的故事,看完這個電影,更令我感慨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友誼。他們貧富差距很大,但他們在生命的末尾給予對方陪伴,並共同體會了最後的酸甜苦辣。不管是他們一起跳傘,一起看動物大遷徙,還是在埃及金字塔上討論天堂,還是在最後死亡過後富人的助理把他們埋在最後願望的所在地珠穆朗峯。

在電影中,我反思到:活着,其實是很累。但是,就像打針一樣,知道要打針很疼,還在努力心理掙扎,可是你知道必須得打,打下去之後你就後悔自己爲什麼不躲避一下,或者乾脆不要生病,但是當你走出醫院的時候,你的疼痛就會緩解一點,然後在過幾個小時你就會忘記,直到有一天再生病再需要打針的時候,你還是會想起當初的疼痛,但是你還是會緊張,會想起,甚至跟第一 次一樣的症狀,可是當你打了幾次後,你就不會覺得是疼痛了,因爲你知道必須打的同時,你也長大了,在年齡上的成上,也在心靈接受能力上的成長。

沒有人是神在遇到一些心理有牴觸或者心理痛苦的時候想起曾經最最難受的事。他的QQ消失其實也是一種對你的保護,與其讓你整天想起還有那麼一個人會在線上,還不如忘記那麼一個人來的痛快。想死的話,先在你的手腕上割一道淺一點的試試疼痛感,看看那種痛的持續性有多久。沒有人是不會失戀的,也沒有人會永遠守着那麼一個不知是不是童話故事裏的愛情過一輩子。在這裏我不說你的家人和朋友。那是因爲你現在根本無法想起他們來。有一天,當你完全絕望的時候纔可以看到真正的希望。因爲你現在認爲的絕望還在他的世界裏,而不是你自己的世界裏。想想吧?在他之前你是否也有喜歡的人,失去的人,但是你一定認爲這個是最愛的人,是不是,當初既然可以遇到爲什麼以後就不能遇到更好的呢?記住,只有使自己變強,纔可以讓別人看的起你。做人就是這樣的。愛是可以改變的。可你,你能嗎?我覺得,是可以的,在電影中富人的女兒是跟他有矛盾的,兩者是相互不往來,但是在最後的時刻,他拉下來面子去跟女兒和解,最後他在對着外孫女展露出開心的笑臉,可證明愛是可以改變的。

死亡正如一句古話所描述的那樣,“人死如燈滅”,也貼近史鐵生寫的“正如水消失於水中”。即使生命無意義,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特別的,但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是渺小。所以生命的意義對於每個人都會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我們得知就要死亡的時候,總有那麼多未完成的事情來不及履行,甚至好多都是想了無數遍的事情了,帶着遺憾死去誰都不願意,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我們都會拋棄一切的念想,放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用飛蛾撲火的絕念來給自己最後的時光畫上完美的句號,即使結局不是很美,但是我們努力過,爭取過,那我們就不會留下遺憾。

遺願清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把握現在。沒錯,不管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只在乎現在,也就是活在當下。心裏的願望在有機會的時候不要放棄,要勇於追求,因爲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我們會在哪裏。它告訴我們要抓好最後的時光。生命很脆弱,需要你好好的珍惜,是母親辛苦十月懷胎來孕育你,你是沒有資格去踐踏生命。我的感想是: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死亡快要到來了,卻還在那踐踏最後的時光,不去做有意義的事。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1

人活着常常夾雜許多遺憾,人活着也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如果生命的哦啊了最後的關頭,你還有遺憾,還有什麼事情沒做的嗎?

很多人就是這樣,這部電影就寫了兩個老頭,陰差眼錯的進了同一家醫院同一間病房。一個是富翁,是一個汽車工。兩個如此的不同,富翁有錢,汽車工沒有,汽車公有親人,而富翁沒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們在同一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他們同樣沒有多長時間活了。汽車工給自己列了遺願清單,儘管那都是虛無縹緲的比喻,比如幫助一個陌生人,看到哦啊無與倫比的美麗的風景等等,但是富翁卻發覺這是個好主意,於是他們結伴出發,去做清單上那些沒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們跳了傘,塞了車,去了時間各地。

然而,隨着清單上的列項一條一條被劃去,卻有更多的願望加入進來。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讓他們兩個真正的明白了生活的含義,他們用時間賦予給他們的洞察力和幽默感,令人生命變得徹底的圓滿,同時也發現了那個一直隱藏起來的真正自我。

影片提出了一個問題,傳說是當靈魂見上帝,他老人家會問你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是否找到了你人生中樂趣。問問自己,看看自己似乎是上升到天空還是下降到地獄。我覺得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你生命中得到快樂。快樂也是指你所認爲的快樂,還在於讓別人快樂。

我們的一生難免經歷死亡,親人的或是其他什麼,通過我們經歷的這些死亡我們看到的是生的可貴和生的價值。影片就是把兩個老頭的四和他們怎麼去死呈現在我們面前,而你看了之後需要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去生。

我有是還有時間,但我們不應該當自己面對死亡的時候才領悟生命的意義。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2

好久沒有看電影,今天把遺願清單看完了。

“雖然我到現在都無法理解如何去衡量人的一生,當他逝去時,雖然他的眼睛永遠的閉上了,他的心靈卻對世人敞開”。

愛德華和卡特,兩個身患癌症的老人,兩個不同身份的人相遇在同一間病房昔昔相惜,他們如何去實現自我人生願望的故事。

將遺願清單列項一個個劃去。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讓卡特和愛德華真正明白了生活的含義。

“人死後到了天堂,天使會問你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的一生快樂嗎?

第二個問題是:你在自我的一生中是否幫忙過別人找到快樂?

影片中兩個人的這場對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也同樣默默的問着自己,潸然淚下。

死亡是每個人無法選擇的,生老病死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地生活。

我的心是震撼的,久久不能平靜。我閉上眼睛靜靜的思kao一番,到生命的盡頭時,是不是會有很多想做的沒有去做?是否有很多願望沒有完成?會不會成爲遺憾?讓我有些慌張。

這不是消極,這部電影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在推動着我們活好每一天,不要等到老去的哪一天,再去感嘆、惋惜,要讓生命最後時刻變得圓滿。

我們要把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珍惜當下,做好規劃。因爲一轉身時間就過去了。

把握此刻,心裏有願望努力去實現。勇於追求,因爲不知道明天我們會在哪裏。

我該去寫下我的遺願清單了,只願此生終末之時,無遺憾。

在這精彩絕倫的世界裏,向死而生,荊棘前進。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3

每一段不同的人生,都會有其相對應的吧同價值,而他所存在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在這有限的時間裏,你是否完成了你的願望,你的理想。遺願清單,講述的就是兩段本不應該接軌卻同樣絢麗多彩的人生。

一個是擁有億萬家產的富豪,而另一個卻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些車工,這兩個本該形同陌路的人,卻應同樣身患癌症而戲劇性的住進了一間病房,從相識、相知,到最後互相成就爲各自無話不談的勢友,在被告知兩個人只有最後三四個月後,他們列出了各自年輕時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稱爲遺願清單,並一一實現了它,爲自己黯淡了半輩子的人生畫上了精彩的句號。

他們不同卻又相同,他們不幸卻又如此的幸運,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的他們擁有着吧同的財富與地位,卻同樣擁有一顆爲理想而瘋狂的心,雖不幸被查出生患絕症卻在做後的生命裏瘋狂大膽的'完成了自己所有的願望。

理想,在大多人眼中似乎是個可有可無的玩意兒。因爲我們早已習慣了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接受着父母給我們的一切乃至與思想。當我們正仿煌這爲何而學習爲何而拼搏時,他們說,那是他們的遺憾,於是我們窮盡一生就只爲了彌補他們的遺憾而平平淡淡。可理想這神奇的二字卻能改變一切平庸無味的生活,它讓你的生活充滿了目標與前進的勇氣,如今14歲的我們,只剩下吧到八年的時間就要步入這個社會了,之後,我們要做什麼呢?老師,醫生,記者?……這或許就是大家的理想與目標。幸運的是這些擁有理想擁有目標的人,他們的一生都在爲了自己喜歡的事而奮鬥,自然就把存在堅持的累、放棄的痛、因爲喜歡,所以吧用堅持,因爲喜歡,所有不必放棄。

遺願清單,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未來,認真思考了自己的存在意義。我期待這某年某月某日的自己,也能實現自己的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4

電影講述了兩個老人的故事。

身患絕病但是並不願意在接近死亡的時候默默無聞的老去。最後,在愛德華的鼓勵之下他們選擇了去體驗生命之中沒有做過的事情。去跳傘、去環遊世界、去爬山、泡吧......

電影開始的鏡頭展現了兩個老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條件,但是愛德華卻沒有家人來照顧自己,一直出現的也只有自己的助手,而卡特雖然貧窮,但是生活的卻很快樂。兩位不同階層的老人在夜晚病情來襲的過程中平等,在他們在病房中的一切。兩位老人因爲重病在病房中相遇,互相傾訴着自己的生活和對於餘生的安排,而最終他們都在生活中最後的幾個月生活的非常有意義。在自己的生活中沒有留存遺憾。

在最後的衝突爆發的時候富豪對卡特大吼,卡特沉默。從後面的劇情中可以知道卡特回到家中認真的寫了一封信,在自己病重的時候交給了愛德華。兩個人依然對於彼此保有着深厚的思念,摯友的位置始終在彼此的心裏。在生命的最後的幾個月裏彼此對於另外一個人的生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也真正尋找到了生命的價值。

電影中着重描寫了兩位老人的家庭,在卡特追尋自由的時候他的妻子成爲了最大的阻力,卡特勤勤懇懇的工作了45年爲了自己的家庭,卻從沒有機會去追尋自己的生活,而愛德華爲了讓自己的女兒脫離渣男隻手也是做出了令女兒不能原諒的事情,但是最終兩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並且和自己的家人達成了一個很好的和解。

愛德華爲了讓卡特重新回到他的家庭當中,特意找了一個金髮女郎,用這種方式喚醒了卡特對於自己家庭的想念,影片也由此進入了末尾當中,兩位老人都對於自己的家庭做出了和解。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5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博學的癌症老頭兒與一個有錢的癌症老頭兒,在最後的日子裏過上了一生中最快樂的生活,然後都死去了,都葬在了他們喜歡的大山裏,他們也成了生死永遠的朋友。

博學的癌症老頭兒有一個疼愛他,他也疼愛的護士妻子,有三個長大了的子女。但是,以前爲了養活家庭,他放棄了自己喜愛的大學教授職位,他這一生都在奔波勞累地修車。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他一定要爲自己活一次,跟着有錢的癌症老頭兒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錢的癌症老頭兒,從白手起家到成爲富翁,沒有信仰,結過幾次婚,最後還是單身,有一個女兒,因父女不合,也已經沒有什麼來往。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他要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於是邀請博學的癌症老頭兒和自己一起去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

在他們旅行的期間,博學的癌症老頭兒想回到他的妻子孩子們那裏,他覺得那裏是最值得他留戀的。但也還在繼續完成着遺願清單。

有錢的癌症老頭兒也在博學的癌症老頭兒的勸告與安排下,去見了自己的女兒,得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家庭快樂。

有錢的癌症老頭兒與博學的癌症老頭兒互相給對方帶去了快樂,他們也因此而得到了快樂。最後博學的癌症老頭兒先離開了,被葬在了他喜歡的大山裏,完成了遺願清單。有錢的癌症老頭兒在死後同博學的癌症老頭兒葬在了一起,也完成了遺願清單。

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我們要多愛別人,多爲別人帶來快樂,但我們不能只是爲別人而生活,只是爲別人帶來快樂,人自己也要找到快樂,人這一生一定要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也表達了人不但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要學會去愛別人,去爲別人着想,給別人帶來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那麼多人都是戴着面具生活的,爲了生活做着自己不喜歡,甚至是厭惡的工作,被生活唆使着,牽絆着,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知道自己該爲功名利祿而生還是該爲天地豪情而死。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有那麼多的不自由,不過,一切都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是選擇一生都不自由呢還是選擇放棄束縛自己的東西而獲得自由呢?我想,這一切應該由自己的興趣與愛來決定。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6

人活着常常夾雜許多遺憾,人活着也有許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但如果性命進行到了最後的關頭,你還有什麼遺憾,還有什麼事情需要迫切的去做?是否需要一個清單呢?咱們叫這個清單,遺願清單。

兩個老頭,陰差陽錯住進了同一家醫院的同一間病房。一個是富翁,一個是汽車工。兩人如此的不一樣,富翁有錢,汽車工沒有;汽車工有親人,而富翁沒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們在同一天知道了自我的死期,他們同樣沒有多長時刻的活頭了。汽車工給自我列一個遺願清單,儘管那都是些虛無飄渺的比喻,比如幫忙一個陌生人,看到無與倫比美麗的風景等等,但是富翁卻發覺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他們結伴出發,去做清單上那些沒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們跳了傘,賽了車,去了世界各地,回來的時候一個變得更像個丈夫,一個變得更像個父親。幸運的是,清單在他們性命結束的時候完成了,因此性命完滿的結束了。

傑克尼克爾森和摩根弗里曼,兩個老頭,兩種風格,但是配合起來很和諧。尼克爾森還是那個頑童模樣,突然歇斯底里,臉上永遠壞壞的表情。弗里曼還是那個深刻形象,滿腹經綸,冷靜沉着,充滿智慧。兩個人飆戲的結果,誰也沒有戰勝誰,正因這樣的主角對他們來說似乎過於駕輕就熟了,很簡單,很本色,因此很出彩。但是,影片不只是兩個影帝拉票房那麼簡單,它一向試圖尋找性命的好處,雖然它並沒有明說。兩個老頭在完成清單的過程中,談論了很多,這些談話都不經意之間觸及了性命的好處。

首先,關於信仰。汽車工是個有信仰的人,他很虔誠,他和95%的人有一樣的信仰,但是富翁不,他說,如果我對着天空祈禱上帝還是不會帶走我的疾病,因此他不堅信超自然力量,因此他沒有信仰。正因有信仰,因此汽車工始終忠於他的妻子他的家庭,正因不堅信什麼羈絆,富翁才白手起家獲得如今的財富。當然,影片並沒有告訴人們活着是否需要信仰,而似乎在說人就應堅持自我所堅信的。有信仰的人堅信信仰,沒信仰的人堅信別人的信仰是bullshit,那無論如何,他們都能有自我的性命的好處。

但是影片同樣提出了兩個問題,傳說當靈魂見到上帝,他老人家會問兩個問題,你在性命中得到過愉悅嗎?你可曾在你的性命裏把愉悅帶給過別人?似乎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訴咱們,性命的好處在於你在性命中得到愉悅,這當然包括很多,愉悅也是指你所認爲的愉悅,還在於讓別人愉悅,這也是爲什麼遺願清單的第二條就是幫忙一個陌生人。不用等到死,不妨此刻就問問自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繼續下去,如果是否定的那麼就想點辦法吧。

影片說有96%的人不願意知道自我的死期,雖然每個人對於死亡的態度不盡相同,但恐懼卻多少都相似的吧。往往,死卻反映着生的好處。咱們的生命難免經歷許多死亡,親人的或是其他什麼,透過咱們經歷的這些死亡咱們看到的是生的可貴和生的價值。咱們看到一個人是怎樣的狀態去死的就知道就應用怎樣的狀態去生。影片就是把兩個老頭的死和他們怎樣去死呈此刻咱們面前,而你看了之後需要知道咱們就應如何去生。幸運的是,咱們還有時刻,咱們不能也不就應當自我應對死亡的時候才領悟性命的好處,才發現自我許多都沒有做而且還做錯了許多,那樣就晚了,那樣就虧了。

當然,不可能指望一部電影或一件事情能呈現性命真正的好處,性命的好處很恢宏,需要用心去悟,而且還不必須能悟到。但是無論如何,給自我愉悅,給別人愉悅,然後就能夠驕傲的告訴上帝了。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7

《遺願清單》這部影視作品主要描述了兩個素不相識的美國老頭子因命運安排得以相識,他們在生命末班車中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

人生是一張單程票,掌握當下,把每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你便能拋去許多雜念和不必要的時間。其實遺願清單更像是一種plan,一種人生計劃,它的性質也可以不是臨死前的遺願,它可以成爲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目標。但有時有些事可能只有直視死亡時才能無畏地做,如跳傘等極限運動。清單是我們完成任務的一種良好方式,做一件、勾一件,可以讓我們增加成就感和自信心。

從遺願清單的項目中,我看出了他倆的勇氣和激情,每天都在不確定中過着,讓他們更加緊張和期盼未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唯一能掌握的只有現在。不能以爲自己擁有青春年華就肆意揮霍,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平時我們的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我們平常不覺得,細想起來實在值得警惕。

在影視中還有一個細節是愛德華和卡特在埃及時所提到的兩個問題:1、你覺得你現在快樂嗎?2、你有給他人帶去過快樂嗎?我覺得中也是本片的題眼,每個人都希望在快樂中終老,而不是全身插滿導管,身邊滿是金屬器械。他們倆人從陌生到一同旅行感受人生,這也是一種幸福,一種快樂。在死亡面前,錢乃身外之物,你不可能帶着所有的東西一齊離去,無論你生前有多麼威望,還是家徒四壁,死後都將化爲一縷青煙,飄散在渺遠的天地之間。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任何人能抵擋他前進的步伐,不要無限追求,來填補人那貪婪的內心。

“你出發的時候像個陌生人,回來後卻像是我的丈夫!”一句溫馨的臺詞,盪漾在我的腦海裏。看似普通的跨國旅行,爲什麼會對一個人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呢?一場旅行讓卡特開了眼界,體驗了上流社會的生活,一切都是偶然,一切也都是必然。卡特懂得了溫暖他人的快樂,同時學會了體貼家庭。愛德華也緩解了他和女兒的不良關係,並親吻了世界上最美的女孩——他的外孫女。一切在旅途過後都是那麼美好,他們倆人擁有了美好的心靈,在死後,他們葬在了神蹟的地方——喜馬拉雅山脈上,完成了最後一個遺願!

全片立意深遠,讓我感觸甚多,體會到人生活着的重要。在結尾,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去世的人渴望的明天;你所厭惡的今天,更是你再也回不去的昨天!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8

上個月,醫院組織了一次倫理影片的觀看活動,說實話,這類文藝片並不是我喜歡的,要不是醫院要求,我平常很難在家耐着性子看完。但是等我真正看完這部片子,我真的很受震撼。

20歲之前,我從來沒有考慮過死亡,我覺得人生應該是美好的,所有的家人朋友能永遠幸福得生活在一起。後來我上了大學,知道了疾病,看到了病人,才知道總有些人會無奈痛苦的離去,可我還是很僥倖地覺得死亡至少離現在的我還很遠。可就在今年年初我的親人相繼生病去世,我的父親也生病手術,我才真真正正得感受到死亡,才知道恐懼,才知道悲傷,才知道無能無力。所以年初的這幾個月,其實我的內心挺消極的,但看完這部影片我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給我滿滿的正能量。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老頭,愛德華是一家健康醫療機構的CEO,卡特是一個機修工人,疾病把這兩個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拉扯進了同一間病房。他們的階級、地位相差懸殊,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生命即將結束。而這兩個將要死去的老人卻不願意呆在醫院等死,果斷列出清單,把想要做的事情統統的做了一遍,最後他們兩人被葬在高山之巔,完成了最後一個遺願:欣賞壯麗的風景。這部影片告訴我們:面對死亡,人人平等,人總是要死的,而且有時候會很突然,就發生在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來生活,去做那些想了無數遍的事情,勇於追求自己心裏最真實的願望,多些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面對死亡的時候能不留遺憾。影片的最後,兩位老人都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面對死亡,他們可能無能爲力,但是對於自己生命中的遺憾,他們可以盡力去完成。一樣是走向死亡,但他們選擇面對着自己的一生倒着走過去,這樣他們纔會審視他們的一生,彌補他們這一生的缺憾。他們可能最終還不明白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已經有了深刻的意義。

影片中有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話:上天堂必須回答正確兩個問題:你找到生命中的快樂了嗎? 你爲他人帶去快樂了嗎?這是讓人深思的問題!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29

遺願清單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轉生前事,講述兩個將要死去的老人不願意呆在醫院等死,果斷列出清單,把想要做的事情統統的完成一次,最終兩人被葬在高山之巔,完成了最終一個遺願,欣賞壯麗的風景。電影看完的時候,又是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說實話,兩位男演員十分的出色,對於人物的把握很到位。

電影很普通,沒有錯綜複雜的情節,也沒有投資龐大的特效。兩位老人像是在娓娓和你對話一般,講述着他們的故事。說實話,吸引我的是這個電影題材,同類型探討死亡的影片確實不多,因爲這種片子通常沒有市場,並且死亡這個話題也很沉重,所以很多電影也都繞道而行。遺願清單上映後,也確實經歷了兩邊倒的評論,有說好的,也有搖頭的。

通常人們都不想明白自我確切的死亡時光,人們總是願意相信一切都會天長地久。可是這又是十分沒有常識的一件事,人總要死的,並且有時候會很突然,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離開你所熟悉的一切,這並不是電影,而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說不定有一天也會發生在自我的身上。地震、海嘯,也許是一場急病,甚至有時候無意中的摔倒都會要了我們的小命,誰明白呢,人生充滿了未知和驚喜。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願望都實現了嗎?或者說,這一世活夠了嗎?還想做什麼呢?電影最終的時候,卡特對着愛德華說,上天堂務必回答正確兩個問題:

1,你找到生命中的歡樂了嗎?

2,你爲他人帶去歡樂了嗎?

經常聽到很多人討論生命的好處,也經常聽到人們說諸如:給世界留下了什麼,或者改變世界就是生命的好處,也有人會說信仰和愛。更有灑脫的人會說痛快喝酒痛快吃肉就是人生的好處。

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生命的好處對於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我們得知就要死亡的時候,總有那麼多未完成的事情來不及履行,甚至好多都是想了無數遍的事情了,帶着遺憾死去誰都不願意,可是爲什麼平時活着的時候總也想不起來做呢?是因爲我們不明白什麼時候會死去,總以爲我們時光很多。

遺願清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把握此刻。沒錯,不管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只在乎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心裏的願望在有機會的時候不要放下,要勇於追求,因爲每個人都不明白明天我們會在哪裏。

與活在當下意思接近的一句話就是,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終一天。以前一段時光,我十分喜歡這句話,把它當成是自我的座標來執行,那段時光,我發現自我的行動力變得十分的好,拖延的習慣也改善很多,可見,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總是自欺欺人的告訴自我,我們還有太多的時光能夠揮霍,可是事實上呢,也許每一天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最終一天了,所以,朋友,開始行動吧,不要讓人生充滿遺憾,至少,把我們想了很多遍的事情去做了吧,因爲時光不等人,不是嗎?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0

電影在放映到28分鐘的時候,卡特對愛德華說:以往有這麼一個調查,有一千個人被問及“若有可能事先獲知,想不想明白自我死亡的確切時間,96%的人選擇了不想。僅有4%的人選擇了想。

其實,我也是屬於那4%的人。如果有這種可能,我當然想明白自我什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因爲,我會利用剩下來的時間,去完成自我想做而又一向都沒有時間或者機會去實現的事情。就像電影裏兩位主人公詮釋的故事。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這麼做過,以往在網上看過一篇報道。國外有一個男的,當然,他並沒有像電影裏的主角一樣得了絕症。他是個健康的人。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放棄他現實生活中一切。背上揹包離開了家。他用一張紙,列出了大大小小五十個願望,然後經過自我的努力逐一去實現。此刻,不明白他的五十個願望是否都已經全部實現,如果都實現了,離開人世的時候至少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了。

人,如果明白自我的生命何時結束,會是什麼樣的心境呢也許會有很多人害怕,或者恐慌。可是,我想我會是高興的。因爲我明白該如何安排自我剩下來的人生。或者,我也以往做過這樣的事情,因爲,每一年,我都會選擇一個時間,用自我的方式寫一封“遺書”。但,那僅僅是對自我若是發生意外突然離世而準備的。並沒有想過,自我還有些什麼是需要在活着的時候去實現的。或者,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利用最終的時間去瘋狂一把,去爲了自我想要的而放肆一把。

我想,我也需要一份《遺願清單》。找個時間,好好想想。我還有些什麼是想要去做的。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1

總要等到死亡時,我們纔會發現人生還要好多事情沒有去做。

時間如白駒過隙,要珍惜當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道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早已經爛熟於心,但是我十分肯定,可能等到我們面臨死亡時,依然會和兩個主角一樣,有好多事情沒來得及去做。

其實並不是我們不知道,而是明知道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給自己找藉口。比如我自己,總說想帶着老爸老媽來一場旅遊,總是暢想找一個互相喜歡的人共度人生,想出一趟國,想學畫畫,想開一家特別一點的服裝店……但我就只是想想而已。

去旅遊得有錢啊,難道讓爸媽和自己一樣窮遊?一邊羨慕那些在早早年紀就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的女孩子,一邊在家一睜眼就開始打遊戲到大半夜。每次和別人說以後要開一家店,悠閒地過自己的生活,再不像現在這樣拼死拼活地生活,然後剛憧憬完,自己又馬上否定,現在還不行,沒錢啊,等以後……

然後一直以後,顯然,在我死時肯定會有一張比兩位主角更長的遺願清單。

昨天和小G去公園看落日,她問如果有一個億和回到十年前,你想要哪個。她選的是一個億,我選的是回到十年前,相比錢,對我來說,青春實在是留下太多遺憾。我知道人生不應該有後悔,但是那些說着不後悔的人又是否真的不後悔呢?

如果我的時間重新來過,想跟十年前的自己說,做選擇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不然過得十年之後,依然對人生懵懵懂懂,一無所知,過得渾渾噩噩。

當然,不管是哪個選擇,總會有好也有壞,就像《荼蘼》裏的女主角,無論是選擇了家庭還是工作,生活總不會如自己所願。但是一個億和回到十年前,我依然會選擇十年前,因爲這十年的自己,過得真是錯上加錯,每一個選擇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着一個的出錯。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每一步似乎都走叉了,但是人生沒有後悔藥,自己的選擇只能自己去承擔,慶幸的是我還有那麼一點時間,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在還沒有晚到要面臨死亡前,能有一些改變。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2

前兩天刷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遺願清單》。其實聽名字也很容易想象的出,一定是將死之人,然後在自己臨死之前做了一些事情。而事實上這部電影確實也是這樣講的。但是有些電影就算你是知道大概的劇情,你仍然能夠從中獲得很多。

首先,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癌症患者。一個是億萬富翁的醫療機構的CEO。一個是知識豐富的汽車修理人。同患癌症,讓他們奇妙般地成爲了朋友。後來兩個人也是,本着一種都已經瀕臨死亡,也不怕死的態度。去玩了各種極限活動,在世界各地瘋狂玩樂。比如跳傘,去看金字塔,攀登珠穆朗瑪峯,一起賽車等等。事實上是的,有些極限活動我們很想嘗試,但是我們總是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

同時也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例如笑到流淚,幫助一個陌生人,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子等。然而,事實上他們做到了。在後面一段中,汽車修理工,很不幸的先離開了。但另外一個人也逐漸明白清醒去實現了剩下的願望。就是與他的女兒和解。確實,不管我們有多少想要去做的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想永遠都想要和最愛的人在一起。

故事的結尾也是讓我頗有感觸的,兩個人最後一個願望也實現了,欣賞到了神蹟。

而對於我來說,這部電影最讓我感觸深的就是,不管你有多麼熱愛生活,也不管你是多麼的富有,死亡總是能剝削我們很多東西,但是死亡也能夠讓我們看到很多東西。因爲知道自己可能馬上就要死亡,所以你揮霍錢財從不心疼,所以你不願意再去工作,因爲知道自己可能馬上就要死亡,也許夢想變得更加遙遠了,但是你也明白了。你需要一點自己的生活。因爲看到至愛的朋友死亡,所以你知道,那些尷尬的不願意做的事情,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其實死亡,並沒有確定的定數。但是不要讓自己留太多遺憾,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即將死的時候纔可以做,也許我們瀕臨死亡的那一刻,並沒有那麼幸運也說不定。不要總是和愛的人僵持不下,到了死亡的那一刻,才知道你該去和解。不要總是因爲一些,在你死前都根本就不會在乎的事情,耗費太多的精力,脾氣和時間,甚至爲此,失去了更多重要的東西。還有一件事情。就是人生的意義各有不同,也許你到死都找不到,所以,不要把太多想要做的事情,壓到死亡之前。找到你生命中的喜悅。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3

前段時間去做了一次全身檢查,去之前反覆想打退堂鼓來的,可能是小時候體質太弱,吃藥的時候比較多,以至我一直都有點諱疾忌醫,很怕會檢查出什麼絕症,就算是真的有,在不知道的前提下,我心態好,可能都可以活得久點,過得開心很多,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剩下的日子就得被嚇死了!

檢查結果出來後,終於鬆了一口氣,沒什麼大毛病,得的都是都市人的通病,醫囑都是:要注意休息,儘量不要熬夜,注意飲食以及營養搭配等。

昨晚看了《遺願清單》,被劇中兩位老年人的心態感染了。他們原本就是退休的年齡了,不過突然知道自己只剩下半年或者一年的日子,剛開始還是有點接受不了,但是慢慢地,他們就釋然了,以及躺在醫院裏一邊痛苦地化療一邊絕望地等待死神的到來,還不如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裏,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嘗試或者去實現一些之前一直沒來得及實現的願望,那麼在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自己可以了無遺憾地笑着離開了。而且可能因爲積極樂觀的心態,原本被診斷最多隻剩半年的愛德華還活到了81歲。雖然卡特並預計的一年還提前離開了,但是他最後是笑着走的。只要活着的時候是幸福的、有意義的,長短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我沒有認真地去考慮過生死的問題,但我希望,如果未來有一天,噩耗突然傳來,我希望自己最後的日子也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安然結束的。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4

春天的花花草草,藍天白雲,總是讓人想些風花雪月的事,對於“遺願”,“死亡”這樣的字眼,算不上是刻意避而不談,但也沒有誰會故意追着,趕着去說它。

某個午時,天色地漸漸暗下來,於是打開臺燈看書,屋裏沒有其他人,她們回家的回家,狂歡的狂歡,早已習慣了一個人呆着。突然之間,心境差到了極點,一個字也看不下去了。窗外,有人在樓下嬉戲,笑聲是那麼清晰。可是黑暗,孤獨卻像一隻巨大的手單單把我抓住。

打開電腦,隨便亂翻着。看到了這部在電腦裏已經住了一段時間的電影。不是什麼異常的開頭,也不是什麼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可是是兩個老頭在預知了生命期限後的一些看來瘋狂的舉動。完全的美國味兒,要是編成故事的話,肯定會放在《心靈雞湯》裏。儘管心境不好,但還是耐着性子看下去。我明白,那個有錢的老頭不會就這麼下去的。他們之間會有一場衝突。我等待着一場暴風雨。

最終,爆發了。“總統回來徵求我的意見,皇室成員和我一齊進餐!”是的,他是一個驕傲的人,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他呼風喚雨,要什麼就有什麼,生活很瀟灑,從來沒有人看到他有難過的時候。可是,看着他氣急敗壞地敲打着餐盒時,淚就下來了,這是一個多麼驕傲的人啊。

也許是爲了煽情,也許是爲了所謂的完整,她們在說:“他在哭嗎——我不明白。——他不是很歡樂嗎”這真是兩句糟糕透頂的臺詞。到這兒已經十分好了,接下來的根本就不需要再演下去了,那真的是在演戲。那裏纔是全劇的精華所在。

喜歡看那些驕傲的人流眼淚,不是心裏不正常,而是這樣的時刻真的很讓人心動。在沒有人的時候,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覺得你無比強大的時候,你卻偏偏一個人躲在角落裏流下了眼淚。他們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麼啊他們在經歷着一種什麼樣的疼痛啊斯嘉麗,白瑞德,羅切斯特先生,還有很多,他們流淚了。

不是他們屈服了,不是他們害怕了,也不是他們放棄了,只是在內心深處,他們從來就沒有長大過。他們像倔強的孩子,從來不願意在別人面前低頭,不願意服輸,不願意承認自我也和別人一樣又脆弱的時候,他們就是這麼堅持着自我,像被大人騙着的小孩,“只要你一哭,狼外婆就來了”。所以,他們從來不願意在別人面前說:“我跟你們一樣還害怕”。

那些驕傲的人都是活在童話裏的小孩。

寫這篇東西的時候,大學即將畢業,此刻碩士即將畢業。這幾年裏,固執、自卑、無可救藥的封閉,一如既往。實習一個月後,指導教師說,孩子你不要那麼固執。我明白,一切都未曾改變。時間真的能夠改變一切嗎我懷疑。

不願一生就像他一樣,把自我的心封鎖直到白頭。成長以示弱爲起點。什麼時候,承認自我脆弱了,承認自我沒有那麼強大了,承認自我也一樣需要愛,需要別人了,那纔是真正成長的開始吧。

《遺願清單》的觀後感 篇35

上個月,醫院組織了一次倫理影片的觀看活動,說實話,這類文藝片並不是我喜歡的,要不是醫院要求,我平常很難在家耐着性子看完。可是等我真正看完這部片子,我真的很受震撼。

20歲之前,我從來沒有研究過死亡,我覺得人生應當是完美的,所有的家人朋友能永遠幸福得生活在一齊。之後我上了大學,明白了疾病,看到了病人,才明白總有些人會無奈痛苦的離去,可我還是很僥倖地覺得死亡至少離此刻的我還很遠。可就在今年年初我的親人相繼生病去世,我的父親也生病手術,我才真真正正得感受到死亡,才明白恐懼,才明白悲傷,才明白無能無力。所以年初的這幾個月,其實我的內心挺消極的,但看完這部影片我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給我滿滿的正能量。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老頭,愛德華是一家健康醫療機構的CEO,卡特是一個機修工人,疾病把這兩個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拉扯進了同一間病房。他們的階級、地位相差懸殊,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生命即將結束。而這兩個將要死去的老人卻不願意呆在醫院等死,果斷列出清單,把想要做的事情統統的做了一遍,最終他們兩人被葬在高山之巔,完成了最終一個遺願:欣賞壯麗的風景。這部影片告訴我們:應對死亡,人人平等,人總是要死的,並且有時候會很突然,就發生在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把每一天都當做最終一天來生活,去做那些想了無數遍的事情,勇於追求自我心裏最真實的願望,多些時間陪伴自我的家人,應對死亡的時候能不留遺憾。影片的最終,兩位老人都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應對死亡,他們可能無能爲力,可是對於自我生命中的遺憾,他們能夠盡力去完成。一樣是走向死亡,但他們選擇應對着自我的一生倒着走過去,這樣他們纔會審視他們的一生,彌補他們這一生的缺憾。他們可能最終還不明白生命到底是怎樣一回事,但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已經有了深刻的意義。

影片中有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句話:上天堂必須回答正確兩個問題:你找到生命中的歡樂了嗎你爲他人帶去歡樂了嗎?這是讓人深思的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