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5篇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導語:“神奇女俠”在形象上的改變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蓋爾加朵的造型徹底摒棄了原作中那套把星條旗當背心褲衩的美式沙文主義形象,改以帶古希臘風的短打造型,突出了她的神之後裔這一身份。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神奇女俠》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5篇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1

神奇女俠是史上第一位女性漫畫超級英雄,本片是她的第一部真人電影,大銀幕上出現了一個由來已久的(1941年誕生)女性超級英雄。這便是本片作爲一部正統“俠”字輩的超級英雄電影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女性導演執導的女性超級英雄電影,這是一種顛覆,隨之而來的是極大的新鮮感。

必須強調,這是DC的電影,與近些年風頭正勁的漫威是兩套不同的體系。雖然這種建立自己電影宇宙的做法是始於漫威的(以《復仇者聯盟》系列作爲一個高潮)。DC的電影宇宙被稱爲DCEU(DC Extended Universe)。簡介這一背景有助於弄清楚眼前的電影處於這個體系中的哪一環節。時間線上,本片的現代部分與《蝙超》平行。但影片故事的主體是一段往事,可以作爲神奇女俠這一人物的前史(人物的第一次亮相是在《蝙超》),亦即一個超級英雄的起源和最初一戰。這是作爲體系裏的.一環來定位本片。

作爲單獨的電影來看,它的故事明確而純粹。牢牢地聚焦於一個超級英雄的誕生和成長,沒有過多的聯動和彼此呼應,“布魯斯·韋恩”僅僅以名字的形式出現在一頭一尾,其後的故事我們在《蝙超》裏已經看到(正義聯盟三巨頭的銀幕集結)。再往後,就是《正義聯盟》。

故事結構上是一個比較標準的三幕劇。其中三個地點變化讓三個部分被區分得相當清楚。與之相對的是幾種類型片風格的混搭,開始的史詩片氣質,中間的戰爭片(歷史片),最後才徹徹底底的露出了超級英雄片的樣子。這幾種風格融合在一起是十分有趣的設計,化服道的考究支撐起了這種混搭所需的視覺效果。

與漫威的比較是繞不開的話題。由於這些年漫威電影的強勢轟炸銀幕,面對出現在大銀幕上的DC女超級英雄,觀衆有似曾相識之感。想到美國隊長,是因爲盾牌以及參與一場幾十年前的戰爭(本片爲“一戰”,美隊爲“二戰”);想到雷神,是人物的神話背景以及來到人類社會中生活的情節(神奇女俠背景是希臘神話,雷神是北歐神話)。但這些似曾相識不會影響體驗到的新鮮感。

本片很可能成爲DCEU展開後第一部真正擁有尚佳口碑的電影。新人物的登場帶來的全新體驗使其具有先天優勢,但更重要的原因應該在於DC已經做出了改變,他們通過之前幾部電影得出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結論:超級英雄電影必須有趣(至於DC與漫威風格的異同及其成因這樣的長篇大論就不必展開了)。這部電影的改變是明顯的,竭盡所能的在有趣和嚴肅間找到平衡,這樣的改變勢必會受到更多觀衆的歡迎。

至於女俠本身,實際的效果會讓當初有所質疑的人明白,讓蓋爾·加朵出演神奇女俠是一個多麼正確的決定。從《蝙超》裏的驚鴻一瞥,到本片裏的徹底展現,一個成功的大銀幕形象就此誕生。有了DCEU這個體系,我們還可以看到神奇女俠不斷出現,這是觀衆之幸。

還有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本片最終由女性導演派蒂·傑金斯執導,而扎克·施奈德作爲製片人和編劇參與其中,如此,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在兼具各家之所長的同時,又讓人感受到了一股新的活力。此前,派蒂·傑金斯的代表作是《女魔頭》,就是那部讓查理茲·塞隆拿到奧斯卡影后的電影,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她有了新的代表作。

這部電影之後,我有一件特別想做的事情:找來《蝙超》的導演剪輯版看看。然後,便可以期待下半年的《正義聯盟》了。

最後說一句DC的新片頭,雖然有一種漫威的既視感,但還是忍不住想贊一下。正義聯盟新七巨頭一一閃現,由此帶出數量衆多的其他成員。一部一部地拍下去吧,大銀幕上應當有兩種超級英雄漫畫各自的精彩,這是我作爲一個影迷的願望。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2

這部電影從點映到首映,我都有去刷IMAX,如果她是一部比較拖沓的電影,沒人會願意去二刷,如果她不夠精彩,我也沒必要來寫這部影評。

作爲一個標準的DC粉,這部電影對我來說,相當的完美,沒有那麼多的深度,沒有那麼多的彩蛋,也不涉及到別的超級英雄,這部獨立的超級英雄起源電影可以說是絕對獨立。

整部電影看下來,很流暢,所有的文戲以及武戲都是很恰當的存在,幽默和笑點也都是很自然,不刻意,從一個天真無知的少女,到看清現實,神奇女俠的每次失望,每次執着,都是那麼讓人心痛,當我們都還年輕的時候,誰沒有傲氣呢,誰不倔強呢,只有被現實一次次的磨平了菱角,我們學會了沉默,學會了妥協,學會了低頭。

電影裏面,男主的定位恰到好處,能夠非常明顯的看出男主和女俠之間的區別,他是那種懷揣夢想,卻活在現實中的人,而女俠則是懷揣夢想無所畏懼的`半神,男主帶領女俠,看清現實問題,而反派阿瑞斯其實也表明了理念,他一開始沒有對女神下手,其實就是想讓女俠看清什麼是現實,讓她失望,讓她氣餒。但是男主最後的處理與臺詞都非常好,的確,人們都會犯錯,會讓你失望,但是並不代表你的努力是白費的,愛是什麼,如果說單說愛情,單指愛情,那麼你就真的沒帶腦子看電影,這裏的愛,是博愛,是內心的那份執着,是不滅希望的理念與信仰,天真善良是寶貴的,在現實的摧殘後,這些還依舊能夠保留在心中,是可貴的。

動作場面不用說,就是燃爆,尤其是最後女俠憤怒之後,狂虐人羣那段,我彷彿看到閃點悖論和不義聯盟裏面女俠的影子,那一瞬間有種黑化的感覺,戰神阿瑞斯則給我另一種感覺,所謂戰神並非真的很能打,他代表的是戰爭,不是戰鬥,即便是希臘神話裏面,定位也是如此,所以當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感覺最終大戰不夠過癮,現在想想的確沒必要,說實話,這不如果真的大戰也那麼過癮,那以後的電影真的不好說了。

很多人會覺得文戲太多,但是我個人覺得,文戲是必須的,這是一部女俠成長的電影,再加上的確有很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這一部把女俠的成長說清楚是必須的,你要知道很多人抱着這種心態去看的(女俠好牛逼,好強,狂殺,各種無敵,各種BUG),女俠善良,那是因爲她一直沒離開過天堂島,女俠天真,那是她從小到大一直以爲,只要滅了罪魁禍首就能終結禍難,女俠失望,是因爲她太天真,她相信的那個男人卻沒有相信她,憤怒,是因爲她的信仰被打破了,一步一步走來,看到的是一個天真的女俠一次次的被現實所擊敗,整部電影的過度很自然,目的很明確,有深度,但是容易看明白,這也許就是女性導演的特點吧,細膩之中帶着火苗,慢慢的將你點燃。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優秀的超級英雄電影,她沒有拋棄扎導定下來的基調,而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完善,她定位很準確,這就是一部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就是要訴說女俠的成長,不刻意,不矯情,不做作的一部電影,期待接下來的正義聯盟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3

現在看到影評人們傾心讚美《神奇女俠》對於這位一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超級英雄來說是一個時尚且娛樂的起源故事,終於令人鬆了一口氣。

這部電影被寄以厚望、不容有失,所以第四部電影終於爲DC粉絲呈現了一部他們所希望的電影,令人無比慰藉。

派蒂·傑金斯拍出過《女魔頭》這樣的佳片,也拍過《謀殺》這樣的高質量電視劇,作爲DC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的導演,她很適合。更別說爛番茄,metacritic評分統統爆表,早在點映前就已經口碑在外。

《神奇女俠》在上映之前,甚至中東某國還發布過禁播的.新聞,但不管怎樣,這部電影還是在全球順利上映了,據說甫一上映,北美的口碑立即爆棚,很多DC電影迷和自媒體人也爭相激動宣說DC終於打了一個翻身仗。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4

《神奇女俠》拍的好,並不讓我感到意外,派蒂·傑金斯拍出過《女魔頭》這樣的佳片,也拍過《謀殺》這樣的高質量電視劇,作爲DC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的導演,她很適合。更別說爛番茄,metacritic評分統統爆表,早在點映前就已經口碑在外。

我沒想到的是, 它居然能夠做到秉承DCEU前幾部風骨的前提下還做得好。

就好像斯嘉麗約翰遜和麗芙泰勒都長得漂亮,但斯嘉麗父母都好看,而麗芙泰勒爹長得醜,所以麗芙泰勒漂亮的難度更高,更值得我們多看兩眼。

這樣打比方可能有些過分,畢竟扎克施耐德的電影不是沒有優點。但在《鋼鐵之軀》《蝙蝠俠》《自殺小隊》接連口碑撲街的前提下,依然選擇守住風格基調,沒有去模仿漫威,無論是誰的決定,我覺得都需要一定勇氣和信心。

我所說扎導打下的風格,並不只是慢鏡頭,並不只是暗部藍青色調,並不只是油畫質感打光,而是相比於漫威更爲嚴肅,沉重的氛圍,和始終如一的主題:對人類本性的探討。無論是兩部DC還是美少女特工隊,守望者,這是扎導永遠在講述的,也是他賦予給DCEU的獨特調性,他將超級英雄的形象比作神明,《鋼鐵之軀》探討神明對人類社會的必要性,《蝙蝠俠大戰超人》則是人對神明的崇拜與恐懼,若只將眼光侷限在視覺特色,你便是小看了扎克。

《神奇女俠》繼續延展了主題:以神明的純粹視角審視善惡。並將其放在了戰場,這是世界上人性無論好壞的極端面展現的最淋漓盡致的場合, 人類究竟是自私好戰的?還是美好向善的? 最後戴安娜給出瞭解答:人是多面的,你無法去判斷什麼,只能選擇相信什麼。臺詞伴隨着神奇女俠從地面上躍起變得具有力量,這份力量使觀衆內心被點燃,使其熱淚盈眶,是DC電影從未具有卻一直渴望的。

在此前,DC電影的所謂“深度”似乎總是與它的其它內容相斥,但《神奇女俠》將主題與人物成長完美融合在一起。人性善惡不再是一個空中閣樓般的裝飾,它的複雜是迫使戴安娜進人類社會的動機,它的本質是戴安娜所追尋的真相。而在戴安娜瞭解人類的那刻,也是代表她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不過戴安娜對“大愛”的追求與信念,顯得略有些高大全,這樣主旋律般的人物容易令人覺得虛假。於是編劇將她化爲了一個青少年式的性格,衝動魯莽,天真又富有同情心,對世界瞭解單純所以有着理想化的信念。並設計了許多劉姥姥進大觀園式的笑料,將神奇女俠本來高高在上的形象變得親切可愛,也很好的解釋了她的行爲動機,誰中二的時候不總幻想着拯救世界呢?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說戴安娜是聖母,我也是不知道說什麼了。

《神奇女俠》對主題的利用還不僅於此,藉助主題,電影完美的解決了個人英雄主義故事的一個老問題:依靠所愛之人的死傷讓主角小宇宙爆發戰勝反派。所以星際穿越雖感人還是被嘲“靠愛改變物理”,但女俠並不單純是這樣,史蒂夫的犧牲一方面讓她憤怒悲傷到極致,一方面將搖擺不定中的她推向選擇相信人類好的那邊,這讓她最後的爆發和立場更加可信。僅此一細節,便可看出編劇對人物塑造的用心。

不過就像我上面說的,女俠的主題是從扎克施耐德繼承而來,那爲何相比《神奇女俠》而言他的兩部電影說服力和觀賞性卻差了那麼多?難道MOS和BVS的主題不高明嗎?並不,可在我看來,一是扎克施耐德敘事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則是華納過於急躁的策略。 三部DC電影下來,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便是:功利十足的消費漫畫角色,急於求成的`胡塞海填。眼見漫威續集都好幾部了錢數到手軟,於是如同趕鴨子上架把角色一個個匆忙丟到銀幕前,好趕緊湊一個正義聯盟,也不管出現的是否夠合理。一部片直接從出場演到超級英雄的後職業危機,或者人物多的乾脆像說書人一樣對着觀衆一個個介紹過去。

到了《神奇女俠》,DCEU總算第一次,開始能夠像漫威一樣靜下心來講一個英雄的起源故事了。從戴安娜的身世,到初入人類社會的陌生,到與史蒂文感情的漸進,最後對人類態度的認知變化,完整呈現了一個異族英雄的成長史詩。 而導演的女性身份更使得她能把握情感中最打動人的部分,決戰前夜的小鎮舞會,筆墨不算多,但派蒂精準的選了幾個能夠擊中人心底柔軟的東西:彈鋼琴的演唱者,飄下的雪花,伴隨輕柔音樂的舞蹈,幾個符號化的元素迅速的烘托出氣氛,觀衆很快便感受到故事所傳達出那份哀傷又美好的情緒。

更別提最後那一串閃回剪輯,在轟鳴中說出無聲的我愛你,說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這是女性才能想到的Romance情結,太扎心。包括我在內多少人在此被虐哭。

《神奇女俠》具有着超級英雄電影前所未有充沛情感,把故事講出了DCEU前所未有的水平,更講出了MCU永遠也達不到的水平。

與其說流水線,同質化,模板情節,倒不如說漫威電影“不敢冒險”。仔細觀察MCU的電影便會發現很多共同點:角色多,場景多,切換快,節奏非常符合三一律。主題基本不會去涉及什麼大道理,如果涉及了就一筆帶過。

就像一把鋒利又迅速的斧頭,無論動作戲,文戲,耍寶戲,永遠是單刀直入的劈進去又爽快利落的抽出來。鋪陳?渲染?餘韻?這些詞彙不屬於漫威。

如果神奇女俠的故事交給MCU會是什麼樣?看看類似的美國隊長便知道了,剛變完身體就趕緊上演了一出追逐戲。而女俠前三分之二都沒有什麼扛鼎的動作場面,人物存在感全在文戲裏,大段和史蒂文談情說愛的“沉悶”戲份。這種情況絕不會允許出現在漫威電影裏。因爲對於MCU甚至對於現在迪士尼的所有電影來說,觀衆的第一觀感是最重要的,他們千萬不能感到疲累和無聊,至於事後怎麼想,反正已經買了票了。

我並不想評判哪種方式更好,至少在商業上已經證明,漫威路線非常正確,它的確做到了保質保量,不會讓作品太低於某個下限,作爲觀衆我也覺得看起來很爽。可它永遠無法創造出《神奇女俠》這樣有着濃烈人文色彩的超英電影。

當然女俠也不是沒有缺點,雖然也有好幾場非常好看的動作設計,但整體呈現了一種拼湊感,像是不同人設計的鏡頭用剪輯結合在一起,並不像扎克那樣有着統一的調性。估計是導女演對動作場面調度能力不足,於是將很多工作交給了電影的其他人負責吧。以及故事有一點前慢後趕,第三幕反派不夠給力,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瑕不掩瑜。

但《神奇女俠》的出現是否代表DC電影終於走上正軌?我對此依舊持觀望態度。《神奇女俠》的成功有一定偶然性,依託於一戰背景讓劇本編寫佔有了一定優勢,導演也發揮良好, 到了下一部電影,比如《正義聯盟》,誰又知道會不會打回原形?但願答案是否。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5

神奇女俠點映結束,很出色的電影。超級英雄起源故事其實是比較老套的都能猜到個大概的劇情,但這也正是這部電影的優點,一點也不俗套。

現在回想漫威的《美國隊長1》,真的和《神奇女俠》差得太遠。電影的打鬥非常非常的出彩,慢動作的展示又不缺力量感,女主蓋爾加朵這裏的一些鏡頭確實很美很帥。劇情方面,單線敘事,簡潔流暢無硬傷,內容其實很多但不亂。電影背景設定在一戰時期,內容上也涉及了一點女權,而且這是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沒什麼問題。

神奇女俠在這部裏其實是一個傻白甜,最後險些被boss誘導,心中很天真,女俠就是純粹的追求和平,保衛地球,這注定了觀衆無法和她站在一個視角看問題看世界(可以說距離很遠),更何況她還是個半神,但男主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觀衆會很不自覺的把自己和男主的視角一致起來,這樣就不會讓電影缺少代入感。DC和漫威區別還是很大,DC是真的認真嚴肅的`講超級英雄故事,主打人性,社會和超級英雄的關係,而漫威主打的還是娛樂性和英雄能力展示,所以如果你覺得超級英雄是ridiculous的,只是僅僅一種entertainment,那麼你也許不適合DC的電影。

然而,電影也有缺點,首先bgm創新不足,沿用蝙超的女俠專屬配樂只不過變奏,沒有什麼新的讓人印象深的音樂,其次,電影前面鋪墊稍長,不過幸好及時的用動作戲彌補了。

有人批評女俠電影的點在於女俠過於“聖母”的性格,個人認爲這個角度很沒有必要。事實上,網絡上對“聖母”一詞已經很濫用了,尤其是和“聖母婊”分不清界限。引用一位網友所做的區分:聖母就是看見捱餓的人願意把自己碗裏的分給他,而聖母婊就是要求別人把碗裏的分給捱餓的人的人而自己一粒米都不肯貢獻出來,所以聖母婊就是隻會逼逼道德綁架別人自己啥都不做,而真聖母就是身體力行的自己也在做。

女俠很顯然不屬於後者,而更像前者。首先,女俠受天堂島環境的影響,第一次進入人類世界,按劇情理應如此,其次,聖母不是聖母裱,不是貶義詞,不認同正常,但應該尊重。女俠更像是傻白甜,涉世未深,純真可愛,追求純真的理想的東西,但女俠也在成長,她漸漸的也認識到了很多。

英雄之所以成爲英雄,正是因爲其獨特的甚至理想化的品質,而我們只能站在史蒂夫的角度看待女俠。女俠的傻白甜與成長並存,接受現實又不忘本心,她純真純粹的追求值得我們尊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