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3.52W人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集合(15篇)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

作爲一名一線的小學教師,在30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爲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爲先。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爲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 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爲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爲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 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爲夷。讓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不斷迸發,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富有實踐智慧教師的明智之舉。

第四,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爲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繫,迅速地切入正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2

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博 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爲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爲,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爲先。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爲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

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爲夷。讓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不斷迸發,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富有實踐智慧教師的明智之舉。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3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爲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爲本”,“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

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爲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爲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爲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

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爲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僞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爲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4

有人說,“幼兒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良心的職業。在這份職業中,‘責任心’是軀體,‘愛心’是靈魂”。每天清晨,我總是默唸着這句話、繃緊着全身的每一根弦踏入幼兒園大門。面對班級裏一大羣可愛單純、性格迥異的孩子,我努力地用自己的責任心和愛心去“教好書”、“育好人”,儘量地從繁瑣忙亂的工作中去領悟別樣的充實和快樂。

1.認真對待每一個教學活動。“教好書”是我的責任。爲了讓孩子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快樂、獲得發展,課前我總是認真地分析教材分析孩子、努力地寫好教案、積極地準備好教學具。在帶班的這一週中每個清晨,我都會早點來到班級,練練琴、講講故事、清點一下教學具以及區域材料,在將所有物品都安排妥當後,我纔會微笑地去迎接班中的每個孩子。在帶班的這一週中每個晚上,我都會將教案帶回家再仔細地看一下,發現備課時考慮不周全的地方馬上修改,儘可能地將所問問題歸歸類並設想好這一類問題該提問哪一層次的孩子,設想一下她會怎麼回答我又該如何往下引導。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我會隨時用眼神、動作或語言來提醒每個孩子眼睛、看着我專心地聽講、鼓勵每個孩子大膽地舉手發言;當發現孩子在課上有了點滴進步時,我會馬上予以肯定和表揚;當孩子在課上有所不足時,我會及時與家長聯繫、溝通,共同商討最佳的教育方法。在每個教學活動後,我會先回想一下整個教學過程,理一下思路,然後再客觀地如實地寫好教學反思。

2.悉心組織每一個生活環節。“育好人”也是我的責任。責任心驅使我利用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想盡各種方法引導幼兒養成好習慣、形成好品德。比如:要求幼兒不罵人,不講髒話,待人和氣,熱情,有禮貌,別人講話不插話,不打斷別人說話;引導孩子不亂翻亂拿別人的東西,吃飯要守規矩;培養幼兒大方、不自私,能約束自己與人友好相處的品格等等。

3.平等對待每一個班中幼兒。我們班孩子各方面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孩子說話口齒清晰、語句完整連貫,有的孩子只能斷斷續續地說出大概意思;有的.孩子個性活潑開朗、喜歡與人交流,有的則內向膽小、默默無語;有的長得可愛穿着整潔,有的則灰頭土臉邋里邋遢……本着對每位孩子負責的心我沒有厚此薄彼,而是爲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讓每一位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例如以前總是鎖着眉撅着嘴,常常一人獨處的涵涵。在通過觀察分析、循循善誘、幫帶結對、耐心對待等一系列措施後,我更多地採用了積極鼓勵的方法。

記得第一次請她當帶操小老師時,雖然她因爲緊張的,手沒有伸平,腳沒能踢起來,有時還會跟不上節奏,但我還是帶着小朋友們爲她的認真而鼓掌,那一刻的她笑得是那麼地燦爛,漸漸地,涵涵的有了一些變化:早上來園時從不說話到能主動地向老師問好,遊戲時也能從自己單處到開始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戶外活動時,她還能大膽地在前面帶小朋友們做操……

4.重視常規保障每一個幼兒的安全。在近二十年的工作中,我時刻牢記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常規工作之一” 這句話。爲了強化安全工作,確保班級中每個孩子安全、健康、快樂地在幼兒園度過每一天,我不斷細化、改進我們班級的常規,並促使自己養成一些婆婆媽媽的習慣:帶班前多思多想(將每一個環節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熟記在心);帶班時多看多說(眼觀六路將每個孩子收於眼中,不要侷限於某一幼兒或某一家長;隨時提醒督促);帶班後多思多改(帶班後要先反思然後及時調整改變自己的行爲方法)。比如:當發現班級廁所門較小,幼兒進出常發生擁堵情況。我就在門的兩邊貼了“進、出”的標記,讓孩子明白進、出廁所要靠右手,提醒他們輕輕地慢慢地走,引導他們知道會排隊能耐心等待是一種好的行爲。當發現班中個別孩子偷偷地將餅乾和牛奶吸管藏在口袋裏,於是每次點心時我會巡迴檢查,並且看好每個孩子將餅乾吃完將吸管和空牛奶袋扔到垃圾桶。在每次排隊時我都要求幼兒:快、靜、齊(中午散步時孩子間可以交流說笑、晚上離園時必須安靜有序)。在帶領孩子走路時,我總是面對着他們反着走,這樣他們的行爲都在我眼裏,他們也可以從我的表情手勢上明白意思調整行爲。我很希望我的責任心和愛心繼續爲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提供一道道安全屏障。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將愛心和責任心交織在一起,朝着“擡頭是天、俯首是地,中間是課堂和幼兒”的意境而努力!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5

讀了鄭老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後,我感覺非常親切,他的每條建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他沒有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由一些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觀點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觀點新穎,總能夠道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讀後使我受益匪淺。

其中書中關於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樣寫道: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里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裏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這樣,你就到這個班的教師那裏去聽吧。你不要只聽寫字課,練習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過程的成果。字寫的好壞,既取決於兒童閱讀得怎樣,也取決於他們閱讀的數量。每人都希望自己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孩子也不例外。古人常言道:"字如其人"。我想每個老師當你翻開學生的作業本時,能看到學生那工整,雋秀的小字,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涌上心頭,那麼就請每個老師從一年級開始,注重學生寫字訓練。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是重要的,一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但是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也是困難的。可是我們必須明確,沒有"人之初"的耕耘,就不會有日後的碩果壓枝,因此,只要鍥而不捨,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必然會逐步形成。

還有書中有這樣一條建議"只有在人格教育的基礎上,知識教育才顯得必要"的確,人首先要學的就是如何做人。教師的責任就是教孩子學做真人,然後纔是傳播知識。今天的教育,應以人爲本,注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充分宏揚個性。

加強聯繫,獲得信任。及時地瞭解學生,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繫,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際氛圍,這也是新型的師生關係的要求。教師不必再扮演"一日師終身父"的角色,而應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係,這種關係首先不是以血緣,其次不是以感情來維繫的。教師對學生也不必如其父母般"恨鐵不成鋼",只要對每一名學生盡心盡職,就算是對這份職業有所交待了。平時,只要有空、有機會,儘可能多的與學生聊天,瞭解學生的各種想法,學生的活動、學習、生活,瞭解學生的困難、困惑。面對學生的困難、困惑,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我曾仔細觀察許許多多學生在生活、學習上的各種表現,我努力地取得他們的信任。要獲得學生們的信任,我認爲應當與學生平等相處、以誠待人,我這樣想着,也這樣做着。在歷屆的學生中,總會有許多的孩子與我說說心裏話,有時還將家裏的各種事向我訴說。許多時候,人只要坦誠,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這都是一樣的。許多處於兒童階段的學生,也正是因爲這,因爲喜歡這位教師而開始對這位教師所任的學科感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顯得尤爲重要。同時教師自己也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教師的魅力在於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澱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學習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學生親近你,是你永葆活力,是你有魅力。

道德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行,現於細微處,成於平時中,師德也不外如是。

教育是一件工程,每一個細節都是基礎。那就讓我從細微處,從平時中,從細節上做起吧。這本書雖然是讀完了,但他留給我們的寶貴建議永遠值得我們去實行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6

每每問自己,我要做一個怎樣的老師呢?我想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之後,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一個愛學生的老師,做一個富有童心,心中充滿愛的老師。

李老師說:“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其實現在的社會何嘗不需要有愛心的老師呢?每次和家長交流,已不多是以前家長所要求的嚴厲與管束,更多的家長現在會說,希望這位老師是我孩子喜歡的老師,是教育有方,態度和藹可親,能正確引導孩子的老師,是能夠讓孩子愉快學習,經常能搞些活動來豐富孩子生活的老師,或是能讓孩子有一些鍛鍊的機會,提高能力的老師。總之是一位擁有愛心和童心的好老師,讓孩子能在他的教育下快樂成長的老師。聽聽要求還真不少,而且還很高。不過這話一點也不假,作爲每個孩子的家長,都是這麼想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師,讓孩子在他的引領下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位家長同時是一位老師,捫心自問,我是一位好老師嗎?這個問題總是引起我的思考,工作認真負責,鑽研教材,備課一絲不苟,上課認真投入,批改作業認真及時,這樣充其量是個合格的老師。而在大家心中一致的好老師,我想做到這些肯定是不夠的。就如上面所說的,做一個有愛心和有童心的老師,是多麼難能可貴,也是所有孩子和所有家長都期盼的,也正是老師最難做的。

“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爲了一切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李老師的這些話不正是詮釋了素質教育的真諦嗎?不正是告訴我們童心和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兩把金鑰匙嗎?

一位被孩子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只有具備了童心,纔會理解學生看似幼稚的言行,珍惜學生的奇思妙想;知道了具備一顆愛心,才能寬容學生在學習中的失誤,耐心對待學生千百次的發問。“老師的尊嚴都是學生給的。” 細細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很可愛,都值得用我們的心去愛。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7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個性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應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帶給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透過書本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此刻幾個方面。

一、讀書能夠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能夠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透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非常大程度上能夠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明白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必須的化學和其他基礎,纔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務必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爲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非常大的幫忙。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能夠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爲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非常用心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能夠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教師不僅僅要多讀書,還要讀書廣。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8

爲了提高各位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形成書香一片的校園環境,學校搞了這次讀書活動,我讀了三本書,一本是《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本是《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兩本都是王曉春老師寫的,還有一本是《教師怎樣設計一堂好課》,這本我還沒讀完。《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寫的特別好,我讀的也比較細,讀完之後我真的覺得豁然開朗,原來改變了思維方式,學會了教育方法,你就會變得聰明,老師也就做得輕鬆了。

王曉春老師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基礎教育研究所退休的教師,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教師觀念更新、語文教學改革、家庭教育等。著作有《今天怎樣做教師》、《教育智慧從哪裏來》、《家庭教育難題會診》等等10餘部,並應邀爲學校、家長、作報告百餘場。

王曉春老師真的是很有教育智慧,他在《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中,談到了很多我們現階段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觀點獨到,很有現實指導意義。他說,教師要變得聰明,主要要轉變思維方式,不要“迷信。”我根據他的論述,作了如下規納:

一、不要迷信管理,不要迷信“師嚴”

王老師說“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爲了管住學生,而是爲了幫助他學會自已管住自己。”那這裏就涉及問題生的問題,昨天孫建清老師也講到這個問題,王老師說我們怎樣正確看待問題生的問題,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還是“火大無溼柴”?我覺得說得特別形象,這就讓我們想到問題生和班風之間的問題,問題生和班風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這誰都知道,其實問題生基本班班有,對於我們班主任來說,就更關疼,那如何管住這些問題生呢?雖然我上班時間不長,但我的感受是,大浪淘沙,這個走了,那個又來了,總有那調皮搗蛋的,所以我們不能迷信管住,甚至認爲管不住就是我們工作能力的問題,那王老師就說了,“對於整個班級而言,老師眼睛不要只盯着差生,先穩住大部分學生,大局不亂,再慢慢做差生的工作,也是先揀容易的.做,不要首先強攻最難的學生,他們中的有些人,要真正成人,非要將來到社會上去碰釘子不可。”你看說的多好,你要明白了這個,你是不是就覺得輕鬆了,就不至於在於問題生的你來我往中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甚至氣壞了身體。

二、 不要迷信“師愛”,要適當妥協

王老師說“大批的家長,教師甚至校長,他們的思維方式是針鋒相對地和學生較勁、進攻到底,一帶妥協的。這種辦法只能用來對付膽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萬一孩子橫豎不吃、你就會看到家長和教師完全變了一副面孔,成了遷就主義者和逃跑主義者。他們會對孩子做很多無原則讓步,處處哄着孩子,就差跪在地上哀求孩子改正錯誤了,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學生,這是教師專業技術的基本功。那麼,如何掌握分寸呢?

1、 心中一定要牢記:現在照顧,是爲了以後不照顧,照顧是暫時的。

2、照顧要逐漸減少。要求降下來之後,要逐漸提高,教師不要等學生“得寸進尺”,你就先要“得寸進寸”。

3、 向學生本人和全班同學說清楚,這是讓步,不是常規,是臨時措施,不是特權。還有,每個同學遇到特殊情況,都有權要求照顧,大家平等。

4、 被照顧者犯了錯誤,也必須進行懲罰,可以先少罰幾次,罰輕一點,但是不可不罰,而且要通知本人,不是以後永遠這樣照顧,請你珍惜機會。

5、 對於優秀的學生,要偶爾藝術地冷落他們,事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他們抵抗挫折的能力。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9

暑假讀了《老師的好心不能越位》這一篇文章,感受頗深。

一看到文章的題目,我就感到疑惑了,從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那天開始,歷來的師德教育,都是強調要關心愛護學生,把學生放到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位,爲什麼老師“過分”的好心,反倒錯了?等看完文章,我才明白,文中的教師好心辦了壞事。

作爲教師,都明白一句話“言傳身教”,也就是說用語言傳授知識、用自身修養做爲教育典範。我認爲,能夠做到這兩點,就完全配得上教師二字了。可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聽到某些教師體罰學生,如果說教師不愛學生,我想是不可能的',可是體罰學生的原因,最普遍者就是教師恨鐵不成鋼。或者就拿文中的老師爲例,她能夠爲了學生成績而去調節學生家庭矛盾,責任心不可謂不強,工作做的不可謂之不細,可是到頭來的結果又是什麼?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卻走錯了方向,用錯了方法。我認爲,教師和家長之間,是合作者的關係,在對學生的教育上彼此配合。教師既不能以支配者的身份去指點學生,更不應該以同樣的角度去針對家長的某些作法。教師可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身個人素養去影響家長,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雖然不可能是立竿見影,卻正是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最大魅力所在。教師可以和學生做朋友,更可以和家長做朋友,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尚且會如刺蝟一般保持一個“彼此能夠取暖卻不會互相刺傷”的距離,那麼教師與家長學生之間又怎麼可能達到毫無保留無話不談的地步呢?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對自己今後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有的時候總認爲教育孩子是爲孩子好,與家長的溝通是因爲自己的責任心要求自己必須多做,往往遮住了理智,所以急於求成,反而會好心辦壞事。這種“好心”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適時的把握尺度,才能做到是正在的爲學生好!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0

在教育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潮流,成爲新時代矚目的新型教師,已成爲我們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標,而如何提高教學實效,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時提高實效性的前提條件。《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我感受到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

在讀了《有效教師》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內心萌動出以下的些許體會,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在此,願與大家分享。在“有效教學”理論中,註明了有效教學的教師五種關鍵行動。

1.清晰授課,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的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師能使要點易於被學生理解,能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他的口齒清楚不含糊,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而“欠有效”教師則語言含糊,有歧義或不明確,或者使用過於複雜的句子,或者給學生的指導常常讓學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覆說明。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晰而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他們常常跑題,他們的講話或者超出學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講話方式削弱了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學,呈現材料就可以少花時間,而且學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你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教學。

2.多樣化教學,是指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問題,教師可以提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問題,如果把它們同課時節奏與序列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出富有意義的多樣化教學。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提問藝術。多樣化教學的另一明顯有效的方法,是對學習材料、設備、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間等的運用,教室裏的物質的質地、多樣的視覺效果都能增加教學的多樣化,並與學生的注意力相關。學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學有效性越高。看來,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是有效教師的重要特點。

3.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於教學。教師用於教學的時間越多,學生學習機會就越多。在課前課後,教師都應自問:我講課、提問用了多少時間?鼓勵學生諮詢或獨立思考用了多少時間?我組織教學並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用了多少時間?我評估學生行爲用了多少時間?如果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教授切題的內容,而不是先把時間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過程和教材上,然後才讓學生獲得教學內容,相比之下,在他的課堂上學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與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學生實際投入學習的時間,與教授某個知識點的時間不同。教師的教根本上是用於學生的學,如果在上課的任何時候,居然有1/4的學生在走神,那麼有效性便打了折扣。

5.確保學生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學生理解任務,只是偶爾因粗心而犯錯,那麼學生成功率高,學生不完全理解任務,會犯一些實質性的錯誤,那麼成功率中等;而如果學生根本不理解任務,更談不上完成任務了,那麼這是一堂低效無效的課。教師的任務導向(教學時間)和學生的投入率與學生成功率密切相關。高成功率的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對學科內容和學習的積極態度,是有效教師最大的追求。組織和安排能產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學,是有效教師的標誌性特徵。

首先,什麼是有效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成爲一名有效教師?有效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實踐、反思、研究”三位一體。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

許多實踐也表明,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有一位學者這樣說過:“一個寫十年教案的教師不一定是位合格的教師;而一位連續寫五年教學反思的教師,一定是位優秀的教師。”教師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課後,首先要及時,課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時機,最遲不能超過當天;其次要形成文字材料,寫在教案後,寫在日記本或專用筆記本上,也可隨時發表在個人博客中,與大家共享;同時,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反思進行總結,形成文章,在媒體上發表,這樣能促進教師進行高層次的反思。

其次,有效地教師還應該具有博大而熾熱的愛;是樂學善學的智者;更擁有永不未泯的童心。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

名言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樂學善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爲一名教師必須成爲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爲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高齡還在與小學生親密接觸,他們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總之,我們要勤學好問,善思博愛。從而做到集衆人之長,補一己之短,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爲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讓學生在愛的長河中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殿堂裏盡情遨遊。做一名“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1

在沒有閱讀《教師的20項修煉》此書之前,我一直認爲作爲一名教師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就已經不錯了,看了此書才知作爲一名教師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職業,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內在要求。因此,教師要想成爲有藝術、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想大問題,做小事情,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爲、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範到個人風格,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完善,從細節入手,好好“修煉”。教師如何修煉呢?《教師的20項修煉》從細節入手,從修煉教師形象、精練教師生活、錘鍊教師專業三個方面,分別是修煉教師形象、精煉教師生活、錘鍊教師專業。

這本書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讀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描繪了有活力的教師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於從事教育的教師應該用“心”去讀的一本書。正如作者所言: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煉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修煉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1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但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置身於居高臨下的位置而過分嚴厲,使學生只能被迫接受而屈服,實際上口服心不服。豈不知,在很多時候,教師的寬容能夠化作一股力量,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從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今天,我作爲一名教師,更體會到,寬容不但是一種仁慈和關愛,更是一種信任和激勵。但寬容並不等於縱容。作爲教師,我們在擁有寬容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塗。

2教師是一個睿智的人,睿智的人是有知識的人,是注重充實並更新自我的知識結構的人。一個睿智的教師,時刻需要成爲一個具有良好思維習慣、思維品質的人,成爲一個有思想的人,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思維敏捷、觀念先進,是智慧型教師的智慧性格。

教師是一個機智的人,教師之所以能夠啓迪智慧,引導心靈,是因爲他們機智靈活,足智多謀。面對複雜的教育情境、教育關係和教育過程,機智的教師能夠化解矛盾,協調關係,得心應手。機智的教師富有幽默感,富有激情。教師是一個理智的人,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但需要教師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以理服人,纔會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是的,教育方法雖然重要,但方法的背後是教師的理念與智慧,不要以爲我們只要後退幾步、得過且過就可以了——這樣只會回到簡單和粗暴上去。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敏感、剋制和清醒,同時還有樂觀的態度、積極恰當的行動能力,這些都體現在教師的臨場智慧中。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多一些智慧,少一些厲害,有時不妨慢半拍,不妨裝裝糊塗。學會剋制與自省,對於教師來說非常重要,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更好地出發。

3教師的衣着服飾就不能太隨便,必須是樸實、整潔、大方、莊重。因爲教師的衣着服飾是學生注目的重點。身爲教師,你的衣着服飾就應該顯現出這種莊重的美。不知你有這樣感覺嗎?自從我們新課改以來,什麼都要求我們變,觀念、教態、教學方法、教師地位等一系列。可沒人要求教師的服飾變一變。我想說的是,作爲教師,也是人,也愛美,我們不僅要改變教學觀念,也要在服飾上改觀念,也要隨時代前進。要不學生也會覺得你很“土”。或你一下子變化太大,學生接收不了的。這不是說就穿奇裝怪服。不妨試一試,你的課堂也會因爲而更有活力。“人靠衣裝馬靠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穿衣戴帽原是個人的事,是小事,但作爲我們教師,由於我們的衣着對象是學生,所以可以根據不同專業而有所不同。但老師一定要注意和教學內容相吻合,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親切,體會到美。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小學生已經不是一張“白紙”了,在校內,學校老師諄諄教誨他們學會“真、善、美”;在家裏,父母、長輩的殷切期望鼓舞着他們,但在社會這個大家庭裏,不可避免地耳濡目染了形形色色的人、事,其中有些影響是負面的,對孩子的成長極爲不利,大家應該引起重視,正確地引導尤爲關鍵。

一個教師的智慧應該是具有豐富的學識底蘊和人文涵養。一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感悟的教師,能使自己的才能不斷地滋養壯大,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自己新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不能簡單地以自己的認識、想法和觀念來看待學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來代替學生的情感,必須研究學生現有的認識、思想、情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2

自從媽媽幫我買了楊紅櫻寫的《非常老師》,我就整天窩在家裏看,看了十遍還愛不釋手。

書裏有新潮老師,偶像老師舒昂,個性老師江老師等和我晸喜歡的神祕老師蜜兒和漂亮老師米蘭。

漂亮老師米蘭最得晸有風格的事是高效,低調地處理了學生打架事仵,引起多方爭議。哎,現實生活中的老師肯定會請家長的!做得最具挑戰的事是在決定自己去留考覈期間,開展了“顛覆春天”的作文公開課,討論父母離婚的班隊活動課,以實力贏得掌聲,好想老師都這樣。還有我們,老師的準確評價是老師眼中的另類老師,我們眼中真正的好老師。

神祕老師蜜兒是一位爲同學們心中“不快樂”的事舉行一個特別葬禮的老師,我也想爲“不快樂”舉行一個特別的葬禮。蜜兒老師是給同學們“最美麗的一課”的老師,她是一會給學校帶來“微笑空氣”的'神祕老師。

希望現實生活中老師也能這樣。

我說到這裏,你一定也喜歡上這本書了吧?書中的其他老師也很有特點哦!羅老師很有愛心;舒老師對調皮同學特別有“妙招”;江老師頭上翹着一撮頭髮,就像一棵“消息樹”;古老師側面看與出土文物北京猿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些老師能把學生帶進一種神奇的環境裏,插上想象的翅膀,學到豐富的知識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通過讀書可以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很有感觸。

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己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爲我們解惑;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啓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4

所謂人格,就是一個人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精神狀態,是一個人品質、意志、個性、氣質和行爲方式的集中體現。而教師的人格則是教師本人在長期的教育事業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鮮明的人格,是其思想、道德、舉止、氣質及能力等衆多因素的綜合。它賦予教師個體生命以鮮明的本我色彩,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教師,這個光榮而艱險的職業,它承載着“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着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材。《論語.子路》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闡明瞭教師人格的重要性。但如何修煉自身的人格魅力呢?本人從《魅力教師的修煉》一書的‘教師的人格魅力修煉’這一章中稍有領會,特將幾點摘錄其下:

1.爲人師表的道德魅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爲基礎,因爲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着最具體、最直接、最深刻的影響。所以,身爲教師不僅要有着良好的職業道德,更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才能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化爲自身人格的'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向善的動力。

2.舉止優雅的人格魅力

言教輔以身教,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雅文明的言談舉止會成爲學生的鏡子,對學生的思想品起到修正的作用。試想“如沐春風的無痕鼓勵與破口大罵的指責糾正”而言,哪個能更容易的走進學生的心靈呢?

3.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

教師也是凡夫俗人,也有着常人該有的嗔癡慾念。但爲人師者,就代表着你必須捨棄一些常人具有的浮躁不安情緒,而必須樹立一種崇高而純淨人生目標,以嚴格的要求約束自己,時刻銘記着:我們是一個人類靈魂的塑造師,是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時刻牢記:當我們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我們的言行將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行爲,而是一種公開的規則。我們要做的僅僅是以我們人性化的權威形象,使學生親聞其身,親見其形,主動的接近我們、模仿我們,才能完成培養人、塑造人的教學目的。

“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求索”!衷心地希望,同在一個天空下的同仁們,能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15

我感覺《如何說,孩子才肯學》是一本有趣而有意義的書。它既適合家長同樣也適合教師。中間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也時常出現。當發現自己的處理方式與之相同時,心中一陣欣喜。當發現自己的解決方法完全錯誤時,在反思的同時更慶幸自己找到了科學的解決辦法。我突然發現孩子與大人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主觀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孩子顯得是那樣愚蠢與低效。我讀書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章,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全書中最爲重要,是後續溝通的基礎。它提出了幾個觀點:1.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2.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於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並承擔責任)3.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4.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爲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願望並作出反應。第二章,合作更詳細說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

書中體現出的:“無論孩子什麼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爲,他的行爲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說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並非他的行爲。”這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爲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雖然短時間內出現的不良現象減少。但這是一個指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現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出現過,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學的那種。讀着讀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認爲很好的處理了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已經傷害了這些孩子的感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正視這個事實,首先認同他有這個感受,孩子纔可能接納我們後續的建議。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關注自己的教育行爲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沒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時候只是爲了宣泄情緒,簡單粗暴的壓制只能換來日後更大的問題。唯有讓自己成爲孩子的傾訴表達的對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裏,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反饋,告訴孩子老師瞭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難,有什麼話就儘管說吧!這樣儘量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一些強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學講話時,我們可以不用厲聲喝道:xx,閉嘴。嘗試着說:“有些同學有什麼有趣的事情要告訴大家,等會下課我們來分享一下。”結果可能會好的多.改變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實踐,必然會找到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