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5篇)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5篇)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

“忍受着諷刺、排擠訓練,摔跤改變了她們的一生。”

——題記

“Geeta,加油,”來自觀衆席上以及電視前看直播的所有印度人民正在吶喊,沒錯,這是英聯邦運動會,來自印度選手Geeta正在與澳大利亞選手Augelina正爭奪金銀,她們一年前曾交過手,Geeta在第一回合就敗給Auglina。她朝觀衆臺望去,發現那個位置依然空着,那個位置是Geeta爸爸的位置,是她精神支柱,在接下來的一回合整個人心不在焉。

“Geeta,快啊,時間不多了。”Geeta妹妹Babita喊到。猛然Geeta回想她爸爸曾將她扔進水中訓練的情景,他說過“爸爸不可能一直保護你,你要克服恐懼。”看着眼前還有20秒,獨拿到5分纔可以贏,想到她爸爸曾教過她先給對方一個假動作,然後像彩虹一樣講對方360°翻過去。“耶,就在比較後一秒,比較後一秒,Geeta做到了,新一年的摔跤冠軍誕生了。”所有人印度人民替她歡呼,此時被人故意關在小屋裏的爸爸正坐立不安虔誠爲女兒祈禱,當頒獎時印度國歌傳人耳邊時,她爸爸幸福感動地哭了。此時,有人來開門,她爸爸跑到了賽場,女連忙跑過去與爸爸相擁,把獎牌交給爸爸……那一幕,所有的人焦點都在他們父女身上。

故事回憶到十幾前,Mhavir是個摔跤霸王,比較終沒能繼續當摔跤手,心中一直想把那個摔跤冠軍的夢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但事實生了四個孩子,迷信各個偏方等等還是都是女兒,心中一直都是很不甘心,不願意留下遺憾。有一天,回到家,看見家中好“熱鬧”得知原來自己的大女兒Geeta和小女兒Babita把幾個男孩子打得臉青鼻腫,衣服都破破爛爛的,髒髒的,心中沒有憤怒,而是很欣慰,他看到了自己這兩個女兒流着摔跤選手的血液。他告訴了妻子用一年的時間訓練她們,如果真不行,將永遠埋沒自己的遺憾,妻子也沒辦法只好同意。把她們當男孩子訓練每天大早上五點鐘起來跑步去,自己建造的訓練場去訓練,學習得很快,很有天賦,於是找來了他們的表哥Omkar來陪練,日復日,他們都厭倦了,要三人聯合起來打敗他們的爸爸,在訓練上破壞,少訓練一天,一會,哪怕一分鐘也好。在他們一個姐姐婚禮的宴會,Mhavir當衆打了Omkar一巴掌隨後他們來到一間小屋與新娘貪心聊天,Babita和Geeta向新娘姐姐訴苦,新娘對他們說:“你們父親的做法是正確的,他在爲你們着想,承受着所有人的嘲諷爲了給你們好的未來,不跟別的女孩一樣長大嫁人與沒有見過的男人在一起,爲他生兒育女,做家庭婦女,就這樣那個過完一生,像奴隸一樣生活着,你們真的想要嗎?”這段話成了這兩個女孩生命的轉折點,她們決定好好練習摔跤,讓別人看得起他們,告訴別人,你們等着。

第二天,她們早上早早地去訓練了,她們的爸爸還是按平時一樣起牀,發現兩個孩子不見,原來是在訓練場練習,感到很欣慰,過了段時間Mhavir帶Geeta去比賽引來了很多人來觀看,那是Geeta第一次比賽雖然比較終輸了,但是也有得到了50盧布的獎勵。回家後,晚上Geeta睡不着大哭一場,說下次肯定贏,她的爸爸很欣慰,一心一意地訓練,十年後獲得了冠軍,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她質疑父親的方法,相信了國家教練的話,輸掉了國際比賽。而她的妹妹Babita贏得了比賽也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告訴她姐姐,讓她與爸爸談談,那一次通話後,Geeta剪掉了頭髮回到了比較初的自己,聽從她爸爸來訓練,爲此她爸爸特意搬到這城市住,默默在背後指導女兒,儘管教練處處阻撓她,爲難她,在英聯運動會比賽爭奪將她爸爸鎖在屋裏,想把Geeta的一切名譽,成果歸功於自己,簡直可恥。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自己努力,還要父母默默地支持,影片中的父親發現女兒的天賦辭掉工作,讓女兒成爲冠軍,他知道,不想讓女兒跟別人家的女兒一樣在生兒育女,照顧家人中平庸過完一生,所以要改變她們,過程是多麼艱辛,受到了社會的諷刺,成爲別人口中的笑話,很多人認爲他是瘋子,而當兩個女兒被培養地那麼優秀,不僅完成了他的夢想,又替國爭光,所以印度人民記住她們是多麼有價值,有意義,這樣的父親是多麼偉大啊,令人敬佩不已。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總有一個默默耕耘的人,當成功的那一天來臨時,再回首過往一切真好!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2

20xx年5月,迎來了一部印度電影《摔跤吧 爸爸》,演繹的是一位爸爸在衆人不解甚至嘲諷下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走上體育競技———————摔跤運動之路的故事。

母親節當天晚上20點,想和孩子媽媽相約去看這場電影,看到朋友圈很多灌水,對該影片的評價都比較高,爲此也把女兒帶上了,雖然她還不認識很多字,更聽不懂印度語,但是看到她的熱情,那就欣然前往吧!

對於該影片我相信每個人所看到的或許都有不一樣的觀點,比如:重男輕女的思維觀念、霸權強權的男人主義、富養女兒的觀點等等,我也是一位爸爸,也有一個女兒,當我看後,在感動父女的堅持中確實又一次很好的梳理了一下我自己的內心,再次感受到了爸爸的力量及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相信每位爸爸都有自己的理想,之所以理想往往是還沒有實現或者已經沒有實現的可能,這是命運的殘酷嗎,在家庭裏這些爸爸想讓自己的孩子繼續這個夢想是人之常情嗎?因爲在現實中爸爸的這種期望要是處理的不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傷害。(當下中國這種情形想必也有很多)當然劇中結局是非常的好,即圓了爸爸的夢也造就了孩子,皆大歡喜。感慨之餘,還是應該好好的思索一下如何在熒幕褪去後的繼續……,因我也是一位父親。

一:接納

當馬哈維亞接連得到四個女兒的時候,他有過失望、有過灰心,因爲他需要一個兒子來完成他的夢想,但在影片中我們所看到的,他對妻子的態度還是和藹的,他把牆壁上的獎盃、榮譽全部收納了,心平氣和的去接納眼前的一切,假使這樣的現象放在中國,情緒的控制就很難說了,是不是又再一次提高了離婚率的可能,答案或許不便多說了。

二:發現

我們經常說:這個世界不缺少美,但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待孩子也是一樣,聖經中說:孩子是我們最大的產業,(這裏面的孩子是不分男女的,因在上帝的眼中,孩子都是寶貴的),我看到知乎上有這樣一條評論:“那又怎樣,他的兩個女兒只是完成了父親個人自私的夢想,只是父親實現夢想的工具。”對於這點我反駁,試想一下當下中國又有多少孩子每天學這學那的,難道都有這樣的天賦?還是被父母所逼?至少影片中的馬哈維亞是透過女兒的一次打架,發現了孩子有這方面的肯定,才這樣堅持去做,靜下心來,孩子的優秀我們用心觀察過嗎?

三:榜樣

當他下定決心準備訓練兩個女兒之後,一切都是自己親力親爲,即便條件再艱苦。當女兒被拒絕進摔跤場,他一個人砍掉莊稼,收拾一片空地出來,給她們作訓練場;當女兒缺乏營養、體重過輕,但家裏又沒錢,他自己去跟賣雞的人討價還價,並說服對方便宜賣給他;等等細節,都展現出馬哈維亞作爲一個父親和教練,甘願所付出的代價。看似獨斷專橫的父親,其實爲了女兒今後能有選擇的權利而傾盡所有。人別無選擇有多可怕,不言自明,而父親能衝破層層非議堅持着把女兒送出大山,怎一個偉大可以概括。現實,永遠比感情來的冰冷。馬哈維亞不是不能溫柔,只是爲了女兒的未來,他必須這樣嚴格。如果現實註定殘忍,那就先把自己煉得剛強。身教永遠重於言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四:敬畏和感恩

馬哈維亞對孩子們說:要對大地母親敬畏,記住,你們越是敬畏,得到的尊敬越多。每當參加比賽,都能看見吉塔和巴比塔對大地心懷敬畏。擁有感恩與敬畏之心,便少了埋怨與浮躁;多了腳踏實地對情緒的掌控與對自我的瞭解。已深深融進父親馬哈維亞的血液裏,並在女兒們身上得到延續。

五:關注孩子的情緒

對馬哈維亞而言,面對孩子的反叛:調鬧鐘、對燈泡做手腳、假訓練、裝受傷;面對吉塔對父性權威發起的挑戰;還有,吉塔內心的成長變化,甚至有些誤入迷途……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逆反很正常,焦慮很正常,甚至在父母可控範圍內,短暫的自我迷失都很正常。馬哈維亞只相信一點:他的女兒是最棒的!他用耐心陪她度過層層難關,知女、懂女。

六:父愛如山

與其說馬哈維亞將夢想強加給孩子,倒不如說他的信念與精神力量,耳濡目染讓女兒們對世界冠軍有了渴望與憧憬。當他買不起正規的訓練墊子,在紙上給女兒們畫了一個墊子的模樣,女兒們眼裏閃爍着希望之光。當訓練隊欲開除她們的時候,父親的話又一次讓所有人淚奔。他說,她們沒錯,她們錯就錯在有一個瘋狂的父親,他所做的一切,他自己心中有數。

七:學會放手

電影最後一段設計很巧妙。在吉塔決賽中爭奪冠軍的激動時刻,父親馬哈維亞則被關在小屋子裏,掙扎着出不去。此刻在電影院裏的我也是非常緊張。“吉塔,記住,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我只能教你方法……”此時此刻,父親的話在吉塔腦海中清晰浮現。是的,父母能夠幫助我們一時,卻不能陪伴我們一世。更何況,成長,永遠是自己需要經歷的事情,任何人都幫不了。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懂得適時放手。嚮往藍天,就要獨自翱翔。渴望大地,就要獨自馳騁。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3

有口皆碑的影片終於看了,不得不說演員阿米爾·汗實在是一位偉大的演員,他將我們成長中從未重視過的角落掰開了揉碎了,一點一點呈現在我們面前。

電影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或許放在我們的現實中,那樣一個直男癌父親會被吐槽:你自己完成不了的夢想,憑什麼強加給女兒?但那是在印度,在那個國家,女性註定了14歲就要嫁人,只能不停地生孩子操持家務的人生。看似暴君的父親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女兒,實際上,也是強行改變了她們被這個社會註定的人生軌道。

第一個淚點在女孩兒們偷偷逃了訓練去參加朋友的婚禮。那時候,她們爲暫時逃離了暴君父親,爲“自由”笑得很開心。而作爲新娘的女孩,卻如同一個木偶人一般任人擺弄,戴上精緻的紗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只爲了把她交給一個從未認識的男人,去過既定的人生。

導演很細心,在兩姐妹因“沒了女孩樣”而被同學們欺負的時候,唯有新娘的眼神是不一樣的,不是對她們被欺負的憐憫,而是帶着渴望的羨慕。

新娘告訴她們:“我很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父親,是真正把你們當做自己的孩子……”有的時候,對於我們來說,同齡人活生生的例子真的比父母苦口婆心地說一百句有用的多。正當父親已經決定放棄的時候,兩個女孩卻真正地開始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後來兩個女孩一路走來,走過所有人的嘲諷、鄙夷和不解,姐姐吉塔先一步走到了全國冠軍的領獎臺上,然後離開父親走進了更大的世界,蓄上長髮做起了城裏姑娘,有“洋氣”的教練教她“不過時”的技巧。

電影沒有誇張,這就是我們真正的路途。

父親顫抖的手把我們送到自己從未經歷過的大世界,滿心期望着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樣瞭解我們,關愛我們。他是多麼想永遠將我們放在自己的羽翼下,一直到,一直到我們能夠達到無懈可擊的狀態。可是父親只是父親而已,他沒有更多的能力,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跌跌撞撞地衝向這個滿是誘惑,又滿是陷阱的世界。

我們離開了家裏的小城鎮,來到所謂的大城市,看到了更多,學到了更多,花花世界晃得我們睜不開眼,有無數成功人士在喧囂着教你做人,有越來越多所謂朋友的出現,帶給你從未見過的,光怪陸離的一切。漸漸地,你會迷失自己,以爲自己感受到了世界的風向,觸摸到了世界的尖端。你不屑於父親跟你說的一切,你忘掉從小到大確信的準則,你對父親說,“你那一套老掉牙了,現在沒人這麼做了。”就像吉塔告訴父親,現在不流行這樣摔跤了!

我們在長大,新舊衝突終將發生。有人說,父母的愛,是指向離別的愛。他們送孩子長大,孩子送他們老去。一生幾十年,也只有那麼一段時間的交集而已。當孩子撲撲騰騰地闖出去,父母怕他們摔了,又怕折了他們的翅膀,該怎麼辦呢?只剩焦急。

吉塔和父親在小時候的摔跤場上的一場PK,給我感覺是整場電影的最高潮。我緊緊攥着拳頭,眼淚抑制不住地流,我知道,劇情需要,父親會輸——因爲父母從未真正贏過自己的孩子。

一場摔跤,吉塔用上了教練所教的“流行”的技能,去對抗父親“老掉牙”的經驗,最終把父親壓倒在地。我看到的是獵豹一般的年輕摔跤手與老邁發福的老摔跤手之間的爭鬥,也是女兒與父親新舊觀念的一場衝突。毫不意外,年輕摔跤手會勝利,女兒也會勝利。她甩甩頭髮,告訴父親,“你看,你那一套已經過時了。”從小到大一直被父親魔鬼訓練,愛美的女孩被強行剪去漂亮的長髮……此時此刻,揮去了童年陰影、打敗了壓迫自己的山一般的巨人,她的心裏應該是大大地出了一口惡氣吧。父親趴在沙地裏,灰頭土臉,像是一隻老邁的、苟延殘喘的黑熊。臉上沒有悔恨,沒有惱羞成怒,只是帶着那麼一點,讓人心酸的無能爲力。

我在父親臉上也見過這個表情,因爲生活中的某件小事,跟父親針鋒相對地鬧了一場。毫無意外,他沒能爭論過我,後來,父親的臉上帶着笑意,他開心地摸着我的頭說,“閨女大了,老爸也是真老了。”不過,在偶爾我沒注意的時候,他臉上的神情同阿米爾汗被女兒摔在沙地裏一樣,落寞得別無二致,而我卻沒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這個情節,我大概永遠也不會意識到,我曾經那樣傷害了父親而不自知。

我撂倒了紮根在心裏二十年的巨人,暗自得意,卻沒發現他鬢邊的白髮蒼蒼,那曾經揹着我的寬闊背脊也已漸漸佝僂。無所不能的巨人不是被我們撂倒的,是被時間催老了,可他還是我們的巨人啊。

電影中的吉塔被教練錯誤地教導,在國際大賽上屢戰屢敗,委屈之際,終於還是想到了被自己撂倒的巨人。父親傲嬌又不情不願地接起電話,“嗯”了一聲想表達自己還在生氣,還是會冷漠以對,卻在聽到女兒的大哭後一秒達成反差萌成就。“別哭,我馬上來你那兒!”世界上所有人都會拋棄你,只有父母不會。二話不說就離開家,去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六十幾歲的男人,這樣如飛蛾撲火般的不顧一切,只有當父親的纔有。一個父親,從不會覺得自己付出太多。

後來看完這部電影,我不敢告訴我爸,因爲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他,並且哭成一個雷淚人。假期在家給父母推薦了這部電影,沒成想,他們卻異口同聲地說:“就是一部紀錄片嘛!又沒啥好看的!”弄得我哭笑不得。

隨即,我又釋然了:你看,爸媽真的沒覺得自己的付出特偉大。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4

電影摔跤吧爸爸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主要講述的是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爲摔跤選手冠軍的事蹟。

電影的開頭講述了主人公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熱愛摔跤並且期望經過成爲世界級的摔跤冠軍爲國爭光,可惜的由於國家的不支持和現實生存的原因,他不得不放棄摔跤而像一個平凡人一樣找一份工作掙一份工資維持生計。他也沒有絲毫減淡自我對摔跤的熱愛,他期望生一個兒子繼承自我的夢想,可惜的是即使用了各種偏方,妻子每一胎都生了女兒。可是在他幾乎要放棄自我的夢想的時候,他在女兒的打架事件中發現了女兒們身上的摔跤手潛質,於是他突破傳統,與妻子協商一年的時間,培養女兒成爲一名摔跤手。之後電影就寫了兩個女兒在訓練中的反抗,然後到了電影中期便開始用很多的鏡頭描述大女兒由反抗訓練到主動嚴格訓練,以及她進入國家隊後的變化,之後又再次在父親的指導下獲得世界冠軍的事情。

觀看完整部電影,有很多不一樣的感受,首先在電影裏你能夠感受到主人公對夢想不放棄的追求,他能夠爲了實現自我的夢想做出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努力,比如他爲了生兒子使用各種偏方,爲了女兒訓練放棄了一份工作,甚至是爲了女兒而對學校領導下跪。然後你也能夠感受到一種父母子女之間的溫情。父親的訓練很嚴,甚至能夠讓女兒剪下出生就留到此刻的頭髮,能夠把女兒扔進河裏讓她們自救。可是你也會看到父親在女兒去了國家隊後想要表達又無法表達出來的關切,看到父親在被大女兒反駁後的隱忍,看到父女在電話兩頭的泣不成聲,看到父親對女兒拿到冠軍的欣慰和激動。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感動而揪心。當然我們也很容易在大女兒吉塔的首戰和最終的冠軍戰中找到一股熱血澎湃的感覺,當然電影最終國歌的響起能夠說是燃爆整部電影。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能夠說是十分棒的!首先就演員陣容,主角的飾演者是阿米爾·汗,不但知名度很高,並且演技也是實打實的。爲了演好一個男人的年齡身體變化,他在短時間內增肥28公斤,又鍛鍊暴瘦25公斤,練出一個摔跤手該有的身材。其次就是這部電影很會使用一些藝術表現技巧。電影裏用很了很多轉折,比如吉塔的訓練從最初的反抗到後面自發主動,然後再到國家隊時地鬆懈,最終是覺醒後的恢復嚴格訓練。還有她的形象從長髮到短髮再到長髮最終到短髮。

當然,筆者覺得用的最精彩的是伏應技巧和倒勾技巧。因爲這些都在最終電影比賽的高潮表現出來了。電影前期描述主人公辛格示範得分動作時只簡單提到了得五分動作的事情而沒有播出示範動作,而是留到結尾吉塔比賽回憶的時候播出瞭如何才能得五分的摔跤動作。還有就是最終決賽父親被設計無法在比賽現場指導時,電影播出了辛格以往的教育話語以及曾把女兒扔河裏教育她們要學會自我解決問題的事情,從而推動吉塔下一步比賽動作。電影裏的這一些技巧很多電影都會使用,並且也容易被人猜到,可是這部電影在使用這些技巧的時候成功地給了我們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覺。最終就是電影的敘述用了很多侄子的旁白,這些旁白都給這部電影增添了很多喜感,並且也能夠讓我們觀衆更好地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待整部電影的故事發展過程。

當然,筆者認爲這部電影吸引人的很多都是一些細小的故事情節。在此舉例兩個筆者印象深刻的。第一個就是吉塔在電話裏的哭泣。這一情節的拍攝真的很真實,哭得很真。人心境真的崩潰的時候哭是真的說不出話的,想要說話也是已經哭到嘴張着,喉嚨發不出聲音的那種,整個人都在一下一下地抽搐的那種。電影裏的吉塔局勢這樣哭的,所以這一種哭泣完全把電影裏吉塔的愧疚和不甘全部表現了出來,讓人心疼,引人落淚。第二個就是吉塔兩姐妹被父親剪下出生以來一向留的長髮的情節。那裏其實筆者覺得電影更多的想要表達吉塔被剪髮的絕望,但可能由於本身文化不一樣,筆者並沒有覺得剪下頭髮有什麼,可是也因爲自我也以往被強行剪過頭髮,被兩人的情感很是理解。可是筆者看到這個情節感受到的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強權吧。在印度家庭裏男人的權力是很大,能夠說是男權很明顯的家庭文化。主人公能夠如此簡單地決定了二人練摔跤和剪髮的命運,兩個女兒能夠強行理解這種安排,難道不是有這一種男權主義在背後做支撐嗎?若是男女平等的背景下,主人公又怎樣會如此輕易地決定了兩個女兒的人生道路?能夠說這個情節也側面暴露了很多印度的社會現象。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能夠說是很紀實的,畢竟是真實故事改編的,但也因爲是改編的,也存在一些戲劇性的情節在,比如電影后面父親被關起來的情節,現實的事件中父親是全程待在現場看比賽的。這部電影的取材都源於生活,很現實普通的生活,但它表現出來的樣貌又有了很大的昇華,因爲電影很多地方都用一些很普通的小細節側面的揭露了大多數情景下的印度社會,有必須的批判和啓示作用。總體而言,摔跤吧!爸爸的確是一部十分值得我們去觀賞,去感受,去思考的一部好電影!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5

最近剛忙完論文的事,期間師妹和師弟不斷幫忙,回想上年師姐師兄畢業時,我完全不太清楚,覺得都是小事啊,現在發現對當時的我們來說絕對是大事,也發現自己做師妹是多不及格,。所以打心底裏感激師弟師妹,恰逢週六又都在實驗室,就約好做完實驗一起去看電影,看的是5月5號上映的《摔跤吧!爸爸》。

之前就看到消息說中國要引進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這又是米叔的一大經典之作,看後果然不讓人失望。影片針對印度當下的社會現實--性別歧視,我看到的除了這個,還有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長,結合自身經歷來談一談我的感受。

一。出生的環境

不說社會環境,這個範圍太大而且各個地方情況不一樣,越發達的地方越開明,這是不爭的事實,況且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所以我只說我出生的小環境。

我出生在的市郊的一個村莊,不算太貧窮也不太富裕,但爺爺這輩重男輕女很嚴重,爺爺最喜歡的大伯和小叔,最喜歡的孫子輩是大伯家的堂哥和小叔家的堂弟,奶奶好些,愛屋及烏也喜歡小叔家的堂妹,我爸排行老三和二伯一樣,從小不被過多關注,子女過多,爺爺奶奶關注不過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樣也成全了老爸和二伯相對自由的童年和自立自強的性格。

後來,我爸有了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我,是個女孩(大伯家有三個堂哥,二伯家已有一個堂哥一個堂姐,半年後又有看個堂弟),爺爺爲此意見很大,因此我媽受了很大的委屈。我們村的青年大多都是初中輟學去學技術、打工等,現在我大堂哥生意做的就很好,帶領了好幾個堂哥堂姐。但我偏偏一直上學,這下我爺爺意見更大了,因爲他覺得女孩子不需要上那麼多年學,以後都是要嫁人的,總而言之就是浪費錢、沒用。

二。父母的選擇

我爸本來就比較自立自強,不管做什麼絕對都是我們那附近數一數二的,所以我們家的小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我們村有個張爺爺,曾經是書記,典型的知識分子,溫文爾雅,幾個子女全都在外高就,退休後閒來無事,特別喜歡找我爸聊天。前兩天和我爸打電話,我爸還說到張書記(我爸習慣喊他張書記),說張書記告訴他哪怕現在自己苦點累點也一定要盡力讓孩子多讀書。

所以,在我準備專升本、考研時,在周圍親戚一片質疑和勸阻聲下,我爸只有一句話:"你想考就考",這和米叔飾演的爸爸很像,近乎固執地堅持着自己的做法。在4月28號《奇葩說》中馬薇薇說"自己做父母時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這點我爸絕對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三。子女的選擇

上面提到的張爺爺,他的太太張奶奶也是一個知識分子,我初中上學時幾乎天天騎自行車從她家門口經過,她都會笑着和我說話:"上學去啊,真好,好好學習哈"’,兒時的自己不理解張奶奶的苦心,有時會想辦法不從她家門口過,因爲覺得天天和她打招呼好麻煩。有時週末還會去她家裏玩,現在只模糊記得她家很古典。高中住校後,每兩個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幾乎都會在張奶奶家門口看到她,然後和她聊會天再回家,她每次都囑咐我要好好學習。再後來,去外地上大學,有一次聽我媽說張爺爺去世了,之後沒幾年,張奶奶也去世了。每次回家從張奶奶家門前經過時,還是會習慣性的往張奶奶家張望,院子還在,門前的人卻已不在。

我不知道我喜歡學習有多少是受張奶奶影響,也許是小時影響不大,隨着年齡增加越來越大,反正我從來沒覺得學習是辛苦的,相反專升本和考研的日子是我最快樂和充實的一段時光。

影片中大女兒離開父母去到國家體校學習後,全盤否認爸爸之前的付出,還和年老的爸爸比試,比試過程中爸爸臉上滿是拼勁全力的痛苦。看到這裏,我淚流滿面,心疼米叔飾演的爸爸,也痛恨女兒的不懂事,同時心裏一個聲音在發問"我應該沒有這麼混的時候吧".

4月28號《奇葩說》的辯題就是"父母提出去養老院養老,你是支持還是反對".我們這輩人更多的在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工作,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養老問題。我非常同意馬薇薇說"自己做父母時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的下一句"自己做子女時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子女".臨近畢業,面臨城市的選擇,我也迷茫很久,最後發現:不管在哪裏,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子女。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6

“你是我的驕傲。”當你的父母對你說這句話時,你有想過自己是獲得了多麼傲人的成功嗎?

這成功也不完全是你自己的。

“你是我的驕傲。”話音剛落,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也隨之圓滿落幕。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將心劈出一條蜿蜒曲折的溝壑,深不見底,思緒就那樣洶涌澎湃、此起彼伏着飄蕩。

這部紅火的幾乎就要燒起來的電影是關於一名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爲了國家的榮辱與畢生夢想,狠下心來剝奪兩個女兒美麗的童年、靚麗的青春,刻苦訓練半生,最終讓她們掛上獎牌,高舉獎盃,站在最矚目的焦點的勵志故事。

毋庸置疑,馬哈維亞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從不會放棄女兒、更不會忘記初衷——讓自己的國家獲得金牌。他的嚴苛,都只是爲了兩個女兒不會如同一般印度女人一樣一生庸庸碌碌、一味依附男人、只得相夫教子,他一定要讓女兒變得自信而強大、鬥志昂揚。在馬哈維亞的身後,我看見了,一個那樣的印度——迷信、庸俗、歧視、男尊女卑。馬哈維亞的妻子就是典型的例子:馬哈維亞說一,她絕不說二。當他要女兒練習摔跤,妻子只微弱地反抗,但瞬間順從;當他要做雞肉爲孩子補充營養,妻子也只是一言不發地貢獻小鍋,從不抱怨;當兩個女兒痛苦哭求時,妻子只是無奈道:“這一年,你們就當沒我這個媽媽吧。”從一出生,印度女人便屈服於命運,任憑家人的擺佈調遣。她們有着最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最想追逐而不可得的美夢、最遙不可及的旅途和牽絆、最渴望的溫暖幸福和地位尊重。但是,一切都與她們無緣。榮耀和成功與女人沾不上邊,那隻屬於遍身肌肉的男人。

馬哈維亞父女三個正是用毅力頂住壓制和昏暗,打破了冰冷的傳統封建,贏得了無數女性振聾發聵的歡呼與聲嘶力竭的喝彩。

鋒自磨礪出,玉乃雕琢成。馬哈維亞不僅有高超精湛的摔跤技藝,更是天生的雕玉師,磨礪出渾圓的美玉,讓她們爲祖國去拼搏、去贏得地位與尊崇。如果他有絲毫心軟,那麼女兒們不會擁有無上的榮耀和喜悅;如果他有一絲懈怠,那麼她們的人生依舊平淡無奇;如果他有些許動搖和退縮,那麼印度絕對無法得到熠熠生輝的獎牌。這正是他不同於常人的一點,一個摔跤手,他堅韌、持久、不肯言棄的內心世界中,迸射出了燦爛的火花。

決賽前夕,他對大女兒吉塔的教誨,激昂地扣動我的心絃:

“明天的策略,就是要讓人們永遠記住你。如果你得了銀牌,那麼你終究會隨着時間被人們遺忘。如果你得了金牌,你就是榜樣。而榜樣,是永遠不會被忘記的。”

是的,榜樣是龍頭,最巔峯的位置,怎會輕易失去光芒!

這就是馬哈維亞的心靈智慧。只有榮譽才能讓一個人立於不敗之地。唯有最璀璨的光芒纔會讓人們紛紛矚目,真心敬服,就如同天空中冉冉升起的第一顆啓明星,不論之後如何,這一刻,它就是最亮的。

有馬哈維爾這樣光輝睿智、坦坦蕩蕩的人物形象,自然也會有渺小卑鄙的人物進行反襯與對比——吉塔的教練一無是處,白白拿着國家的俸祿,毀掉一批批人才,有眼無珠,強權專制。正是這類人物,嚴重阻礙了國家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只爲一己私慾。他不識千里馬,卻還自以爲是伯樂。此類人社會並不少有,多數古板、嚴苛、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爲蠅頭小利而使盡手段。但是電影中這一形象塑造得十分完美,教練灰白的鬍鬚頭髮、語調的高傲輕浮、眼神動作的狡詐變幻,都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然而最終讓我落淚的,還是那個女孩兒吉塔。

良師益友,乃成功之關鍵,可吉塔只有一個嚴父慈父。她的朋友慫恿她打破爸爸立下的規矩,她的教練命令她忘記爸爸教授的方式。在多次失敗和灰心的打擊下,她流着淚傾訴。她的決心、她的堅強、她的倔強、她的蛻變,一幕幕讓我震撼不已,只覺心靈都在顫抖,一步一步走來,如此不易,她已然成長——她不再爲了自己而比賽,而是爲了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祖國。

吉塔走上了自己的道路,那一條明亮的路時,我爲她激動,內心泛起層層欣喜的波瀾。

不望而卻步、不依賴他人、堅信自我、突破自我……吉塔傳遞而來的能量注入心房,令人聞之振奮、心潮澎湃。終極對決,她用自己多年積澱的沉着、冷靜、不再浮躁的心去對戰。摔跤,首先就是要克服一切的內心的恐懼與膽怯,英勇地向前,與對手交手,纔能有機會一舉打敗他,成爲一個勝利者、佼佼者。深海中刺骨的寒冷,也只有心中的溫度能使你到達彼岸。終是靠着這些,她贏了、勝了。贏了!贏了!贏得了自我的榮譽與功勳、贏得了祖國的光輝與地位、贏得了一把聚集了力量的刀刃,切割開古老的印度封建,向着世界宣泄情緒!當她潸然淚下,我感到熱血上涌,心中的某一處被她的情感狠狠觸動,鹹澀的淚珠夾雜着難以言喻的辛酸與敬仰、無以言表的暢快與欣慰迅速滾落下來!

這纔有了最後時刻,兩鬢斑白、苦苦磨礪了半輩子、在煙花聲中實現了自己畢生夙願的馬哈維亞的那一句壓軸之詞:“你是我的驕傲。”

父女兩個都視對方爲驕傲,此時此刻,他們同樣是整個印度的驕傲!

這是一個輝煌的奇蹟,一個背後無數汗水、辛勞、忍辱負重鑄造的銅牆鐵壁,無上光輝。第一光榮的烙印永不抹去。

意志被磨難和苦痛淬鍊過後,纔是白潔無暇、堅毅不拔。人而不苦練,焉能藝精深?聯繫國家的成功與夢想實現後,你纔是真正無所畏懼、無人超越!要堅信,花費數十載光陰學會的本領,不會輕易消失丟棄,而經過不懈的持之以恆,用大好年華收穫的技藝更不會付之東流。

記得有一句話:如果你真的願意去努力,那麼你人生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而已。

摔跤吧,爸爸!

奮鬥吧,我們!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7

看電影《摔跤吧,爸爸》,寫一篇觀後感——這是我的作業。

1.大多數人生活中在慣性思維中,男人應該怎樣,女人應該怎樣,就如同電影中得過全國摔跤冠軍的爸爸爲了圓上自己沒有當上世界冠軍的夢,在全村人的關注及指導下接二連三的生了三個在世人看來長大以後只能操持家務相夫教子的女孩子。最後,爸爸收起了滿牆落滿灰塵的獎牌,雖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的放棄了這個夢想,每天腆着巨大的啤酒肚騎着二八鐵馬往返於家與單位之間。

心得:男主外女主內的這個觀念又何止存在於印度?打破一種習慣和理念,談何容易?

2.虎父無犬女,看到兩個少女痛扁了村裏挑釁的兩個男孩時,爸爸已經熄滅的世界冠軍夢想之火又迅速的燃起來,而且還是兩團!於是,地獄般的魔鬼訓練開始了,全家人,除了最小的三女兒外都是苦不堪言。媽媽虔誠的信仰受到了挑戰,她不能忍受自己的廚房裏有燒過雞肉的平鍋。嬌嫩的女兒們被折磨到欲哭無淚,放棄美味的油炸糕,剪去及腰的長髮,穿上表哥的男生衣褲每天奔跑在家鄉的小路弄堂,全村人的指指點點都沒能動搖爸爸的信念!這一切的開始,簡單,粗暴,但是效果一般。因爲強扭的瓜是不會甜噠!

心得:萬事開頭難,雖然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前進的目標,但是行走的路上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坎坷!老話說的啥?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嘛。

3.一場好友的童婚改變了兩個少女的想法:你們的爸爸在用這種方法表達對你們的愛,最起碼你們只是苦這幾年,等你們長大了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我現在的人生被我的爸爸決定了,以後的人生將有我的先生做決定,從此,就沒有我自己了!你們是幸福的,我也想有一個爲自己女兒考慮人生的爸爸……!相信這是所有印度女孩乃至部分中國女孩們最大的夢想。

心得: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ctrl自己,就是成功的人生。

4.早晨主動訓練,即使在上課也不忘用握力器鍛鍊握力和肌肉。努力補充營養,牛奶雞肉來者不拒,因爲,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去鄰邦參加都是男孩子們的摔跤比賽,即使賽前被所有人輕視,但是最後,挑選了全場最壯的男對手,全力以赴卻輸了比賽的女兒贏得了比賽贊助商的特殊大獎。繼續努力,繼續訓練,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去吧。曾經一些人不屑於與你同行再到他們的認可,曾經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獎勵接踵而來,時間到了,收穫自然也就來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擋都擋不住!

心得:每一份盡心盡力的努力和堅持都值得被所有人尊重!

5.幾場比賽片段的交錯,女孩們長大了,爸爸也老了,女兒爲了更好的發展去了更專業更廣闊的專業院校繼續深造,新舊觀念的碰撞讓人一時間迷失了方向,於是,女兒在都市燈紅酒綠的誘惑中搖擺。重拾兒時的美味炸糕,蓄起美麗又飄逸的秀髮,更不耐煩聽從來自父母的嘮叨和囑咐。爸爸和妹妹還在小鄉村堅持着自己的信念繼續訓練,姐姐因爲回家時對妹妹摔跤動作的演示和講解激怒了父親,父女二人爲了自己的堅持展開了一場殘酷的摔跤比賽。父親和女兒,新派和傳統,雖然最終以女兒勝利告終,但是,勝利者沒有喜悅。彷彿彼此間成了水火不容的路人,不再有交流。接二連三的幾次大型比賽失利讓女兒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過去的訓練,自我否定油然而生。傍晚,女兒一個電話打回家中,接電話的爸爸只是靜靜的聆聽着電話那邊的哭泣聲,父女之間的陰霾煙消雲散。兩人奔着新的方向開始前行。

心得:新舊交替的時候,兩種觀念難免會有衝突,潤物細無聲的化解遠勝於脣槍舌劍的交鋒。

6.父親不遠千里來到孩子身邊,每天窩在錄像廳裏觀看女兒的每場比賽錄像反覆研究動作進行技術動作分析,女兒們每天偷跑出來參加父親的祕密集訓的同時對於學校裏的集訓也是不敢懈怠,新派的觀念要學習,傳統的理念要延續,一番努力,女兒終於通過努力帶着父親的夢想闖進了國際摔跤大賽的決勝局。

心得:遇到問題的時候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事倍功半!

7.最後一場決勝局的比賽由於領隊擔心父親的場外指導影響女兒的戰術發揮,算計父親被鎖進了工具屋,比賽中女兒彷彿失去了主心骨,因爲之前的幾場比賽哪怕是與父親的一個眼神交流她也能理解父親的戰術,進而取得預賽、半決賽中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於是,她努力回想着之前父親說過的點點滴滴,在賽點落後於人的時候果斷做出來假動作迷惑對手,最終取得了勝利!

心得:這是一場屬於她自己的比賽,她自己通過努力掌握了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替父親圓了印度第一個摔跤世界冠軍的夢。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想要這樣的呢?

總結:人這一世不長,你眼觀鼻鼻觀心,自己想。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無論成功與否,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盡了全力。別總想着自己應該咋樣咋樣?否則別人就會對我咋樣咋樣?孩子大了要過自己的生活,父母老了也會先我們駕鶴西去,老公老婆這個稱呼說白了不到閉眼睛那天到底是不是自己此生唯一這個誰也說不清。認定你自己,你覺得你行,你就試試。不要過多的考慮別人會怎麼看,你的人生你自己負責,別人想負責也做不了你的主!

這是前幾天我對一個在家十年帶兩個孩子的寶媽說過的話,在這兒,也送給我自己!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8

吉塔進專業的國家隊,有專業的國家級教練指導時,初次接觸外界的她是欣喜的,和一般姑娘一樣,她愛美也希望自己除了摔跤之外,能夠有其他的業餘生活。

所以她慢慢放鬆放縱自己,變得驕傲,膨脹,在那個只想拿“銅牌”的教練的訓練下,開始瞧不起父親的技巧,挑戰父親的方法。

她的追求降低了,再加上教練的錯誤指導,所以她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遭受打擊,幾乎麻木。妹妹巴比塔兩次和姐姐吉塔說的話,都讓我深有感悟,第一次,是吉塔和父親摔了一次贏了之後,她堅持己見,認爲自己贏是因爲得到一些新鮮的技巧,而巴比塔一針見血的指出,不是方法的問題,是體力不對等,她們的父親,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不像從前那樣了,但是他的方法沒有問題。

讓人深感這妹子不僅層次高,而且善解人意,對父親的良苦用心,比姐姐更先領悟到。

姐妹倆見到之後,在姐姐的宿舍裏,吉塔一邊畫着指甲一邊和妹妹聊天,巴比塔覺得姐姐變了,她說:“我記得你小時候第一場比賽輸了,你難過的一夜都睡不着覺;現在你剛剛輸了一場國際比賽,但是看你好像沒事人似的,我覺得你變了”。

巴比塔看問題,遠比吉塔來的深,或許是太快得到太多榮譽的原因,吉塔一路太過順風順水,所以沒有耐心靜下來反思。

這也導致她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接連輸掉幾次國際比賽。

好像又扯遠了,我想要說的是關於“目標”的界定,吉塔的新教練,並不如她父親那麼瞭解她的優勢,他自大而且要求低,遇到問題一心找別人的麻煩,成天想着搗亂,他對吉塔的要求僅僅是拿到“銅牌”就夠了,所以在他的帶領下,吉塔甚至比賽都贏不了。

而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不一樣,他深信女兒有拿“金牌”的實力,在各種干擾之下,以金牌的標準要求她,訓練,飲食一樣不落。實踐了幾次,果然取得不凡的成績。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欲求銀牌,必求金牌,欲求金牌,要求必須更高。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和教練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全心全意輔佐一個人;一個只是順帶着;一個一心想贏,一個只想不丟人;一個能看得更長遠,一個只注重眼前。

最後,自然是真心付出那個人有收穫。

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昨天下午我們包裝組車間阻止觀看了一部名爲《摔跤吧,爸爸》的印度電影,其實作爲一箇中年的普通工人,很少在有空閒時間去看電影,更何況是一部由從未聽聞的外國演員主演的,於是剛開始的時候心裏沒有任何期待。

但是我錯了,影片開始了短短几分鐘我便被劇中嚴厲的父親形象所吸引,劇情並不是那種大開大飛的劇情,也正是因爲這種平民般的劇情更容易使人產生代人感,我也是一名父親,同樣是兩個女兒的父親,劇中父親的想法也正是我的想法。

這部影片全面展示瞭如今社會的平民狀況,更顯的而親切,這樣的無距離感使得每一個人就如同看身邊的普通人的故事一樣。雖然這部電影使人沒有距離感,但是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對女兒無私的愛。

影片敘述的是一個國家冠軍摔跤手因爲摔跤只給他帶來了榮譽卻無法帶來金錢,迫於生計,不得不屈服於現實。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他漸漸衰老的時候,他把希望寄託到孩子身上,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還是希望能獲得一枚奧運金牌,他不斷的訓練兩個女兒,這個過程他承受着所有人的冷嘲熱諷,默默前行,最終依是可想而知,他成功了,他的女兒都成爲了國家冠軍。

在印度這個男權國家,女性地位低,女孩的命運無非就是結婚生子,早婚也是常態,而如若拋棄這些,會有怎樣的下場,惹來怎樣的非議,這部影片記錄着父親下狠心苦心栽培兩個女兒成爲優秀的摔跤手,同時向世人展示着男女平等之期望。說到這裏也特別幸運,現在中國已經是男女平等的局面了,但也有一些落後地區女性仍然受不到平等待遇,但是父母的想法不分國界,她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超過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到了影片的最後我被一句對白深深地打動了。“你是我的驕傲!”他凝聚了幾十年的父愛。幾十年每天都是凌晨5點起牀進行魔鬼班的訓練,我知道這並非是他所願,但是他必須這樣,沒有他這樣的堅持與嚴格,就沒有今天的驕傲,更或者等她們到了年紀就結婚生子草草一生。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有再多的困難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堅持夢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9

印度是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男尊女卑思想極其嚴重的國家。

片中那個被嫁給一個陌生男人的十四歲的新娘,在婚禮一片載歌載舞歡聲笑語中,冷臉冷心地講述她看得見過程和結局的人生:悲催又無奈。印度大多數農村的姑娘,甚至大多數城市的姑娘,過得依然是這樣的人生。

片中的父親,儘管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有對摔跤運動的執着熱愛,有爲國家贏得榮譽的堅定理想,有頭腦,有行動力,能夠無視旁人的嘲笑,冷眼,以智慧和不懈的努力,突破重重困難,堅定地將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

這裏有幾個層次的表達,身爲女子,其實一樣可以有所作爲,一樣可以有所成就。

父親對女兒 博大深沉的愛與包容,瞭解與支持,將女兒導向成功。走向成功的路一定是艱辛而漫長,需要持久專注,心無旁騖。

影片讓我回憶起一個印度學生,從她那裏我知道,儘管世界已經發展到現代如此文明的程度,男女已經毋庸置疑地平等與平權,可是印度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很嚴重。

女子出嫁時必須給男方彩禮,如果沒有,都嫁不出去。

她的父親就讓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還送她到英國留學。

她的丈夫,也是印度人,在英國留學,明確表示,愛我的這位學生,不需要收任何彩禮,她選擇嫁給了這位先生,畢業後隨丈夫來到上海工作。 在學習過程中,感覺這位學生聰明努力,將來一定能夠成長爲優秀的職場女性。

再想想宋氏三姐妹的家庭,在封建社會制度下,培養教育了三個優秀的女兒,最終都在挽救中華民族的出苦難中做出傑出的貢獻,不得不說她們的父母成就輝煌。

父母對我,在生活學習工作上,物質上和精神上,均給予了充分的支持與鼓勵,尤其是父親,非常民主和慈愛,基本是嚴母慈父的典型家庭範本。 父母親的愛與關心支持,不得不說給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基礎,甚爲感謝在心。 同時也充分理解影片中父親與女兒間的那種深沉的理解與愛的感受。

我想,在任何制度下,在任何環境中,總有這樣的父親,總有這樣開明,對女兒有真愛的父親,讓女兒接受良好的教育,自然會得到優秀的女兒,讓父親驕傲和自豪。

希望世界上,這樣的開明又慈愛的父母親越來越多,這樣的優秀女兒也越來越多,這樣,女兒們,可以更自由,更優秀,爲世界的文明,增添更加美麗的色彩和圖畫。

印度是個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它的哲思,它的宗教,無不透露着這個民族的智慧和高超完美的想象力。

就如當年西方俗世完全藐視中國,將中國視作東亞病夫一般,印度也是被世界的俗世界嚴重低估的,有如股票市場的潛力股,一旦價值被挖掘,時機合適,隨時有機會突然發力,一鳴驚人的。印度也會是這樣一個國家,能夠有燦爛文化的民族,都有着深厚而豐富的內涵,有着智慧而有力量的國民頭腦。未來印度將有的快速的大發展。

我們國家政府對此是有清醒的認識的,這些年國家在轉型,我們必須轉,再難都是必須的大方向。

如果說世界是個大產業鏈的話,我們中國,從原來的農民工,到產業工人,現在向自主技術產品,自主品牌,向世界產業鏈的高新尖端發展。

曾經去越南柬埔寨旅行,他們的工資水平,基本是中國的十分之一左右,低水平的僅靠勞動力密集型的生產方式,未來我們必然是沒有竟爭力的。

這兩個還是小國家,印度可是人口大國,如果我們不迎頭趕上,被印度爲首的這些國家趕超的話,我們就會淪爲整個世界產業鏈的底端,被踩在腳下,短期內很難有翻身之時。

現在一帶一路的國策,是在歐美西方國家的壓制下,走出的一條屬於中華民族自己的世界發展之路,突破重重阻礙,中華民族依然在艱難地向前挺進。

一個民族的發展,有時候象一個人一樣,周圍有支持有鼓勵,有阻礙有壓制,也有嫉妒和仇恨,有嘲笑有諷刺,有誤解有誹謗,需要你明瞭這些外部環境險惡,同時,大膽中有細心,努力中有頭腦,團結所有友善堅定的朋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獨特的路來走,完成你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就是完成一個民族的發展振興之路,實現民族目標和夢想。

想必在國家的整體轉型中,個人難免隨着這個大變動,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與變化,巨大而突如其來,似乎讓我們有些無所適從。

有國纔有家,只有,國家的轉型整體成功,將帶動個人的轉型,重新定位成功。個人的安身立命與成功均與國家整體的發展與成功息息相關。

現在我們還在路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真心地,對我們的文化有信心,對我們的國人有信心,對我們治國精英團隊有信心,對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美好的明天有信心!

只是我們需要耐心,需要堅定,需要共同的努力,需要平心靜氣,需要全國人民的團結與合作,在此之上,我們,必然有美好的明天,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即便是漫漫長夜,只要我們攜手共進,長夜必將過去,黎明就在前方 ......

何況看過日出的人們都知道,最黑暗的時候,黎明破曉就在前方!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0

影片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爲優秀摔跤手的故事。在印度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度裏,女人從事摔跤行業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於是作品很快就被打上了女權主義的標籤。

我們都期待,這是阿米爾·汗繼《芭薩提的顏色》、《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之後,又一部探討社會現象的佳作,但整個故事看來,完全和簡介給人的印象不同。

沒錯,片中確實有兩個姑娘在父親的指點下,成爲了優秀的摔跤手,並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這些內容在整個故事中,處於次要地位,甚至可以說是被弱化的。

大女兒進行比賽

我們不妨來理一理整個故事的脈絡。

故事一開始,馬哈維亞這個退役摔跤手就在辦公室裏,和同事進行了一場即興摔跤,不出意外他贏了,這叫英雄的亮相,隨後由旁人說起了他的過往輝煌戰績,這叫英雄過去的傳奇,然後迎來的就是英雄現在的傳奇,馬哈維亞如何頂住鄰居的非議和女兒的頑皮,突破傳統觀點的束縛,訓練兩個女兒成爲優秀摔跤手,女兒進入國家隊之後,他又是如何證明自己的訓練方式和策略,要優於國家隊,最後順利護送女兒贏得金牌......

看見沒,影片的主題不是講兩個姑娘多勵志,而是講姑娘他爹有多牛!這其實,就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印度英雄主義故事,只不過,這次女人贏得了一席之地罷了,而背後籠罩着的是男性巨大的光環。

其實從中文譯名,已經能看出端倪,摔跤吧!爸爸,而不是,摔跤吧!女兒!

這樣的故事,要實現引發男女平等的思索,恐怕是力不從心,最可怕的是,影片中的兩個女兒,從沒有主動喜歡過摔跤,而是在父親的逼迫下,進行訓練,當然她們感悟父親的苦心後,從一種理解的角度,接受了父親爲自己安排的人生。

女權主義,關鍵是女人自我意識的覺醒,而不是她被安排了怎樣的人生,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的是一個能夠突破傳統思維束縛的高尚男人,而不是一個爲自己命運抗爭的女性,這能算女權主義嗎?倒像是在歌頌男人的高瞻遠矚,批判女人的鼠目寸光。

同樣是打女權主義旗號的運動題材,《靈魂拳擊手》(Mary Kom)就顯得出彩的多,這部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主角自己愛上了拳擊這項運動,勵志成爲拳擊手,她不顧父親的激烈反對,一路艱辛走來,最後成功。這種女性對於傳統命運的反抗,才能體現女權主義。

《靈魂拳擊手》

由於《摔跤吧!爸爸》將於今年登陸中國,所以近期出現了一系列對影片進行宣傳的文章,隨便翻了幾篇,無一例外都是講述阿米爾汗如何敬業,爲了影片又是增重又是減重,他是一個如何傑出的演員,基本沒有關注飾演兩個女兒的演員......

從這些宣傳文裏,我們已經能感受到,影片瀰漫着的濃重男性氣息,對於一部標榜女權主義的作品來說,這是很不正常的。

各種前期宣傳文

印度電影每年雖然產量巨大,但真正能獲利的,只有百分之十幾而已,大多製片公司也沒有好萊塢那樣雄厚的.資金,一兩部片子的虧本,可能就會導致公司倒閉,所以,印度電影非常依賴明星效應,來保證票房收益,而印度社會男尊女卑的現狀,也讓這種明星效應主要針對男明星。

最著名的就是所謂“三大汗”制度,即影片從選角到劇本,都是圍繞阿米爾·汗、沙魯克·汗、薩爾曼·汗,這三個少數能在全印度受歡迎的男明星來製作,所以我們能想象,爲什麼《摔跤吧!爸爸》會拍成這樣,因爲沒有製作公司敢把寶壓在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女演員身上。

事情也有例外,去年的印度佳作《女生規則》(Pink)同樣是闡述女權主義,同樣是啓用了三個不知名的年輕女演員,同樣搭配了重量級的寶萊塢男星阿米特·巴強,卻在明星效應和意義深刻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三個女演員體現出了強烈的女性意識,但由於能力有限陷入危機,隨後仰仗精通法律的律師(阿米特·巴強飾演)打贏官司,整部片子,既有對男性英雄式的刻畫,也有對女性反抗式的描述,法庭上,律師的義正言辭和女性受害者的激烈辯駁,相得益彰,誰也沒有蓋過誰。

果然,影片不但獲得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票房也一路走高。可見,環境限制的情況下,只要有巧思,電影不一定需要犧牲內涵。

只能說,阿米爾·汗實在太紅了,很難想象有他參演的片子,能允許別的演員在戲份上,與他分庭抗禮,但沒有阿米爾·汗,這部片子還會不會引起這麼多的關注?恐怕連在中國上映的機會也沒有,《女生規則》雖然獲得成功,但它的票房目前也只有《摔跤吧!爸爸》的六分之一都不到,隨着在中國的上映,這一比例無疑還會下降。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蕭何。

有不少宣傳文說《摔跤吧!爸爸》好看到,讓印度觀衆最後起立看完......我必須闢謠,大家看奧運會就知道,印度人很少有機會拿金牌,甚至獎牌,而印度人又極其愛國,所以當熒幕上出現印度國旗和國歌時,他們的愛國熱情瞬間被點燃了,他們的確是起立了,但是向國家致敬,而不是向影片致敬。

我看的是槍版,國歌一響,畫面上就出現人頭,因爲觀衆起立了。

不過話說回來,就故事而言,《摔跤吧!爸爸》還算是個可看的故事,製作上也遠超印度電影平均水平的,尤其是印度電影拖沓的毛病,在本片是沒有,讓人齣戲的歌舞MV也沒有,整個故事節奏很快,與去年薩爾曼·汗《蘇丹》這部同樣是摔跤題材的影片相比,本片在故事上已經是作出了很大的創新,它的票房能輕鬆超越《蘇丹》,成爲去年印度電影第一賣座片,也是情理中的。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1

今天上午,我們帶孩子看了中國交通廣播舉辦的電影,《摔跤吧!爸爸》

電影《摔跤吧!爸爸》,很勵志很有教育意義的片子,強烈推薦給大家(家裏有小朋友的人一定要帶上小朋友一起去看。)

記着,爸爸不能時刻保護着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着自己拯救自己。"

───《摔跤吧,爸爸》

在印度那樣一個絕對男權的國家,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社會給予女性個性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對於底層家庭的女孩來說,夢想就是奢望。

所以在影片中,爸爸“逼”女兒學摔跤,既是爲自己圓夢,也是爲女兒尋找到一個改變人生的方位。

不然,她們的命運無非是早早結婚生子,成爲一種傳宗接代的“工具”。離開印度真實的社會環境討論女孩的“個性發展”,多少有一種“何不食肉糜”之感。

無論所謂“女權的勝利”,還是“父權的遊戲”,觀瀾君看到的,只是一個父親。

他是個無所不能的父親。

他“冒天下之大不韙”讓女兒與男孩練習摔跤、爲了女兒能走上摔跤賽場跟人吵架、爲女兒DIY了一個沙坑摔跤場、還用家裏的棉墊代替正規摔跤場的墊子,最終摔出了兩個全國冠軍。

他又是個脆弱的父親。

他會在大女兒進入體校之後跑到教練面前低聲請求;會在與進入科班的大女兒的“對決”中敗下陣來;在聽到女兒因比賽失利哭泣時手足無措;體校要開除兩個女兒,向校方求情時滿眼淚光——“她們沒有錯,真要說她們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她們有個瘋狂的父親。”

你看,如同你我的父親一樣,他再普通不過。

在我們質疑這位父親的初衷時,捫心自問,誰不是被父母略帶強迫地引導着呢?

對這樣的家庭來說,沒有父親的強勢引導,又哪來女兒後期自我意識的真正覺醒?何況在那樣一個窮困封閉的村子裏,女兒的見識本就有限。

觀瀾君從電影中看到的,是父親與女兒的共同成長:

父親年輕時未實現自己的理想,總有壯志未酬的痛苦,因爲“你本可以”。意外發現女兒的摔跤天分,這位遲暮英雄贏回榮譽的雄心活泛起來,果斷地以父親的強勢、霸道和專制,開始了一個將女兒培養成優秀摔跤手、進而嬴取冠軍獎脾的專項實驗。

女兒從牴觸到發自內心接受摔跤運動,轉折點就在那場偷偷去參加的閨蜜婚禮上。

從那之後,女兒理解了父親的愛,從心底接受父親的安排,將摔跤當成了改變命運的出路。小宇宙徹底燃燒了起來。

從開始練習摔跤遭鄉鄰非議、被同學嘲笑,到參加比賽處處受阻,父女內心關於“女孩憑什麼不可以”的詰問,齊並激發出來。

當女兒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村鄰紛紛效仿時,父親對女兒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不僅屬於你,還屬於數千萬個被認爲不及男孩的女孩。

講真,這話令人振奮!

有人又要問,成功了的女兒依然是父親夢想的附屬品嗎?

決勝的關鍵時刻,父親意外缺席了,“記着,爸爸不能時刻保護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着自己拯救自己”,父親往昔的這句話,給了獨自戰鬥的女兒絕地反擊的智慧和力量。

賽場上印度國歌奏響,暗喻她真正從父親的庇廕裏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巔峯。

這樣的勝利不但屬於這對父女,因爲她影響了整個社會。這,也是父親送給女兒的最好的禮物。

這部電影讓我們談論女權意義和女權表達,算是這對父女共同成長經歷生成的一個“副產品”。可就是這個副產品,卻讓影片高度上了一個level。

爲何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如此強烈地感動你我?

影評人 @梅雪風 說,它植根於真實的世界,而且它對片中的人物都有着深沉的情感,正是這種真實感和人性味,讓這個本質上看似俗套的劇本有了自己強悍的生命力。

觀瀾君認爲,將女權和女性解放這樣一個沉重、宏大的命題,落到一個普通家庭身上,落到一個普通的父親身上,落到兩個普通的女孩身上,真實、不空洞、不說教,勵志而不失溫情。這部影片讓中國的觀衆產生強烈的共鳴,不是偶然的,反觀我們的影視作品,充斥着太多遊離於現實之外的套路化人物和故事,鮮少觸及鮮活的現實。

將社會和人性的缺陷暴露在聚光燈下並不羞恥,該羞恥的是,我們有缺陷,卻熟視無睹,甚至集體下意識地迴避,在現實中如此,在影視作品中同樣如此。

觀照社會、觀照人性,理應是電影的責任,也是其價值所在。

在一片叫好聲中,將《摔跤吧!爸爸》推上神壇大可不必。但是,影片散發出的以小見大的真誠、直面現實的態度,以及微笑含淚的表達,讓人們相信,只要不放棄努力,夢想終將實現。

女孩?憑什麼不可以!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2

《摔跤吧爸爸》中這位爸爸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他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爲了給祖國爭得榮耀,練就一身好功夫……但卻始終沒得到金牌,成了遺憾。他將夙願轉到下一代的身上,迫切的想生個兒子,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然而命運卻和他開玩笑,一連生了四個女孩。但是,他從女兒們打架和不服輸的氣質裏看到了新希望。他衝破世俗觀念,居然訓練女兒摔跤。他剝奪了女兒們簡單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做各種體能訓練。

他不希望女兒天賦被浪費。首先,她讓女兒換掉了印度女性那包裹嚴實的長裙,穿上了短褲汗衫,每天早起練習體能。沒有練習場,他自己建了一個,沒有陪練,他叫來了侄子。女兒頭髮長了蝨子,他下決心狠心要剪掉女兒的辮子,女兒的哀求並沒有讓他心軟,還是剪掉了。女兒從此各種偷懶,要知道,辮子可以說是女生的標誌了,平時的冷嘲熱諷沒有擊垮女兒們,但是剪辮子徹底讓女兒們傷心。

你是爸爸的驕傲,父女對視,眼淚奪眶而出,享受着成功的喜悅!他們的眼淚飽含着父親的堅持,他們的汗水!

第二場景,他們在參加14歲小夥伴的婚禮時,與小女孩的對話中,他們真正懂得了,她們的爸爸是真的爲他們考慮的人,通過他們的努力,自己是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活出自己的模樣。這時的他們開始真正的改變了,從被動練習到了主動練習。

第三場景,當大女兒獲得了全國冠軍,獲得了印度最高體育學院的入學資格。去了那裏,大女兒開始否定爸爸過去交給他的東西,開始瞧不上自己的爸爸,面對女兒的態度,爸爸選擇的是默默的隱忍,表面堅強,內心卻是五味雜陳,面對翅膀漸漸變硬的女兒不再聽自己的話,表現出了堅強的無奈。

第四場景而且父親的成就不在於他還教會了女兒們怎樣的摔跤技巧,更教會了女兒們成長和人生道理。在女兒進入體育學院學習,受到大環境的各種誘惑以及那個所謂的正牌國家教練影響後,女兒一度迷失了自己,甚至懷疑父親,丟棄了父親教給他的本領,當大女兒由於驕傲、享受自由,不再接受爸爸的指導與訓練,在國際賽場上連連失利時,女兒留下委屈的淚水,在電話裏向爸爸認錯時,那個內心等待女兒認錯很久的爸爸,眼淚奪眶而出,背起行囊,立刻奔赴到了女兒需要他的地方。父親爲了女兒偷偷來得到了學院附近,不斷鼓勵女兒,不要侷限於銅牌,比賽淘汰的知識心中沒有毅力的人,他給了女兒繼續拼搏的動力。“不要忘記,你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是啊,在比賽前父親還對她說“爸爸不可能每次都來救你,你要憑藉自己的力量戰鬥,盡全力救自己”。這都指點了迷津中的女兒,沒有這樣偉大的父親,何來這樣優秀的女兒。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受到無數人的嘲笑後,他們以優異的成績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或者說是證明了他們自己。

一句 “你是爸爸的驕傲,”父女對視,眼淚奪眶而出,享受着成功的喜悅!他們的眼淚飽含着父親的堅持,他們的汗水!

女兒們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堅持、嚴厲以及鼓勵,在吉塔不得不去追求銅牌時,是父親站出來鼓勵她相信自己給他信心。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他的父親所受的壓力絲毫不比女兒們少,在印度那個思想保守的鄉下,流言蜚語、冷嘲熱諷打擊在這個成熟的男人身上,他沒有放棄。

爲了給女兒補充營養,他去求別人換來雞肉,用被子做成訓練的摔跤墊等等這都是父親做出的努力,爲的就是女兒的成功。雖說他也是爲了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可能有人要說這是他逼迫女兒做的,但是,嚴厲的父親形象依舊那麼高大。女兒們最後不是也不也是欣然接受了嗎?要是沒有這樣一個父親,可能她們就會像其他印度女性一樣,過上鄉下那種家庭主婦的生活。這是好的結果嗎?

而且父親的成就不在於他還教會了女兒們怎樣的摔跤技巧,更教會了女兒們成長和人生道理。在女兒進入體育學院學習,受到大環境的各種誘惑以及那個所謂的正牌國家教練影響後,女兒一度迷失了自己,甚至懷疑父親,丟棄了父親教給他的本領,在輸掉比賽後,她竟覺得理所當然,父親爲了女兒偷偷來得到了學院附近,不斷鼓勵女兒,不要侷限於銅牌,比賽淘汰的知識心中沒有毅力的人,他給了女兒繼續拼搏的動力。“不要忘記,你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是啊,在比賽前父親還對她說“爸爸不可能每次都來救你,你要憑藉自己的力量戰鬥,盡全力救自己”。這都指點了迷津中的女兒,沒有這樣偉大的父親,何來這樣優秀的女兒。

父親也對吉塔說“你是爲千千萬萬的女性而戰”而在比賽戰法上,父親鼓勵她打破束縛,做她自己。比賽的勝利不僅僅是單純的比賽輸贏問題,更是打破了禁錮印度女性千百年的世俗牢籠,那一刻,她是真正的冠軍,她證明了女性不單單隻可以圍着鍋碗瓢盆,在很小時便嫁給一個陌生的男人,從此過完一眼就可以看到邊界的一生,她證明了原來女性還可以這樣活着。

打破世俗束縛,鼓勵女兒去做自己,鼓勵她爲國爭光,這可能最初有點逼迫女兒的意思,但是這卻給了女兒另外的出路,也給了廣大女性更多的出路。這樣的父親,何嘗不偉大?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3

最近看了超級棒的一部電影,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所以今天忍不住說上幾句。我本人認爲絕對稱得上良心電影,暖心,勵志,有故事,有劇情。我喜歡看電影,也喜歡看一些電影評論。我以爲,一部電影,能把一個故事講得圓範、順溜,吸引人、打動人,就算合格;如果還能再進一步,講出意義來,發人深思,啓迪人心,那就稱得上成功。換句話說,講好故事是一部電影成功的基礎,沒有好故事,或講不好故事,是不可能成爲好電影甚或合格電影的。以此來衡量,近日爆紅的印度片《摔跤吧,爸爸》,絕對稱得上是“成功電影”。

我們都知道印度,一個性別不平等問題嚴重的國家。在一個封閉保守的小村莊,女人缺少尊重和地位,多數姑娘的命運是,從小就開始學做家務,十四五歲就要嫁給從沒見過的男人,陪伴着鍋碗瓢盆過一生。有這樣一位摔跤手的父親,爸爸最早是希望生個兒子,然後培養成冠軍,但是四個女兒讓他失望了,沒想到的是女兒繼承了他的冠軍基因,讓他驚喜異常,因此把夢想也植入女兒們的身體和大腦,當然所有的曲折苦惱和榮譽也都接踵而來,這就是追逐夢想的魅力。所以爸爸不顧別人的流言蜚語和異樣眼光,偏要讓兩個天賦異稟的女兒成爲摔跤手,不光是實現他自己年輕時的夢想,也想讓女兒主宰自己的命運,併爲國家贏取榮光。爲此,他對兩個女兒實施“魔鬼式訓練”,甚至讓她們剪掉長髮、脫下沙麗、戒掉美食,每天早上5點起牀跑步,和男孩子練習摔跤……一天天長大的她們,一路披荊斬棘,從村子打到全國,最終站上了國際賽場。

就像影片開頭的唱詞中所說,從母親肚子裏到墳墓,人生就是一次次摔跤競技。《摔跤吧,爸爸》講述的,就是一個父親引導女兒衝破重重困難實現人生輝煌的故事。故事本不復雜,甚至有些老套,卻講得一波三折、扣人心絃,勵志而不“雞湯”。兩個多小時電影看下來,明明知道情節轉折處會是什麼、最終結局會是怎樣,但就是看得津津有味、深受感動。故事情節可以很簡單甚至很老套,但不可以沒有波瀾和起伏,更不能講得結結巴巴、漏洞百出。故事人人會講,技法各有不同,高下自然判若雲泥。當初,經不住別人的強烈推薦,斷斷續續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印度電影后,便有了八字評價:故事好看、“三觀”很正。而且,“三觀”很正是和故事好看融爲一體、“潤物細無聲”的,而不是強塞硬灌、耳提面命、扯着喉嚨喊口號的那種。

有了個好故事,還得把故事講好。《摔跤吧,爸爸》中,情節的鋪陳、衝突的設置、懸念的埋伏、動作的編排等,每個都處理得精準到位,使得整部影片收放自如、酣暢淋漓,影院裏不時有抽泣聲,也有歡呼聲。故事講得好,最大的好處是,能讓觀衆產生“代入感”,與劇中人物一起悲歡,不知不覺中認同和接受了電影所要表達的“意義”。正是因爲故事講得圓範、順溜,當父親在大賽前告訴女兒“明天如果你贏了,你將不再孤單,無數印度女孩會因你而改變”時,當印度國歌在英聯邦運動會場上奏響時,“人生意義”“愛國情懷”的表達便一點也不讓人覺得突兀生硬,而是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很多人對於印度電影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又唱又跳”的歌舞片,《摔跤吧,爸爸》口碑與票房齊飛,再次讓我領略了印度電影的奇特高明之處,也不能不讓人對照反思中國電影。別的不說,單是在講好故事這一點上,我們的電影跟人家比,就差得好遠好遠。我們的電影,大多講不好故事,主要表現爲:一是混亂,情節亂,邏輯亂,價值觀更亂,到底要說啥,常常讓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二是淺薄,要麼平淡無味,要麼故弄玄虛,把觀衆當傻子,卻自以爲很高明;三是虛浮,說是歷史片吧,不見“厚重”,說是現實片吧,不接“地氣”;說是文藝片吧,沒有“韻味”,說是喜劇片吧,缺乏“笑料”。

還有就是,我們的電影不會講故事,與我們的電影人“迷失了自我”有很大關係。美國大片來了,我們的電影招架不住,一些製片人、導演、演員便亂了陣腳,丟掉自家的優勢和特色,一味跟着好萊塢學大投入、高科技、明星制,但終究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看看印度電影的溫暖細膩,同樣是在跟好萊塢比拼,《摔跤吧,爸爸》沒有炫酷特技,沒有藍幕摳圖,沒有華麗場景,更沒有我們所謂的“小鮮肉”,卻因爲老老實實講了一個好故事,成了“現象級電影”,這真的值得中國電影人好好反思和學習。

所以,在我看來,講好故事真的很重要,不需要華麗,但不能不發人深省,引起觀衆共鳴。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4

今天是普通話二甲考試失敗的第一天,離英語四級考試倒數一個月。讓我想到一句:“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能想到這句調侃的話,說明自己還是一個樂天派了,哈哈哈,就這樣安慰自己吧,畢竟該考的還得接着考。有朋友安慰我說:“沒事,你計算機二級過了呀。”這應該算是一種情緒的轉移吧。人們總是喜歡在轉移或對比中迴避失敗。但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認真備考,拿出毅力,與普通話、四級“摔跤吧”,也算與今天看的電影扯上一點關係。

《摔跤吧,爸爸》自5月5日上映一週以來,成功甩開《銀河護衛隊2》,票房持續不斷。情節並不新奇,但節奏恰到好處,將體育的刺激性和電影的藝術性完美融合。突破了題材的限制,能夠讓人們在笑與淚後,有所感悟和思考,電影便已經成功了。更何況還有演員阿米爾.汗令人佩服的職業精神,影片中要飾演19歲、29歲和55歲三個人生階段,他選擇先拍55歲,狂增到194斤,然後花五個月狂瘦50斤後拍29歲的階段,這是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對電影質量的追求,更是對觀衆的負責。爲此我即使有資源還是去影片貢獻了自己的一票。

首先是吉塔與爸爸的“摔跤”。爸爸因爲家庭經濟原因和國家的不支持,因沒能完成自己爲國家爭光取得世界金牌而遺憾,希望通過自己的孩子實現夢想,不曾想,一連四個女孩子。但人生卻是充滿着偶然與未知。吉塔和妹妹因爲一次與夥伴的打架而讓爸爸重新看到了希望——女孩也可以摔跤。於是便開始了惡魔般的訓練,每天五點起來跑步,穿上表哥的寬鬆衣服,甚至剪成短髮。於是吉塔

開始反抗,調爸爸的鬧鐘、故意輸給表哥、故意拐傷腳等,有一天去參加同學的婚禮,成爲事件的轉折點,同學訴說着印度女子從出身就開始註定了14歲嫁給陌生的男子,與鍋碗瓢碰相伴,相夫教子度過自己的一生。由此吉塔他倆真正的開始爸爸的訓練。在這一次的“摔跤”中,爸爸勝利了,更爲重要的是吉塔姐妹邁出了印度傳統的枷鎖,不再成爲千千萬萬印度女人中的一位。

其次是吉塔與自己的摔跤。經歷一次次的比賽後,吉塔成爲了世界冠軍。並且成功進入到國家體育學院,受到專業的指導。從小農村來到了大城市,接受着正規的訓練(教練沒有因材施教的加強吉塔善長攻的優勢),同時也受到了大城市的誘惑,開始留長了頭髮,和同學去聚餐,看電影,吐美甲,這一切都是那一年齡段的女孩再正常不過的了,但對於想要爲國爭光大的她是要抵住誘惑的。並且在回家後因嫌父親教得過時而與父親發生隔閡。結果便不言而喻,她在國家級的比賽中首輪便被淘汰了。在經歷多次失敗以及妹妹的到來下,她開始反思自己,跟父親爲自己錯誤的行爲道歉。剪回短髮,姐妹齊心投入訓練。並且有父親給他平時和現場的指導,取得了兩場重要的比賽,成爲冠軍,終於迎來了20xx年在印度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在這一場中,父親由於之前的讓教練掛不住面子而被阻止在外。吉塔只能自己面對曾兩次敗給澳大利亞的選手,這一次她帶着父親對他的寄望,帶着印度人從未取得金牌的不甘心,憑藉自己,在最後的10秒鐘,逆襲成功,取得了冠軍。在奏響自己國家國歌的那一刻,她與自己的“摔跤”退成功了,由需要父親的指導取得比賽到完全地憑藉自己,成爲一個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人格和自尊。

最後,吉塔的勝利正如他爸爸所說:“你的對手不是那個選手,你是在跟所有歧視女性的人在戰鬥。”吉塔與歷來印度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摔跤”,並且摔得很漂亮。體現出了電影的厚度。在吉塔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收到了村裏人的冷嘲熱諷,而且第一次的能夠參加比賽僅僅是舉辦方爲了吸引眼球,博得收入;再到後來隨着比賽等級的提高,需要專業的墊時,體育局因爲是女性而沒有給予經費的支持;到了國家體育學院後,高層卻不作爲,只看重結果,教練不能因材施教和目標太低而沒能發揮出吉塔,或者更多運動員的潛力。但吉塔和爸爸都努力地克服了種種困難,爲自己的國家爭了光,並且向所有歧視女性的人發出了最有力地吶喊!她將成爲印度女性的榜樣,相信由此,會有更多的女性開始爲自己而活。

補充,有人認爲這部劇充斥着男權中心的思想,“爲什麼在有能力讓孩子讀書的情況下,仍然讓孩子去摔跤;假如兩個孩子和普通人一樣,成爲一個普通的運動員,未取得成功,父親的做法還值得讚揚嗎?”首先我們要充分地將視野放到印度那個國家,不能以自己所處的環境去做出不負責的評論;再次,吉塔的父親是看到女孩的天賦纔開始訓練他們,並且說給他一年的時間,如果不行,他將永遠放棄自己的夢想,說明了他是從一個摔跤運動員專業的角度衡量了自己女孩的能力的,認爲是有希望的。再者,他曾跟妻子說:“你不要誤會,我不是不喜歡女孩,我也很愛她們,只是爲自己的夢想遺憾。”還有他收藏整理了孩子任何一場比賽勝利的信息,足以說明他與其他印度家長是不一樣的。

印度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改變印度女性的命運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要抱有希望。堅信歷史總是會隨着一批批人的努力而前進!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5

這部片子,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這是我唯一覺得值得看的一點,否則,我會把它劃爲“毒雞湯”的範圍,毫無意義。爲什麼真人真事這麼重要?因爲對於劇中的主角來說,是重要的,沒有人會嫌自己得到的肯定與認可太多了,所以電影是一種很好的傳遞方式,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他們,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存在,這是一件喜悅的事情。

好,再說說我的幾點看法吧。

一、關於偉大的父愛。

很多人都拿這部片子來講述父愛的偉大,實話說,我沒看出來。因爲父親的目的很明確:生個兒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且父親確實是想盡了一切可以想的辦法,然後連生了四個女兒之後才放棄了這個想法的,四個女兒出生時,每一次產婆掀開門簾,父親的一臉失落,讓我看不見他的愛,雖然他自己也說:“我也愛她們,只是,我的夢想必須由兒子來幫我實現。”但是這份愛,着實牽強。

孩子對父親印象的轉折來自於朋友的婚禮,新婚的姑娘對她們說:“你們的父親至少還會爲你們的未來考慮,而我的父親只會讓我嫁人,然後生孩子養孩子,你們的父親多好啊。”在我眼裏,爲了讓孩子替自己實現夢想而去摔跤,與爲了減輕自己的負擔而讓孩子早早嫁人,本身沒有區別,都是父親從自身考慮而已,所以並不偉大。

比起偉大的父親,我更覺得,他是一個偉大的教練。父親,是讓孩子感受愛的,教練,纔是讓孩子成才的。作爲父親,我覺得他不稱職,但是作爲教練,沒有人比他更稱職。

所以,如果我的孩子如果學摔跤,我會放心的請他做教練,但是我不會給我的孩子找一個這樣的爸爸。

嗯,教練。

二、關於父親與教練的話,聽誰的?

這部片子,我認爲醜化了教練或者教師的形象,雖然我也認爲教練不一定是對的,但是負責任的父親,應該教會孩子取捨,教會孩子與其它社會關係的相處,而不是拿自己的性格,去與教練硬碰硬,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即使得了冠軍,在未來幾十年的生活中,也是無法與別人和諧的,簡單說,無法幸福。

真正強大的父親,不必害怕孩子尊重教練就不尊重自己了,恰恰是你自己把選擇權自由的交給孩子時,孩子的心裏纔有自己的思考,你如果真的是對的,孩子會有她的方法,選擇站邊兒,並且合理的處理與教練的關係,不至於後來發生差一點連參賽資格都取消的意外。

作爲教練,必須說一不二;作爲父親,只能做好自己,讓孩子自己評論與選擇。

三、關於父親可不可以撇開教練,自己親自教?

這部片子,我應該覺得很得天下父親的心,因爲影片裏的父親形象塑造得太好,絕對的權威,這是絕大多數身爲父親的人夢寐以求的形象,“我說的,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別說作爲父親,作爲任何一個身份,能有這樣的權威,都是驕傲的事情。

同時,它應該也很得天下母親的心,從此就可以理直氣壯對孩子爹說:“你看看人家,都是親手教孩子的,你倒是好,別說教孩子,連多看一眼孩子,都難,你這個爹,怎麼當的?”

但是,我們首先絕對絕對不可以忽視了一個問題:父親本身就是全國冠軍!父親本身就是全國冠軍!父親本身就是全國冠軍!

重要的事說三遍,我們現實生活中,父親往往自己是個小學生,自己都是一個失敗的榜樣,如果還強制孩子必須聽從父親的,那對這個孩子來說,簡直是無以復加的災難。

所以,如果生活中的爸爸們想要效仿劇中的爸爸,請確保自己首先是一個精英,否則,還是讓孩子去接觸更多的別人的教育吧,包括老師、包括社會、包括一切孩子可以接觸到的教育。

我說的一切,都只是針對於影片傳遞出來的信息,回到開頭,這是一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而影片只能表現極小極小的一部分,往往還要考慮賣點考慮票房不得不改動。所以,它僅僅只是一部劇而已,連真實的冰山一角都不算,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還有99.9%的部分是沒有呈現的。

如果說敬重,我敬重現實生活中的那位父親,他一定有更多的過人之處,是影片無法表達的,是無比繁雜、無奈、和日復一日的落寞成就的整個體系。

而影片所塑造的這位父親,大家看看就罷,開心就好,生活還得踏踏實實的過,我們必須接受,這世上,世界冠軍是極少極少數,而且即使得了世界冠軍又如何?人生幾十上百年,幸福的生活,可比拿一枚金牌複雜太多太多了,需要一輩子的修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