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精選5篇)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 1

《故鄉的榕樹》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農村風光,充滿濃郁的詩情畫意,裏面充斥着濃濃的感情。

這篇課文寫久居異鄉的“我”帶着小兒子在客地大榕樹下散步、嬉戲時,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鄉榕樹下的一樁樁充滿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的兒時往事,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的眷戀之情。一文表達漂泊異鄉的遊子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深深眷戀之情,抒發對故鄉和祖國的思念和熱愛。

這篇文章勝在“真情”,但只有真情,並不一定會寫出好文章。《故鄉的榕樹》的作者運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筆酣墨飽地抒寫了思鄉的滿腔真情。正是這種真情打動了讀者,引起共鳴。

首先是緣物生情。作者住所附近的兩棵榕樹,引起作者回憶故鄉的兩棵老榕樹,對榕樹的描寫傳神的地描繪反映了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其次是繪景傳情。作者進入回憶的第一段,用概舉的方法描繪了家鄉榕樹的四周景色,懷念這些景物,是因爲作者對它們充滿了喜愛之情。再次是憶事抒情。這篇散文回憶了幾件與老榕樹有關的童年趣事,通過“憶事”抒發了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使人讀了心旌搖盪,浮想聯翩。最後是直吐深情。作者在回憶故鄉景物和故鄉趣事時,有時按捺不住奔涌的激情,採取直接傾吐的方法說出來,情感逼人。這深沉的情感是動人心魄的。文章的最後三段更是直抒胸臆,對故鄉的懷念與眷戀之情如火山一樣噴發出來。這如泣如訴的語句,彷彿一張大網,把讀者完全籠罩其中了。

讀了《故鄉的榕樹》,我的心像鳥兒一樣飛過,飛過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棲息在柳枝上。我彷彿看見那彎曲的樹幹上爬着夥伴;那春天抽出的嫩葉中露珠在朝陽中閃閃發光。

我的懷念如同顆顆雨露,掉在柳樹的嫩枝上,向下流淌;打在清澈的池塘裏,激起回憶的水花,給花草洗去時間的塵土,讓魚兒躍出水面,飛濺起潔白的浪。汩汩的流水帶走了我小時候的故事,那些事情就像柳樹的葉子那麼多。

七八歲的時候,老家的河邊是有兩棵大柳樹。一棵就是現在高大挺拔的“插天塔”,而另一棵是“過水橋”。它的樹幹奇異的伸向水面,最後又把蒼枝伸向藍天。我們對它分外有感情,炎熱時就把身子移到綠傘下,乘着樹蔭把腳伸向水中,悠然自得,再往前一點,那一個大樹瘤是聞名全村的“釣yu臺”。把魚線扔向水中,不一會兒就有魚兒上鉤。夏日的夜晚,我們每人都要講一個鬼故事,然後都找一個木棍當漿,在小時候的夢中,這隻船會飛過高山大海,帶我去一個個遙遠而美麗的地方……

我們時不時會問:“爲什麼這棵樹那麼駝?”聽別人說,原本這兒是一片沙漠,爲了不使人們渴死,泉水從地下涌了出來;讓迷路的人們怎麼才能回家呢?這棵柳樹就毅然違背了使命——讓自己挺拔俊秀的身軀朝東長着。村上的人都這樣回答,我們也就相信了。

我捲了個哨笛,起勁的吹着,從那單調而淳樸的哨音中,我聽出了濃濃的鄉土情。

故鄉,我們永遠的思念。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 2

沒想到還會寫讀後感。起源是坤哥將師生比作“榕樹”和“羣鳥”,對我有了一些啓發。

其實,在學校的時候,沒有上過坤哥的課,也沒太見過坤哥怎麼“收拾”學生。一切的認知,來源於在學校中的幾次碰面,還有在微信上和辦公室裏的幾次聊天。如果問我會怎麼形容他,我選擇了這麼幾個詞。風趣、睿智、篤定還有帥。當然,這本書,讓我對他有了更全面和立體的認知。

先談談“榕樹”“羣鳥”這對形容和我們一貫將師生比作“園丁”和“花朵”的說法有什麼不同。園丁的工作是什麼?澆水、施肥,期望花朵茁壯成長。並且修剪花朵的枝丫,讓它們更加“規整”,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至於花朵是怎麼“對待”園丁的呢?雖然樂於接受園丁的水和肥料,但依然不願被修剪,依然會不斷抱怨,想要肆意生長,想要衝破花壇這個“牢籠”。短短的花期過去,花落無聲,來年會有花再長出,但已經不是原來的那朵花。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向學生們傳授知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向更多人認可的“正確”道路前進,而不一定是學生想去的方向。

那麼榕樹和羣鳥之間呢?榕樹給羣鳥提供棲息的地方,爲羣鳥遮風避雨,也是羣鳥傾訴的樹洞,讓羣鳥有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羣鳥有更高的平臺去振翅高飛。那羣鳥呢?向榕樹訴說,在榕樹上成千上萬次練習振翅,直到有一天飛離榕樹。但是啊,榕樹始終是羣鳥的家,就算是候鳥,來年春天還會重新回來。羣鳥排出的廢物,卻是滋潤榕樹的最好養料。老師給學生避風的港灣,讓他們在更高的平臺去學習、展示,接納他們的壞脾氣,期待他們遠航的那一天。同時,學生也會時時念着老師的好,有朝一日會重新回到培養他的母校。

突然之間想到了,我們班主任李老師在畢業典禮上的一句話:“中考這陣風,終將我和我的二班這支蒲公英吹散了。”一陣風,將蒲公英吹散,吹向了無盡的遠方。然後啊,蒲公英就在那裏紮了根,再也回不去了。蒲公英這個形容,似乎是這個令人傷感的時節纔會有的東西,因爲畢業意味着分離,甚至一定程度上,是一些人的再也不見。即使我們經過了一段快樂的旅程,但是總要說再見。就像老楊說的:"Hello everybody!Welcome back home!We have come through a long,sweet,wonderful journey for five years。 Right now,its very hard to say goodbye。 But we have a lot of,a number of great memory that we can share and remember。"再見很難說出口,但是不得不說。對於我而言,除了在一個高中,在一個大學的同學,還會時常聯繫,剩下的只是偶爾在朋友圈看到他們的歡聲笑語。

去了無盡的遠方,意味着無限的未來,也可能意味着和過去的告別。

如果讓我想一對名詞,去形容李老師和全世界最棒的16屆2班,我會選擇用“風”和“帆船”。風會給船無盡的動力,也會指引船前進的方向。但是啊,船上還有舵手,真正決定自己的方向。當然,這要求很棒的遇見,舵手不會選擇真正意義上“錯誤”的道路,或許只是更難走,更少有人走,但也真正需要有人走的路;也要求風,能給予帆船遠航無盡的力量,並在途中,規避誤入歧途的風險。因爲啊,我們有着肆意生長的需求,很多人有着各自的人生方向,一旦如園丁般修剪,或許就剪掉了我們成功的翅膀。

最好的遇見。那時的我們,或許都不是最好的,但是遇見,讓我們都成爲了最好的。

還有,關於語文學習的一點啓發(疑問)?可以看出,語文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是一項大工程。以一個語文差生的角度來看,最大的難點就是,老師並不知道,我究竟是哪裏沒轉過來,似乎我的答案也不能直接體現出我的疑問(問題?欠缺?)。翻來覆去重複,讓我體察生活,但我總也長不出發現美的眼睛。那個文章,我翻來覆去讀,也讀不出作者的意思,甚至南轅北轍。(當然也避免不了,那問題問的就有問題,把文章肢解了)這不像數學,步驟一寫,就知道是哪個知識的問題,不管好不好解決,至少問題擺在那兒了。這次貌似讀懂了,下次又不會了。這是一個有些感性的認知方法,不是可以量化解決的問題,有些類似於和作者共情。那就問題大了,他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好像總是在變化的。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宗”我咋就覺得一直在變呢?雖然練到最後,那題我是會做了,因爲我還是把它規律化了。讀懂?還是讀不懂的。還有寫作,到了高中的議論文,好多了,終於不用觀察自己的生活了,名人的生活,都被其他人寫的'那麼清楚了,套用議論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初中那個寫出真情實感,是真的讓我苦不堪言。尤其是,給我一個,我似乎覺得自己沒有感受到過的情緒或者情景,讓我寫作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寫過一篇,具體題目忘了,但是老師講作文時給的寫作思路,記得非常清楚。寫一個自己遇到的困難,然後怎麼解決的。我苦思冥想了好多天,困難遇到了不少;要麼是有一天突然頓悟(根本沒有過程,比如像我寫議論文,從高二從來沒有過40分,到高三一直40+),要麼是還沒解決。我似乎寫不出什麼解決的過程。或者像我漲球,就是躺了一個暑假,開學就是漲球了。(我也真覺得莫名其妙)或者說,不是沒有過程,是過程被我忽略了,我不覺得是這點引起了最後結果的變化。總之,那篇作文給我帶來了無盡的困擾。這也是我初中寫作一直以來的痛點,老師講的道理我都懂,廚具是有了,一點兒餘糧都沒有誒。或許日記是個好方法吧,但是近些時日,雖把朋友圈當做日記本,但是依舊沒覺得有什麼作文素材。我所有的作文,沒有提綱,不知道會寫到那裏。深思熟慮一個開頭,筆就會自己往下寫,寫成什麼樣,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了。(就像這篇文章現在一樣,我也不知道寫的算是個什麼)

啊,啓發的話,就是多寫,多交流,多傾聽?(其實還是不懂)但是我似乎有一些感覺,覺得其他人的話,很難被我吸收進去,認真聽了,也會被免疫細胞清除?

讀完坤哥關於語文教學的探索,雖不明但覺厲。腦子裏還是一團漿糊,但看到了其中的不易。不斷地探索、求證、修正,耗時耗力還經常有挫敗感。或許我現在無比慶幸,在那個金秋九月,我坐在了數科院的大樓裏。雖說,很多人和我抱怨數學難(確實鮮有人說語文難,雖然我就是那少數之一),但我從來只認可它知識的難度以及不好學,但它的本質是“簡”而“單”的。他就在那兒,幾千年了,就在那兒,無論誰來了,它都是自己。“之”在這裏是代詞,在那裏是“的”,有規律,但一定也有例外。在這個作家筆下,表達了作者一個什麼含義;在那個作家筆下,不完全異也不完全同。似乎也不會“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i放在那裏,就是虛數單位,誰也不能把它理解成其他的。他是黑白的,非對即錯,卻不似語文,似乎有那麼多“灰色地帶”。似乎,老師的這個思路,沒有問題,我也能理解,但我總也不是這麼想的。而且好似,殊途也沒有同歸。

很難,真的很難。當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人是立體的,又怎能用一個二維座標去限定呢?

關於教學相長,我似乎還有想說的。我一直以來覺得,景山的老師們一直在這點做的很強。我覺得這還是源於尊重和平等,是一個完完全全相互學習,相互傾聽的過程,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是引導,而不是教導。由內而外的激發,而不是填進去。

坤哥在這本書的扉頁贈言:“等君歸來”。我深知,歸期無限。既不知路在何方,更不知的是自己是否合適,是否能做好。或許,相較於和學生打交道,我可能更想(或者是更適合)和滿紙的數字打交道。會汲取,不代表會輸出。也更加忐忑,自己能不能做好。滿紙荒誕的公式,也只會葬送自己;但是作爲老師,一句錯話,可能葬送一個學生的一生。

寫在最後,在今年教師節的時候,意外收穫“小王老師”這個稱呼,是老師們的一種期許,更是一種肯定。或許,如願就在某個秋天。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 3

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兩棵蒼老蓊鬱的榕樹,以廣闊的綠陰遮蔽着地面。在鉛灰色的水泥樓房之間,搖曳賞心悅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誘人的清涼。不知什麼時候,榕樹底下闢出一塊小平地,建了兒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圍又種了蒲葵和許多花朵,居然成了一個小小的兒童世界。也許是對榕樹有一份親切的感情罷,我常在清晨或黃昏帶小兒子到這裏散步,或是坐在綠色的長椅上看孩子們嬉戲,自有種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別高興,動了未泯的童心,我從榕樹枝上摘下一片綠葉,卷製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邊,吹出單調而淳樸的哨音,小兒子歡跳着搶過去,使勁吹着,引得誰家的一隻小黑狗尋聲跑來,搖動毛茸茸的尾巴,擡起烏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開去;他再吹響,小給又跑攏來……逗得小兒子嘻嘻笑,粉白的臉頰上泛起淡淡的紅暈。

而我的心卻像一隻小鳥,從哨音裏展翅飛出去,飛過迷濛的煙水、蒼茫的羣山,停落在故鄉熟悉的大榕樹上。我彷彿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軀幹,捲曲飄拂的長鬚和得化不開的團團綠雲;看到春天新長的嫩葉,迎着金黃的陽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嫋嫋的風中晃動如耳墜,搖落一串串晶瑩的露珠。

我懷念從故鄉的後山流下來,流過榕樹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鵝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歡笑的鴨子;我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橋欄杆上被人撫摸光滑了的`小石獅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歲月,那古老的石橋鐫刻着我深深的記憶,記憶裏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

站在橋頭的兩棵老榕樹,一棵直立,枝葉茂盛;另一棵卻長成奇異的S形,蒼虯多筋的樹幹斜伸向溪中,我們稱它爲“駝背”。更特別的是它彎曲的這一段樹心被燒空了,形成丈多長平方的凹槽,而它仍然頑強地活着,橫過溪面,昂起頭來,把濃密的枝葉伸向藍天。小時候我們對這棵駝背榕樹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當做一條“船”。幾個夥伴爬上去,敲起小鑼鼓,以竹竿當槳七上八落地划起來,明知這條“船”不會前進一步,還是認真地、起勁地划着。在兒時的夢裏,它會順着溪流把我們帶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繞過燃燒着火紅杜鵑的山坡,穿過飄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樹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遠很美麗的地方去……

有時我們會問:這棵駝背的老榕樹爲什麼會被燒成這樣呢?聽老人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大蛇藏在這樹洞中,日久成精,想要昇天;卻因傷害人畜,犯了天條,觸怒了玉皇大帝。於是有天夜裏,烏雲緊壓着樹梢,狂風搖憾着樹枝,一個強烈的閃電像利劍般劈開樹幹,頭上響起驚天動地的炸雷!榕樹着火燒起來了,燒空了一段樹幹,燒死了那頭蛇精,接着一陣瓢潑大雨把火澆熄了……這故事是村裏最老的老人說的,他像榕樹一樣垂着長長的鬍子。我們相信他的年紀和榕樹一樣蒼老,所以我們也相信他說的話。

不知在什麼日子,我們還看到一些女人到這榕樹下虔誠地燒一疊紙錢,點幾炷香,她們懷着怎樣的心願來祈求這榕樹之神呢?我只記得有的小孩面上長了皮癬,母親就會把他帶到這裏,在榕樹幹上砍幾刀,用滲流出來的乳白的液汁圖在患處,過些日子,那癬似乎也就慢慢地好了。而我最難忘的是,每過年的時候,老祖母會叫我順着那“駝背”爬到樹上,折幾枝四季長青的榕樹枝,用來插在飯甑炊熟的米飯四周,祭祀祖先的神靈。那時候,慈愛的老祖母往往會躡着纏得很小的“三寸金蓮”,篤篤篤地走到石橋上,一邊看着我爬樹,一邊嘮嘮叨叨地囑咐我小心。而我雖然心裏有點戰戰兢兢的,卻總是裝出毫不在乎的樣子,把折到的樹枝得意地朝着她揮舞。

使人留戀的還有鋪在榕樹下的長長的石板條,夏日裏,那是農人們的“寶座”和“涼牀”。每當中午,亞熱帶強烈的陽光令屋內如焚、土地冒煙,惟有這兩棵高大的榕樹撐開遮天巨傘,抗拒迫人的酷熱,灑落一地陰涼,讓曬得黝黑的農人們踏着發燙的石板路到這裏透一口氣。傍晚,人們在一天辛勞後,躺在用溪水過的石板上,享受習習的晚風,漫無邊際地講三國、說水滸,從遠近奇聞談到農作物的長勢和收成……高興時,還也人拉起胡琴,用粗獷的喉嚨唱幾段充滿原野風味的小曲,在苦澀的日子裏尋一點短暫的安慰和滿足。

蒼蒼的榕樹啊,用怎樣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動聽的言語,也不是誘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張開溫柔的翅膀,在風雨中爲他們遮擋,在炎熱中給他們陰涼,以無限的愛心庇護着勞苦而淳樸的人們。

我深深懷念在榕樹下度過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條被單,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幾塊牀板,一頭擱着長凳,一頭就擱在橋欄杆上,鋪一張草蓆躺下。我喜歡跟大人們一起擠在那裏睡,仰望頭上黑黝黝的榕樹的影子,在神祕而恬靜的氣氛中,用心靈與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華給山野披上一層透明的輕紗,將一切都變得不很真實,似夢境,似仙境。在睡意朦朧中,有嫦娥駕一片白雲悄悄飛過,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樹枝頭輕輕灑下來。而橋下的流水靜靜地唱着甜蜜的搖籃曲,催人在夜風溫馨的撫摸中慢慢沉入夢鄉……有時早上醒來,清露潤溼了頭髮,感到涼颼颼的寒意,才發覺枕頭不見了,探頭往橋下一看,原來是掉到溪裏,吸飽了水,漲鼓鼓的,擱淺在亂石灘上……

那樣的日子不會回來了。我彷彿剛剛從一場夢中醒轉,身上還留有榕樹葉隙漏下的清涼;但我確實知道,這一覺已睡過了三十年,而人也已離鄉千里萬里了!故鄉橋頭蒼老的榕樹啊,也經歷了多少風霜?聽說那棵“駝背”,在一次颱風猛烈的襲擊中,掙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發的溪水裏,倒在故鄉親愛的土地上,走問了自己生命的歷程。幸好另一棵安然無恙,仍以它濃蔚的綠葉蔭庇着鄉人。而當年把駝背的樹幹當船劃的小夥伴們,都已成長。有的像我一樣,把生命的船劃到遙遠的異鄉,卻仍然懷念着故土的榕樹麼?有的還坐在樹下的石板上,講着那世世代代講不完的傳說麼?但那像榕樹一樣垂着長長鬍子的講故事老人已經去世了;過年時常叫我攀折榕樹枝葉的老祖母也已離開人間許久了;只有橋欄杆上的小石獅子,還在聽橋下的溪水滔滔流淌罷?

“爸爸,爸爸,再給我做幾個哨笛。”不知什麼時候,小兒子也摘了一把榕樹葉子,遞到我面前,於是我又一葉一葉捲起來給他吹。那忽高忽低、時遠時近的哨音,瀰漫成一片濃濃的鄉愁,籠罩在我的周圍。故鄉的親切的榕樹啊,我是在你綠陰的懷抱中長大的,如果你有知覺,會知道我在這遙遠的異鄉懷念着你麼?如果你有思想,你會像慈母一樣,思念我這飄泊天涯的遊子麼?

故鄉的榕樹呀……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 4

笨狼旅行到了印度。時候不早了,他決定找一家旅館住下。笨狼走進來來到前臺,對服務員說:“還有客房嗎?”猴子小蒙走了過來,最上面那個房間還空着呢,你就住那吧!笨狼爬到房子上發現在這個旅館住着猴子、飛狐、小豬、老鼠、鴿子、麻雀、蜜蜂、蝴蝶等各種各樣的動物。“嗨,歡迎你,別忘了晚上到月光大廳去參觀水果宴會。”一隻恆河猴說,笨狼主動從窗口伸出長臂和恆河猴握一握。

突然下起了雨,這雨下了整整三天山夜。到了第四天笨狼在睡覺,突然聽到了求救聲原來發洪水了,小狗的房子被沖走了,笨狼在房子裏拿了一個像划船的東西,就跳到小狗的屋頂上,救小狗。笨狼最後跟大家告別時,大家都捨不得它,它們都喜歡笨狼。

我覺得笨狼是個友好、善良而且很勇敢的狼。因爲他很有禮貌的和恆河猴握手,它還去救小狗,救小狗的時候有那麼勇敢。所以我覺得笨狼是個好人,我們都要向笨狼學習,去友好的對待身邊的`人,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故鄉的榕樹》的讀後感 5

書,是我們的精神支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或作家,而我喜歡管家琪老師!她編寫的書有很多,而且都獲得了獎!從這麼多書中,我特別喜歡《真情蘋果派》這一本書,它能讓我體會到‘‘成長的滋味’’。

《真情蘋果派》這一本書有多個章節,一章節講述一個故事。從這麼多個故事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榕樹下》這個故事!

《榕樹下》這一個小節講了一個小女孩品潔的事。有一次,品潔一家人去看了一個電影:一個情報員根據一張藏寶圖找到了一顆大鑽石。 電影院,品潔心裏像有一隻小兔子在跳躍,她也想跟電影中的'主人翁一樣——尋寶。於是,她聯繫了好朋友安勝,一起跟她畫了張藏寶圖,把品潔之前積攢的零用錢給埋了。第二天,他們根據寶圖去尋寶“寶藏。”可是事情被寶潔的父母知道了,他們要求寶潔倆把埋好的“寶藏”給挖出來。誰知,“寶藏”不翼而飛!“去哪了?”寶潔倆人懵了!父母連指是安勝偷了“寶藏”,可品潔卻堅定地回答說:“肯定不是他偷的,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相信他。”可是,這樣的辯論還是解除不了父母對安勝的懷疑……

真是太奇怪了,好端端的“寶藏”怎麼沒了?品潔聽到父母懷疑安勝時,她就深信:安勝是不會這樣做的,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但事實是,安勝挖了寶藏!原來安勝想買玩具,但他的父母不同意,安勝就“拿”了品潔的‘‘寶藏’’來買玩具了。品潔如此信任安勝,可他卻欺騙了品潔,品潔對他的友誼是多麼的美好啊!如果安勝坦誠以待,也能得到寶潔的友誼,這就是他的‘‘寶藏’’。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在生活中,也有的像品潔一樣的人。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買了一本書,我也很想閱讀。那天下午上體育課時,我悄悄地溜進課室,“拿”了書埋頭讀着……原本打算下課後告訴她,可是由於我大意,忘記了。下課了,當好朋友發現書不見時,同學們都說我拿了她的書,因爲體育課上只有我離開了足球場,所以…….可她堅定地回答:“不會是蔡嘉銘,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我相信她。”聽到她這樣說,我記起了體育課上課時,我纔想去自己的所爲。放學後,我帶着悔意對她說:“是我在沒有得到你的同意前拿了書,當時我忘記跟你說了,所以.....對不起!請你原諒……”她說:“你這個大傻瓜!我原諒你!”

這友誼,是品潔和安勝,我和好朋友心中的“寶藏”。你遇到了,可別不“領”它啊!我喜歡閱讀管家琪老師的“精神糧食”,它讓我常常嚐到成長的滋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