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楓樹上的喜鵲》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51W人 

徐老師的課,可以用“悅目賞心”來形容。整堂課環環相扣,亮點不少。課前遊戲,“看看少了誰”和趣味找不同。不僅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連聽課老師都在下面躍躍欲試。這個環節一來訓練學生注意力,二來也順勢告訴學生,學習時也應該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學好。

《楓樹上的喜鵲》觀後感

導入環節,在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讀課題提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喜鵲在幹什麼?她爲什麼在楓樹上?喜鵲長什麼樣?還有楓樹,楓樹長在哪裏?長什麼樣子?

接下來,老師要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帶着問題讀課文。正所謂學貴有疑,有疑問纔有學習的興趣,帶着疑問閱讀,目的性更強,效果也更好。

整堂課沒有集中識字環節,但是整堂課都有識字滲透。在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自然段序號)之後,開始逐段講解,帶着提出的問題默讀第一個自然段,找出答案並劃下來。提出默讀要求(不指讀不動脣不出聲)。讀後,老師問:楓樹在哪?生:我們村渡口旁。大屏幕出示:我們村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我很喜歡它。

那渡口在哪?跟着作者去看。出示圖片,依次認識什麼是“渡口”,什麼是“渡口邊”,什麼是“渡船”,什麼是“渡口對岸”。隨着教師邊講解邊出示文字,學生會認生字“渡口、渡口邊、渡船、渡口對岸”。

個人覺得,徐老師的這種情境識字教學法,實在是很巧妙。特別是隨着教師的講解出示生詞,一個生詞引出另一個生詞,這“串詞”,串得真巧,串得真妙——絕不是那種簡單地給一張圖片,然後標上文字。相信學生對這幾個詞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但同時我也覺得美中不足的是這幾個生字詞過得有點快。如果能夠再多花點時間,再落實一點,估計課堂效果更好。在引出“撐船”一詞時,問學生用什麼方法記住它?聯繫以前學過的白居易的《池上》,讓學生做撐船的動作。

而在學習“楓樹長什麼樣子”時,因爲句子特別長,“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綠色太陽傘,一直打開着。”徐老師也巧妙地化長爲短,採用一步一步擴句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

師:這課楓樹像……生:這棵楓樹像一把太陽傘。

師:這棵楓樹像一把什麼顏色的太陽傘。生:這棵楓樹像一把綠色的太陽傘。

師:“這把綠色太陽傘怎麼樣”?生:這把綠色的太陽傘很大又很高……。

這個環節,老師手上的紙條是“活動”的,短句一步一步擴成長句,反反覆覆讀。當然,老師設計這個環節時則正好相反,是把長句一步一步縮成短句。學習時讓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搭臺階,降難度,有梯度。

在想象力訓練環節“這把太陽傘有多高有多大?”又引出“蔽”和“蔭”字的學習。“蔽”字採用了字理識字。然後是齊讀。長句。齊讀第一句,指名讀第一句,教師指導,讓學生感受到“喜歡”。又從“喜歡這棵楓樹”到“喜歡喜鵲窩”,而且是“喜歡極了”(“喜歡極了”什麼意思,學生讀,要讀出“喜歡極了”),轉入2-4自然段的學習:除了喜歡楓樹和喜鵲窩,還喜歡什麼?帶着問題默讀課文2——4自然段。劃出表現“我喜歡”的句子。學生找出並彙報。在想象力訓練“你覺得喜鵲會跟我說什麼呢”之後,進行了梳理並出示:

我們村的渡口旁有棵楓樹,我很喜歡。

楓樹上有一個喜鵲的窩,我喜歡極了。

是的,我喜歡站在楓樹下,擡頭看喜鵲的窩。

我真是喜歡極了。……喜鵲阿姨的鳥窩裏有六隻小喜鵲。

師生合作,配樂朗讀。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仿說訓練,用不同方式表達喜歡:

_____________,我很喜歡。

____________,我喜歡極了。

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

我真是喜歡極了。___________________。

都說低段的閱讀教學是爲識字寫字和語用服務的,徐老師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語言訓練,得意又得言(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但是自由表達給學生的時間也不多,過得也有點快。如果對於能力強的孩子,能否讓用四種形式表達同一種喜歡,這樣學生的印象是不是更深刻呢,同時更加明白了一點:原來,同一種喜歡(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

接下來是寫字環節,選用了“姨”和“弟”兩個字。步驟如下:1.齊讀,觀察並說說兩個字的異同之處。2.教師範寫,學生認真看。3.學生當堂寫,教師提示三個“一”,巡堂指導。4.寫後互評。

本來還以爲差不多就結束了,沒想到又接着學習了5-13段,默讀,思考:還有什麼是我喜歡的呢?看看你知道了什麼?(鳥語)

師生:我聽懂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也聽懂了他們的學習。

教師小結:下面我們回到課前問題,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嗎?(課前:提出問題——課中:解決問題——課後:提出新問題。)。

最後還設計了一個當堂檢測:出示生字詞,讓學生齊讀。

應該承認,徐老師上課的方法巧,形式新。識字方式多樣,寫字教學紮實、有默讀訓練有朗讀指導,也適時進行了語用訓練,在閱讀課文中識字,在識字時理解課文。確實體現了“課文是一個例子”的理念,在課堂上訓練,掌握方法,舉一反三。

就如評課時專家王老師所說:創新與傳承的有機結合,朗讀教學,識字寫字訓練,這些好的教法是應該傳承。但在傳承的同時,創新也是很有必要的。

前面已經說了,徐老師的情境識字教學是很有特色的,還有語用訓練(用四種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喜歡”),想象力訓練,都是頗有創意的。

唯一的不足之處是什麼呢?就是徐老師過於追求一堂課的完整,課堂內容偏多,課堂節奏偏快,識字教學用力用時還不夠。如果捨棄5-13段的學習,將這個環節的時間擁在前面的識字教學環節,這堂課應該就更完美了。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