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總結

小學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本文已影響 3.22W人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關愛留守兒童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本文是關於小學留守兒童的工作總結,歡迎閱讀!

小學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

學校在縣教育局的指導幫助下,堅持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整體推進、不斷創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深入調研,準確掌握全校留守兒童情況。

3、9月份,我校對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進行兩次以班級爲單位的系統排摸,並分別予以登記造冊,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到目前爲止,已爲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爲切實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90%以上兒童留在家裏隔代看護,只有少數留守孩子寄託給親戚看護,而隔代看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爲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和刻苦鑽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能力差等。

二、制定方案,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絡。

我校根據文件精神,調整留守兒童工作小組,制定《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職責,分解落實了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學生,構建層層推進、齊抓共管的留守學生關愛網絡,努力爲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

1、開展結對關護系列活動。積極動員志願者、教師,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關護活動,爲留守兒童尋找“愛心媽媽”、“愛心姐姐”,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通過與結對兒童面對面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等方式,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助。

2、開放“留守兒童之家”。針對學校留守兒童這一羣體,我們開放留守兒童之家,提供課餘文化學習和組織課外活動。

3、開展貧困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組織全體教師開展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填寫留守兒童幫扶登記表。

4、經常與“留守兒童”家長聯繫。利用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讓監護人也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智慧父母,引領孩子未來—組織二年級留守孩子家長參加家庭教育講座。爲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繫,讓每一位家長能更進一步瞭解學校,瞭解學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育的目標,12月13日上午,古城小學在階梯教室舉行二年級學生家庭教育知識講座。留守孩子家長參加了本次學習培訓。縣政協副主席張華、縣教育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謝揚名和我校二年級老師、學生家長約180餘人參加了座談會。

會上,縣政協副主席張華用自己的親力親爲,與家長進行交流:1、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石,2、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3、引領孩子走進自然,4、讓讀書融入孩子生活,5、教育孩子要成爲真正的人。計順東校長作了題爲“智慧父母,引領孩子未來”的家庭教育講座。他將講座的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屏幕上,從新課程改革走向家庭教育改革入手,羅列了當前家庭教育中的亂象;闡述了家庭教育中需要思考的問題:1、家庭的類型—溺愛型、管制型、放縱型、殘缺型、科學型等,2、孩子的類型——活潑好動型、害羞型、散漫型、固執叛逆型、較真型和高度敏感型等;指出家庭教育中需要做好的事情:1、要做一個科學的監護人,2、要做一個智慧的教育者。特別強調,作爲智慧監護人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科學縝密的家教理念,加之一篇篇鮮活翔實的案例,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引起全體家長的共鳴,贏得家長陣陣掌聲。會後,班主任帶領本班學生家長回到教室,從實際出發,向家長彙報班級工作,介紹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並就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與家長們進行了交流與溝通。11:30分,這次活動在老師與家長和諧交流反饋中圓滿結束。這次家長會,拉近了學校與家長間的距離,融洽了教師與家長們的關係,對學校和孩子們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5、開展“留守兒童”興趣活動。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趣味活動,如“誦讀經典文化營造書香校園”、“六一”期間組織留守兒童舉辦了一場文化演出。

組織留守孩子參加升國旗儀式。迎着金秋的朝陽,伴隨着歡快的樂曲,我校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升旗儀式。9月2日上午八時整,全校師生排着整齊的隊伍,邁着矯健的步伐來到操場上。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師生們注視着國旗,高唱國歌,冉冉升起的國旗寄託了大家對古小未來的美好憧憬。副校長蔡興東在國旗下講話,他倡議同學們在新學期努力學習,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好習慣。新的起點,新的挑戰,開啓新的希望,承載新的夢想。我們堅信,在新學期裏,全體師生齊心協力,用智慧與汗水將創造新的輝煌。

誦讀經典文化營造書香校園。“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伴隨着一陣陣銀鈴般的童音,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精彩句段響徹整個校園。11月21日上午,古城小學“經典文化誦讀”比賽在學校操場上隆重舉行,全校近1000名師生參加了這一盛大活動,尤其各班留守兒童參加了誦讀比賽。8點40分,和煦的冬陽灑滿了校園每個角落,18個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操場指定位置就坐。教學樓前彩虹門上“全椒縣古城小學‘經典文化誦讀’比賽”白色大字格外醒目,展示臺上鋪着墨綠色的地毯。一首《詠春》拉開了經典誦讀表演序幕。整場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小選手們個個準備認真,他(她)們用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誦出了經典文化的內涵,給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大餐。有吟唱《弟子規》、《三字經》的,有誦讀表演《論語》、《木蘭辭》的,有弟子操等。四(2)班的《水調歌頭》、六(1)班的《論語》,孩子們不僅能根據作品有感情地誦讀,而且能隨音樂充分運用肢體語言和生動活潑的表情、動作將作品表現得淋漓盡致;三(1)班、五(3)班、六(2)班的同學們吐字清晰,語言流暢,情感豐富,表現出孩子們對經典誦讀的濃厚興趣。《精忠報國》將比賽推向高潮,也給活動劃上了圓滿句號。全體同學感知了經典文化的魅力。18位評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給各班表演節目打分。古城小學爲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青少年兒童閱讀國學經典的能力,營造學習踐行經典文化的濃郁氛圍,通過早讀、班會、國旗下講話、操前誦讀、朗誦比賽、演講、文藝展演、黑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誦讀經典文化,理解經典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

6、強化宣傳。通過校園廣播、網絡、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情況,抓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都瞭解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