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1.3W人 

看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很多人觀看之後都有不一樣的心情。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通用11篇)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1

歷經多半個暑假,我終於看完了近百集的《新三國》,讓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話說在東漢末年,何順爲了消滅宦官集團,引董卓進宮,誰知董卓之災比宦官之災還要兇猛,董卓費了皇帝,讓只有九歲的劉徹即位,漢室開始衰敗。

隨後就有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十八路諸侯聚集滅董卓和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等,但都沒有誅殺董賊,卻被王允的美人計和反間計殺了,可是王允不聽衆大臣所言,沒將郭淮李汜二將殺之,讓他倆人狗急跳牆,殺入京城,拿了漢帝。經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依然念存着往日的漢室,三顧茅廬,求見臥龍,拜以軍師,纔有了得到了荊州這個落身之地。

經過曹操官渡大勝袁紹,天下開始三足鼎立,接着孫劉聯盟,共同抗曹。纔有了膾炙人口的赤壁之戰,燒的曹操近百萬大軍霎時灰飛煙滅。經過諸葛亮的指導,劉備得到了川蜀之地。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孺子劉禪,諸葛亮曾經六次北伐,和司馬懿鬥來鬥去,可是最終,天下歸了司馬氏家族。

如果你想問我生當何人?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曹操,他雖是當世梟雄,卻心懷大志,有一身的謀略,讓人無不讚嘆。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2

新三國終於上映了。它的上映免不了要和老版的三國演義相比較。我感覺這兩個版本各有千秋。看了幾集感覺新三國在戰爭場面很氣魄。規模宏大確實把古代戰爭的殘酷表現的淋漓盡致,但在人物刻畫方面要比老版要遜色的多。特別喜歡老版人物,他們的表演出神入化,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那麼到位。

舉個例子來說:

一、劉備的出場,始終以哭慣穿全書中,你看新三國哪一次劉備有哭的情節。相反新三國劉備一出場,就表現出他的志向遠大。這一點都被曹操看出。

其他的所謂的英雄沒有看出也就罷了,因爲他們算不上英雄。每一次劉備和曹操的對話中,都體現出劉備作爲梟雄的一面,城府極深。劉備的城府在十八路諸侯面前就表現出來了。我們也知道,曹操他的志向。他看出劉備的志向,以至於在後來兩個煮酒論英雄時說出: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日後我們也知道曹操也強大了,作爲強大的`曹操,知道劉備是個英雄,也知道會與他爭天下,阻礙他事來的發展。曹操什麼都明白,爲什麼沒有劉備成大事前把他殺掉呢,如果我是曹操,我一定會殺掉劉備。相反,在老版的三國中,劉備除了會哭沒有別他,表現的很懦弱,從而騙過了曹操,以至於以後鼎足三分。

二、曹操爲報父仇,進攻徐州,劉備支援徐州,後因呂布在後方給曹操搗亂,曹操做了個順水人情,讓劉備一封信解了徐州之圍。後陶公祖三讓徐州,劉備做了徐州太守,之後呂布被曹操打敗,前來投靠劉備。劉備出於仁義收了呂布。這時,曹操爲了消滅劉備和呂布,採用了荀彧的"驅虎吞狼"建議,讓劉備出征攻打袁術,在出徵前,劉備爲防範呂布,商量誰留下守徐州看家。根據新三國的劇情現在的劉備有三員大將,關羽,張飛,趙子龍。商量來商量去,結果留張飛在家守徐州,看到這兒我就是感覺劉備的大腦是不是被擠了,爲什麼留張飛在家?我們知道,張飛向來和呂布不和。讓張飛在家,徐州不丟那纔怪呢?這是關羽和子龍分別要求留下在家,可劉備卻說出徵事事要和二弟關羽你商量,所以讓關羽必須跟着劉備出征,子龍是作爲先鋒最好的大將,必須讓趙子龍也一起出徵。看到這兒我就很納悶了,難道張飛不是一員?

做大將先鋒最好的人選嗎?我們知道張飛也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大將。而且是一員猛將。後來諸葛亮入川,可是讓張飛做的前部呀,張飛成功的完成了入川任務。我們知道趙子龍是智勇雙全的大將,做事細心謹慎,讓他守徐州萬無一失的。如果趙子龍守徐州,張飛也不會醉酒失徐州。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3

網上有評論說“新三國是一部文化災難劇:沒有英雄情懷,沒有大智大義大勇,沒有信仰,多的是勾心鬥角,利用與被利用…其實這個時代不缺乏心計,缺乏的是一份純粹的信仰”,但是事實上是,在古代,尤其是在戰亂時期這種陰謀論最爲盛行的時期,還有的一些信仰,比如荀彧,以死來沽名釣譽,不符合常理,正所謂大勢所趨,識時務者爲俊傑。說荀彧爲了名譽,不惜豁出去性命,真的很難說得通。其實當時絕大多數德高望重之人,都已經忘記漢朝而歸順曹操了。

回到電視劇中人物性格,新三國,在我看來,寫的是人心,並沒有太多人性。曹操豪爽,臨終前怒斥曹丕當年的殺弟之舉卻最終又用之,體現出了“無情最是帝王家”。劉備僞善,關鍵時候寧當僞君子不做真小人,所以劇情還用了龐統的計謀自殺性死法去更加證實了劉備僞善僞的高明。還有孫權的狠毒,從小時就表現帝王之氣的孫權在真正當上江東的王時也不忘真正的權利。

電影中也有感人的淚點,劉玄德死前與孔明再共誦那一曲隆中三策,總是讓人唏噓不已。魯肅死時還是不忘江東大業,一生奉獻,是少有的'忠臣。最後我想說的是,我最感動的一個情節,是孔明將死前的自嘲“當年,先帝請我出臥龍崗時,水鏡先生曾感嘆道,孔明雖得其主,卻不得其時啊。

在三國我感到並不是缺少信仰,而是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裏,如果要表達信仰,必成爲人宰割的魚肉,就不會有三國紛爭了。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4

今年暑假,我決定看完近百集的.新版三國,這讓我受益匪淺。

例如:話說在東漢末年,何順爲了消滅宦官集團,引董卓進宮,誰知董卓之災比宦官之災還要兇猛,董卓費了皇帝,讓只有九歲的劉徹即位,漢室開始衰敗。

這時就出現了桃園三結義,十八路諸侯聚集滅董卓和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等著名典故,但都沒有誅殺董賊,卻被王允的美人計和反間計殺了,可是王允不聽衆大臣所言,要將郭淮李汜二將殺之,讓他倆人狗急跳牆,殺入京城。

經過曹操官渡大勝袁紹,天下開始三足鼎立,經過諸葛亮的指導,劉備得到了川蜀之地。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孺子劉禪,諸葛亮曾經六次北伐,和司馬懿鬥來鬥去,可是最終,天下歸了司馬氏家族。

如果你想問我想當誰,那當然是曹操了,他雖是當世梟雄,卻心懷大志,有一身的謀略,讓人無不讚嘆。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5

終極系列的三國,今天終於看完了,全套共53集,每集1小時10分鐘左右,算一算,我共花了近62小時看這套劇。

《終極三國》維持了終極系列的一貫搞笑作風,偶然的冷笑話,以文字遊戲成就另類文字釋義,的確有趣。看罷使人會心微笑。個別情境,引起我一連串的聯想,更是會笑翻天。

故事設定他們所處的時空背景,數學及語文程度都很差,這點經常鬧笑話,真的很有趣。而且他們也有很多經典名句,可能有些人已聽過,但我卻都是第一次聽,覺得挺有創意的,以下引用一些我覺得有趣的句子。

1. 一山不能藏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我例沒想過還有這種說法)。

2. 大家都是學生,最大的陰謀就是考試作弊(還有整蠱老師啦!)。

3. 政治,果然是高明的騙術(很認同這點)。

4. 你很努力地餵雞吃茶葉,非常的努力,但是雞也不會生出茶葉蛋吧!

5.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還真是絕句)。

而《終極三國》的編劇明顯比前兩套更完整,以53集長度計算,能編到這程度已算不錯,而且此劇以搞笑為目的,也就不太計較他的劇情。

此劇在愛情方面,比前兩套的篇幅,明顯有所增加,有好幾集,在感情的`表達,令我也跟著一起心痛。因為男主角跟女主角是不同時空的人,命運會使他們分開,而這個祕密,男主角又不能跟女主角說,這種痛苦及無奈,令我這位觀眾為他流下眼淚。在愛情的營造及編排,明顯看出編劇比較在行,畢境此劇偶像劇是另類之作,相比冷笑話,是出色得多。

此外,周瑜跟小喬的感情戲也很感人,周瑜那無可救藥的聰明,面對自己所愛的小喬,基本上也是無計可施,又或說,不是無計可施,只是不願意把計謀用於深愛之人身上。

因故事以三國為藍本,人物及架構都很龐大,而且有三國作依據,所以故事也不會鬆散至離譜的地步。而我很欣賞他們在角色設定上,令原本男主角所假扮的劉備跟真劉備更配合三國所描述的模樣。因為劉備可是厚黑學的表表者啊!真劉備的奸狡,配合假劉備的正義,在這種劇情編排下,卻出奇的配合三國劉備。惡搞題外話:假劉備在劇中不時有感性的流淚事件,印證了「劉備江山是哭回來的」。

老話一句,搞笑劇看看就好,不用太深究。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6

今晚,新版《三國》大結局了,一時半會還真不習慣沒有它的日子。明晚的我,肯定會倍感失落,雖然是看他人在演繹歷史,但是這份歷史讓人深刻感受到了智慧和哲理。我實是沒有水平評論其中,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的觀後感。

《三國》,在歷史上是能人憑自己的勇氣、智慧、機智、堅持去爭奪天下,可是如果將其中的一些道理引用到現實社會來的話,就如同一個個的企業如何去爭取市場。難怪會有挺不錯的收視率,不僅是爲了認識歷史,更是爲了學以致用。前兩天早上在上班途中,趁着時間還早,進了一家文具用品專營店採購點辦公用品。一大清早的,店老闆就坐在電腦前看《三國》,我明知故問了一句:您也在看《三國》啊?沒想到他竟然說了一句:我這是看第三遍了。我驚歎之餘問道:你這麼喜歡看啊?他笑了笑說:我這也是在學習,這《三國》其實也像本生意經,可以貫通借用。這個店老闆還真是挺愛學習,讓我不由的刮目相看。

要說我最喜歡《三國》中的哪一個人物,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諸葛亮。也許電視劇中把他的`能力過於放大了,但他的聰明和常識真是讓人佩服。他簡直就成了我現在心目中的偶像,估計有很多一段時間都沒有人能取代他在我心中的偶像地位了。昨晚看到巨星隕落,讓人不禁悲傷,百年難遇的奇才也談不上英年早逝,但50多歲就離開人世,以至於司馬懿沒有了對手。感嘆之餘,還有兩點很深刻的認識:第一,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現在經常說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曹操再奸詐,劉備再仁義,諸葛亮再會算計,都比不上司馬懿厲害。因爲他不僅有才堅忍,更重要的是他壽命長,經歷了魏國四代帝王,還活在人間,最終從曹操的曾孫那把權給奪了。第二,子孫後代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曹操打下的江山,繼承到曾孫那時就被奪了,不過那也沒辦法,他也太年幼了。劉備的兒子阿斗也是一例,難怪我們經常會聽說這麼一句話“扶不起的阿斗”。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及孫子司馬炎卻能力出衆,最終由司馬氏一統天下了,估計是曹孫劉都難以預料的一個結果吧。

看着三國人物演繹着精彩的歷史,看着歷史人物花開花落,對我的影響還是非常之大的。偶爾的深夜中,會突然驚醒,重複着小時候就很懼怕的感覺。再偉大或再平凡的人,不管如何釋放着自己的生命之花,都會最終走向一個結局,哪怕是神機妙算的孔明,也有天命所歸的那一刻,更何況是平凡的我們呢?人真的可以平凡的活着,但不真不能平庸,即使付出努力卻沒有成果,但追求的腳步是不會讓人覺得空虛的。所以有一句話對自己說:從今天起,嚴格要求自己。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7

隨着新《三國》的播出,在我家掀起了一股勢不可當的熱潮,讀三國,說三國,看三國,品三國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每晚七點半,我們全家會守在電視機旁,觀看着新《三國》,我們總被那宏偉的戰爭場面所吸引,並會情不自禁地對三國人物評上幾句。

星期五,我翻箱倒櫃,終於找到了一本文言文《三國演義》,立刻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原汁原味的`《三國》引人入勝。我敬佩關羽的忠義,也讚歎劉備的豪情壯志,被趙雲那超羣的武藝所震撼,同時,我也不由自主地感嘆周瑜,郭嘉的死:天妒英才。看着看着,我竟忘了時間,已經十點鐘了,只好依依不捨地上了牀。

在學校也不例外,一到下課,我就和王騰嶽等幾個“三國迷”發表自己對人物,歷史的看法。漸漸地,我對《三國演義》中講述的歷史產生了質疑,如空城計,諸葛亮和司馬懿在兵力上有着明顯的差距,但司馬懿爲何如此多疑,撤軍?他就不能圍而不打,切斷蜀軍的水源,糧草嗎?爲了更深一層地瞭解三國,我就在週末,打開電腦,看《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

聽了其中的幾講,我第一個感受就是:三國實在太錯綜複雜了!人們很難從那撲朔迷離的歷史中去品讀三國。“三國”已經不單單是幾張人物卡片,幾本書了。三國完全可以定一個學說。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才疏學淺,對三國的瞭解不過是九牛一毛。其次《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比較複雜,比如說,作者羅貫中爲了提高諸葛亮,就要貶低曹操,周瑜。正如易中天講的“這兩個人正如一枚硬幣,諸葛亮是正面,那麼曹操就是反面,爲了把正面放在上面,那麼就不得不把反面放在下面”我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裏。

三國熱仍在我們家蔓延。我知道了,三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真正的歷史也許永遠不會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對三國的研究,我還在繼續。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8

觀看了央視的《百家講壇》,我認識了易中天先生,懷着極大的興趣,我又拜讀了他的《品三國》上下卷,使我明白了真正歷史上的三國,也使我對三國中的歷史人物有了新的瞭解。雖然我沒有真正細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只是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也沒有看全,只能說對三國有一個膚淺的瞭解,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物以及事件,具體到人物和事件的本身就更加的模糊了,但是我很喜歡易老師在《品三國》這本書對三國的講解風格和歷史態度。我不禁爲易中天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折服。

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的撲朔迷離的歷史、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位位栩栩如生的英雄,都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裏,也對魏、蜀、吳三國興衰的原因大概瞭解了一些。《易中天品三國》中講述了三國時期的大事,而且非常透徹,曹操、周瑜、關羽、魯肅、劉備、孫權等人在他的妙筆下栩栩如生。例如:講到空城記時,司馬懿不敢上城,因爲諸葛亮在上面唱"卡拉OK,司馬懿想:我上去卡拉,你還不把我"OK"了呢!

易中天對人物的刻畫比較全面,這樣,才更真實。讀過《三國演義》,裏面的偉人就是高大全式的人物,明明一點功勞,作者敢加上十二分的想象,讓鬼啊神啊的都來顯靈顯聖,以突出人物的睿智與神聖,其實多看幾遍,就很容易發現那些描述根本不靠譜。易中天對人物的評述比較真實,是因爲在他看來:惡人不一定十分惡,時勢、環境都是造就人向惡的因素;善人也不一定十分善良,都是有外在因素影響的。

易老師的講解非常幽默,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對每個歷史人物的解析力求全面真實。讀完易老師的書後給我很大啓發,而我們應該從他的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中反思我們教學的態度:怎樣在今後的教學中抓好常規教學,創新教法,突出重點,多問幾個"爲什麼",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進步。

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動力!是激發小學生各項能力的`直接動力!我們應當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引發求知的慾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學會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採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給學生傳授豐富多樣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認識興趣和對所學技術、技能的好奇心,從而爲其創造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能想到的第一句話,三國的歷史值得我們去品讀,去研究,去分析。總之,這部書,讀一讀還是比較好,你一定會收穫不小。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9

《三國》它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嫉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楊修········它的人物描寫的十分清楚,忠就忠的義薄雲天,奸就奸得狠毒無比,但我最欣賞還曹操

曹操爲收服關羽,送赤兔馬,賞黃金豪宅,贈美女,封漢壽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宴請籠絡,直至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投奔劉備而去,曹操都未狠心殺關羽,可謂愛才如命。再比如長阪坡,曹操起了對趙雲的愛才之心,致使趙雲在百萬曹軍中七進七出,而無人敢傷其性命。趙雲單騎救少主,成就千古美談。因爲曹操的愛才,成就了關羽和趙雲。對曹操的求賢若渴之心,可見一斑,說明曹操愛才,不殺人才的美好的一面。

曹操亦殺才,爲何?一是因爲人才恃才放縱,破壞遊戲規則。比如許攸,棄庸主袁紹夜投曹操,獻火燒烏巢之計,以致袁紹兵敗官渡,功勞巨大,但太過放肆,借酒屢屢辱罵曹操,惹得公憤。楊修亦是如此,恃才傲衆,耍小聰明,招主忌。二是誤殺,如殺蔡瑁、張允二將是中周瑜之計。三則是不得已而爲之。在與袁紹官渡大戰時,殺糧官,是爲穩定軍心耍的計謀。

曹操愛才,不擇手段。比如徐庶,劉備起兵二十餘年,屢戰屢敗,得徐庶即兵敗曹仁。曹操獲知後,令人抓其母親,以此要挾,徐庶爲救老母,不得不離開劉備。因爲曹操深知,纔不爲我所用,是遺憾,但爲敵所用,是損失。

曹操愛才,對敵人也是惺惺相惜。比如劉備,許昌城中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明知天下對手惟有劉使君,但因英雄惜英雄,雖有殺心不忍殺。

縱觀《三國演義》,曹操從未使出過反間計而使得敵人殺自己的人才的。曹操雖奸詐,但有胸懷寬廣的一面,愛才如命。引得四方能人盡投之,也就是如此,才成就曹操一統北方,虎視天下的'大好局面。反觀劉備攜關張兄弟三人當年與曹操、袁紹等起兵征討董卓,二十多年過去,論兵不足三千,論將只得關羽張飛外加一個趙雲,說明劉備雖仁義,但是愛才方面與曹操相差甚遠。

再說周瑜,一生妒忌諸葛之才,後來反而把自已活活氣死。之所以嫉妒,源於自己的自大,認爲已是天下文武第一,他一心想致孔明於死地,結果反因自己的小肚雞腸而氣死了自己。周瑜使反間計,殺蔡瑁、張允,可謂夠聰明卻不夠光明;赤壁之戰時,想借劉備之手殺曹操,有機會殺曹操但不殺,故意放曹操逃往劉備軍陣中,以使曹操的軍隊向劉備復仇,但被孔明識破,結果未如願,可謂夠奸猾。與劉備軍隊聯盟時,卻一心打小算盤,可謂顧不全大局,還好孔明胸襟豁達,智謀過人,躲過屢屢殺機。對周瑜這樣的才智過人的悲情人物之死,既可憐又同情,又有點鄙視。此人如能心胸廣闊一些,早已成就大業了。這就是爲什麼曹操是三國中的霸主梟雄,所帶領的團隊最強,而周瑜只能是東吳的軍事統帥,但未能助主成就大業,甚是可惜。

對比曹操和周瑜,曹操用人大度,大氣,大格局,始終以統御人才之心用人,把自己凌駕在人才之上,招攬天下人才爲已用,而不是視人才爲對手,時刻擔心着人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在曹操的心裏,始終認爲無論人才多麼的才華蓋世,但也只是"被用"或"不用"的對象。而周瑜則不然,把自己和人才放在了競爭的水平低位,怎麼會不起嫉妒之心呢?這氣魄、格局、境界如何能和曹操相提並論?而劉備反思起兵二十多年,未能成功後,躍馬檀溪,幸遇高人水鏡先生,先得徐庶再得孔明,大小軍權盡交孔明,引得關張兄弟不服,求賢若渴之心,盡覽無餘。從落後曹操二十年,到很快縮小距離,軍事實力逐步崛起,最終成爲三國中的一國。有後來居上之風。

聯繫當前的企業,曹操始終把自己定位在一個企業的最高管理者的地位,也是老闆或執行董事、總經理的地位,他可能才華不見得多高,能力不見得多強(事實上操才華能力都很強),但他總是千方百計地招攬人才,把能用之人用到恰當的崗位,即使不爲他所用之人,他也不會嫉妒到斷絕別人的職業前途,淡然處之。而周瑜則不同,他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副總的地位,生怕有人能力超過自己,取代了自己。於是能拉攏則拉攏,不能,就排擠走,或做出壓抑人才的事來。

想各企業用人之道,一個人若能做到不妒忌,不阻礙,不打壓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而能與其精誠合作,發揮其才華同時,也提高自己,對其積極舉薦也成就自己,彼此攜手,同心協力地爲企業做出貢獻,那他則有曹操的大格局高境界與劉備仁義之心了。反之,則落爲周瑜之類,肚囊不闊綽,以自我爲中心,容不得別人才華超過自己,恨天下所有有才之人,把本該成爲英雄惜英雄的朋友,變成了敵人,未傷人先傷己,何苦來哉!現在社會,人才往往不是被埋沒的,而是自己把自己埋沒了。只要有才華有能力,有夢想有追求,總會有綻放光芒的地方,不是哪個人能給遮蔽的!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10

經過徐州的幾次三番,我以爲劉備是個不爭之人,偏老實本分一點。現在他不僅征戰了袁術,還重新佔領了徐州,還設計奪了曹操五萬兵馬——曹操先是驚異,再是自我安慰,終於還是氣倒了,病了好多天。

原來,劉備不是不爭,只是在看“時候”,雖說這次多少有些出其不意,畢竟連曹操都沒有想到,但是劉備現在是劉皇叔,肩上擔着責任和使命,佔領徐州必要且重要。能讓敵人佩服和感念是一件很難能可貴的事,因爲此時,敵人不僅在心態上對你敬畏,甚至還有愧,比直接打擊他有用。

劉備就是這麼一個人,袁術已經沒有活路,張飛建議劉備直接給他來痛快的作以報復,但劉備沒有采納,還寫了道書,大意是爲袁術着想,表示對他尊重,希望他自裁。袁術看完十分感動,感嘆“劉備是個忠厚人”,然後自殺。

所以,除了爲國建功,劉備也報了仇,還能讓敵人感念,也符合劉備信仰“仁義”,這個處理方式我覺得佳。

互訴衷腸要注意場合,你沒有在意的往往會讓你“死”得莫名其妙。董承跟太醫吉平商討如何除掉曹操,吉平想在曹操的藥中下毒,沒想到這事被僕人慶童偷聽,結果人家告訴了曹操,吉平最後當然沒什麼好果子,估計也不知道計謀如何敗露。

那麼,慶童爲何要背叛自家主子?他跟董承小妾幹傷風敗俗的事被董承知道後,宣佈天亮賜死。他晚上利用黑屋裏的火星將捆綁的繩子燒斷,出逃向曹操告了密。永遠猜不到小人會做什麼......

然而,賣主求榮是沒有好果子的',相當於主動被利用還主動送死。曹操雖狠但正邪還是分得清,當衆直接賜死慶童,還側面告訴所有人:你們可要注意,不要對我做不恭不敬之事。曹劉爭戰前期,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缺乏軍師助他,不像曹操有荀彧、郭嘉、程昱等,袁紹還有許攸、田豐等,再加上曹劉相比,曹的思維不拘常規,所以前期如果沒有他方(比如袁紹)外援,劉備慘敗是無疑的。

曹操常說“兵法教出的都是呆子”,他對曹丕教導說:兵法要學好,但不要拘泥於它。想想其實很有道理,我們都學一樣的謀略,運用一樣的規律,那麼在征戰或者普通的比賽中,能贏其實是靠運氣。學習了。

袁紹因爲小兒生病而無心征戰,貽誤良好戰機,實屬太可惜。如果換做曹操,一定不會這麼做,想不到兩全之策,就直接出兵了。作爲統帥,袁紹太情緒化,又一次展現了平庸。

那個年代曹操看透了很多事情,曹操不狠,也成就不了他。

曹操對關羽是真愛,不僅說出“關羽一人抵得上十萬雄兵”,還關注到關羽鞋帶開了,還親自蹲下給他繫鞋帶,就算是爲了籠絡他,能做到如此也很可貴,對戰敗暫降的關羽來說,肯定會心動一點。

目前,我對曹操是又愛又恨。

以前對於理論知識還是太概念化,比如優缺點可以互相轉化(矛盾的對立統一),這次看到義薄雲天的關羽被曹操設計歸降,被曹操“吃”得死死的,深有感觸。要了解自己,揚長避短,如若實在免不了遇難,也不必過於自責,可以學習關羽來個“約定三章”之類,以後改正便是。

新版電視劇三國觀後感 11

這段時間每天晚上都在看三國,其實我平時挺少看連續劇的,因爲我總覺的看連續劇很浪費時間,而且現在的連續劇基本上都跟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長又臭,真讓人受不了,如果確實碰到好看的我也很少有耐心全部看完,基本上都是看幾集然後直接在網上看最後一集,哈哈,讓人很無語吧?這次卻是個另外,非常神奇,自從三國播出之後我一集沒賴下,每天準時守候在電視機旁,把能推的應酬都給推了,即使我那幫兄弟拉我去喝酒我也堅決不去。

其實我之所以這次會這麼入迷的看三國,完全是因爲自己歷史實在太爛了,想給自己補補。在這之前我對三國的歷史瞭解差不多就用六個字:“魏、蜀、吳、劉、關、張”來形容,別人若是問我其他的誰跟誰我真是一概不知,因爲除了以前歷史書上讀的那幾個故事,其他的我都沒去了解過,《三國演義》的書實在太厚了,又是文言文,根本看不進去。其實我跟《三國演義》這本歷史小說還是有那麼一次邂逅,但有緣無分,是這樣子,高中時我一同桌經常抱着一本三國的書,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是趙雲在長阪坡單騎殺入曹營救阿斗的故事,說的那是神乎其神那,口水都碰了我一臉,現在想想都還有點噁心。。。那時我覺得三國故事確實好看,所以決心把他那本搶來看看,誰知看了十幾頁就快睡着了,因爲都是文言文的,那是最怕的就是文言文了,哪裏還敢看啊,所以那之後就再也沒看過了。這次剛好三國重拍上映,機會難得啊,我承認自己比較懶,看電視比看文言文的書輕鬆多了O(∩_∩)O哈哈哈~

我本想把全部看完再寫這篇有感的,不過到今天晚上爲止已經差不多快結束了,講的是三國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站“彝磷之戰”,劉備VS孫權,以劉備失敗而告終,劉備病死白帝城,從此蜀國元氣大傷,三足鼎立局面確立。基於後面的故事對我來說並不是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就先寫寫,不然怕到時候想寫時沒感覺了。

三國裏面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可能大家對曹操的形容最多的是“治世之賢臣,亂世之奸臣”,而民間所傳是那個“大白臉”的大奸臣曹賊。我個人認爲曹操絕對是個英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裏面,因爲文學上的需要歪曲事實,表現出明顯的貶曹筆法,我想之所以後世很多文人都喜歡罵曹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覺得他“不正統”,認爲他“名爲漢臣,實爲漢賊”,照我說這些文人是自詡清高,口是心非,其實他們很多人心裏肯定是對曹操佩服的不得了,舉個例子,就像我們讀初中或高中的時候,老師說不能早戀,辯論賽時很多學生都不贊成早戀,說早戀怎麼怎麼不好,其實我想那些人在骨子裏都是想談戀愛的,說不定他們冠冕堂皇的在說時已經在對某女生YY了。東漢末時期,天下動盪,羣雄逐鹿,諸侯割據,天下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而此時的漢朝早已名存實亡,按照歷史規律來講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強權來一統天下,曹操有抱負,他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只能說明他聰明,有謀略,“時勢造英雄”,曹操是那個時代的需要,是時代造就了他,我想即使沒有曹操這個人也會有其他的人來取代他。而世人一直以他篡漢爲名對他口誅筆伐,這其實就是人“虛僞”的一面!

後世文人罵曹賊不是不敢真實表露自己就是爲了迎合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是爲了給人們帶上精神枷鎖,要人們做順民,不得造反。個人認爲曹操膽識過人,謀略出衆,有治國安邦之才,說其有帝王之氣絕不爲過;曹操愛惜人才,唯纔是舉、知人善任;也許有人說曹操愛猜疑,我想人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曹操那句“寧我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我們暫且不說這句話的`真僞,即使曹操說過,從道德層面來講是有瑕疵,但我覺得即使是真的那麼在那個動盪的戰爭年代,弱肉強食,曹操能夠說這句話說明他真的適應那個時代,是個強者。其實每個人都有弱點,曹操並非神人,要知道聖賢也有犯錯的時候何況是他。我們不能單單從他性格上的一點瑕疵而否定這個人。

我喜歡曹操除了他那傑出的政治才能,軍事才能外很重要一點是他的詩詞。曹操的詩詞真可謂氣吞山河,不說別的,就說他那《短歌行》就足以讓天下文人敬佩的五體投地,我想若不是有王者之風是絕對寫不出如此有氣魄的詩,最後就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次他的這首詩吧!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