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五歲庵》觀後感(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2.46W人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歲庵》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歲庵》觀後感(精選6篇)

《五歲庵》觀後感 篇1

第一次接觸《五歲庵》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會兒《麥兜響噹噹》的出現在國內引起了不小轟動,有一次和韓語專業的好朋友正好聊到這個話題,她就強烈向我推薦了《五歲庵》。

說來也慚愧,曾經一度搞不清動畫、動漫、卡通幾個概念間的聯繫與區別的我一直固執地以爲,這些不過都是專門給小屁孩看的幼稚片,因此自初中以來就杜絕看一切動漫和卡通了。但《五歲庵》卻給我帶來了不少震撼。和大多數觀衆一樣,我被它感動不已,也灑下不少熱淚。

第二次和班上同學一起看時,卻對故事情節的傷感沒了多少感知,更多的是驚歎於影片外在畫面和背景音樂的美感。對於這種狀況,我自己也很不解,帶着一肚子狐疑,重看了一遍。這次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又是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牀上看,內心產生了一些新的感觸。

突然覺得,這種題材的影片就是適合一個人靜靜地看纔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知,因爲只有孤獨者才能真正切身體會那份孤獨和傷感。

就像歌曲《越長大越孤單》所唱的那樣,隨着我們的長大,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單,成長的過程其實無非就是填充孤獨的過程。爲了排解孤獨,我們會不斷嘗試結交新朋友;爲了排解孤獨,我們會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儘量充實起來,音樂、閱讀、運動、工作、學習,這些都會成爲大多數人的選擇。然而,有沒有人想過,用愛來填充孤獨?

毫無疑問,母愛是整個影片的中心主題。故事圍繞姐弟兩找母親展開,對母愛有大手筆的表現。當吉順興高采烈捧回的煮土豆被調皮的弟兄兩搶走時,善良的胖大嬸又重新端給吉順一大碗,看着胖大嬸慈祥的笑容,誰不想擁有母愛?當吉順爲了保護姐姐,打傷了調皮小子,調皮小子的媽媽跑過來理論時,誰不會像吉順那樣想起自己年幼時同樣的情境?

母愛不僅僅具體表現在人身上,就連裏面佛教的神似乎也被女性化,附上了母愛的色彩。影片中對如來佛祖火紅的雙脣、纖細的手指進行的特寫,觀世音慈祥臉龐的系列鏡頭,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母親。因此,對母愛的飢渴和追尋成爲了吉順姐弟填充孤獨的棉絮,是母愛讓他們的生活充實——儘管大多數時候還是傷感。

吉順姐弟是孤獨的,但愛把他們連結在一起,彼此依賴,相互幫扶。堅伊有溫柔寬容的慈愛,吉順有天真純潔的博愛。愛是他們填充孤獨共同的棉絮。

儘管堅伊知道母親已故的現實,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但出於對弟弟的愛,她不忍心告知,而是陪着他四處流浪。他們以四海爲家,靠無數個“胖大嬸”好心人的接濟過活。在這個過程中,堅伊不僅僅作爲吉順的姐姐,更多的還扮演了一個母親的角色,她身上流露出的寬容和慈愛是母性特質的展現。在尋母途中,堅伊教弟弟唱歌,給弟弟講有關媽媽的故事,吃東西時總是先確保弟弟先吃飽。但印象最深的,是姐弟兩過河的情節。雙目失明的堅伊不能獨自過河,於是在弟弟的攙扶下徐徐前進,但當弟弟看到小白狗時,他興奮地拋下還在河中央的姐姐一個人先飛快地跑過河對岸了。失去攙扶的堅伊又害怕又焦急,但是她沒有生氣,而是一個人摸着石頭過河。儘管還是不幸地摔倒在冰涼的河水中,但上岸的堅伊也依然沒有表露出責怪,而是依然擔心正在樹上的弟弟。

吉順雖然調皮,但是個善良純真的孩子,心裏充滿對世界的博愛。基於這種愛,他在不同時期總能找到方法排遣孤獨。在被和尚們收留前,姐弟兩雖然居無定所、溫飽不定,但調皮的吉順總能把姐姐逗樂。在他眼中,大海和微風、楓葉和蘆葦都可以成爲他們的開心果,一路都是開開心心伴着歡笑走來,小白狗的收留也正是吉順愛心的體現。在被和尚收留後,空寂的寺院對這樣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無聊是肯定的,但吉順和小白狗每天玩得很開心,把和尚們的鞋子偷掛在樹上、偷走洗澡僧的衣服給羊穿,這一系列惡作劇也給寺院帶來了生機。在剛到蔚山時,吉順看到各種小動物時更是喜愛不已,撲過去就想抓住他們一起玩耍,在以後剩下的日子裏,他都樂於找小動物、堆雪人玩。相信觀衆在看到吉順羽化的門前的雪人時,都無一不爲之動容:吉順自己身上不剩幾件衣服,但是雪人身上卻披着他的外套和圍巾。

推而廣之,可以說其實影片中每個角色都在用愛填充內心不免出現的孤獨。年輕和尚用他那普度衆生的仁愛,寬容地對待吉順所有的調皮行爲,在大風雪中,也是基於對吉順的掛念才堅持全力前行。小白狗是孤獨的,所以它寧願冒着寒冷守在吉順的門口,對主人的鐘愛填充了它的孤獨。在這個精彩的社會裏生活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會適時找到自己孤獨的填充劑呢?

《五歲庵》觀後感 篇2

當男孩站在夜晚的大樹下,仰天失聲大哭的時候,悲傷的暗流噴薄而出,他的心裏寄居着孤獨無助的靈魂。五歲的心願,就是他的媽媽,僧人告訴他,靈魂之眼能夠看見微風,用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因此,他一廂情願的把看見媽媽這個願望,寄託在了靈魂之眼上,於是,踏上了另一座寺廟,開始學習之旅。

期待像微風,帶來希望,卻從未出現。媽媽這個願望,男孩始終不曾忘記,可是,上山後,能夠得到的期待卻越來越少。他在山上的朋友只剩下了僧人,但是僧人需要面壁唸經誦佛,大部分時間無暇顧及自己,那一幕歡樂的滑雪場景,他期待有人陪他一起玩耍。後來僧人下山去集市,由於大雪封山卻一去不復返,男孩的期待又開始妥協,他覺得僧人是生氣了,給他添了麻煩,所以過了這麼多的夜晚還不回來,他期待僧人的歸來。最後,男孩連食物也沒有了,他靜坐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虔誠的呼喚,期待給他食物,陪他玩耍,看見媽媽,這就是最爲心酸的一幕。

天堂的使者,當所有的期待都聚集在一起,卻都無法滿足的時候,幻化的精神食糧讓他靜坐在菩薩面前,直到死去,這也許被有些人理解成爲幸福或者靈魂的昇華,但是在我看來,那是一種赤裸裸的欺騙,對自己心境的欺騙,因爲,實際情況,已經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了,已經無可奈何了,已經無力掙扎了,可悲,可憐,又可嘆。現在,多少人活在這樣的世界裏,作爲社會結構裏的弱者,自我精神的強者,但其實,越逞強越卑微,那裏,一個孤傲的世界,一個沒有人認可,一個自己苦撐的世界,敏感而脆弱,需要時時刻刻的自我催眠。

需要,期待,希望,慾望, 馬斯洛的基本生存需求,過渡到精神層面的期待,轉承爲需要奮鬥的希望,嫁接到無窮無盡的慾望,有標準可以評判其中的好與壞嗎?當基本衣食住行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時,人們會同情你,當你對生活有期待時,人們會讚賞你的上進心,當你對生活燃氣希望時,人們會被你的心境所感染,當你擁有很多欲望時,人們會勸阻或者嫉妒你,每個人,從需要到滿足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人在介於追求到滿足之間,是最幸福的,可是,都需要一個基礎,和可實現期待的途徑,對於虛幻和不存在的實物,也只能用精神來實現,對於美好的幻想,現實越是殘酷,精神就越是淒涼,因爲對自己報以的同情,就會越多,最後,我們豐富的,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安慰,不管是烏托邦,象牙塔,還是桃花源,大都帶有一種逃避的意味。因此,這世界千千萬萬之人,擁有更多期待卻不去努力實現的,多半是精神主義的自憐自卑自我安慰者,然後再漸漸告訴自己無慾無求,這樣既不用爭取,也可以達到自我滿足的效果。

要麼戰勝,要麼共享,這是韓寒對於感情第三者問題的回答,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逃避,在基礎情況既定的時候,人性會選擇讓自己舒服的姿勢,以基本滿足的情況活着。如果你對現實過分不滿,又無力改變,也只能靠着想象自娛自樂了,所謂的逃避,大概就是你接受能力比較低。在人性開放的時代,我們對自己慾望的追求,已經變得赤裸裸了,可是精神的家園,永遠不是野蠻原始的慾望,它是需要人性修飾的,才能出落成爲社會所認可的同盟者,而我們,在社會的步調中,也好像迷失了自己純真的期待,緩緩被污染成爲慾望,越來越錯亂。

《五歲庵》觀後感 篇3

五歲庵,看到名字的時候,我想應該是個5歲就開始廟宇生活的孩童的故事,5歲,是個很潔白的開始。

整個動畫一直給我歡快的感覺,吉順的小嘴總也合不攏,整篇故事幾乎全是他的臺詞。爲什麼呢,這麼愛動愛玩愛說愛唱的小男孩?很多小孩都是這樣吧,可是吉順這樣的過分的活潑,讓我感覺到他沒有家教了。是的,他沒有父母了,只有雙目失明的姐姐,姐姐帶他去尋找媽媽,可是姐姐,也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

孩子都是天真的。吉順說想學怎樣打開靈魂的雙眼,這樣可以教會姐姐,可以讓姐姐在世間找到媽媽,從此吉順就可以是有媽的孩子,有人愛,不怕別的小朋友欺負了。可是媽媽,早已不在這個世上,吉順的一生,從來沒有意識到,媽媽和他,不在一個世界。

看到快結束的時候,我也抱着幻想,吉順會去找媽媽的,至少吉順會知道媽媽是怎樣的。終於,吉順想要開始學習了。開始跟隨先生進山修行了。那依然是多麼歡快的時光啊,叢林裏的白雪,歌聲如糖的畫眉,還有那個雪原裏狩獵的.小小男子漢,在暴風雪來臨前,吉順的世界光芒四射。

暴風雪還是來了。這是個孤獨的世界。孤獨是從孩童時就存在的物什。沒有同伴,我們的內心不再有安全感,沒有認同,整個認知世界都可能坍塌。即使那是一個不祥的屋子,也想要闖進去,希望碰到什麼。依舊是一片寂靜,只有媽媽一樣的菩薩慈祥地注視自己。吉順終於可以靜下來,和菩薩一訴衷腸。孤獨的世界裏,吉順終於打開了靈魂的雙眼,他隨菩薩一起進入天堂。

這是我意料不到的結局。我以爲五歲只是開始,不想,五歲原來是結束。

意料外的結束,曾經一直是我向往的歸宿。當預言真的如此上演時,再也沒有結束了的灑脫,原來是如此的失望。孤獨的吉順,是否這就是他最好的歸宿?

這個世界的每個我們,都是孤獨的。向吉順的短暫一生學習吧,爬樹抓鳥,下河摸魚,拋灑樹葉順水流,與野兔賽跑,與小鳥比歌喉,抗風抗雪,在最恐懼的時候向菩薩呢喃,也許我們看不到,總有冰消雪融的那一天。

生命本身的意義,不介乎長短,無論何時結束,認真過好每一天,孤獨,亦是天使。

《五歲庵》觀後感 篇4

影片主人公的設定本身就淒涼:姐姐失明、獨自帶着弟弟;弟弟沒見過父母、更不知母親已死。姐弟倆沒有親人,會被人欺負,只能相依爲命,流浪過活。怎麼看都是慘。

而後兩人有幸被寺院僧人收養,過了一段歡快的日子,可對父母的渴望終究還是特別強烈。有時我想,如果姐姐老實告訴弟弟母親不在了,沒準兩人就能安穩地在寺院長大,然後按部就班,生活下去到老。可姐姐好意的隱瞞了,讓弟弟抱有一絲希望。同樣是從小孩子那個時候過來的,可我還是搞不清,是不是孩子對認定的執念都特別的有韌勁,但唯一清楚的就是:實在希望身邊時刻有母親陪伴。誒喲,實在不願回想自己小時候看到媽媽不在身邊時的那種心情,一動念,一股火就提到嗓子來。弟弟說希望給他土豆的胖大嬸是他的媽媽,無比認真地說胖大嬸一點都不胖,還特別美。就是這樣,我聞着我媽髒衣服的味道都覺得特別親切、安心。

影片最後的表達,可能是爲了讓弟弟的離去有一個圓滿的回報:弟弟真的感化了菩薩,弟弟真的去了天堂,真的見了母親,也讓失明的姐姐見到了母親。

心中有念想的人,肯定會半信半疑得問:這是真的麼?真心念佛真的可以了結念想麼?

那天在終南山上,從山下上來一位女居士,年紀輕輕,可自打來一直陰陰鬱郁,悶悶不樂。一日跟一小和尚交談後,她就像是血槽滿血的戰士,原地復活,精神盎然。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小和尚的一句話:每日誠心誦唸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可心想事成。從此她每天都纏着這個小和尚,神神祕祕。日後這位居士下山後,我向小和尚打聽:她咋了?怎麼跟突然入魔了似的?小和尚言:爲情所困啊。

原來,這位女居士心繫前男友,一心想要複合,不惜用任何手段,因爲實在愛的不得了。這次上山也是來散散心,希望能夠解脫。當時小和尚給她算了一卦,明確告訴她,你的這個男友早都另有新歡了。沒想到女居士不死心,一直問每日誦唸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是否真的有效?小和尚勸她放下不成,只得點頭稱是。

就這樣,女居士解脫不成,又陷入另一個坑。而她的那位前男友已被我猜個八九不離十,在她上山前剛下山去,跟他接觸過一段時日,實在不能跟女居士感同身受。幾年過去了,也不知是女居士釋然了還是心不誠沒感動佛祖,她的前男友跟女朋友已經準備結婚了。

影片中,弟弟曾說和尚:爲什麼要一直對着牆呢?如果這就是修行,那你家也有牆啊。師父一直告誡我們:吃飯就是吃飯,玩耍就是玩耍。可現實往往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時間,如廁背單詞。我們搞形式主義太久了,心雜心濁都是正常事兒,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想着死後升極樂,來世投胎好,但是卻都要經歷現世啊。還沒好好活着給自己積攢福德,沒準死了也解脫不了。就誠懇正視當下,就硬着頭皮向前,看看下一步還會有比死了更無助的境地麼?

《五歲庵》觀後感 篇5

關於這部影片 畫風很美 線條流暢 表現兩個孩子的天真無邪及可憐的身世,及一個五歲孩童的可悲結局。最後再來段自欺欺人的天堂,但是死了就是死了,我認爲最後以這個寺庵來紀念這個可憐的孩子纔是重點吧。有點諷刺。

我不明白本片的用意是什麼 是在宣揚一個孩子怎麼走到佛的身邊麼,還是步入死亡的命運呢。他的結局是偶然還是必然呢,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一個五歲孩子內心多純潔,意志力多麼堅定,最後在孤獨和絕望,飢餓與無助中幻想自己見到了渴望已久的母親,安詳地失去,片子的最後還出現了菩薩,我看來那是多可悲,有誰來保住這個孩子的性命了。大雪的冬天,沒有人能抵抗大自然突然的憤怒,意外無所不在,我們能做的真的是敲打木魚,祈求所謂的神明麼,不是的,的確在很多時候我們無能爲力的時候只有祈求保佑,那沒錯,畢竟意志力再強大的人他務必有自己的信念和精神支柱,但那也許並不是佛祖,也許只是自己思念的曾經給自己真正帶來過溫暖和幫助的人,或是誰的一句話,或者一個經驗,絕對不一定是神佛。

看到片子的最後,還有菩薩出現,我覺得很憤怒,這就是所謂的修煉麼,難道孩子的死亡給我們帶來了美好和安詳麼,誰來拯救這個孩子的命,誰能真的讓他回覆溫暖和歡笑,別自欺欺人了。所謂的修煉是什麼,就是把一個五歲的孩子帶到了無人煙的山頂上在寒冷的冬季看日出日落麼,有沒有科學地考慮過一個孩子的生活,如果在離開孩子以前不要整天唸經誦佛,而是教教這個孩子如何獨立生存,告訴他即使沒有母親在身邊也要認真學習怎麼更好地生活,如何保暖,如何尋找食物,如何鍛鍊身體,只有堅強地活着,母親纔會欣慰,而不是幻想會有觀世音菩薩來拯救自己,會有莫名其妙的奇蹟出現,行動勝過一切,自助者天助之。人畢竟是血肉之軀,也許人真的需要佛在某些時候做爲精神支柱,但是那覺對不能指導生活和生存。

如果這是一個神話劇,或者最後孩子真的活下來了,我會覺得這是不錯的故事,就像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後化蝶了,即使知道那只是一個幻想,但是畢竟再弘揚一種美好的願望,而這部片子最終到底是要告訴人們什麼正能量呢,我到最後都覺得它是個悲劇,不是因爲孩子的死亡,而是看官根本不知道死亡的真正原因該是什麼,我只能說我們該好好的反省自己,到底給社會帶來了多少價值。

《五歲庵》觀後感 篇6

五歲庵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眼盲的姐姐帶着調皮但卻心地純潔善良的弟弟尋找母親,然後因緣際會寄居在一個寺廟裏,弟弟爲了學得靈魂之眼讓姐姐能看見東西就跟着一個師傅到另一個寺廟學習了,但是由於師傅在茫茫大雪的歸途中不幸昏迷了很長一段時間,醒來後再找回寺廟發現弟弟坐化在佛前(飢寒交迫而死)……故事簡單,情節幾乎沒有起伏波瀾,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故事卻打動了我們。弟弟的頑皮,不懂事,卻天真燦漫,心地善良……還有壞孩子的媽媽把自己的孩子當個寶,別人的孩子當根草……弟弟的惡作劇讓人抓急,修爲不怎麼深厚的法師覺得太尷尬難爲情,修爲深厚的法師卻能淡然以待,並且鼓勵他用正確的道路和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旺盛的精力……這些都是很平常卻很真實的東西。這也不禁讓我想起新海誠的電影,他的動漫電影裏面的風景都是非常唯美的,而且有很多寫實的鏡頭,自動販賣機掉出飲料的過程,鑰匙掉在地上。和現實士多店幾乎完全一致的情景……這些細節很普通,很平凡,卻很能讓人產生代入感,很容易就把感情投入進去,然後和作品產生共鳴。我覺得這就是日本動漫和韓劇之所以能打動人心的原因……

一位地高大上,或者一位地接地氣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作品應該高大上,應該要格調高些,但是也要有接地氣的平凡畫面和鏡頭,讓觀者產生帶入感。。否則,齣戲只是分分鐘的事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