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總結

社區建設工作總結大綱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時間過得真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穫頗豐,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大家知道工作總結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區建設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社區建設工作總結

  社區建設工作總結1

建鄴區委、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社區建設,特別是今年5月全市加快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大會之後,我們認真對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意見》和兩辦《關於印發和諧社區建設有關工作任務分工落實意見的通知》要求,大力進行推動,逐條進行落實,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一、實施新“三項制度”,加強社區自治組織建設

我區在原有社區聽證會、評議會、協調會的“三會制度”。20xx年重點落實《建鄴區居務公開實施辦法》,通過全面實行“居務公開”,進一步推進社區民主監督,進一步密切與居民的聯繫。同時,在社區充分發揮社區成員代表會議的作用,使社區居民最大限度地參與社區生活,共同建設“和諧社區”。市大會後,在全區全面推行“社工掛牌持證上崗”、“社工走訪居民年度全覆蓋”和“社區居委會錯時上班”新“三項制度”,增強了社工服務居民的意識,提高了社工服務居民的質量,拉近了社區居委會和居民的距離。我們還與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社工系合作,由學生組成社會工作小組,分別針對老年人、青少年等人羣的需求,與各社區居委會協作開展專業化的團體社會工作,從觀念上改變了居民對社區居委會工作模式的看法,也拓展了居民參與的渠道。

二、定位於政府“合作伙伴”,培育發展社區民間組織

以“讓每位居民都能在社區找到並參加一個自己喜歡的民間組織”爲目標,截止20xx年11月,全區備案的社區民間組織已達到567家。機關部門、街道和社區居委會與民間組織相互信賴與合作的良好關係正在逐步建立。對於社區民間組織,特別是服務類的社區民間組織,只要其組織不以盈利爲目的、真正能爲羣衆提供公益性服務,社區居委會都能爲它們妥善安排好活動場地,有些更是將場地直接交由民間組織自行管理使用。對起步艱難但有發展潛力和羣衆反映良好但缺乏資金來源的民間組織,我區都會在經費上給予必要的扶持,採取減免房租、配備設備、現金獎勵等方式,爲其發展提供“助推劑”,全年用於社區民間組織發展經費10 萬元左右。根據社區民間組織的工作特點,我們還專門安排街道、部門的幹部擔當“家庭教師”,不定期地上門進行業務指導,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扶持其逐步走上自我發展、良性運行的軌道。

三、建設管理好“社區中心”,實現社區公共服務全覆蓋

20xx年,我們在市河西指揮部和河西規劃分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落實“社區中心”、“基本社區中心”的規劃。目前,規劃中的7個街道社區中心已有2家投入使用,1家年底交付,2家年內實現開工,按照《建鄴區社區中心建設和管理辦法》規定,社區服務中心的面積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11個基本社區中心中有2個由市河西指揮部在建,年底有望交付。總面積達17500平方米的區級社區服務中心已經建成,近期將實現進駐。對於教育、文化、衛生、交通、保障等關係民生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我們也堅持從規劃源頭抓起,科學布點,高標準、同步或提前建設。目前,一批現代化的學校相繼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名校、名校長、名教師的成功引進,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建鄴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市的佔有份額;區文化館、圖書館均已創成國家一級館,並順利通過國家文化部的複查,南苑、興隆2個街道文化站先後創成市五星級文化站,南湖沿河社區、雙閘江南村創成市示範點;全區已有各級各類醫院10個和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的覆蓋率已達到了85%。20xx年,區政府每年補貼300萬元的兩條河西公交環線也已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羣衆出行。

四、培養“社會工作人才”,全面提高社工隊伍素質

通過兩次規模調整,我區目前的社區規模大多在2400-3000戶之間。按照新的統計口徑,從社工總數看,已超過每300戶配一名的標準。20xx年着重深化落實《建鄴區社工管理辦法》,就社區工作者從“入口”到“出口”的各個環節做了明確規定,新進社工全部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必須通過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計算機操作考試和體檢,試用合格後,方能正式聘用,今年已成功組織了三次。在對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培訓方面,我們一直堅持與高校社會工作專業聯合培訓、與機關部門聯手培訓、專家教授講理論與一線社區工作者談實踐相結合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實效。對於新聘社工,我們都先送到先進社區實習,使其儘快掌握社區公共服務的基本知識和工作技巧。下一步,結合社會工作師資格考試的實行,我們還將集中組織社工參加培訓考證,逐步提高社工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我區社工工資標準調整方案現正在制定之中,漲幅在40%以上,退養居委會主任生活補貼標準也將參照全市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水平作同步調整。

五、推行“社區工作規範化”,提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截止20xx年11月,我區社區居委會辦公服務用房總面積19000平方米,平均面積500平方米,基本達到每百戶20平方米省頒標準。20xx年,按照“縮減辦公面積、放大服務空間、拓展服務功能”的指導思想,全區有30個社區居委會實施了規範化建設和改造,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全部提供公益性服務,服務居民、開展活動、爲民辦事的基本功能不斷增強。《意見》出臺後,區財政又追加了1000萬元專項資金,並明確今後三年每年在社區建設資金盤子之外另安排1000萬元資金,以確保“到20xx年底前消滅用房在300平方米以下社區”目標的圓滿完成。6月份以來,共有9個社區的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得到了改善,並通過了市有關部門驗收。結合我區的實際,爲避免新難題的產生,我們堅持新建社區在組建之初就能使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得到一次性落實。今年新組建的5 個社區,用房問題有的已經得到解決,其餘也都有了解決方案,正在實施之中。

六、加快建設“數字社區”,力爭社區信息化領跑全國

截止20xx年11月,建鄴社區網關於各社區居委會的信息條目新增超過10000條。通過建鄴社區網,每個社區居委會的工作的過程和成果都實現了“陽光展示”。南京主流媒體的社區記者已習慣於從建鄴社區網上獲取新聞線索,建鄴社區網作爲建鄴社區工作宣傳主渠道的地位逐步確立。今年,在爭取建設部試點和國信辦、民政部認可的基礎上,我們又啓動了“數字社區”建設,計劃投入1000萬元,用2-3年時間,建成社區綜合服務、綜合管理和小區智能化三大平臺,使建鄴的社區信息化水平在繼續領跑全市的基礎上達到全國一流水平。綜合管理平臺正在招標,元月份啓動項目。

七、建立“資金預算模型”,加大和諧社區建設投入力度

我區高度重視建立社區建設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確立了常規補貼和項目撥款相結合,區和街道投入相結合的社區建設投入模式,形成了區財政、區社區建設發展基金、福彩基金、體彩基金組成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20xx年達到1500萬元,年增幅在20%以上。今後幾年,還將繼續保持這個增幅,這還不包括每年1000萬元用於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達標工程的專項經費。我區社區建設專項資金有完善的預算模型,分爲人員經費、工作經費、設備經費、機構補助、部門補助5大類16個科目。社區建設資金預算每年由民政局、財政局共同編制,每年底由組織部、民政局、財政局、審計局、作風辦共同組成監察小組,對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督查,以保證合理使用和科學管理。

  社區建設工作總結2

區街道是市、區爲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轉變城市管理方式,提高服務水平而新設立的。自今年三月份成立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按照街道的任務要求,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目標,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服務,街道的各項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較好地實現了鄉改街道的平穩過渡,爲街道建設發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礎。現就各位領導、政協委員這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評議所關注的我們街道社區建設與管理情況彙報如下:

一、街道概況

街道原屬崗鄉一部分,北起中州路與高新區交界,南至路與xx道毗鄰,東鄰車站南路,西與xx鄉接壤;轄區面積13.6平方公里,駐地單位82個,人口6.4萬,其中自管人口5000餘人。街道成立之初,轄崔莊、毛莊、姜溝三個行政村和站南、二膠廠、南陽師院等四個社區及百里奚村一部分、前進村一部分。街道成立後,爲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經重新調整,科學劃分,新增了北京路社區居委會、南陽醫專東社區居委會,原南陽師院社區的南邊部分被劃入了崗街道,僅留南陽師院北社區居委會。同時,崔莊行政村也改爲社區。至此,街道共轄北京路、站南、二膠廠、南陽師院北、南陽醫專東、崔莊村7個社區居委會和毛莊、姜溝兩個行政村。

二、情況深入調查研究,形成思路

街道成立之初,面對舉步維艱的局面,全新的環境,爲儘快理清思路,探求的切入點,開創新局面,街道成立伊始,黨工委、辦事處就組織街道機關全體幹部深入轄區農村、社區、廠礦、單位、沿街門店和轄區住戶,走訪瞭解情況,聽取民聲民意,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就轄區的企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工商稅源狀況、市場經營活動、計生人口狀況、民政救助對象、土地資源現狀、城市管理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初步達到了“心中有數”,並在全體機關幹部和轄區居民中廣泛開展“我爲做貢獻,我爲謀發展”大討論活動,號召大家爲的發展進言,爲的未來獻策。在此基礎上,通過廣泛討論,認真梳理,集思廣益,班子研究,初步確定了我們街道的總體指導思想。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興商強工,城鄉聯動,優化資源,共駐共建,創新機制,完善功能,爲把街道建設成爲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社區而努力奮鬥!並據此明確了20xx年街道的具體目標。這就是:要緊緊抓住辦事處分設成立的機遇,立足實際,發揮城鄉優勢,強力招商引資,發展社區經濟,開展共駐共建,確保社區穩定,不斷提高轄區居(村)民的生活水平,完成開局奠基的歷史使命,爭取儘早躋身全區先進街道行列。同時,我們還倡導樹立了“愛崗敬業,自強不息,團結誠信,爭創一流”的`精神;提出了“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機遇,志存高遠需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期待從我做起,爭創一流應當點滴努力”的口號。從而明確了目標方向,凝聚了人心,爲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完善制度,確保高效運轉。由鄉鎮到街道,這不單單是一個區域的變化,名稱的更改,而更多的是管理理念的轉變,服務觀念的轉換。爲儘快適應形勢,儘快開展,我們做了以下努力:

一是“安營紮寨”,搞好移交接茬,杜絕斷檔。在崔莊村委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與盛華建築公司協商,順利租下了辦公場地,共2層24間辦公室。又在鄰近租了10間房子,做爲計生、土地、城管等部門的辦公場所;爲解決部分幹部家在邊遠農村吃住無着的問題,我們又租下了兩處民房,一處用於這些幹部的寢室、住宿地,一處辦起了內部食堂,讓這些同志有地方吃飯,爲開展各項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二是加強街道社區人員的隊伍建設。搭起了機關內設機構架子,調整充實了社區領導班子,選配了社區人員,落實了機關人員的工資待遇,增強了街道的凝聚力。

三是建章立制,理順秩序。先後出臺了《區街道辦事處若干制度》、《機關、社區幹部行爲規範》、《街道社區財務管理暫行規定》、《關於印發各社區、村年度考評方案的通知》等規章制度,從思想到行動上進行了規範和約束,強化了目標責任,突出了服務理念,確保了運轉的高質量,高效益。同時,爲體現黨員責任,展示黨員風采,我們街道還在轄區黨員中創造性開展了“黨員義工日”活動,組織轄區黨員依據個人的技術特長和職業特點,走入社區,走上街頭,走向羣衆,爲人民羣衆提供義務服務,特別是人民羣衆切身需要的疾病義診、健康檢查、法律諮詢、幫教輔導、政策宣傳、科技普及等。同時面向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指導服務,面向困難羣衆提供社會救助服務,面向流動人員提供維權服務。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社區建設工作總結3

社區建設是基層社會在黨和政府的指導下,通過調整、強化社區組織,利用社區資源,發展社區事業,促進社會進步的重點“工程”。加強社區建設,對於提高羣衆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期,筆者與有關單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強我縣社區建設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社區建設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57個城市社區,其中城區xx年發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礎,社區管理體系、工作隊伍、社會服務基本到位。

(一)管理體系基本形成

全縣社區均成立了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組建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成員單位議事會和社區監督委員會等,形成領導層、決策層、監督層和執行層兼備的組織體系。其中,社區黨組織在協調社區單位、開展社區服務中起着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區以黨員志願者爲骨幹,採取“一幫一”的方式,爲弱勢羣體排憂解難。

(二)工作隊伍基本建立

全縣共有228名社區幹部。城市社區配備“五職”幹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居務助理員、文書、計生專幹),鎮級社區配備“四職”幹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文書、計生專幹),部分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社區幹部中,黨員佔總數的82%;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佔總數的29.4%。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爲500元月,其他幹部xx年僅400至600元,他們普遍認爲工資待遇與其工作量不對等;由於部分社區幹部文化水平較低,缺乏社區工作的專業知識,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區基本沒有“造血”能力,每年僅靠2萬元經費開展工作,沒有經濟實力更好地爲民服務。僅有部分條件較好的社區,如正街、東城、龍山等社區,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區服務組織中介兩種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

一是缺少優惠政策支持,社區發展經濟的動力不強、支撐不夠;

二是社區幹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務性工作上,在興辦實體、發展經濟上缺少時間和精力。

二、加強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多方面爲社區“減負”

在社區職責和服務對象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社區已不堪重負,建議充分爲社區“減負”。

一是政府要理順和社區之間的權責關係,進一步轉變職能,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讓社區有更多的精力爲居民服務。

二是在條件允許下調整社區佈局。社區合理規模一般是1000戶至3000戶,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區已嚴重“超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劃分社區。

三是對管轄範圍廣、管理人數多的社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配專職幹部,或適當增加工作經費讓社區聘用工作人員,解決事多人少的問題。四是政府部門將工作交給社區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並安排專業人員指導社區幹部開展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加強社區陣地建設

採取多元化方式,統籌解決社區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的問題。

一是將社區建設納入新城建設規劃,縣城開發區新建設社區要根據實際需要留足辦公和服務用地。

二是採取加大財政投入、爭取上級補助和將部分閒置國有房屋調配給社區使用等辦法,解決老城區社區用房不足的問題。

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區應按照每00戶5平方米的標準無償提供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難以落實的,應提供一定的資金用於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建設。四是採取聯辦、有償或無償等方式,將社區內單位、企業的服務設施納入社區協調使用。

(三)整合力量共建社區

社區建設是一項大工程,僅靠社區居委會的力量遠遠不夠。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共同建設社區。

一是探索“合作共建、責任共擔”的路子,完善縣領導、縣級部門聯繫社區制度,發揮部門優勢,爲社區提供人、財、物等方面的支持,解決社區無法解決的難題。

二是根據社區居民需要,培育和扶持社區社會,充分發揮其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

三是鼓勵社會資金進入社區,設立社區建設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爲主、社會支持爲輔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模式。

(四)增強社區“造血”能力

社區經濟是深化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的保障,應增強社區“造血”能力,大力發展社區經濟。

一是落實上級優惠政策,出臺具體配套政策,在城建、工商、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社區大力支持,爲社區發展經濟實體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以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爲目的,大力發展社區商業和有償服務,如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創辦超市、茶樓、綠色網吧,爲單體樓提供物業管理,爲社區居民提供家政服務等,在增加社區收入的同進爲困難居民提供就業崗位。

三是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投資入股、合夥經營等方式,興辦服務機構,實行社區服務市場化運作。如通過連鎖經營,爲居民提供購物、餐飲、保健等服務。

(五)充分調動社區幹部積極性

社區幹部在社區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應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一是建立健全社區幹部保障機制。建議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工作實績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逐步建立完善社區幹部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離任補貼制度,解決其後顧之憂。

二是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在招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三是建立社區幹部培訓制度。定期對社區幹部進行政策法規、業務知道的培訓,政府部門可結合實際對社區幹部進行短訓輔導,不斷提高社區幹部的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

(六)培育公衆參與意識

公衆參與匱乏是導致社區治理動力不足的原因,應強化公衆參與,凝聚居民力量。

一是增強居民歸屬感。讓社區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充分調動其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和建設的積極性。

二是增進居民感情。經常開展鄰里聯誼會、二手物品交易、社區歌唱比賽等羣衆參與性強的活動,增加居民與社區的聯繫,增強鄰里感情和互助意識。

三是壯大志願者隊伍。建立社區志願服務激勵機制、志願服務儲蓄回報機制,樹立志願服務的典型,鼓勵更多人蔘與到志願服務中去。

(七)大力發展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能夠用較小的成本滿足大多數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結合我縣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有養老機構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情況,建議大力發展社區養老。可以根據社區老年人狀況,提供生活協助、特殊護理等多樣化服務。鼓勵社區創辦各類符合老年人特點的福利機構,讓老年人在社區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幫助。此外,社區可試行建立“老年人醫療救助基金”,通過社會捐助等渠道籌集資金,幫助生活困難的老年人解決醫療難題。

社區建設是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社區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困難多、責任重。只有正視社區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地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才能讓社區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有力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