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範文(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1.1W人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範文(精選6篇)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 篇1

《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本書由作者過去五年發表的各類文章精選而成。在書中,作者選擇暫時迴避各種大而化之的議論,退而反思自己的寫作與成長曆程,觀察被時代綁架的一代年輕人——他們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過早覺醒,他們過早地發現了成人世界的虛僞,更過早地被拋入一個充滿競爭與爭鬥的世界——試着描摹羣像,剖析標本。同時,在十七年的寫作之後,重尋寫作的意義,思考作家與時代的關係,袒露內心的文學地圖。

我從初中的時候就開始陸續讀些蔣方舟的書了。其實也不是因爲很喜歡她的文風或者怎樣,關注她其實有另外的故事,這裏就不說啦。朋友說她是典型《新週刊》的寫者,不知您有何高見?

我一眼看到這本書的題目的時候就很有同感。越長大越發現,身邊厲害的人數不勝數,他們知識淵博、各有所長,自己越發渺小越發淺薄。記得我剛識字的時候,媽媽的一個朋友把我叫到她的書桌前看玻璃板下壓着的一句話:“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我曾有過那種比較消極的心理,覺得自己讀書太少、各方面能力都不夠但又急於求成。

高中的各種競賽、大學自主招生等等,不管同學老師怎麼鼓勵,我都以自己沒準備好爲由一直一直推脫,暗自想着下來好好準備坐等良機。現在想想有些遺憾,不管怎樣,去試一下總是好的。有時候推自己一把也許就會不一樣了呢。像現在,我承認自己經驗缺乏讀書不多見地淺陋,既然無法速成就坦然面對咯。我敢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因爲我是一直在進步的。人生行到哪一步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朝的方向,對吧?

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奧斯卡·王爾德說:“過早成熟就是十全十美。”也許我正是因爲成熟得不算早,體會不到那種“十全十美”,所以纔會對早熟的概念和判定方式如此困惑。蔣方舟在這篇文章的後記裏面講到:“比較各個年代的青春,最有意思的是,我們這一代的青春,是沒有什麼共同記憶的。

50年代有激情歲月,60年代有饑饉動亂,70年代有上山下鄉,80年代有思想激盪……到新千年,我試圖提煉一代人的共同情感,卻發現青春只是散落凌亂的個人記憶。”現在網路上很多“出生在1990-1999年的人必看”之類的帖子,列舉了些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的有過但是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的東西,像黑白電視,一些小零食等等。儘管可以找出些許這樣的小物品來和幼時同伴引起共鳴,但我很清楚,我們各自都朝着不一樣的人生飛奔。從小學時候我把同桌的香奈兒認成雙子座圖標那一刻開始。

我爲什麼不敢“留點餘地”。回憶起高三那段朝六晚十一的日子,那個時候的自己好似不知疲倦。一年中,心情隨着每週週考的成績升降起伏,每天堅持埋在重重的書立後默默地消滅一張又一張的卷子,然後看着成績單上自己名字的位置備受鼓勵。現在已經很少能感受到那種心滿意足了。

看着越來越低的就業率,和每年雷打不動的“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年”之類的新聞,到底誰會是所謂的Winner、Loser?是學霸是社交高手,還是默默無聞卻很有商業頭腦的學生?人外有人,我也有像作者說的“覺得自己是要被社會淘汰的一類人。”聽過太多優勝劣汰的殘酷警告,也看過很多激進的成功學言論,深知自己要想過上理想生活實在需要自己拼命努力。讓我們像跑步者圓谷幸吉那樣一直奔跑。因爲社會,“我不敢給自己留點餘地,我甚至不敢小聲再小聲地對自己說:‘我累了,我不想再繼續跑了’。”

青春都快過去,請保持一顆奔跑的心吧。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 篇2

這本書是我高中的時候瞭解到的,對其一直念念不忘同時卻一直擱淺。前一段時間,我無意重新回頭翻看了一下蔣方舟的微博,並且得知她前年吧,一種近乎空白的狀態去東京生活了一年,與自己相處,不斷挖掘和觀察自己,回來後出了一本隨筆《東京一年》。我後來看了這本書,在書店的一角營造起自己的世界裏面。嗯,從前對於“蔣方舟”這個名字,印象只有天才寫作少女,清華爲其降分六十破格錄取,大學畢業即成爲《新週刊》的副主編,比較有個人想法的標籤,僅此而已,就也無意去讀她的作品,瞭解她的風格。

這本書在看了她微博和《東京一年》這本書翻出來看的。從寒假到現在,真的很拖拉纔看完,所以很多內容當時的感想都忘記了。最後看的一個部分反倒有丟丟的讓我不適應,畢竟斷節得厲害。而且對於我來說,寫感想這種事情真的挺困難的,看別人的書評真的覺得感同身受卻寫不出任何東西,感覺自己只是書呆子。

這本書我覺得是很大程度上表達了她自己的獨特,觀察和表達總有令人驚歎的角度,給我一種始終保留着執着的“大人想法”的少女,我欣賞這類能在別人的眼光和言語,過早地被當做“大人”的環境中保留自己並不斷探索自己的人。那種如一的勇敢,“特立獨行”,率真不多見了啊。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 篇3

《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本書由作者過去五年發表的各類文章精選而成。在書中,作者選擇暫時迴避各種大而化之的議論,退而反思自己的寫作與成長曆程,觀察被時代綁架的一代年輕人——他們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過早覺醒,他們過早地發現了成人世界的虛僞,更過早地被拋入一個充滿競爭與爭鬥的世界——試着描摹羣像,剖析標本。同時,在十七年的寫作之後,重尋寫作的意義,思考作家與時代的關係,袒露內心的文學地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談論的內容不再是當下,而更多的是拼湊各種道聽途說的消息,傳遞對風雨欲來的預測與恐懼;於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也開始用宏大的詞彙說話,而不只關心文學及與之相關的;俗世的樂趣,不再是常態,而是暫時逃避的去處。

而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複雜而多面的。因此,當我寫下“中國”、“社會”、“時代”、“人民”之類的詞時,變得越來越心虛。

我暫時放棄了對中國的總結,而去觀察個體,見微知着。我們每往前活一天,就進一步被遺留在“歷史”的墳塋裏,總有一日,都成標本。做標本的製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雖然這沒有浮誇的語言和意識形態的爭論來得吸引人,可不討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來下。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 篇4

跟蔣方舟的交集僅在於同一年入大學,同一年大學畢業,同爲湖北人。對她的關注,還停留在2012年畢業前夕,她那聲百感交集的畢業“宣言”:從此,柴米油鹽;從此,山高水長。

那會兒,我也爲畢業後的去向而迷茫。看到這句話,隱隱有種悲壯感,彷彿要赴戰場殺敵,一去不復返。

一晃,已經過去五年了。五年的職場沉浮褪去了臉上的青澀,但我一樣沒有想明白人生的方向。回看蔣方舟,竟然驚訝的發現,今天的她,跟我的交集似乎比五年前還多了。

因爲生活中太多的問題找不到答案,受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之邀,她去東京獨居了一年。回來出了本書,叫《東京一年》。

對她的新書《東京一年》沒有什麼興趣。寫漫長的日記,做孤獨生活一輩子的準備,這事兒一點也不酷。而且,網絡信息如此豐富的今天,人人都是媒體,尋找共鳴也變得極爲廉價,哪裏需要費幾個小時去讀一本書?儘管她說,東京讓她找到了自己,歸來後,人生重新開始。我反而覺得,這更像是一種套路。

在強硬的生活面前,人會無力。作家也是。

如果今天的蔣方舟翻看《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估計也會有一樣的感悟吧。這本書中的蔣方舟,洞察力足夠敏銳,但文筆不老辣,諸多問題只是點到即止。並非爲了拋磚引玉,確實是未曾“歷經滄桑”,缺乏閱歷和歷練。不過相比同齡人,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所有文章中,最喜歡《審判童年》。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在清晰的地方讓人覺得模糊,在模糊的地方卻如此清晰。她說,“母親只能是私有的黃臉婆,不能是人人仰慕的大衆情人。母親是女神無法勝任的兼職——這句話反過來說也一樣。”“母親是一寸寸變老的.,父親是瞬間變老的”。論證這些獨到的觀點時,她旁徵博引,遊刃有餘,單是那股認真勁兒,就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很認可蔣方舟的一種說法,生活是寫作最大的敵人,生活的富足或貧瘠,都會讓人失去寫作的動力。生活過於平淡,讓人沒有寫作熱情,生活過於跌宕,則讓人無法平靜地坐在書桌前。哪有那麼多的剛剛好?所以,儘管寫字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寫作的人越來越少。

有人拿蔣方舟與陳染相比,我想說,二者的差距還真不是文采、筆力方面的。陳染的文字太有定力了,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寫作到這種份上,大概就不需要考慮與生活和解了吧。讓寫作的歸寫作,讓生活的歸生活,並行不悖了。

不會持續關注蔣方舟,希望多年後偶遇她的文字,看到的是山高水長,別來無恙——儘管這對她來說太難了。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 篇5

讀了蔣方舟寫的《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後,我有很多話涌在心頭。

《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是一部很好的書,是蔣方舟二十歲後,首度雜文結集,反思成長路上的得與失,描畫身旁被綁架的一代羣像,重尋寫作的意義。這本書只要寫的是蔣方舟在青春時度過的時光,孩子眼中的大人世界。

在《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中令我最感動的文章就是《天才的出走——理科實驗班》。這裏面主要講了:一個叫柳智宇的學生,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北省重點大學的理科實驗班。當他開始衝刺進入國家隊時,發現自己的眼睛有點失明瞭。但他以他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水平奪得了滿分的金牌,改變的以往的歷史。

此刻,我在想:一個快要失明的學生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可以放棄呢?沒錯,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管困難有多大,我們都不能放棄,更加不能選擇躲避,而應該光明正大地去面對,就像柳智宇一樣。

讀《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有感 篇6

不曾滄桑卻也少年不再,選擇《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來讀,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想看看這位與我同齡的作者妙筆之下生出的究竟是怎樣的花。

作者蔣方舟在一期訪談節目中曾說:“這本書的書名來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聶魯達的《我承認我歷經滄桑》,而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是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反思,並且勇敢的承認我們自身的幼稚和無知。”所以在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附錄,記錄當時寫那篇文章的場景,現在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以及對這篇文稿的反思。

看完整本書,可能源於與主人公同齡的緣故,《天才的出走》這個章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記憶。這個章節介紹了一個北大高才生選擇出家的前前後後。這個故事給予我的不僅是震驚更多的是反思,主人公柳智宇一直被他心理上的消極情緒所羈絆,不斷地去放大它們,最後使自己走到了一個牆角。一個健康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有力量。柳智宇有着讓人羨慕的學歷,卻缺少一個積極的心態。這篇文章的附錄中作者與柳智宇分享了一段這樣的話讓我受益匪淺,“世界並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處在一條緩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個瞬間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經蘊含着寬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經蘊含着老人,所有嬰兒都蘊含着死亡,所有瀕死者都蘊含着永恆的生命。學會愛這個世界,不再拿它與某個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與一種我憑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聽其自然,愛它,樂意從屬於它。”我想作者正是想告訴我們,即使在生活中我們的境遇由於外部的因素而有所改變,即使我們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良好的心態去調節自己的心理感受,儘量地將其調適到最佳的狀態。

作爲一名和作者的同齡人,她的文字深深地喚起了我的共鳴。在這本書中寫了很多我們身邊的事,揭示出的是我們忽略的而又真真切切的事實。書中,作者與讀者分享了她對成功和失敗的認識,語言犀利卻又讓人感嘆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的評價標準嗎?作者在大學之前被譽爲小天才,但在大學期間她卻沒有出版過一本書,面對出版社的各種誘惑,作者曾經說,她不想爲了騙錢而隨便出書。面對固有的成敗評價標準,作者堅持自己心中的淨土纔是最青春最好的回饋。《出師表》中曾有“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矣!”面對誘惑,我們能否也做到志存高遠?面對誘惑,我們能否也做到心如止水呢?

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孩子,他的每次跳躍歡呼都是我們倍感自己童心不已的證明,他的每次哭泣沉默都是我們深知自己老來將至的預見。”什麼是滄桑?是經歷磨練之後擁有的強大心態、還是面對誘惑時的心如止水?在這個年齡,我沒有太多資格談論滄桑,因爲我不曾歷經滄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