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精選19篇)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精選19篇)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

《我想長成一棵蔥》講的是一個五年級男孩潘春春的成長小故事,我彷彿能從每一個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的爸爸媽媽也總把我愛吃的東西叫做“垃圾食品”,我的爺爺奶奶也經常鼓勵我“你行,你就試試!”……相似的經歷讓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然後,我終於明白了潘春春爲什麼想長成一棵蔥了。這是他的夢想,他不想成爲卑微的小草,也不想成爲在溫室中長大的鮮花,他只想做自己,做一棵平凡的蔥。我也是一個平凡的男孩,我也跟春春一樣希望做好自己。可是,在我的身邊,總有一名強勁的對手——別人家的孩子,在大人的口中,他永遠比我聰明,比我好,將來他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爸爸媽媽也用大樹的標準來要求我,可是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爸爸媽媽和我都不開心。班裏許多同學的字寫得像印刷出來的一樣,可我怎麼寫都像蚯蚓爬,每次媽媽看了都火冒三丈,把別人家孩子的範本扔在我面前,我在媽媽的罵聲中戰戰兢兢,可還是寫得歪七扭八。數學考試我的聰明題部分總是一片空白,回家後媽媽總是恨鐵不成鋼地對我大吼大叫:“你怎麼連這都不會!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就能全對呢?……”可是我真的努力了,還是做不出來。每當這些時候,我都非常失落沮喪,無比痛恨那“別人家的孩子”。

看了這本書,我想對爸爸媽媽說,請你們寬容一些,放低一點要求,給我時間慢慢進步。雖然我的字寫得不好,但我的作文還不錯;雖然我的聰明題做得不好,但我已經在進步了。我不一定能讓你們在人前人後有面子,但我一定會做最好的自己。

即使我是一棵蔥,我也能爲大地添上一抹綠色;即使我是一棵蔥,我也能爲飯菜增加一絲清香;即使我是一棵蔥,我也會做一棵有貢獻的蔥。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2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想,有人想成爲救死扶傷的醫生,有人想成爲誨人不倦的老師,有人想成爲英勇無畏的警察……而我在寒假中認識的一位新朋友——潘春春,他卻想長成一棵蔥。

他是《我想長成一棵蔥》裏面的主人公。假期中我拿到這本書後就滿肚子疑問,帶着強烈的好奇心,一口氣把它讀完了。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潘春春想長成一棵蔥。潘春春是一個有點頑皮有點彆扭的男孩,他是家裏的獨生子,是家裏的小皇帝,“活着的祖宗”,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從幼兒園到五年級,他的生活都是爸爸媽媽安排好的,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影響學習,而潘春春卻想過自由快樂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潘春春和我太像了。他的爸爸媽媽整天誇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會說100句英語,別人家的孩子畫畫比初中的學生畫的還要好……使潘春春有了叛逆的心理。而我的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成績只要有一點點退步,他們就每天給我念“緊箍咒”,誰誰誰比你考得好,誰誰誰得了第一。而我考得好的時候,他們只是說一句:“下次繼續保持。”我多麼希望爸爸媽媽能多誇誇我,表揚我。書中潘春春的爸爸媽媽給他報了音樂班,因爲他們以爲自己的孩子嗓子好。但是潘春春唱歌的時候老跑調,老師只好讓潘春春演大樹。可是潘春春的家人很不高興,說:“大樹還用演嗎?”可是他們不知道潘春春很樂於演大樹。在我們生活中,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的。他們認爲對的我們就應該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他們認爲好的我們就必須接受,他們總把“我們都是爲你好”掛在嘴邊,因此,給我們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也不管我們累不累,想不想學。我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爸爸媽媽爲我們安排好了一切。我們衣食無憂,只有一個目標:努力學習。可是,除了學習,我們就什麼都不會了,自理能力差,勞動能力差,就好像溫室裏的花朵。

我決心要像潘春春一樣,雖然有時對爸爸媽媽的做法有抱怨,但還是愛着他們,同時多鍛鍊自己,增強自信心,不怕困難,自由成長爲一棵蔥。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3

第一次在學校的小荷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的好奇心就被勾起來了,書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傻了?怎麼會想長成一棵蔥呢?一般來說我們都希望自己長成參天大樹,他這是怎麼想的?帶着這些疑問,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後來才發現裏面的每一個故事都很吸引人,我慢慢走進主人公的世界,同他一起快樂,一起煩惱。

《我要長成一棵蔥》的主人公叫潘春春,是一個寄託着全家人希望的男孩子。他的爸爸媽媽早就爲他規劃好了一切,把他當做一棵珍貴的“名花”放在花盆裏養着,每天都悉心照料他。可潘春春卻認爲自己是錯養在花盆裏的一棵草,大人過分的寵愛讓他覺得喘不過氣來。是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古往今來所有父母的願望,但是父母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潘春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只不過是一個想要快樂童年的孩子而已。

現在的家長就和潘春春的父母一樣,一心想讓孩子有出息。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爲何他們不換個角度思考,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呢?這本書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便是《攀比是一場沒有裁判的競賽》,這裏面潘春春的父母總是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較,這樣的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你看人家誰誰的孩子畫畫得了全市第一名”“你看鄰居誰誰的孩子期末考試又是年級第一”“你看人家誰誰聰明又伶俐,我要有這樣的女兒多好”。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當你們當着孩子的面說出這樣的話時,你們想過孩子的心有多痛多失落嗎?你們知道他們的自信就是這樣被你們打壓掉的嗎?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成績好我不否認,但他有多自私在班裏人緣多差你知道嗎?她聰明伶俐長得漂亮我也很羨慕,但我樂於助人連校長都誇我你們爲什麼看不到呢?我覺得你們應該做的不是跟別人家的孩子去比較,而是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去鼓勵他們,通過合適的方式幫他們改正缺點,這樣他們纔會更優秀。如果你們一味地拿別人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樣樣都比不過別人。

有一次,記得那是公佈期末成績的下午,我得知自己的語文成績是95,數學成績是98後十分開心,一路蹦蹦跳跳的回家,向媽媽報喜。可哪想媽媽聽了之後臉色卻是由晴轉陰,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說:“你知道嗎?你們同年級的王潔語文97,數學100,你就考這點分還這麼高興,有什麼好高興的!”我頓時低下頭,自愧不如,好心情頓時灰飛煙滅。我真想大聲喊:“既然她那麼好,你讓她做你的女兒吧!”

《我想長成一顆蔥》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十分貼近現實,在書中,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從潘春春身上,我看到了我們這代人的嚮往、煩惱,也看到了爸爸媽媽那代人的殷切希望。我們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小孩,我們只能努力做到十全十美,可是試問一句:“爸爸媽媽們,你們就都是完美的嗎?”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4

所有的家長都一樣,不會期望自己精心養育的是一棵自由生長的蔥。絕對不會。

——題記

暑假裏,閒暇之餘隨爸爸媽媽到書店淘寶,當第一眼看到《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本書時,我感到很好奇。爲什麼書名叫“我想長成一棵蔥”呢?太奇怪了,管它呢,買下來看看不就知道了嗎?回到家裏,帶着好奇,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這本書來。書中的一個個故事讓我彷彿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主人公潘春春是一個有點頑皮有點彆扭的男孩,他是家裏的獨生子,是家裏的小皇帝,活着的祖宗,但是和中國千千萬萬的家庭一樣,全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他的壓力可想而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古往今來所有父母的願望。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爲了孩子好,但他們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們着想,所以往往適得其反。當潘春春有機會在舞臺上表演,當一個舉着樹的人物也很自豪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卻不贊同,一直想讓自己的兒子可

以在舞臺上獨唱。可潘春春唱歌跑調跑的太離譜了!他用自己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棵草,不是一朵花。

我沉浸在潘春春的世界裏,享受着和他一樣的快樂,也感受着他的煩惱。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和人,在這些事和人當中總有些讓我們不順心順氣,總會給我們的生活添堵。面對這些人和事,有的人會哭天叫地歇斯底里的跺腳罵人;有的人可能會選擇忍氣吞聲把這些不快當做苦酒嚥下,讓其慢慢消化;而潘春春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在奶奶的教育下學着平淡地去處理,不拿這當回事,即使是個事兒也會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無疑潘春春是聰明的,聰明的人都會選擇淡然的心態去處理周圍的人和事,他們不會因爲這些不好的事和人來傷害到自己。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人,當身心遭受到無法預知的傷害的時候,一是會選擇瞬間避免,二是即使避免不了,也會選擇忘記,用最快最簡單的方法迅速處理掉,然後選擇忘記。一生中總會經歷很多事很多人,不管是好是壞總會有太多留在印跡的`長廊裏總也抹不掉揮不去,彷彿是刻在石碑之上。成長的道路多多少少都會犯點錯誤,而這些都是成熟的前動力,沒有這些或許我們就不會是現在的模樣。還好的是我們像潘春春一樣有勇氣去犯錯更有勇氣去承受與面對不美好的這一切。

一個再聰明的人一開始也是從種種錯誤的判斷力中總結經驗,是生活讓他們變得聰明而磨礪。做生活的智者,學會改變,懂得改變,懂得忘記。一個人唯獨經歷一件事纔會成長,纔會改變。當然這種改變,只有他們自己去省悟。生活就是在經歷成長中度過,過去的始終都是過往,不管有多好多壞,終將無法改變。但我相信我們都不可避免這樣的生活,也一定喜歡這樣的生活。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5

《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本書讓我有了知音。

故事主人公潘春春的父母望子成龍,希望他將來有出息,卻完全忽略了他自己的夢想。他只想成爲一個普通人,他只想成爲一棵平凡的蔥,就如書上所說:他是一個錯養在花盆裏的草!

這本書中的一章《攀比是一場沒有裁判的競賽》,潘春春的媽媽老是拿他和比他優秀的孩子比,目的就是想讓潘春春超越他(她)。我的媽媽也會這樣,每回在那將我和別人比之前都會說:“這都是爲你好”這也確實是對我的激勵,想讓我變得更加優秀,但也是因爲我媽媽的虛榮心!可能有些人的.媽媽不是,但我覺得我的媽媽和書中潘春春的媽媽很像,因爲我媽媽教訓我之後都會說:別人家的孩子能,爲什麼你不能!是啊,別人能是因爲別人對此感興趣,可我不是。上帝創造每一人都是不一樣的,爲什麼要把你們的夢想強加在我們身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有缺陷的一面也有光滑的一面,不能只看到我們缺陷的一面。

這本書的主人公潘春春是個古怪精靈的人,處處和父母對着幹,他也是一個性情直爽的人,想什麼就說什麼,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經常把他媽媽氣個半死。有一次,他媽媽又拿他和別人比,說別人能背古文,而他卻不能,潘春春就較上了勁,非要媽媽說出那個人不可,媽媽答不上來,他就得寸進尺,把他媽媽弄得哭笑不得。我在生活中有時也和他差不多。媽媽說我說話太快,做事太魯莽,要我學會慢下來,然後我就會說,你們說話那麼快,如果我不聽你打我也會很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做不到,我更加做不到!說完後,媽媽會瞪着我,卻一時語塞。其實我們也知道父母的本意,也知道父母的苦心,可在現實中卻選擇了和父母對着幹,可能這就是大人們所謂的“代溝“吧。

這本書讓我想起來好多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走進了我的心坎裏。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6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奇怪:主人公怎麼會想長成一棵蔥呢?一般我們都想要長成參天大樹,這主人公的想法未免也太奇怪了吧!懷着好奇心我打開書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小主人公名叫潘春春,是一名男孩子,家裏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以後出人頭地,爲他規劃好了一切,把他當作花盆裏的花養着。但是他卻認爲自己是錯養在花盆裏的草,因爲大人過分的寵愛讓他覺得很煩惱。生活上的確如此,現在每個家庭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大人們把什麼都給我們安排好了,還時不時地把自己年輕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強加於我們身上。他們總是認爲:我們還這麼小,沒有什麼想法,也不能好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所以他們也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但我們想要的,往往只是一個快樂的.、自由的童年。

其實,我們也可以主管自己的童年,天資幼兒園的姚笛老師組織孩子們參加全市幼兒園系統的歌舞演唱比賽,潘春春的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兒子嗓子不錯,將來肯定能在歌唱界裏闖出名堂來,於是就幫春春報了名,但春春老是唱跑調,爸爸媽媽爲此感到很焦慮,姚老師好不容易答應讓春春演一棵大樹,可爸爸媽媽又不開心了;“大樹還用演嗎?”春春生氣了,他叫道:“我就是喜歡舉着大樹!”大人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這願望總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求於一時。就像這個小故事一樣,爸爸媽媽覺得兒子不該演大樹,但相反,春春喜歡舉大樹,他希望父母們去看演出。潘春春總是納悶兒的想:大人爲什麼總愛把簡單的事情想的那麼複雜?

《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本書裏的每個小故事寫的那麼的真實貼切,就像現實中的我們。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潘春春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們這代人的嚮往,煩惱,也看到了爸爸媽媽那代人的急切希望。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7

在暑假裏,我們都看了一本兩本書,而我看的是《我想長成一棵蔥》。當我剛開始看到這個名字時,心裏就一陣疑惑,一棵蔥?居然有人想長成一棵蔥,爲什麼呢?帶着這個好奇心,我買下了這本書開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原來,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小男孩在學習生涯中經歷的一些好玩的小故事。故事講的是:有個男孩叫潘春春,纔讀幼兒園,一不小心就被家裏人叫成了祖宗。在上小學時,他表演時演了一棵大樹,年幼的他喜歡上了演大樹。時間很快,轉眼間他就上小學了,從剛開始他膽子大頂撞老師,到後來跟幾個同學逃課去看“畫展”,他的膽子大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後來,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因爲想做廚師,而放棄了考試,被爸爸打了之後,他離開了家,父母也找不到他。而潘春春卻把他當成了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朋友也把他當成了偶像,之後,也離開了家。

男孩主角很膽大,也很大方,讀了這個故事後,我也想像主角一樣幽默大方,善解人意。而他的朋友雖然話少,卻一樣像主角一樣。作者將故事寫的非常幽默,讓人一直想往下去看的感覺,我以後也要向他學習!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8

在寒假裏,我閱讀了著名作家常新港的成長勵志書籍《我想長成一棵蔥》。作者有一顆滄桑的心,他的語言直觸到的是人性的最底部、成長的最深處,他是名副其實地成長小說天王。

《我想長成一棵蔥》更是講述了一系列令人難忘感慨的故事。五年級男生潘春春,成長路異常“崎嶇不平”。大眼睛、高鼻樑的`爺爺給潘春春相面,並把自己踏入演藝圈的理想施壓在他身上;原本一副好嗓子的爸爸,因爲愛吃辣椒毀掉嗓子,便把自己當歌唱家的夢想授予他;起初身材美麗的媽媽,由於生了潘春春而變形,就把自己闖蕩舞界的重任交給他。在他的家人們眼中,大家一致認爲潘春春是朵“奇葩”。錯了,他是一根草,長在被家人悉心呵護在花盆中的草。潘春春喜歡像草那樣生活,像草那樣茁壯成長。於是,潘春春夢想長成一棵蔥。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喜歡上了作者的寫作風格,受益匪淺:在成長路上,我們和家人之間不存在代溝,彼此溝通,相互瞭解,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成長腳印。例如有次,我因考試成績不理想煩惱,在勇敢與家人溝通後,得到的是他們非但沒有責怪我,反而跟我一起分析試卷,給予我鼓勵。可見,這一步多麼重要啊!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9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常新港的長篇小說《我想長成一棵蔥》,它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潘春春”在他成長的路上十分“艱辛”全家人都把自己的理想壓在了他的身上,全家人也認爲他是一個奇葩。在“我”上幼兒園時,有一次“我”的父母想讓“我”有一次表現自我的機會,於是讓我一個人在舞臺上唱歌,便去找姚迪老師申請。當姚迪老師聽到我的歌聲便立刻拒絕了父母的要求,說因爲“我”跑調跑的.太離譜了。即使讓“我”去合唱,也可能把其他人帶到溝裏去。但是爸爸媽媽還是在幫我爭取機會。老師見了,幫“我”安排了一個戲份,演一棵大樹,“我”十分開心。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但他們反對“我”去演一棵沒有任何語言沒有任何動作的大樹。但是“我”並沒有理會他們,還繼續堅持演一棵大樹。最“我”成爲了舞臺上演大樹的那個人……

這本書裏有一句話讓我想了很久纔想明白,那就是“小祖宗,別老吃垃圾食品。”平時很多家長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樣子的話,我也不例外。當家長對我說這句話時,我會覺得他們很囉嗦,爲什麼呢?因爲像肯德基、麥當勞裏面的東西外國人都在吃,而且身體非常健康。但是在中國人眼中卻是垃圾食品,我們一吃家長就開始囉嗦了。後來,我想了好久,終於知道爲什麼了。因爲這些都是外國人的主食,他們吃習慣了,我們卻不習慣。從小到大,我們吃的最多的就是米飯了,所以這並不是我們中國人吃的東西。在外國人眼中,米飯也應該算垃圾食品。所以爸爸媽媽只是想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而已。

是這一本書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想要,寬容大方。學會從不同角度看每一件事情。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0

在這個暑假裏,我又閱讀了一本好書《我想長成一棵蔥》,說實話,我喜歡的書並不多,可是這本書真的講到了我的內心,讀着讀着我被震撼到了,作者究竟是做了多少準備才能真正瞭解現在的我們心裏想的是什麼。

“我們這些長大的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就是這句話讓我十分信任作者,他是真正看到了現在的我們。剛開始看這本書我也十分奇怪,我什麼“我”會想長成一棵蔥,慢慢看我才知道“我”也就是潘春春,從幼兒園到小學成長的異常艱辛,爺爺的理想壓在潘春春身上,爸爸自己的理想也壓在他身上,媽媽更誇張,恨不得把所有東西都壓在他身上。他們一直認爲他很獨特,有自己的星光。但是潘春春本人卻覺得自己很普通,跟一棵草一樣,也希望自己跟一棵草一樣茁壯長大。

這本書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深思,現在的我們並不像被捆綁在溫室裏,而是應該在屬於我們的草原上自由的小草,不受拘束,綻放異彩。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受到保護,會變得更好,更優秀,來實現自己未達成的願望,可誰又曾知道,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夢想。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變成畫家,舞蹈家,鋼琴家。但是我們可不這麼想,有人會相當花園主,有人想當旅行家,有人會想當職業跑酷者。在當代所有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是一顆自由自在的小草,可家長卻把我們養在溫室裏,但是溫室裏的草會失去獨立的能力,自制能力。

雖說是讀後感,但是我覺得這本書和我的感受都是代表小學生髮聲,所以,如果你對現在的我們感興趣,就寢你看看吧。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1

讀了《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本書後我大有感觸,並找到了我學習的方向。

小說中講述了主人公潘春春從幼兒園開始成長路途中的“喜怒哀樂”。向大家講述他從小就被家長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父母監視着他的一舉一動時時提出苛刻的要求,每天都要承受來自學校、老師、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有時還會因爲一些繁瑣的小事而受到批評。但他依舊保持樂觀的心態,在學校與大家一起瘋玩;與同學一起逃課去看流浪畫家畫《蒙娜麗莎》;和同學一起養小倉鼠。一個因爲嫌小倉鼠太吵給它餵了安眠藥,另一個竟給小倉鼠染了色。他大膽的告訴大家,他的理想很簡單,就只希望家長們不要過多的給孩子圈定框架,而要放手讓他們自由的發揮創造······

現在的孩子承載了大人的太多夢想,而失去了真正美好的`童年,失去了自我。大人只須教會我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剩下的便只要放手讓我們愉快的學習,學會獨立。不要設計好孩子人生的每一步,你可以用一輩子來照顧他,但不能照顧他一輩子。所以正確的引導孩子纔是你們真正要做的。

誠然,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父母的正確指引,因爲這樣才能少走彎路。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2

在我買的成堆的書裏,我一眼就愛上了這本書。原因是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爲什麼主角要長成大蔥?是學習的壓力嗎?還是你自己的奇思妙想?我好奇地打開了頁面。

《我要長成大蔥》講述了五年級男孩潘春春一個簡短的成長故事。我似乎能在每一個故事裏找到自己的影子。父母總是把我最喜歡的食物稱爲“垃圾食品”,爺爺奶奶也經常鼓勵我“你能行,就試試吧!”……類似的經歷讓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然後,我終於明白潘春春爲什麼要長成大蔥了。這是他的夢想。他不想做一株不起眼的草,也不想做溫室裏的一朵花。他只想做自己,一個普通的蔥。我也是一個普通的男孩,我希望像春春一樣做自己。然而,在我的身邊,始終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外人家的孩子。按照大人的'說法,他總是比我聰明,比我優秀。將來,他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我爸媽也用大叔的標準來問我,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我和爸媽都不開心。班裏很多同學把字寫得跟印出來的一樣,可不管我怎麼寫,都像蚯蚓一樣爬來爬去。媽媽每次看到都會生氣,把別人家孩子的模板扔到我面前。我在媽媽的呵斥下渾身發抖。,還是寫歪了。我數學考試的聰明部分總是空白。回到家,媽媽總是罵我:“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到!別人家的孩子哪能樣樣都行?……”但我很努力,還是做不到。每當這些時候,我都感到很失落和沮喪,我很討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看完這本書,我想對父母說,請寬容,降低要求,給我時間慢慢提高。雖然我的字不好,但我的作文還不錯;雖然我的聰明問題不好,但我已經在進步了。我不一定讓你在別人面前有面子,但我一定會盡力的。

即使我是洋蔥,我也能爲大地增添一抹綠色;即使我是一根洋蔥,我也能爲食物增添一抹清香;即使我是洋蔥,我也要做貢獻的洋蔥。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3

在暑假裏,我讀了這本書。裏面的內容讓我記憶非常的深刻,還讓我明白了道理。

故事裏有一個叫潘春春的主人公。每天他被父母逼,他很渴望有自由才羨慕一棵蔥,因爲一棵蔥沒有束縛,沒有煩惱。當家里人問他:你想長大做什麼,他想變成一棵蔥大家驚訝的看着他。這時大人們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大人們以爲他傻了就沒把他的話當真了。在期末考試前,父母開啓了更加的攻勢。爲了一次次的攀比拿孩子當工具。終於有一位六年級的學生被爸爸與老師的輪迴攻擊打的受不了了,他離家出走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潘春春的父母爲了不讓潘春春變成那個壞孩子把他管的很嚴。最後他們的'父母終於知道了自己的錯誤。

我感到潘春春是個好孩子,他很愛爺爺奶奶他發誓一定要用自己的錢養活他們。他把最喜歡的小白鼠送給同學們,很信任他們。就憑這兩點我就要向他學習。

從這本書裏我學到了能揭開虛僞的勇氣,堅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千萬不要放棄。等。

這本書讓我對夢想更重視了。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4

成長便猶如冬日後抽出的第一根新芽,它會慢慢長大、成熟,最後綻放,成爲一條條嫩綠的柳枝。——題記

《我想長成一棵蔥》是常新港寫的一片勵志成長小說,它講了這麼一個故事:獨生子潘春春不願做溫室裏的花朵,他想長成一棵“草”,但後來古盛京問他夢想時,他卻說想長成一棵蔥。中間發生了“你行,你就試試!”“奶奶的糖”“虛僞就是一種討厭的齜牙動物”等事情,這一件件大事小事,也讓他明白了很多,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孩子長成一個有見識、有主見的少年。

看完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如,虛僞是什麼?其實它就藏在我們身體的某個地方,它在等,等一個適合的時機出來咬我們一口,因爲它咬過之後不會留下痕跡,所以我們會覺得它並不存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很多事,這些事有大、有小,遇到它們,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有些人會選擇破口大罵,有些人會選擇報復他人,有些人會選擇默默承受、一聲不吭......如果是我,我想我會選則漸漸淡忘將它塵封在心底的某個地方,將它遺忘,便不會再感到心煩。在大事、小事之間,人們一般下意識地選則大事,拋棄小事,可我覺得,這樣做並不怎麼好。就好比這砌牆需要一個一個疊磚塊一樣,大事也要小事來鋪墊,石頭空一個會不穩,小事少一件也就成不了大事。

在成長的時光裏,還有一個孩子的.“天敵”,那就是父母。全天下的父母幾乎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但常常也因這個願望,家長要孩子聽命於他們,每天做着那堆積如山的作業,但有些孩子天性不是這樣,會揹着父母做其他事。所以對待子女應時嚴時鬆,多給一些自由空間,否則,結果經常適得其反。我們越長越大,要選擇的事也原來越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爲一個錯誤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無法估量的,可能是自己意想不到的。

成長的路上會有許多風風雨雨,但只要咬牙堅持,挺過了,風雨之後定是陽光一片!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5

寒假裏,媽媽帶我去超市裏買了一本《我想長成一棵蔥》當時,我看到這本書時,感到很好奇,爲什麼書名叫《我想長成一棵蔥》呢?不管了,反正看完就知道了。

回到家,我立刻閱讀起這本書。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讓我感到很有趣。主人公潘春春是一個活潑,可愛,還有點彆扭的小男孩。他還是家裏的小皇帝,全家人的希望都在潘春春身上,所以潘春春的壓力很大。其中有一段寫爸爸、媽媽都很想讓潘春春一個人獨唱。可是,他唱得太快,所以老師只能讓潘春春當一棵蘋果樹,爸爸、媽媽一開始不同意,後來,他們想到只要能上舞臺,都已經很好了。潘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棵草,不是一朵花,不過是一棵稱職的樹。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我有一次考試沒有考好。看到分數後,我有點灰心:難道我不如別人嗎?後來,我想到我也有比別人好的地方,比如說,珍惜時間,不打架,尊重老師,孝敬父母,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等雜物,愛護花草樹木和小動物,環境保護意識強。語文弱了一點,但數學總是領先的,英語也不錯。當然了,我也有缺點,比如說,課外書看的.太少,每次寫作文就頭疼。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潘春春一樣,有的人能上臺唱歌,有的人不能上臺唱歌,但是可以做好一棵蘋果樹的。不管是花,還是草,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並不是只有花纔是美麗的,小草也有屬於自己的芬芳。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6

最近抽空,看了一本書,名叫《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故事裏的主人公名叫潘春春,因爲是家裏的獨生子,所以全家都極其寵愛他,他是別人眼裏的名貴花卉,但是春春卻總是說自己是一棵錯養在花盆裏的草。春春在他的成長路上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和事,比如學校裏的同學、神祕的畫家、失蹤的朋友……這些經歷讓潘春春更渴望能獨立,他想長成一棵獨一無二、與衆不同的蔥!

看完這本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懂得了虛僞就像一種齜牙咧嘴的動物,藏匿在每個人的身體裏,看準時機咬人一口,還不露痕跡,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在成長的過程裏,我們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些人會破口大罵,有些人會報復別人,也有些人會選擇爛在心裏,將它遺忘,那你呢,你會選擇什麼方式?

人們在選擇做大事和做小事上,下意識會選擇做一件大事,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我卻覺得每件小事就好比螺絲釘,大機器即使有了雛形,沒有螺絲釘,也沒辦法運作,少一個小環節,都成不了大事!

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面臨的最直接的“天敵”就是父母。全天下的父母彷彿都有一個願望,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人,所以在很多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採用瘋狂的舉動,報沒完沒了的興趣班,佈置堆積如山的課外作業…可是家長們你們曾經也被你們的父母要求着,你們有成爲人中龍鳳嗎?你們的孩子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孩子也應該有選擇的空間和機會,我也想長成一棵蔥,因爲蔥不需要跟別人爭美,因爲蔥有一種頑強的韌性,孤芳自賞卻勇敢向上。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7

我想長成一棵蔥,因爲蔥不與其他爭美;我想長成一棵蔥,因爲蔥有一種信念,不斷向上爬......

是啊,蔥的這個優點,讓我想到,有些家長,比如我本該是草的孩子,不停地往花盆裏栽,我其實只想做一顆向上長的蔥,卻被放錯了地方,不斷與那些豔麗的花朵比較!比誰的學習好,比誰會的古文多,誰畫的`畫好......書裏的主角也是如此,他被栽在花盆裏,所以長不長!

我喜歡這本書,好像看到了現實,在一個個故事裏,有很深刻的道理!體會最深的是“攀比是一場沒有裁判的競賽”!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白鼠的故事,他講訴了主角給三個人各一隻白鼠,結果一隻被藥死,一隻被塗上了紅顏料,一隻很好!藥死的那個人發表了一篇文章,說他怎麼怎麼喜歡白鼠,怎麼樣和白鼠想依爲命?可是後來白鼠死了,讓我想到了“虛僞”!虛僞是一種討厭的呲牙動物,藏匿在每個人的身上,可怕的是你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這本書裏還有很多很好看的故事,你如果喜歡,也可以欣賞閱讀!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8

"我想長成一棵蔥!"帶着深深的疑惑,我走入了小學五年級男生潘春春的日常生活。隨着常新港爺爺機智、詼諧、幽默的敘述,我沉浸在潘春春的喜怒哀樂中,深深理解了他這個真實而又普通的理想。

"我們這些正在長大的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這句話觸動了我的心絃。生活中爸爸媽媽把我們當小祖宗一樣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他們也對我們寄予了深深的厚望,總希望我們出類拔萃,生活中像祖宗,學習上像奴隸,這樣的'生活讓我們感到壓抑。

潘春春的媽媽就對潘春春有着很大的期許。比如,在全市的幼兒園六一節比賽中,媽媽做夢都想讓他表演獨唱。但是,由於潘春春的演唱功底實在蹩腳,最終,潘春春在舞臺上表演舉着一顆大樹。全家人都大失所望,潘春春的想法卻截然相反:他就是喜歡舉着大樹。因爲當天上打雷起閃電下大雨時,"兔子們"擠在潘春春身邊,在高舉的大樹下避雨時,他的心情好極了。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福爾摩斯是我最崇拜的人,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是我最愛看的節目。當案件的迷霧被一層層剝開,兇手最終繩之以法時,我常常激動得熱血澎湃。可是當媽媽知道我想當警察的理想時,常常潑我涼水。媽媽說當警察不僅辛苦,生命還會受到到威脅,她只有我這個寶貝疙瘩,長大後是堅決不會同意我去當警察的,讓我趁早打消這個念頭。是的,媽媽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媽媽,您可曾注意我看《福爾摩斯探案》時有多麼廢寢忘食!你可曾注意我看"今日說法"時有多麼目不轉睛!在睡夢中,我無數次穿上了威風凌凌的警服……

潘春春的媽媽還很喜歡拿潘春春和別人比較。潘春春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老是嘮叨別人家的孩子能把一篇古文倒背如流。拿潘春春和別人比,拿潘春春和他自己比,拿成績高於潘春春很多的人和他比。無盡的攀比讓潘春春只想儘早結束這場競賽,把裁判媽媽罰出場外。

我和媽媽也因爲這個問題爆發過戰爭。一次考試,我錯了兩題口算,媽媽怒髮衝冠,狠狠"熊"了我一頓;"粗心,也是能力缺失的一種表現!你怎麼考試的時候總是犯這種低智商錯誤?人家孩子怎麼那麼仔細!"我不敢頂嘴,低着頭不吭一聲,但是心裏十分不服氣,暗暗嘀咕:我已經在盡力改正了,您還拿我和別人比!如果讓您來做題,您能不能保證每次都絲毫不馬虎呢?我怎麼從來不拿您和別的媽媽比。人家媽媽會織漂亮的毛衣,您會嗎?人家媽媽會用米飯做成可愛的小熊,您會嗎?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自己不同的愛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有自己獨立的人生。我的人生,請讓我做主!或許我會碰到困難,或許我會碰到挫折。但是,有多少傷痛,就有多少成長!

"我想長成一棵蔥!",一棵自由、灑脫、快樂的蔥!我的人生,請讓我做主!

《我想長成一棵蔥》的讀後感 19

在這一個充實而又快樂的暑假中,我滿懷着高興的心情讀了著名大作家常新港寫的一本書,名字叫做《我想長成一棵蔥》。我特別喜歡看這本書,因爲它像磁石一樣緊緊的吸引着我,使我愛不釋手,可真想一口氣就讀完。

這是一本關於勵志成長系列的書,是一部反映現代孩子成長的長篇小說。它裏面講的是:一個名字叫做潘春春,他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路途是十分“艱辛”的。爺爺把他一生的理想加在了他身上,爸爸把他一生的理想也加在了他身上,媽媽加在他身上的“東西”就更多了。大人們把他們的理想都強壓在了這個男孩身上,所以導致他的`成長路程特別的“艱辛”。家長們都認爲他是一朵奇葩,覺得在他身上有着他們遺傳給他的“星光”。而潘春春的理想就是想長成一棵蔥,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平靜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

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我感覺到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管得有些太嚴了,太重視孩子了。在各個方面都關注着孩子,看着他(她)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她)的心情,什麼事都管着他(她),不讓他(她)去做,孩子會受不了的,也會透不開氣的。不過,有些時候,家長也是關心我們,爲了我們好,爲了我們着想,我們也不要去惹他們生氣,這樣也是不對的。

有一次,在一個很平常的夜晚,我因爲好幾道數學題弄得心裏十分煩躁,而且心急火燎。正在這時,媽媽推開門慢慢地走了進來,看到我正在這兒費盡心思而又絞盡腦汁地想時,便輕輕地說:“孩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做題既要有思路,還要有竅門”。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沒好氣的說:“說什麼說,我知道!”說罷,我便一下把媽媽推了出去。事後,我覺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其實媽媽也是好心的,我的心裏是無限的後悔和內疚。

啊!媽媽,對不起。不過,我想對您說:我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大姑娘了,您不要爲我太操心了,我也更懂事了,請您給我更多的空間讓我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