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病隙碎筆》讀後感(通用9篇)

本文已影響 3.13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病隙碎筆》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病隙碎筆》讀後感(通用9篇)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

他的寫作和他的生命完全構在了一起,他用他殘缺的身體寫下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的後半生在輪椅上度過,一生被病魔所糾纏,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他是史鐵生——一個令人敬佩的作家。

翻開這本書,第一頁便是他明媚的笑臉。字裏行間透露出他的樂觀向上,他不感嘆命運不公,還將人生比作話劇,有矛盾和衝突才精彩。他曾說:“我的職業是生病,副業是寫作。”話雖幽默,卻讓人惋惜難過。他認爲苦難是必經的,人不能總哀嘆:“我怎麼這麼倒黴。”因爲“幸運很多,人卻不嫌多啊”。是啊,我們把幸運當做理所當然,而厄運卻不該到來,人往往只會看到事物陰暗的一面,這樣也只能天天哀嘆,爲何不樂觀一點?人生一世短暫如夢,生死離合已是常態,何不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人什麼都可以躲過,唯有死不逃脫,史鐵生在書中寫道:“作惡者怕地獄當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詐”我最愛這句話,三言兩語道清人的心理,他將生死描寫的如此雲淡風輕,生命會不斷重複,但總有一天太陽會黯淡,地球會老去,甚至宇宙都會不復存在,能永生又如何?

人與人類不同,史鐵生這麼認爲。他認爲人類的文化傳承,指的是記憶。一個人的記憶是由許多細胞互相聯絡,諸多經驗的積累,延續和創造;人類的文化也是如此。他認爲人的特點似乎只是肉身功能(比至於其他生命)的空間複雜。人性卻有種種醜惡,肉身也有種種限制,唯愛願於人間翱飛飄繚歷千古而不死。不要悲哀這世界有一天會沒有你,要知道這世界曾經也沒有你。

在《人的殘缺證明了人的完美》中,他說:“ 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纔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那麼這就成爲了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差不多,沒有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只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安慰。”心靈的慰藉在這裏,已經超越其他各種東西了,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擁有完美,完美的體現就是殘缺,當你有了缺點,纔會看見別人的完美,你也變得完美了,你的殘缺確定,你的心靈閃現着神聖的完美。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

談及史鐵生先生,我想大部分人涌上心頭的是敬佩與憐惜之情。或許是天妒英才使他命運多舛,但毋庸置疑的是史先生仍是我國文壇中難以逾越的存在,接下來要談論的便是他的《病隙碎筆》一書。

《病隙碎筆》顧名思義是爲在與疾病抗爭的閒隙中所寫下的零碎筆觸。書中記錄着他是如何看待兩個自己一個被疾病纏身,一個擁有自由靈魂,也流露出作者以猶在另一個世界的角度對生活、人生的理解與思考。不得不驚服,非同尋常的生活閱歷給了他卓越而深遠的感悟與見解。

書的開始便談及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約伯的信心前面沒有福樂作引誘,有的倒是接連不斷的苦難,其中的約伯何嘗不是史先生呢?他將自己生命的不幸,樂觀地表述爲追求約伯的信心。反觀當下,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苦難與福樂都是我們要接受的全部,不能僅活在被拿掉苦難的世界。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類,不是以過程的漫長爲自豪,而是以過程的精彩、尊貴和獨具愛願爲驕傲的,哪怕身陷囹圄,史先生也要努力地表達內心對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向上的生存向度的追求。

史鐵生的偉大不單在於他個人的文學建樹,更在於他熱衷於以身試教向普羅大衆發出號召。他以自己身臨其境所特有的說服力去拯救那些迂腐以及死掉的思想。他所展現的不單是自己對命運的反抗,更是對大多數人的救贖。

當然,囿於見識有限,想要完全讀懂史先生對人生的參透還言過尚早,但哪怕我們所能讀出的僅是皮毛,也已是極大的受益匪淺了。

史先生在書中對生命這樣解讀,生命是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試問,有多少人能像他這般淡化苦難並且超然物外。大多數人缺少這份透徹地看待生活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走了彎路,甚至漸行漸遠。

在這個越發傾向於自我的時代,人們越發擴大地去捍衛自己的利益,沒有人願意去吃虧,於是不免淪落得更加物慾化,不免遺忘丟失掉幸福的真諦。

我們要仰望星空,但我們也得腳踏實地,適當地放慢步伐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捫心自問初心何在。是我們改變世界而不是世界改變我們,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急功近利,會讓我們的人生路清晰很多。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是超越文字的力量,是相見恨晚的領悟。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3

夢想和理想大抵是有區別的。

夢想,即做白日夢空想;妄想;夢中懷想。而理想,則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也比喻對某事物臻於最完善境界的觀念(摘自百度百科)。

相比而言,我更喜歡“理想”這個詞,“夢想”顯得太過飄渺,虛幻。“理想”雖然也是一種想象,但是她是人們在現實的基礎上,引申出的對未來美好的期望。所以說“理想”實際一些。但理想這個詞放在史鐵生前輩身上,不免會顯得有些牽強,這裏沒有任何嘲諷的意思,只覺得像他這樣的一個人,“理想”這個詞對他來說太過殘忍,“夢想”卻適合一些。他說“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有一回記者問到我的職業,我說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不是調侃,我這48年大約有一半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羣結隊好象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或許“鐵生”二字暗含了某種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他毫不避諱自己的病症,反倒有點自嘲,這樣的心態,想必這世間是極少的。

“有時侯我設想我的墓誌銘,並不是說我多麼喜歡那路東西,只是想,如果要的話最好要什麼?要的話,最好由我自己來選擇。我看好《再別康橋》中的一句: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在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指生死,但在我看來,那真是最好的對生死的態度,最恰當不過,用作墓誌銘再好也沒有。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但既然這樣,又何必弄一塊石頭來作證?還是什麼都不要吧,墓地、墓碑、花圈、輓聯以及各種方式的追悼,什麼都不要纔好。讓寂靜,甚至讓遺忘,去讀那些詩句。我希望“機長”走到我面前時,我能鎮靜地把這樣的遺言交給他。但也可能並不如願,也可能“篩糠”。就算“篩糠”吧,講好的遺言也不要再變。”鐵生前輩淡薄名利,世間紛繁過往雲煙,看上去他沒有什麼留戀,你想,48年的生病,想來他是時時刻刻準備好了離去吧。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這遊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誇耀。不過,但凡遊歷總有酬報:異地他鄉增長見識,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險阻錘鍊意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看到這句話,我不覺有些慚愧,比起鐵生前輩,我們確確實實幸運不少,可我們從未感到過滿足,只覺得還有好多東西不圓滿,是因爲我們不知足,知足常樂在現下社會少之又少,我們是該反思自己了。

他還說“反對“安樂死”,看身患絕症者飽受折磨與屈辱而聽之任之,大約都是因爲不大過問生命的意義。人不是苟活苟死的物類,不是以過程的漫長爲自豪,而是以過程的精彩、尊貴和獨具愛願爲驕傲的。醫學其實終不能抗拒死亡,人到底是要死的這誰都明白,那麼醫學(以及種種學)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其實,醫學說到底仍只是一份愛願,是上帝倡導愛願的一項措施,是由之而對人間愛願的一次期待。當有人身患絕症,生命惟飽受折磨而無任何意義之時,其他人卻以順其自然爲由而袖手一旁,人間愛願豈非自尋其辱?上帝的期待豈不就要落空?“安樂死”還是不應該嗎?還是要“自然而然”地任那絕症對人暴施折磨和侮辱嗎?難道還有誰看不出“安樂死”並不是要取消人之生的權利,而是要解除那殘酷的刑罰,是在那疑難的一刻仍要信奉神命、行其愛願嗎?神命難違,神不單給了人生的權力,還給了人自由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力。”鐵生前輩不怕死,他認爲一個人,生和死的權利是一樣的,不能剝奪一個人死的權利,死絕非是取消生的權力,而是從艱難困苦中解脫,“安樂死”不是什麼壞東西。這也許和大多數人的觀點大相徑庭,但仔細想來,卻也是對的。也許是他對死亡的坦然使他有了這種想法吧。

筆者愚鈍,不敢妄自揣測大師想法,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看法。鐵生前輩的確是一個標杆,於我來說,只能是望其項背了。

若是把鐵生前輩比做天使,我想,也許會有人暗笑我矯情,但在我眼中,前輩就像折翼的天使,雖然他的身體不能飛翔,但是,他的夢想飛得更高且更好,給有翅膀卻不願飛的人以目標和動力。

《病隙碎筆》我雖然沒能完全讀懂,但着實給了我許多人生的啓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拜讀。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4

此書雖無與其另一作品《我與地壇》那般,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但仍在2002年時,獲得了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且被文藝評論家譽爲“史鐵生最具靈性的生命筆記”,可歌可賀。本書乃是在作者身處艱難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和眺望。在書中,史鐵生從生命的困惑與痛苦出發,對所處的世界和時代進行審視,對人生意義和精神寄託不斷追問。

字裏行間中,可以看出,史鐵生的寫作與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寫作之夜”,他經歷着生命的苦難,卻表達着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災多難,“鐵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堅韌長壽的意蘊,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麼不好的記錄,所以此生便活得較爲長久,以此作爲補償,將功補過。作者還曾想借此前世的罪過與今世的補償,來警戒正在腐敗的官員們,可還是想想作罷,認爲那些官員們會無動於衷。由此可見,腐敗官員的影響是多麼地惡劣,欲挽回其過錯,又擔心白費力氣,對其喪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對其無所作爲,可難道這不該引起官員們的深刻反省嗎?個人犯錯,損人又不利己,還沒意識到要趕緊懸崖勒馬嗎?回頭是岸。

沒有誰天生堅強,史鐵生也一樣。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他也曾迷茫、絕望,甚至想要放棄生命。還好,作者及時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存在嗎?要是沒有了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是否會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觀點似乎有些偏頗,但卻不無道理,世界本來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矛盾組合而成的啊。此外,這也算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對生命的叩問中,我讀到了一種堅韌、奮發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凌駕苦難,超越生死。情緒低落時,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裏,我感覺,自己悲涼的心在被一點點捂暖。

作者曾說過:對他而言,職業是殘疾,業餘是寫作。本書的書名,無意間印證了此話,可謂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書雖爲病隙閒散的隨筆,但依然充滿了濃重的哲學氣息,閃爍着智慧與哲理的光芒,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愛情,關於自然規律……時時處處引人深思。

或許,因爲自身的殘疾,進一步豐富了人生經歷,所見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認可,從而改善現在的處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條路,又不能用腿,於是便用筆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會走進殘疾。似乎在作者看來,殘疾與寫作有着隱含的內在的必然聯繫,但真的一定是這樣嗎?不一定吧,殘疾之下,想要改善現有處境,如何選擇,人各有異,只不過作者選的是寫作這條路罷了。此外,過於渴望,也可能創造出身心愉悅,精神煥發,從而更快地恢復健康的奇蹟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對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歸途,虛幻而非真實存在,只不過是作爲人類的一個信仰,一個精神的支撐,從而促使人類不斷地向善,向好的方面發展。我想,作者有時應該也很苦悶吧,他以筆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卻無奈,天堂之路太遙遠,怕是無法到達,便感嘆:天堂是精神的恆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些許的妥協。作者認爲,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終結,意即天堂是人類靈魂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但我認爲不然,爲什麼天堂就一定是終點站呢?有什麼證據或理由可以證明呢?如果不能證明,那麼可能還會存在更高的階梯,引導我們不斷朝着新的方向前進。

靜讀此書,我感受到一種滌盪心靈的力量。“發燒了,才體會到不發燒時的日子是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時的嗓子多麼的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時,才意識到端坐時的日子是多麼晴朗。終於醒悟,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苦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吧。

生活不會總是順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尷尬或許會讓人難堪,但這尷尬,也是一種可貴的能力。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與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發現你處在了尷尬的地位,這不值得驚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進退維谷之日可能也是別有洞天之時。史老的處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尷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夠坦然直視,找出根因,不斷完善。

透過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無邊無際的宇宙裏徜徉。史老說,“我們太看重白晝,又太忽視黑夜”,此言,我深表贊同。處在喧囂紛雜的社會中,我們很難讓自己安靜下來。只有黑夜時,我們才能更多地靜靜冥想。西方推崇懺悔,可東方人卻總是不肯反思,或者說很少進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們在黑夜裏過着所謂的夜生活,以致白天總是處於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們理應合理安排。

讀書,讀的不只是書,更是自己的內心,個人反思也好,與書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種提升,這種與己與人的交流習慣,值得我們一直保持下去。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5

當我翻開《病隙碎筆》時,那位與病魔作戰的勇士,又出現在我眼前。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我們都是自己的人生戲劇中的主角,我們不能隨意更換自己在人間戲劇的角色,所以,我們要盡力扮演好我自己的角色,雖然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要努力做到更好!人們所以需要戲劇,是需要一處自由的時空,需要一回新魂的酣暢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戲劇,而我們同時又在別人的戲劇中扮演着或輕或重的角色,加油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當然,它裏面還有對信心的理解。“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雖然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但是現在我面臨着高考,對於信心我有自己的理解吧,信心是在我面對困難停滯不前的勇氣,是我彷徨時的引路燈,是我失敗時激勵我前進的動力!

我是一個普通的女生,在那些漂亮的女生的光環下,確實有點自卑,但是,這本書中“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東西:愛的期盼,與怨憤的積累。”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裏步步深險,或者轉身,在愛的.路途迎候解放。所以,我選擇解放。這本書,我會永遠珍藏的!好好研讀!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6

時時堆成月月、月月度成年年、年年成就此生的華年。人的一生由無數個瞬間堆砌而顯得漫長。缺失亦或是改變了哪個瞬間,都不能算是一個人。“我經由光陰,經由山水,經由鄉村和城市,同樣我也經由別人。”寫下這段文字的史鐵生正拖着殘缺的身軀在苦渡時光,他又在經由人生的哪個階段呢?

命運不斷地給史鐵生施加苦難——十八歲延安插隊、二十一歲癱瘓、之後是“褥瘡”、而後是尿毒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傳統的思想中,“苦難”似乎成爲了交換功名與成就的“工具”。可史鐵生認爲“不斷的苦難”,是不斷努力的原因、是信心的原則。他借用《聖經》中約伯的故事來闡述他所認爲的“苦難”:經歷了苦難並不意味着成功。苦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人需要去經歷那些挫折,去承受苦難,儘管這會讓一部人放棄但並不與之後的成功掛鉤。苦難是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是我們無法躲避、無法逃離的。

“人不可逃避苦難,亦不可放棄希望。”因爲殘疾而消沉的史鐵生在荒蕪的院子中獲得了生命的感悟。“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還好,史鐵生不僅記住了自己所承受的苦難,同樣,他也記住了自己擁有的幸福。他獲得人生真諦的經歷我無法切身感受,只能從他的文字中推測些許。也許,這份讓史鐵生悟徹的人生真諦便是“遭遇痛苦”、“超越侷限”而後“感受幸福”。

“苦難把我推到了懸崖邊上,它就讓我在這裏坐下來,欣賞這岸邊的雲興霞蔚,唱支歌給你聽。”不知曉,史鐵生是否也如這般豁達呢。

從牙牙學語到晚年秉燭,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可時間的流轉,不僅埋葬了過去也創造了新生。“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在史鐵生的觀念中,死,似乎並不是一件可怖的事。相反,他認爲這是所有生命必然的結果。“誰說我沒死過?出生以前,太陽已無數次起落,悠久的時光被悠久的虛無吞併,又以我生日的名義捲土從來。”

生命總是脆弱而又堅韌的。脆弱到一場雨,便可以讓一個鮮活的生命無限接近死亡;堅韌到可以在這般黑暗的世界朝着僅存的希望活着。史鐵生曾說自己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才寫點東西。他這句話看似打趣,可也透露出無限的心酸。史先生飽滿而完整的精神已經超越了肉體帶給他的侷限。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7

如未曾20歲開始雙腿癱瘓,寸步難行,何以言苦楚,如未曾患上尿毒症,臥牀生瘡,何以言病痛,如未曾晝夜不分地苦思冥想,涅盤重生,何以言人生。

“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的史鐵生,卻用自己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成爲了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病隙碎筆》作爲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爲重要的收穫之一,已不是單純數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隨筆集,而是一部充滿了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他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等六部分,充滿着智慧和安詳。

在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沒日沒夜的病痛裏,他這樣說:“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這段關於生病的參透,讓我時常感慨萬千,我們常常抱怨自己沒有的東西,卻沒有爲自己的東西尚未減少而心存感激,比如身體健康、父母安在、前途在望等等。

雖然以病牀爲桌、藥水爲墨、病痛爲筆,但是這本書折射出的卻是生命與存在的明朗和歡樂。個體生命必須正視的問題和必須開解的難題,他都沒有迴避與躲閃,而是用輪椅上日日夜夜的凝練與濃縮,給予了我們智慧的回答。史鐵生用他寸步難行之軀,走到了我們健全人尚且無法抵達的理想之路。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8

“生病”這個行爲最終會走向兩個結局,一個是痊癒,一個是死亡。

可能是當一個人躺在牀上時身體的其他地方無法活動,所以思想就能變得格外活躍。當一個人每天都面對的是相同的情形,相同的生活,思維會開始掙扎。在《病隙碎筆》中作者以非常常見的事物引出兩面的思考。

很顯然思考的問題都是由“死亡”引申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出生都在向死亡奔赴,儘管聽起來很悲觀。我怕鬼,膽子小,卻也看過不少鬼神題材或是無限流的作品。不排除有美化和劇情需要,這些作品裏所表現的和傳達的都是“死”不是盡頭,活着的人生依然是最重要的,“向死而生”。人的生命真的是一個輪迴嗎?不一定。但把握當下一定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開始走向死亡了。有個故事這樣講:有個地主家裏生了孩子,村民到他家道喜。第一個村民說:“這孩子以後是有才識的。”第二個村民說:“這孩子以後是會富貴的。”等到最後一個村民,祝福的話都被說完了,他說:“這個孩子以後是會死的。”後來他被趕了出去。他說的不是實話嗎?只是人都不願意聽罷了。好好地活在世上,誰又願意去面對幾十年或百年以後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必須去面對,比如史鐵生。我無法感同身受那種受病痛折磨的煎熬,血液透析和輸液這些都是看着畫面、聽着名字都會很痛的。或許死亡是一種解脫,但能夠活着,儘管痛苦也少有人想面對死亡這道坎。我認爲史鐵生是怕死的,怕疼的,僅管他依舊能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成書,語氣似是平淡。我願意將其理解爲說服自己走向死亡的過程。無論一個人的心裏是貪還是無慾,作的善還是惡,都是因果,活着做的事是因,死後自己臆想到的是果。

讀這本書一開始,我確實難讀懂,不理解。每天被病痛折磨、被死亡威脅,何以寫出剖析人心的語句。後來外公也生病去世了,再讀書中的語句就十分不同了。回去參加葬禮那天守到半夜,家裏人在長安街的空地上少了很大的紙房子。外公的硬骨頭終究是被病痛磨沒了,紙房子的骨架也似失去生命般散架。燒成灰燼的東西會到天上去,給已故的人在天上用。火葬的時候我和表妹都不敢看,家裏的大人都很悲傷。媽媽靠在我的肩膀上,看着骨灰盒抹眼淚:“怎麼會只剩這麼小一盒啊……”

那麼葬禮這些儀式又有什麼實質的用處嗎?我覺得不會有。這些行爲不過是給活着的人安慰。外婆那天熬到十一點多還要堅持親自去看紙房子燒完,送到天上去。雖然沒有看到,熬不住睡着了,但這對她真的很重要了。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9

感三月的陰霾和黴雨天氣,濃罩着整個天地,接近一個月的日子,都很少見過陽光,偶爾的陽光出現,也像是古時待嫁藏在深閣的少女般,剛一探頭,又躲閃了進去。也許是天氣的原因,感冒了,整天昏昏沉沉的卻也難受。網購的史鐵生的書《病隙碎筆》恰好就到了,生病的時候看《病隙碎筆》,卻分外令人感慨。

曾有記者問史鐵生職業是什麼?史鐵生說:“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作”。的確,在他短暫卻輝煌的人生裏,他有48年是在病中,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最飽滿而健全的思想,他體驗到生活的苦難,但卻用最光輝的文字述說存在的快樂與明朗,他照亮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得到信仰與夢想。

在《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說:“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纔說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存在,那麼這就成爲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想差不多,沒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只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安慰。”

心靈的慰藉在這裏,已經超越各種其他東西了,這個世界,從來就擁有着不完美,完美的體現,就是殘缺,身體的殘缺,卻令他的心靈閃現着最神聖的完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