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感動中國觀後感1000字

本文已影響 2.33W人 

許多成功人士走過的道路,都十分坎坷。但他們卻帶着自己偉大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仍舊面臨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但卻還是再一次帶着驚人的毅力,勇敢地走了下去!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感動中國觀後感,歡迎閱讀。

感動中國觀後感1000字

【篇一:《感動中國》觀後感】

平凡的生活中,總有一種愛讓人感動,歲月的滄桑中總有一種感動讓人爲之震撼,就像風的力量,那種感動足以讓整個民族爲之動容,無須張揚鋪排,卻能讓人銘記於心;無須渲染誇張,卻能使人感動不已。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詮釋20xx的感動。

作爲一名普通人,我看完節目後深受感動,那十三個農民兄弟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千鈞一髮,四面危機之時,彰顯出經大忠心繫百姓、忠於職守,臨危不懼的共產黨人的本色,年輕的戰士武文斌用生命履行了他對老百姓和共和國的承諾,而金晶用她那殘弱的身軀捍衛了奧運精神,觸動了所有人的心絃,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韓惠民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爲深奧的問題: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髮,真正詮釋了普通人的大愛“神七”航天員的太空漫步用中國人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中華民族的篇章中總有一頁記的是他們的歷史,大家會用代代相傳的精神把他們銘記,頒獎早已不再重要,感動卻常留心中。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社會會被感動洗滌得清澈,被感動淨化着心靈。

儘管獲選的十個感動中國人物和羣體有着不同的社會和職業背景,也用着不同的方式感動着別人,但從他們身上,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們所表現出來令人感動、爲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建構着和諧社會及其所特有的和諧文化。而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感動中國》“和諧爲美”的基本的創作審美觀,節目從社會實踐和普通羣衆的生動創造中吸取了豐富營養,把和諧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創作當中,熱情地謳歌真善美,充分展示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會的美好,體現出了昂揚向上的正氣,引導了人們的價值取向。他們的這些行爲符合了中國人共同的價值標準,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符合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並和社會所倡導的道德價值取向完全一致,它觸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細細品味感動人物的事蹟,我以爲還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爲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可由於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獲獎感動人物的事蹟或境界。

而今,有一種現象令人擔憂。如社會生活中,當人們遇到一些問題困難時,總有不少人一味地抱怨、埋怨問題及體制,甚至有人不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反而玩世不恭,得過且過。這是極不可取的。也許我們會遇到一些困難,大至大範圍的天災,小至局部的個人苦難;也許國家還存在不少潛在問題,如體制不完善,局部落後、甚至不公等;也許社會還欠缺美好完善。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爲國爲民的奉獻精神,一份爲國爲民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情愫,如果每個人都認真本着負責任的態度,我們的一些問題何愁難以解決;我們的社會何愁不進步,充滿美好與人性。這也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成熟公民應切實履行的責任。認真負責地做好本職工作,人人可以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篇二:感動中國觀後感】

很早以前,我的學校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開學第一天,全體師生都要一起觀看《感動中國》,今年也不例外。過去的20xx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們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在這些事件中,我們經歷了太多悲滄和喜悅,但是我們用堅忍、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獲得20xx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帶領羣衆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冒着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紮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以及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懸崖小學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教學的地方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製的雲梯,進出極爲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他們卻義無反顧地在那裏教書十九年。如果沒有他們,二坪就不可能成爲如今的"文化村";如果沒有他們,149名學生就不可能看見世界的美;如果沒有他們,中國就失去了一片希望;如果沒有他們……

這是感動中國爲他們所寫的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爲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李桂林老師、陸建芬老師,你們用你們那赤誠的心,喚醒了多少迷茫,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催發了多少征帆。我崇拜偉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想把我的敬意和讚美獻給兩位普通的人,那就是老師你們啊!祝願你們“桃李滿天下”。

【篇三:《感動中國》讀後感

許多成功人士走過的道路,都十分坎坷。但他們卻帶着自己偉大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仍舊面臨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但卻還是再一次帶着驚人的毅力,勇敢地走了下去!

劉翔,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在20xx年雅典奧運會上,他逾越了中國以前無人可越過的障礙,造就了他一生的輝煌。可就在這巨大的成功背後,又何嘗不是無數的艱辛與汗水!在訓練中,劉翔付出了比別人多許多倍的努力,任何疼痛他都強忍,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真所謂“努力鑄就真強者!”正如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被譽爲“美與人性的使者”的邰麗華,一場大病使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喪失了聽力,也失去了語言能力。但她沒有放棄對舞蹈的喜愛,雖然聽不見,邰麗華卻根據震動的節拍,努力記住舞蹈的節奏和內容,經常練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稍有鬆懈,她就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能停下!”。終於在2005年,由她領舞的《千手觀音》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在全球華人中引起轟動。正是不懈的努力鑄就她成爲了生活中的真強者!

著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過:“其實很多偉大的成就都是從點滴做起的,不斷的堅持,一且就皆有可能。”曾記得,在我剛轉入學軍小學的時候,因爲沒怎麼好好鍛鍊身體,連體育都不達標。那時,我仰臥起坐一分鐘只能做二十幾個,一分鐘跳繩連80個都跳不到!當我發現這個問題後,就天天努力鍛鍊身體,加強體育鍛煉。在那一個假期裏,我天天都進行跳繩訓練。一開始,跳繩我主要練習連續跳繩,儘量不間斷,因爲一旦斷開,就要耗費許多時間。經過一個月的刻苦訓練,我可以做到很少斷掉了,甚至可以跳五百個都不中斷了,這對我來說真是個“大跨越”。

跳繩的穩定性有了,就只剩下“速度”問題了。我以前“一蹦、一跳”的肯定不行。這使我焦急萬分,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因爲縱使穩定性高了,速度上不去,那也是白搭。這時,我想起外婆曾對我說過她小時候跳繩跳得很好,我就急忙向她請教。經過外婆的一番指點,我發現只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把“兩蹦”之間的“一跳”去掉,速度就會提高很多。有了這個法寶,我又滿懷信心的開始練習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到了假期結束,我一分鐘能跳一百四十個了。在四年級上學期的一次跳繩測試中,我跳到了一分鐘一百六十四個的好成績,這個進步使我欣喜若狂。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放鬆,依然天天堅持練習跳繩,終於在四年級下學期突破了一百八十個大關。直到現在,我的最高紀錄是一百九十七個,這個進步,一直使我和高興,因爲這都是我堅持不懈鍛鍊得來的!我想,只要我一直努力,就會更強!

我相信,努力,是黑夜裏的一盞明燈,他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汗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階梯,他引導這我努力攀登;毅力,是人生道路中前進的動力,有了他,我們才能真正成爲生活的強者。願我們不要害怕失敗,帶着毅力勇敢地走下去,因爲努力鑄就生活真強者!

【篇四: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着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着,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麼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98歲的胡佩蘭奶奶一生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格桑吉德教書的那個地方,拍的那個小孩子,穿的那麼髒,那麼破,我們隨便給他們一點也是好的,既然如此,我們怎麼好意思浪費,怎麼好意思隨便把衣服什麼的丟掉,應該捐出去。還有撿破爛資助孩子上學的劉盛蘭爺爺,他活的那樣勤勞;還有爲孩子湊學費在生命的最後搶時間爲孩子們繡制清明上河圖的母親姚厚芝,時間對她來說多麼寶貴,我想她每天都會企盼哀求上天能多給他一點時間,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你所浪費的今日,是昨日殞身之人所期盼的明日。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再說政府幹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爲沒有同情困難人羣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淡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爲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裏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xx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我被他們的傑出事蹟感動着!一個撿破爛爲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儉用數年來捐出十幾萬元錢,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一個身患絕症的村官,能把自己的百萬家產,都用到了村裏的公益事業。自己到最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她叫唐愛蘭,她說的一句話更讓我感動!那就是你對大家付出了真誠,大家就會對你付出真誠!

絕對真理!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將軍夫人,放棄安逸,回到艱苦的農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實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還有身患絕症的母親用幾年的時間繡出清明上河圖,用生命詮釋偉大的母愛!還有爲了救人落下終身殘疾,笑對人生無怨無悔的見義勇爲的英雄!還有義字當先爲犧牲的戰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還有爲了孩子們上好學舍棄小家的好老師!還有爲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航天英雄們!等等!他們的事蹟使我非常感動!

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爲大家,爲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篇五: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今年一月份我就開始關注感動中國評選了,而今年的頒獎典禮來的似乎也比往年早一點。和往常一樣,既有科學醫術界的泰斗,也有不辭辛勞的支教老師,還有來自民間的慈善家。

第一位是兩彈元勳朱光亞,嗯,符合感動中國“第一位出場爲科學泰斗”的定律,也許是距離我年代比較久遠吧,沒怎麼聽過朱老的名字。但我知道研究兩彈的都不容易,嗯。朱老兒子在作文裏寫感謝科學家們卻不知道自己父親就是科學家之一這個橋段感覺很有意思呢,爲了研究兩彈連兒子也不能告訴阿……向科學先輩們致敬,同時黯然神傷我小時候還想當科學家來着,現在看來沒可能了。

第二位也是慣例,支教老師胡忠、謝曉君夫婦,這個沒太感動,要是在之前我肯定又感動得鼻涕加眼淚,問題是感動中國年年找支教老師……徐本禹啊,陸桂林夫婦啊,看多了也就沒太大感覺了。不過胡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覺:要是強盜衝進來,第一個爲你們擋刀子的肯定是我!表示老師您激動了,這時候應該想辦法報警。好吧其實真的是一對好老師,謝曉君老師背疼的都哭出來還是要給孩子們代課,真的太不容易了。都怪感動中國,害得我一點也不感動了。

第三位,無臂鋼琴師劉偉,這個之前看太多了。看星光大道的時候被他感動壞了,感動中國怎麼今年才選他。老天爺也太不公平了,這個小夥子真的很堅強。沒有手拿獎盃挺尷尬,但是真的很帥。

第四位,肝病專家吳孟超,老人家真不容易,都80+了還堅持爲患者做別人都不敢做的手術,不顧自己名聲有可能破裂。而且確實有手腕,不愧是中國肝膽界泰斗級人物。但我總覺得找他做手術肯定不便宜。

第五位,楊善洲老人,雖然之前知道一點,但這次是我最完整的看楊老事蹟的一次,看着漫山遍野的綠色心裏發酸了。電視採訪楊老的老伴說:他老實啊……我就喜歡他老實。這句話一出我第一次飆淚了。表示這種地委書記估計現在沒了將來估計也不會有了,緬懷楊老的同時表示作爲環境工程專業我將來也要努力。

第六位,羊肉串慈善家阿里木,也是大名人了,我怎麼總覺得他媳婦嫁給他動機不純。好吧我過敏了。嗯很有愛的小夫婦,一起烤羊肉串的畫面很溫馨,印象比較深就是那個受資助的學校的校長說:阿里木助學金是我們這兒面額最小的獎學金,但也是分量最重的獎學金……好吧其實我很欽佩他,至少我是肯定做不到……感動中國就愛找民間慈善家的定律又實現了。還有新疆人果然很有意思,無論是說話還是表情。

第七位,來自臺灣的張平宜。果然是臺灣人,說話那個調,我覺得她是這屆裏最不容易的,海峽兩岸來回飛,爲了大陸的孩子,還是麻風病人的孩子,而且她還是個富家女。換成我們大陸人估計也沒幾個能做到的吧。和麻風病人一起住,一起吃飯,想想都嚇人。而且她又不懂簡體字卻又要教課,真的很難。說起來感動中國高調強調她是臺灣人的事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人家做慈善事業還被你們弄成工具一樣宣傳。算了我不吐槽。要吐槽感動中國那可是三天三夜也吐不盡。

第八位,這屆最讓我敬佩加無地自容的,90後的孟佩傑。媽媽癱瘓在牀,小姑娘從8歲起獨自撐起一片天,注意是8不是18!而且這不是她生身母親,是她養母。那真叫一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媽媽那沒說的。

誰說90後都是自私不懂事的!看看這個堅強的女孩子!想到她只比我大一歲而有這麼懂事這麼堅強這麼能幹這麼陽光。作爲一個大老爺們我感到了無盡的挫敗感。嗯我想我要向她學習!

第九位,來自杭州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事蹟大家耳熟能詳了吧,救墜樓寶寶的那個。一開始覺得她沒啥了不起,後來想想要是我在沒準也袖手旁觀了。能做他人做不到的就值得稱讚,說起來前陣子還有個我們東北小夥也救墜樓孩子了啊怎麼沒選上。

第十位,救火的公安部副部長,好吧我對當官的沒感覺。但不得不說這場大火救得漂亮,問題是你是指揮官確實值得稱讚,親臨前線絕不後退的勇氣值得嘉獎。可那還有衝在一線的消防官兵呢。而且不愧是當官的,頒獎典禮來都不來,留了一封信,我該說你有分寸還是架子大呢。至於兩袖清風啥的真心不信,當那麼大的官一點都沒內幕?在天朝這根本不可能啊!

特別獎,白方禮們,說起白方禮老人我就來氣。年年進候選人,年年被感動中國遺忘落選。網上大家都不幹了,估計感動中國也知道自己不對,白巖鬆和敬一丹還解釋說很多人沒上感動中國。嗯我想白方禮老人應該是這屆最感動我的人物了,捐的款摺合起來相當於他踩三輪車繞地球赤道18圈掙的錢。聽到這個數字時瞬間飆淚。混蛋感動中國非得等老人去世這麼多年纔來一個追悼性質的。視頻里老人說一句我掉一滴眼淚,真的太感人了。再次強烈鄙視感動中國。

嗯,又一年感動中國結束了,總體上感覺沒去年感動?可能是自己長大了不那麼容易被打動了吧。雖然有着很多不滿,但還是又一次感動了一把。還有終於不用像看作文事例那樣看感動中國了,好開心。我想,明年我還是會一樣期待感動中國的到來,辦了十年,感動中國也該有點新特色了。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

【篇六:《感動中國》讀後感】

翻閱《教師感動中國》被其中每一位教師的事蹟所感動。書中的他們,雖是一個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但在災難降臨的那一刻,毅然選擇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真正含義;他們感動着中國,感動着全人類。

掩卷沉思,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現……

地震發生了,51歲的譚千秋老師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弓着身子,張開雙臂趴在講臺上,用自己的身體死死護住4個學生,自己卻沒能再醒來。這個平時在學生眼裏不苟言笑,一向威嚴的教導主任,危難時刻義無反顧、張開雙臂,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用自己的身體守護了四個年少的生命,當搜救人員在坍塌的教學樓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被網友稱爲“美麗公主”的女教師袁文婷,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爲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們的傷亡,她一次又一次地衝進教室,用她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教學樓轟然倒塌,水泥板壓住了她柔弱的身軀,她的青春永遠定格在26歲。

地震發生時,吳忠洪老師正在四樓第一間教室上課,面對即將倒塌的教學樓,在生死關頭,他選擇留下,去營救逃生掉隊的學生,而他,卻被無情地埋在了廢墟之下……像這樣用生命守護學生的老師,在地震中又何止這些。當我獲悉老師們的這些英雄壯舉時,就會感嘆他們生命的最後一程走得如此光輝燦爛,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就像那夜空中耀眼的流星,完美地劃出一道道弧線後,轉瞬間又消失了。他們的故事是那麼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很多人會問,是什麼原因促使老師們做出這樣的壯舉?在地震來臨的那一刻在劇烈的晃動中,儘管他們都明白等待着自己的是可怕的危險,儘管他們已隱約感覺到死神正無情地拽住他們的手。可他們沒有走,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留下,無怨無悔,這是爲什麼?爲救20多位小學生,頭、顱、臉嚴重受傷,縫合9針的xx老師是這麼說的:“我和孩子們相處十分和諧,關鍵時刻衝上去救他們是我應該做的!我也只是盡了一個老師應盡的職責。”哦,我赫然明白,因爲他們是老師,保護孩子是老師的職責。地震發生後,很多老師都是這樣,在與家人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儘管內心倍受煎熬,卻仍全力投入營救學生。他們堅守崗位,不停地鼓勵學生;不停地用手刨磚塊;不停地用塑料盆往外邊運沙土,他們沒有被失去親人的傷痛擊倒,反而是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組織開展營救學生的工作。災難面前,他們牢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

在這場可怕的災難中,無數師生倒下了,無數生命不在了,但我越發清晰地感覺到,有一種東西,一種平凡日子裏似乎感覺不明顯的東西,一種靈魂深處的東西,一種刻骨銘心的東西,正在我們人民教師的心中頑強地、蓬勃地生長着,那就是“師愛”,沉甸甸的師愛,就像學校裏奇蹟般屹立着迎風招展的紅旗一樣,大災中巍然挺立,大災中更顯亮麗!

災難無情地奪走了英雄教師們愛人的權利,相比之下,我是多麼幸運,親愛的老師們,當你有機會愛你的學生時,千萬不要吝嗇表達你的“愛”。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親切的問候、……在孩子看來,那都是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幸福。是的,師愛的付出對於我們教師而言,其實就是如此的簡單,但對於孩子、對於家長,師愛就像沙漠裏的一泓清泉、就像寒冬裏的一束陽光,溫暖着孩子,淨化着我們自己,讓我們無悔地付出吧!

【篇七:《感動中國》觀後感】

伴隨着寢室、操場、過道的燈亮起,一聲聲口哨傳來,又是一個草原的早晨來臨了。

學生們都穿戴好有序地洗漱着;廚房裏,帶着口罩的大叔正攪動着大鍋裏的粥;畫面切換,大叔已拿着口哨在操場上指揮學生們做早操了。這位大叔就是,胡忠。

戴着一副無框眼鏡,個子不高的他已鬢角微白,卻還有着中氣十足的聲音,“老師,在哪裏不是教書?不是育人?”樸實的語言卻傳達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這樣的氣魄纔是爲人師的表率。

短片進行到一半,他突然出發趕往一個地方,學生細心地爲他圍好圍巾,他們知道他們又將多一位新成員。學校裏共有143名學生,竟都是孤兒,在這樣一座簡陋卻溫暖的學校裏生活着。牆上貼着每個孩子的照片,正中間寫着“我們是一家人”,只這樣最簡單的一句話,卻最讓我感動。如果沒有胡忠爲這些孩子搭建這麼一個學校,給他們一個家,那麼此時,他們又該在哪裏挨餓受凍,在哪裏流浪?

已長達12年之久,擔任這座學校的校長,胡忠卻還是隻是志願者的身份,領着只要300元的收入養活了這一百多個孩子,也許正是這一百多個孩子給了他們支持下去的信心。他接回了一個小男孩,剛一回到學校還來不及抖落身上的風雪,就忙着給小男孩洗了個澡,給他穿上了自己的毛衣,還拿出一瓶別人送的護膚霜,滿滿的一看就知道沒擦過幾次。我甚至可以想象這一百多個孩子都曾被他這樣溫暖的父愛所包圍,在飢寒交迫的時候,是他伸出了溫暖而寬大的手掌。

來到草原,帶着妻子兒女,最放心不下的是在城裏相依爲命的母親和外婆,她們卻用一句“滿足”來更加堅定他的選擇。讓女兒拋棄城裏的生活,來到草原,是爲了讓她親眼見到父母是怎樣做人,讓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丟下年邁的親人,是爲了當更好地父母,當這一百多個孤兒的父母。

是他們,謝曉君和胡忠,正因爲他們心中的愛和信念,他們才成爲草原上的並蒂雪蓮。在物質繁盛的當今社會,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精神無敵。

他們追隨着白方禮的步伐,那位用自己血汗錢向我們訴說着慈善沒有門檻的真道理的老人,和義使巴郎相牽着手,向我們訴說着摯愛永恆。

我相信,又有了這許許多多的白方禮們,即使風雪離你很近,寒冷也會離你很遠。

【篇八:20xx感動中國觀後感】

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總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感動,下面就跟隨着我們智坤教育來領略這些人的魅力:

2月27號晚上,央視一套在黃金時間播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晚會,讓去年一年中,最令人感動的中國人走到舞臺前,這其中就有來自天津的“同桌媽媽”陶豔波,她爲了讓失聰的兒子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16年陪伴成爲孩子的耳朵,用行動詮釋了“母愛”二字。

16年陪伴有了“答案”

今年49歲的陶豔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在兒子楊乃彬身邊,和兒子一起學習,做兒子的老師、陪讀。令陶豔波感到幸福和寬慰的是,今年6月,楊乃彬就要正式從河北工業大學機電專業畢業,她16年的陪伴有了最好的“答案”。與此同時,讓陶豔波意想不到的是,通過基層推選,她成爲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候選人之一,並最終成爲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春節前夕,他們一家三口赴北京參加了頒獎晚會的錄製工作。

錄製前,主持人白巖鬆和敬一丹詢問她:“陶媽媽,辛苦了這麼多年,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儘管提。”陶豔波回答:“不敢提要求,現在心裏就一個心願,乃彬馬上就要大學畢業了,希望社會上能給他平等的就業機會,讓學成的孩子能服務社會、貢獻社會。”

做兒子的耳朵嚮導

在大學裏,楊乃彬和所有正常學子一樣,已經通過了60多門科目的考試,每年都能拿兩個獎學金,學習非常刻苦,這其中,陶豔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楊乃彬一歲的時候,因爲一次發燒導致耳膜出血,最終令他失去了聽說功能。這給了陶豔波和一家人很大打擊。

爲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走過了很多地方,但醫生的結論始終讓他們失望。很多人勸陶豔波把孩子送到聾啞學校,但陶豔波沒有放棄。爲了兒子,她專門到北京學習脣語,然後一點點地教兒子說話、識字。

陶豔波堅持讓兒子上正常學校,爲此她做出了一個難以讓人理解的決定:辭職陪着孩子一起上學,成爲孩子的同桌,幫孩子記筆記。就這樣,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四,母子二人一起學習。而乃彬也堅強地依靠辨認老師的脣語加看媽媽的筆記學習即將順利完成學業。陶豔波就是兒子的耳朵,就是兒子的嚮導。

有一線希望就別放棄

現在,陶豔波最盼望的是孩子能有份好的工作。而乃彬則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報父母,回報老師,回報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

錄製現場,陶豔波告訴主持人,其實,自己還有一個“要求”,“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孩子他爸爸一人打工供我倆上學,他更不容易,希望丈夫能一起上臺領獎。”儘管獎項是頒給陶豔波一個人的,但榮譽屬於這堅強的一家人。主持人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

參加完頒獎晚會,陶豔波告訴記者,很多家庭因爲孩子有殘疾而遺棄孩子,她想用行動告訴更多人,只要有一線希望,身爲父母就千萬別放棄。“就算全天下都瞧不起我孩子,我也要眼含熱淚,擁抱他、欣賞他。”

3月3日是愛耳日,陶豔波也呼籲,凡是因爲幼年時期藥物過敏等原因導致後天失聰的孩子,應該及早科學治療、佩戴人工耳蝸,這樣才能更好地重新迴歸正常人的生活。

【篇九:感動中國觀後感】

2月14日晚,央視“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揭曉,鄭州10餘年賣唱養大5名孤兒的豫劇名家王寬成功入圍。他也成爲“感動中國”欄目開辦14年來第13位入圍的河南人。

王寬是周口市淮陽縣人,國家一級演員。1998年,王寬從鄭州市豫劇團退休,回老家探親時,陸續收養了5個孤兒,並將他們帶到鄭州養大成人。

爲了養育5個孤兒,這位豫劇“名角”穿梭於大大小小的茶樓“賣唱”,抓住一切機會拍廣告、演電影,雖勞累成疾,心臟病多次復發,醫院三次下達“病危通知書”,但他仍揹着家人偷着唱。10餘年來,王寬夫婦通過“賣唱”向社會慈善事業捐款逾百萬元。

王寬的事蹟被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他也成爲河南省20xx年度向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組推薦的唯一候選人。

2月14日晚央視舉行的頒獎典禮上,王寬和妻子王淑榮在接受白巖鬆現場採訪時說,他們收養的大孫子已經結婚並有了孩子,大孫女今年5月2日準備結婚,現在家裏還有4個孩子。王寬說,賣唱救孤兒,妻子王淑榮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如果說軍功章上的功勞按比例分,妻子應占60%。

採訪結束前,白巖鬆感概地說,《感動中國》欄目辦了14年,河南走出來的感動中國人物13位,幾乎一年一位,他有一個共識,就是以後大家別再說河南人、湖北人、廣東人、貴州人,其實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國人。

採訪結束後,王寬王淑榮夫婦帶着所有收養的孩子和觀衆見面,並現場表演了豫劇《我愛我孫》。

“感動中國”欄目組委會給予王寬的頒獎詞是“君子抱仁義”——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孃,學的是前代聖賢。爲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爲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篇十:《感動中國》觀後感】

在我們身邊意味着這些人可能是他或者他們,也可能是你或你們,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評選之所以有意義,恐怕更重要的是在於將“我與我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去。否則,每年一度的評選與頒獎就只是流一流眼淚、顫一顫心靈或是當作幾個月後中高考作文中的材料多次打磨後呈上考卷——除此之外,感動過後,再無其它——這絕對是一種再無可比的悲哀。能夠被感動,源於靈魂的不懈怠和心靈的不麻木,但這二者並不必然導致個體行爲上的改變和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換句話說,在感動與行動之間,存在一個距離。

感動中國評選的意義在於,它每一年都在不斷的提醒我們,即使在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巨大、日夜忙碌的辛勞俱增、自古以來優秀的傳統美德似乎逐漸消失的當下,我們身邊還是好人更多,勤勞、勇敢、善良、堅強的中國人還是會在角落中不經意的觸動我們,使我們明白自我內心中對善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美的嚮往,使我們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可以感動自己時,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信心和繼續前行的力量。在這個層面上講,感動中國評選出的每一個當選者,也許不都能讓你覺得感動,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去一一效仿他們,但只要每年的10個人中,哪怕有1個能夠使你心生嚮往與渴慕,願意爲世界更美好努力一下,就算沒成功,也有積極且巨大的意義,愛與善從來也不是大而無當,非驚天動地不可的,它是每一個嚮往、渴慕、追尋的念頭、火花,匯聚在一起,纔是“大”中國。

感動到行動,存在一個距離。如何將這個距離縮短,不僅僅是一個感動中國評選可以單獨回答的問題。愛與善的傳遞,也許並不像人們一直以來所認爲的那樣簡單,否則何以解釋我們每每會留下感動的淚水卻還總是發現頻頻發生的假惡醜呢?縮短距離,必須承認個體的軟弱和不完美,檢討我們自身是不是讓太多的趨利避害遮蔽了愛同類的普世情懷?縮短距離,必須在着手於個體的精神建設同時,盯緊社會環境的引導和政府職責的追問,就像今年的當選者之一高淑珍,在她那個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心辦起的殘疾孩子學校事蹟中,爲什麼看不到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爲?事蹟中的種種,的確越是艱辛就越是令人感動,但如果相關職能部門真的“及人之幼”,她是不是就能少一些苦苦支撐的艱難,或者讓更多有愛心但無力的人們更敢於出手相助?如果個人的愛心與善行,填補的是政府的缺位,那麼感動之前,更應該有對制度的追問和反思,否則,該管的卻沒管,再多的感動,也必然孤獨。縮短距離,就在於每一個做好自我本職工作的人,再多做一點的那一點智慧;也在於即使不能行善,也決不向惡行妥協的那一絲堅持;

有了這一點一絲,縮短的距離背後,就是愛與善的花朵,不止於感動而感動不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