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精選22篇)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經典小說《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精選22篇)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

文中的思嘉是一個很與衆不同的女孩,獨立、自我、有想法有作爲,但是她的愛情觀卻讓許多人不認同。起初,活潑美麗的她愛上了艾希禮,艾希禮在她的心目當中可以說是十分完美的,可是生活就是這麼不盡如人意,她沒能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不知是什麼原因,她選擇了十分喜歡自己的查爾斯,可是不久查爾斯在戰爭中去世了,同時一個名爲瑞德的男人向思嘉表達了愛意,後來思嘉又因爲錢,陸續嫁給過兩個男人,一個是妹妹的未婚夫,還有一個是瑞德,原以爲會一直愛艾希禮的思嘉最終愛上了瑞德,可是最後瑞德卻沒有了信心在維持婚姻,與她分手。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瑞德,他"放蕩不羈"但又不失自我,一身的痞子氣但又不失男子漢的愛國豪情,而且居然他還出身名門(美國西點軍校炮兵專業畢業生)。瑞德看起來像個玩世不恭、唯利是圖的老痞子,但是從華貝兒口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瑞德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他對思嘉的愛是十分真切的。他對思嘉可以算得上是一見鍾情,在那場舞會後他就再也沒有忘記過那個較小倔強的身影。他想保護思嘉,寵愛思嘉,照料思嘉,讓她事事稱心,而思嘉卻一次次地拒絕了。他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思嘉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愛思嘉,但他更瞭解思嘉,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思嘉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他最終還是選擇放棄了這段短暫的婚姻。

事實上,思嘉是個很幸運的女孩,她想要的似乎什麼都得到了,雖然她有些手段不正當,只是她卻永遠不知道要珍惜,使得幸福與她一次次的擦身而過,當她真正意識到自己愛上了瑞德時,瑞德卻已經對她絕望了,一個人在感情的道路上走遠······

這本書將一段段悽美的愛情故事與戰爭結合在了一起,讓人不僅不覺得乏味枯燥,還讓人有一種爲之動容的感覺,當時的社會環境使得這一個個年輕人變得不再是自己。也許沒有了這一切的背景,一切都會更簡單,不是嗎?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2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是一部文字優美,情節蕩起伏、扣人心絃,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我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美麗而任性,並不是一個被大家歡迎的人。她會耍手段,但很堅強,很熱情,是個活潑可愛的女人。她喜歡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愛。但命運不那麼簡單。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爲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斯佳麗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爲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爲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赫思嘉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希望,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希望會成爲我們的一種動力。這種希望會促成文化、技術的發展,在失望的時候,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會想起這句話。雖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糾紛,但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慾望和追求。正像赫思嘉所說的:“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們可以休息,但我們決不能放棄。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3

拿到《飄》這本書其實也是一個意外,在學校的圖書室中看到了它,覺得名字挺有意思。我看了看書上的瑪格麗特·米切爾,似乎有點耳熟,便饒有興趣的翻了幾頁。或許是和這本書有緣,莫名的喜愛就讓對它我愛不釋手。於是我便從學校借回了這本書。可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竟然深深的被書中的一個女人——思嘉·奧哈拉所震撼。

當然,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思嘉坎坷的命運,更看到了當時戰爭下人們的悲痛與生活的艱難。我曾讀到人們爭搶死亡名單,有的喜極而泣,有的痛不欲生。那一張張極端的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嘉幾人之後的日子更加痛苦,當北方佬要攻打到思嘉所在的小鎮上,她還要爲自己的“情敵”媚蘭接生,之後跟隨瑞德滿臉土灰、毫無形象的帶着剛生產的媚蘭和一個黑女孩回到自己的塔拉莊園。可是當時沒有豪華的建築,沒有金錢,甚至連最基本的吃喝住穿都不能保證了。這個時候,我看到了另外一個思嘉,儘管在戰爭沒有爆發之前她還是一個任性、自私、並不溫柔的大小姐,但是如今這個在我眼中並不如其他小說中完美的女主角現在竟然意外的堅強。她挑起了家庭吃喝的重擔,照顧着媚蘭、僕人、以及已經癡呆的父親。我知道,那時她最愛的母親卻因爲霍亂死了。精神以及物質上的打擊讓我這個旁觀者看着也極爲心痛。那種絕望甚至已經從思嘉的心裏,經文字蔓延到了我的情緒中——思嘉需要用自己的力量用盡所有的方法保全一家人的吃喝還有不受到戰爭的迫害。她不是戰士,卻同樣要殺出一條血路。

迫於生活的需要,思嘉不得不爲了三百元嫁給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感嘆,那時的社會真的很亂,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一樣——“飄”,就彷彿在一瞬間思嘉快樂的生活被戰爭打亂,所有美好破碎了下來,隨風飄去,所有人被迫面對殘酷的現實。如再沉浸在自己的過去,在這爾虞我詐的社會中會像戰爭中死去的人一樣,體無完膚,傷痕累累,再也無法重新對家人說:“我回來了。”

在一個個緊密相連的故事中,我被緊緊的吸引,其中有曲折的愛情故事,也有現實的生死離別。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一個女人的桀驁不馴、勇敢,一場戰爭的恐怖、對人們的摧殘。小說流露出作者對奴隸主的同情,對戰後重建的失望以及對舊制度和奴隸主往昔歲月的不勝惋惜,又通過戰中體現思嘉和瑞德只見的愛情。只不過,令我嘆息的是,思嘉最後還是深深傷害了瑞德,她還是讓瑞德因爲自己依然愛着艾希禮而絕望離去。當她明白自己愛的是瑞德時,瑞德卻已經不在她的身邊了。

可欣慰的是,思嘉依舊保持着自己獨有的那份不會被任何東西改變的積極,她說:“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思嘉的這個堅強、對生活永不頹喪的精神,給我無盡思考。鮮明的人物,深刻的思考,應接不暇的情節,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百讀不厭。仔細再想想,總會感覺這個故事以及這名叫做思嘉·奧哈拉的女人給人太多感動。

思嘉、《飄》,讓我懂了,無論我們希不希望,第二天的陽光依舊會到來。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4

《飄》一部描寫19世紀60年美國國內戰爭前後的故事。作者非常瞭解南方人的生活,他以種植園爲場景,通過一段愛情故事,生動形象的刻畫了美國南方的社會生活。作品非常具有時代氣息。情節巧妙,人物塑造豐滿形象,心理描寫也異常細膩,這些都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讓我讀完能感受到一股正能量在不斷縈繞,受益匪淺。

斯嘉麗這個角色形象非常圓潤飽滿而真實,非常吸引人。她一直以來都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原因就在於她存在正反兩面。一方面她自以爲是,自私自利,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冷酷的人,她對待自己孩子極其嚴苛,對於愛情,她甚至想搶奪別人的丈夫;另一方面她剛強的像男人一樣,不屈不撓,敢愛敢恨,有擔當,她可以在戰亂中幫助她的情敵,她是一個複雜的人物。我同情她因戰火的洗禮,失去親人的痛苦,我也爲她的自私任性,得不到愛情而痛惜,也被她敢於抗爭命運的精神所折服。她是一個新時期女性的形象,懂得反抗、叛逆,不被命運左右。她主動追求自己愛情,全然不顧世俗的看法,敢愛敢恨的形象讓我印象深刻。她是一個勇敢的女性,殘酷戰爭期間,她化作臂膀保護着家人。戰爭結束後,她又體現出那種不服輸的精神,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她的這些積極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他徹底擺脫了傳統的束縛,追求自我的自由。

《飄》給我的啓示是不管你身處什麼樣的處境,你都不要放棄自己,敢於與逆境抗爭,對生活永遠要充滿勇氣。我們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以後的生活。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5

《飄》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時,是在我小的時候。我看到了兩本厚厚的書,在書架上十分顯眼,題目也十分吸引人,引起我極大的好奇心。但到底識字不多,作罷。時隔六年,我終於翻開了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有這麼大的魅力。

這本書主要講了美國南北戰爭。女主角斯嘉麗大戰之前無憂無慮地生活着。每天穿着華麗的裙子,穿着舞鞋去舞會上跳舞。她吸引了很多男生。她最愛的男生是衛斯理,最後卻不能如願。

南北大戰爆發後,斯嘉麗經歷了很多困難。爲了活下去她不得不委曲求全,選擇墮落,原本細嫩的手因爲幹農活長滿了繭子。女主從原本舒適的生活一下子墜入艱苦生活的泥潭裏,痛苦掙扎。

我看完了這本書後,感到了氣憤和悲哀。氣憤的是因爲女主的驕傲貪婪和虛榮,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爲了借錢去勾引有勢力的男人。我也爲她感到悲哀。她是如此愛自己的家,十分努力,想要打點好農場的一切,卻沒有足夠的錢。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女人要撐起一片天,多麼不容易,她自己心裏也不想墮落成這樣吧。

《飄》這本小說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我知道人物都是立體的,有着複雜的性格特點。自己不能隨意評價人生的善與惡。社會環境對人物和情節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我還是有一點同情斯嘉麗,只因爲一場戰爭讓他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飄》,這本小說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它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6

已經反反覆覆看過好幾遍《飄》了,而今天想將我從跳動而有血裹着的心底下累積起的各種情感,奔迸到筆尖上,變成馳騁的文字。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太喜歡甚至有點反感女主人公思嘉,“若要征服命運,只要有漂亮的衣服和潔白的皮膚作爲武器就夠了”,雖然思嘉的外表十分美麗動人,但她的思想與見識卻很膚淺。然而後來,我對她的認識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堅忍,她的勇敢,在亂世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原來那個十六歲的姑娘只會擔心穿哪條裙子顯得更嫵媚,現在卻帶着一羣毫無力量的人穿過幾英里的戰地;開槍殺死一個北佬士兵並且心安理得地搜他的口袋、揹包找錢財與食物;披着母親的絲絨窗簾,配着公雞的尾羽,試圖去征服白瑞德以挽救塔拉;爲了鋸木廠奪走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以二十塊錢安慰自己的良心僱用犯事黑奴;表面上與北佬交往甚歡……

是的,他和白瑞德一樣“貪得無厭”、“無所顧忌”、不在乎所謂的名譽與信仰。但更讓人惋惜且敬佩的是,沒有誰真正理解思嘉,並且能夠駕馭思嘉,包括白瑞德。“思嘉是我曾經唯一的夢想,然而在現實面前誰都不能‘享有’”。不敢用“蒼涼的手勢”定義思嘉的年華,她是不屑於別人對她的同情的。相較於“青春”、“成長”這樣單薄明媚的字眼,我覺得用“史詩”來形容她的經歷更爲貼切。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7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其文字優美、語言流暢、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該書以美國南北戰爭爲大背景,以斯嘉麗的情感爲主要線索展開敘述。《飄》一經面世,就暢銷全球,成爲了非常有影響力的一部名著。

我是在工作之餘,看的這本書。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斯嘉麗、艾希利和瑞恩,當然還有玫蘭尼。《飄》分爲上下兩部,當我看上部的時候,只是感覺斯嘉麗是一個絕世美女,很多男人都很喜歡她而已。稍微給我印象深一點的地方就是,她向艾希利表白愛意而被他拒絕時,竟然被另一個男人瑞德聽到了,那種情景的設置讓我感覺很好笑。但,沒想到的是,這個令我感覺好笑的地方竟然爲以後所有的情節埋下了伏筆。當我看到該書的下部的時候,才突然發覺,這是一本絕世佳作。本來以爲故事情節寫的太過誇張,但到了故事的結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遍又一遍。看完整部書,才發覺那些我以爲誇張的描寫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自己深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最終卻發覺自己愛的不過是心中締造的那個完美的影子。自己深深厭惡的那個人,卻愛自己愛的已經沒有了愛的勇氣。現實中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我自己就深陷這個怪圈裏無法自拔,無法逃脫。書中寫的是一樁讓人糾結難解的錯愛,但是我知道,這樣的錯愛不止書中獨有。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8

《飄》中記述了美國的南北戰爭,描寫了19世紀中葉美國南方由奴隸制向資本主義進化的痛苦蛻變過程。但其主題並不是戰爭,作者無意做歷史的論道者。其主題是愛,關於青春。

戰爭時期消磨了女主思嘉的青春,他曾是一個任性直爽,充滿活力與幻想。像一個綠色精靈的女孩。但在這些美麗活潑的外表下,她也同樣倔強而虛僞,以受人追逐爲榮卻不加珍惜,高傲的她錯過了英俊倜儻她深愛着的艾希禮,並遭到了其拒絕以及後來瑞德的嘲笑。然後她帶着自暴自棄的心理把自己嫁給了查爾斯,終結了其美好的少女時代。之後查爾斯不幸陣亡,她十七歲就成了寡婦。其接下來的生活都可謂是不幸的。最後她不得不以尖酸刻薄的形象來維護一個混亂破敗的家庭。

其實她本來可以過得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她的虛榮傲慢傷到了那些愛她的男人的心,就像文中他們所說的:“願上帝保佑那個愛過你的人,你把他的心都揉碎了。”,“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片碎片,把它們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件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的樣子,而不是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破碎了的地方。”,“我愛你,可我不想讓你知道,你對那些愛你的人太殘忍了,你抓住他們的愛,像鞭子一樣在他們頭上揮舞。”

事實上,作者是在思嘉身上寄喻了濃厚的對青春逝去的依戀和傷感,與其說這部小說是展現戰爭的殘酷,不如說是告誡人們要珍惜青春,抓住眼前人。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9

一開始讀《飄》,不瞭解斯嘉麗,認爲她是一個討人厭的十足千金大小姐,只是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就驕傲得不可一世。讀到後面,越發的覺得當時我對斯嘉麗的討厭,也許只是因爲妒忌。妒忌她的傾城容貌,妒忌她的討人喜歡,同時也妒忌她的出身優越。那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究竟是一個多麼平凡的小市民,心胸究竟是多麼的狹隘,究竟是多麼的讓自己羞愧。只看到了斯嘉麗的光鮮,卻沒有注意斯嘉麗在南北戰爭時候表現出來的堅強與勇敢,沒有注意到斯嘉麗當年只有十七歲。十七歲那年,我們在幹什麼呢?斯嘉麗又在幹什麼呢?

全書最讓我感動得一幕,就是看到斯嘉麗爲梅拉尼找米德大夫這一段,看到斯嘉麗快速的讀那一頁死亡名單那段,看到威爾克斯老先生參加戰爭走遠後斯佳麗在胸口劃十字那段,擦了大把的紙巾。那一刻才明白,斯嘉麗並非我所想的那樣只是個花瓶,她是我最喜愛的堅強勇敢的女性。

那場南北戰爭呵,閉上眼就覺得自己處在亞特蘭大,和成羣結隊的人聚在車道旁等死亡人員的名單,塔爾頓家四兄弟都完了,湯姆和那對孿生兄弟完了,威爾克斯,阿什禮的父親,頭髮發白的老人也被炮彈打中,米德太太的大兒子死了,小兒子不到十六歲在戰場上重傷,這是場扣人心絃的戰爭,成百上千的傷員,飛舞的蒼蠅、骯髒的繃帶,血腥、汗漬……南方敗了,北佬來了……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0

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經典名著《飄》是美國文學中最暢銷的書籍之一。米切爾一生中只發表了《飄》這部長篇鉅著,她也因這部名著榮獲了美國新聞最高獎——普利策獎。《飄》一直受到歷代文學者的高度評價,當然也被多數人閱覽。

《飄》是取材於美國南北戰爭及戰後南方重建時期的一部歷史傳奇,這部著作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是美國南方某林場主的女兒,驕縱任性的她因無限的魅力而得到衆多男子的追求。嫵媚大膽的她求愛於一直暗戀的帥小夥艾希禮,但遭拒絕,思嘉一生爲了臉面,爲了金錢,先後和三位她並不愛的男子成婚。她的第三位丈夫白瑞德因愛女騎馬摔死,心灰意冷,憤然出走,被遺棄的她站在濃霧瀰漫的院中想起父親曾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世上唯有土地和明天同在”。她決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創生活,並期盼美好明天的到來。

文章着重人物形象的的刻畫,字裏行間充滿着思嘉精明能幹的氣息,短短几筆就勾勒出了一個高傲的園林公主的形象,我相信關於女主人公的性格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話題,自私、自大、狡猾是她的性格,勤勞、堅強、不服輸,也是其難得的品德,面對愛情她努力追求,爲了家人的生活,她早出晚歸,美麗的紅土地裏有她孤獨的身影在勞動着,她用自已的汗水換來了一家人的溫飽,這一片段體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同時也反映了愛爾蘭民族對紅土地的深切熱愛之情。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1

《飄》的中國翻譯家陳良廷老先生去世,享年91歲。如晴天霹靂,得知這個消息後,我俯下身去,埋頭哭了很久。

始終相信,陳老先生的離去,並不是翻譯者的歸宿,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人固有一死,而陳老先生的逝世重於泰山。這樣的結尾,亦是一種最好的完美。

《飄》,是我人生真正意義上的讀的第一部外國名著。對於我來說,《飄》不僅僅是一部著作,更是一個陪我一起長大的自己。記得曾經有人這樣跟我說過:“一部好的作品,並不限於作者想讓你看到什麼,而在於你能從有限的文字中,再讀懂點什麼。”《飄》於我亦是這樣。每一次的啓封重溫,每一次的促膝談心,我們倆就像是與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總能覓到新的感動。

初讀這部經典時,還不敢相信白瑞德的乾脆離開就是最後的結尾。爲此,我跑遍了鎮上所有的書店,渴望去尋得一個更美滿的結局。結果令人失望。也曾有過想執筆再續一個圓滿結尾的念頭,拿起筆卻發現這個看似不完美的結尾,恰恰是一種帶着遺憾的最好的完美結局。

不知你是否和曾經的我一樣:在開始一件事前,總是渴望知道結果,再因判斷結果的好壞來決定要不要開始。對着人生下賭注是有風險的,所以我們會猶豫不決。不是我們不想開始,而是我們害怕遺憾。

其實啊,人生哪有這麼多必然的一定。誰還不是一邊接受命運的好與壞一邊慢慢成長。柏拉圖這樣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在於輕易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那些勇敢的不計後果的人兒,哪怕結尾不盡人意,也會拍拍自己的胸脯說上這麼一句:“我盡力了,我不後悔。”

在這一點上,我喜歡斯嘉麗的“敢”。她從不計較後果,隨心所欲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就像張雨生所說的:“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結尾不完美又怎麼樣?你曾爲此全力以赴過,曾拼命堅持過,你已經感受到了沿途的種種美好。所以你值得,你值得去擁抱現在在未來那頭等你的最好的自己。

現在離20屆高考還有407天。每一天都是一場夢想的角逐,都是一次新的開始。我們無法清楚明年六月份自己或喜或憂的心情,無法預知未來的自己會在何處。那我們就要停下來不努力了嗎?當然不啊。不惜寸陰於今日,必留遺憾於明朝。我們無法抓住時間,但我們仍能選擇盡全力去奔跑直到超越時間。就像俞敏洪說的那樣:“爲了不讓生活留下遺憾和後悔,我們應當抓住一切改變生活的機會。”就算結局未知,哪怕結尾不盡人意,在這一爲生命起舞的過程中,自己也算得上是一種完美。

所以啊,不必拘泥於結局的好壞。不管能不能彌補,這些都將隨着人事變遷而成爲必須面對的事實。我們不妨再勇敢一點,不妨做出一個決定,給自己的生命再留下多一些未知的精彩。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啊。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2

長大後,我們很少會說,“一切都是很有希望的樣子。”可是卻有這樣一個女人,出生於大種植園主家庭,虛榮任性,驕傲自負,對一切男人都採取曖昧的態度,但在面對戰爭後被摧殘的莊園時,卻選擇同那些黑奴一樣沒日沒夜地辛苦勞作,當自己的莊園受到北方騎兵的入侵時,選擇勇敢地舉起了槍。土地是她唯一想要緊緊抓在手裏的東西,戰爭讓她變得堅強獨立,也讓她變得冷酷無情。可是她在愛情面前又如此柔軟,艾希禮是她浪漫和天真的源泉。她是一個矛盾體,身體裏住着一個強大的男人和一個柔弱的少女。也許少女會偷偷跑出,但男人卻主導着她的精神。她活得這樣的矛盾又令人豔羨,想要強大的時候,有精神和智慧去支撐,想要示弱的時候,也有人願意爲她亮一盞明燈,溫暖心靈。

無論今天經歷了何種不堪回首的事情,感受到了何種不堪忍受的痛苦,郝思嘉對未來總是充滿着無限的熱情與期待。明明戰爭的殘酷,母親的逝世,父親的發瘋已然讓她俗不可耐,但心底那份狂熱的天真卻又讓她對未來充滿了驚奇。“樂觀”這個詞不適合用來形容她,她不是樂觀的,但她是堅強的,那份堅強使她對一切傷害可以選擇遺忘,從而滿懷着希望等待明天的來臨。樂觀的人精力是有限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總會在被人戳中心事時陡然遇到瓶頸,但郝思嘉的堅強卻給她提供了一個永遠不會枯竭的水井,在心愛的白瑞德離開自己之後,她又再次說出那句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對困難的不服輸不會停止,她像是一個身穿鎧甲的勇士,不害怕那些刀槍長矛,憑着一腔孤勇,一直向前進軍。

她不是傳統的那種溫柔型女子,也不是那種思想開放的新時代女性,她是千千萬萬的我們,帶着一點虛榮心,在喜歡的人面前會經不住害羞的女子,但她又顯得如此不同,“不管內心多麼痛苦,都要好好吃飽,好好睡飽。”她也許令人討厭,但她卻又給人力量,堅定地,去抵擋那些傷害的力量,“因爲你曾做到,所以我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想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要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扮演怎樣一個角色,無論是暴戾的,虛僞的,糟糕的,還是溫柔的,真誠的,優秀的,只要我們明白這將是我們願意爲之付出而且不斷努力的,那麼我們就能夠對着那些將要面對黑暗說,“我向往光明。”

世上的人來來往往,不知幾人心裏有所憧憬或是有所希望。匆匆忙忙,人生不過彈指間的事情,渾渾噩噩的一輩子也結束的倉促。在戰亂的年代,索性放棄生命原來有着無限的驚喜,只得在年老之際悔恨回憶青春。說來郝思嘉也不過是芸芸衆生之中的一介平凡肉身,但靈魂卻因爲那心底的堅強而顯得奪目。因爲對土地的執着守護,她的青春,她的熱情,她的勇敢,她的智慧,她生而爲人的不同都顯得這樣讓人倍受鼓舞和歡欣。

人生在世,活的坦蕩而又赤誠是件多麼艱難的事情,因爲生命中有負不完的責任,我們要考慮的麻煩也太多,於是我們心底唯一想要守護的初心也慢慢地消失。別人的看法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干擾到我們,所以我們太過容易放棄。思嘉的生存方式在有些人看來未免過於自私又不負責任,活得隨心所欲,恣意瀟灑是要付出代價的。但生命太過短暫,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所以不妨抓住當下的每分每秒,去實現自己想要實現的所有,去擁有自己想要擁有的一切,只要我們開始,那麼堅持,勇敢,走在未知的路上,路邊籬笆是繁花相送還是荒涼悽清,因爲內心不斷燃燒的火焰,因爲我們心底的赤子之心,因爲有“讓繁花之上再生繁花”的情懷,也有“走過荒涼河岸仰望星空”的底氣,我們可以努力地,拼命地,去熱愛生活,去感知生活,用最靈敏的觸角去試探那些可能性,即使跌倒,我們也能說毫不後悔,人生的每一個瞬間回憶起來都寶貴而值得。

她活得多認真,生活是她的對手,每天都是比賽,精神高度集中,以防生活突然對她的襲擊;可她又活得多俏皮,活潑一點,可愛一點,找到那些苦難夾縫裏的溫情,得以支撐能夠一直戰鬥下去。在一個競技場上,她是優秀的參賽者,能夠摘得生活的桂冠。

大概人生在世,變幻莫測,唯有未知的一切可能和內心靈魂尖梢處的執着使得日子有所期待,因爲認真地努力,即使今日的我悲傷絕望失去,但也能不懼怕地說一聲,“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3

《飄》並非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更多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的背景下,通過郝思嘉這個原本家境很好的貴族的沒落,以及在戰爭中遭受的種種不幸,來反映戰爭給人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在書中,郝思嘉一心去追求的是愛情,而一直守護的是家園。愛情——這在上面這一節已經說過,這裏主要說的是家園。

隨着戰局惡化,郝思嘉輾轉遷徙,從塔羅到亞特蘭大,又因爲戰火蔓延,回到了塔羅。在戰火轟響的逃難中,郝思嘉經歷着生死的考驗,也看到了戰爭中被毀掉的莊園,到處是斷壁殘垣。回到陶樂莊園後,一家的生計都壓在郝思嘉一個人生上,郝思嘉利用各種方法維持生計,天天提着籃子到地裏去挖,到廢墟里去撿。苦難的生活磨鍊着郝思嘉,但也使她變得冷酷無情,家裏的人都有些怕她。從這時候起,郝思嘉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決心恢復陶樂莊園昔日的風采:餐桌上擺滿銀質餐具、透亮的酒杯和豐盛的食品,馬廄裏拴着一匹匹駿馬,車房裏放着豪華的四輪馬車,成羣的黑奴在塔羅的田間採摘棉花……

在戰爭中,人民最想守護的就是自己的家園,在戰火中看到無數莊園的毀滅,這促使郝思嘉更加珍惜自己的莊園,這也激發了作爲愛爾蘭人的郝思嘉骨子裏對土地的熱愛,一心想要守護住這一片安寧的樂土。

戰爭過去,可陶樂莊園還是處於岌岌可危之中,因爲想拯救陶樂莊園,郝思嘉穿着破窗簾做的婚紗去見白瑞德,裏面包裹着經過苦難歲月磨礪的粗糙雙手;嫁給無能的店鋪老闆弗蘭克;買下倒閉了的木材加工廠,開始獨自經營。

白瑞德是最瞭解郝思嘉的,也一直守護着郝思嘉,他知道郝思嘉最想要的是什麼。弗蘭克死後,白瑞德和郝思嘉結婚了。白瑞德滿足郝思嘉物質上的任何要求,新奧爾良蜜月旅行,住郝思嘉自己設計的最豪華別墅。對於郝思嘉來說,此時她似乎實現了她在陶樂莊園時的理想。但是,郝思嘉並不滿足安於現狀,她仍舊無法放下她的初戀衛希禮,結果,她失去了白瑞德。

最後,郝思嘉回到了陶樂莊園——重新回到了真正的家園。戰爭讓人幻覺,物質的滿足是重要的,但郝思嘉現在才該明白,並非是如此,精神上的滿足纔是真正的心靈歸宿。雖然她失去了所有,但是苦難生活磨練出她的堅強仍在,一直伴隨的樂觀和愛爾蘭人的堅韌不會消失,所以,郝思嘉在失去了最心愛的人的那一刻仍能說出: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是破滅後的堅強。

過去在過去。讓過去留在過去裏。過去也終會過去。

生活中的我們,在苦難和迷失面前,說出一句“tomorrow is a anotherday”的時候,便會有一種樂觀的氣息充滿胸臆。並且相信,未來是好的,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砍,過去終會過去。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4

時隔八年,再讀了一遍《飄》,仍然是這麼多年裏我最喜歡的書。

我初二的時候第一次讀這本書,現在已經快要大學畢業了。我有些奇怪甚至是驚訝,我依然能夠清晰地想起來某段文字和大致的故事情節,或許青春期看過的書總是忘不了吧。從前我喜歡思嘉和媚蘭,現在我還是熱烈地喜愛着這兩個姑娘,或許是我沒有長進,這時隔八年的閱讀體驗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我是一個膚淺的人,小時候不喜歡看戰爭背景,長大了仍然不喜歡讀有關南北戰爭的敘述,直接略讀,也不想去糾結到底南和北誰纔是正義的一方,這世上可沒有絕對的對錯。一些細小的變化是,以前我把它當作一個完完全全的愛情故事,但那時候我一丁點也不懂愛情,就是一些小女生的幻想,這八年裏,我似乎也沒有懂愛情,卻變得不太相信愛情,也沒有經歷過什麼糟糕的情感,就這樣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不願意與異性接觸,再大一點來說,不喜歡與人接觸。所以這次看的時候,並沒有把情感戲當成多麼重要的地方,倒是格外關注思嘉身上所顯示出的自私虛榮的人性的小毛病,也正因爲這小毛病,才讓我愛她。

我以前沒有發現思嘉是那麼有魅力,她的主見甚至她的自我,都叫人深深着迷,但是說實話,比起思嘉,我當然更喜歡媚蘭這樣的朋友,在現實中的思嘉,或許真的會愛不來。她對別人沒有同情心,更沒有同理心,她的眼中只有她自己,甚至希禮,瑞德也只是她內心自我的一個投射罷了。在最後,她才發現自己愛的不是希禮,而是瑞德。但是對瑞德的愛難道真的是發自靈魂的愛嗎,也許在很久以後,忽然的某一天,思嘉又會發現,她似乎也不是那麼喜歡瑞德。

思嘉註定是一個人,她有着傲氣與卑劣混雜的靈魂,而這個靈魂只有她自己可以吞嚥。塔拉那個有着充滿靈動與狡黠的綠眼睛的少女,十二橡樹那晚風光無限卻內心愁苦的舞會美人,害羞靦腆的查理的寡婦(我倒挺喜歡查理這樣的男孩子),在戰亂中帶着媚蘭逃回塔拉的英勇戰士,搶了妹妹的老公只爲了拯救塔拉的卑劣女人(肯尼迪對思嘉確實也很好了),精明能幹的木材廠女主人,最後成爲了瑞德的妻子。

每一個階段的思嘉,都和下一個階段的思嘉沒有任何共通點,修養極好的貴族小姐不會想到有一天她要在塔拉的土地裏幹農活,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掉進錢眼裏爬不出來。她勇敢果斷,有着叛逆的內心和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但她確實也存在着許多的毛病。與有婚之夫曖昧不清,這是一種沒有原則的愛和勇敢,自私冷酷,僱傭囚犯壓榨勞動力,愛錢不是問題,人們都希望自己可以過的好些,再者她經歷過饑荒以後極度缺乏安全感,從錢中去尋求安全也能夠理解,只是一種財富的積累不應該是在對另一種財富的壓榨之上的。

可人總是有缺點的,她的那些缺點使她更加的生動,她能讓人忘掉原則地去喜歡她。媚蘭是聖人,她嬌弱的同時卻又勇敢,只是我不能理解她對孩子那樣極端的渴望,明明已經有了博了,非得再要一個孩子嗎,以至於送了自己的性命。瑞德對邦尼的寵愛也有些過頭了,如果是把對思嘉的愛加註在孩子身上,那還是難以理解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愛一個人的時候難道不該只是愛他,而不要夾雜其他人的影子嗎?我想興許是我還沒結婚,對待孩子問題上,我實在是無法找到共鳴,再過十年再讀這本書,也許,也許會有新的想法吧。

瑞德和思嘉本可以不要這麼互相傷害的,但是對愛的猜疑和顧忌迫使他們這樣去做,我愛你但我也希望你愛我,可是我又不能夠確定你愛我,所以我要惡言相向保住自己的面子同時不讓你看出來我愛你,然後自己一個人內心承受着極大的痛苦,啊,這樣還蠻沒意思的。

希禮…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對他我沒有太多喜歡也不討厭。至於亞特蘭大其他的居民,不生活在那樣的政治背景下,我真的不知道體面的貴族和北方佬的區別在哪裏啊,這兩種稱謂之間真的隔了那麼遠的距離嗎?思嘉一系列的行爲在如今看來也並沒有很逾矩啊。我還很喜歡白蝶小姐,誰不想做一個到老都被大家保護被大家疼愛的人呢。

愛是虛榮,愛是佔有,這世上沒有誰陪你到最後,只有自己對自己說,明天會更好。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5

我很喜歡《飄》,高中時一個朋友推薦我看的.,我很喜歡斯嘉麗,喜歡瑞特。這種喜歡不是因爲愛情或者說是演員。我喜歡的是斯嘉麗那種拼搏,喜歡的是瑞特那種真實。斯嘉麗的那種拼搏的精神,鼓舞了我,從高中,到大學,到現在,每當我失去了動力,覺得累時,每當我被人誤解,走不下去時,我總會對自己說,像斯嘉麗一樣走下去,堅持下去,畢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了!我很難想象,要是沒有飄,沒有斯嘉麗,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我喜歡瑞特說話一針見血,我喜歡這樣的人,但是我知道,瑞特不適合21世紀的中國,因此,對瑞特的喜歡,只能在心裏。有人會說,如果,你的周圍也有一個別人都說他壞的男人如瑞特,你還敢接近嗎?我會說,我敢,對於我來說,任何人都可以是朋友,只要他的心是善良的。最後,我感慨一句,希望大家不要把《飄》僅僅當成言情小說讀,希望大家更深入,這是一部偉大的鉅著!!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6

感悽婉動人,蕩氣迴腸,瑪格麗特?米切爾用詩一般的語言將氣勢磅礴的南北戰爭和一段悽婉動人的情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波瀾起伏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單純而又複雜的內心描寫,讓《飄》成爲20世紀文壇上的一顆熣燦奪目的明珠。 《飄》又名《亂世佳人》,全文的線索是圍繞女主角思嘉的一生展開的。從她的少女時代——初爲人婦——-喪夫——再到再婚,原本天真幼稚的女主角思嘉在不斷地成長、成熟。因此,在作者筆下的衆多人物裏,女主角思嘉的藝術形象無疑是塑造得最圓滿、最真實、最成功的。

少女時代的思嘉,是一個平凡的女,她擁有許多少女的共同特徵:熱情、開朗、純真、浪漫;但她又是一個不平凡的女,生長在一個優越的家庭,擁有美麗的容貌和智慧,因此她又擁有一般貴族小姐的缺點:驕傲、自大、虛榮、任性。儘管如此,良好的家庭出身、傾城的美貌,讓思嘉的身邊總是不乏熱烈的追求者。按理說,思嘉是幸運的,它受到上帝的眷顧,也是維納斯的寵兒;但她又是不幸的,她深深地上了好友媚蘭的未婚夫——希禮。

受過良好教育的希禮,知書達理、風度翩翩。思嘉陷入了苦戀,同時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她深深地着希禮,爲他的魅力所傾倒;但另一方面,希禮卻又偏偏是她好友的未婚夫,道德禮教的約束又讓她不敢跨越雷池半步。這讓掙扎於理智與情感的思嘉痛苦不堪,最終,情感戰勝了理智。在希禮和媚蘭舉行婚禮的前一個晚上,思嘉以大膽熱烈的方式向希禮表白:“噢,希禮,希禮,我你……”

思嘉大膽直接的表白讓我想起了日劇《東京情故事》的女主角赤名莉香。莉香對完治不畏旁人的,以及那句“我完治!”一一閃過我腦海。儘管思嘉和莉香展現了東西方、不同時代的情差異,但那種對情的熱烈和執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之處。除了對情的執着,她們還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在處理感情方面的問題,她們都還不夠成熟,甚至還有點傻。莉香曾以爲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完治離開他的前度女友,而思嘉更天真地幻想自己的表白令希禮回心轉意:“我知道我你,我想做你的妻,你不媚蘭。”

然而,希禮還是拒絕了她:“媚蘭就像我一樣,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相互十分理解。”

希禮貌離開了房間,失去了理智的思嘉更憤怒地把隨手拿到的花瓶扔向牆壁。花瓶碎了,思嘉的心也碎了,但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引起了另一個人的注意——白瑞德上尉。同希禮截然不同的是,白瑞德上尉冷傲、自大、說話總是一針見血,這讓思嘉甚爲反感,同樣地,思嘉也處處不饒人,就像《傲慢與偏見》的伊麗莎白和達西一樣,首次的相遇倆人不歡而散。

在《東京情故事》裏,莉香最終無奈地離開了完治,同樣,思嘉也失去了希禮。“人結婚了,新娘卻不是自己。”思嘉無奈地參加了希禮和媚蘭的婚禮,那種痛苦和無奈的心情也許只有思嘉自己才能體會到。但和莉香不同的是,莉香最終選擇微笑着灑脫地離開完治;而思嘉卻選擇了一條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的道路——她嫁給了一個她不的男人查爾斯,她以爲可以藉此擺脫希禮的陰影,殊不知已經深深傷害到自己的感情。少女時代的思嘉,可以說是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

然而,南北戰爭的爆發,迫使查爾斯很快走上了戰場。但不久,查爾斯陣亡,戰火紛飛,再加上失去了依靠,思嘉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同時她還面臨着失去德園的危機,萬般無奈下她嫁給了白瑞德。在困境中,思嘉變得日漸成熟,擔負起對家人的責任,甚至對於昔日的情敵——媚蘭也照顧得無微不至。

但對於白瑞德——這個影響她半生的男人,不知她對他是還是恨。說是吧,但白瑞德的話總是一針見血,並常常刺到她的痛處;說是恨吧,但白瑞德卻在她最彷徨、無助時給了她幫助和溫暖;又或者說她對他又又恨吧,白瑞德不是曾說過:“思嘉,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你,因爲我們太相似了,我們都太壞了:自私、狡猾,而且都善於識穿別人的僞裝。”也許,正因爲性格相近,所以彼此才更對方,當然,也更容易仇恨吧?就像《呼嘯山莊》裏的凱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情一樣,這樣的,是自然之、原始之、精神之、靈魂之。

然而,媚蘭的病逝,希禮的出現,再次讓倆人的關係緊張。白瑞德和思嘉開始矛盾不斷。最後,兒女的不幸夭折,傷透了心的白瑞德選擇了離開思嘉。失去了的纔是最好的,失去了希思克利夫的凱瑟琳就曾說過:“我對林敦的,就像樹林中的樹葉,而我對希思克利夫的,恰似腳下恆久不變的岩石……”而思嘉在失去白瑞德後,更深深地發現:她恨他,但她更他!然而,在她的苦苦哀求下,白瑞德還是離開了她,離開了德園。同《呼嘯山莊》的悲慘結局不同,《飄》的結局並沒有明確交代思嘉的感情去向。或許她會選擇希禮;或許她會和白瑞德重新複合;又或許她最終孑然一身,但無論如何,歷盡磨難的思嘉最終懂得了與被,並找到了她新的人生方向:“Tomorrow is an other day!”

思嘉,她有莉香的勇敢,有伊麗莎白的冷傲,也有凱瑟琳的執着,也許就是這一點點的勇敢、一點點的冷傲、一點點的執着、再加上一點點的傻,讓人會不自覺地隨着書中的情節爲這名女所癡迷、困惑和感動,也讓她永遠成爲人們心目中的那位閃耀的亂世佳人!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7

人生一世好比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夢,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劇。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糾葛,爲讀者詮釋了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路,譜寫了一部壯美動人的愛情史詩。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斯嘉麗有着如她母親般端莊文靜的外表。一雙琥珀色的眼眸楚楚動人,棕紅色的捲髮隨意披散在身後,一襲綠裙勾勒出了斯嘉麗曼妙的身姿,臉蛋既有法蘭西血統的嬌柔又揉合着愛爾蘭人的粗獷,迷人而有魅力。這時候的斯嘉麗菜16歲,花一般的年紀,富庶人家的她嬌生慣養、自負固執,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優越感。她天真的以爲艾希禮只會愛她,而“像梅蘭妮那樣的小個兒是沒人會愛上她的”她的不曾涉世、任性和幼稚使她活在自我的狹小空間裏,也成爲她後來婚姻不幸的禍根。

南北戰爭的戰火很快蔓延到了斯嘉麗的身邊。在戰火瀰漫中她獨自照顧懷孕的梅蘭妮和她自己的孩子,她還受到母親病危的精神折磨。遠方是灰濛的一片霧氣,孤單的身影留下來的是堅強的心。令我最揪心是斯嘉麗替媚蘭接生的片段,聽到媚蘭痛苦的呻吟聲,她感到放佛有個牛軛沉重地落在了她的頭頸上,斯嘉麗沒有逃離、昏厥,而是堅強挺了下來,用清醒的頭腦和理智判斷挽住了媚蘭母子的性命。隨後她又拖着奄奄一息媚蘭和已被炮火嚇壞的孩子逃到亞特蘭大,途中他們遇到了一頭可怕的老母牛,斯嘉麗知道媚蘭的孩子需要奶,而她們需要吃。她怕牛,最終她將自己的一條裙子撕成布條,一條條連結起來,直累的起泡的手指流出了血,顫抖不已地制服了這頭牛。斯嘉麗已經不是莊園千金,而是蛻變成了勇敢堅強的女性。

回到塔拉後更大的噩夢卻還在等着她,母親去世,父親神志不清,天塌了,卻再也沒有人幫自己頂起來了。斯嘉麗痛心、絕望,但她並非沉浸在悲傷之中。她知道難過解決不了問題,她要像先輩們一樣堅強地接受現實的挑戰!她整日像個黑奴一樣勞作,指揮家人各得其所地工作,擦乾眼淚、努力振作、毫不妥協、堅定不屈。這就是斯嘉麗!一個熱愛土地,像土地一樣承受苦難,飽含激情的斯嘉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而我們的心靈又該怎樣的無盡寬廣?最後,斯嘉麗沒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劇,但堅信“明天又是另一天了”又何嘗不是希望?將自己的眼界放寬,不要自己將自己的路堵死。

人生或許是一場悲劇,但我們仍可以擺正心態,笑對人生!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8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唯一的一本長篇小說。但這部作品足以見證瑪格麗特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以《飄》改編拍攝的電影《亂世佳人》橫掃了當年10項奧斯卡獎。

《飄》以南北戰爭做爲背景,講述了斯嘉麗的一生。斯嘉麗是一個農場主的女兒,開朗、大方、美麗、堅強又勇敢。斯嘉麗是一個真實的人,在她那個年代,女人就應該弱不禁風,她並沒有做到真正的淑女,無意間的大快朵頤,無意間的熱意奔放都體現了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無拘無束的小女孩。

斯嘉麗不僅真實,也是一個要強的女人,她可以帶孕婦和僕人逃過一道道封鎖線,跨過重重障礙回到家鄉。她可以挺着大肚子,在戰亂的情況下賺的盆豐鉢滿,她精明冷靜,做事全都一絲不苟,甚至嚴肅到冷漠。她可以從任性嬌氣的大小姐,變成精明能幹的商人或農場主。她用自己的智慧保護了大家辛苦許久纔得到的食物和錢財。她很大膽,在敵人的面前臨危不懼,幫梅蘭奪回了她父親使用過的軍刀。因爲多年的勞累,斯嘉麗白皙細嫩的雙手早已佈滿老繭。曾經滿腦子想的都是舞會的小姑娘,現在卻已讓世事的慘狀矇住雙眼。斯嘉麗從痛恨盜竊,到戰爭發生後的身不由己。可見戰爭的殺傷力有多大啊!讓一個愛掛香囊,無憂無慮,花錢大手大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事事都要抱怨的少婦。

斯嘉麗因爲戰爭失去了父母和最愛的人,在現實中因爲戰爭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人也不少。行動起來,不要讓世界再發生戰爭了,大家都和平共處該多好。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19

暑假裏,我在媽媽的推薦下讀了名著《飄》,其中我最喜歡人物也是故事的主人公——郝思嘉。

喜歡思嘉,喜歡她的現實,喜歡她的勇氣,喜歡她的執着,喜歡她的敢作敢當、敢愛敢恨······她因爲喜歡衛希禮,爲了自己的尊嚴,嫁給了自己不喜歡的查理,但是,查理在兩個月後的一場戰役中死了,思嘉就變成了寡婦。可是她還只是一個17歲的小女孩啊!她嚮往着宴會,期待着別人的邀舞。思嘉不甘於這樣的命運,不顧旁人的眼光。在白瑞德的幫助下,她勇敢的追求了自己所要的生活。她爲了生存,爲了在“北方佬”的控制下讓自己和親人活得好,她不得不放下小姐的尊貴在農田工作。“至於你,思嘉,你太有活力了你是在抓住生活在扭打,讓它順從你的意志。”這是衛希禮對思嘉說的話。而我喜歡的也正是她這種不屈於生活的性格。後來,爲了繳稅,她又嫁給了甘扶瀾——一個老頭兒。之後,甘扶瀾爲了救她死了。她再次改嫁,嫁給了一直在她身邊,默默喜歡她白瑞德,他對思嘉的愛是最真摯的,那是切切實實的行動的付出,只是思嘉看不到,她看不清真愛的方向,當她明白時已經太遲了,當她發現她愛上白瑞德時,白瑞德已經準備離開了,“明天,我會想出一個辦法把他弄回來。”這是思嘉最後說的一句話。這又一次顯現了她的倔犟。

看了這本書,我也開始逐漸學習她的那種不向命運屈服的性格,而書中她那種扭打生活的堅強意志確實我們現在學不來的。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20

《飄》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故事雖然很長,但是每一句話都非常經典,每一個人物都極富個性,是值得反覆閱讀的偉大作品!

小說的時代背景是1861年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作者非常巧妙的把戰爭題材,政治事件和愛情故事相結合,既讓我深刻的瞭解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又讓我讀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首先說到戰爭,讀了《飄》以後,讓我對戰爭有了新的認知及感受,讓我深刻的領悟到了戰爭是何其的殘酷,參戰雙方的每一個士兵,都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們忍痛割捨至愛的親人,爲榮譽而戰,戰死的士兵不計其數,親人們含淚爲他們感到自豪,揹負着一生難愈的悲痛,書中瑞德說戰爭是愚蠢的,可是在南方最後淪陷的時刻,他也去參戰了,作爲讀者,我不明白南北雙方誰對誰錯,我只心疼參戰的每一個離開家庭爲榮譽而戰的士兵,心疼失去兒子,丈夫,父親的每一個人,讀了這本小說,淡化了我以前對戰爭敵我雙方的仇恨,更多的爲戰爭帶來所有的不幸感到深深的遺憾!

女主人公郝思嘉,是我最爲佩服的女性,有着良好的出身,童年時代和少女時代非常幸福,她深深的愛着希禮,在我看來,希禮是所有少女的夢,思嘉並不瞭解希禮,她把希禮想象成了愛情的樣子,所有的美好,心跳,少女初次動情的既甜蜜又煎熬的想念全部傾注在希禮身上,她愛的其實是愛情本身,而不是希禮,我們每一個人都向往真摯的愛情,很容易把一個自己以爲美好的人想象成愛情的樣子,這應該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最讓我欽佩的是思嘉的堅強和執着,戰爭的突然爆發使她們原本非常平靜美好的生活遭到重大變故,從一個富有的鄉紳女兒的美好時光,變的突然要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在最恐怖的時刻,她始終沒有放棄希禮的妻兒,同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在最絕望的時刻,都想回家,回到父母身邊,就算再危險,再艱難,家是最讓人心安的地方!可怕的戰爭結束以後是更可怕的戰後重建,思嘉一直非常依賴的媽媽去世了,爸爸由此一蹶不振,精神失常,一家人存活的重負全部壓在她的身上,沒有食物,沒有鞋穿,什麼都沒有,她連爲了父母悲痛的大哭一場都來不及,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讓所有人活下來,去幹黑奴都不願意乾的農活,每次絕望的時候,她總是說:我現在不能想這些事情,我現在無法承受,我以後再想好了!有這樣慘痛的經歷,讓她用盡一切手段去賺錢,那個時代是不允許女人拋頭露面的,可是她不在乎所有的議論,指責,不滿!過人的勇氣和精明的頭腦讓她比男人們更成功,能夠想象這一切的變故是她沒有了任何的安全感,唯一能給她安全感的就是錢和食物,在她光鮮的背後同樣有着苦不堪言的經歷,當所有人還沉浸在悲痛和往昔美好歲月中的時候,思嘉已經迅速的適應了眼前滿目瘡痍的生活並且馬上抓住戰後重建的機遇開始行動,義無反顧,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一個20歲的女人如此的獨斷,我內心深處很理解思嘉對賺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當你毫無安全感且沒有任何依靠的時候,這是唯一解決的辦法了!我深有體會。

希禮是一個真正的紳士,良好的出身,教養,非常的善良,可是他總是沉浸在過往的日子裏,沒有勇氣面對眼前的生活,更沒有勇氣想他的未來,總是深愛他的妻子和思嘉爲他周全所有的事情,還要維護他紳士的尊嚴!

瑞德是我非常喜歡的男主人公,他出身良好,但非常叛逆,對貴族家庭的條條框框深惡痛絕,爲了自由不惜與父親決裂,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賺了很多的財富,他非常善良,救了很多不喜歡他的人的性命,表面上走馬觀花玩世不恭,其實是個對不論貧富貴賤都重情重義的人,深愛着思嘉和他們的女兒,尤其是對女兒的愛做到了一個父親所有能做一切,對人性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男人,讓我最遺憾的是思嘉直到最後瑞德離開了她,她才發現她一直以來愛的人都是瑞德,希禮只不過是一個夢,瑞德是最瞭解她,最像她,最愛她的人,結尾處作者留下懸念,天知道作爲一個讀者的我多麼多麼希望瑞德回到塔拉,回到思嘉的身邊,這部作品距今有156年了,瑞德的男性魅力至今仍然閃閃發光,足以說明這部作品的偉大了!

最後,媚蘭,就像瑞德說的,她是一個真正的貴夫人,偉大的女性,愛國,善良,博愛,是所有當時亞特蘭大女性的領袖!

推薦給所有喜歡讀書朋友看這部作品,非常的經典!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21

最早接觸《飄》是在初中時候的一節計算機課堂上,老師當時在教我們什麼知識內容現在已經不記得了,但當時她推薦一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後來我先看了那部長達233分鐘由原著改編爲《亂世佳人》的電影,又看了原著,此後幾乎每過一、兩年就會再讀一遍,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飄》是以美國內戰爲背景所作的小說,主要講述郝思嘉這個聰明美麗的女人的傳奇故事。雖然是以戰爭爲背景,但本書作者米切爾沒有過多的寫一些戰爭上的策略或是一些特別悲壯的場景。作爲第一部從南方女性角度來敘述美國內戰的小說,《飄》着重描寫了留在後方家裏婦女飽受戰亂之苦的體驗和感受。從戰爭伊始,對戰爭懷有的崇敬心理對戰爭的全員支持到因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於失敗的命運,以及戰後立志重建家園的艱辛歷歷程以戰爭讓我們認識女主角郝思嘉的一些內心。所以,本書中,對於人物內心的描寫十分詳細且精彩。

自從《飄》誕生開始,外界對於郝思嘉的評論褒貶不一。美國詩人畢曉普說她“吝嗇迷信,自私自利。。。毫不足取”準確地把郝思嘉爲人鄙視的一面作了精確的描述,但在這紛繁的社會中,每個人的性格都不是單一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對於我來說,郝思嘉她有一股叛逆的性子,她依賴她的母親,同時也對她母親及嬤嬤的教育表示反抗;她喜歡着衛希禮,爲了他與父親交流,被駁回後依舊跟隨內心的想法,在宣佈衛希禮的婚事那天大膽的與其表白;她不喜歡放棄,性子很倔,和他的爸爸一樣,自己認定的事盡全力做;但實際上她心也很好,很善良,在北方的兵進攻亞特蘭大的時候,她堅持帶着媚蘭和白蝶小姐一起逃走,如果說帶着自己的“情敵”媚蘭是因爲自己中意之人的拜託,那麼她帶着白蝶小姐純粹是因爲良心的不忍。

在《飄》中,郝思嘉的感情線路一直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有人說《飄》主要寫的是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恩愛糾葛,但我覺得說是郝思嘉的蛻變史會更準確,雖然在全書的最後,她承認要重新追回白瑞德,但在開頭,她是對白瑞德沒有什麼好感。如果說,僅僅突出了這個,也忽視了塔拉,衛希禮,媚蘭等一系列在郝思嘉生命陪她成長,不可缺少的人。

《飄》的英文名字是“Gone with theWind”,意爲“隨風而去”,主角的故鄉隨風而去,美國南方的奴隸制隨風而去,主人公的至親隨風而去,至愛亦隨風而去。。。似乎一切都很悲傷。但在這悲情的籠罩下,郝思嘉的樂觀成了亮點。全書的最後一句話,“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明天”蘊含希望與絕望,但也無論如何,“今天是最糟的一天了,明天不可能比今天還糟了”當你看到這種話的時候,雖然知道,應該是假的,但你的嘴角還是會不自禁的上揚。爲什麼?我想,它就是郝思嘉的力量。

怎麼辦呢———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經典小說《飄》讀後感 篇22

生於盛世,做個佳人;生於亂世,仍做佳人。

——題記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在我的認知裏,所謂佳人,通常都是這樣的形象:美麗而柔弱,善良又溫暖,遺世獨立,不染纖塵。然而,在《飄》裏,我見識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亂世佳人——斯嘉麗·奧哈拉。

斯嘉麗這個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是個好人。至少善良寬容的梅蘭尼比起來,她除了擁有無比的勇氣之外,幾乎缺乏了所有傳統意義上的“佳人”應該具備的所有美德。然而,也正是她的勇氣,讓她成爲了這本書,甚至是這本書背後的那個時代裏,最令人欽佩的女性形象。她在混亂的南北戰爭裏,與炮火擦肩,與死神作對,頂着鮮血與塵灰,向心愛的人一路高歌着狂奔而去。她殺過人,也差點被殺;她結過婚,卻守了兩次寡。幸好,即使如此,她仍勇敢向前,對生活充滿希望。就像她所說的一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所以她積極而又樂觀的面對着每一個新的一天。這樣的好,又怎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事實上,我對斯嘉麗這一形象的感情又不至於敬佩那麼簡單。準確的說,我是有那麼一點兒瞧不起她的。瞧不起她對阿希禮的苦苦糾纏,更瞧不起她直到瑞特離開才明白自己的心意。我甚至覺得,她前半生的追逐都是盲目的,就像瑞特所說,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爲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上,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這或許就是這個求而不得的可憐人的可悲之處。

與其將斯嘉麗看成一個完全褒義的存在,我更寧願將她看作一個亦正亦邪的人。也正因爲主人公抱有的複雜態度,我曾一度不知該如何評價這個故事。哦,對了,故事,一開始,我的確將它當做一個故事來讀,但最後,卻讀成了一本人生的教科書。這是一本教科書,關於生存和生活,關於自強和鬥爭,關於友情和愛情,關於包容和忠貞,關於努力與勇敢,很多都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教會了我很多。阿希禮教會我忠誠與專一,梅蘭尼教會我善良與寬容,瑞特教會我清醒與愛國,斯嘉麗教會我堅持與勇敢。但同時,他們也讓我反省,反省如何愛人、愛物、愛事。先自穩重,而後愛人。細細想來,這本書想說的,也不過是這麼個道理。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並牢牢地抓住它,如果得不到,就始終爲之努力,無論如何,從不言棄。

我很慶幸,生活在這個沒有戰亂的太平盛世。也很明白,縱使在盛世,你我也應做個佳人。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去,那它就是喜劇,如果你沉湎於喜劇之中,那它就是悲劇。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到一手好牌,而在於打好一副壞牌。所以,無論生活如何待你,你都應萬分感激併爲之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