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論語》有感15篇(優秀)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論語》有感15篇(優秀)

讀《論語》有感1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昇華。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還是我國第一個系統闡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

《論語》一書是孔子學說的體現,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爲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令我印象頗深。

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後,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高的人嘛!

多麼勤奮的人,多麼樂觀的人,多麼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爲君子誰爲君子?這值得我們學習。學後複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爲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爲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裏,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認爲“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養仁德,就可以消除惡。的確,品德在一個人的人生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它決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會使一個人醜陋、惡毒,甚至會讓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仁德是很重要的。

《論語》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書,不僅僅是現在,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後,它都會激勵着人們不斷的積極進取,在各個領域,都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讀《論語》有感2

孔子,我們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同時也是我最佩服的文學家,他的智力過人,《論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論語》是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們寫的,裏面記錄着孔子平時教育弟子們時的言行,可以教你怎樣爲人處事,怎樣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段話說的是: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說:"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於他人。"

還有一次,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說:"有過錯,而不改,這才真叫過錯。

其中,有一個地方最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當仁不讓。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意思是孔子說:"遇到合於仁德的事。就是對老師也不必謙讓。"如果這種事真的出現了,孔子連老師也不謙讓,而我,卻不一定,唉!

這本書很適合我們中小學生看,能教會我們怎麼爲人處事,快去看看吧!

讀《論語》有感3

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舉足輕重,其文化影響與政治地位都是其他學術無法相比的。因此,《論語》成了中國曆代文人墨客、先賢政要的必讀科目。可以說,大凡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論語》的。對於《論語》的解說也很廣泛,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讀了《論語》,一直都沒有完整過,其中讀過的一些語句,也只是一知半解,沒下多少功夫。直到我來北關小學後,才得以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了一回。說到這兒,還得感謝我們的孫常青校長,他在校園裏積極推行書禮文化、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在青年教師中成立了讀書學習社,並撥出專門經費用於購買書籍,我榮幸地成爲其中的.一員。孫校長髮給我們的第一本書就是《論語》。

時值寒假,身邊又沒有多少瑣事,正是讀書的好機會。真是不讀不知道,讀過才知道孔子着實偉大。

他的遠見卓識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對幾千年後的我們也深有啓迪,有着燭照千秋的意義。

讀《論語》有感4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並對我說:“孩子,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告訴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你有時間多讀一讀。”我以前也聽說過《論語》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內容,於是捧起書翻看起來。我驚訝地發現,很多我聽過的話都在這本書中出現,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這些原話,而且有詳細的解釋,告訴我們這些話是什麼含義。

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而且要講信用。讀完這段話,一件幾天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我有一支非常漂亮、很好用的自動鉛筆,很多同學都很喜歡。我的好朋友王強也想要一支。他對我說:“你能幫我買一支同樣的筆嗎?”我滿口答應,說:“沒問題,我今天放學就去幫你買。”然而,放學的時候,媽媽來接我去吃晚飯,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第二天來到學校,看見王強,我才突然想起昨天答應幫他買筆的事情,可是我不好意思說忘了,於是對王強說:“昨天那種筆賣完了,今天我再去看看。”可是到了放學的時候,由於我在教室做值日,等我急匆匆地趕到商店,已經關門了。第三天,王強沒有問我這件事,我心想:“他一定也忘記了讓我幫他買筆的事,我也不用太着急了,什麼時候有機會再去買吧。”就這樣,幾天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直到看到《論語》中“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誠實、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即便由於自身的某些原因沒有做到,也要誠實地對別人講清楚原因。只有自己遵守諾言,才能讓朋友信任我,成爲真正的'好朋友。當我想到這裏,就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對媽媽說了一遍,媽媽欣慰地笑着說:“好孩子,你能想通這個道理真好,做人就是要從小養成守信用的好品質,這樣無論你將來長大了做什麼事,都會擁有很多真正的好朋友。”我聽了點點頭,對媽媽說:“我現在就去幫王強買筆。”就這樣,雖然遲到了幾天,但是我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當我把這支非常漂亮的自動鉛筆交給王強的時候,看着他開心的笑臉,我不由自主地也笑了,心裏感覺輕鬆極了!

從那以後,無論我做什麼事情,心裏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兌現自己的諾言!

讀《論語》有感5

兩個孤獨的生命面臨着危險的境地,它們如果放棄的話,將立刻腐爛變爲土壤,不再擁有那充滿活力迎接陽光的生命了。甲種子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它說:“我們已經被運送到了這無光的地方,不會有生存的希望了,認命吧,比現在在這兒掙扎好受一些的。”而乙種子卻說:“雖然我們生來是默默無聞的種子,但我們應該努力實現自己作爲種子的價值,讓我們的生命多姿多彩,雖然現在身陷絕境,我相信,一定會有機會見到陽光的。”後來,甲種子消融在泥土裏。

運貨的車來了,把乙種子運到了戶外,乙種子便成長了。長出了油綠的葉子,開出了滿樹的`繁花,引來了成羣的蜂蝶。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自己,雖然我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不是很優秀,老師曾說過;無論在多麼寒冷的冬天,與嚴寒抗爭到底的永遠只有松柏,它們的堅強和堅持讓它們成爲冬天裏唯一的綠色,是金子,最終會發光。我相信只要我自己拼搏向上,也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蠟燭雖然生命短暫,但它的一生卻因追求而發光,爲人類提供了光明,力爭使自己着的更亮,甚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停止,這與乙種子的精神多像!乙種子的精神讓我心動,更加值得我學習。我相信追求不斷,成功則會不斷,我將堅持到最後一刻!

讀《論語》有感6

《書海拾珍》一書出版了,翻閱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已拜讀多遍的《論語》。因爲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一直引導着我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弟子之間討論上自堯舜禹下至春秋列國天下大事和修身治學,人倫國事等文化道統的語錄彙編。全書共有20篇,內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觀念、道德修養、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給我留下頗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啓示。

一、孔子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

對學生進行仁、義、禮、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將人格培養放在第一位,然後才考慮傳授知識。

二、孔子善於因材施教,善於使用啓發式的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因事而教,因教啓事,收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個性和資智有着很大區別。他曾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習;如果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問“孝”,孔子給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問“仁”,孔子對子貢、子張顏淵與樊遲的回答也不一樣。他的不同,是解釋的方式、舉例的深淺因人而異,最終目的是要使每個學生循序漸進,直達中心。

孔子善於巧妙地啓發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把死教材靈活應用。他強調必須重視學生的求知慾望,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主張激發學生求知的主動性,所謂“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也。至於如何啓發,在於老師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

三、孔子是“言傳身教”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

孔子認爲自己的行爲能夠成爲別人的榜樣,這比說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義,因此他時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幾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隨左右,處處以行動和人格感召,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感染。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應該記住“身教重於言教嗎”?

四、對於學習態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確的論述。

他教學生學問,一要學思並重,二要下學上達,三要由博而約。學就是讀書,單讀書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讀書;單用思想而不讀書,就是胡思亂想。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要一面讀書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讀書,這樣功夫與靈感併到,才能獲得真實的學問,纔不會盲從或想入非非,纔不會對事理妄加揣度,亂下判斷或一味主觀、固執己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學問要從基礎着手,一步步往高處走。做學問沒有捷徑,最高明的道理也是從最低淺處得來,每個人都要從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這就叫“下學而上達”。學問通達到一個廣大的範圍,就要選擇其中一點,作高深的研究,這就叫“由博而約”。能由博而約,才能獲得學問上獨到的造詣。

孔子還是堅持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典範。他與學生平等相處,親密和諧。子路對他拜見南子很不滿,他一邊解釋一邊發誓,而不擺老師的架子。他的學生經常與他辯論,他也不認爲是對師長不敬,反而認爲學生這樣做可以使道理越辯越明。學生們仰慕他的博學多聞,崇拜他的完美人格,眷戀他的和藹可親,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況下始終追隨着他。

孔子晚年,許多學生奔赴各國去從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商業貿易等各種活動其中有許多人成爲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學者、富商,有的甚至成爲王者之師。這自然與孔子科學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關係。孔子作爲偉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啊!

在施教的過程中,孔子爲後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諸如“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這些指導人生的格言警句,將永遠流傳後世。

作爲一個教育家,孔子的貢獻在於他打破了傳統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他的教育方針、教學思想一直影響着後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等新課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續和發展嗎?與孔子相比,我是那麼渺小,但我願把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讀《論語》有感7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裏,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着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8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這一個個子曰當中串起來的是孔子儒家的經典學說,是流芳百世的爲人處事之道。

自秦始皇時期,百家爭鳴,到漢武帝推崇儒家學派,這期間的光陰歲月將儒家學說沖洗得愈發光彩照人。春秋時期,孔子開壇講座,將儒學推入鼎盛,《論語》便在這無數次的錘鍊之中如同蚌殼裏的珍珠一般誕生。

《論語》全書一共二十篇,字字珠璣,圍繞着一個“仁”字展開論述。哲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化等方面,無一不滲透着“仁”在其中的深刻內涵。我想,這便是儒家吸引衆多學子,擁有衆多擁戴者的原因吧。

那麼何爲“仁”呢?孔子認爲,“仁”是自身的一種品質,是君子不可缺的精神,而要稱得上是仁德的人,更是在各個方面都要謹言慎行,匡正自己。像“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不器”等等,諸如此類的觀點,只不過是千萬品質中的九牛一毛。

現實生活中,我認爲稱得上君子的人幾乎沒有,因爲君子已經相當於一個完美的存在,而人都是有瑕疵的,就像玉一樣,沒有人能說這塊玉是絕品,只能說爲精品,所以我們所謂的君子就像是反比例函數一樣,只能無限靠近x,y軸,卻永遠也不會重合。

但是難道永遠不重合就乾脆連靠都不靠了嗎?顯然不是的'。開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數代表了兩個不一樣的人生。開口向上明明知道永遠延伸到不了盡頭,但是卻拼命的努力上進着,這應該就是我們的人生,開口向下的,卻一味地墮落,所以最後連起點也夠不到。

除去仁之外,孔子也尤爲重視孝道。對父母。“父在”要“觀其志”,“父沒”要“觀其行”,並且“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這樣就算是孝道了。全書中關於孝道從不同方面做了很多論述,在我看來,“孝”這個字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不簡單。

一個“子”上面加個“老”的上部分,構成“孝”,如果你認爲“孝”就是每個月甩給父母幾千塊錢,美其名曰是報答父母,還不如說是在還債。而早在幾萬年前的孔子都知道,“事父母”要“能竭其力”也就是要用心,竭盡自己的力量。這正是我們千千萬萬的子女們缺少的。

《論語》是千年精華的薈萃,它就像天上的太陽,在很久以前就指引照亮着人們,千百年後依然光輝閃耀,不曾被歲月所塵封。

讀《論語》有感9

在孔子眼裏,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子路忠勇有將帥之才,不是仁;冉有多才多藝有從政之纔不是仁;公西赤精通禮儀有廟學之才,不是仁;陳子文不屑與崔抒爲伍的清高也不是仁。大概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做好了,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仁吧。但孔子的仁在我看來實在是太過苛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又怎能要求一個人每方面都做好呢?如果一個人真的做到了孔子所說的仁,那大概不是人,是神吧。

孔子眼中的孝也是非常苛刻的。要讓父母吃好穿好。父母有錯,指出時應恭恭敬敬,父母不接受,也不應該違抗他們,縱使父母是錯的,這就有點過了。雖然是做到了對父母的尊敬,但親人這樣相處難免疏遠不親近。對父母的愚孝也給很多的子女帶來了痛苦。《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和劉蘭芝因爲愚孝,只能雙雙赴死;陸游和唐婉只能留下‘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陸游)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 瞞、瞞。’(唐婉)的終身遺憾。如果父母的.錯會給我們帶來終身的痛苦,我們還要遵守嗎?如果明知是錯還要去做,明顯是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對父母應該尊敬,但應該把自己跟父母放在同一個度上,而不應該唯父母命是從。如果唯父母命是從就是愚孝!

孔子重交友,認爲從朋友身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重信義,愛音樂,主張人以修身爲本。這些做法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不得不說人想要一生不犯大錯,是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想有多少位高權重,富可敵國的人因爲一時貪慾而瞬間跌到人生的谷底。但孔子提出以禮治國就太重視禮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認爲只要每個人都努力做一個君子,那天下就太平了。但這實在是太理想化了。世界上又怎麼可能每個人都是君子,每個人都能成爲君子呢?人畢竟活在俗世中,有好的一面,也會有慾望和貪念,所以用只用禮來約束衆人一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一個君王不像一個君王,按照禮來說又能怎麼樣呢?

孔子最多說他兩句就是了。他絕不會主張別的更適合的人取而代之,因爲那不合禮。那黎民百姓豈不是照樣遭殃。孔子肯定不支持人民起來反抗的,因爲那不合禮。那黎民百姓只能被動接受。當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時候,又有什麼精力去學習禮呢?不是照樣禮崩樂壞?所以不能不說孔子的一些思想有些消極,有些過了,不符合中庸之道。人需要更有力的約束,那就是法律。

讀《論語》有感10

雲遊書海,翻閱古籍,經典無處不有,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令世人驚歎不已,儒學作爲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影響着世代炎黃子孫,讀其《論語》,滲透人生真諦,學會處事原則。

讀《論語》,懂待人接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流傳自今的名句從小就教導着我們要善對朋友,禮貌待人,人生在世,朋友是我們最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爲有了朋友,我們的生活纔不會那麼單調,我們的生命纔不會那麼枯燥,而與朋友相處,我們又應該做到什麼呢?就如《論語》所道,我們應該以熱情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朋友,這樣,友情纔會更加珍貴,朋友纔會伴你一生。讀了《論語》,讓我以後會以更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朋友,讓我更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友情。

讀《論語》,知生活智慧

《論語》道:聖人千慮,心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再偉大的人物考慮問題,都會有不周全的地方,然而再笨的人思考問題,也可能會想出一引起有益的意見,就如契訶夫所說: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應該因爲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在生活,我們不能因爲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放棄自己,就夫去自信,即使我們沒有別人聰明,我們也應該勇敢地面對每一個問題,不怕愚昧,只要勇氣。像貝多芬一樣,即使雙耳失聰,也用心靈譜寫奇蹟;像愛迪生一樣,即使失敗多次,也用智慧帶來光明;像海倫·凱勒一樣,即使身體殘疾,也用毅力戰勝病魔,永遠的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就一定可以做到。

讀《論語》,解學習人生

學習乃人生之大事,而方法又是學習的'心臟,《論語》就告訴了我們“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思考纔會得以昇華,才能從中提取珍寶,我們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在一起,纔是學習最高的境界,學習不只是學習,而是給予我們一個思考的大舞臺,展現的大世界,所以,結學與思兩者融爲一體,是《論語》給予我的,也是告訴天下每一位學者的。

小小《論語》,給予我人生大大的智慧,收錄着的不只是經典,更是精神與靈魂的結合體,讀《論語》,感世間百態,悟人生真諦。

讀《論語》有感11

近來,我們學校開始了“好書漂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讀了很多有益的書,其中最喜歡《論語》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觀念及教育思想。

書本里面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寫 “孔子學琴”,孔子從小刻苦好學,他向魯國大師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大師都很滿意了,但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技巧,又過了幾天,孔子已經把這首曲子彈得如行雲流水般動聽了,可孔子還是覺得曲子的道理沒有理會。讀到這裏,我覺得孔子很專心學琴,沒有浪費時間,他整個人都沉醉在音樂當中。

當我繼續讀下去,我知道孔子把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但他還沒體會作者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經過不斷練習,終於有一天,他從曲子裏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之後,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專心致志、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還要不懂就問。孔子勤學好問,對事情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12

遍觀《論語》最有名的,莫過一那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表明了孔子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時隔數千年,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其中重視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和重視修身律己的觀念,不論對學術界還是普通國人更要重視和提倡的,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爲先。”(《禮記 學記》)

記得,我是在初中學到這句話的,因爲課本中那節《論語十則》。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由教科書的`安排中,可見這句話的地位之一斑。

論語不是一部由單獨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們合力編撰而成的,所以,在《論語》中,不但有子曰,還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當中,曾子曾經曰過,一句很著名的話,他說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別人謀劃操辦卻不盡心盡力嗎?同朋友交往卻不講誠信嗎?對老師所傳授的學業沒有好好溫習嗎?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了。《周易》說:“君子以反身修德。”現在也常說,批判與自我批判。自古以來,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見曾子這句話的影響力之深遠了。是爲金玉良言也。

上述兩句,是我在《論語 學而》中,最爲喜愛的,故有感而發。當然,這不是《論語 學而》的精華的全部,也不是《論語》的全部精華,不可一概而論之。

已經讀《論語》兩三個星期了,僅僅讀完《論語》中的第一篇《學而》。也許有人要問我,你爲什麼讀的那麼慢?給我兩三個星期,我都可以讀幾百萬字了!

對此,我也不想爭辯什麼,於《論語》而言,有人可以在一個星期裏一口氣讀完,也有人宣稱一輩子都讀不完,哪怕他已經讀《論語》讀到可以背了。爲何差異如此之大呢?這裏,我不得不感嘆一下,那些把國學經典當快餐文學讀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誇耀自己已讀了《史記》《老子》《孟子》《孫子兵法》等等好幾本國學經典,自稱通其關竅,不過數週。當時,我是甚羨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看,不禁訝然,朋友何其才也,於數週間,通其關竅,吾不如也,恐周樹人先生亦不如也,真乃國之大才也!

其實寫,讀《論語 學而》有感,這個題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這篇小文中,切實的說,也就寫了《論語 學而》中的兩句話,而舉證參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自身感想又太貧乏,真才實學不多,甚至沒有,亦談了不少題外話,箇中因果實是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淺,不自量力矣!疑在有譁衆取寵之嫌!似爲滿足虛榮乎?當真愧不能當,但實在於《論語 學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記之,又無力於作題目,只好姑且妄之。請讀者姑且聽之,萬望見諒。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點一二,吾當應了孔老夫子那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讀《論語》有感13

最近在讀《論語》。前幾天讀到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這是孔子在論孝道,關於孝道,在論語裏是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裏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什麼“父母在,不遠遊了”、什麼“三年改父之道,可謂孝矣了。”

你發現沒有: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爲什麼在論語裏,只看到關於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於父愛、母愛的內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的。

爲什麼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中國的父母,對子女絕對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二十多歲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樣,這種操心往往太過份了。我反而覺應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

今年還未過完寒假,由於學校有事,需要提前趕回去,臨走的的那天早上心情特別不好,媽媽一是捨不得我走,二是不放心我自己回去。因爲耳朵後邊長了一個血管瘤,還沒有完全治好。一大早起來,她就幫我收拾着收拾那,生怕拉下什麼。我在一旁一直嫌她囉嗦,把它裝進包裏的東西又都拿出來。好不容易能出發了,她又非要到車站送我,唉,我當時有種暈了的感覺,我都多大了啊,都已經光榮的成爲人民教師好幾年了啊,這要讓我的學生知道了,還不笑死我啊。擰不過她,只好讓她一起跟着,在路上我也沒怎麼理她,到了車站,一看排了那麼長的隊,心裏的火相當的大啊,就在我冒火的時候,媽媽拿着一張票來了,原來她朋友在那賣票啊,走了個小後門。這時我纔有點高興她跟了來。上了車,她扒在車門口囑咐我回去後,要保持良好心態,注意生活,注意身體……全車的人都在看我,我羞死了,直趕着讓她回去,好不容易走了。車還沒開,過了一會兒,我聽見有人叫我,擡頭一看,她又回來了,手裏拿着一個袋子,遞給我說:“這個時間回去就別做午飯了,給你買的火腿、麪包、葡萄乾,回去吃點,就睡午覺吧。注意身體,保持快樂,這次我真的回去了啊。”看着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的淚掉下來了,媽媽曾經對我說過,不管長多大,我都是她疼愛的女兒。

記得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父母一起把我送到學校,辦完了所有的.手續,然後去宿舍給我把被褥全都曬好、鋪好,就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我雖然也捨不得他們走,但還是假裝堅強的勸他們快走,出門送他們上車的時候,我看到爸爸的眼圈紅了,他匆匆的拉開車門,也沒敢看我就上車了。我當時以爲爸爸怕我留他,不讓他走,所以纔沒敢看我,後來司機小劉叔叔告訴我,爸爸一上車就掉淚了,跟媽媽說:“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真是放心不下啊。”我一直以爲爸爸是個冷血動物的,可就從那一次,我才知道爸爸對我的愛有多麼深,只不過父愛是含蓄的。

所以我感覺父母對子女的愛幾乎是一種天性,尤其在中國,不怕父母對子女沒有愛,只怕愛得太濃。但是中國的父母不象外國人那樣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況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論語也沒有關於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爲實在沒有必要去講。須要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爲什麼呢?因爲“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你看,就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這好像是在說費話,子女怎麼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那你可是試試,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

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

檢討一下吧,尤其是現在的嬌生慣養的孩子們,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論語裏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關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讀《論語》有感14

近期,我認真閱讀了國學名著——《論語》。其中,我對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傳不習乎?”感觸頗深。

這句話的含義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我認爲曾子說得非常正確!的確,既然是爲別人做事,那麼我們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減料,否則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朋友之間要講誠信,不能搞陰謀詭計;老師傳授的知識要及時複習,如果不復習的話,會前記後忘,這樣是學不好的。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標準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們傳誦。三國時期,蜀國戰敗,劉備病逝,劉備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請諸葛亮來輔佐他的兒子。諸葛亮不負劉備的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光復漢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說話算數,從不反悔,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溫故而知新。他讀書的方法有點奇怪,他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一點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縐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新的收穫,新的認識。

三省吾身,是古人對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在做人和做學問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會得到別人的稱讚,取得成功。我們應該多多學習古人的優點,傳承他們的思想和智慧,使我們的言行永遠不敗於古人。

讀《論語》有感15

有人說,閱讀是汲取精神的食糧;有人說,閱讀是接受靈魂的洗禮。但我說,閱讀是開啓新階層的人生,每讀一本書,我都感到自己在蛻變,在成長。書,就像一個引路者,它引導着我脫去幼稚的外衣,變得更加沉穩,智慧,向着知識大道走去。而《論語》這本儒家名著,是衆多書籍中給我啓發最深的一本書,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能從中發現更多的知識,感悟更多的人生智慧。童年,在閱讀中慢慢成長……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到的名言。那時,我才七歲,但也懂得了“自尊”,經常滿懷嫉妒愁悶,老是想着如何超過別人,擡高自己,這時,我看到了《論語》中的這句話。頓時,我如同捱了一記悶棍,我明白了整天想着如何擡高自己,想這想那,成天憂慮是小人之舉,不僅沒能如你所想,還白白浪費大好時光。而君子,心胸寬闊,宰相肚裏能撐船,與小人相比,顯得多麼有氣度!我立刻提醒自己平時要“制怒”,擁有寬廣的'心胸。從此以後,我一旦發現“嫉妒之魔”出現,我就會告訴自己,這是平庸的表現,只有市井小民纔會這樣做,道德高尚的君子,心懷如天般寬闊,我要剋制住自己。從此以後,我生氣的次數大減,一直保持着廣闊的胸懷。《論語》,是你教會了我做人之道!

在我成長的每一步,背後都有着一個身影——《論語》。它將不慎落入沼澤的我拉出,將捲入漩渦的我拉出,它幾乎幫助我化解了一切困難。我一見到它,就像見到了一位老朋友,又像見到了父親。它就是一把利劍,幫我將攔路虎一一擊敗。記得三年級,在三月一日那個黑暗的日子裏,我的語文成績跌到了歷史最低點,我就像被人扇了一記耳光,一整天恍恍惚惚。那時的我,就像失足墜落懸崖那般絕望。在這時候,《論語》又給了我以無盡的動力:“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是啊,我怎麼能如此之快地失去了鬥志,變得絕望?難道失敗不是暫時的嗎?人的志氣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絕不能輕易失去啊!於是,我立刻恢復了信心,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果然,在第二次考試中,我的成績又恢復到優秀水平。《論語》啊,是你讓我不斷成長,不斷拋棄壞品質!

看似普通的一本《論語》,卻爲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有了閱讀,我相信,我將會迅速成長,有了閱讀,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將精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